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公共关系学》考核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北航13年12月课程考试《公共关系学》考核要求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公共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__公共关系状态__和__公共关系活动____。
2、公共关系计划制定的程序是:__确定目标___、设计方案、____编排内容___和评估预算。
3、______矫正型公共关系________是指社会组织在遇到问题与危机,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为了挽回影响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
4、_____民意测试_____是通过了解民情民意来掌握信息的一种方法。
5、______新闻制造__是指在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中人为地制造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求做好公共关系工作,扩大组织的影响。
6、____顺意公众______是指对组织政策、行为和产品等持赞赏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7、公共关系部是组织内部针对一定的目标,为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而设置的专门职能机构。
8、交际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不借助于__任何媒体_____,而是通过___人际接触___________的手段,与公众进行协调沟通,为组织广结良缘的公共关系工作。
9、____维系型企业公关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就是设法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和维持一种融洽气氛,以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
10、公众导向观念时期,应该坚持的原则:“一切为了公众”_让公众了解组织,也让组织了解公众______。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简述公共关系意识。
树立公共关系意识是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一般说来,现代公关意识包括公众意识、形象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和互惠意识。
1、公众意识公众意识是指把公众当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把公众需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千方百计搞好同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帮助。
为此组织应该尊重公众、了解公众、善待公众,尽可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公众的认识和行为不断的向文明、健康和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公众与组织在长远利益上趋于一致。
《公共关系学》课程考试考核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王岩
一、课程说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掌握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包括公关关系历史与现状,公共关系的观念与理念,公共关系的日常工作与专项活动,公关关系的主体结构与客体结构,公共关系的各项传统传播工作到网络传播工作,对公共关系从业者的考核标准与对公共关系组织形象的塑造方略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的讲授。
强化学生对公共关系四大要素基本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比较有争议的管理职能作为一大要素,需要进行务实方面的理解。
理解公共关系观念与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路径与实践运用上的要求,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旨在使学生明确观念与理念各自的功效,保证使用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明确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定位、公共关系的策划方法、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基本模型、公共关系活动规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手段、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网络公关的舆论管理等各项内容,以启迪学生学习的智慧,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角度对公共关系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进行思考,即强调理论的深入浅出,各项理论的内在逻辑以及外在表现,又强调实践的应用价值,站在一个操作者的角度,力争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考试(核)内容和办法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选择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知识部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编制试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
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目类型:填空题32%;判断题40%;实习操作题28%。
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航mpa复试大纲
北航MPA复试大纲
一、个人自我介绍(10分钟左右)
1. 姓名、所在地、就读专业、最高学历等基本信息;
2. 对于MPA专业的了解与认知;
3. 主要的实习、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经历等。
二、英语口试(15分钟左右)
1. 英语自我介绍(2-3分钟);
2. 阅读理解:根据提供的文章回答问题(5-7分钟);
3. 口语交流:根据题目进行表述和讨论(5-7分钟);
4. 英语词汇测试(1-2分钟)。
三、专业相关考察(25分钟左右)
1. 考察专业基础知识,重点考察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
2. 考察申请者对公共事务、公共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经济统计题目测试:针对主要的统计方法进行测试;
4. 实例分析: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申请者提出解决方案。
四、政治素质测评(15分钟左右)
1. 国家最新发展动向及政策法规的了解情况;
2. 对社会秩序和公德心的认识;
3. 探讨申请者的道德、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4. 考察申请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五、才艺展示(10分钟左右)
1. 申请者的特殊才艺展示,例如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
2. 才艺展示可能与该专业不直接相关,但能从中看出申请者的个性特点和潜力,展示申请者的个性和魅力。
六、总结与评估(5分钟左右)
1. 学院对复试流程的讲解及描述;
2. 招生委员会评价申请者的表现,并对后续录取流程进行说明。
注:以上大纲仅为参考,具体面试流程还需以招生院校官网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公共关系团队绩效考核标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共关系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被正确评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业务质量,制定公共关系团队绩效考核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关系团队绩效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公共关系团队的核心素质之一。
团队合作能力考核标准包括:1. 协作能力:评价团队成员在合作中表现出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否顺利地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以达成共同目标。
2. 沟通能力:评估团队成员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包括表达清晰准确、逻辑思维流畅、与他人沟通有效的能力。
3. 团队协调:评估团队成员在处理内外部关系时的协调与合作能力,包括解决冲突、管理利益关系和团队中的角色发挥等。
二、策略规划与执行能力公共关系团队需要具备有效的策略规划和执行能力,以推动企业形象和品牌的成功传播。
该能力考核标准包括:1. 策略制定:评估团队成员在参与公共关系项目时的策略制定能力,包括明确目标、定位受众、选择传播渠道和制定传播计划等。
2. 创新能力:评价团队成员在公共关系方案和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能否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3. 项目管理:评估团队成员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规划、组织、协调、执行和监控项目进展,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和达到预期目标。
三、口碑管理与危机应对能力公共关系团队需要具备有效的口碑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以应对潜在的危机和公共关系事件。
该能力考核标准包括:1. 口碑管理:评估团队成员在维护和提升企业口碑方面的能力,包括积极参与社交媒体管理、处理投诉和负面事件等。
2. 危机应对:评价团队成员在危机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包括快速反应、紧急处理、及时沟通和控制危机等。
3. 媒体关系管理:评估团队成员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和联系管理能力,包括建立媒体关系、媒体危机管理和媒体资源整合等。
公共关系学课程考核说明1. 考核目标本公共关系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掌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领域;•掌握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培养公共关系管理和传播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问题。
2.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内容包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关键案例分析。
考试时间为2小时,总分为100分。
2.2 实践报告学生需要选择一家组织或企业进行公共关系实践观察,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实践过程的描述、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提出。
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40%。
具体要求如下:•实践观察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不包括参考文献);•报告结构包括绪论、实践过程描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总结等部分;•报告需要附上相关实践材料,如采访记录、调研问卷等。
2.3 小组讨论每位学生需要参与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为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每位学生至少需参与两次小组讨论,并在每次讨论后提交一份小组讨论总结。
小组讨论总结占总成绩的10%。
具体要求如下:•与小组成员协商确定讨论时间和地点;•讨论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次讨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需要均衡;•小组讨论总结字数不少于500字,包括讨论主题、参与成员、讨论内容的总结以及个人感悟。
2.4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0%。
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内容包括课程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
3. 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公共关系策略制定和实施的能力;•公共关系管理和传播的能力;•对公共关系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4. 考核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本课程的考核,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及时完成课堂作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讨论任务;•精心准备和撰写实践报告,结合理论知识对实践进行分析;•认真复习课程内容,查漏补缺,准备期中和期末考试。
《公共关系》课程考核标准(一)理论考核1、理论考核办法本课程理论部分考核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
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测验期末考试相结合考试的办法。
期末试卷覆盖面要广,涉及到课程的各章、试卷的能力层次包括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层次应有合理的比例;试卷的难度层次包括易、较易、较难、难,各层次应有合理的比例。
从考试题型来看,可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情景题、技训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形式。
2、理论考核评分标准:(二)实训考核1、实训考核办法实训考核要根据不同的实训要求,灵活掌握。
考核试题可参考教材每讲后的“创意策划”“温故测试”等有关题型,采取综合考核的形式。
2、实训考核评分标准实训考核成绩主要采取期终技能训练考核和平时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平时注意记载学生训练成绩。
成绩评定可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来确定。
五、【教学条件与资源】1、课程组主要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拟编写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讲义。
教材版本:李祚张东主编《公共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参考书目:《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何伟祥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学生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目前在建与因特网互连的校园网;可共用物流专业将建成的六个实验中心,共计140台电脑,按教学计划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有关技术资料,浏览学习《公共关系学》等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资源:《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大纲、实训的教学大纲、教案、配套练习题、单项能力训练题、综合实训案例题、《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课件等将会上网。
3、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1)ERP沙盘模拟实验室(2)机房(3)仿真实训室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我院商贸系先后与新华百货、香山集团、宁夏伊品集团、北京华联等17家企业进行实习基地合作建设,有效地保证了分阶段社会实践和集中实习的需要。
自考《公共关系学》大纲考核要求及答案▲代表识记■领会●应用★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基本质属性■公共关系的定义1。
管理说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Rex L。
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Scott M .cutlip﹠Ailen H .Center)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说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James E .Grunig,Ph 。
D)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5。
关系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蔡尔兹(H .L 。
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其社会意义.”6。
协调说“协调说“(或“平衡说”)是“关系说“的深化,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企业的营利性和社会性平衡就是公共关系."7.形象说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传播管理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试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抓住公共关系得本质属性,就能够将它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不同属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即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HomeWorkId:4106b223-2b52-440f-b1a1-3d7edab2d4f9ExamTaskId:b412bf70-c2d0-4125-9e45-eea07294cfec北航《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一1:公共关系观念之一的“愚弄公众观念”采取的方法是()。
A:编制神话、制造新闻B:向公众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资料C:双向的信息沟通D:多向信息交流正确答案:A2:()公共关系调查,是在组织或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运作中所进行的调查,宗旨在于掌握组织各方面的情况。
A:—般性B:信誉度C:知晓度D:特殊性正确答案:A3:艾维·李是第一位将公共关系引上( )轨道的人物。
A:职业化B:系统化C:程序化D:科学化正确答案:A4:公共关系观念之一的“单向灌输观念”的出发点是()。
A:欺骗公众B:重视组织或企业的利益C:重视公众的利益D:让公众了解组织正确答案:D5:揭露企业卑劣行径的“揭丑运动”(史称“扒粪运动”)发生于()。
A:单向灌输观念时期B:愚弄公众观念时期C:公众导向观念时期D:政府导向观念时期正确答案:A6:()不属于美国式CIS作业流程。
A:需求评估阶段B:企划设计阶段C:创意发展阶段D:调查阶段正确答案:D7:()的用人原则,是面向社会,根据人的能力广选人才的一种用人原则。
A:因人施任、任人唯贤B:广选博择、正视能力C:取人之长、忍人之短D: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答案:B8:共同经验范围是指传播者(信源)与传播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经历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A:信道B:媒介C:信宿D:信源正确答案:C9:举行新闻发布会需要做好会前准备工作,而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条件是()。
A:选择会议地点B:确定参会人选C:确立会议主题与时间D:确定会议主持人和发言人正确答案:C10:从公共关系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一定义所表述的内涵实质上就是()。
A:管理的科学和沟通的双向B:传播信息、协调关系、树立形象、谋求发展C:管理职能的发挥D:传播活动的开展正确答案:B11:社会组织掌握环境信息主要从()入手。
★机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目录一、总经理办公室 (1)主任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战略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4)公共关系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6)秘书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8)档案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9)总工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1)二、行政管理部 (13)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3)后勤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4)车辆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6)三、信息资源部 (17)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7)网络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8)编程维护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0)信息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1)四、人力资源部 (22)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2)薪酬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4)培训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5)人事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7)五、开发部 (29)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29)市场研究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31)规划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33)资料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35)项目报批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36)土地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37)六、材料设备部 (38)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38)材料工程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41)设备工程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43)资料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45)物资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46)七、工程管理部 (47)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47)专业工程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50)工程外联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52)资料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53)项目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56)八、计划财务部 (58)会计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62)出纳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64)内部审计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66)统计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69)九、预算合同部 (70)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70)预算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72)十、资金管理中心 (74)主任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74)一、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战略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公共关系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秘书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档案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总工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后勤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物业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车辆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网络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编程维护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信息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四、人力资源部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薪酬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培训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人事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五、开发部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市场研究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规划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资料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项目报批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土地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六、材料设备部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材料工程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设备工程师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资料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物资管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七、工程管理部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公共关系部绩效考核标准一、绩效考核的背景和意义公共关系部作为企业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其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声誉的建立。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对于公共关系部的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绩效考核的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考核标准应公开透明,公正客观,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2. 预期目标原则:考核标准应以预先确定的工作目标为依据,评判绩效的好坏。
3. 可量化标准原则:考核标准应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和量化的标准,以便对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4. 业务关联原则:考核标准应与公共关系部的业务目标和核心指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成果。
三、绩效考核指标1. 媒体关系管理媒体关系是公共关系部的核心工作之一,考核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媒体曝光度:考核部门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和质量。
- 媒体口碑:根据媒体对企业的报道和评价来评估公共关系部的品牌形象管理能力。
- 媒体合作关系:评估公共关系部与各媒体合作的频率和效果。
2. 公众关系管理公众关系的管理能力也是公共关系部绩效的重要指标,考核内容可包括:- 社交媒体管理:评估公共关系部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和引导能力。
- 危机公关处理:考核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反应能力和处理效果。
- 社会责任履行:评价公共关系部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工作表现。
3. 内部沟通管理良好的内部沟通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和凝聚力,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公共关系部的内部管理能力:- 内部员工满意度:评估企业内部员工对公共关系部工作的满意程度。
- 内部沟通效果:考核内部沟通频率及其对企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 内部培训和沟通机制:评估内部培训和沟通机制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4. 绩效评估与数据分析绩效评估与数据分析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相关考核指标:- 绩效评估体系:评估公共关系部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准确评价绩效。
- 数据分析能力:考核公共关系部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其对工作决策的指导作用。
1
北航《公共关系学》考核要求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公共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__公共关系状态__和__公共关系活动____。
2、公共关系计划制定的程序是:__确定目标___、设计方案、____编排内容___和评估预算。
3、______矫正型公共关系________是指社会组织在遇到问题与危机,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为了挽回影响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
4、_____民意测试_____是通过了解民情民意来掌握信息的一种方法。
5、______新闻制造__是指在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中人为地制造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求做好公共关系工作,扩大组织的影响。
6、____顺意公众______是指对组织政策、行为和产品等持赞赏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7、公共关系部是组织内部针对一定的目标,为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而设置的专门职能机构。
8、交际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不借助于__任何媒体_____,而是通过___人际接触___________的手段,与公众进行协调沟通,为组织广结良缘的公共关系工作。
9、____维系型企业公关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就是设法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和维持一种融洽气氛,以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
10、公众导向观念时期,应该坚持的原则:“一切为了公众”_让公众了解组织,也让组织了解公众______。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简述公共关系意识。
树立公共关系意识是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一般说来,现代公关意识包括公众意识、形象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和互惠意识。
1、公众意识
公众意识是指把公众当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把公众需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千方百计搞好同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帮助。
为此组织应该尊重公众、了解公众、善待公众,尽可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公众的认识和行为不断的向文明、健康和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公众与组织在长远利益上趋于一致。
2、沟通意识
沟通意识主要表现在组织与公众的协调沟通。
因为协调沟通是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社会组织的形象主要是在不断协调沟通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为此,组织应该高度重视与公众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一方面要及时地把组织信息传递给公众,使组织与公众之间能实现信息的真正共享;另一方面要及时地了解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意见、公众想知道的组织信息和公众需求,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不断提高协调、沟通的效果。
3
2.控制危机。
主要是建立应对危机的组织、并制定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策略和计划,从而确保在危机汹涌而来时能够理智冷静,胸有成竹。
3.解决危机。
主要是指通过公关的手段阻止危机的蔓延并消除危机。
如建立强有力的危机处理班子;有步骤地实施危机处理策略.
4.在危机中恢复.制止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快恢复企业或品牌形象;重获员工、公众、媒介以及政府对企业的信任。
5.在危机中发展。
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总结经验教训,让公司在事态平息后更加焕发活力。
INTEL公司前CEO 安迪.格鲁夫曾这样说:优秀的企业安度危机,平凡的企业在危机中消亡,只有伟大的企业在危机中发展自己。
”因此,危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企业处理得当就能在其中找到发展的机会,从而使企业得到新的发展,但这其中的前提是要对危机有正确的认识,保持坦诚的态度。
6.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卓有成效的危机管理,将促进社会的安定与进步。
反之如果危机处理不当,将成为社会的负担,并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危机管理的要素有四点:
1、危机监测
危机管理的首要一环是对危机进行监测,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企业就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对危机进行检测。
企业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刻越应该重视危机监测,在平静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杀机。
2、危机预警
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出现某些征兆,危机管理关注的不仅是危机爆发后各种危害的处理,而且要建立危机警戒线。
企业在危机到来之前,把一些可以避免的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另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通过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这样,企业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把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3、危机决策
企业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危机决策。
决策要根据危机产生的来龙去脉,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对比较优缺点后,选择出最佳方案。
方案定位要准、推行要迅速。
4、危机处理
首先,企业确认危机。
确认危机包括将危机归类、收集与危机相关信息确认危机程度以及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辨认危机影响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及后果。
第二,控制危机。
控制危机需要根据确认的某种危机后,遏止危机的扩散使其不影响其他事物,紧急控制如同救火兵刻不容缓。
第三,处理危机。
在处理危机中,关键的是速度。
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危机决策运用到实际中化解危机,可以避免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