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考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考试要求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及简单应用。
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第1节质量一、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1、区别物体与物质.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
再举个例子,锤子钉子两个物体都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而构成的物质铁多少不同.(概念比较抽象,最好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先死记,到后期自然理解了)2、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m”表示。
(记住!)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1t=103kg 1kg=103g 1g=103mg(此处必考估算题,质量、长度、时间、温度、速度的估算值附后,记住!)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填空选择都可能出题,理解并记住!)二、质量的测量1、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天平非常重要,大考小考都要考,中招不少于5分,先理解,划线的词句常填空)1、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或水平台面,填空)(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走高端”,哪儿高往哪个方向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注意: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砝码。
选择填空)测量环节要牢记: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另外:先估后测,先砝后游。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归纳一、质量。
1. 质量的定义。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一块铁,把它做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不变;水结成冰,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位置改变了,质量也不变。
2. 质量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质量的测量。
- 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还有台秤、电子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
- 天平的使用。
- 使用前:-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使用时:-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密度的定义。
-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 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 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g/cm³ = 1000kg/m³。
3. 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V(对于规则固体,可根据几何公式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即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_1,再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V_2,则固体的体积V = V_2 - V_1)。
- 根据公式ρ=(m)/(V)计算固体的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质量与密度复习题一、选择题1.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2.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4C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 01C时液体的体积比05C时的大D.由01C升高到08C,液体体积一直变大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 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3题图 4题图4.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t/℃0 1 2 3 4 5 6 7 8ρ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kg(3-m)A.水在4℃时密度最大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5.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6.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B.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C.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D.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7.托盘天平测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左盘下沉时,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并调节砝码C.增加砝码,并将平衡螺母向右转动D.增加砝码,并将平衡螺母向左转动8.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称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A.等于4.1g B.大于4.1g C.小于4.1g D.无法确定9.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10.瓶质量为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改装某种液体总质量为840g,则由此可知该液体密度为( )A.0.80×103kg/m3B.0.85×103kg/m3 C.0.88×103kg/m3D.0.90×103kg/m3二、填空题1.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则质量为60kg的人的体积为 m3。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质量1、质量:(1)定义: 叫做质量。
用字母 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1t= kg ,1kg= g=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 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 的桌面上,之后把 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 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砝码加在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的后加质量 的,最后加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 、 、 、 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
第2节 物质的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 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为 ,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 kg/m 3; a ×103 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 kg/m 3,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思 ,;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
4、密度的大小由 决定,还与物质的 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 铁的密度 铜的密度 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冰的密度 木块的密度。
(填大于活或小于)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质量和密度总结知识点一、质量1.1 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和重力作用,是衡量物体惯性和重力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1.2 计算方法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称量来测量,使用天平对物体进行称量,就可以得到它的质量。
在工程上,常常使用天平、电子秤等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3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受其物质组成和大小的影响。
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同一物质的质量随着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1.4 应用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和重力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上,我们常常需要对物体的质量进行精确测量,以便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
在物理学中,质量的概念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二、密度2.1 定义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它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2.2 计算方法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质量/体积。
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有测量密度器和水银柱法等。
2.3 影响因素物质的密度受其物质组成和温度的影响。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4 应用密度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在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中,密度是制定材料选择和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研究中,密度是分析物质特性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
三、质量和密度的关系3.1 关系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密度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来表示。
3.2 应用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工程中,我们需要对材料的质量和密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便进行材料选择和设计参数的制定。
在科学研究中,质量和密度的关系是分析物质特性和相互作用的重要依据。
第6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06g3.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3.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1g/cm3=103kg/m3。
4.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固体的密度:原理:ρ=m/V质量(m):用天平测量。
体积(v)的测量(1)形状规则:用刻度尺测量(2)形状不规则:①ρ物>ρ水,沉入水中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②ρ物<ρ水,浮在水面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说明:A.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看”:单位[1毫升(ml)=1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总结质量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2、质量(m):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3、判断物体质量是否改变的方法:看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有增减。
如果物质有增加质量变大;如果物质有减少质量变小。
4、质量的国际制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5、单位换算:1吨= 1×10³千克1千克= 1×10³克1克= 1×10³毫克6、联系生活:1千克= 2斤500克= 1斤50克= 1两7、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8、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9、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
(2)看:看游码是否在零刻度线处,如果不在应把它拨回到零刻度线处。
(3)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调节时明确,往哪边调节平衡螺母,就是在增加哪边的重量。
例如:指针往右偏时,说明右边重了,调节时就应该增加左边的重量,所以应该往左边调节平衡螺母。
)(4)称量:称量时注意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放砝码时应该由大到小的放。
当放入最小砝码前左盘重,而放入最小砝码后右盘重时,应不放最小砝码,而改为拨动游码,最后使天平平衡。
(拨动游码相当于是在往右盘添加小砝码)。
(5)结果:物体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以左边边缘为准)10、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还是能得到物体质量,他等于砝码总质量减去游码对应刻度值。
物质的密度1、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不相等。
3、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常数。
而这一比值就是该物质的密度。
4、对于不同物质而言,当他们质量相等时,体积越大的密度越小。
当他们体积相等时,质量越大的密度越大。
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他的密度为一常数,与他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而这一数值又只满足该种物质的密度是和其他物质的密度完全不同,是该物质所特有的,所以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质量和密度一、知识梳理质量:1.定义:物体含有多少叫质量,用字母表示。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单位:国际通用单位,符号其他单位:、、。
单位换算:1t= kg,1kg= g,1g= mg。
★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mg;一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9kg;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生活中一斤= g= kg;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 kg 。
3.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线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是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按“先后”的顺序添加砝码。
注意:(a)天平称的物体的质量不超过天平的最大 (b)感量表示天平的灵敏程度(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思考:一个物体的质量什么时候会发生改变?密度:4. 密度的定义:我们把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来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5.密度公式: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关系。
6.水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为:。
思考:一个物体的密度什么时候发生改变?密度的测量:7.量筒的作用:量筒是测量的专用仪器,上面标的刻度单位一般是。
1L= mL。
8.量筒的使用:使用量筒前应先观察它的和,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
9.测密度的原理:测量物体密度时只要测出物体的和物体的,运用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密度。
AB二、典例分析 1.质量【例1】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其质量_________;一块铁熔化成铁水时,其质量_________;宇航员把一块手表从地球上带到太空中,手表的质量_________。
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所处的_________无关。
八年级密度与质量总知识点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在八年级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密度与质量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密度与质量总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密度的定义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其中质量用单位克,体积用单位为立方厘米。
物体的密度也可以用单位克/立方厘米来表示。
二、物体的浮力和浮力的计算公式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时,它所受到的上升力就是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放入液体中排开液体所受到的上升力,或者等于液体中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浮力=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其中密度取液体的密度,物体体积是物体放入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三、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不一样,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也不一样。
固体的密度一般为2-20g/cm³之间。
常见固体的密度有金属(7-19g/cm³)、水晶(2-5g/cm³)等。
液体的密度一般是范围较广的,常见的液体密度为0.6-2g/cm³之间。
如水密度为1g/cm³,酒精密度为0.8g/cm³。
气体的密度比较小且变化较大,常用的单位是克/立方米或千克/立方米。
四、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指物体所含的物质的量。
质量的单位是克。
质量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称重来得到的,称重时需要将物体放在一块精确的天平上,称出物体所含的质量,精度越高,得出的质量越准确。
五、质量的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物质形态与状态的改变不会影响其质量,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是相等的。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基本上不会消失或新生,反应前后原子总数相等,因此物质质量也相等。
六、密度与质量的应用1.密度与浮力可以用来解决物体浮沉问题: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如果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表面;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会下沉;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