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课堂“美”起来
- 格式:pdf
- 大小:194.27 KB
- 文档页数:2
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方法一、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朗诵训练,带领他们学生去触摸古诗文的三大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诵读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触摸古诗文的美。
例如:⑴采用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⑵采用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进一步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⑶进行适当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充当观众,而不是演员的话,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长期下去,他们学习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少。
因此,作为课堂的导演,我们就要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动活泼的古诗文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景再现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积累文化底蕴,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铸造美好的人生。
472020.09(中)[摘 要] 古诗词言简义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诗词的浸润,理解诗意,体味意境,丰厚积累,作为教师有必要进行有效拓展。
我认为拓展要适时、适度、适量,即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数量,都必须要适宜,这样才能让有效拓展与古诗学习相融无痕,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关键词] 古诗词 有效拓展 古诗词的言语凝练含蓄,意蕴深远优美,构成了小学语文课程里最为主要的部分。
正因为它言语简练但内涵深刻,如果就文讲文,沿用传统守旧的模式,停留在读写层面,只有解词背诵,那意境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词大餐就变成一堆索然无味的剩饭剩菜。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诗词的浸润,能走近作者,理解诗意、体味意境、丰厚积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拓宽语文课程资源。
课堂上要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拓展,让有效拓展与古诗学习相融无痕,比翼双飞,让学生在古诗文的自然熏陶下逐步提升素养。
一、拓展的时机要适宜。
(一)拓展在导入时,引人入胜古诗文的导入环节,忌平淡无趣,毕竟古诗词与学生有距离感,学生阅历又有限,因此导入要自然拓展,或展示图片,或介绍诗人,或讲述故事,或朗诵美文,引人入胜,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例如: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一课时,课始我让学生讲一讲他们心中的李白和汪伦,学生对李白比较熟悉,知道他是唐朝鼎鼎有名的大诗人,而对汪伦的了解却不多。
这时教师将问题抛出来:他们素昧平生,地位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效拓展,古诗词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福建省福清市高山侨园小学 何小兵殊,两人是如何成为挚友的呢?学生兴趣盎然,做出诸多猜测。
这时拓展袁枚的《随园诗话》恰到好处,学生明白汪伦为了邀请到李白,信里开了善意的玩笑,运用“双关”修辞。
诗句用简单的白话说:“喜欢出去玩吗?这个地方有十里桃花。
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家。
”李白欣然来后,汪伦如实相告:“桃花只是十里外潭水的名字罢了,并不是满山遍布的桃花。
也没有那么多的酒店,而是开酒店的人姓万。
小学语文古诗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古诗词是汉语言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中一个必修的内容,学习古诗词能够让我们体会汉语的含蓄的美妙,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生活和时代背景,同时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废除原先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学习古诗词不是靠背诵的,要让学生首先对其感兴趣,愿意去欣赏古诗词。
课上教师要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对不同风格的古诗词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杜绝千篇一律的讲课方式。
教师在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询问学生对此古诗词的理解和想法,或许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正是由于学生的心理认知还不多的缘故,此时老师就能抓住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为立足点展开讲解古诗词。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小池》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先进行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按照古诗描绘的场景用自己的话对其进行描述,当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表达方式描述时,实际上其已经对课文内容产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在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则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制定不同学习目标首先要明确的是,相对于过去,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力度加大了,这意味着不同的年段对古诗词的学习目标要有所改变,甚至是要有明显的突破。
低年级学生主要训练古诗词的朗读,体会古诗词的音律美,培养古诗词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则是需要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含义,掌握古诗词的表达风格,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能够把握古诗词的结构、点睛之处,甚至能够对其进行创新,能通过模仿句型写出类似的诗句。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古诗词表述的画面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应用对古诗词形象的演示,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仿佛进入诗词描述的场景里,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情感。
例如通过动画、图片、音乐等方式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意境的含义,对古诗词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精彩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古诗词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方式以板书和教师讲解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立体、生动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针对如何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精彩进行详细阐述。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背景和意境。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场景等,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可以通过播放适当的音乐来营造出古代的氛围,增加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共鸣。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古诗词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意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示出这种艺术表现力。
通过选取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将其与美丽的图片搭配,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
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动画视频,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古诗词中的描绘,增强学生对古诗词形象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多媒体开展古诗词的声音教学。
古诗词中的声音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习古诗词的声音特点以及朗诵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优秀的古诗词朗诵录音,让学生倾听、模仿,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朗诵者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朗诵者的表演技巧和情感交流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表现力。
利用多媒体开展古诗词的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教学设计,例如设计一些古诗词配对游戏,让学生通过投影仪与电子白板进行互动操作,在游戏中巩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器展示学生自己编写的古诗词作品,让学生在展示中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6篇第1篇示例: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
古诗词内容丰富多样,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语言和意境往往比较深奥,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丽语言、优美旋律、深刻内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历史典故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格律、韵律、修辞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同时可以通过古诗词朗诵、联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积累诗词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古诗词是一种高度精炼、富有抒情、寓意的文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表达欲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意境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朗诵、默写、作文等活动中体验古诗词的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注重实践与体验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文化传承。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与体验,通过古诗词朗诵比赛、诗词游戏、古诗词鉴赏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美丽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理解。
五、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古诗词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精彩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精品,也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的阅历不断增加,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巧用多媒体技术来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是当前古诗词教学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1.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古诗词背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现古诗词中所描述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风景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可以通过展示古诗词描绘的山水风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写景之美,增强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2.配合音频播放古诗词朗诵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录制优秀的古诗词朗诵音频,并在课堂上播放。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听到古诗词的韵律和语调,提高对古诗词的感知和理解。
3.利用动画和互动性展示古诗词含义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动画和互动性展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内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
可以利用动画来展现古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可以设计互动性的古诗词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丰富古诗词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收集整理丰富的古诗词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通过多媒体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拓展了教学资源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PPT来展示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活动生活以及创作环境等背景信息,通过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时代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优秀的古诗词朗诵音频,用最优美的声音传达古诗词的美丽,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
3.设计互动性古诗词教学游戏教师可以设计古诗词教学游戏,提供给学生进行互动体验。
可以设计古诗词填空游戏、联想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喜爱度。
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精彩1. 引言1.1 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精彩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融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的学习。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呈现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启发。
巧用多媒体技术,让古诗词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这是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2. 正文2.1 多媒体在古诗词课堂中的应用多媒体在古诗词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并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老师可以将古诗词的背景故事、作者生平、文化内涵等内容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诗词的来源和意蕴。
古诗词的语言通常较为古老,内容深奥,而多媒体可以通过配音或者配字幕的方式将诗词朗读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音特点和文学价值。
多媒体还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历史背景等,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文化环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通过图片与动画的形式展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和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媒体还可以结合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或者问答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综合来说,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古诗词课堂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创新古诗词教学形式,让课堂意趣盎然古诗词是中华灿烂⽂化的结晶,凝聚着许多⽂⼈墨客的⽆限智慧。
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学⽅法单⼀,导致古诗词应有的情趣与韵味缺失。
那么,怎样才能让古诗词教学韵味⼗⾜,给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从⼩爱上古诗⽂学习呢?⼀、在趣读中⼊诗境趣读,就是指把本来平淡⽆奇的语⾔变得⽣动有趣。
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这种意象⼤都契合了诗⼈当时⼀刹那的情思,对于学⽣⼊诗境,感受诗词的韵味有着明显的推促作⽤。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意境,采取别具⼀格的⽅法将学⽣引⼊具体的情境中,化枯燥为有趣,从⽽提升学⽣诵读古诗词的兴趣。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清明》这⾸诗的时候,在学⽣阅读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古⼈曾改编的内容展⽰给学⽣看:“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化诗为词的改编,不仅可以让学⽣感受到学习的有趣,还可以让学⽣从中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
受古诗趣读的启发,在《饮湖上初晴后⾬》⼀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励学⽣⽤⾃⼰喜欢的形式趣读。
于是,有学⽣这样读:“⽔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有学⽣这样读:“⽔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这样的朗读让学⽣感到新鲜有趣,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也更浓了。
⽔⽂学作为⾼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主要培养学⽣掌握有关⽔循环基本原理和⽔量平衡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较全⾯地认识作为⾃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的⽔在⾃然环境中的作⽤,各种⽔⽂现象的特点与变化规律.⾸先,深⼊认识和掌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法与技能,为学习区域⾃然地理打下必要基础;其次,⽔是宝贵的⾃然资源之⼀,通过教学使学⽣能掌握开发利⽤和保护⽔资源的⼀般知识;第三,⽔⽂学是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开设⽔⽂学也是为中学地理教育服务.然⽽现有的⾼校⽔⽂学教学⼤都存在⼀些问题.任务教学法,从字⾯意思上理解,就是学习者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语⾔任务⽽达到学习语⾔知识的⼀种教学⽅式。
比较阅读,让古诗词教学熠熠生辉——王君古代诗词整合教学片段赏析一、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阶段,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诗词数量都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2014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可以看出,古代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1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开始投入使用,这套教材较之以前各个版本数目增多,题材多样,文质兼美,注重诵读和延伸,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符合课标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古诗词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经过千年历史淘洗,依然熠熠生辉。
但因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蕴藉,情感细腻丰富,学生理解不透彻,古诗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避而远之的难题,在授课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一)年代久远,理解困难由于古诗词出现在千百年以前,用文言写成,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如果不借助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相关写作缘由,很难读懂,这让部分学生“谈古色变”,不敢轻易接近古诗词,上课常常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思绪飘飞”,两者很难达情感共鸣,更别提爱上它们了。
(二)重视积累,淡化赏析教材编选的古诗词文质兼美、传诵千古,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往往重视背诵和默写,而忽略了对诗人情感的剖析及诗词意境的体味。
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诗歌多以讲授形式完成,很多学生不理解大意,无法很好鉴赏诗歌,教师就以灌输和做笔记的方法,先记好笔记,自己去理解,导致学生负担重,会背诵会默写的诗词,却不知道其中的微言大义,长此以往,学生的鉴赏能力没有丝毫提高。
(三)课内容零碎,记忆不深初中古诗词穿插在教材的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现代文中,学生学到的是这首诗的大意、背景,学完诗歌再学现代文,很难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念。
“诗画结合”,以美育美【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以独特的音律和和谐的节奏传唱千百来。
古诗词的魔力在于辞藻达练简洁,但是它的内容却非常多姿多彩,具有天马行空的夸张色彩。
古诗词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符合我国低年龄段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所以,本文旨在研究古诗词与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有机融合,让我们的学生古诗学习之美、之雅,打破学科间的隔阂,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艺术水平,在“双减”背景下全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和知情意行。
【关键词】诗画结合小学语文在语文课堂的古诗学习中,把抽象化为具象,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诗配画体验诗歌的深刻寓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诗画合一”是创新语文课堂,提升课堂效率,丰富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探索。
并且,它可以让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当前“双减”对于课堂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注重兴趣,激发潜能语文将美术内容通过形象描绘,展现美术作品的形、神、情。
美术融入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时,首要任务应该激发兴趣。
利用语文和美术课堂的结合点,创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策略,逐渐推动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正确运用美术资源,特别是古诗这么唯美的又充满文化底蕴的文体,我们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难题:如果美术资源被不恰当地引用,它们反而会破坏诗画结合之美。
因此,在古诗教学过程中不能仅让学生用传统的读背然后简单解释某个事物在诗中的意思,还要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掌握的古诗资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内心感受。
比如在教授《元日》一诗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春节时会做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诗的共鸣,然后才顺势讲解古诗意思和“爆竹”、“桃符”等意象在诗中的意思,紧接着让学生连词成句,表达古诗意思:春风送暖入屠苏。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喝着屠苏酒,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