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山户外急救原则

登山户外急救原则

登山户外急救原则
登山户外急救原则

登山户外急救原则

下面为大家带来登山户外急救原则。

急救目的: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减轻病痛,减少意外伤害,降低伤残率。

急救过程:处理前观察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

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

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

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

在观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

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观察后处理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

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

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

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

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处理完毕后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

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

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

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

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要抓住重点,迅速按以下步骤检查患者。

急救原则:1.迅速脱离危险区城自己和伤病者仍在危险的地方(如所在地方受到雪崩、滚石、大火、大水、雷电、泥石流、攀风雪、野兽攻击等威胁时).应立即离开危险区域,脱离险境后在进行救治,尽盆避免受伤者和自己受到伤害.2.鼓动与信心鼓励伤病员树立战胜伤病、坚持到底的信心,消除伤病者各种顾虑。

黑暗的逆境中只要给一点男气的烛光,坚持下来就会迎来灿烂的光明。

1984年笔者在攀登青海阿尼玛卿雪山时,在海拔5400m的营地一位登山队员急性胃穿孔,在下撤当时雪山公社(9山乡,海拔3600m)时,他腹疼无力,实在走不动,躺在雪地上想放弃救治。

在另一位队员和笔者的鼓励下终于走下了雪山,保住了宝贵的生命。

3.先重后轻救护中遇到受伤者较多时,应注意先抢救重伤员.当一名伤员身上多处受伤时.先处理要害部位。

4.根据歼外当时的条件,灵活运用身旁的物品如木根、树枝、硬纸板、毛巾、手帕、鞋带、绳子、布条、衣物、卫生纸、门板、木椅等替代外伤病人、骨折伤员的包扎、固定及运输的抢救工具。

野外急救手册(很实用)

野外急救手册 “野外无小事”,任何一个小的问题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大的事故。尤其是在野外遇到突发性的病人或伤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愈快处理效果愈好),然后想办法尽快送医救治。 急救的目的是: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减轻病痛,减少意外伤害,降低伤残率。 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处理前观察 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观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

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观察后处理 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至于相关症状的具体处理方法,在后文详述。 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处理完毕后 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 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要抓住重点,迅速按以下步骤检查患者。 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婴儿采用拍击足跟或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日常急救小常识-说到做到-整理了日常急救常识

急救小知识分享 (主要内容:1异物入眼、2扭伤、3流鼻血、4烫伤、5窒息、6中毒、7头颅外伤、8、脑溢血、9、酒精中毒、10、失血性休克、11、心脏骤停、12、烧伤、13、胃穿孔、14、鱼刺卡嗓、15、溺水、16、心脏病发作、17、昏厥、18、脱臼。附外伤常用止血法。) 一、异物入眼 任何渺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濯剂进入眼中,学习日常急救小 常识。都会惹起眼部疼痛,乃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手腕:首先是用力且频仍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进来。倘若不成效,就将眼 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必然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一概压制禁锢:不能揉眼睛,不论多么渺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招致感染,揉挤 还会使眼充血,结膜水肿。同时,手上有许多细菌,揉眼时会把细菌带进眼里,惹起炎症。倘若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马上就医,请医生来照料。 亮警报:倘若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需马下去医院实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照料 后眼部依旧不适,浮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含混的境况,也须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 来诊疗,切不可粗心行事。 PS:加点小我阅历,倘若虫子或者其他什么小东西进眼睛里了,可一闭上眼一段时间,眼泪进去就能把异物冲进去了,理了。用手擦只会让眼睛更干,异物不容易进去。二、扭伤 当关节界限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吃紧,超出了其所能继承的水平,就会产生扭伤,扭 伤通常还陪伴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手腕:在扭伤产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紧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劈头给患处换为热敷,鼓舞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一概压制禁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克复起来绝对较 量穷困。 亮警报:倘若经过几日的自我诊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依旧疼痛且举止未便,那么有可 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须要马上到医院就医。 PS:日常。这个较量罕见,尤其是男生,必然不要把它当大事,照料不好的话惹起软 组织慢性损伤会难过永久的!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决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荏弱虚弱,因而流鼻血也 是较量罕见的小不测。 急救手腕:身体轻轻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对比一下育儿知识大全。不断约5—15分钟。

户外急救手册安全常识(2021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户外急救手册安全常识(2021 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户外急救手册安全常识(2021版) 一、所需药品及相关物品 1、感冒药类:感冒冲剂VC银翘片 2、退烧药:扑热息痛、退热贴 3、拉肚子:思密达、整肠生 4、肠胃不适:保济丸、霍香正气水 5、晕车:风油精、伤湿止痛膏 6、驱蚊:花露水、防蚊剂 7、损伤:防水创可贴、跌打药酒、白药喷雾剂、止痛贴、止血贴 8、治蛇咬: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 9、常规:纱布、医用胶布、小剪刀 10、补充体力:塑料封装的葡萄糖注射液20MI的那种

二、野外急救措施 1、您好,因奔跑或跌倒而发生关节扭伤、皮肤挫裂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仪表皮擦伤,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用红药水。如局部青紫肿胀,可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直到消肿为止,千万不能用针放血。关节扭伤也不能强行按摩、扭动。在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如果伤口深而大,不能用烟灰、泥土等涂抹,不然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应该送医院处理。如果是关节扭伤、肌肉损伤、手脚不能活动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切勿搬动、触摸受伤处,应用物品固定后送医院诊治。 野外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处理前观察

生活中常用到20个急救小知识

生活中常用到20个急救小知识 1、蜂蜇伤 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2、眼睛进沙子 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用毛巾擦拭眼睛。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 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3、低血糖 低血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症,发病时可有心慌、心悸、饥饿、软弱、手足颤抖、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 如果只是轻度的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几粒糖果、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达到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如果经过以上方法仍没有效果或者病人神智不清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飞虫钻进耳朵

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千万不要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可引起听力下降。正确的做法 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 出飞虫。 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若上述方法不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5、鼻炎 盐水洗鼻法:2克食盐、100毫升的水,煮沸,接入蒸馏出来的 水到小瓶。用棉球蘸蒸馏后的盐水,滴入病发的鼻腔,再用手指轻 轻的按压鼻子两侧。 6、鼻出血 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冰 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去 医院就诊。 7、狐臭 取生姜30g,切碎,浸于一般的医用酒精中,封瓶1周后提取滤液,瓶装备用。用棉签或棉球蘸滤液搽于腋窝处,每天2-3次,连 搽1个月。 8、中暑 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体温。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 盐水、清凉含盐饮料。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9、晒伤 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

户外运动注意事项

户外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https://www.doczj.com/doc/1b14827971.html,/ 走近大自然户外运动注意事项,我觉得写的很好转过来给大家看看,而且长线领队一人弄一本绿野的户外安全手册,已被不时之需。 一、远足徒步须注意的事项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解渴要适可而止。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或专用的徒步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徒步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切记不要将皮撕下,这样即容易感染更会加重脚部的疼痛。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触电急救方法 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迅速准确地进行现场急救是抢救触电者的关键。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安全地脱离电源,然后再进行现场救护。 (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低压触电事故中可采用的方法。 a.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较近,则就近断开电源开关。 b.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较远,可以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分相切断电线,切断电源。 c.如果电源开关远离触电现场或难以关断电源,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衣服将其拉离电源。 d.救护人员利用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如可藏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等,使之脱离电源。 e·如果触电者身上搭有导线或导线被触电者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术棍、竹竿等挑开导线或用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其脱离电源。 f.如果导线缠绕在触电者身上,救护人员要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地面,或将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方法切断电源。 ②高压触电事故中可采用的方法。 a.立即想办法向有关部门报警,尽快停电。 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绝缘工具断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③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a.救护人员需采用适当的干燥绝缘工具作为救护工具,尽可能单手操作。 b.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外伤。 c.如果触电发生在夜间,临时照明问题的迅速解决,将对抢救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防止其他事故的发生。 (z)触电者的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尽快派人请医务人员前来抢救,同时视情况对触电者迅速进行现场救治。注意不能滥用药物(如打强心针)或是搬动、运送触电者。对于在触电同时发生了一般外伤的人员,可以在急救以后处理外伤。 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或一度昏迷后已恢复清醒,就应当让其在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处所静卧体息,注意观察。 触电者处于昏孔状况,如果呼吸停止但仍有心跳,需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如果有呼吸但没有心跳,就要进行胸外挤压救护;如果既无呼吸也无心跳,则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救护。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首先要让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妨碍其呼吸的衣、裤,尽可能使其头部后仰,掰开触电者的嘴,清除口中污物、假牙,拉出舌头,保证其呼吸顺畅。以下简单介绍人工呼吸法和心脏胸外挤压急救法。 ①人工呼吸急救法抢救时,救护者一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孔,自己深呼吸后,将自己的嘴紧贴触电者的嘴,进行口对口吹气。要注意触电者的胸部应该有略微的起伏。吹气完毕准备换气时,救护者的口应该立刻离开触电者的口,同时放开捏鼻孔的手,让触电者自己换气,并注意其胸部的复原情况,如图1.1.8所示。 人工呼吸要长时间有节奏地进行。一般每次吹气约2s,呼气大约3s。如果触

户外生存手册

户外野营生存训练手册 第一辑 生存手册:户外常识|| 求生技能|| 急救医护|| 运动伤害

?《Mountaineering 登山圣经》台湾的山友把它翻成中文,造福了许多的中国山友。 在户外医疗这个领域里,《Medicine For Mountaineering & Other Wilderness Activities》从1976年第一次发行至今已经演进到了第5版。?全书分3部分 ?山野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 ?外伤或非外伤机能紊乱〉、 ?环境因素造成的伤害〉 ?全面深入地讲述了户外运动中各种医疗问题和解决方法。

?珠峰攀登者的亲身体验: ?出发前1到2小时饮用1到2升水,你会感觉到自己攀登状态的天壤之别! ?(摘自https://www.doczj.com/doc/1b14827971.html,的《珠峰生存手册》A Little Cute-it-All) ?[提示]:高海拔登山者一日饮水(极高海拔攀登者需要4到5升)安排:?早上出发前1到2小时内饮用1到2升水、行动中1升、扎营后补充1升,?晚餐到临睡前补充1升。 ?留意自己的排尿量和颜色变化!及时补充足够的流质,预防脱水和保暖是首要的两条高山生存法则!

老驴经典告诫 在高海拔,登山者必须有意识地强制自己大量喝水。 ?提示: ?非酒精、不含咖啡因的果汁、饮料和汤比纯水能更好地补充流质!

户外运动 两大死因是什么?

?户外运动中脱水和失温是两个常见的致死原因 ?例子:2006年库布齐沙漠小倩之难 ?原因:严重脱水 ?例2:2007.1月北灵山,夏子, ?原因:失温 ?例3:N年前,一驴友独穿太白遇难,原因:严重失温

登山的注意事项

登山的注意事项 登山的注意事项 1、做好热身准备。登山前可利用10~20分钟做肌肉伸展活动, 尽量使全身肌肉放松。开始爬山锻炼时,切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 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锻炼结束时,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 从肢体回到心脏。 3、出发前应先作健康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运动的中老年人, 更需认真检查。作个健康检查,你需要良好心血管系统和全面健康 的身体。你也许应该在健康方面多做点准备来保证良好的状态。检 查你的胆固醇含量,胆固醇过高的话,脂肪就有可能阻塞血管,这 样你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被冻伤。另外检查你有没有哮喘,因为在 那种环境里面,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诱发它。检查你的心脏,肺还有 大脑,因为血液会变得粘稠并给脆弱的血管增加负担,好的循环系 统是基础,-请远离烟草,他会使你的动脉硬化,如果需要的话,还 需要降低你的血压。 4、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两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 5、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6、走阶不走坡。上下山时尽量走台阶,少走山面斜坡。 8、别总往高处看。登山之初,向上看可导致疲劳感,最好攀登 时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为宜。 9、去慢返。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返程则要慢些走,以免疲劳 的关节、肌腱受伤。 10、川行走以及在户外危险路段时一定要组成结组绳队,确保点须牢固。

11、登山路线或决定是否回头时,必须冷静判断,不可冲动。 12、山行程交给留守人员。 13、遵循口碑良好的教科书上的.原则指引。 14、山到下山,均需随时向留守人员、途中警察机关或家人报告行踪。 15、前或进入山区后,应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16、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轻心。 17、队伍不可拉太长,应经常保持可前后呼应的状况。 19、在无路的溪谷中溯溪攀登,亦不可在深山无明显路径时沿溪下降。因为高山溪流的地形由缓渐陡,对于登山技能不足,地势情 况不清楚的登山者,容易失足跌落,因此登山时最好能沿途标示记号,或依循前人所留下的旗帜辨别方向。 20、时不可狂饮,否则汗量会增加,更容易造成身体疲劳,此外,行进中应随时调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行进中应随时将水 壶补足水。 21、登山期间,可多作休息,但休息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着凉。 22、切勿让身体及衣物受潮,以免体温散失。在面临危机、疲劳等压力时,维持体温是首要之务,并应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 变化,设法维持情绪的平衡。 2、登山需结伴而行,至少三人以上。要不然一圈圈的台阶,会 击溃你的生理、心理防线。 3、登山要赶早不赶晚,否则赶路到中午可能会遇到暴晒;又或经过一上午的阳光,山中水汽凝结,而高山又以气候变化多端著称, 容易在下午下雨。而早上天起较为稳定,适宜登山。 4、在登山的前一天要休息好,不能大摆“龙门阵”(聊天),洗 个澡,因为山上可能没有洗澡的地方。

电力安规中地紧急救护法

紧急救护法 1. 通则 1.1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1.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心脏停止跳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1.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1.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 触电急救 2.1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 2.2 迅速脱离电源

2.2.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2.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所有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2.2.3 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火线。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5)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2.2.4高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供电企业或用户停电。

户外急救手册(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90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户外急救手册(正式版)

户外急救手册(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所需药品及相关物品 1、感冒药类:感冒冲剂 VC银翘片 2、退烧药:扑热息痛、退热贴 3、拉肚子:思密达、整肠生 4、肠胃不适:保济丸、霍香正气水 5、晕车:风油精、伤湿止痛膏 6、驱蚊:花露水、防蚊剂 7、损伤:防水创可贴、跌打药酒、白药喷雾 剂、止痛贴、止血贴 8、治蛇咬: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 9、常规:纱布、医用胶布、小剪刀

10、补充体力:塑料封装的葡萄糖注射液20MI 的那种 二、野外急救措施 1、您好,因奔跑或跌倒而发生关节扭伤、皮肤挫裂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仪表皮擦伤,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用红药水。如局部青紫肿胀,可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直到消肿为止,千万不能用针放血。关节扭伤也不能强行按摩、扭动。在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如果伤口深而大,不能用烟灰、泥土等涂抹,不然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应该送医院处理。如果是关节扭伤、肌肉损伤、手脚不能活动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切勿搬动、触摸受伤处,应用物品固定后送医院诊治。 野外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

急救小常识

中风的应急处理 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下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眩晕发作、走路不稳或不明原因突然出现讲话困难、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常常提示中风的发生。一旦遇有上述情况,应及时与神经内科医生联系,并进行家庭急救处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面色、呼吸、脉搏、心跳,有条件时应测血压,若发现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辅助呼吸。若无明显呼吸、心跳异常,宜尽快送到最近的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治疗,但不宜长途搬运。病人应去枕仰卧,头部略向后,以保持气道通畅,并注意保暖,不可摇晃、震动、前后转动病人头部。若患者意识清楚,应保持其安静,避免情绪激动。若病人呕吐,应将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抢救者可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取出患者假牙,不要让病人进食或饮水,以防堵塞气道。病人抽搐时,就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同时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小儿发热的家庭处理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可引起营养素的消耗,有些小孩还可出现高烧抽筋,因此孩子发热,往往引起父母恐慌。一般来说,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内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成分增加,活性增强,如白细胞吞噬病原菌能力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增加。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不必处理,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如体温超过38.5℃,患儿有头痛,肌肉疼痛、厌食或全身不适,可以给予药物降温,主要是改善患儿身份舒适度。在孩子出现高体温时应迅速降低体温,此时可用温水浴降温,亦可将毛巾用温水浸湿,在颈、背、胸前、腑下、两腹股沟擦浴,促使血管扩张散热,同时应送往医院,服用解热药物。常用的解热药布洛芬(商品名美林),退热作用迅速、安全,维持时间长达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退热作用温和,安全有效。有关研究证明传统的冷敷或酒精擦浴不仅无效,反而可导致全身发抖,且酒精还可经儿童皮肤吸收产生中毒症状,应避免使用。新生儿出现发热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38~39℃,可松解襁包散热;体温39~41℃,可用33~35℃温水给病儿擦浴,部位为前额、腑窝、四肢和腹股沟;如体温超过41℃,可洗温水浴,30分钟复测体温。在炎热夏季,刚出生2~3天的新生儿可因包裹过多,喝水少而出现发热、哭闹、皮肤潮红、尿少,这在医学上称为脱水热,只要降低环境温度,松解衣服,每隔两小时给孩子喂糖水或白开水5~10毫升,一般在数小时到24小时内就可以自动退热,不需要其他处理。

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核心提示:如今,生活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与户外活动了,这是重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好现象。但曼客提醒大家:虽然户外活动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与户外活动了,这是重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好现象。但曼客提醒大家:虽然户外活动好处多,既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体质,又可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可是在参与户外活动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必须在进行活动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户外活动所带来的效果。现在就听曼客来为大家说说户外活动安全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活动前的准备 大家都认为户外运动本身就是一个锻炼身体,感受户外生活,增长自己见识的过程,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户外活动某些的特殊性,导致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无法预知的可能性,有些时候还会危及到个人的安全。 .购买保险 任何户外运动都会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出行前必须购买意外伤亡等相关特种保险,能够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保障。 .制定方案 进行户外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那就当然上不了制定一份合适的方案了。因为将要去的地方也许你会不是很了解,包括当地的地形和交通。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提前制定好一份好的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以防进行过程中发生意外。 .准备好装备

曼客认为专业的户外装备对于户外运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的登山徒步鞋。如有需要还可以选择携带登山杖,登山的时候不仅可以为你节省力气,还可以保护你的安全。穿着适合远足用的衣服和鞋袜,避免短衣短裤(建议快干衣、裤,在从林中也防止挂伤,在开阔地带可以做为短衣短裤)。戴好帽子,夏天遮阳,冬天保暖。手机可说是最为快捷的求助工具了,但应注意其信号覆盖范围。在某些山岭间特别是山谷内,往往是没有信号的。(扎营时也应适当考虑)。如遇险情你应该到达离你最近的山顶或置高点。但是很多驴友会记得带手机,却忘记了让手机处于满电状态,如果遇到意外的时候手机没电也是挺严重的事情。曼客建议还可以带些随身物品:例如小刀、指南针、水壶、打火机等都是必须的,并且物体所占的地方不大,但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却是十分有用的。曼客小提示:在山里(漂流、过河、潜水时)有时气候变化无常且湿气较重情况下,要注意对随身物品的防水保护,可以用塑料袋把手机等物品包装好。 二、活动途中 曼客提醒各位驴友,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尊重领队的经验,依从其决定和指示,沿途设置统一标记物。控制队伍行进速度,保持节奏,以免首尾脱节,首尾通过对讲机保持联系。不可以为了挑战自己或者好胜而冒险,不要进入草丛茂密的地方,不可以随便度过水流较快且水较深的河流,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相关链接: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户外运动就意味着高风险,如何不把风险变成危险才是关键。参与户外运动,最重要的之一是要强调个人的独立性,降低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任何一项户外活动,都有其危险性,“了解自己”要高于“战胜自己”,“帮助自己”要高于“帮助他人”,对自己不负责任,就等于是对所有的人不负责任! 基本事项

急救知识手册2016版

急救知识手册 目录 一、心肺复苏术 二、中毒的急救处理 1、氨气中毒的急救处理 2、氯气中毒的急救处理 3、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 4、氰化物中毒的急救处理 三、烧伤的急救处理 1、物理烫伤的急救处理 2、化学烫伤的急救处理 3、特殊烧伤的急救处理 四、外伤的急救处理 1、止血 2、包扎 3、固定 4、搬运 五、中暑的急救处理 六、触电的急救处理

心脏按压有效指征:1、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2、收缩压≥60mmHg; 3、肤色转红润; 4、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 5、自主呼吸恢复 二、中毒的急救处理 1、氨气中毒的急救处理 1.1氨简介 分子式为NH?,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氨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 1.2氨气中毒常见特征: (1)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率快、肺部罗音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胸部X线检查呈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2)误服氨水可致消化道灼伤,有口腔、胸、腹部疼痛,呕血、虚脱,可发生食道、胃穿孔。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3)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4)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1.3 氨中毒的急救措施 (1)最早发现氨中毒人员者:迅速拨打120通知医疗救护中心。 (2)在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之前,佩戴空气呼吸器立即将患者从污染区移至空气新鲜处,到公司气体防护站予以吸氧治疗,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呼

医疗急救小常识

医疗急救小常识 1、正常人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行为活动自如。如果有人“不明白了”,呼吸、心跳存在,按压或针刺“人中”穴无反应,有可能是昏迷了,昏迷时间越长,病情相对越重; 2、正常成人的体温是36-37 ℃; 3、正常成人脉搏60-100次/分,均匀有力; 4、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时间均等; 5、正常成人血压界于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间。 6、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4mm,等大正圆; 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技术,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术。 徒手心肺复苏术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徒手心肺复苏术主要应用于猝死的病人。首先判定病人是不是猝死,包括突然神志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等等。 体位:病人仰卧于地上或木板上,头上不垫枕头及其他物品,这是心肺复苏术的正确体位,如果病人俯卧,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手法要轻柔,特别要注意头颈部,一定不能用力过大。如果病人躺在松软的床上,背部要垫上木板。 判断神志:呼叫无反应,手掐人中、合谷穴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可以断定患者神志丧失。

轻拍伤病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 7、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什么叫猝死? 平常“健康”人,或者病情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叫做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把从发病到呼吸心跳停止在6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定为猝死。猝死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发作所致。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有70%发生在院外。 猝死的病人,神志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 猝死的病人是可以抢救复活的。猝死的病人应立即就地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 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

户外绳结与登山技术打结攀岩速降岩降瀑降室内普与基础资料资料全

一:绳索使用注意事项:

二:绳索的捆绑 1:这是一种将绳子分为左右两边,在不产生纽结的状况下即可将绳子捆绑好的方法

最后打一个平结结束 2:优等绕 3:水手绕 水手绕比优等绕更为牢固注意2者的区别三:常用绳结 A:称人结 1:称人结打法 2:称人结双手打法 3:称人结单手打法 4:称人结末端的处理方法

称人结打好后一定要按上图做末端处理以免脱落 5:称人结的用途及变化打法 在丢失调整滑块的情况下称人结用于帐篷的固定 绑在安全吊带上,不过现在基本用编式8字来代替 称人结可将绳索架设于树干上吊挂衣物,也可用于架设保护站 (西班牙式称人结) 利用西班牙式称人结可做脚套配合上升器用于上升,脚套也可利用单结加渔人结制作。 B:单结 1:单结打法 2:单结的用途及变化打法 单结可发挥绳栓的作用 当下降时打单结在绳索末端提醒下降者注意,双绳下降时应在末端使用双重八字结。 绳索损坏时利用双重单结可避免使用绳索损坏部位(图中绳环处),

蝴蝶结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当绳子要抛向远处利用多重单结增加重量以便抛投的更远。 C:水结 1:水结的打法 2:水结的用途及变化打法 水结较常使用在散扁带的连接上,可利用单根扁带在冰镐上制作腕带,需经常检查水结的牢固度 D:渔人结 1:渔人结的打法 2:双渔人结的打法 3:渔人结的用途 用于连接不同或相同粗细的绳索,国内一般使用双渔人结。平结只用于连结同样粗细、同样质材的绳索。因结型过大不适用于粗绳。利用双渔人结可做绳圈(使用6mm辅绳制作),利用渔人结加单结可做

单只脚的脚套配合上升器用于上升。 下降距离过长时,可以利用双渔人结将两条绳索连接使用。 E:双重八字结 1:双重八字结的打法1 2:双重八字结的打法2 3:双重八字结末端处理办法 4:双重八字的用途 双重八字结的目的是为了作个固定的绳圈用于连接安全带,常用方法2连接安全带。缺点是受力或者沾水后难以解开,用来回拧结目的方法可以解决。 在过河人员身上利用第二根绳索做双重八字结做保护 F:接绳结 1:接绳结常规打法

《现场急救手册》word版

急 救 常 识 简 介

目录 急救要点 (2)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2) 如何进行急救包扎 (3) 急救用品代用法 (3) 如何做人工呼吸 (4) 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 (5) 接触有毒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 (7) 常用的急救方法 (8) 烧、烫伤后急救方法 (15) 出血的急救处理 (15) 煤气中毒怎么办? (16) 昏厥急救法 (17) 烧伤后的紧急处理 (17) 如何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 (18) 眼部外伤的急救 (18)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问答 (19) 高空坠落急救 (23) 触电急救方法 (23) 触电急救注意事项和传统急救法 (25)

急救要点 急救时,万全的心理准备和初步自理及要点: 发生意外时,最重要的是冷静。慌乱、手足无措是无法施行有效、正确的急救措施的。在实施急救之前,首先要观察伤者的状况,做出正确的方案,才能有效急救将伤害降至最低点。 第一步:观察伤者的生命迹象:如呼吸、脉搏、意识是否清楚,确定急救措施。 第二步:如伤者或患者出现下列六种情况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意识不清,长时间痉挛。 没有呼吸或呼吸短浅及没有脉搏,呼吸困难。 大量出血。 严重的头痛,胸痛或腹痛。 严重的呕吐或腹泻。 休克。 第三步:了解下列要点: 若非必须,尽量不要移动伤病员。 如果伤者有呕吐物现象,在判明无颈椎骨折现象后,将其头部侧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管。 检视伤处时动作轻缓。 不给伤者任何食物。 了解家人健康状况,如是痼疾发作,可根据医生指导实施急救。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冷静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

户外登山注意事项

户外登山注意事项 1、户外运动不同于景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需要个人行前自我要求锻炼,定期检查健康并保持良好体能状态。 2、必备的装备如保暖御寒衣物、帽子、太阳眼镜、雨具、饮用水、粮食、登山工具、应急小药包等不可短缺。 3、请勿穿着新购或不合脚的登山、徒步鞋参加活动,建议行前自我磨合鞋与脚并出发前一周修剪脚趾甲。 4、活动队伍不可拉长,随时留意保持前后呼应,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易发生意外。 5、迷路时应折回原路,切勿惊慌或沿溪下行(降),设法寻找庇身所,静待救援。请保持体力,平稳情绪,互相安抚。 6、请随时关注气象预报变化信息。 7、活动前请进行必要的运动暖身操,活动的前30分钟步伐不宜太大;待全身暖身适应呼吸畅顺后,以适合自己的平均速度节凑行走。 8、行军途中应注意身体狀況,若有不舒服,请立即告知领队或较有经验之伙伴,切莫抱有勉強或不好意思拖累的心态。 9、应理智评估自己的户外活动能力,不要尝试做超过自己能力与知识的決定与行为,通过困难地形时如感觉没有安全把握,应请领队与协作人员及周围同伴相助通过。 10、勤于思考,同样可以达成目标,请用最安全的办法来实施完成。请小心用火,严禁吸烟、乱丢烟蒂,避免导致森林火灾。 12、山永远在那里,而且它绝对是留給有下工夫的人去亲近与交流;

平时请多阅读相关户外书籍,随时吸收户外新知。 13、注意环境保护,垃圾废物务必带下山并妥善处理,实际践行踏过无痕(Leave No Trace)的理念与原则。除了笑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 11、 14、遇有意外发生,请保持冷静,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尽快脱离险境并设法与警察部门及留守人员联系,静待救援。 15、个人特殊药物,请务必携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16、保护自身安全健康,避免运动过量引至运动伤害;尤其是膝盖、脚踝及腰椎。 17、活动结束,请做放松调整操;恢复饮食,碱性食谱,更利恢复。 18、活动总结,必不可少;个人行走的路程、时间、身体状况、知识技能等归纳记录,找出个人不会累的行走节奏。 19、活动期间,参加者应特别注意安全,一切听从指挥,严格禁止脱离组织擅自行动。 20、各位成员务必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退。 21、最后提示各位成员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以免丢失。

家庭急救的原则

编号:AQ-CS-03367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家庭急救的原则 Principles of family first aid

家庭急救的原则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家庭急救的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以赢得宝贵时间,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一般的救治原则有以下四点: 1、应首先除去或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如电击伤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脱离火灾现场;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开门窗通气和把病人转至空气流通的地方;溺水者应立即从水中救出;等等。 2、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病员如呼吸心跳停止,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在不间断救治的同时,可呼救医务人员。呼吸心跳复苏后,方可搬动或转送医院。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处置。如有出血者,可采用止血法止血。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的处理,需要进行固定的,可就地取材进行固定或包扎,如有断肢或断指的,要注意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

对伤情较重或神志不清的患者要注意防止呕吐窒息,如解开衣扣,检查口腔有无异物,舌头有无后坠保持,呼吸道是否通畅等。另外还要注意到对伤员的身体保暖。 4、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及时联系医疗单位前来接应,并要详细交待病情和处理经过。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户外急救手册

安全管理编号:LX-FS-A45187 户外急救手册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户外急救手册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所需药品及相关物品 1、感冒药类:感冒冲剂VC银翘片 2、退烧药:扑热息痛、退热贴 3、拉肚子:思密达、整肠生 4、肠胃不适:保济丸、霍香正气水 5、晕车:风油精、伤湿止痛膏 6、驱蚊:花露水、防蚊剂 7、损伤:防水创可贴、跌打药酒、白药喷雾剂、止痛贴、止血贴 8、治蛇咬: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 9、常规:纱布、医用胶布、小剪刀

10、补充体力:塑料封装的葡萄糖注射液20MI 的那种 二、野外急救措施 1、您好,因奔跑或跌倒而发生关节扭伤、皮肤挫裂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仪表皮擦伤,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用红药水。如局部青紫肿胀,可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直到消肿为止,千万不能用针放血。关节扭伤也不能强行按摩、扭动。在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如果伤口深而大,不能用烟灰、泥土等涂抹,不然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应该送医院处理。如果是关节扭伤、肌肉损伤、手脚不能活动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切勿搬动、触摸受伤处,应用物品固定后送医院诊治。 野外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