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10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第十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十章股份支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股份支付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股份支付是企业及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B.股份支付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费用,合理避税C.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及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D.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答案:B解析:股份支付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职工服务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虽然这个过程增加了费用,但其主要目的却不是为了避税。
2.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是()。
A.授予日B.可行权日C.行权日D.出售日答案:C解析: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3.信达公司为一上市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制定了一份股份激励计划。
协议中规定信达公司将从市场上回购本公司股票,用于激励符合条件的高层管理人员。
信达公司这一举动属于()。
A.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B.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C.以负债结算的股份支付D.以净资产结算的股份支付答案:A解析:股份支付包括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信达公司从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用于行权,最终支付的是从市场上回购的本企业的股票,没有现金或其他资产流出企业,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4.对于内在价值计量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结算发生在等待期的,结算时支付的款项应当作为回购该权益工具处理,结算支付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内在价值的部分,计入()。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B.资本公积——股本溢价C.管理费用D.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答案:C解析: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结算发生在等待期内的,企业应当将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结算支付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内在价值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
5.企业授予高层管理者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至行权完毕,整个会计处理中不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是()。
A.管理费用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C.生产成本D.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答案:B解析:授予高层管理者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管理费用,选项A正确;授予一线生产员工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生产成本,选项C正确;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行权时,差额会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中,选项D正确;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可行权日后,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会涉及该科目,选项B不正确。
第十章 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10-1 水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是-237.191kJ mol -1,求在25℃时电解纯水的理论分解电压。
解:H 2O=H 2 +1/2O 2, 电子转移数为2,则有ΔG = - n F E mf = -237.191kJ mol -1(n =2), -237191=-2×96485×E mf , E mf =1.229V10-2 298.15K 时测得电池: Pt(s)| H 2( O p ) | HCl(b ) | Hg 2Cl 2(s) | Hg(l) 的电动势与HCl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如下 b ×103/(mol kg -1)75.08 37.69 18.87 5.04 E mf / V 0.4119 0.4452 0.4787 0.5437求(1)O E 甘汞 (2)b= 0.07508 mol kg -1时HCl 溶液的±γ。
解:负极反应:H 2-2e -→2H + 正极反应: Hg 2Cl 2 +2e -→2Hg +2Cl -电池反应:H 2+ Hg 2Cl 2 →2H ++2Hg +2Cl -所以 有:E mf = E Θ-RT/2Fln ⎪⎪⎭⎫ ⎝⎛)()()()(22222Cl Hg a H a HCl a Hg a = E Θ-RT/2Fln ())(2HCl a a(HCl)=a (H +) a(Cl -)=(±γb/b Θ)2E mf =O E 甘汞 - (2RT/F ) ln(b/O b )对于稀溶液,ln ±γ=-A ’(I/b Θ)1/2, 1-1价电解质I=b(1) E mf + (2RT/F ) ln(b/O b )=O E 甘汞 + (2RT/F ) A’ (b/O b )0.5 , 以E mf +(2RT/F )ln(b/O b )对(b/O b )0.5作图,直线的截距O E 甘汞=0.2685 V(2) E mf =O E 甘汞 - (2RT/F ) ln(b/O b ) - (2RT/F ) ln ±γ , ±γ=0.81510-3 298.2K 时,在有玻璃电极的电池中,加入pH=4.00的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1122V;则当电动势为0.2305V时,溶液的pH为多少?解:pH x= pH s +F(E x-E s)/(2.303RT)= 6.0010-4 求298.15K时下列电池中待测液pH值(所需电极电势数值自查)。
第10章 直流电源自测题填空题1.单相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电路相比,输出波形脉动比较大的是 。
2.电容滤波电路的滤波电容越大,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越 ,流过二极管的冲击电流越 ,输出纹波电压越 ,输出直流电压值越 。
3.电容滤波电路中的电容器与负载 联,电感滤波电路中的电感器与负载 联。
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电路相比,带负载能力强的是 ,输出直流电压高的是 。
4.并联型稳压电路主要是利用 工作在 状态时,电流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管子两端的 基本保持不变来达到稳压的目的。
5.串联型稳压电路正常时,调整管工作在 状态,比较放大管工作在 状态,提供基准电压的稳压二极管工作在 状态。
6.在图10.4.4所示的串联型稳压电路中,要改变输出直流电压应调节 电路的 电阻,输出电压最大时应将 电阻调至 。
7.如题10.1.7图所示的电路,已知1240ΩR =,2480ΩR =。
(1)1R 上的电压为 V ,2R 上的电压为 V 。
(2)输出电压为 V ,输入电压最小应为 V 。
(3)电容1C 的作用是 ,电容2C 的作用是 。
8.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控制对象是调整管的 ,而开关型稳压电路是控制调整管的 。
9.串联型稳压电路与开关型稳压电路相比效率高的是 ,主要原因W7805 题10.1.7图是 。
答案: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2.小,大,平滑,高。
3.并,串,电感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4.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5.放大,放大,反向击穿。
6.取样,可变,最下端。
7.5,10;15,18;减小纹波和防止自激振荡,抑制高频干扰(消除高频噪声)。
8.管压降,导通、截止时间的比例。
9.开关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功率损耗小。
选择题1.理想二极管在单相半波整流、电阻性负载中,其导通角为 。
A .小于o 180;B .等于o 180;C .大于o 180;D .等于o 360。
2.电感滤波电路常用在 的场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辛迪加D.国际垄断同盟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扩大市场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A.国家垄断资本B.私人垄断资本C.跨国公司D.国际卡特尔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A. 控股式合资企业B.单一的全资公司C.混合所有制公司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A.跨国公司的发展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C.新科技革命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市场国际化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B.强强联合C.强弱联合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技术国际化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A.跨国集团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经济联盟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A.生产力水平低下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C.经济依赖性严重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A.资源的依赖B.资本的依赖C.市场的依赖D.技术的依赖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A.贸易领域B.国际金融领域C.经济援助领域D.国际合作领域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A.市场不平等B.商品交换不平等C.贸易条件不平等D.技术转让不平等16.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A.生产资本输出B.商业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D.技术资本输出17.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B.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C.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D.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被全球化二、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2.资本输出3.跨国公司4.国际经济秩序三、分析判断1.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第十章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习 题10-1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即朗肯循环),蒸汽的初压,终压,初温如下所示,试求在各种不同初温时循环的热效率13MPa p =26kPa p =t η,耗汽率及蒸汽的终干度d 2x ,并将所求得的各值填写入表内,以比较所求得的结果。
提示和答案: 1/C t D 300500 t η0.3476 0.3716 /kg/J d1.009×10-68.15×10-72x 0.761 0.85910-2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蒸汽初温,终压,初压1500C t =D 20.006MPa p =1p 如下表所示,试求在各种不同的初压下循环的热效率t η,耗汽率、及蒸汽终干度d 2x ,并将所求得的数值真入下表内,以比较所求得的结果。
提示和答案:1/MPa p 3.0 15.0t η0.3716 0.4287 /kg/J d8.15×10–7 6.05×10–72x0.859 0.74610-3 某蒸汽动力装置朗肯循环的最高运行压力是5 MPa ,最低压力是15 kPa ,若蒸汽轮机的排汽干度不能低于0.95,输出功率不小于7.5 MW ,忽略水泵功,试确定锅炉输出蒸汽必须的温度和质量流量。
提示和答案:由最低压力和蒸汽轮机的排汽干度确定蒸汽终态的熵,再据及初压——循环的最高运行压力确定初态参数。
、。
1s s =21756C t =D 4.831kg/s m q = 10-4 利用地热水作为热源,R134a 作为工质的朗肯循环(T s−图如附图),在R134a 离开锅炉时状态为85℃的干饱和蒸气,在气轮机内膨胀后进入冷凝器时的温度是40℃,计算循环热效率。
提示和答案:R134a 作为工质的朗肯循环与以水蒸气为工质朗肯循环的热力学分析是一致的。
注意比较本题中泵耗功与汽轮机输出功。
题10-4 附图t 10.0%η=。
10-5 某项R134a 为工质的朗肯循环利用当地海水为热源。
第10章习题1 简要回答问题(1) 什么叫稀土元素? 什么叫镧系元素?答:参见本书10.1节《概述》。
(2) 镧系收缩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镧系收缩造成的影响。
答:关于镧系收缩的原因参见本书10.1.2节《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使第二、三过渡系的Zr和Hf、Nb与Ta、Mo与W三对元素的半径相近,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困难。
(3) 为什么Eu、Yb原子半径比相邻元素大? 而Ce又小?答:① Eu、Yb元素参与形成金属键的电子数为2,Ce为3.1,其余为3.0;② Eu、Yb具碱土性;③ Eu、Yb的f7、f14的半充满和全充满的结构能量低、稳定、屏蔽大,核对外面的6s电子吸引较弱。
(4) 为什么镧系元素的电子结构在固态和气态不同?解:参见本书10.1.1节《镧系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
(5) 镧系离子的电子光谱同d区过渡金属离子相比有何不同? 为什么?解:除La3+、Lu3+离子的4f电子层是全空(4f0)和全满(4f14)之外,其余Ln3+离子4f轨道上的电子数由1到14,这些电子可以在7条4f简并轨道上任意排布,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光谱项和能级。
4f 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可以吸收或发射从紫外经可见直至红外区的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
通常具有未充满的4f电子壳层的原子或离子,可以观察到的光谱线大约有30 000条,而具有未充满d电子壳层的过渡金属元素的谱线约有7 000条。
在理论上,f→f跃迁产生的谱线强度不大。
但是某些f→f跃迁的吸收带的强度,随镧系离子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明显增大(这种跃迁称为超灵敏跃迁)。
这可能是由于配体的碱性、溶剂的极性、配合物的对称性以及配位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亦即离子周围环境的变化,再加上镧系离子本身的性质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镧系离子的吸收谱带范围较广且镧系离子光谱谱带狭窄,表明电子跃迁时并不显示激发分子振动,狭窄的谱带意味着电子受激发时分子势能面几乎没有变化,这与f 电子与配体只存在弱相互作用相一致。
第 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以下表:销售量 ( 公斤 ) 销售价格 ( 元 / 公斤 )品种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白菜550 560黄瓜224 250萝卜308 320西红柿168 170合计1250 1300 ────⑴ 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⑵ 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 =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注明符号,并利用Excel 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以下:销售价格销售量 (公斤 )品种(元 /公斤 )q0p0 q0p1 q1p0 q1p1 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q0 q1 p0 p1白菜550 560 880 990 896 1008 黄瓜224 250 2 448 500 475 萝卜308 320 1 308 320 288 西红柿168 170 3 504 408 510 合计1250 1300 ──2124 2281 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L qq1 p0 2124 104.16% ,q0 p0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L pq0 p1q0 p0107.73%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P qq1 p1 2281q0 p1103.83%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P pq1 p1 2281q1 p0 107.39%2124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胸襟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花销价格,因调整增减的本质购买量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第10章 振动与波动一. 基本要求1. 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弹簧振子、单摆作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2. 掌握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3. 能根据初始条件写出一维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
4. 掌握描述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并用以分析和讨论有关的问题。
5.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以及合振幅最大和最小的条件。
6. 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7. 掌握描述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8. 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
9. 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
掌握波的相干条件。
能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来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或减弱的条件。
10. 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了解半波损失。
二. 内容提要1.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作谐振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力为线性回复力,即kx F -= 取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即微分方程)为x tx 222d d ω-= 2.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 作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置坐标x 与时间t 成余弦(或正弦)函数关系,即)cos(ϕ+ω=t A x由它可导出物体的振动速度 )sin(ϕ+ωω-=t A v 物体的振动加速度 )cos(ϕ+ωω-=t A a 23. 振幅A 作谐振动的物体的最大位置坐标的绝对值,振幅的大小由初始条件确定,即2v ω+=2020x A4. 周期与频率 作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T 称为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γ称为频率。
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ν=1T 或 T1=ν 5. 角频率(也称圆频率)ω 作谐振动的物体在2π秒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它与周期、频率的关系为 ωπ=2T 或 πν=ω26. 相位和初相 谐振动方程中(ϕ+ωt )项称为相位,它决定着作谐振动的物体的状态。
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它由谐振动的初始条件决定,即0x v ω-=ϕtan应该注意,由此式算得的ϕ在0~2π范围内有两个可能取值,须根据t=0时刻的速度方向进行合理取舍。
第10章习题答案习题101.(1)图G 的度数列为2、2、3、3、4,则G 的边数是多少(2)3、3、2、3和5、2、3、1、4能成为图的度数列吗为什么(3)图G 有12条边,度数为3的结点有6个,其余结点的度数均⼩于3,问图G 中⾄多有⼏个结点为什么解 (1)设G 有m 条边,由握⼿定理得2m =∑∈Vv v d )(=2+2+3+3+4=14,所以G 的边数7条。
(2)由于这两个序列中有奇数个是奇数,由握⼿定理的推论知,它们都不能成为图的度数列。
(3) 由握⼿定理得∑∈Vv v d )(=2m =24,度数为3的结点有6个占去18度,还有6度由其它结点占有,其余结点的度数可为0、1、2,当均为2时所⽤结点数最少,所以应由3个结点占有这6度,即图G 中⾄多有9个结点。
2.若有n 个⼈,每个⼈恰有3个朋友,则n 必为偶数。
证明设1v 、2v 、…、n v 表⽰任给的n 个⼈,以1v 、2v 、…、n v 为结点,当且仅当两⼈为朋友时其对应的结点之间连⼀条边,这样得到⼀个简单图G 。
由握⼿定理知∑=nk kv d 1)(=3n 必为偶数,从⽽n 必为偶数。
3.判断下列各⾮负整数列哪些是可图化的哪些是可简单图化的 (1)(1,1,1,2,3)。
(2)(2,2,2,2,2)。
(3)(3,3,3,3)。
(4)(1,2,3,4,5)。
(5)(1,3,3,3)。
解由于⾮负整数列d =(d 1,d 2,…,d n )是可图化的当且仅当∑=ni i d 1≡0(mod 2),所以(1)、(2)、(3)、(5)能构成⽆向图的度数列。
(1)、(2)、(3)是可简单图化的。
其对应的⽆向简单图如图所⽰。
(5)是不可简单图化的。
若不然,存在⽆向图G 以为1,3,3,3度数列,不妨设G 中结点为1v 、2v 、3v 、4v ,且d(1v )=1,d(2v )=d(3v )=d(4v )=3。
⽽1v 只能与2v 、3v 、4v 之⼀相邻,设1v 与2v相邻,于是d(3v )=d(4v )=3不成⽴,⽭盾。
第十章 定积分的应用一、填空题1. 求曲线8,2222=+=y x x y 所围成图形面积A (上半平面部分),则A = 2. 曲线x x e y e y -==,及1=x 所围面积A = 3. 曲线θθcos 1,cos 3+==r r 所围面积A = 4. 曲线)0(>=λλθae r 从0=θ到αθ=一段弧长S = 5. 曲线 ⎩⎨⎧-=+=)cos (sin )sin (cos t t t a y t t t a x 从0=t 到π=t 一段弧长S =6. 均匀摆线)0(cos 1sin π≤≤⎩⎨⎧-=-=t ty tt x ,弧长4=S ,则其重心坐标是7. 曲线0,0),0(==≤=y x x e y x 所围图形绕Ox 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 ;而绕Oy 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 8. 抛物线)(a x x y -=与直线x y =所围图形的面积为9. 在抛物线24x y =上有一点P ,已知该点的法线与抛物线所围成的弓形面积为最小,则P 点的坐标是10.设有一内壁形状为抛物面22y x z +=的容器,原来盛有)(83cm π的水,后来又入注)(643cm π的水,设此时水面比原来提高了hcm ,则h = 11.由曲线,2,1=+=x xx y 及2=y 所围图形的面积S = 曲线x x x y 223++-=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A = 二、选择填空题1. 曲线)0(ln ,ln b a a y x y <<==与y 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A ,则A =( ) (A )⎰ba xdx ln ln ln (B )⎰ba e ex dx e(C )⎰baydy e ln ln (D )⎰ba e exdx ln2.曲线x y xy ==,1,2=x 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A ,则A =( )(A )dx x x )1(21-⎰(B )dx xx )1(21-⎰(C )⎰⎰-+-2121)2()12(dy y dy y(D )⎰⎰-+-2121)2()12(dx x dx x3.曲线x e y =下方与该曲线过原点的切线左方及y 轴右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A =( ) (A )dx ex e x )(10-⎰ (B )dy y y y e)ln (ln 1-⎰(C )dx xe e exx )(1⎰- (D )dy y y y )ln (ln 1-⎰4.曲线)0(cos 2>=a a r θ所围图形面积A =( )(A )()θθπd a 220cos 221⎰ (B )θθππd a ⎰-2cos 221 (C )()θθπd a 220cos 221⎰(D )()θθπd a 220cos 2212⎰ 5.曲线πθπθθ=-==,,ae r 所围图形面积A =( )(A )⎰πθθ02221d e a (B )⎰πθθ20222d e a (C )⎰-ππθθd ea 22 (D )⎰-ππθθd e a 2226.曲线θθ2cos ,sin 22==r r 所围图形面积A =( )(A )()()⎰⎰+-222121212cos 2sin 2θθθθd d(B )()()⎰⎰+462602cos sin 2πππθθθθd d(C )()()⎰⎰+46262cos 21sin 221πππθθθθd d(D )()()⎰⎰+462602cos sin 22πππθθθθd d7.曲线()21ln xy -=上210≤≤x 一段弧长S =( )(A )dx x ⎰⎪⎭⎫⎝⎛-+212111 (B )⎰-+2102211dx x x (C )dx x x ⎰⎪⎭⎫ ⎝⎛--+2102121 (D )dx x ⎰-+21022])1[ln(1 8.摆线)0()cos 1()sin (>⎩⎨⎧-=-=a t a y t t a x 一拱与x 轴所围图形绕x 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V ( )(A )()⎰-ππ2022cos 1dt t a (B )())]sin ([cos 12202t t a d t a a--⎰ππ(C )()⎰--ππ2022)]sin ([cos 1t t a d t a (D )()⎰-adt t a ππ2022cos 19.星形线⎪⎩⎪⎨⎧==ta y ta x 33sin cos 的全长S =( )(A )⎰-⋅202)sin (cos 3sec 4πdt t t a t(B )⎰-⋅022)sin (cos 3sec 4πdt t t a t(C )⎰-⋅π02)sin (cos 3sec 2dt t t a t(D )⎰-⋅02)sin (cos 3sec 2πdt t t a t10.心形线)cos 1(4θ+=r 与直线2,0πθθ==围成图形绕极轴旋转的旋转体体积=V ( )(A )⎰+202)cos 1(16πθθπd(B )⎰+2022sin )cos 1(16πθθθπd(C )⎰++2022]cos )cos 1(4[sin )cos 1(16πθθθθπd(D )⎰++0222]cos )cos 1(4[sin )cos 1(16πθθθθπd11.两个半径为a 的直交圆柱体所围的体积为V =( )(A )⎰-adx x a 022)(4(B )⎰-adx x a 022)(8(C )⎰-adx x a 022)(16 (D )⎰-adx x a 022)(212.矩形闸门宽a 米,高h 米,垂直放在水中,上沿与水面齐,则闸门压力p =( ) (A )⎰hahdh 0 (B )⎰aahdh 0(C )⎰hahdh 021(D )⎰h ahdh 0213.横截面为S ,深为h 的水池装满水,把水全部抽到高为H 的水塔上,所作功=W ( )(A )⎰-+hdy y h H S 0)( (B )⎰-+Hdy y h H S 0)((C )⎰-hdy y H S 0)( (D )⎰+-+Hh dy y h H S 0)(14.半径为a 的半球形容器,每秒灌水b ,水深)0(a h h <<,则水面上升速度是( )(A )⎰h dy y dh d 02π (B )⎰--h dy a y a dh d 022])([π (C )⎰hdy y dh db2π (D )⎰-hdy y ay dh d b2)2(15.设)(),(x g x f 在区间[]b a ,上连续,且m x g x f <<)()((m 为常数),则曲线b x a x x f y x g y ====,),(),(所围平面图形绕直线m y =旋转而成的旋转体体积为( ) (A )⎰-+-badx x g x f x g x f m )]()()][()(2[π(B )⎰---badx x g x f x g x f m )]()()][()(2[π(C )⎰-+-badx x g x f x g x f m )]()()][()([π(D )⎰---badx x g x f x g x f m )]()()][()([π三、计算题1.求抛物线2x y =与2x 2y -=所围图形的面积。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
A.为零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负
2.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D.总是等于1
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A.边际消费倾向B.1+边际消费倾向
C.1-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4.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
A.绝对收入假说B.持久收入假说
C.生命周期假说D.预期收入假说
5.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时消费受财产影响的观点被称为()A.凯恩斯的消费理论B.生命周期理论
C.持久收入理论D.相对收入理论
6.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
A.凯恩斯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D.杜森贝
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B.等于1
C.小于1D.与1无关
8.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B.等于1
C.小于1D.与1无关
9.引致消费取决于()
A.自发消费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B.利率提高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D.政府支出增加
11.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水平增加
C.储蓄增加D.利率增加
12.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13.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14.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A.国民收入减少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5.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6.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
17.投资乘数()
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18.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19.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储蓄倾向为0.2B.边际储蓄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20.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二、多项选择题
1.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A.初始消费支出B.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
C.基本的投资支出D.政府的支出E.净出口
2.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
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
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C.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D.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上升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A.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B.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C.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D.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E.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A.MPC+MPS=1B.MPS=1-MPC
C.APC+APS=1D.MPC=1-MPS E.APC=1-APS 5.西方经济学宏观消费理论包括()
A.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B.理性预期理论
C.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E.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6.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
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
C.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D.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7.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
A.投资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就业增加国民的消费增加
C.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
D.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动
E.最终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投资增加的倍数
8.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
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B.边际税率倾向降低,国民收入增加
C.初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E.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9.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10.乘数的公式表明()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
三、判断题
1.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2.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3.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4.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6.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
7.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8.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9.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10.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11.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12.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3.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14.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15.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
16.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17.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18.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四、概念联线
1.消费函数: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5.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7.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8.均衡国民收入: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10.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一、单选题
1—10 B B C A B C B B D A
11-20 B D A C D A B C D B
二、多选题
1.AB
2.ABCE
3.ABCE
4.ABD
5.ACDE
6.ABCE
7.ABE
8.ABCDE
9.ABCD 10.BCE
三、判断题
1—10 √╳√√╳╳√╳√╳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