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小学数学考试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533.13 KB
- 文档页数:14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小学数学考试说明(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见附录1-2 附录1: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样卷 (时量:150分钟 满分:100分)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 ),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3、△+□+□=44 △+△+△+□+□=64那么 □=( ),△=( )。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7、在y 轴上的截距是l ,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8、函数11+=x y 的间断点为=x ( ) 9、设函数x x f =)(, 则=)1('f ( )10、函数3)(x x f =在闭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 )二、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A 、合数B 、质数C 、偶数D 、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A 、长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 、1/20B 、1/16C 、1/15D 、1/14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 等于 A 、2 B 、4 C 、6 D 、8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 、208B 、221C 、416D 、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A .十进分数B .分数C .真分数D .假分数8、1等于则设)(lim ),(lim 23)2()(112x f x f x x n x x f x x →→-+-= ( )A. -2B. 0C. 1D. 29、如果曲线y =x f (x )d 在点(x , y )处的切线斜率与x 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
2019 年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 题)一、选择题1、甲、乙、丙住同一个单元,甲家在一楼,乙家在三楼,丙住五楼。
昨天下午,甲先到乙家,等乙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人立即一起下)比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C.【答案】 B【解析】【详解】略2、 a 和 b 都是自然数, a ÷ b=10,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A . aB . abC . b【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由题意得, a÷b=10 ,可知 a 是 b 的倍数,所以 a 和 b 的最大公约数是 b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3、 71 和 2 都是 ( ) 。
A.合数B. 偶数C. 质数【答案】 C【解析】 71 是奇数, 2 是偶数;71=1 71 ;2=1 2,所以 71 和2 都是质数故答案选 C【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 1 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据此意义即可求解.4 、 18 个小朋友中, ( ) 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B .至少有 2 个C .有 7 个 D.最多有A .恰好有 2 个7 个【答案】 B【解析】6 , 1+1=2 。
18÷12=1⋯答:至少有 2 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最多 18 个。
故选: B 。
本题考点:抽屉原理。
也可这样理解: 2+2+2+2+2+2+1+1+1+1+1+1=18 就是每个月可以至少两个,这个两个可以出现在好几个月里面,自己分配。
本题可根据抽屉原理进行理解: 12 个月为 12 个抽屉, 18 个小朋友为 18 个乒乓球. 18÷12=1⋯6 , 1+1=2 .即 18 个小朋友中,至少有 2 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教育基础知识》Ⅰ.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
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2019年⼩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题)2019年⼩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70题)⼀、选择题1、甲、⼄、丙住同⼀个单元,甲家在⼀楼,⼄家在三楼,丙住五楼。
昨天下午,甲先到⼄家,等⼄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即⼀起下楼去玩。
下⾯()⽐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略2、a和b都是⾃然数,a÷b=10,a和b的最⼤公因数是()A.a B.ab C.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公约数为较⼩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由题意得,a÷b=10,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公约数是b.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公约数为较⼩的数.3、71和2都是( )。
A. 合数B. 偶数C. 质数【答案】C【解析】71是奇数,2是偶数;71=171;2=12,所以71和2都是质数故答案选C【分析】在⾃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据此意义即可求解.4、18个⼩朋友中,( )⼩朋友在同⼀个⽉出⽣。
A.恰好有2个 B.⾄少有2个 C.有7个 D.最多有7个【答案】B【解析】18÷12=1…6,1+1=2。
答:⾄少有2个⼩朋友在同⼀个⽉出⽣,最多18个。
故选:B。
本题考点:抽屉原理。
也可这样理解:2+2+2+2+2+2+1+1+1+1+1+1=18就是每个⽉可以⾄少两个,这个两个可以出现在好⼏个⽉⾥⾯,⾃⼰分配。
本题可根据抽屉原理进⾏理解:12个⽉为12个抽屉,18个⼩朋友为18个乒乓球.18÷12=1…6,1+1=2.即18个⼩朋友中,⾄少有2个⼩朋友在同⼀个⽉出⽣。
5、13的倍数是()A. 合数B. 质数C. 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质数【答案】C【解析】13的最⼩倍数,是13本⾝,是质数,所以,13的倍数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质数。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数学)Ⅰ. 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中小学录用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本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既考查中学数学(初中以及高中)的教学内容,也考查高等数学中对应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还考查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有关知识内容,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中学从事数学教育的基本潜能。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综合性与发展性决定了中学数学教师技能素质的统整性,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与特点,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结构框架。
(一)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从中学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来考虑问题,使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知识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二)对高等数学中对应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考查,要立足于相应知识点的深化,用高等数学的观点、原理和方法来认识、理解和解决中学数学未能深入解决的一些问题,体现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突出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
(三)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知识内容的考查,侧重体现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内容与意义、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与教材内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基本原则、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以及中学数学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理解程度与认识程度,以此来检测考生进入中学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潜能与基本素质。
2019年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试卷含有答案解析(70题)一、选择题1、a和b都是自然数,a÷b=10,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a B.ab C.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由题意得,a÷b=10,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b.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2、下面()班的人数不能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A. 49B. 47C. 48【答案】B【解析】解:在49、47、48三个数中,只有47是质数,所以不能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故选:B.要分成人数相等的学习小组,不能每组1人,也不能分为1组,由此可知:这个数至少有3个或3个以上的因数,即这个数是合数;然后根据质数与合数的含义: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进行解答即可.3、71和2都是( )。
A. 合数B. 偶数C. 质数【答案】C【解析】71是奇数,2是偶数;71=171;2=12,所以71和2都是质数故答案选C【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据此意义即可求解.4、18个小朋友中,( )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A.恰好有2个 B.至少有2个 C.有7个 D.最多有7个【答案】B【解析】18÷12=1…6,1+1=2。
答:至少有2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最多18个。
故选:B。
本题考点:抽屉原理。
也可这样理解:2+2+2+2+2+2+1+1+1+1+1+1=18就是每个月可以至少两个,这个两个可以出现在好几个月里面,自己分配。
本题可根据抽屉原理进行理解:12个月为12个抽屉,18个小朋友为18个乒乓球.18÷12=1…6,1+1=2.即18个小朋友中,至少有2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值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5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 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水远落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D.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1.【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题目中陈老师不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放弃任何一个人,说明陈老师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题目中陈老师认为上大学与不上大学处于不同阶段,说明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方面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速度不同,例如:在身高和体重方面并不是匀速发展的,而是有两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乳儿期和青春期。
一方面的表现则指的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速度是不同的。
例如: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前、思维在后、情感的成熟在最后。
题目中陈老师认为学生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前期发展速度慢,以后可能会发展较快。
表达了不同学生身心发展速度不同。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中心到四周的发展过程。
如果把人的身心发展比作是爬楼梯的话,顺序性则指的是从第一台阶到最后一台阶的过程,是从低到高的,是不可逆的,是不可跨越其中某一个阶段的。
题目没有表达。
故正确答案为D。
2. 右图中教师行为表达的是〔〕。
A. 评价主体多元化B. 评价标准单一化C. 评价方法复杂化D. 评价方式多样化2.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小学数学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说明》主要考查应试者大学专科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有关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高等数学中对应于小学数学内容最基本知识)、教法技能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论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立意,突出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测试。
二、考核目标和要求1.知识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能力要求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空间想象能力: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014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小学数学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说明》主要考查应试者大学专科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有关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高等数学中对应于小学数学内容最基本知识)、教法技能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论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立意,突出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测试。
二、考核目标和要求1.知识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能力要求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空间想象能力: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小学数学】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小学数学编著: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责任编辑:夏丹蒋仕娟装帧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人:张跃明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37号邮编:100010电话:64077922)销售:各地新华书店印刷:三河市鑫利来印装有限公司开本:787mm ×1092mm 1/16印张:7字数:168千版次:2012年5月第1版2014年11月第3次印刷ISBN 978-7-5100-4317-8定价:28.00元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小学数学/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12(2014.11重印)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ISBN 978-7-5100-4317-8Ⅰ.①历…Ⅱ.①中…Ⅲ.①小学数学课-数学法-小学教师-聘用-资格考试-题解Ⅳ.①G451.1-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2)第003642号前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全力落实教师招聘制度。
浙江省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招聘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的内容可以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种,公共科目的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科目考查的是相应科目的专业知识。
为帮助更多有崇高理想,立志耕耘三尺讲坛的朋友们顺利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及数百名一线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倾力编写了适用于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的专用教材。
本试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立足考试,内容最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专家、一线教师在深入研究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及最新真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命题规律,在囊括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将常考知识点糅合于各类考查题型当中,创新求变,精心打造,高度契合真考,避免考生陷入漫无边际而收效甚微的题海苦战。
小学数学教案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考试,检测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的提升。
一、知识范围:
1. 算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位借位等。
2. 几何:图形的认知、平面图形的辨认和性质、空间图形的认知等。
二、考试形式:
1. 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计算能力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解答题:考查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三、考试内容:
1. 算术:加减乘除的应用、进位借位的规则等。
2. 几何:图形的辨认和性质、简单的空间图形的认知等。
四、考试要求:
1. 学生需认真复习课堂知识,掌握基本算术和几何概念。
2. 考试时需认真审题,准确表达答案。
3. 考试过程中不得互相交谈,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五、评分标准:
1. 选择题每题1分,填空题每题2分,解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打分。
六、考试时间:60分钟
※※※※※※※※※※※※※
本次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希望学生们能充分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201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考试说明招聘信息加入时间:2019-1-22 11:12:42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小学数学一、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说明》主要考查应试者大学专科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有关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高等数学中对应于小学数学内容最基本知识)、教法技能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论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立意,突出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测试。
二、考核目标和要求三、考试范围四、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基础知识部分1、高等数学部分2、小学数学学科部分(二)教学理论与技能要求四、参考书目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六.考试试卷参考样卷与答案2009年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样卷(1) 样卷(2) 样卷(3)2009年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1) 答案(2)考核目标和要求1.知识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能力要求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2019年小学数学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本次考试主要考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新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新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包括三个内容: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课标要求的第一、二学段(一至六年级)的基础知识;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解读。
二、考试形式按县教委规定,考试形式为闭(开)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及分值试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一)内容结构与比例试题中《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基础知识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为10﹪、30﹪、60﹪.(二)题型结构试卷由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五种题型组成。
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出结果;简答题只答出基本要点;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必要的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的材料都选自现行一至六年级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分析和设计时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五、内容与要求(一)课程标准1.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2.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性质。
3.正确认识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4.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
5.正确认识数学教学和教师角色。
6.正确认识数学教育评价。
7.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
8.知道标准在各个学段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
9.正确理解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具体要求。
10.掌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
11.掌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
12.正确认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1.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①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会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②认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理解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019年考试说明的说明(数学)2019年考试说明的说明数学2019年的《考试说明》修订以数学教育和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从2019年起的新课程高考的命题经验,重新界定了能力要求,增加了关于个性品质要求,总结细化了命题基本原则。
《考试说明》的修订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数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理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2)运算能力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处理数据;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4)实践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说明。
(5)创新意识: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