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1.10 KB
- 文档页数:2
苏州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导师简介医学部:生物医学研究院
姓名熊思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10 导师类别:博导技术职称:教授
所在学科专业名称免疫学
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分子与细胞免疫机制疫苗分子设计的基础与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与细胞学基础免疫耐受的分子与细胞机制
个人简历1984-1985 山西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硕士
1985-1987 中国医科院肿瘤所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
1989-1992 上海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博士
1992-1998 卫生部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1994 法国INSERM U271 博士后
1995-1998 美国加州大学UCSD 访问学者/教授1998-2008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主任
2000-今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5-今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2009-今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2009-今苏州大学副校长/特聘教授
学术成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组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免疫学会理事长、美国AAI、SLB、ASM会员、上海市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学科组长;是《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
2011年4月6日。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古代文学教研室杨海明:男,1942.11,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师从著名词学专家唐圭璋先生,长期致力于唐宋词学的研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唐宋词研究。
王钟陵:男,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唐前文学、文学批评。
马亚中:男,1957.9,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
周秦:男,1949.1,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清代诗学。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昆曲及古典戏剧。
赵杏根:男,1956,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先秦诸子、宗教与文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曹林娣:女,1944.8,文学硕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导、艺术设计专业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陈桂声:男,1950.9,文学硕士,教授,硕导。
师从朱一玄先生治中国小说史。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话本小说。
黄镇伟:男,1954.10,文学学士,研究馆员,硕导。
研究方向:图书文献学,新闻史,出版与文化传播。
张修龄:男,1951.3,文学学士,副教授,硕导。
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诗文、近代诗文)。
涂小马:男,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文献学。
杨旭辉:男,1972.4,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明清文学。
薛玉坤:男,1971.5,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词学。
钱锡生:女,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新闻学。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朱栋霖:男,1949.6,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
范培松:男,1943.7,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苏州大学现有84个硕士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
说明:所有博士生导师同时都是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学位点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王晓升1962.07 教授发展哲学狄仁昆1944.05 教授经济哲学沈荣兴1944.09 副教授管理哲学朱奎保1938.12 教授马哲原理不招生学位点名称:中国哲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周可真1958.07 教授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潘桂明1944、07 教授中国哲学蒋国保1951.06 教授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范竹增1942.12 副教授文化哲学学位点名称:伦理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李兰芬1950.09 教授管理哲学,伦理学陆树程1956-1 教授应用伦理学王晓升,教授,男,1962年6月生,江苏大丰县人,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和语言哲学,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语言与认识》,《现代化:发展与价值》,《走出语言的迷宫》。
沈荣兴,副教授,男,1944年9月生,籍贯江苏无锡。
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逻辑学专业,获哲学硕士。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江苏省逻辑学会副会长。
主要论著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思维形式研究之比较”、《逻辑学导论》、《创造与方法》等。
狄仁昆,教授,男,1944年6月生,江苏省溧阳县人。
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方法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哲学、科学哲学。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专著为《走向大科学的经济学枣经济学的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
代表性学术论文:“西方经济哲学研究辨析枣世纪的跨越”、“西方经济理论检验问题的哲学分析”、“论经济系统的自激放大机制”、“经济理论的结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略论哲学逻辑”、“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为何陷入两性”、“区分思维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等。
导师介绍排名不分先后概率统计博士生导师∙王岳宝,男,1947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概率论及在金融保险中的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自然基金等基金项目3项。
在J. Math. Anal. and Appl.、Science in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等国内外重要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曾应邀赴台湾参加学术会议。
自1998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
∙王过京,男,1959年5月生,教授,在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保险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
在IME、SPA、应用数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应邀赴香港进行学术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
自2001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导师∙汪四水,男,1965年5月生,副教授,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生物统计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生物数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自2001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
∙成凤旸,男,1962年6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概率论及在金融保险中的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Southeast Asian Bulletin of Mathematics等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计算数学博士生导师岳兴业,男,1966年10月生,教授,于苏州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学术访问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
曾经和正在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一项‘973’项目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从事多尺度建模、分析与计算的研究,一方面研究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及溶质运移,来源于能源工业中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研究先进复合材料在多物理场和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性质、响应机理及优化设计。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学位点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赵鹤鸣教授信号处理
汪一鸣副教授计算机通信
俞一彪副教授数字信号处理
翁桂荣副教授多媒体通信,传感器及电子测量
赵建龙高工计算机通信
王加俊副教授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周旭东副教授信号处理
施国梁副教授自动控制、机器视觉
学位点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崔志明教授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
朱巧明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徐汀荣副教授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与数据库
杨季文副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吕强副教授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计算语言学
陆建德 .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协议
朱艳琴副教授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安全技术
孙涌副教授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计算机系统
王宜怀副教授单片机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学位点名称:应用化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屠一峰副教授电分析化学
刘德启副教授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化学
狄俊伟副教授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
学位点名称:纺织工程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徐回祥教授丝绸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研究
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
俞加林副教授纤维集合体的纺织加工理论与实践
左葆齐副教授蚕丝蛋白粉综合利用、计算机的纺织应用、纺织工艺理论、质量控制
陈宇岳副教授纤维(真丝)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李明中 . 副教授有机高分子膜及其生物医学材料
费万春副教授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
胡征宇副教授制丝机械与技术
王国和副教授
学位点名称: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盛家镛副教授茧丝绸结构和性能研究
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不招生
蒋耀兴副教授纺织材料和纺织品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
潘志娟副教授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及其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学位点名称: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钱国坻教授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不招生
梅士英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
陈国强教授织物功能性整理及其化学反应
杨如馨副研纺织品染整新技术、新工艺
程万里副教授染色性能研究
杨百春研究员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王惠珍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
朱亚伟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近代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赵建平副教授
唐人成副教授纺织品染整工艺与理论
学位点名称:服装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傅菊芬副教授服装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
陶华,教授,男,年月生,江绍兴人,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获工学士学
位;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年于法国国立理工学院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装配,结构疲劳,并行工程。
近年发表主要论文:应力波安装干涉配合紧固件;振动疲
劳研究之发展:钛合金和铝合金低温疲劳寿命研究(法文);超声疲劳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并行工程技术研究。
主要兼职: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航空连接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网点办主任,
陕西省中法科技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钛合金疲劳裂纹起裂机理。
现主要科研项目:超声疲
劳机理和寿命预测及结构抗超声疲劳设计方法;
桂世和,教授,男,年月生,自动控制专业。
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历年来,在“控制理论及应用”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现从事的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年月已办退休,现回聘在机电系工作。
黄民柱,副研究员,男,年月生,浙江江山人。
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机械系,现为线性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纺织机械设计。
主要论文有“圈多器原理”等十二篇,“电动绕球机”专利两项。
三十多年来参加多项纺织机械设计、研制工
作
樊琳,副教授,男,年月生,籍贯:苏州。
年月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
备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我校机械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特种加工。
从事科研有数控编程“非圆曲线和列表曲线的圆弧拟合”,“数控线切割机床自动停机装置”,无级变速器“超越离合器片弹簧结构设计”和“多相并列连杆式无级变速器数显装置”等。
卫瑞元,副教授,男,年月生,籍贯苏州。
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
现为我校机械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械动力学、现代设计方法等。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多臂机运动分析、片梭织机投梭机构动力学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