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数据的分析》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1.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1,21B .21,21.5C .21,22D .22,22C解析:C 【解析】这组数据中,21出现了10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1, 第15个数和第16个数都是22,所以中位数是22. 故选C.2.在我县“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最终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还得知道这7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 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D解析:D 【分析】由于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3名,共有7名选手参加,故应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 【详解】由于总共有7个人,且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第3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3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3.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1.6 B .210C .6,0.4D .210D 解析:D【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公式直接计算即可求得. 【详解】 解:()12312n x x x x x n=+++⋯+=, ∴()1231424242424226n x x x x n -+-+-+⋯+-=⨯-=, ()()()()22222123122220.1n S x x x x n ⎡⎤=-+-+-+⋯+-=⎣⎦,()()()()22222421231426426426426x n S x x x x n -⎡⎤=--+--+--+⋯+--⎣⎦ 0.116=⨯1.6=,∴42x S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灵活利用两个公式,进行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应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B .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C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D .抛掷一枚硬币100次,一定有50次“正面朝上”C 解析:C 【分析】可根据调查的选择、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方差及随机事件的意义,逐个判断得结论. 【详解】解:因为我国中学生人数众多,其课外阅读的情况也不需要特别精确, 所以对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宜采用抽样调查,故选项A 不正确; 因为B 中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3、3、5、5、5,位于中间的数是3,故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 所以选项B 说法不正确;因为0.003<0.1,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所以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故选项C 说法正确;因为抛掷硬币属于随机事件,抛掷一枚硬币100次,不一定有50次“正面朝上” 故选项D 说法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调查的选择、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方差及随机事件的意义.5.通过统计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得到甲、乙、丙、丁三明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7,S乙2=36,S丙2=14,丁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丁同学 80 80 90 90则这四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C解析:C【分析】求得丁同学的方差后与前三个同学的方差比较,方差最小的成绩最稳定.【详解】丁同学的平均成绩为:14⨯(80+80+90+90)=85;方差为S丁214=[2×(80﹣85)2+2×(90﹣85)2]=25,所以四个人中丙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及方差的计算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方差的公式,难度不大.6.如图是根据我市某天七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4B.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1C.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4D.这组是数据的极差是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解:七个整点时数据为:22,22,23,26,28,30,31所以中位数为26,众数为22,平均数为:22+22+23+26+28+3032167+=;极差是31-22=9,标准差是: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7.有甲乙两个箱子,其中甲箱内有98颗球,分别标记号码1~98,且号码不重复的整数,乙箱内没有球。
初中数学《八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某农业科技部门为了解甲、乙两种新品西瓜的品质(大小、甜度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相同条件下,随机抽取了两种西瓜各7 份样品,对西瓜的品质进行评分(百分制),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下面给出两种西瓜得分的统计图表.甲、乙两种西瓜得分表甲、乙两种西瓜得分统计表(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从方差的角度看, ___________ 种西瓜的得分较稳定(填“ 甲” 或“ 乙” );(3 )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请结合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分别写出他们的理由.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1 )a =88 ,b =90 ;(2 )乙;(3 )见解析【分析】(1 )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2 )根据数据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答案;(3 )从方差、中位数、众数的比较得出答案.【详解】解:(1 )甲品种西瓜测评得分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 88 ,所以中位数是 88 ,即a =88 ,将乙品种西瓜的测评得分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0 分,因此众数是 90 ,即b =90 ,故答案为:a =88 ,b =90 ;(2 )由甲、乙两种西瓜的测评得分的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S 乙2<S 甲2,故答案为:乙;(3 )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甲的得分众数比乙的得分众数高;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乙的得分方差小和得分中位数比甲的高.【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理解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2、现有一组数据4 、 5 、 5 、 6 、 5 、 7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___ .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5【分析】根据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 ,共出现 3 次,因此众数是 5 ,故答案为: 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熟练掌握众数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一组数据:5,7,10,5,7,5,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A . 7 和 10B . 7 和 5C . 7 和 6D . 6 和 5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D【分析】将这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为5 、 5 、 5 、 6 、 7 、 7 、 10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 、中位数为 6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4、在5 月 31 日世界禁烟日到来之际,某校为了提高禁烟意识,在七、八年级举办了“ 关爱健康,远离香烟” 的知识竞赛,两个年级分别有 500 人为了了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现从中各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测试成绩x(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0 分)进行调查分析,过程如下:第一步:收集数据七年级:68 88 100 100 79 94 89 85 100 88 81 69 98 7977 94 96 75 92 67八年级:69 97 78 89 98 100 99 100 95 99 99 69 75 1 00 99 78 79 87 85 79第二步:整理、描述数据第三步:分析数据第四步:应用数据(1 )直接写出a的值和八年级抽取了多少个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2 )在此次测试中,七年级甲学生的成绩为 89 分,八年级乙学生成绩为 90 分,甲、乙两人的成绩在各自年级中哪一个更靠前?请说明理由.(3 )若成绩在 90 分至 99 分之间(含 90 分, 99 分)的学生为二等奖,请估计七、八年级一共获得二等奖的学生总人数.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1 )a=99 ,八年级抽取了 20 个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2 )甲的成绩在自己年级中更靠前;(3 )七、八年级一共获得二等奖的学生总人数为 300 人.【分析】(1 )根据众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2 )把甲、乙两人的成绩与各自年级的中位数比较即可得到结论;(3 )七、八年级的总人数乘以 90 分至 99 分之间(含 90 分, 99 分)的学生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的结论.【详解】(1 )a=99 ,八年级抽取了 20 个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2 )∵七年级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是 88 ,八年级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是 92 ,∴甲的成绩在自己年级中更靠前;(3 ) 1000×=300 人,答:七、八年级一共获得二等奖的学生总人数为300 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北京市6 月某日 10 个区县的最高气温如下表: ( 单位:℃)则这10 个区县该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 .A . 32B . 31C . 30D . 29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A【详解】∵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 32 ,∴中位数是 32.故选A.6、某小组个人在一次数学小测试中,有个人的平均成绩为,其余个人的平均成绩为,则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________.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89【分析】先求出总成绩,再运用求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出平均成绩.【详解】∵有 3 个人的平均成绩为 96 ,其余 7 个人的平均成绩为 86 ,∴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总成绩为: 3×96+7×86=890 ,∴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890÷10=8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型.熟记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甲、乙、丙、丁四人10 次随堂测验的成绩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 10 次测验平均成绩较高且较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C【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详解】解:由折线统计图得:丙、丁的成绩在92 附近波动,甲、乙的成绩在 91 附近波动,∴丙、丁的平均成绩高于甲、乙,由折线统计图得:丙成绩的波动幅度小于丁成绩的波动幅度,∴这四人中丙的平均成绩好又发挥稳定,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差,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折线统计图.8、某校开展了以“爱我家乡”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从九年级 5 个班收集到的艺术作品数量(单位:件)分别为 48 , 50 , 47 , 44 , 5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 44B . 47C . 48D . 50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排序后处在中间位置的数即可.【详解】解:将这五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3 位的数是 48 ,因此中位数是 48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红色记忆”校园歌咏比赛中, 15 个参赛班级按照成绩(成绩各不相同)取前 7 名进入决赛,小红知道了自己班级的比赛成绩,如果要判断自己的班级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 15 个参赛班级成绩的()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B【分析】由于比赛取前7 名参加决赛,共有 15 名选手参加,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即可.【详解】解:15 个不同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位数之后的共有 7 个数,故只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进入决赛了.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0、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 ,方差为 4 ,那么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__ .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3 , 4【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数据,,的平均数为5 ,,,数据,,的平均数是3 ;数据,,的方差为4 ,,,,的方差.故答案为:3 , 4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平均数和方差.11、为了纪念建党100 周年,学校组织了“建党 100 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张同学根据评分为小李的分数制作了如下表格: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那么下列哪个数据不会发生变化()A .众数B .平均数C .中位数D .方差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定义.12、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 ,方差是 5 ,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 2 ,得到一组新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方差是 ______ .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5【分析】根据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定义和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数据,,,,的平均数是4 ,方差是 5 ,新数据是,,,,,所以新数据的平均数是4-2=2 ,方差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变换特点.13、如图,小强同学根据乐清市某天上午和下午各四个整点时间的气温绘制成的折线统计图.(1 )根据图中信息分别求出上午和下午四个整点时间的平均气温.(2 )请你根据所学统计学知识,从四个整点时间温度猜测,这天上午和下午的气温哪个更稳定,并说明理由.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1 ) 24 , 24 ;(2 )上午的气温更加稳定,理由见解析.【分析】(1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 )分别求出上午和下午四个整点时间的方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1 )∴∴上午的气温更加稳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4、车间有22 名工人,某一天他们生产的零件个数统计如下:(1 )求这一天 22 名工人生产零件的平均个数.(2 )为了提高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准备实行“每天定额生产,超产有奖”的措施.如果你是管理者,请你确定这个“定额”,并说明理由.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1 ) 13 个;(2 )如果我是管理者,会将 13 个作为“定额”,因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 13 ,选 13 为定额,确保了大多数人能完成定额,有 7 人超产有奖,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表达合理即可)【分析】(1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2 )求出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从大多数员工能够完成任务为标准“定额”.【详解】解:(1 )(个)∴这一天 22 名工人生产零件的平均个数为 13 个.(2 )如果我是管理者,会将 13 个作为“定额”.因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13 ,选 13 为定额,确保了大多数人能完成定额,有 7 人超产有奖,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表达合理即可)【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理解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15、开学前,根据学校防疫要求,小芸同学连续14 天进行了体温测量,结果统计如下表:这14 天中,小芸体温的众数是 ____________.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36.6【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就可解决问题.【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众数是36.6℃,故答案为:36.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众数的求解,正确理解众数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东方红学校举行“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讲故事比赛,七位评委对其中一位选手的评分分别为: 85 , 87 , 89 , 91 , 85 , 92 , 9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______ .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89【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解: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为,则中位数为89 ,故答案为:89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17、“最美鄂州,从我做起”.“五四”青年节当天,马桥村青年志愿小组到胡林社区参加美化社区活动. 6 名志愿者参加劳动的时间(单位:小时)分别为: 3 , 2 , 2 , 3 , 1 , 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______ .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2【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求解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将所给6 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1 , 2 , 2 , 2 , 3 , 3 ,则中位数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解方法是解答的关键.18、在2021 年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中,某校随机抽取了 10 名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将这组数据整理后制成如下统计表:关于这组数据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中位数是 10.5B .平均数是 10.3C .众数是 10D .方差是 0.81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A【分析】先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再依次按照中位数的定义、平均数计算公式、众数定义、方差计算公式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将该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9 , 9 , 10 , 10 , 10 , 10 , 11 , 11 , 11 , 12 ;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是10 , 10 ,它们的平均数是 10 ,所以该组数据中位数是10 ,故 A 选项符合题意;该组数据平均数为:,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该组数据10 出现次数最多,因此众数是 10 ,故 C 选项不符合题意;该组数据方差为:,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以及方差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相关概念与公式等,本题的易错点是容易将表格中的数据混淆,同时计算容易出现错误,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19、某学校八年级(2 )班有 20 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学党史、看红书”知识竞赛,成绩统计如图.这个班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 ___ .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95.5【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95.5 ,故答案为:95.5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统计图,掌握运算法则.20、如图所示是某校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年龄结构条形统计图,该小组年龄最小为11 岁,最大为 15 岁,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该小组组员年龄的中位数为 ________ 岁.知识点: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13【分析】直接根据中位数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排列得:11 , 11 , 12 , 12 , 12 , 13 , 13 ,13 , 13 , 13 , 14 , 14 , 14 , 14 , 15 , 15 , 15 , 15 ,个数为偶数,中间的两个数为:13 , 13 ,∴中位数为 13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 ) 的顺序排列,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期末复习综合提升训练1(附答案)1.女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70,174,178,180,180,184.现用身高178cm的队员替换场上身高174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A.平均数变大,中位数不变B.平均数变大,中位数变大C.平均数变小,中位数不变D.平均数变小,中位数变大2.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10次射击测试,它们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1,S乙2=1.1,S丙2=0.6,S丁2=0.9,则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3.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4、x5和x1+2、x2+2、x3+2、x4+2、x5+2,下列有关这两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数相等B.中位数相等C.众数相等D.方差相等4.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明记录了本班10名同学一分钟跳绳的成绩,如表:成绩150160170180190人数23221对于这10名学生的跳绳成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160B.中位数是165C.平均数是167D.方差是104.55.李明参加某单位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6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李明的成绩是()A.256分B.86分C.86.2分D.88分6.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共有13名同学进入决赛,比赛将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某选手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他应当关注有关成绩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7.一组数据3,5,5,7,若添加一个数据5,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B.中位数C.方差D.众数8.为筹备班级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做了民意调查,然后决定买什么水果,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统计调查数据的()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方差9.若x1,x2,x3,x4的平均数为4,x5,x6,x7,…,x10的平均数为6,则x1,x2,…,x10的平均数为()A.5B.4.8C.5.2D.810.数据201,202,198,199,200的方差与极差分别是()A.1,4B.2,2C.2,4D.4,211.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知识问答中10名参赛选手得分情况如表:人数1342分数80859095那么这10名选手所得分数的中位数.12.某班40位同学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具体捐款情况如下表:捐款/元51015202530人数4510786则捐款的平均数为元.13.小芳同学10周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统计如下:成绩(分)94959798100周数12241这10周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分别为:、、.14.样本数据1,5,n,6,8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15.某地教育局拟招聘一批数学教师,现有一名应聘者笔试成绩88分、面试成绩90分,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40%、面试占60%进行计算,该应聘者的综合成绩为分.16.一组数1、2、3、4、5的方差是S12与另一组数3、4、5、6、7的方差S22的大小比较S12S22(填写:大于、等于、小于).17.若5个正数a1,a2,a3,a4,a5的平均数是a,则a1,a2,0,a3,a4,a5的平均数是.18.若一组数据x1,x2,…,x n的方差为9,则数据2x1+3,2x2+3,…,2x n+3的方差为.19.小明用s2=[(x1﹣6)2+(x2﹣6)2+…+(x10﹣6)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20.若一组数据3,4,5,x的极差是5,则x=.21.某校为了解学生对防疫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一次“防疫知识测试”,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整理并绘制出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请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组别分数/分频数A80≤x<85aB85≤x<908C90≤x<9516D95≤x<100b (1)本次调查一共随机抽取了名学生的成绩,表格中的a=,b=;(2)本次调查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组内(填字母);(3)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估计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人数约有多少人?22.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关之年.某县政府派出调查小组对农村地区经济情况进行摸底,以便出台更精准的扶贫政策.调查小组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请将下面的过程补全.[收集数据]调查小组计划选取A、B两村各20户上一年度家庭收入作为样本,下面的取样方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随机抽取A、B两村各20户上一年度家庭收入组成样本B.抽取A、B两村各20户上一年度家庭收入较好的组成样本C.抽取A、B两村各20户上一年度家庭收入较差的组成样本[整理数据]抽样方法确定后,调查小组获得的数据(单位:万元)如下:A村:1.8,1.5,2.2,2.4,2.4,2.2,2.6,2.0,1.8,2.1,1.6,2.0,2.4,2.4,2.1,3.0,3.2,2.8,2.7,2.8B村:1.6,1.7,2.2,2.2,2.1,2.2,2.2,3.0,2.8,2.2,1.5,1.8,2.0,2.2,2.6,2.8,3.1,3.0,2.8,2.0[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1.5≤x<22≤x<2.5 2.5≤x<33≤x<3.5上一年度家庭收入(单位:万元)A村4a4bB村4943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A村 2.3c 2.4B村 2.3 2.2 2.2 [得出结论]请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收集数据]阶段,取样方法合理的是(填字母);(2)填空:a=,b=,c=;(3)若A村有300户人家,请估计A村上一年度家庭收入不少于2.5万元的户数;(4)结合这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你认为A村和B村中哪个经济比较好?请至少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23.某集团旗下有两家酒店A,B,2020年下半年的月营业额统计如下:[信息一]A,B两家酒店2020年下半年月营业额(单位:百万元)统计图如下[信息二]A,B两家酒店2020年下半年月营业额的相关数据统计如下:酒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A 2.5 2.2 2.20.73B 2.3 1.9△0.59(1)已知A酒店2020年11月份月营业额为3百万元,求A酒店2020年下半年的营业总额;(2)求B酒店2020年8月份的月营业额,并补全[信息二]中缺失数据;(3)结合数据分析,2020年下半年A,B两家酒店哪家经营状况较好,请说明理由.24.小明本学期的数学成绩如表所示:测验类别平时成绩1平时成绩2平时成绩3平时成绩4平时平均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108103101108a110114(1)六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什么?(2)请计算出小明该学期的平时成绩平均分a的值;(3)如果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根据一定的权重计算所得,其中平时成绩a所占权重为20%,已知小明该学期的总评成绩为111分,请计算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自所占权重.25.某市举行知识大赛,A校、B校各派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两校派出选手的比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A校858585B校85a b(1)a=;b=;(2)填空:(填“A校”或“B校”)①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②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③从两校比赛成绩的方差的角度来比较,代表队选手成绩的方差较大.参考答案1.解:用身高为178cm的队员替换场上身高为174cm的队员,使总身高增加,进而平均数身高变大,但换人后,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不变,因此中位数不变,故选:A.2.解:∵S甲2=1,S乙2=1.1,S丙2=0.6,S丁2=0.9,∴S丙2<S丁2<S甲2<S乙2,∴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丙,故选:C.3.解:因为新数据是在原数据的基础上每个加2,∴这两组数据的波动幅度不变,故选:D.4.解:A.这组数据中160出现3次,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60,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65,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150+3×160+2×170+2×180+190)=167,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150﹣167)2+3×(160﹣167)2+2×(170﹣167)2+2×(180﹣167)2+(190﹣167)2]=161,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解:=86.2(分),即李明的成绩是86.2分.故选:C.6.解:∵进入决赛的13名学生所得分数互不相同,共有1+2+3=6个奖项,∴这13名学生所得分数的中位数即是获奖的学生中的最低分,∴某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他应该关注的统计量是中位数,如果这名学生的分数大于或等于中位数,则他能获奖,如果这名学生的分数小于中位数,则他不能获奖.故选:B.7.解:原数据的3,5,5,7的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5,众数为5,方差为×[(3﹣5)2+(5﹣5)2×2+(7﹣5)2]=2;新数据3,5,5,5,7的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5,众数为5,方差为×[(3﹣5)2+(5﹣5)2×3+(7﹣5)2]=1.6;所以添加一个数据5,方差发生变化,故选:C.8.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班长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统计调查数据的众数.故选:C.9.解:由题意可得,x1,x2,…,x10的平均数为:===5.2,故选:C.10.解:极差为202﹣198=4,∵平均数为=200,∴方差为×[(201﹣200)2+(202﹣200)2+(198﹣200)2+(199﹣200)2+(200﹣200)2]=2,故选:C.11.解:将这10名参赛选手的得分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90分,因此中位数是90分,故答案为:90.12.解:捐款的平均数为×(5×4+10×5+15×10+20×7+25×8+30×6)=18.5(元),13.解:这组数据中98出现次数最多,有4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8分,由于一共有10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5、6个数据的平均数,所以中位数为=97.5(分),∵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7(分),方差为×[(94﹣97)2+2×(95﹣97)2+2×(97﹣97)2+4×(98﹣97)2+(100﹣97)2]=3,故答案为:97.5分、98分、3.14.解:∵数据1,5,n,6,8的众数是1,∴n=1,则这组数据为1、1、5、6、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故答案为:5.15.解:该应聘者的综合成绩为88×40%+90×60%=89.2(分),故答案为:89.2.16.解:由题意知,第2组数据是在第1组数据的基础上每个数据都加上2的,∴第2组数据的波动性与第1组数据的波动性相同,即S12=S22,故答案为:等于.17.解:∵正数a1,a2,a3,a4,a5的平均数是a,∴a1+a2+a3+a4+a5=5a,∴(a1+a2+0+a3+a4+a5)=a;故答案为:a.18.解:设一组数据x1,x2…x n的方差S2=9,则另一组数据2x1+3,2x2+3…2x n+3的S′2=22S2=36,故答案为:36.19.解:由s2=[(x1﹣6)2+(x2﹣6)2+…+(x10﹣6)2]知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6,所以x1+x2+x3+…+x10=6×10=60,20.解:①x是最小的数时,5﹣x=5,解得x=0,②x是最大的数时,x﹣3=5,解得x=8,所以,x的值为0或8.故答案为:0或8.21.解:(1)8÷20%=40(人),b=40×35%=14(人),a=40﹣14﹣8﹣16=2(人),故答案为:40,2,14;(2)将这40名学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在C组,故答案为:C;(3)1000×=750(人),答: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中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有750人.22.解:(1)根据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可知,取样方法中,合理的是:A.随机抽取A、B两村各20户上一年度家庭收入组成样本,故选:A;(2)由统计频数的方法可得,a=10,b=2,A村家庭收入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4万元,因此众数是2.4万元,即c=2.4,故答案为:10,2,2.4;(3)300×=90(户),答:A村有300户人家中一年度家庭收入不少于2.5万元的大约有90户;(4)A村的比较好,理由为:由于A村、B村的平均数相同,而A村的中位数、众数都比B村的高,所以A村的紧急情况比较好.23.解:(1)2.5×6=15(百万元),答:A酒店2020年下半年的营业总额为15百万元;(2)B酒店下半年的总营业额为2.3×6=13.8(百万元),因此B酒店8月份的营业额为13.8﹣1.5﹣1.7﹣2.3﹣1.7﹣3.6=3(百万元),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A酒店的经营状况较好,理由:A酒店经营营业额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均比B 酒店的高.24.解:(1)六次数据依次为:101、103、108、108、110、114,则中位数为:108,众数为:108;(2)a==105;(3)设期中考试所占权重是x,期末考试所占权重是y,由题意得,解得:.答:期中考试所占权重是30%,期末考试所占权重是50%.25.解:(1)将B校5名选手的成绩重新排列为:70、75、80、100、100,所以其中位数a=80、众数b=100,故答案为:80、100;(2)①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A校;②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B校;③=×[(75﹣85)2+(80﹣85)2+2×(85﹣85)2+(100﹣85)2]=70,=×[(70﹣85)2+(75﹣85)2+(80﹣85)2+2×(100﹣85)2]=160,∴从两校比赛成绩的方差的角度来比较,B校代表队选手成绩的方差较大.故答案为:A校、B校、B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期末复习综合提升训练2(附答案)1.已知一组数据1,0,3,﹣1,x,2,3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1B.1C.3D.﹣1或者3 2.某中学开展“读书伴我成长”活动,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四月份的读书册数,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的读书册数进行调查,结果如右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这20名同学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册数/册12345人数/人25742A.3,3B.3,7C.2,7D.7,33.某家书店对上季度该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销售量统计如表:书名《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销售量/本180********依据统计数据,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该书店决定本季度购进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时多购进一些《西游记》,你认为最影响该书店决策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4.参加第六届京津冀羽毛球冠军挑战赛的一个代表队的年龄分别是49,20,20,25,31,40,46,20,44,2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33,21,27B.32,20,28C.33,49,27D.32,21,22 5.测试五位学生的“1000米”跑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跑的最快一名学生成绩写得更快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A.总成绩B.方差C.中位数D.平均数6.某校七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岁,年龄的方差为3,若学生人数没有变动,则两年后的同一批学生,对其年龄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年龄为13岁,方差改变B.平均年龄为15岁,方差不变C.平均年龄为15岁,方差改变D.平均年龄为13岁,方差不变7.已知样本数据2,3,5,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4B.众数是3C.中位数是5D.方差是3.28.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x1﹣10)2+(x2﹣10)2+…+(x5﹣10)2]中,数字5和10分别表示样本的()A.容量,方差B.平均数,众数C.标准差,平均数D.容量,平均数9.已知一组数据a1,a2,a3,a4,a5的方差是S1,另一组数据a1﹣6,a2﹣6,a3﹣6,a4﹣6,a5﹣6的方差是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S1S2(填写“>”“<”或“=”).10.已知a,b,c,d的平均数是3,则2a﹣1,2b﹣1,2c﹣1,2d﹣1的平均数是.11.已知一组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15,方差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4,2x2﹣4,2x3﹣4的平均数是.1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测试10次,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表所示:则在这四个选手中,成绩最稳定的是.选手甲乙丙丁方差0.560.600.500.4513.一组数据1,1,x,2,4,5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一组数据4,7,x,6,9众数是9,则这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小明在跳绳考核中,前4次跳绳成绩(次数/分钟)记录为:180,178,180,177,若要使5次跳绳成绩的平均数与众数相同,则小明第5次跳绳成绩是.16.需要对一批排球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其中质量超过标准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的克数记为负数,现抽取8个排球,通过检测所得数据如下(单位:克):+1,﹣2,+1,0,+2,﹣3,0,+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7.某班40位同学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具体捐款情况如下表:捐款/元51015202530人数4510786则捐款的平均数为元.18.小芳同学10周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统计如下:成绩(分)94959798100周数12241这10周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分别为:、、.19.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x﹣y=.20.如果一组数据5、8、a、7、4的平均数是a,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1.某快餐店某天销售3种盒饭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则3种盒饭的价格平均数是元.22.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23.某地农业科技部门积极助力家乡农产品的改良与推广,为了解甲、乙两种新品橙子的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相同条件下,随机抽取了甲、乙各25份样品,对大小甜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测评,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测评分数(百分制)如下:甲:77,79,80,80,85,86,86,87,88,89,89,90,91,91,91,91,91,92,93,95,95,96,97,98,98乙:69,79,79,79,86,87,87,89,89,90,90,90,90,90,91,92,92,92,94,95,96,96,97,98,98b.按如下分组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60≤x<7070≤x<8080≤x<9090≤x≤100甲02914乙13516 c.甲、乙两种橙子测评分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如下表所示:品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甲89.4m91乙89.490n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m,n的值(2)记甲种橙子测评分数的方差为s12,乙种橙子测评分数的方差为s22,则s12,s22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抽样调查情况,可以推断种橙子的质量较好,理由为.(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4.张老师对李华和刘强两位同学从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考核他们的数学素养,单项检测成绩(百分制)列表如下:姓名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李华86858085刘强74878784(1)分别对两个人的检测成绩进行数据计算,补全下表:姓名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李华848585刘强838722.8(2)你认为李华和刘强谁的数学素养更好?结合数据,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若将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四个检测成绩分别按权重30%,40%,20%,10%的比例计算最终考核得分,请分别计算李华和刘强的最终得分.25.杭州市建兰中学开展防疫知识线上竞赛活动,九年级(1)、(2)班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竞赛,两个班选出的5名选手的竞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1)求九(1)班的众数和九(2)班的中位数;(2)计算两个班竞赛成绩的方差,并说明哪个班的成绩较为整齐.26.某商店1~6周销售甲、乙两种品牌冰箱的数量如表(表Ⅰ)所示(单位:台):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甲9101091210乙1312711107现根据表Ⅰ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表Ⅱ: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甲10乙107(1)填空:根据表Ⅰ的数据补全表Ⅱ;(2)老师计算了乙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S乙2=[(13﹣10)2+(12﹣10)2+(7﹣10)2+(11﹣10)2+(10﹣10)2+(7﹣10)2]=(台2).请你计算甲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商家可多采购哪一种品牌冰箱?为什么?27.甲、乙两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问答.各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甲班:93,98,89,93,95,96,93,96,98,99;乙班:93,95,88,100,92,93,100,98,98,93;通过整理,得到数据分析表如下:班级最高分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甲班999595.5a b乙班10095c9313.8(1)填空:a=,b=,c=;(2)根据上述数据,你认为哪个班的成绩好一些?请简要说明理由.28.九年级(1)班的小华和小红两名学生10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表(表Ⅰ)所示:小华708090807090801006080小红908010060908090606090现根据上表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下表(表Ⅱ):姓名平均成绩中位数众数小华80小红8090(1)填空:根据表Ⅰ的数据完成表Ⅱ中所缺的数据;(2)老师计算了小红的方差[4×(90﹣80)2+3×(60﹣80)2+(100﹣80)2]=200,请你计算小华的方差并说明哪名学生的成绩较为稳定.参考答案1.解:∵一组数据1,0,3,﹣1,x,2,3的平均数是1,∴[1+0+3+(﹣1)+x+2+3]÷7=1,解得x=﹣1,∴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1,﹣1,0,1,2,3,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故选:B.2.解:因为共有20个数据,所以中位数为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3,由表格知数据3出现了7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3.故选:A.3.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应最关心这组数据中的众数.故选:B.4.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9+20+20+25+31+40+46+20+44+25)÷10=32(岁),这组数据出现最多的数是20,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0岁;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20,20,25,25,31,40,44,46,4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5+31)÷2=28(岁).故选:B.5.解:因为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排列,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受极端值影响,所以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中位数.故选:C.6.解:两年后的同一批学生的年龄均增加2岁,其年龄的波动幅度不变,所以平均年龄为15岁,方差不变,故选:B.7.解:样本数据2,3,5,3,7中平均数是4,中位数是3,众数是3,方差是S2=[(2﹣4)2+(3﹣4)2+(5﹣4)2+(3﹣4)2+(7﹣4)2]=3.2.故选:C.8.解:在方差的计算公式中,n代表容量,代表平均数.故选:D.9.解:根据题意知,数据a1﹣6,a2﹣6,a3﹣6,a4﹣6,a5﹣6是将数据a1,a2,a3,a4,a5分别减去6所得,所以两组数据的波动幅度相同,∴S1=S2,故答案为:=.10.解:∵a,b,c,d的平均数是3,∴a+b+c+d=12,∴[(2a﹣1)+(2b﹣1)+(2c﹣1)+(2d﹣1)]÷4=(2a﹣1+2b﹣1+2c﹣1+2d﹣1)÷4=[2(a+b+c+d)﹣4]×=﹣1=﹣1=6﹣1=5,故答案为:5.11.解:∵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15,∴数据2x1﹣4,2x2﹣4,2x3﹣4的平均数是2×15﹣4=26;故答案为:26.12.解:∵0.60>0.56>0.50>0.45,∴丁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答案为:丁.13.解:∵数据1,1,x,2,4,5的平均数是3,∴=3,解得x=5,所以这组数据为1,1,2,4,5,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故答案为:3.14.解:∵数据4,7,x,6,9众数是9,∴x=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7+9+6+9)÷5=7;故答案为:7.15.解:设小明第5次跳绳成绩是x次数/分钟,根据题意得,(180+178+180+177+x)=180,解得,x=185.故答案为:185.16.解:平均数=,方差==2.5,故答案为:2.517.解:捐款的平均数为×(5×4+10×5+15×10+20×7+25×8+30×6)=18.5(元),故答案为:18.5.18.解:这组数据中98出现次数最多,有4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8分,由于一共有10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5、6个数据的平均数,所以中位数为=97.5(分),∵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7(分),方差为×[(94﹣97)2+2×(95﹣97)2+2×(97﹣97)2+4×(98﹣97)2+(100﹣97)2]=3,故答案为:97.5分、98分、3.19.解:∵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2+5+x+y+2x+11)=(x+y)=7,解得y=9,x=5,∴x﹣y=5﹣9=﹣4,故答案为﹣4.20.解:根据题意知=a,解得a=6,所以这组数据为5、8、6、7、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5﹣6)2+(8﹣6)2+(6﹣6)2+(7﹣6)2+(4﹣6)2]=2,故答案为:2.21.解:3种盒饭的价格平均数是6×25%+8×15%+10×60%=8.7(元),故答案为:8.7.22.解:∵共有22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11、12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11、12个数据分别为8环、8环,∴射中环数的中位数为=8(环),∵这组数据中8环次数最多,∴众数为8环,故答案为:8环,8环.23.解:(1)甲品种橙子测评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1分,所以众数是91,即m=91,将乙品种橙子的测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90,因此中位数是90,即n=90,答:m=91,n=90;(2)由甲、乙两种橙子的测评成绩的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s12<s22,故答案为:<;(3)甲品种较好,理由为:甲品种橙子的中位数、众数均比乙品种的高.故答案为:甲,甲品种橙子的中位数、众数均比乙品种的高.24.解:(1)李华成绩的方差为×[(86﹣84)2+2×(85﹣84)2+(80﹣84)2]=5.5,刘强成绩的中位数为=85.5,补全表格如下:姓名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李华848585 5.5刘强8385.58722.8故答案为:5.5、85.5;(2)李华的数学素养更好,从平均数看,李华的平均分高于刘强,所以李华的平均成绩更好;从方差看,李华的方差小于刘强,所以李华的成绩更加稳定(答案不唯一,合理均可);(3)李华的最终成绩为86×30%+85×40%+80×20%+85×10%=84.3(分),刘强的最终成绩为74×30%+87×40%+87×20%+84×10%=82.8(分).25.解:(1)由图知,九(1)班成绩为80、80、80、90、100,九(2)班成绩为70、80、85、95、100,所以九(1)班成绩的众数为80分,九(2)班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2)九(1)班成绩的平均数为=86(分),九(2)班成绩的平均数为=86(分),∴九(1)班成绩的方差为×[3×(80﹣86)2+(90﹣86)2+(100﹣86)2]=64,九(2)班成绩的方差为×[(70﹣86)2+(80﹣86)2+(85﹣86)2+(95﹣86)2+(100﹣86)2]=114,∴九(1)班成绩较为整齐.26.解:(1)甲品牌销售数量从小到大排列为:9、9、10、10、10、12,所以甲品牌销售数量的平均数为=10(台),众数为10台,乙品牌销售数量从小到大排列为7、7、10、11、12、13,所以乙品牌销售数量的中位数为=10.5(台),补全表格如下: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甲101010乙1010.57故答案为:10、10、10.5;(2)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甲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9﹣10)2×2+(10﹣10)2×3+(12﹣10)2]=1,S乙2=,∴<S乙2,∴甲品牌冰箱的销售量比较稳定,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27.解:(1)甲班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3,所以甲班成绩的众数a=93,方差b=×[(89﹣95)2+3×(93﹣95)2+(95﹣95)2+2×(96﹣95)2+2×(98﹣95)2+(99﹣95)2]=8.4,乙班成绩重新排列为:88,92,93,93,93,95,98,98,100,100;所以乙班成绩的中位数c==94,故答案为:93、8.4、94;(2)∵甲班的方差是8.4,乙班的方差是12,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班代表队成绩稳定;∵甲班的中位数是95,乙班的中位数是94,∴甲班的高分人数多于乙班的平均数,∴综上甲班代表队成绩好.28.解:(1)小华的平均成绩为=80,众数为80,小红的成绩重新排列为60、60、60、80、80、90、90、90、90、100,所以小红成绩的中位数为=85,补全表格如下:姓名平均成绩中位数众数小华808080小红808590(2)小华的方差为×[(60﹣80)2+2×(70﹣80)2+4×(80﹣80)2+2×(90﹣80)2+(100﹣80)2]=120,∵120<200,∴小华成绩稳定。
一、选择题1.某市连续10天的最低气温统计如下(单位:℃):4,5,4,7,7,8,7,6,5,7,该市这10天的最低气温的中位数是()A.6℃B.6.5℃C.7℃D.7.5℃2.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1,21 B.21,21.5 C.21,22 D.22,223.小王在清点本班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捐款时发现,全班同学捐款的钞票情况如下:100元的3 张,50元的9张,10元的23张,5元的10张.在这些不同面额的钞票中,众数是()A.10 B.23 C.50 D.1004.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50 B.52 C.48 D.25.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环)9.149.159.149.15方差 6.6 6.8 6.7 6.6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A.甲B.乙C.丙D.丁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如右表所示,如果从这四位同学中,选出一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那么应选___________去.甲乙丙丁平均分85909085方差50425042A .甲B .乙C .丙D .丁7.在我县“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最终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还得知道这7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8.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1.6B .2,2105C .6,0.4D .6,21059.2017年世界未来委员会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授予我国“未来政策奖”,以表彰我国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突出成就.如图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则荒漠化土地面积是五次统计数据的中位数的年份是( )A .1999年B .2004年C .2009年D .2014年10.某校篮球队10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则篮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 13 14 15 16 人数2341A .15,15B .14,15C .14,14.5D .15,14.5 11.一组数据:3,2,5,3,7,5,x ,它们的众数为5,则x =( )A .2B .3C .5D .712.方差计算公式()()()()()2222221476787117675s ⎡⎤=-+-+-+-+-⎣⎦中,数字5和7分别表示( ) A .数据个数、平均数 B .方差、偏差 C .众数、中位数D .数据个数、中位数13.通过统计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得到甲、乙、丙、丁三明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甲2=17,S 乙2=36,S 丙2=14,丁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丁同学80809090则这四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14.八(1)班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用统计如下表: 生活费(元) 1015 2025 30学生人数(人)3915126则这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用中,平均数是( ) A .15B .20C .21D .2515.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3B .4C .5D .8二、填空题16.一组数据2,3,4,x ,6的平均数是4,则x 是_______.17.若一组数据3、4、5、x 、6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18.若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 19.小林同学对甲、乙、丙三个市场某月份每天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后发现这个月三个市场的价格平均值相同,方差分别为2S 7.5=甲,2S 1.5乙=,2S 3.1=丙,那么该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是______市场.20.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21.某样本数据是:2,2,x ,3,3,6如果这个样本的众数为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22.某校对开展贫困地区学生捐书活动,某班40名学生捐助数量(本)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在这40名学生捐助数量中,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23.一组数据1,3,2,7,x ,2,3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 24.已知一组数据123x x x ,,,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322,,那么另一组数据1232x 12x 12x 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25.为调查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张华随机调查了30名同学,结果如下表: 每天使用零花钱(单位:元) 1 2 3 4 5 人 数25896则这30名同学每天使用的零花钱的中位数是_____元.26.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S 12,另一组数据6、7、8、9、10的方差为S 22,那么S 12_______________ S 22(填“>”、“=”或“<”).三、解答题27.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的五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甲 86 83 90 80 86 乙 7882848992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甲 ▲ 85 ▲ 乙 848524.828.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 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命中10环的次数 甲7乙7.5 5.41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统计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则_____胜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说明理由.29.如图1,A,B,C是郑州市二七区三个垃圾存放点,点B,C分别位于点A的正北AC 米.八位环卫工人分别测得的BC长度如下表:和正东方向,40甲丁丙丁戊戌申辰BC (单位:8476788270848680 m)他们又调查了各点的垃圾量,并绘制了下列间不完整的统计图2.(1)表中的中位数是、众数是;(2)求表中BC长度的平均数x;(3)求A处的垃圾量,并将图2补充完整;(4)用(2)中的x作为BC的长度,要将A处的垃圾沿道路AB都运到B处,已知运送1千克垃圾每米的费用为0.005元,求运垃圾所需的费用.30.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甲a77 1.2乙7b8 4.2(1)写出表格中a,b的值;(2)从方差的角度看,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并说明理.。
2020年八年级下数学第20章《数据的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5.为了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某市相关部门每个月都要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应知应会”测评.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某校对达到一定成绩的学生授予“禁毒小卫士”
荣誉称号.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奖励目标,该校随机选取了七年级20名学生在5月份测评的成绩(单位:分),数据如下.
收集数据:
90918996909890979198
99979188909795909588
(1)根据上述数据,将下表补充完整.
整理、描述数据:
成绩/分888990919596979899
学生人数215321321
数据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如表.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39091
得出结论:
(2)根据所给的数据,如果该校想确定七年级前50%的学生为“良好”等次,你认为“良好”等次的测评成绩应至少定为91分.
数据应用:
(3)根据数据分析,该校决定在七年级授予测评成绩前30%的学生“禁毒小卫士”荣誉称号,请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最低分数,并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得:90分的有5个;97分的有3个;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0分,
∴众数是90分;
填表如下:
成绩/分888990919596979899
学生人数21 5 321 3 21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390 91
(2)20×50%=10,
如果该校想确定七年级前50%的学生为“良好”等次,则“良好”等次的测评成绩至少定为91分;
(3)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最低分数为97分;理由如下:
∵20×30%=6,
∴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最低分数为97分.
故答案为:5;3;90;91.。
一、选择题1.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小颖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92分,则她本学期的学业成绩为( ) A .85B .90C .92D .892.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4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那么关于这10户居民月用电量(单位: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位数是55B .众数是60C .平均数是54D .方差是29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9.2环,方差分别是20.56S =甲,20.45S =乙,20.50S =丙,20.60S =丁;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1.6B .210C .6,0.4D .2105.一组数据,6、4、a 、3、2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A .8B .5C .6D .36.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 A .50分B .82分C .84分D .86分7.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8.5,9 B .8.5,8 C .8,8 D .8,9 8.一组数据3,4,6,8,8,9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7,8B .7,8,5C .5,8D .7,5,79.某校10名学生参加某项比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
对于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众数是90B .中位数是90C .平均数是90D .参赛学生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之差是1510.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 乙 丙 丁平均数x (厘米) 375 350 375 350 方差2s12.5 13.5 2.45.4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11.在学校举行的“我为祖国献首歌”的合唱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初三某班的评分分别是:87、90、83、87、87、8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87,87B .87,85C .83,87D .83,8512.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我市气温变化情况,记录了今年1月份连续6天的最低气温(单位:C ):-6,-4,-2,0,-2,2.关于这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2B .中位数是-2C .众数是-2D .方差是513.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 2.5PM (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的关注日益密切.某市一天中 2.5PM 的值1y (3/ug m )随时间t (h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2y 表示0时到t 时 2.5PM 的值的极差(即0时到t 时 2.5P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2y 与t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B.C.D.14.某小组7名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如下:37,40,39,37,40,38,40,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40,37B.40,39C.39,40D.40,38 15.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组员甲乙丙丁戊平均成绩众数得分8177808280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80,80B.81,80C.80,2D.81,2二、填空题16.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_______________.17.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18.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组4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乙组6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0分,则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_____.19.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s2=113[(x1﹣8)2+(x2﹣8)2+…+(x13﹣8)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样本中数据的个数是_____.20.一组数据:1,2,x,y,4,6,其中x<y,中位数是2.5,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方差是______.21.某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周每天的零花钱(单位:元),分别如下:5,4.5,5,5.5,5.5,5,4.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22.已知一组数据5,10,15,x ,9的平均数是8,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23.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24.一组数据2、3、5、6、x 的平均数正好也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正整数x 为_____.25.已知一组数据:3,3,4,5,5,则它的方差为____________26.已知一组数据123x x x ,,,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322,,那么另一组数据1232x 12x 12x 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三、解答题27.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的五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甲 86 83 90 80 86 乙 7882848992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甲 ▲ 85 ▲ 乙 848524.828.某校举办了一次趣味数学竞赛,满分10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达到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达到90分及以上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甲组:30,60,60,60,60,60,70,90,90,100; 乙组:50,60,60,60,70,70,70,70,80,90.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如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组68a37630%乙组b c90%则表中a=,b=,c=.(2)如果你是该校数学竞赛的教练员,现在需要你根据成绩的稳定性选一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复赛,你会选择哪一组?并说明理由.29.为了了解某学校八年级学生每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其每周锻炼时间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成图1和图2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抽取了学生人,并请将图1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3)若八年级有学生1800人,请你估计体育锻炼时间为3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30.为响应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我区某校举办了一次“秀美巴中,绿色家园”主题演讲比赛,满分10分,得分均为整数,成绩大于等于6分为合格,大于等于9分为优秀,这次演讲比赛中甲、乙两组学生(各10名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1)补充完成下列的成绩统计分析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 6.76 3.4190%20%乙7.17.5 1.6980%10%可知,小王是________组的学生;(填“甲”或“乙”)(3)结合两个小组的成绩分析,你觉得哪个组的成绩更好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1.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是()A.极差B.方差C.众数D.平均数A解析:A【分析】根据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大小解答.【详解】解: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是极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方差、众数以及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2.某校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共有10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在评定该选手成绩时,则从10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得到8个有效评分. 8个有效评分与10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是()A.平均数B.极差C.中位数D.方差C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由数据的数字特征的定义,分析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从10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8个有效评分,8个有效评分与10个原始评分相比,最中间的两个数不变,即中位数不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数据的数字特征,关键是掌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极差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3.小王在清点本班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捐款时发现,全班同学捐款的钞票情况如下:100元的3 张,50元的9张,10元的23张,5元的10张.在这些不同面额的钞票中,众数是()A.10 B.23 C.50 D.100A解析:A【分析】根据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00元的有3 张,50元的有9张,10元的有23张,5元的有10张,其中10元的最多,∴众数是10元.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做多的数叫做众数.4.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B解析:B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 【详解】∵乙的成绩方差<甲成绩的方差,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5.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 A .50分 B .82分C .84分D .86分D解析:D 【分析】计算出各项学习成绩的分数再相加即是数学成绩. 【详解】研究性学习成绩为:8040%32⨯=分 期末卷面成绩为:9060%54⨯=分 数学成绩为;325486+=分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相关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相关定义计算. 6.一组数据,,,,,,a b c d e f g 的平均数是m ,极差是k ,方差是n ,则23,23,23,23,23,23------a b d e f g 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A .222、、m k nB .23232m k n --、、C .232-、、4m k nD .2323--、、4m k n C解析:C 【分析】根据平均数、极差和方差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数据a、b、c、d、e、f、g的平均数是m,∴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是2m−3;∵数据a、b、c、d、e、f、g的极数是k,∴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是2k;∵数据a、b、c、d、e、f、g的方差是n,∴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方差是224n n;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方差、极差、算术平均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方差、极差、算术平均数变化规律即可.7.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是()A.甲B.乙C.丙D.丁C解析:C【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更小的参加.【详解】因为乙和丁的平均数最小,所以应该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又因为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丙的成绩更具有稳定性,所以应该选择丙参赛.故选:C.【点睛】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解题关键是利用了: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8.在学校举行的“我为祖国献首歌”的合唱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初三某班的评分分别是:87、90、83、87、87、8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87,87 B.87,85 C.83,87 D.83,85A解析:A【分析】首先对这组数据进行排序,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回答即可. 【详解】∵这组数据排序后为83,83,87,87,87,9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7872+=87.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数据个数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9.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如下:5,6,6,x ,7,8,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6 B .6.5C .7D .8C解析:C 【分析】根据平均数求出x 的值,再利用中位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5,6,6,x ,7,8,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 ∴()775667898x =⨯-+++++=, ∴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5,6,6,7,8,8,9 ∵这组数据最中间的数为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根据平均数正确得出x 的值是解题关键.10.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3 B .4C .5D .8B解析:B 【解析】 【分析】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数据4出现了2次,最多, ∴众数为4,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有关的定义,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二、填空题11.商店某天销售了11件衬衫,其领口尺寸统计如下表:则这11件衬衫领口尺寸的中位数是________cm.40【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再根据题中所给表格找出中位数【详解】将所卖衬衫按照领口尺寸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的衬衫领口尺寸为4解析:40【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再根据题中所给表格,找出中位数.【详解】将所卖衬衫按照领口尺寸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的衬衫领口尺寸为40cm,此中位数是40cm故答案:40【点睛】本题首先要掌握中位数的概念,能看懂题中所给表格,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来解答的.12.小明用S2=110[(x1﹣3)2+(x2﹣3)2+…+(x10﹣3)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______.30【分析】根据计算方差的公式能够确定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从而求得所有数据的和【详解】解:∵S2=(x1﹣3)2+(x2﹣3)2+…+(x10﹣3)2∴平均数为3共10个数据∴x1+x2+x3+…+x解析:30【分析】根据计算方差的公式能够确定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从而求得所有数据的和.【详解】解:∵S2=110[(x1﹣3)2+(x2﹣3)2+…+(x10﹣3)2],∴平均数为3,共10个数据,∴x1+x2+x3+…+x10=10×3=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知识,牢记方差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3.组数据2,x,1,3,5,4,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的值是______.3【解析】【分析】利用中位数的定义只有x和3的平均数可能为3从而得到x的值【详解】解:除x外5个数由小到大排列为12345因为原数据有6个数所以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3所以只有x+3=2×3即x=解析:3 【解析】 【分析】利用中位数的定义,只有x 和3的平均数可能为3,从而得到x 的值. 【详解】解:除x 外5个数由小到大排列为1、2、3、4、5, 因为原数据有6个数,所以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3, 所以只有x+3=2×3,即x=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4.某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周每天的零花钱(单位:元),分别如下:5,4.5,5,5.5,5.5,5,4.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55【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详解】解:5出现了三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5+45+5+55+55+5+4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平解析:5 5 【解析】 【分析】根据众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解:5出现了三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7(5+4.5+5+5.5+5.5+5+4.5)=5. 故答案为:5;5.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以及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15.小林同学对甲、乙、丙三个市场某月份每天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后发现这个月三个市场的价格平均值相同,方差分别为2S 7.5=甲,2S 1.5乙=,2S 3.1=丙,那么该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是______市场.乙【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该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是乙市场;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解析:乙 【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2S 7.5=甲,2S 1.5乙=,2S 3.1=丙, 222S S S ∴>>甲乙丙,∴该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是乙市场;故答案为乙.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6.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 10 次,两人 10 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 8.9 环,方差分别是 S 甲2=1.7,S 乙 2=1.2,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乙【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求解【详解】因为S 甲2=17>S 乙2=12方差小的为乙所以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是乙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解析:乙 【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S 甲2=1.7>S 乙2=1.2,方差小的为乙,所以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是乙. 故答案为乙.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7.一组数据5,8,x ,10,4的平均数是2x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68【分析】本题可用求平均数的公式解出x 的值在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出方差【详解】解:依题意得:5+8+x +10+4=2x×5所以x =32x =6方差s2==68【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熟解析:6.8 【分析】本题可用求平均数的公式解出x 的值,在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出方差. 【详解】解:依题意得:5+8+x+10+4=2x×5,所以x=3,2x=6,方差s2=15()()()()()222225-6+8-6+3-6+10-6+4-6⎡⎤⎣⎦=6.8,【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8.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14[(x1﹣6)2+(x2﹣6)2+(x3﹣6)2+(x4﹣6)2],那么这组数据的总和为_____.24【分析】根据方差公式S2=(x1﹣)2+(x2﹣)2+…+(xn ﹣)2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从而得出这组数据的总和【详解】∵s2=(x1﹣6)2+(x2﹣6)2解析:24【分析】根据方差公式S2=1n[(x1﹣x)2+(x2﹣x)2+…+(x n﹣x)2]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从而得出这组数据的总和.【详解】∵s2=14[(x1﹣6)2+(x2﹣6)2+(x3﹣6)2+(x4﹣6)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这组数据的总和为4×6=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S2=1n[(x1﹣x)2+(x2﹣x)2+…+(x n﹣x)2].19.某校对开展贫困地区学生捐书活动,某班40名学生捐助数量(本)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在这40名学生捐助数量中,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2323【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阅读20本的有4人21本的有8人23本的有20人24本的有8人共40人∴其中位数是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23众解析:23 23【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阅读20本的有4人,21本的有8人,23本的有20人,24本的有8人,共40人,∴其中位数是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23232+=23,众数为23, 故答案为23、23.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及中位数、众数的知识,关键是掌握寻找中位数的方法,一定不要忘记将所有数据从小到大依此排列再计算.20.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4,5,6,x ,6,7,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7【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x 的值再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知解得:则这组数据为4566777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众数与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解析:7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x 的值,再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知4562x 7267++⨯++⨯=,解得:x 7=,则这组数据为4,5,6,6,7,7,7,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7, 故答案为:7. 【点睛】此题考查众数与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三、解答题21.嘉淇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射击训练,一共射击 7 次,经过统计,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1)这组成绩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2)求这组成绩的方差;解析:(1)10,9(2)87【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按照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结合统计图得到答案; (2)先求出这组数的平均数,再求出这组成绩的方差. 【详解】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第1次:10环;第2次:7环;第3次:10环;第4次:10环;第5次:9环;第6次:8环;第7次:9环 10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10;这7次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7,8,9,9,10,10,10, 故中位数为9.(2)这组成绩的平均数为:()1107101098997++++++=, 这组成绩的方差为:()()()()2222181093992897977⎡⎤-⨯+-⨯+-+-=⎣⎦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及方差.掌握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京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小武同学为了了解自己小区300户家庭在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随即抽取了其中30户家庭,收集的数据如下(单位:棵): 1 1 2 3 2 3 2 3 3 4 3 3 4 3 3 5 3 4 3 4 4 5 4 5 3 4 3 4 5 6(1)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 ①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请补充完整;②求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2)“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新时代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形式和尽责方式的一大创新,2018年首次推出义务植树网上预约服务,小武同学所调查的这30户家庭中有7户家庭采用了网上预约义务植树这种方式,由此可以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多少户?解析:(1)①补图见解析;②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3.4棵,中位数是3棵;(2)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70户. 【分析】(1)①由已知数据知3棵的有12人、4棵的有8人,据此补全图形可得; ②根据平均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用总户数乘以样本中采用了网上预约义务植树这种方式的户数所占比例可得. 【详解】(1)①由已知数据知3棵的有12人、4棵的有8人, 补全图形如下:②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12233124854613.430⨯+⨯+⨯+⨯+⨯+⨯=(棵)中位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应为第15位和第16位的数的平均值:3332+=(棵)答: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3.4棵,中位数是3棵.(2)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300×730=70户, 答: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70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及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23.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____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下表(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请结合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 ②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解析:(1)方案三;(2)①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9095x ≤<分数段内;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为840人 【分析】(1)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2)①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所落的分数段; ②用优秀率乘以该校共有的学生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1)要调查学生的答题情况,需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则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方案三.答案是:方案三;(2)①∵由表可知样本共有100名学生,∴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0和51个数的平均数,x≤<分数段内;∴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落在9095x≤<分数段内;∴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9095⨯=(人).②由题意得:120070%840∴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为840人.【点睛】解决此题,需要能从统计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本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是抽样的可靠性,中位数的定义,用样本估计总体等.24.受疫情影响,某地无法按原计划正常开学.在延迟开学期间该地区组织了在线教学活动.开学后,某校针对各班在线教学的个性化落实情况,通过初评决定从甲、乙、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作为在线教学先进班级,下表是这三个班的五项指标的考评得分表(单位:分):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确定如下的“五项指标的考评得分分析表”中的a、b、c的值:(2)如果学校把“课程设置”、“课程质量”、“在线答疑”、“作业情况”、“学生满意度”这五项指标得分按照2∶2∶3∶1∶2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应推荐哪个班为在线教学先进班级?解析:(1)a=10,b=8,c=8.6;(2)推荐丙班级为网上教学先进班级.【分析】(1)直接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分的概念即可求解;(2)先根据各项得分的权重求得各班的最终成绩,然后比较即可判断.【详解】解:(1)∵甲班的五项指标得分由小到大重新排列为:6、7、10、10、10∴甲班的中位数为:10分;∵乙班的五项指标得分为:10、8、8、9、88分出现次数最多,∴乙班的众数是:8分;∵(9+10+8+7+9)÷5=8.6(分),∴丙班的平均分是:8.6分;∴a=10,b=8,c=8.6.(2)甲:10×20%+10×20%+6×30%+10×10%+7×20%=8.2(分)乙:10×20%+8×20%+8×30%+9×10%+8×20%=8.5(分)丙:9×20%+10×20%+8×30%+7×10%+9×20%=8.7(分),∴推荐丙班级为网上教学先进班级.【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正确理解每个概念是解题关键.25.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命中10环的次数甲70乙7.5 5.41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统计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则_____胜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说明理由.解析:(1)补全图表见解析;(2)甲,理由见解析;(3)可制定评判规则为:命中10环次数较多者胜出,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甲选手成绩的平均数可求出甲选手第8次命中的环数,即可补全折线图;然后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求法补全统计表;(2)根据方差的意义可得答案;(3)可根据乙选手命中10环1次,甲选手没有命中10环来制定评判规则.【详解】解:(1)甲选手第8次命中的环数为:7×10-(9+6+7+6+5+7+7+8+9)=6,将甲选手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5,6,6,6,7,7,7,8,9,9,中间两次的环数分别为:7,7,故中位数为7772+=, 2222221=5767377387972=1.610S 甲,乙选手成绩的平均数为:24687789910=710,补全表格和折线图为: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命中10环的次数 甲 771.6乙7 7.5 5.41(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则甲胜出, 理由:因为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所以甲的成绩比乙稳定,即甲胜出;(3)可制定评判规则为:命中10环次数较多者胜出, 理由:因为乙选手命中10环1次,甲选手没有命中10环, 所以乙胜出.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与求法,能够从图表中得出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6.甲、乙两运动员的五次射击成绩如下表(不完全):(单位:环)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甲 10 8 9108乙109ab9()1若甲、乙射击平均成绩一样,求+a b 的值;()2在()1条件下,若,a b 是两个连续整数,试问谁发挥的更稳定?解析:(1)17a b +=;(2)乙更稳定【分析】(1)求出甲的平均数为9,再根据甲、乙射击平均成绩一样,即乙的平均数也是9,即可得出+a b 的值;(2)根据题意令8,9a b ==,分别计算甲、乙的方差,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 【详解】 解:(1) 108910895x ++++==甲(环)109995a bx ++++==乙(环)17a b ∴+=(2)17a b +=且,a b 为连续的整数∴令8,9a b ==()()()()()22222211098999109890.85S ⎡⎤=-+-+-+-+-=⎣⎦甲,()()()()()2222221109999989990.45S ⎡⎤=-+-+-+-+-=⎣⎦乙,22S S >甲乙∴乙更稳定【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以及方差,掌握算术平均数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27.某班级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派一人参加知识竞赛,老师对他们的五次模拟成绩(单位:分)进行了整理,并计算出甲成绩的平均数是80分,甲、乙成绩的方差分别是320,40,但绘制的统计图表尚不完整.甲、乙两人模拟成绩统计表甲、乙两人模拟成绩折线图根据以上信息,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a =(2)请完成图中表示甲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 (3)求乙成绩的平均数;(4)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解析:(1)70;(2)详见解析;(3)80;(4)乙将被选中,理由详见解析 【分析】(1)根据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得a 的值; (2)根据(1)计算的结果即可作出折线图; (3)利用平均数公式即可秋求解;(4)首先比较平均数,选择平均数大的,若相同,则比较方差,选择方差小,比较稳定的. 【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901009050805a++++=,解得:a=70.(2)完成图中表示甲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如图:(3)()乙1=8070809080=805x ++++, (4)甲乙成绩的平均数相同,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乙比甲稳定,所以乙将被选中.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图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28.某学校八年级开展英语拼写大赛,一班和二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班级 中位数(分) 众数(分)平均数(分)一班 85二班10085(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比较好? (3)已知一班的复赛成绩的方差是70,请求出二班复试成绩的方差,并说明哪个班成绩比较稳定?解析:(1)85、85 80(2)一班成绩好些.因为两班平均数相等,一班的中位数高,所以一班成绩好些.(回答合理即可)(3)一班成绩较为稳定. 【分析】(1)观察图分别写出一班和二班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和平均数的求法以及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成绩较好; (3)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S 2=()()()222121n x x x x x x n ⎡⎤-+--⎣⎦(可简单记忆为“等于差方的平均数”) 【详解】解:(1)由条形统计图可知一班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为:75、80、85、85、100, 二班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为:70、100、100、75、80, 一班的众数为85,一班的平均数为(75+80+85+85+100)÷5=85, 二班的中位数是80; 班级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平均数(分) 一班 85 85 85 二班8010085。
一、选择题1.数据2-,1-,0,1,2的方差是()A.0 B.2C.2 D.42.初三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成绩如下所示,有两个数据遮盖,如图:编号12345方差平均成绩得分3834■3740■37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35 2 B.36 4 C.35 3 D.36 33.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4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那么关于这10户居民月用电量(单位: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位数是55 B.众数是60 C.平均数是54 D.方差是294.在一次数学答题比赛中,五位同学答对题目的个数分别为7,5,3,5,10,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众数是5 B.中位数是5 C.平均数是6 D.方差是3.6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50 B.52 C.48 D.2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C.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7.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8 B.5 C.6 D.38.有甲乙两个箱子,其中甲箱内有98颗球,分别标记号码1~98,且号码不重复的整数,乙箱内没有球。
已知某同学从甲箱内拿出49颗球放入乙箱后,乙箱内球的号码的中位数为40.若此时甲箱内有a颗球的号码小于40,有b颗球的号码大于40,则关于a,b的值,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5 B.a=16 C.b=24 D.b=359.若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S2,则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2,S2B.4,S2C.2,S2+2 D.4,S2+410.一组数据中有m个a,n个b,k个c,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3a b c++ B .3m n k++ C .3ma nb kc++D .ma nb kcm n k++++11.今年上半年,我市某俱乐部举行山地越野车大赛,其中8名选手某项得分如下表:则这8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是( ) A .88B .87C .86D .85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 8. 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 C .如果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1,那么()()()121110n x x x -+-+⋯+-= 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 13.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月工资如下:的普通员工最关注的数据是( ) A .中位数和众数 B .平均数和众数 C .平均数和中位数D .平均数和极差14.测试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 A .中位数B .平均数C .方差D .极差15.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3B .4C .5D .8二、填空题16.烹饪大赛的菜品的评价按味道、外形、色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满分均为100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依次为7:2:1.某位厨师的菜所得的分数依次为92分、88分、80分,那么这位厨师的最后得分是_______________. 17.数据-1,2,0,1,-2的方差是____.18.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 -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19.若一组数据3、4、5、x、6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20.已知一组数据-1,x,0,1,-2的平均数是0,这组数据的极差和标准差分别是_____21.已知点(x1,y1),(x2,y2),(x3,y3)都在函数y=-2x+7的图象上,若数据x1,x2,x3的方差为5,则另一组数据y1,y2,y3的方差为_________.22.一组数据1,0,2,1的方差S2=_____.23.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24.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周考成绩,在班级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的成绩,其统计数据如下表:分数(单位:分)126132136138142人数14212则这10名学生的数学周考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分.25.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14[(x1﹣6)2+(x2﹣6)2+(x3﹣6)2+(x4﹣6)2],那么这组数据的总和为_____.26.一组数据1,3,2,7,x,2,3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27.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某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费用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容量是.(直接写出结果)(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直接写出结果)(3)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总花费.28.某市政府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方案:一户家庭的月均用水量不超过m (单位:t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m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为此拟召开听证会,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月均用水量标准m .通过抽样,获得了前一年1000户家庭每户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 ),将这1000个数据按照04x ≤<,48x ≤<,…,2832x ≤<分成8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1)写出a 的值,并估计这1000户家庭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范围的组中值作代表)(2)假定该市政府希望70%的家庭的月均用水量不超过标准m ,请判断若以(1)中所求得的平均数作为标准m 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9.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朗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单位:分): 甲 78 9 7 10 10 910 10 10乙 10 8 7 9 8 10 10 910 9)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 (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 分 2,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队. 30.下表是随机抽取的某公司部分员工的月收入资料.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2000 人数111361112(1)请计算样本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甲乙两人分别用样本平均数和中位数来估计推断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请你写出甲乙两人的推断结论;并指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能直实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
一、选择题1.初三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成绩如下所示,有两个数据遮盖,如图:A .35 2B .36 4C .35 3D .36 32.八年级某班五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7,6,x ,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x 的值为( ) A .7B .6C .5D .43.若数据 4,x ,2,8 ,的平均数是 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 A .3 和 2B .2 和 3C .2 和 2D .2 和44.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50 B .52 C .48 D .2 5.若一组数据2468x ,,,,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5791113,,,,的方差大,则 x 的值可以为( ) A .12B .10C .2D .06.在我县“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最终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还得知道这7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7.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A .2,1.6B .2,5C .6,0.4D .6,58.在学校举行的“我为祖国献首歌”的合唱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初三某班的评分分别是:87、90、83、87、87、8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87,87B .87,85C .83,87D .83,859.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如下:5,6,6,x ,7,8,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6B .6.5C .7D .8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 8. 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 C .如果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1,那么()()()121110n x x x -+-+⋯+-= 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11.某小组7名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如下:37,40,39,37,40,38,40,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40,37B.40,39C.39,40D.40,3812.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13.实施新课改以来,某班学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值周班长小兵每周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下表是其中一周的评分结果“分值”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89,90 B.90,90 C.88,95 D.90,9514.测试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15.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参加射击训练,各射击20次,成绩如下表所示:设甲、乙两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2甲和S2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甲<S2乙B.S 2甲=S2乙C.S 2甲>S2乙D.无法比较S 2甲和S2乙的大小二、填空题16.商店某天销售了11件衬衫,其领口尺寸统计如下表:领口尺寸(单位:cm)3839404142件数14312则这11件衬衫领口尺寸的中位数是________cm.17.甲、乙两人参加某网站的招聘测试,测试由网页制作和语言两个项目组成,他们各自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应聘者网页制作语言甲8070乙7080该网站根据成绩在两人之间录用了甲,则本次招聘测试中权重较大的是_____项目.18.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是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_.19.一组数据4、5、a、6、8的平均数5x=,则方差2s=________.20.数据﹣2、﹣1、0、1、2的方差是_____.21.一组数据1,2,3,x,5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22.组数据2,x,1,3,5,4,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的值是______.23.某次数学竞赛共有15道题,下表是对于做对n(n=0,1,2…15)道题的人数的一个统计,如果又知其中做对4道题和4道以上的学生每人平均做对6道题,做对10道题和10道题以下的学生每人平均做对4道题,问这个表至少统计了______人.n0123 (12131415)做对 n道题的人数781021 (15631)24.某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公式为S2=18[(x1﹣2)2+(x2﹣2)2+…+(x8﹣2)2],则该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_____,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25.已知一组数据为:5,3,3,6,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26.已知数据x1,x2,…,x n的方差是2,则3x1﹣2,3x2﹣2,…,3x n﹣2的方差为_____.三、解答题27.英语老师对八年级某班级全班同学进行口语测试,并按10分制评分,将评分结果制成了如图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该班级学生总人数,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求该班学生口语测试所得分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若全年级共有260人,请估计得分在9分及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28.小云统计了自己所住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单位:千克),相关信息如下:a.小云所住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统计图:b.小云所住小区5月1日至30日分时段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如下:时段1日至10日11日至20日21日至30日平均数100170250(2)已知该小区4月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为60,则该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约为4月的多少倍(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记该小区5月1日至1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方差为s12,5月11日至2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方差为s22,5月2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方差为s32.直接写出s12,s22,s32的大小关系.29.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某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费用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容量是.(直接写出结果)(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直接写出结果)(3)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总花费.30.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 n的平均数为5,求数据x1+5,x2+5,x3+5,…,x n+5的平均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嘉淇同学完成的作业,则他做错的题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2.在某校初三年级古诗词比赛中,初三(1)班42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分数50 60 70 80 90 100人数 1 2 8 13 14 4 则该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70,80 B.70,90 C.80,90 D.80,1003.射击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射击10次,平均环数均为8.7环,方差分别为S甲2=0.51,S乙2=0.62,S丙2=0.48,S丁2=0.45,则四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4.为了解学校九年级学生某次知识问卷的得分情况,小红随机调查了50名九年级同学,结果如表:知识问卷得分(单位:分)65 70 75 80 85人数 1 15 15 16 3则这50名同学问卷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75,75 B.75,80 C.80,75 D.80,855.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由研究性学习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共同确定,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研究性学习成绩为80分,期末卷面成绩为90分,则小明的学期数学成绩是()A.80分B.82分C.84分D.86分6.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莱月的用电量,如表所示则这2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180,160,164 B.160,180;164 C.160,160,164 D.180,180,164 7.为参加电脑汉字输入比赛,甲和乙两位同学进行了6次测试,成绩如下表:甲和乙两位同学6次测试成绩(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及部分统计数据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平均数方差甲134 137 136 136 137 136 136 1.0乙135 136 136 137 136 136 136有四位同学在进一步算得乙测试成绩的方差后分别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所以甲的成绩比较稳定;B.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乙的成绩比较稳定;C.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所以甲的成绩比较稳定;D.乙的方差大于甲的方差,所以乙的成绩比较稳定;8.已知一组数据:46,44,x,50,48,42的众数是46,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A.44,43 B.43,45C.46,46 D.45,449.某校八年级共有四个班,在一次英语测试中四个班的平均分与各班参加考试的人数如表: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参加人数51 49 50 60班平均分/分83 89 82 79.5则该校八年级参加这次英语测试的所有学生的平均分约为(精确到0.1)()A.83.1分B.83.2分C.83.4分D.83.5分10.某班50名学生的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成绩分布如表所示(满分10分)这次安全知识竞赛成绩的众数是( ) A .5分B .6分C .9分D .10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8,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C .如果x 1,x 2,x 3,…,x n 的平均数是x ,那么()()()12n x x x x x x 0-+-+⋅⋅⋅+-=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12.九年级(1)班15名男同学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每人只测一次,测试结果统计如下:这15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数的中位数是( ) A .2 B .3C .4D .5二、填空题13.已知1x ,2x ,3x ,...,20x 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2,则132x +,232x +,332x +, (2032)x +的平均数是_____,方差是____.14.五名学生一分钟跳绳的次数分别为189,195,163,184,20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15.某公司销售部有五名销售员,2007年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是6,8,11,9,8(万元),现公司需增加一名销售员,三人应聘试用三个月,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为:甲是上述数据的平均数,乙是中位数,丙是众数,最后录用三人中平均月销售额最高的人是___. 16.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对于不同的x,则表中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17.一组数据-4,-2,0,2,4的方差是.18.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5kg种,乙种10kg,丙种10kg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__________.19.某中学八年级开展“光盘行动”宣传活动,6个班级参加该活动的人数统计结果为:52,60,62,54,58,62,对于这组统计数据的众数是_____.20.如图,是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频数分布直方图,则这个班同学的视力众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初二(1)班对数学期末总评成绩规定如下:总评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满分120分)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且总评成绩大于或等于100分时,该生综合评定为A等.(1)小敏的考试成绩为90分,它的综合评定有可能达到A等吗?为什么?(2)小浩的平时成绩为120分,综合评定若要达到A等,他的考试成绩至少要多少分?22.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常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90分,80分,70分,60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竞赛中二班成绩在70分以上(包括70分)的人数为;(2)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一班77.6 80二班90(3)请从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至少两个角度)23.甲、乙两校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初中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分数7分8分9分10分人数11 0 8(1)请将甲校成绩统计表和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写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较好.24.为了参加“中小学生诗词大会”,某校八年级的两班学生进行了预选,其中班上前5名学生的成绩(百分制)分别为:八(1)班:85,86,82,91,86,八(2)班:80,85,85,92,88,通过数据分析,列表如下:(1)直接写出表中a,b,c,d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你认为哪个班前5名同学的成绩较好?请说明理由.25.某校举办的八年级学生数学素养大赛共设3个项目: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每个项目得分都按一定百分比折算后计入总分,总分高的获胜,下表为小米和小麦两位同学的得分情况(单位:分):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小米809088小麦908685()1若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三项得分分别40%,20%,40%按折算计入总分,最终谁能获胜?()2若七巧板拼图按20%折算,小麦(填“可能”或“不可能”)获胜.26.城南中学九年级共有12个班,每班48名学生,学校要对该年级学生数学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收集数据(1)若要从全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48人的样本,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有.①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48名学生;②在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③在全年级12个班中分别各随机抽取4名学生.整理数据(2)将抽取的48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出的频数分布表和成绩分布扇形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表中数据填空:①C类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②估计全年级A、B类学生大约一共有名.成绩(单位:分)频数频率分析数据(3)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将同层次的城南、城北两所中学的抽样数据进行对比,得下表:你认为哪所学校的教学效果较好?结合数据,请提出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27.某公司销售部有营业员15人,该公司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公司有关部门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1)直接写出这15名营业员该月销售量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月销售目标,你认为(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个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请说明理由.温馨提示: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多数营业员完不成任务,会使营业员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不能发挥营业员的潜力.28.下面的表格是李刚同学一学期数学成绩的记录,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考试类别平时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成绩88 86 90 92 90 96(1)李刚同学6次成绩的极差是.(2)李刚同学6次成绩的中位数是.(3)李刚同学平时成绩的平均数是.(4)如果用下图的权重给李刚打分,他应该得多少分?(满分100分,写出解题过程)29.某企业生产部统计了15名工人某月加工的零件数:(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的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若生产部领导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参考答案1.C2.C3.D4.C5.D6.A7.B8.C9.B11.C12.C13.17 1814.18915.甲16.1417.818.7.2元.19.6220.4.421.(1)设小敏的平时成绩为x分,根据题意得:90×80%+20%x≥100,解得:x≥140,∵满分是120分,∴小敏的综合评定不可能达到A等;(2)设小浩的考试成绩为x,根据题意得:80%x+20%×120≥100,解得:x≥95,∴他的考试成绩至少要95分.22.(1)一班参赛人数为:6+12+2+5=25(人),∵两班参赛人数相同,∴二班成绩在70分以上(包括70分)的人数为25×84%=21人;(2)二班成绩的平均数:90×44%+80×4%+70×36%+60×16%=77.6(分);二班成绩的中位数:70(分);一班成绩的众数:80(分).填表如下: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一班77.68080二班77.6 70 90(3)①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二班的成绩更好一些.②请一班的同学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争取更好的成绩.23.(1)根据已知10分的有5人,所占扇形圆心角为90°,可以求出总人数为:5÷90360=20(人),即可得出8分的人数为:20-8-4-5=3(人),画出图形如图:甲校9分的人数是:20-11-8=1(人),(2)甲校的平均分为=120(7×11+8×0+9×1+10×8)=8.3分,分数从低到高,第10人与第11人的成绩都是7分,∴中位数=12(7+7)=7(分);平均分相同,乙的中位数较大,因而乙校的成绩较好.24.(1)86,86,85,8.4;(2)八(1)班前5名同学成绩较好25.(1)小麦获胜;(2)不可能26.(1)②、③;(2)432;(3)本题答案不唯一27.(1)平均数为278,中位数为180,众数为90;(2)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理由见解析.28.(1)10分;(2)90分;(3)89分;(4)93.5分29.(1)平均数为260(件);中位数为240件;众数为240件;(2)不合理。
第20章《数据的分析》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名运动员是总体B.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2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20
2.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
A.甲苗圃的树苗B.乙苗圃的树苗C.丙苗圃的树苗D.丁苗圃的树苗
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50 B.52 C.48 D.2
4.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8,9 B.8,8 C.8.5,8 D.8.5,9
5
那么,8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为(精确到0.01t)()
A.1.50t B.1.20t C.1.15t D.1.05t
6.已知一组数据-2,-2,3,-2,-x,-1的平均数是 -0.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A.-2和3 B.-2和0.5 C.-2和-1 D.-2和-1.5
7.方差为2的是()
A.1,2,3,4,5 B.0,1,2,3,5 C.2,2,2,2,2 D.2,2,2,3,3
8
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1)(2)(3)B.(1)(2)C.(1)(3)D.(2)(3)
9.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10.对于数据3,3,2,3,6,3,10,3,6,3,2.有如下4个结论: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鱼,我们从湖里捕上150条鱼作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再捕上30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30条,则估计湖里约有鱼_______条.
2.某人开车旅行100km ,在前60km 内,时速为90km ,在后40km 内,时速为120km ,则此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3.小明家去年的旅游、教育、饮食支出分别出3600元,1200元,7200元,今年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增长10%,20%,30%,则小明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_________.
4.将5个整数从大到小排列,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样本中的惟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_____.
5.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按测试得分1:4:3的比例确定测试总分,已知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招聘得分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卷面成绩、课外论文成绩、平日表现成绩(三部分所占比例如图),若方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80、84,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23. 国家规定“中小学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不低于1h ”.为此,某市就“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的问题随
机调查了辖区内320名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其中分组情况是: A 组: t <0.5h B 组: 0.5h ≤t <1h C 组: 1h ≤t <1.5h D 组: t ≥1.5h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求C 组的人数并补全条形图;
(2) 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_____组内;
(3) 若该市辖区内约有32000名初中学生,请你估计其中
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多少?
24. 一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先捕捞上100条作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过了一段时间,
待带标记的鱼混合于鱼群后,再捕捞5次,记录如下:第1次捕捞90条,带标记的有11条;第2次捕捞100条,带标记的有9条;第3次捕捞120条,带有标记的有12条;第4次捕捞100条,带标记的有9条;第5次捕捞80条,带标记的有8条.问鱼塘中大约有多少条鱼?
附加题
25
(1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26.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
(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如生产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
28. 某商场统计了30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6
5
4
3
2
1
解答下列问题:
(1)设营业员的销售额定为x(单位:万元).商场规定:当x<15时为不称职,当15≤x<20时为基本称职,
当20≤x<25时为称职,当x≥25时为优秀.试求出不称职,基本称职,称职,优秀四个层次营业员人数所占百分比,并画出相应的扇形图.
(2)根据(1)中规定,所有称职和优秀这两个层次的营业员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3) 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制定一个月销售奖励标准,凡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营业员将受到奖
励.如果要使得称职和优秀的所有营业员的半数左右能获奖,奖励标准应定为多少元?并简述其理由.
答案:
1.D 2.D 3.B 4.B 5.C 6.D 7.A 8.B 9.C 10.A
11.2005 12.-2•℃ 13.9.4分 14.103 15.1500 16.3 17.100km/h 18.23% 19.21 20.65.•75分 21.解:
9070%8020%8410%
70%20%10%
⨯+⨯+⨯++=88.8(分)
22.(1)=14(吨);(2)7000吨. 23.(1)140人,补图略 (2)C
(3)20000人 24.1000条. 25.(1)x=5,y=7;(2)a=90,b=80. 26.(1)平均数:260(件) 中位数:240(件) 众数:240(件); (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
•尽管260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因为24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较为合理.
27.(1)甲的平均成绩=90.8分 乙的平均成绩=91.9分 ∵90.8分<91.9分 ∴应录乙
(2)甲的平均成绩=92.5分 乙的平均成绩=92.15分 ∵92.5分>92.15分 ∴应录甲
28.(1)不称职:7%,基本称职:23%,称职:60%,优秀:10% (2)中位数:22万元,众数:20万元,平均数:21
7
22
万元. (3)奖励标准应定为22万元.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它处于这组数据的中间位置,
因此大于或等于中位数的数据至少有一半.所以奖励标准应定为2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