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牺牲者_女性主义_省略_欲望号街车_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_胡博
- 格式:pdf
- 大小:138.76 KB
- 文档页数:3
电影文学年 月下 半月◆邢静玥(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60)[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布兰奇和剧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得出布兰奇在南北较量中失利的原因,由于对男性的依赖使得布兰奇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但其斗争精神可圈可点。
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女性自助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这样才能创造和谐的两性关系。
[关键词]旧南方;依赖;冲突;自助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文坛上著名的戏剧家之一。
他和爱德华阿拉比、阿瑟米勒并称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史上的三朵奇葩。
但是田纳西作品中所描绘出的世界与其他几位不同,他更注重对南方女性的刻画,在他的作品中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溢于言表。
田纳西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般被看做是一群脆弱的、不合时宜的旧南方的牺牲品,诚然,这些南方女性深受南方传统文化的桎梏,不能适应现代北方工业社会的发展,但她们在追求自身价值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对生活在今天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人们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我想这就是田纳西作品具有普遍意义的所在。
《欲望号街车》中描述了一位叫布兰奇杜波依斯人老珠黄的南方美人堕落的悲惨故事。
布兰奇是一个在南方种植园长大的贵族小姐,温柔高雅,敏感多情,本能地厌恶一切粗鄙野蛮;可她内心的另一面却是性饥渴。
布兰奇年轻时在中学当教师,由于和一个男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而被逐出校园。
她结过婚,也很爱自己的丈夫,但由于不能容忍丈夫的同性恋行为而导致他自杀。
这使得她内心有很强的负罪感,但又耐不住寂寞,从此放纵起来沦为娼妓。
在南方家乡经过一连串的失意——失去亲人、丈夫、家园、名誉、工作——她身无分文只身来到北方大工业城市投奔妹妹斯特拉。
而斯特拉的处境也不是很好,她和工人出身的丈夫斯坦利蛰居在一个狭窄的公寓里。
但无处可去的布兰奇只好寄居在此。
她的到来打破了妹妹家宁静的生活,布兰奇和妹夫斯坦利之间的冲突日益剧烈,他们都想把斯特拉拉到自己一边。
在此期间,布兰奇结识了斯坦利的朋友米奇,并与他建立了恋爱关系,但他们的爱情由于斯坦利从中作梗而无果而终,这在精神上给了布兰奇很大的打击。
评析《欲望号街车》中的女性地位摘要:《欲望号街车》为我们塑造了没落的南方贵族女性形象,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功剧作。
本文分析了父权社会制度下脆弱的南方女性形象,并探求决定她们悲剧命运的因素。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女性形象父权意识《欲望号街车》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引起了当代美国文坛的轰动,并在1951年被改编搬上银幕。
从小生长在南方小镇的田纳西在其作品中对女性倾注了无限的怜悯与同情,将南方种植文化和男权制度下的女性形象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本文通过对剧中的两位女主角的分析揭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失去自我的可悲命运以及探寻导致这种命运的根源。
一、布兰奇:“南方淑女”本文的女主人公布兰奇将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男性身上。
布兰奇本是法国贵族后裔,原本可以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命运一次次让她遭受打击。
16岁的布兰奇遭受了婚姻的失败,接着便经历了贵族家庭的一步一步败落。
首先她失去了双亲,接着便失去了美梦庄园,从贵族小姐变成身无分文的贫民。
为了生存及排除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布兰奇开始了堕落的生活,和不同的男人鬼混来维持生计,最终因身败名裂被罗拉市的市长下令驱逐出境。
走投无路的她只好来投奔自己的妹妹斯黛勒。
面对脾气暴躁、野蛮粗鲁的妹夫斯坦利,她一方面是极度的鄙视,并力劝妹妹斯黛勒离开他;然而又不失时机地勾引他,企图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她虽然厌恶斯坦利,却明白寄人篱下就不得不在经济上暂时依赖这个男人。
当斯坦利的同事米奇出现时,布兰奇便立即将求救之手伸向米奇,并视之为自己“停靠的港湾”和未来生活的一切希望。
可是她的希望被斯坦利残酷地毁灭了。
他四处打听布兰奇的过去,知道了她的不堪往事,并告之米奇。
米奇直白且残酷地拒绝了她:“你不够干净,不能领你回家和我母亲住在一起。
”布兰奇被抛弃后,立刻没了安全感,她便打电话求救自己的旧情人:一个南方富翁。
这个人从始至终也未曾出现,或许他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他既是布兰奇的托词,也是她依赖心理的直接体现。
分析《欲望号街车》布兰奇悲剧命运的成因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
在《欲望号街车》中他成功地刻画了布兰奇这一悲剧形象,并于1948年赢得了普利策戏剧奖。
《欲望号街车》的出版标志着他在戏剧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分为三部分,着眼于分析布兰奇悲剧命运的成因。
第一部分概述了威廉斯的生平和他的作品《欲望号街车》。
第二部分通过描写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和男权社会揭示了造成女主角悲剧的社会历史环境。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布兰奇走向毁灭的直接原因包括艾伦的背叛,麦奇的遗弃,斯坦利的迫害。
与这三个人的关系将布兰奇推向悲剧的深渊。
除了外部因素外,布兰奇自身的性格缺陷像沉溺于幻想与虚伪使她难逃悲剧的厄运。
作为结论,最后一部分给处于相似境遇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些启示。
跟随时代的步伐是明智的。
接受改变,从不沉溺在幻想的世界是最好的求生之道。
关键词:悲剧;成因;幻想;虚伪一、简介田纳西?威廉斯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声望可以与尤金?奥尼尔相提并论。
威廉斯出生在密西西比州。
他在度过了不愉快的高中时光后,先后上了三所大学。
在1929,他进入密苏里州大学,在这里,他创作了的第一部独幕剧《美就一个字》。
这部戏在当地竞赛中获得好评。
从1928年处女作短篇小说《尼特克里斯复仇》的发表至1983年,威廉斯共完成了25部长剧、40部短剧和12部剧本,其中包括那些已经制作和未完成的剧本,因此他被誉为一名富有成效的剧作家。
其中1948的《欲望号街车》和1955年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曾助他两夺普利策奖和戏剧评论奖。
《欲望号街车》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最优秀的戏剧之一。
女主角布兰奇在密西西比州劳雷尔小镇被开除,失去了在贝尔的房子,她被迫求助于住在新奥尔良的姐姐斯特拉。
斯特拉已经结婚。
因为布兰奇和她的姐夫斯坦利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态度,在斯特拉的家里,他们之间充满了冲突。
该剧的高潮是布兰奇被斯坦利残忍地强奸,被送到疯人院。
[收稿日期]2012-2-27[作者简介]胡博,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摘要]《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戏剧大师田纳斯·威廉姆斯的代表作,它是一曲女性的悲歌。
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想要努力与生活抗争以获得幸福,却最终事与愿违。
她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女性只有从思想及经济上真正获得独立,才能扭转自身命运,因此,深受男权社会影响的布兰奇所做的不彻底的反抗无济于事,她的命运注定了是场悲剧。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男权社会;反抗[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08(2011)01-0081-03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牺牲者———女性主义下看《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胡博(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田纳斯·威廉姆斯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剧作家,在其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60余部作品。
其中为他带来声名的经典之作《欲望号街车》被中外观众所熟知并多次被翻拍成电影搬上荧幕。
该剧讲述了南部种植园的布兰奇在经历了婚姻破裂、失去亲人的双重打击下,几经辗转来到妹妹史黛拉所居住的“天堂福地”,努力想要改过自新重新生活,却遇到粗野并充满欲望的妹夫史坦利,他不仅挖掘出布兰奇不堪回首的痛苦过去,还破坏了她与牌友米奇的恋情,一次次打破布兰奇追求幸福的努力,使她的这次投靠反成为飞蛾扑火般的毁灭之旅,最终精神崩溃被送进精神病院,无奈地到达了“欲望号街车”的终点。
在剧中布兰奇曾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过努力,但她的一言一行却始终无法逃脱男权社会的影响,因此,她不够彻底的反抗最终没有改变命运,作为牺牲品,终于在一个个男性角色的推动下走向悲剧的终点。
一、无法逃离的男权社会女权运动尽管自19世纪下半叶起已逐渐兴起,并成为一股影响力极大的思潮,涌现出许多像英国的HARRIET TYLER MILL 这样的代表人物,她们都致力于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及选举权,同时许多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但在社会生活及人们的观念中,男权依然在各个方面占据统治地位,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仍被视为“他者”。
“他者”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
在书中波伏娃指出:在男权社会里,“男人并不是根据女人本身去解释女人,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
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
他是主体(the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
”对女性地位的不平等界定便决定了男性的统治地位及绝对的选择权。
《欲望号街车》中处处可见男性占统治地位的表现。
比如史坦利夫妇看似幸福的生活,实际上是靠着史妻子的忍受及性所维系的,并没有真正的尊重和爱情。
丈夫史坦利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他多次在餐桌上咆哮着告诉史黛拉:“别用命令的语气跟我讲话!”暗示着发号施令是男性的特权;当妻子请他帮忙收拾餐具时,史坦利“把一只盆子扔到地上”“这就是我收拾桌子的办法!别再这样跟我说话!猪猡———波兰佬———恶心———下流———邋遢!等等字眼一直挂在你嘴边,这类话你姐姐在这里也说得太多了!你们俩以为自己是什么人?一对皇后吗?记得胡夷·朗说过,每个男人都是国王!我就是这里的国王,可别忘了这!”接着又愤怒地将盘子打碎,用这种粗野的方式界定“女人应该做的事”。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女性批评注意到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压迫。
男性想要获得更多的物质成就机会,无暇照料家庭,而将妇女禁锢于她们“适当的位置”———家庭剥夺她们本应享有的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而自诩是国王的史坦利告诫妻子她并非皇后的话,也显示出男性极度的优越感及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史坦利与牌友们的“扑克之夜”,妻子要把丈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因此,史黛拉特意带着姐姐躲出门去以留给男人们娱乐的天地;晚餐回家后的女人们躲在帘子后聊天,说到开心处的笑声惹得史坦利厌烦,咆哮着限制女人们说话的权利,随后布兰奇打开收音机的音乐又令他大发雷霆,在第一次冲进屋里关掉音乐遭到布兰奇重新打开的反抗后,他“蓦地穿过帘子闯进卧室。
他冲到那个白色收音机前,一把把它从桌上端走。
他大骂一声便把它扔出窗外。
”在妻子劝说他解散牌局第21卷第1期2011年3月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Vol.21,No.1mar .2011时,认为自己权威受到侵犯的史坦利竟对怀有身孕的史黛拉大打出手,再次以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酒醒之后的他意识到自己的过分举动,却不肯上楼道歉,而是声声高呼妻子的名字,用这种变相的方式命令史黛拉回家。
这种种如动物般野蛮的行为都证明史坦利对妻子没有最起码的尊重,而是将其看做自身的附属品,加以命令并操纵。
而史黛拉对于丈夫野蛮行为的一次次容忍及妥协,正是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最好说明。
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Gilbert)和苏珊·古芭(Susan Gubar)指出:“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妇女被警告说,她们的行为举止不是像天使那样的话,她们就一定是妖怪,那么这样的社会必定是压迫女性的。
”将男性的审美强加于女性,这一点在另外一位重要人物———米奇身上体现出来。
他起初被布兰奇所吸引,正是由于她符合男性定义下温柔、美丽、顺从、贞洁等种种“天使”形象的品质。
随着史坦利将布兰奇的过去对他和盘托出,布兰奇在他眼中便由“天使”变成了“妖妇”,以至于在拒绝布兰奇结婚的请求时,他的理由是“你不够干净,不能回去见我母亲。
”说明女性若不满足男性审美需求就会被男性拒绝甚至唾弃,从两性视者与被视的角色上也反映出了男权的统治地位。
在与布兰奇当面对质时这个先前被布兰奇认为正派的男人不仅没有理会她对于过去真诚的忏悔和改过自新的勇气,而且口口声声“要夺回自己整个夏天所失去的东西”,给了布兰奇致命的一击,在她疯癫的路上又推了一把。
可见男权社会下男性拥有绝对的选择权,有时甚至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不顾及女性感受的选择,这也是男性居于优势地位的另一方面表现。
二、不彻底的反抗与剧中其他几位逆来顺受、消极适应不平等待遇的女性角色不同,布兰奇多次以自己的方式在与男权抗争。
投奔妹妹史黛拉时她一身白衣,看起来十分柔弱,但在随后与史坦利的接触和对话中,布兰奇多次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看到妹妹在与昔日生活相差巨大的环境下身材走样,变成邋遢的家庭妇女,她又建议史黛拉改变发型,注意自己而不要一味以丈夫为中心;见过妹夫种种蛮不讲理的表现,尤其是对怀有身孕的妹妹大打出手后,她拉起史黛拉躲到邻居家中,并努力阻止妹妹回到那个危险的地方,次日又大胆说出对史坦利的看法,提议姐妹两人一起离开,希望能唤醒史黛拉认清自己的处境,努力创造新的生活;这些举动都说明布兰奇的女性意识已经苏醒,感觉到了被男性不平等的对待是不公平的,不甘屈从于男性权威,她发出自己的声音来维护女性权利,同时,还想唤起其他女性也为自己的幸福进行抗争。
但是,布兰奇并没有彻底摆脱男权社会的影响,对于男性她还抱着强烈的依赖心理。
在《第二性》中,西蒙·波伏娃是这样描述女性地位的:“她们是男人的镜子,有那种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力量能把男人的影子反照成原来的两倍大,她们唯一的作用便是满足男性的需求。
先是屈从于父亲,婚后便被转交给丈夫。
决不允许她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由于长期受父权文化的影响,妇女逐渐接受了依附于男性保护而生存的思想,慢慢失去自己的人格,沦落为男性的附属品,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所以,在男权社会下,“父权”与“夫权”对女性意义重大,成为女性获得安全感、安身立命的主要途径。
对于布兰奇来说,家中亲人离世,庄园被抵押,父权已无法带来安全感,而丈夫艾伦的死又令她在夫权这条寻求保障的路上碰了壁。
所以,她索性过起放荡的生活,想在与一个又一个的陌生男人寻欢中求得精神的安慰。
但因此受人唾弃,丢了工作,又一次失去安全感。
投奔妹妹后,布兰奇仍然把自己重生的希望寄托在依附于另外一个男人。
她认为要想生存,就得想方设法讨得男人的喜欢,找个合适的“避风港湾”。
在可能的结婚对象米奇面前她说:“但是亲爱的,你跟我一样明白,一个单身姑娘,一个在世界上孤单的姑娘,必须控制她的感情,要不然,她就会吃亏。
”一语道破了她根深蒂固的依赖心理。
为给这个视之为救星的男人留下良好印象以便自己能托付终身有所依靠,布兰奇还在米奇面前编造了一个个谎言:隐瞒真实的年龄,掩盖自己婚姻的实情,丢掉工作的真相等等。
即使在结婚希望破灭又被史坦利揭穿她所谓自己拒绝米奇求婚的谎言时,惊慌失措的布兰奇仍然坚持说有位之前自己的追求者邀请自己同游加勒比海,这位不存在的富豪,既是布兰奇的托辞,也是她依赖心理的直接体现。
正如最早指导该剧的著名导演卡赞所说.“她(布兰奇)的问题在于传统———她自认为妇女应该怎样。
她沉溺于这种‘理想’,这就是她,她的本我。
她只能这样,否则她就无法生存。
思想上的依赖导致布兰奇行为上对自己的种种要求。
她为自己画下一个圈,界定了女性生存的价值就在于‘女士必须为男士逗乐’。
”她不仅自觉遵守这条准则,而且乐此不疲。
为讨得男人的欢心,她对自己的形象在意到几乎病态的地步,对他人的评价十分介意,初到“天堂福地”时一身白衣,打扮讲究;从不愿在白天出现,即使在夜晚也只喜欢昏暗的灯光,因为可以借此掩饰脸上的皱纹;她对服饰和香水的搭配都十分讲究,出现在别人面前时也一定要补补妆,擦擦粉。
所有这些举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来拼命掩盖自己的真实年龄。
因为青春与美丽是被男性所欣赏的特质。
同时,布兰奇还要求自己既温文尔雅又要会卖弄风情,尽管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她仍始终保持谈吐高雅,对人彬彬有礼,俨然一副南方淑女的形象。
而尽管从一开始布兰奇就十分反感史坦利的粗俗、野蛮,她却不禁被妹夫的男性魅力所吸引,时时说些挑逗的话,还以帮忙系衣裙扣子为由卖弄风情,勾引史坦利。
布兰奇有意遵循男权社会设定的女性价值标准的言行表明男性制定的规则已内化进女性的精神深处,并引导着她们的人生选择,影响着她们的一举一动。
在这种前提下女性所进行的反抗也只能如布兰奇一样,无法彻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注定的悲剧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女性遭受压迫的主要根源。
布兰奇家的南方种植园被抵押给他人,家道败落,只留给她一堆文件,没有任何金钱;她由于自己的轻佻行为又被驱逐,丢了饭碗,经济上无法独立的布兰奇只能寄人篱下,忍受粗野的妹夫对自己种种无礼的举动,因为她明白,“在失去贝尔·里夫(布兰齐父母留下的庄园)的情况下,我们(布兰齐和妹妹史蒂拉)也许就需要同他相依为命,在没有贝尔·里夫的情况下靠他保护我们活下去”她自己说:“我既不坚强,又不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