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 单元《声音的利用》同步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22.74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声音的利用经典题目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市•积极响应各级教育部门的号召,从2月10日起利用网络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各科老师轮番上阵网络直播,物理组推出的大礼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得到了大BOSS铁哥的高度评价,下列物理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初三学子们可以听到风格不同的课,当听出自己熟悉的老师声音时异常兴奋,是因为各位老师声音的频率不同B.彭老师在讲到关键点时通过增大声音的音调从而达到增大音量的目的C.马老师录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嘴唇的振动引起的D.同学们通过听网课获取知识,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C.两者音色相同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3.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它们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C.人听到的声音大小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x10$ m/sB.有倒车雷达的轿车,倒车时利用了次声波C.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拾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响度5.如图所示是一款低音频发声火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火火焰。
关于这台低音频发声火火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量大,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波可以火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音频发声火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声源不需要振动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调行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二、填空题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o8.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传播速度将变大B.医院里检查身体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若人轻手轻脚的上楼,则声控灯不会发光,是因为声音的音调太低D.听声辨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不同2.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
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
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C.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D.超声导盲杖利用声音可传递能量原理制成3.《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士兵听到的是次声波B.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C.士兵伏地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的D.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4.如图所示的超声波应用事例中,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A.B.C.D.5.夏季,我市诸葛亮广场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
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B.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铃声逐渐变大B.乙图:用发声响度不同的音叉轻触静止的乒乓球,两次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相同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随音乐跳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丁图:用嘴吹一根带活塞的塑料管,将活塞上下拉动时,发出哨声的音调不改变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声波能传递能量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说明真空能够传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B.0dB是指没有声音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要快D.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9.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它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然后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声音的响度足够大,我们就能听到此声音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C.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速度变大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次声波,因此超声波的速度大于次声波2.地震及海啸都会产生次声波,但人耳却听不到,原因是A.速度太快B.速度太慢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3.关于图中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4.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比次声波快B.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所以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次声波不能传递能量D.即使增大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响度,人耳也不能听到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用相同的力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B.乙图:烛焰晃动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丙图:该实验器材只可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不可以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丁图: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6.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中医学望闻问切中的闻B.超声波清洁牙齿C.超声波检查身体D.轮船的声呐设施7.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
由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8.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乙图:观察接触发声音叉的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C.丙图: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时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变小,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丁图: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这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9.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画卷》,用笛子、古筝、琵琶和中国大鼓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歌唱山河辽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都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很快C.笛子和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能量10.频率很高的超声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即集中在一定的方向上传播),坚硬物(如石块)容易吸收超声而被粉碎,松软的物质则能让其通过。
声的利用练习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大象利用人们听不见的超声波进行交流.B 人们利用听得见的次声获得信息,来预测火山、地震、海啸等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发生C 玩具、激光器发出的是超声波D 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能产生次声波2.关于声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 它本身必须能发射超声波C 它本身必须能接受超声波D 它能确定物体的远近3.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D 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危害.4.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错误的是A 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s的回声B 体育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C 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D 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5.地震前夕,在地球内部某处振动发声,这种“地震征兆”人耳不能察觉,而动物能够观察,那么这种振动的频率范围可能是A 小于每秒20次B 在每秒20次到每秒5000次之间C 在每秒5000次到每秒20000次之间D 大于每秒20000次6.请你在下列问题中填上通过声音获取了什么信息.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在,利用超声波检查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蝙蝠在夜间觅食,却碰不到墙壁核树枝,它们的“绝技”实际上利用的是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群大象突然静静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它们交流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___波.8.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利用的是A 蝙蝠在黑夜发现要捕食的昆虫B 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C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D 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9.下列对声的利用中,不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是A 利用声纳探测海深B 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C 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D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10.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B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什么用处C 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D 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 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造成人员内脏破裂、骨折或皮肉撕裂B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 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质进行钻孔核切削加工D 电视机的遥控器遥控电视12.某山上寺庙敲钟,经过4s可以听到对面山壁传来的回声,则该寺庙与对面山壁的距离是_________V声=340m/s13.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应用这一原理的是A 利用“声纳”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B 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C 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D 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进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体验中考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2.通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导致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噪声的音色C.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铃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3.齐齐哈尔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5.黑龙江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徐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7.荆门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8.烟台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只能传递信息C.音调和响度完全相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也完全相同D.在空屋子里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要大些,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10.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间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11.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空气能够传声。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1.关于声的应用,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D.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台风产生的超声波,确定台风的方位和强度。
【答案】D【解析】台风发出的是次声波。
选D.2.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来诊断疾病,其中通过声音信息来诊断的是〔〕【答案】B【解析】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病症;切;指摸脉象。
选B。
“B超〞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B超是利用次声波在工作C.利用B超可以检查胎儿发育是否正常D.B超利用超声波在工作【答案】A【解析】B超是利用超声波在工作,利用它可以诊断疾病,检查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对金属进行无损“探伤〞等。
选A。
4.以下不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在工作的是〔〕A.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甚至熄灭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物体D.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答案】D【解析】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主要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选D。
5.不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结石B.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心率来诊断疾病C.爆炸震碎了附近的玻璃D.超声波加湿器喷水雾【答案】B【解析】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心率来诊断疾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不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选B。
6.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应用广泛,以下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答案】D【解析】A.验钞机通常用荧光识别、磁性分析、红外穿透三种方式识别真伪,未利用超声波,A错。
B.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B错。
C.电视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发送信息,实现“远距离〞控制,C错。
D.声呐系统是根据超声波回声定位制造出来的,D正确。
选D。
7. 关于声音的利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在开阔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时,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C.利用声呐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D【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A错。
第3节声的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 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B. 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C.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D. 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2.在雷电交加的夜晚,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响个不停。
这是因为()A. 人的耳朵产生的错觉B. 闪电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D. 雷声经过地面、云层及山岳的多次反射3.下列例子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 利用噪声作为武器对敌人造成杀伤B. 利用声音清洗钟表等器械C. 利用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D.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来确定螺栓是否松动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A. 探测海洋深度B. 探测鱼群C. B超检查胎儿D. 声音使烛焰摇动5.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 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 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6.同一个人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其原因是()A. 教室里声音传播的快B. 操场上障碍物多,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 操场上声音传播的快D. 教室里原音和回声会混合在一起7.人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若声速为340m/s,则人要听到回声,距离前方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A. 34mB. 68mC. 17mD. 8.5m8.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A. 声呐探测鱼群B. 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C. 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 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9.在教室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A. 在教室说话没有反射B. 教室里墙壁间的距离不够远,反射回来的声音和原声混在一起C. 教室里的墙壁用没有回声的材料制成的D. 声音不够大二、填空题10.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闻是指声音能________1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C.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D.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3. 如图所示,小芸将一支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在振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 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C.空气不再传声D.声音太小,我们听不到了6. 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 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 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8. 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水的多少B.夏天人们买西瓜,要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生熟C.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D.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9.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10.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音的利用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A2. A3. C4. D5. C6. A7. C8. A9. B 10. B11. A 12. B 13. D 14. C 15. A16. A 17. D 18. B19. 振动;次声波20. 68;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21. 音调;153022. 音色;能量23. 做功;传递信息;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24. 能量;1530;真空不能传声25. 液体(水);9;不能26. 空气;音调27. 0.005;超声波;328. 音调;1531;真空不能传声29. 超声波;信息30. 电磁波;吸收;信息31. 表面积32. 解:(1)由v=可得,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因声音传播的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等于鸣笛处到山崖距离的2倍,所以,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s车=2s-s声=2×740m-1360m=120m;(2)汽车的行驶速度:v车===30m/s.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为120m;(2)汽车的行驶速度为30m/s.33. 高于20190Hz;能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4. 飞机(或飞行员自己);3×108;人耳处35. 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6s=3s,由v=可得,该处的海深:s=vt=3s×1500m/s=4500m;(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月球附近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声呐技术来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答:(1)该处的海深为4500m,(2)不能;因为月面附近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解:A、声音靠介质传播,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就不会听到,故A错误;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A.(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2)减小噪音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此类题目是考查声音方面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目,要结合相关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2.解:A、“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故A正确;B、石油、煤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C、“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羽毛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羽毛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音的利用同步练习(含答案)4.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分辨蛙声和蝉鸣是依据它们发声的音调不同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5. 影剧院及音乐厅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且四周墙壁挂呢绒帘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 装饰的更美观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的响度C. 易于吸收声波,减弱反射的回声D. 可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悦耳6. 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具有能量7.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C. 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 下列实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 倒车雷达发现障碍物D. 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11. 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B.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 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1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B.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D. 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1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高铁列车轨道采用无缝连接,减小了车轮与轨道碰撞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体育课上老师利用哨声来发出各种指令,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4. 随州市广水一中物理老师程军涛在CCTV科技节目中展示了自制教具“用锡纸记录声音“,赢得了亿万观众的赞叹(如图).对着纸纸筒唱歌,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及试题答案预览11.①人们挑选磁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磁器是不是有裂纹;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③④解析:①人们挑选磁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磁器是不是有裂纹,即通过声音咱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②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即通过接收到的回声判断海洋的深度,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③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即通过声音判断人体是不是发生病变,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即特指声音比较有“劲”,故是声音传递能量。
1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令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由于它的破坏性大,而且它的频率低于______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可能远离地震源。
答案:次声波20解析:地震时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
答案:能量听信息解析: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中医通过听的方式,获取病人身体的信息,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
三、解答题14.1912年“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起事件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式遥测航道上的冰山。
请你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若是能测动身作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
《声的利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 .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
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 .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
2.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如图所示。
这个实验中小“人”在音乐声中跳舞不能说明的是()
A .声音由振动产生
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固体可以传声
3、如图所示,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
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
清洁器开始工作。
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
到“嗞嗞”的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 .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C .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D .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医生利用超声波可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B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大
C .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髙
D .往暖瓶里灌水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二、填空题
1. 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________;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 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2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能发现松动的螺栓,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__。
医院里可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了声音能传递
________。
3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表明声音可传递能量的是
________。
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0 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 0.6 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则海底障碍物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________m。
5.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________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________ .
A.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喷雾加湿器
C.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
D.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E.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6.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面,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请列举该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举一例即可).
三、实验探究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
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实验过程中,保持纸筒A和B的位置,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听反射声音的强弱;
(2)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材料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