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发展史与特点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101.45 KB
- 文档页数:3
C语言发展历史及特点C语言是一种指令式计算机编程语言,通过使用特定的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的机器代码来运行。
它于1972年由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开发,并于1978年被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所采纳为官方标准。
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中级的编程语言,具有相对较低的抽象级别,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一种高效、可移植、强大而灵活的编程语言。
下面将从C语言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发展历史C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计算机领域主要使用的是汇编语言。
丹尼斯·里奇和肯·汤普逊在贝尔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这就是C语言。
C语言基于B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扩展,并添加了一些高级语言的特性。
很快,C语言变得非常流行,被广泛应用于贝尔实验室的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C语言的简单性、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使其迅速成为主流编程语言。
1978年,C语言首次被ANSI正式标准化,这个版本被称为ANSIC或C89、C89标准的发布使C语言更加规范,使得不同编译器之间的代码更具可移植性。
1990年,ANSI C标准进行了小幅度的修订并发布为C90标准。
这个版本主要是为了修复一些C89标准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如void指针和内存管理函数。
1999年,C99标准发布。
C99标准是对C语言的一次重大更新,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如复合文字、柔性数组、变长数组、变长参数等。
2024年,ANSIC标准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订,并发布为C11标准。
C11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如多线程支持、泛型选择表达式等。
二、特点1.简洁高效:C语言注重效率和性能,其语法简单,没有过多的语法糖和限制,编译后的机器代码执行效率高。
C语言提供基本的数据类型和操作符,方便对底层硬件进行操作。
2.可移植性:C语言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实现代码的可移植性,即使用C语言编写的代码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编译和运行。
Computer,Inc.)解除了与微软公司的合作关系,但IBM与微软的合作关系从未间断过,两个公司保持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
微软公司的产品包括文件系统软件[MS-DOS和Xenix:Xenix是Unix操作系统其中一种个人电脑上的版本,由微软公司在1979年开始为Intel处理器所发展的,它还能在DEC PDP-11或是Apple Lisa电脑执行。
继承了UNIX的特性,XENIX 具备了多人多工的工作环境,符合UNIX System V的接口规格(SVID)]、操作环境软件(窗口系统Windows系列)、应用软件MS-Office等、多媒体及计算机游戏、有关计算机的书籍以及CDROM产品。
1992年,公司买进Fox公司,迈进了数据库软件市场。
1983年,保罗·艾伦患霍奇金氏病离开微软公司,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艾伦拥有微软公司15%的股份,至今仍列席董事会。
1986年,公司转为公营。
盖茨保留公司45%的股权,这使其成为1987年PC产业中的第一位亿万富翁。
1996年,他的个人资产总值已超过180亿美元。
1997年,则达到了340亿美元,98年超过了500亿大关,成为理所当然的全球首富。
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翻译为“视窗”)是微软公司最著名的产品,它占据了全世界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桌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微软在其MS-DOS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Windows 3.x系统,进行了一次有利的尝试。
1995年,微软推出了独立于DOS系统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它迅速占领了全球的个人电脑市场。
微软乘胜追击,在98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98操作系统,这是其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最成功的操作系统之一,在此基础上,微软推出了Windows 98第二版(SE版)以及千年版(Millennium版,即ME版)接着又推出了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以及现在微软推出的最新版本Windows 7都为微软赢得了很大的市场。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来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例如计算2+6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 10110000 0000011000000100 0000001010100010 01010000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
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和1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表示加,SUB表示减,MOV表示移动数据。
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计算2+6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MOV AL,6ADD AL,2MOV #5,AL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编写汇编器的程序员简化了他人的程序设计,是最初的系统程序员。
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概述Microsoft Office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套装。
常用组件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
最新版本为Office 365(Office 16)。
2013年3月微软副总裁杰夫·特珀说微软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代号为“Oslo”的Office应用,该款应用将支持Windows8、以及搭载了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Microsoft Office是一套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它为Microsoft Windows 和 Mac OS X而开发。
与办公室应用程序一样,它包括联合的服务器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
最近版本的Office 被称为“Office system” 而不叫“Office suite”,反映出它们也包括服务器的事实。
该软件最初出现于九十年代早期,最初是一个推广名称,指一些以前曾单独发售的软件的合集。
当时主要的推广重点是购买合集比单独购买要省很多钱。
最初的Office 版本只有Word、Excel 和Powerpoint;另外一个专业版包含Microsoft Access;随着时间的流逝,Office 应用程序逐渐整合,共享一些特性,例如拼写和语法检查、OLE 数据整合和微软 Microsoft VBA(Visual Basicfor Applications)脚本语言。
该软件被认为是一个开发文档的事实标准,而且有一些特性在其他产品中并不存在;但是其他产品也有Office 缺少的特性。
2007 Microsoft Office System 有一个和以前版本差异很大的用户界面。
Microsoft 使用早期的 Apple 雏形开发了Word 1.0,它于1984年发布在最初的 Mac 中。
Multiplan 和 Chart 也在 512K Mac 下开发,最后它们于1985年合在一起作为Microsoft Excel 1.0 发布:第一个在 Mac 上使用的轰动一时的零售程序。
C语言的发展史及特点C语言作为一门高级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以C语言的发展史为线索,全面呈现C语言的特点及其在计算机编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C语言的历史演变和特色功能的讲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C语言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C语言的历史发展C语言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贝尔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的领导下逐渐形成。
C语言起初是为了开发UNIX操作系统而设计的。
作为一种基于汇编语言的高级编程语言,C语言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并很快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开发中。
C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演变,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C89、C99和C11。
C89标准于1989年发布,C99标准于1999年发布,而C11标准于2011年发布。
这些标准的推出使得C语言的规范更加统一,增强了语言的功能和可移植性,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方便地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
二、C语言的特点1. 简洁高效:C语言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赞誉。
它提供了基本的编程结构和数据类型,并且具备了强大的表达能力。
C语言还支持指针操作,可以直接访问内存地址,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2. 可移植性:C语言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不同计算机架构和操作系统的差异,因此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少量的修改将同一份代码移植到不同的平台上运行,使得编写跨平台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容易。
3. 应用广泛:C语言可以用于开发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设备、游戏等。
C语言的灵活性使得它成为系统级编程和底层开发的首选语言之一。
4. 面向过程:C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它将程序划分为一个个函数,通过调用函数的方式完成任务。
这种结构化的设计使得程序的逻辑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
5. 强大的社区支持:C语言有着庞大的用户和开发者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开发人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和解决问题。
C语言发展历史及特点(精选可编辑)1.C语言的发展历程C语言作为计算机编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其发展历程承载着无数开发者的智慧和创新。
C语言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计算机科学家DennisRitchie在贝尔实验室首次推出。
当时,Ritchie 的目标是为Unix操作系统开发一门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系统编程的语言。
事实证明,C语言不仅在Unix系统上大放异彩,还逐渐传播至其他领域。
2.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要选择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按照与计算机硬件的联系程度可将程序设计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工作,从根本上说,计算机只能识别和接收由0和1组成的指令。
二进制代码称为机器指令。
机器指令的集合就是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与人们习惯用的语言差别很大,难以推广使用。
(2)汇编语言将机器语言指令符号化。
例如,用ADD代表“加”,SUB代表“减”。
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的指令转换为机器指令。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依赖具体的机器类型,被称为计算机低级语言。
(3)高级语言接近于人们习惯使用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表示形式。
编译程序负责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转换为机器指令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早期的高级语言属于非结构化的语言,编程风格比较随意,程序中的流程可以随意跳转。
这样使程序难以阅读和维护。
后来提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规定程序必须具有良好特性的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
程序结构清晰,易于编写、阅读和维护。
C语言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维护提出新的要求,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C#、Java 等。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更符合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
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基本操作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于 1946 年 2 月 ,在美国诞生。
ENIAC 和 PC 机比较 ENIACPC 机耗资 100 万美圆 600 美圆重量 30 吨 10kg 占地 150 平方米 0. 25 平方米电子器件 1.9 万只电子管 100 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 5000 次/秒 500 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 (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 (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 (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 1953 年开始研究,到 1958 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 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 2计算机特点1、具有逻辑判定能力 ,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地进行工作 2、运算速度快 3、计算精度高 4、存储容量大 ,记忆能力强§3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制造 /辅助教学 5 、办公自动化 6、人工智能§ 4 计算机组成一、PC机硬件基本配置1、主机:机箱、电源、主机板、CPU、内存、接口卡、硬盘、软驱、光驱2、显示器3、键盘、鼠标4、音箱、打印机二、PC 机主要部件与技术指标1、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做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称为中心处理器(CPU ),也即微处理器。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并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3.1C++语言的历史
3.1.1C++语言的诞生
C++语言是从C语言发展而来的,而C语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
在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为DEC PDP-7计算机设计了一个操作系统,这就是最早的UNIX。
接着,他又根据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设计的BCPL语言为UNIX设计了一种便于编写系统软件的语言,命名为B。
作为系统软件编程语言的第一个应用,Ken Thompson使用B语言重写了其自身的解释程序。
1972-1973年间,同在贝尔实验室的Denis Ritchie改造了B语言,为其添加了数据类型的概念,并将原来的解释程序改写为可以直接生成机器代码的编译程序,然后将其命名为C,1973年,Ken Thompson小组在PDP-11上用C语言重新改写了UNIX的内核。
与此同时,C语言的编译程序也移植到IBM360/370,Honeywell-11及VAX-11/780等多种计算机上,迅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程序语言。
然而,C语言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类型检查机制相对较弱,缺少支持代码重组的机制等,造成用C语言开发大型程序比较困难。
为了克服C语言存在的缺点,贝尔实验室的Bjarne Stroustrup博士及其同事开始对C语言进行改进和扩充,将“类”的概念引入了C语言,构成了最早的C++语言(1983),后来Stroustrup 和他的同事们又为C++语言引进了运算符重载、引用、虚函数等许多特性,并使之更加精炼,于1989年推出了AT&TCC++2.0版。
随后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 (American Nation Standard Instiut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一起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于1998年正式发布了C++语言的国际标准ISO/IEC:98-14882.各软件商推出的C++语言编译器都支持该标准,并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C++语言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特别适合于中型和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从开发时间、费用到软件的重用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C++语言均有很大的优越性。
同时,C++语言又是C语言的超集,这就使得许多C语言代码不经修改就可以被C++语言编译通过。
3.1.2C++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核心特征是逐步完善起来的,这也许是C++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
(1)在“C with Class”阶段,研制者在C语言的基础上加
进去的特征主要有:类及派生类、共有和私有成员的区分、类的构
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友元、内联函数、赋值运算符的重载等。
(2)1985年公布的的C++语言1.0版的内容中又添加了一些
重要特征:虚函数的概念、函数和运算符的重载、引用、常量(const)
等。
(3)1989年推出的2.0版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支持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的C++语言,新增加的内容包括:类的保护成员、多重继承、
对象的初始化与赋值的递归机制、抽象类、静态成员函数、const
成员函数等。
(4)1993年的C++语言3.0版本是C++语言的进一步完善,
其中最重要的新特征是模板(template),此外解决了多重继承产
生的二义性问题和相应的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处理等。
(5)1998年C++标准(ISO/IEC14882Standard for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标
准化协会的批准,标准C++语言及其标准库更体现了C++语言设计
的初衷。
名字空间的概念、标准模板库(STL)中增加的标准容器
类、通用算法类和字符串类型等使得C++语言更为实用。
C++语言开发的宗旨是使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和数据抽象成为软件开发者的一种真正的实用技术,所以C++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研制和开发过程是以编译系统的有效实现为前提的,这或许正是C++语言能够成功的原因。
3.2C++语言的特点
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历史上,在所有比较成功的高级语言中C++语言有着不少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的这些特点既是人们愿意选择它的原因,同时也是学好C++语言必须搞清楚的地方。
(1)C++语言是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主要的代表语言之一。
如
前所述。
C++语言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支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
的语法特征,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来所有
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新思想和新技术。
其中包括:1封装和信息隐藏。
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一起封装到类和对象之中。
2抽象数据类型。
一种新的类的定义就是一种新的抽象数据类型,它可以用在不同的程序系统之中。
3以继承和派生的方式实现程序的重用机制,为程序的重用找到了一种可靠而方便的方式。
4通过函数与运算符的重载和派生类中虚函数的多重定义,实现多种情况下的多态特征,明显的提高了程序的抽象水平。
C++语言这些典型的OOP特征,在OOP方法已被软件开发领域接受为新一代开发技术的今天,不仅已为许多软件开发者所接受,而且也被计算机专家所接受。
C++语言的3.0版本公布后,一些计算机领域的教科书,对其算法与数据结构的描述,已从过去的大部分采用Pascal或类Pascal 的语言转变为采用C++语言,因为用类和模板描述算法和数据结构具有通用性,更加简洁合理。
(2)C++语言是程序员和软件开发者在实践中创造的,无论是语言的各个特征还是整个研制过程,都体现了面向实用面向软件开发者的思想。
(3)C++语言是C语言的超集。
从C++语言1.0版本问世以来,就确定了“与C语言的100%兼容”的宗旨,虽然这样做也为C++语言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利大于弊,这也是C++语言成功的关键。
C++语言与C语言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从C语言中继承了其独有的为程序员所喜爱的简明高效的表达方式。
②比较容易的解决了目标代码高质量、高效率的问题。
③吸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批高水平的C语言程序员,他们比较自然的转向了C++语言。
5可以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批C语言程序软件兼容,可以使它们在C++语言环境下继续维护使用。
为了有利于C++语言的发展,C++语言的设计者和开发商还注意解决与C语言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C语言与C++语言及其编译系统同时发售,促进了C语言程序员向C++语言转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C语言的语法成分,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取代工作,例如:
1引入const常量和内联系函数概念,取代宏(#define)定义。
2引入reference引用概念,部分取代过于灵活而影响安全性的指针。
3引入动态内存分配运算符(new),取代比较低级的有关库函数。
4引入用于数据输入/输出(I/O)的流类,取代可读性差的C语言I/O库
C++语言采用全部包容C语言的策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
1同时支持两种程序框架——SP框架和OPP框架。
2容易引起误解。
C++语言是C语言的超集,是C语言的改善。
实际上在设计方法、思想上和风格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