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7.58 KB
- 文档页数:3
预防煤气回火及处理煤气回火是指煤气在燃烧过程中因缺氧或温度过高导致火焰逆流,蔓延到煤气输送管道和设备内部的一种危险现象。
煤气回火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还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
因此,预防煤气回火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一些预防煤气回火的方法和处理措施。
一、预防煤气回火的方法1. 确保燃烧器设备完好:定期对煤气燃烧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燃烧器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在使用前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保持良好通风:在使用煤气的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室内积聚过多的煤气,降低煤气回火的风险。
3. 合理布置和维护管道设备:煤气输送管道和设备的合理布置对于预防煤气回火非常重要。
要确保管道和设备的密封性良好,避免煤气泄漏和氧气进入管道,造成煤气回火的危险。
4. 控制煤气供应量:根据需要,合理控制煤气的供应量。
过多的煤气供应可能导致缺氧,增加煤气回火的风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煤气供应量。
5. 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在煤气输送管道和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如溢流阀、安全阀等,可以在煤气回火时自动切断煤气供应,起到保护作用。
二、煤气回火的处理措施1. 切断煤气供应:在发生煤气回火时,首先要立即切断煤气供应,避免火焰继续蔓延,避免煤气爆炸和火灾的发生。
2. 保持冷静情绪:在处理煤气回火时,要保持冷静情绪,不要惊慌失措。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
3. 使用灭火器灭火:在处理煤气回火时,可以使用适量的灭火器来灭火。
要确保操作灭火器的方法正确,避免自身受伤。
4. 喷洒灭火剂:在煤气回火的场合,可以喷洒适量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灭火剂可以有效抑制火焰蔓延,控制火灾。
5. 疏散人员:在发生煤气回火时,要立即疏散附近的人员,远离火源,确保人员的安全。
总之,预防煤气回火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确保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煤气回火的发生频率,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脱火与回火现象什么是“脱火”和“回火”脱火:火焰短,火焰根部离开了灶具火孔一段距离燃烧,有时燃烧一会就熄灭,这种现象称为脱火。
产生脱火的主要原因是一次空气量过多,产生气流速度大于燃烧速度所造成的。
处理方法是:将进风量调小再点火,然后再根据火焰情况调节调风板,使火焰达到最佳状态。
有时脱火是由于灶具火孔由异物或燃烧器内有水,也会产生脱火。
这就是需要排除异物或水,再进行点火。
脱火中文名称:脱火英文名称:blow-off 定义:由于燃烧器出口处可燃混合物的法向速度大于火焰的燃烧速度,使火焰远离燃烧器被吹灭的现象。
回火是指火焰在引射管内燃烧,并发出响声,此时火焰内外锥不再分明,有时点火是由于气量过小会发生回火并发出“喷”的一声,回火是由于燃烧速度大于气流速度所造成的。
处理方法是:先关闭灶具开关,调节风板,将进风量调小,再进行点火,点着后再调节风板,使火焰达到最佳状态。
§2 有焰燃烧(扩散式燃烧)一、层流扩散火焰分4 区:1. 纯煤气区2. 煤气+燃烧产物区3. 空气+燃烧产物区4. 纯空气区Hottel半经验方程:f)+ B θ火焰长度L = Alg(V V —体积流量f —时间因子θA、B —常数氢气扩散火焰 r气体燃料的燃烧二、紊流扩散火焰管内流动时:Re = udρ/μ一般气体Re > 2 103?103 ?城市煤气3-4103 ? LPG 9-10天然气 3 103燃烧时温度很高,使得密度ρ提高,粘度μ降低,因而与冷态差不多的速度达到紊流时,Re变大了。
气体燃料的燃烧(1)层流区火焰外形轮廓规整,w — L(2)过度区火焰顶部颤动,上部紊流火焰,L 略减短(3)紊流区紊流火焰,L 基本不变(流量增加,使火焰变长;混合速度加快,使火焰变短)紊六火焰没有明显的燃烧前沿面。
气体燃料的燃烧影响紊流火焰长度的因素(1)燃料种类:热值高,火焰长(2)烧嘴直径:直径大,火焰长(3)有旋流时,混合加强,火焰变短气体燃料的燃烧三、有焰烧嘴(扩散燃烧)主要由加强混合来加强燃烧。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932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文章分析电厂燃气锅炉在运行中发生回火或脱火,灭火及炉膛爆炸事故维护管理,运行监视调整等各方面原因,提出了响应的预防措施,用以提高燃气锅炉安全运行控制水平,确保正常运行。
1、燃气锅炉的回火,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影响回火、脱火的根本原因有:燃气的流速,燃气压力的高低,燃烧配置状况,结合各电厂燃气锅炉燃烧运行中回火或脱火,从实际可以看出,回火或脱火大多数是调节燃气流速,燃气压力判断不准确及燃烧设备配置状况差别。
下面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回火或脱火的原因1.1回火将燃烧器烧坏,严重时还会在燃烧管道内发生燃气爆炸,脱火能使燃烧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导致单只燃烧器或炉膛熄火。
气体燃料燃烧时有一定的速度,当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燃烧极限浓度范围内,且可燃气体在燃烧器出口的流速低于燃烧速度时,火焰就会向燃料来源的方向传播而产生回火。
炉温越高火焰传播速度就越快,则越产生回火。
反之,当可燃气体在燃烧器的流速高于燃烧速度时,会使着火点远离燃烧器而产生脱火,低负荷运行时炉温偏低,更易产生脱火。
燃气锅炉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燃气锅炉是指以天然气、液化气或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通常用于供暖或热水供应等领域。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燃气锅炉可能会出现回火或脱火的情况,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不便和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燃气锅炉回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燃气供应不足当天然气、液化气或煤气等可燃气体供应不足时,燃气锅炉会出现回火的情况。
这是因为燃气中的可燃物质浓度下降,无法满足燃烧所需的氧气需求。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应对燃气供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燃气供应稳定可靠。
2、燃烧室内积存异物燃烧室内积存的异物,如灰尘、沙子等,会影响燃烧室内的气流,使燃气无法完全燃烧,从而形成回火。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应及时清理燃烧室内的异物,保持燃烧室干净。
3、燃油管道出现漏油当燃油管道出现漏油现象时,燃烧室内的氧气与燃油粘合,无法形成良好的燃烧状态,导致回火。
为了解决此问题,应经常检查燃油管道,保持管道的密封性。
4、点火系统失效点火系统失效会让燃气无法点燃,从而造成回火。
为了避免此情况发生,可以选择品质好的点火装置,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
二、燃气锅炉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供氧不足燃气锅炉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参与反应,当氧气不足时,会造成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增多,从而使燃气锅炉脱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保证燃气锅炉所设置的供氧口畅通无阻,以充分保证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
2、燃气质量不佳由于燃气质量不佳,即可燃物质浓度不足,会使燃气锅炉燃烧不充分,从而造成脱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在燃气采购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对燃气进行检测,以保证燃气质量良好。
3、排烟不畅燃气锅炉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果排烟系统不畅或管道被阻塞,会造成烟气反流,从而导致脱火。
因此,应保证排烟系统通畅,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排烟管道。
总之,想要避免燃气锅炉出现回火和脱火的情况,需要对燃气锅炉进行逐一检查和维护,保证燃烧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燃气锅炉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预防措施一、燃气锅炉基本结构燃气锅炉包括燃气燃烧设备和锅炉本体两个系统。
燃气燃烧设备主要指炉膛和燃烧器,也包括其他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空气通入燃烧设备中,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给锅炉本体提供持续的热能。
二、燃气锅炉的安全风险分析1、燃气的安全风险分析燃气锅炉的燃料是可燃气体,主要是天然气或煤气。
天然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还搀杂一些简单的烷烃,这些组分都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气体,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5%,煤气的爆炸下限为6.2%,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2、炉膛的安全风险分析炉膛爆炸是由于可燃气体漏入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处在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接触到适当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炉膛爆炸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1)点火不当在点火时,如启动操作不当,出现熄火而又未及时切断气源、配气管进行可燃气体吹扫,或吹扫不彻底、打开阀门时喷嘴也点不着火或者被吹灭,或其他可能使炉膛中存积大量高浓度可燃气体并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情况,则再次点火时引燃这些可燃气体,引起爆炸。
(2)火焰不稳定而熄灭如果燃烧器出力过大,火焰就会脱开燃烧器,发生脱火现象;相反出力过小,火焰就会缩回燃烧器内,发生回火现象,使锅炉运行中火焰不稳定而熄灭,由于炉膛呈炽热状态,达到或超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着火温度,且继续进可燃气体时,就有可能立即发生爆炸。
(3)设备不完善因为阀门漏气,设备不完善,没有点火灭火保护装置和火焰检测装置,可燃气体充满炉内点火发生爆炸。
(4)输气管道泄漏由于燃气锅炉输气管道庞大,可燃气体消耗量大,有些管道已经存在老化、腐蚀的情况,如不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在输气过程中容易发生可燃气体泄露,而造成爆炸事故。
(5)操作失误在锅炉运行时,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事故依然发生了,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在锅炉运行时操作不合理,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工作不负责任,值班、检修不按规定进行,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工艺加热炉以气体燃料燃烧作为热源,可燃气体燃烧需要很多空气,如:人工煤气需1.2~4.0〔m3/m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则需10~25〔m3/m3〕。
可见欲使燃气充分燃烧须有大量空气与之混合方可。
因此,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方式,对燃烧情况有很大影响,也关系到燃烧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
燃烧系统运行时,如果产生回火现象将烧坏燃烧器或发生安全事故。
1 燃气的燃烧方法及特点根据燃气与空气混合情况不同将燃烧分为三种方式,即扩散式燃烧、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大气式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过程处于哪一类是根据一次空气系数α1〔一次空气量与燃烧理论空气量之比〕来判断的。
1.1 扩散式燃烧燃气未预先和空气混合而进行的燃烧称为扩散式燃烧,其α1=0。
扩散式燃烧的燃烧速度与燃烧完全程度主要取决于燃气与空气分子间的扩散速度和完全程度。
扩散式燃烧的特点:〔1〕燃烧稳定、在燃气系统不产生负压、空气不被吸入的情况下,不会回火,燃烧器工作稳定。
〔2〕过剩空气多,燃烧速度慢,火焰温度低。
对燃烧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可燃气体时,在高温下由于火焰面内氧气供给不足,碳氢化合物分解出碳粒、氢和重碳氢化合物。
碳粒和重碳氢化合物很难燃烧,结果造成化学不完全燃烧。
一般说来,对天然气不宜采用扩散燃烧法。
〔3〕燃烧强度低,在工业炉上为提高燃烧强度多采用机械鼓风方式的燃烧器。
1.2 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其0<α1<1。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燃混合物中空气量较小,因此,部分燃烧按纯动力学方法燃烧,其余燃气则按扩散燃烧方法进行燃烧。
预混部分空气燃烧的特点:〔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保证燃烧设备以任何比例的燃气与空气进行工作。
因此,设备热负荷的调节范围大。
〔2〕由于先吸入部分空气,所以克服了扩散燃烧的一些缺点,提高了燃烧速度,降低了不完全燃烧程度。
〔3〕当一次空气系数α1合适时,此种燃烧方法有一定的稳定范围。
〔4〕一次空气系数α1越大,燃烧稳定范围就越小,因此,一次空气系数α1不可选取过大。
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工艺加热炉以气体燃料燃烧作为热源,可燃气体燃烧需要很多空气,如:人工煤气需1.2~4.0(m3/m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则需10~25(m3/m3)。
可见欲使燃气充分燃烧须有大量空气与之混合方可。
因此,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方式,对燃烧情况有很大影响,也关系到燃烧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
燃烧系统运行时,如果产生回火现象将烧坏燃烧器或发生安全事故。
1 燃气的燃烧方法及特点根据燃气与空气混合情况不同将燃烧分为三种方式,即扩散式燃烧、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大气式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过程处于哪一类是根据一次空气系数α1(一次空气量与燃烧理论空气量之比)来判断的。
1.1 扩散式燃烧燃气未预先和空气混合而进行的燃烧称为扩散式燃烧,其α1=0。
扩散式燃烧的燃烧速度与燃烧完全程度主要取决于燃气与空气分子间的扩散速度和完全程度。
扩散式燃烧的特点:(1)燃烧稳定、在燃气系统不产生负压、空气不被吸入的情况下,不会回火,燃烧器工作稳定。
(2)过剩空气多,燃烧速度慢,火焰温度低。
对燃烧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可燃气体时,在高温下由于火焰面内氧气供应不足,碳氢化合物分解出碳粒、氢和重碳氢化合物。
碳粒和重碳氢化合物很难燃烧,结果造成化学不完全燃烧。
一般说来,对天然气不宜采用扩散燃烧法。
(3)燃烧强度低,在工业炉上为提高燃烧强度多采用机械鼓风方式的燃烧器。
1.2 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其0<α1<1。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燃混合物中空气量较小,因此,部分燃烧按纯动力学方法燃烧,其余燃气则按扩散燃烧方法进行燃烧。
预混部分空气燃烧的特点:(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保证燃烧设备以任何比例的燃气与空气进行工作。
因此,设备热负荷的调节范围大。
(2)由于先吸入部分空气,所以克服了扩散燃烧的一些缺点,提高了燃烧速度,降低了不完全燃烧程度。
(3)当一次空气系数α1合适时,此种燃烧方法有一定的稳定范围。
(4)一次空气系数α1越大,燃烧稳定范围就越小,因此,一次空气系数α1不可选取过大。
预防煤气回火及处1.煤气回火事故的预防回火就是煤气和空气的可燃混合物回燃烧器内燃烧的现象,回火的产生是由于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从喷嘴喷头喷出的速度小于火焰传播速度。
原因有;(1)煤气的压力突然大幅度降低。
(2)烧嘴的热负荷太小,混合物气体的喷出速度过低。
(3)烧嘴混合物管内壁不光洁,混合可燃气体产生较大的涡流。
(4)关闭煤气时操作不当,例如在关闭煤气时没有及时关闭风阀,空气就将窜入煤气管道中造成回火。
(5)混合气体喷出速度分布不均匀(在喷出断面上)也容易引起回火,这是因为回火是在喷出速度小于燃烧速度(即火焰传播速度)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喷出速度不是指该处的平均速度,而是指最小速度,因此在流速分布不均时,虽然混合气体的平均喷出速度不大于燃烧速度,但其最小速度有时可能小于燃烧速度而造成回火。
2.煤气回火事故的预防当烧嘴回火,要关闭烧嘴,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安全再开启烧嘴点火。
如果烧嘴回火时间较长,已将烧嘴混合管烧红,;应冷却混合管后再点燃。
在实际操作中,要掌握煤气压力过低时不能送煤气这一点。
预防煤气回火及处(二)一、煤气回火的原因及危害1.煤气回火的原因:(1)煤堆或煤场上的煤堆积过高,容易发生自燃。
(2)煤场通风不良,煤气无法及时排出,易导致煤气回火。
(3)煤堆中混杂有杂物,如木材、纸张等易燃物,增加了煤气回火的风险。
(4)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煤堆内部温度升高,煤气开始发生自燃。
2.煤气回火的危害:(1)煤气回火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煤气回火会产生大量烟雾,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对植被和动物造成破坏。
(3)煤气回火会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煤气回火会影响工作环境,影响煤矿生产和施工安全。
二、预防煤气回火的措施1.合理存放和堆放煤炭:(1)煤堆高度应不超过规定的安全高度,以防止煤自燃。
(2)煤堆应远离易燃物,如木材、纸张等,以降低煤的自燃风险。
燃气锅炉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预防措施一、燃气锅炉基本结构燃气锅炉包括燃气燃烧设备和锅炉本体两个系统。
燃气燃烧设备主要指炉膛和燃烧器,也包括其他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空气通入燃烧设备中,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给锅炉本体提供持续的热能。
二、燃气锅炉的安全风险分析1、燃气的安全风险分析燃气锅炉的燃料是可燃气体,主要是天燃气或煤气。
天燃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还搀杂一些简单的烷烃,这些组分都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气体,天燃气的爆炸下限为5%,煤气的爆炸下限为6.2%,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2、炉膛的安全风险分析炉膛爆炸是由于可燃气体漏入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处在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接触到适当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炉膛爆炸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1)点火不当在点火时,如启动操作不当,出现熄火而又未及时切断气源、配气管进行可燃气体吹扫,或吹扫不彻底、打开阀门时喷嘴也点不着火或者被吹灭,或其他可能使炉膛中存积大量高浓度可燃气体并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情况,则再次点火时引燃这些可燃气体,引起爆炸。
2)火焰不稳定而熄灭如果燃烧器出力过大,火焰就会脱开燃烧器,发生脱火现象;相反出力过小,火焰就会缩回燃烧器内,发生回火现象,使锅炉运行中火焰不稳定而熄灭,由于炉膛呈炽热状态,达到或超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着火温度,且继续进可燃气体时,就有可能立即发生爆炸。
3)设备不完善因为阀门漏气,设备不完善,没有点火灭火保护装置和火焰检测装置,可燃气体充满炉内点火发生爆炸。
4)输气管道泄漏由于燃气锅炉输气管道庞大,可燃气体消耗量大,有些管道已经存在老化、腐蚀的情况,如不注意管修,在输气过程中容易发生可燃气体泄露,而造成爆炸事故。
5)操作失误在锅炉运行时,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事故依然发生了,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在锅炉运行时操作不合理,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工作不负责任,值班、检修不按规定进行,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工艺加热炉以气体燃料燃烧作为热源,可燃气体燃烧需要很多空气,如:人工煤气需1.2~4.0(m3/m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则需10~25(m3/m3)。
可见欲使燃气充分燃烧须有大量空气与之混合方可。
因此,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方式,对燃烧情况有很大影响,也关系到燃烧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
燃烧系统运行时,如果产生回火现象将烧坏燃烧器或发生安全事故。
1 燃气的燃烧方法及特点根据燃气与空气混合情况不同将燃烧分为三种方式,即扩散式燃烧、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大气式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过程处于哪一类是根据一次空气系数α1(一次空气量与燃烧理论空气量之比)来判断的。
1.1 扩散式燃烧燃气未预先和空气混合而进行的燃烧称为扩散式燃烧,其α1=0。
扩散式燃烧的燃烧速度与燃烧完全程度主要取决于燃气与空气分子间的扩散速度和完全程度。
扩散式燃烧的特点:(1)燃烧稳定、在燃气系统不产生负压、空气不被吸入的情况下,不会回火,燃烧器工作稳定。
(2)过剩空气多,燃烧速度慢,火焰温度低。
对燃烧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可燃气体时,在高温下由于火焰面内氧气供应不足,碳氢化合物分解出碳粒、氢和重碳氢化合物。
碳粒和重碳氢化合物很难燃烧,结果造成化学不完全燃烧。
一般说来,对天然气不宜采用扩散燃烧法。
(3)燃烧强度低,在工业炉上为提高燃烧强度多采用机械鼓风方式的燃烧器。
1.2 预混部分空气燃烧其0<α1<1。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燃混合物中空气量较小,因此,部分燃烧按纯动力学方法燃烧,其余燃气则按扩散燃烧方法进行燃烧。
预混部分空气燃烧的特点:(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保证燃烧设备以任何比例的燃气与空气进行工作。
因此,设备热负荷的调节范围大。
(2)由于先吸入部分空气,所以克服了扩散燃烧的一些缺点,提高了燃烧速度,降低了不完全燃烧程度。
(3)当一次空气系数α1合适时,此种燃烧方法有一定的稳定范围。
(4)一次空气系数α1越大,燃烧稳定范围就越小,因此,一次空气系数α1不可选取过大。
燃气锅炉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回火及脱火的现象
炉膛负压不稳定,忽大忽小;烟气中CO2和O2的表计指示值有显著变化;火焰长度及颜色均有变化。
2.回火及脱火的原因
气体燃料燃烧时有一定的速度,当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燃烧极限浓度范围内,而且可燃气体在燃烧器出口的流速低于燃烧速度时,火焰就会向燃料来源的方向传播而产生回火。
炉温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越易产生回火。
回火将烧损燃烧器,严重时还会在燃气管道内发生燃气爆炸。
反之,若可燃气体在燃烧器出口的流速高于燃烧速度时,会使着火点远离燃烧器而产生脱火。
低负荷运行时炉温偏低,更易产生脱火。
脱火将使燃烧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导致单只燃烧器或炉膛熄火。
气体燃料的速度是由压力转换来的。
如果燃气管道压力突然变化,或调压站的调压阀、锅炉的燃气调节阀的特性不佳,使入炉燃气压力忽高忽低、以及风量调节不当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燃烧器出口气流的不
稳定,引起回火或脱火。
3.回火及脱火的处理及预防
防止出现回火及脱火主要应控制燃气的压力保持在规定的数值内。
为预防回火可能产生的事故,在燃气管道上应装有阻火器(回火器)。
当压力过低而未能及时发现时,阻火器可使火焰自动熄灭。
当发生回火或脱火故障,应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首先应检查燃气压力是否正常。
若压力过低,应对整个燃气管道进行检查。
若锅炉房总供气管道压力降低,先检查调压站的进气压力,进气压力降低时应联系供气站提高供气压力;若进气压力正常,则应检查调压阀是否有故障并及时排除,同时可切换投入备用调压阀并开启旁通阀;若采取上述措施仍无效,则应检查整个燃气管道中是否有泄漏,应关闭的阀门(如排空阀)是否未关等情况,并设法消除和纠正。
若仅炉前燃气管道压力降低,则应检查该段管道上的各阀门是否正常,开度是否合适,是否出现泄漏现象。
当燃气压力无法恢复到正常值时,应减少投运的燃烧器数目,降负荷运行,直至停止锅炉运行。
若燃气压力过高,应分段检查整个燃气管道上的各调节阀门是否正常,其次检查各燃烧器的风门开度是否合适,检查风道上的总风压和各燃
烧器前风压是否偏高等,并作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