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 格式:pptx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
哎呀,说起这个七年级上册的第22课,啥子《寓言四则》嘛,那简直就是小时候听爷爷奶奶摆龙门阵的那些老故事,换了个新衣裳登场了。
第一则,讲的是《龟兔赛跑》。
那兔子,骄傲得跟啥子一样,路上还打盹儿,结果让慢慢腾腾的乌龟给超了车,这告诉我们,做人莫学那兔子,骄傲自大要不得,脚踏实地才能赢。
第二则,《狐狸和葡萄》。
狐狸看到高高挂起的葡萄,想吃又吃不到,就自个儿嘀咕:“这葡萄怕是酸的。
”哈哈,笑人得很!其实就是说,有些人啊,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己做不到就给自己找借口。
第三则,《农夫和蛇》。
冬天里,农夫好心救了条冻僵的蛇,结果蛇醒了反咬农夫一口。
这事儿告诉我们,好心没错,但也得看清对象,不然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最后一则,《狼来了》。
那放羊娃老喊“狼来了”,大家一次次上当,结果真狼来了,再也没人信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撒谎的人最终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自个儿吃亏。
这四则寓言,听起来简单,道理可深着嘞。
就像咱们四川人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还有,“人莫贪心,蛇莫伸头。
”这些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智慧,放在哪里都不过时。
同学们,多读读这些寓言,心头有数,走路才稳当!。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
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
2.《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
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那些盲目自信、骄傲自大的人最终会走向失败。
3.《智子疑邻》的寓意是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告诫人们待人处
事要公正客观、不偏私。
4.《塞翁失马》告诫人们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坏事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这四则寓言故事都短小精悍,含义深刻,都以生动鲜明的情节和形象来反映生活、寓意深远。
学习本课后要认真体会它们的寓意。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1、狐狸和葡萄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
”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
”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2、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寓意这寓言说明,帮助坏人,并向坏人索取应得的报酬,就是没有认识到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3、小男孩与蝎子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
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
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小孩听罢就跑了,蝎子很得意。
过了一会儿小孩又回来了,拿出一个长长的夹子,轻佻的夹住蝎子的尾巴,小孩蹦蹦跳跳的跑回家给妈妈看他今天的收获,妈妈很高兴,中午弄了一盘油炸蝎子给孩子吃。
寓意:这故事本来是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可也要看谁势力大,小蝎子跟人较劲这不是找死呢吗。
4、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
1.猴子偷桃
有一只猴子,它时常到树上摘桃子吃。
一天它看见桃子特别甜美,于
是把它们全都装进袋子里,就说:“今天我不想去摘了,我可以把它带
回家去了!”结果,它没等到走多远,就被林主发现了,林主便怒气冲
冲地惩罚它,把它的所有桃子全都拿过来划分给猴子们去品尝。
2.老鼠开会
有四只老鼠结伙把一大筐白豆带回家。
其中一只突然悬了个手指:“咱
们明天中午在这里开会,叫大家来分这些豆子!”于是,它们们都散去了,心想:明天就能吃到白豆了!结果,它们第二天早上来到现场,
就只剩下空空如也!原来,它们之前把筐子留在了那里,可是晚上里
就被别的老鼠给偷走了!
3.狐狸和鸡
一只狐狸对一只母鸡发出了诱惑,说:“这里有一片青草地,有没有兴
趣一起去看看?”母鸡想了一会儿,觉得这种机会也不多,也没有害怕,就答应了去。
可是,当它们到达青草地的时候,狐狸仓皇地跳入大草
丛里,把那只母鸡叼到嘴里!
4.麻雀抢食
有一群麻雀,每天都去寻找食物。
他们在田野里发现了一大簇玉米,
都忙着想抢占优先拥有它。
结果,结果一只比较叼的麻雀抢了,其他的也一股脑儿地追了上去,结果整个簇的玉米全都给抢光了!。
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
”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一、主题:这四则寓言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这些故事虽然简单,但它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二、主要情节: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问雕像者自己的价值。
雕像者说:“如果你当宙斯的一半,一个银圆;如果你当普罗米修斯,定价两银圆。
”赫尔墨斯听后,十分不快,觉得自己被低估了。
2.《蚊子和狮子》:蚊子向狮子挑战,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面前,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临死前它感叹:“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3.《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必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来了盗贼,富人十分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4.《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老翁不小心骑马摔断了腿,邻居们都来慰问。
老翁却说:“这未必是坏事。
”过了不久,老翁的儿子得到一匹好马,但不久在野外死去。
邻居都来安慰老翁,老翁却说:“这也许是好事。
”后来长城一带爆发战争,其他人都死了,只有老翁幸免于难。
三、寓意: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自大和骄傲自满。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可能过高,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
2.《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3.《智子疑邻》: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偏见而失去客观判断力。
我们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不是因为个人喜好或者偏见而影响我们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