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好
- 格式:ppt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40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人类口粮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农业生产。
一、精确施肥技术精确施肥技术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
它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精确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营养管理和肥料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
1. 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确定土壤养分含量的首要步骤。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以及pH值等指标,农民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营养管理养分管理是精确施肥的核心内容。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调配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作物能够获得所需养分。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3. 肥料利用效率提升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采用控释肥料、液体肥料等新型肥料,通过缓释效果和高效吸收特点,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精细管理技术精细管理技术是另一项推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方向。
它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1. 间隔栽植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种植密度过高的问题,导致光、水和养分的竞争加剧,并且易发生病虫害。
而通过间隔栽植技术,合理安排植株间的距离,增加植株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
2. 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将水管理和施肥有机结合的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施肥时间,将肥料充分溶解于灌溉水中,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减少浪费和排放,提高施肥效果。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等方法,针对性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农民科学栽培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水稻的栽培效果会更好。
在土壤改良方面,首先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深翻耕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在农业生产中要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免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
二、适时播种水稻的生长期较长,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利用好每一个生长阶段。
适时播种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水稻的适播期在4月上中旬,北方地区适播期在5月上中旬。
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科学施肥水稻是一个高产作物,因此施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阶段分别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科学调配配方肥,以达到肥料充分利用的效果。
四、合理灌溉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水稻的生长期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旱季和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水盐积累,影响水稻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六、定期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如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整秧田等。
这些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水稻充分吸收养分,保证生长发育顺利。
也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保护水稻的生长。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水稻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一、良种选用良种的选用是决定水稻高产的第一步,选用良好的种子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营养失衡等情况。
选用的种子应该有以下要求:1. 品种优良:选用的品种需具有丰产、耐病、耐逆性等特点,如杂交水稻降低了水稻生长期,延迟衰老及重穗低在田间多年展现出优越的产量表现。
2. 一致性好:选用的种子应该外观一致,杂质少,色泽均匀,长势相当,平均水分灰分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衡。
3. 纯度高:选用的种子应该有较高的纯度,即杂质率、水分率、不完善甘粕率、不完整颗粒率等都应该比较低。
4. 生长势强:选用的种子应该生长势强,有抗促生剂、抗早衰剂、抗病抗虫的性能。
二、良田造就1. 土壤选择:水稻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气、排水好,选择土壤要求不含盐碱,不含毒性元素,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度。
种植前应该根据水稻品种的特点和土地地理位置来选用稻田及配合种植。
2.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肥力的不足,可以进行有机肥膜铺盖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3. 排灌工程:针对水稻生长要求湿润度和排水好的特点,应该建立并维护好排灌工程,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三、肥水管理1. 施肥:水稻是一种高营养作物,施肥应该充分考虑水稻种类和生长期特点,循序渐进地施肥,一般分基肥、追肥、微量元素三个阶段。
应该注意施肥条件和肥料遵循科学合理、安全节约的原则,避免肥料浪费和会引起环境污染的不当施肥。
2. 浇水:水稻的水分需求很大,需要在田间遵循节约用水原则,循序渐进地浇水,学会掌握水分快慢、水力满足程度、田间水流量等因素,避免浪费和不适当浇水。
四、深耕细作1. 深翻耕作:水稻生长期不宜移植和靠拍,应该在选好田地后进行深翻耕作。
这样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培养良好的微生物和物理性质,保证水分和肥力供给,同时也减少土地污染和提高水稻品质。
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中浙优8号水稻是由中华农业大学育成的优良品种,于2002年通过了省级审定,属于粳稻,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如下:特征特性:1.生长期短:中浙优8号水稻生长期110-115天,比传统水稻品种短10-15天,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收获期的灵活性。
2.矮秆量优:中浙优8号水稻植株矮秆,茎秆硬度强,重心低,不易倒伏,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稳产性和抗风性。
3.抗育性好:中浙优8号水稻具有优良的抗育性,即在高肥条件下,水稻依然会形成实心稻谷,保证水稻的高产。
4.种子多:中浙优8号水稻每穗穗粒多,结实度高,单穗穗粒数在170-185粒左右,高产品种的特点十分明显。
5.优质性强:中浙优8号水稻米粒饱满,颗粒饱满透亮,丰富的营养成分使之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高产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与改良:中浙优8号水稻生长适宜的土壤类型为中性或者碱性壤土,土壤墒情应该适度湿润,可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改良土壤。
2.育苗管理:种子应该选用优质无病虫害的种子,适量使用秧盘,育苗过程中温度要控制在25-30℃,保持湿度,进行适当的通风。
对于育成的幼苗,避免长势过盛,采取疏苗、追施少量的氮肥等措施。
3.田间管理:中浙优8号水稻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故田间管理要注意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进行适量施肥和草地清理工作,及时病虫害防治,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收获和加工:中浙优8号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晾晒,让稻米完全成熟,再进行入库加工。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分选质量,脱壳率达到80%以上,及时清理杂质和保管妥善,确保后续的销售和使用。
总之,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个特征优良,高产稳定的优良品种,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水稻生产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种优质水稻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特点。
下面将对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1. 丰产性强: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种高产水稻品种,其单产可以达到每公顷800公斤以上。
这一丰产特点使得中浙优8号水稻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
2. 优质稻米:中浙优8号水稻糯性较好、米粒粘稠、米质洁白,口感优良,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受到市场欢迎。
3. 适应性强:中浙优8号水稻适应性强,适合于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
4. 抗逆性好:中浙优8号水稻对水、肥、病虫害抗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抗倒伏性和抗病性。
5. 生长周期短:中浙优8号水稻生长周期短,成熟期早,适合于秋播晚熟、春播早熟,增加了种植的灵活性和收获的时间窗口。
二、中浙优8号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中浙优8号水稻适合在肥沃、排水良好、肥力高的壤土上种植。
宜在PH值在5.5-7.0之间,富含有机质和充足的养分的土地种植。
2. 播种期选择:中浙优8号水稻适合春播早熟、秋播晚熟。
对于春播早熟,宜在4月上旬至中旬进行,对于秋播晚熟,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
3. 良种选配:选择抗病虫、抗倒伏的中浙优8号水稻优良品种进行良种选配,确保种植质量。
4. 合理施肥:中浙优8号水稻对氮肥需求较大,适宜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期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确保稻谷充分吸收养分。
5. 灌溉管理:注重灌溉管理,保证中浙优8号水稻的生长需水。
特别是在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以免稻谷吸足水分后开裂、成熟不均匀等情况的发生。
6. 种植密度: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使中浙优8号水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一般来说,中浙优8号水稻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0-33万株/亩。
7. 病虫害防治:在中浙优8号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水稻的良好生长状态,防止产量损失。
浅谈我国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中国的水稻栽培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从我国水稻栽培现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以及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浅谈。
一、我国水稻栽培现状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而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栽培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3000万公顷,占全国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年产水稻总量也在2亿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水稻在我国农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我国水稻栽培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成本不断攀升,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对水稻栽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水稻的栽培效率和产量,我国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结合水稻生长的生理特点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实现水稻高产的一种栽培方式。
它将高产作为栽培的目标,通过科学合理地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措施,全面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使水稻充分吸收养分,增加产量。
二是精确灌溉。
水稻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通过精确灌溉可以提供水分需求,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三是密植栽培。
密植栽培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光能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四是病虫害防治。
科学防治病虫害可以保障水稻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是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和要求。
我国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水稻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提升,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我国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水稻栽培现状我国是水稻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广阔,产量庞大。
我国的水稻栽培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水稻种植面积大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相当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农田总面积的35%左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2. 人工种植主导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主要以人工种植为主,农民在田间进行耕种、施肥、灌溉等工作。
虽然有部分地区尝试机械化种植,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3. 产量逐年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栽培技术不断改进,我国水稻的产量也在逐年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稻的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近1亿吨增加到了2019年的近2亿吨,产量稳步增长。
4. 高产区域明显我国的水稻高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加上农民栽培技术提高,使得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以上就是我国水稻栽培现状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庞大,产量逐年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工种植主导、机械化水平低等。
接下来将探讨一下我国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二、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合理的施肥、良好的田间管理等手段,使水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下面将就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1. 种子质量保障水稻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保证种子的良好质量。
一是选用高质量的种子,不断引进优良的水稻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二是进行种子处理,采用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的方法,增强种子的耐病虫害能力,提高成活率。
兆优543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技术,通过引入优质的种子,结合专业的栽培技术,可以获得丰收的果实。
该品种特点包括生长期短,适应性强,果实呈现出高产高品质的特点。
在栽培技术要点中,需要注意控制地温和湿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疏果等措施。
施肥技术和水肥管理是关键,要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采用有机农药进行预防和控制。
兆优543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方式,可以提高果树生产效益,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兆优543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引言,品种特点,栽培技术要点,施肥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结论,总结。
1. 引言1.1 兆优543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兆优543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栽培这种技术需要结合品种特点、栽培技术要点、施肥技术、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操作。
兆优5431品种是一种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的优质品种,适合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种植。
栽培这种品种要注重调控生长期内的养分供给,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施肥技术是栽培兆优5431的关键环节,要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施肥,确保作物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
水肥管理也是栽培兆优5431的重要技术,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水分状况进行合理浇水,并结合施肥技术进行管理。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作物高产的关键之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确保作物不受害。
通过以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兆优5431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正文2.1 品种特点兆优543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品种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早熟性:兆优5431是一种早熟品种,播种后短时间内即可开花结果,生长周期较短,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收获速度。
2. 产品质量优良:兆优5431的果实形状规整,颜色鲜艳,口感鲜美,果实甜度高,风味浓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极有可能导致水稻的生长缓慢,水分过多也将会使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等情况。
严重缺水甚至可能导致水稻因缺水而死亡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对田间的水分进行适量的调整,避免水分过低或者水分过高的情况发生,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可以进行晒田处理,避免因长期水分较大而滋生病菌,晒田的时间需要保持在一周以内,适当的晒田时间可以为水稻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并且可以避免水稻出现倒伏的情况。
后期需要进行科学施肥,水稻施肥的量需要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在水稻种植前需要科学施用底肥,充分的底肥可以为水稻的长期生长提供充分的保障,但需要确保底肥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状态之下,肥料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肥料用量调控,尽可能分批调控,根据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将施肥的种类以及用量进行准确有效的调整,尽可能保证每公斤加入45千克的磷肥、40千克的氮肥以及50千克左右的钾肥,此类肥料的加入都可以为水稻的长期生长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均需要进行适当的追肥,并对病虫害等情况进行防治。
水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处于不同阶段生长的水稻所适宜生长的温度也会有所改变,若水稻全阶段的生长过程中均具有相应的生长温度,则水稻可有效避免冻害与热害等情况的发生,为水稻的品质以及产量等提供充分保障。
江苏省水稻生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一段高温时节,而正在高温期间内水稻极有可能出现水分流失等情况,而对水稻的长势等造成影响,这时候可以通过浇水的方式来进行物理降温,并加施一些肥料来为其产量与品质保驾护航,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人工降雨等方式来达到降低温度的影响。
而在水稻刚进行育苗与插秧的过程中,受各类环境因素影响,将会导致水稻出现冻害,冻害的出现将会导致花粉的产出,进而影响水稻整体产量,若在水稻生长的灌浆期遇到低温,则水稻的光合作用会因此受到影响,造成水稻整体产量的下降。
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黄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该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优质高产水稻的理想生长环境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挥黄淮地区水稻种植的优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需要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
下面就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具体介绍。
一、品种选择在黄淮地区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水稻品种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选择早稻和中稻的优质早熟品种,比如黄淮系列的优质水稻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环境,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整理黄淮地区的土壤多为黄壤和淤泥土,这种土壤适宜水稻的生长,但受到农业生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水稻栽培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整理,包括松土、翻耕、施肥等工作,以改善土壤肥力和透气性,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水稻种子处理在种植水稻前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外样等工作。
浸种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外样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保障水稻的生长健康。
可以选择抗倒伏、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水稻种子,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四、适时浇水黄淮地区水稻的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保障水稻需求充足的水分。
在播种后要适时进行浇水,尤其是幼苗期和拔节孕穗期,对水稻进行补水,以保证水稻的生长需要。
五、适时施肥在黄淮地区,水稻的养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适时施肥,可以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基肥、追肥和叶面肥,以满足水稻的养分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水稻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黄淮地区也不例外。
在水稻栽培管理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选择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田,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七、密植适度在黄淮地区的水稻栽培中,密植是一种常见的栽培方法。
农家科技27优质杂交水稻“品香优美珍”高产栽培技术“品香优美珍”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育成的不育系品香A 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联合选育的恢复系旌晶美珍配组育成,经2017年、2018年重庆市多点试验筛选出来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1年通过重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渝审稻:20210001。
一、特征特性1.农艺性状。
“品香优美珍”在亩栽秧1.2万~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3天,平均156.8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1天。
平均株高111.3厘米,分蘖力强。
穗长23.7厘米,亩有效穗16.7万,穗平均着粒数165.3粒,结实率变幅75.4%~94.3%,平均结实率87.2%,千粒重27.4克。
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
2.抗性表现。
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25,抗性病级7级,抗性评价感病。
3.米质。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粒长6.9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1%,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重庆市梁平区“品香优美珍”测产现场农家科技28准一等。
食味鉴评81.1分。
4.产量表现。
2019、2010两年区试12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4.7千克,产量变幅452.5~705.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9.6%。
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8.5%。
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5%。
2022年,在重庆市梁平区金带街道千河村种植了“品香优美珍”百亩示范方。
2022年8月12日,测产小组专家根据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3块田,现场严格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达856.41千克。
二、高产栽培技术1.秧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弱酸性、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作为秧田。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一、选用优质水稻良种依据我区水稻生产进展区域,应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相宜、穗粒兼顾型的杂交优质稻品种。
如:宜香优1108、渝香203、宜香优2115、F优498、Q优5号、准两优527、Y两优1号、深两优5814等品种。
二、培育壮秧(一)适期早播针对水稻生产主要灾难天气,适期早播避灾。
400米以下宜在3月10日前播种;400米以上宜在3月10~20日播种。
(二)精细播种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严把播种关,采纳机插专用秧盘旱地集中育秧或水田潮湿集中育秧。
三、机械整地凡不种植小春的稻田,在大春收割后应准时整地,保持稻田冬季蓄水,削减杂草,保证来年早栽有足够水源。
移栽前,依据土壤性状选择相宜机械,耕深不超过20厘米,旋耕为主,犁耕为辅。
耕整后,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不陷机、不雍泥,田面平整,田块内凹凸落差不大于5厘米,满意机械化插秧要求,机械栽插时水深保持在2~3厘米。
四、机械插秧机插为3.8叶后,抢晴天起秧移栽,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超过5叶,根据平坝浅丘区1~1.2万窝、深丘区1.2~1.5万窝、山区1.5~1.8万窝合理密植,每窝平均插2苗,空穴数不超过总穴数的5%,翻倒率小于3%,插深为1.5厘米左右,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五、精确定量施肥依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合理增施有机肥,减氮增钾。
以目标亩产600-650公斤为例:(一)底肥:中等肥力田,栽前亩施30公斤的40%~45%复合肥(20-10-10)作套餐底肥;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缺锌稻田,亩加施硫酸锌1.5公斤。
(二)拔节肥:中等肥力田,圆杆期(穗分化II期),亩施20公斤50%复合肥(20-10-20)套餐拔节肥追施;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在选用各个施肥期的复合肥含量时可选施相近的含量施用。
六、机械病虫草防治插秧后5-7天虫草兼治“一包药”,施药时,田间保持水层3-125px。
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特征特性:1. 中浙优8号属于中熟稻品种,生育期大约为120天。
2. 植株生长势旺盛,株高适中,茎秆直立,穗位较低,抗倒伏能力较强。
3. 叶片宽而直立,颜色深绿,叶绿素含量高。
4. 稻穗呈直立型,穗长中等,穗型紧密,具有较高的结实率。
5. 籽粒较大,米粒饱满,米质优良,黏性较强,风味好。
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要求:中浙优8号喜欢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应进行适当的施肥,以提高产量。
2. 播种时机:中浙优8号在4月中旬至5月初是适宜的播种时期,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稻苗的生长。
3. 密植栽培:对于中浙优8号水稻来说,适宜进行密植栽培。
一般可以将稻苗密植在15厘米×15厘米的距离上,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4. 施肥控制:中浙优8号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
种植者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肥,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中浙优8号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但仍然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低毒性的农药进行喷洒,合理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灌溉管理:中浙优8号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尤其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
应根据土壤湿度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管理,以保证产量的最大化。
7. 田间管理:中浙优8号需要进行适时的除草和追肥,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还可以进行必要的整枝、支架等管理措施,以增加通风透光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 秋汛管理:中浙优8号在收割后要及时进行秋汛管理,清除稻秆和杂草,有利于种子的存储和土壤的修复。
中浙优8号水稻以其丰产、优质的特点在中浙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推广应用。
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黄淮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种植在这里具有较长的历史。
为了提高黄淮地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技术。
下面将介绍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的要点。
一、地力准备1.合理选择水田,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含水保持性好的地块是适宜水稻生长的最佳选择。
2.适时进行田面整平,去沟埋蓄水1个月,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3.在播种前进行土壤肥力调查,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配方、施用时机和施肥量,确保水稻的养分供应。
二、良种选用1.选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进行栽培。
2.选择健壮、无病无虫、发芽率高的种子作为种子材料。
3.进行病毒检测和病原菌检测,确保种子无病害。
三、合理密植1.根据品种特性和生态条件,合理确定植株密度,经验密度为每亩3-5万株。
2.采用适宜的栽培与育苗措施,提高苗床管理质量。
3.根据光照强度和气温的变化调整植株密度,以保证苗期生长良好。
四、科学田间管理1.合理的灌水管理,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
2.适时施肥,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各种养分。
3.合理控制病虫害,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4.及时除草,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保证水稻良好的生长环境。
5.适时摘穗,保证水稻花后正常生长,防止籽粒的秋后矜持。
五、科学收割和处理1.合理选择收割时间,一般在水稻颖果饱满时进行收割。
根据气象条件和水分状况,及时调整收割时间。
2.采用机械化收割技术,减少机械收割对农田环境的破坏。
3.及时干燥和贮存,保持籽粒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六、科学轮作和绿肥措施1.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障碍,保证水稻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
2.合理利用绿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地力准备、良种选用、合理密植、科学田间管理、科学收割和处理、科学轮作和绿肥措施。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高产糯稻品种,机插秧技术是一种现代、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
通过结合水稻泉糯669的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快速、精准的插秧,减少人工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
水稻泉糯669具有抗倒伏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高、水稻品质优异等特点,适合机插秧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排灌、精细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育秧管理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和实施。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效果将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持续改进,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施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和发展机遇。
2. 正文2.1 机插秧技术的优势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等方面表现出色。
机插秧技术具有高度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大大提高插秧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机器插秧,可以保证插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机插秧技术还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人工插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机器插秧则可以减轻劳动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
机插秧技术还可以减少水稻苗期的机械伤害,提高水稻的生长健康度和抗逆性,有利于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机插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对于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2.2 水稻泉糯669的特点1.品质优良:水稻泉糯669米粒饱满,黏性适中,口感细腻,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2.产量稳定:水稻泉糯669的产量稳定,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保证稻米的丰收。
3.抗病抗逆性强:水稻泉糯669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和抗逆性,对水稻常见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减少了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高产栽培示范总结汇报近年来,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提高水稻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水稻高产栽培示范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水稻高产栽培示范注重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在种子选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选择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作为示范种植,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采用精确播种、适度密植等技术措施,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其次,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实行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需求等因素,科学调配肥料的种类和用量,实现科学施肥。
在施肥过程中,示范活动坚持“高效利用、精准施用”的原则,优化施肥时间和方法,减少肥料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此外,还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第三,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强调良好的田间管理。
良好的田间管理是高产栽培的基础和关键。
在水田田间管理方面,示范活动注重及时灌溉、及时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水稻的顺利生育。
此外,还注重土壤保持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取措施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强调科学合理的收割处理。
利用科学技术,确定水稻的最佳收获期,并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收割处理。
在收割过程中,示范活动注重保护水稻的品质,减少碾磨损失,保证水稻的口感和储存性能。
同时,还注重废弃物的处理,正确处理水稻秸秆等农作物剩余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栽培示范通过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施肥、良好的田间管理和科学合理的收割处理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示范的推广力度,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种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特性。
该品种在育种过程中采用单向杂交,选择了剪秆抗过伸、苗势强、叶面积大、穗长度大等优良特征的亲本进行杂交,适应性强,抗逆性好,适合种植在中南地区。
一、特征特性1.优良的品质特性:中浙优8号水稻品质优良,米粒晶莹透亮,米质细嫩,口感好,食用价值高。
其中,淀粉含量低,糯性好,因此煮出的饭粒黏性好、口感鲜美。
2.高产稳产:中浙优8号水稻具有高产稳产特性,单产约为750-825公斤/亩,稳产性好,适合中南地区的适宜种植。
3.生长迅速:中浙优8号水稻苗势强,生长迅速,生育期短,从种植到成熟仅需120天左右。
4.低植株:中浙优8号水稻植株矮小,高度约为70-80厘米,苗高60-65厘米,便于机械化操作。
5.优良的机械收割特性:中浙优8号水稻的穗长度大,平均每穗大米粒多,容易被机械收割机捡拾,适合团场化、规模化生产。
二、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培肥:中浙优8号水稻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肥水管理要注意掌握,生育期间要适当增施氮磷钾等肥料,并注意中期抽穗时的追施。
2. 合理的栽植密度和株行距:中浙优8号水稻栽植密度适宜为2.9-3.3万株/亩,中小穗品种可栽植至3.5万株/亩。
株行距适宜为30厘米,稻行距适宜为16.7厘米。
3.灌溉管理:建议采用田间节水技术,适量灌溉,使水分与肥料充分分布,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所带来的影响。
4.防治病虫害:建议采用轮作、配套栽培、兑换土地等技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在生育期间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保证收成。
5. 及时收割:中浙优8号水稻成熟后应及时收割,收成期要注意避免下雨、露水,在干燥通风的条件下晒干,并注意保管,以免发霉、虫害等问题。
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种优质稻种,具有极高的产量和耐逆性,因此备受农民青睐。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
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种早、中熟杂交稳产性优良植株,适宜播种密度为255-270株/平方米。
株高85-95cm,穗身紧密肥壮,穗长21-23cm,稻糯程度约10cm,抗倒抗病性较好,平均亩产量可达750-900公斤。
中浙优8号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呢?1. 土壤选择和土壤管理中浙优8号水稻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0-6.5,土层深厚,肥沃,土壤质地以壤土为宜。
在土壤管理上,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选择农药,施入适量有机肥料,并配合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播种管理中浙优8号水稻的播种选择在气温适宜时期进行,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间为宜。
播种前先进行水田整地,整地后将种子进行浸种,以提高发芽率。
在播种过程中,应适当控制密植率,避免影响植株生长。
3. 施肥管理中浙优8号水稻适宜在基肥、分肥和追肥三个时段进行施肥。
基肥宜在田块整地后进行,同时要控制施肥量,避免造成浪费。
分肥宜在幼苗期、分蘖期进行,以补充营养,促进稻苗生长。
追肥宜在拔节前后进行,以增加稻谷产量。
4. 灌溉管理中浙优8号水稻对水分需求较高,因此在灌溉管理上要科学控制水量,避免长期积水导致稻苗根部缺氧。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确保稻田地力充足,提高产量。
5. 病虫害防治中浙优8号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等病害的侵袭,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农药防治,减少病害对稻株的伤害。
中浙优8号水稻以其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备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技术方法的运用,相信一定可以收获丰收的喜悦。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们能够加强对中浙优8号水稻的种植管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中浙优8号水稻,是一种在中浙地区适合栽培的高产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特性,备受农业专家和农民们的青睐。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特征特性1. 适应性广:中浙优8号水稻适应性较强,不仅适合中浙地区的生长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栽培条件。
2. 抗逆性强:中浙优8号水稻在面对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3. 产量高:中浙优8号水稻属于高产品种,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4. 品质优:中浙优8号水稻的米质较优,米粒饱满、晶莹剔透、口感好,并且易于储存和加工,深受市场欢迎。
二、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与地块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尽量避免土层板结。
在播种前进行地力测试,选取地力较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包括浸种、催芽等处理,促进种子的出苗率和抗逆能力。
3. 良好的管理措施:在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施肥、中耕、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4. 合理的密植与间隔:在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水稻品种的生长习性,采取适量的密植和间隔,保证稻谷的充分生长和发育。
5. 合理的施肥: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并注意及时追肥,使水稻生长期间养分供应充足。
6. 合理的灌溉: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水量,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既要保证水稻生长所需水分,又要避免水logging,防止水分过多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7. 病虫害防治: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保护水稻不受病虫害的侵害。
8. 适时的收割与管理:在水稻成熟后,要适时进行收割,并做好稻田管理工作,包括秸秆处理、田间杂草防治等,为下一茬水稻的种植做好准备。
通过采取上述高产栽培技术,农民们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中浙优8号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