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二氧化碳密度表Book1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₂,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氧化碳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 密度:0.8g/cm3粘度:0.082㎟/s(12℃) (比四氯乙烯粘度O.88㎟/s(20℃)低得多,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更能穿透纤维。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
它沸点低(-78.5℃),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特点:没有闪点,不燃;无色无味,无毒性。
液体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易和织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后处理过程。
液体CO₂和超临界CO₂均可作为溶剂,尽管超临界CO₂具有比液体CO₂更高的溶解性(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高溶解性,并兼备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力)。
但它对设备的要求比液体CO₂高。
综合考虑机器成本与作CO₂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5℃左右,压力在5MPa左右。
固体状态: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当它释放大量的热则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干冰的使用范围广泛,在食品、卫生、工业、餐饮中有大量应用。
主要有:1、干冰在工业模具的应用范围:轮胎模具、橡胶模具、聚氨酯模、聚乙烯模、PET模具、泡沫模具、注塑模具、合金压铸模、铸造用热芯盒、冷芯盒,可清除余树脂、失效脱膜层、炭化膜剂、油污、打通排气孔,清洗后模具光亮如新。
在线清洗,无需降温和拆卸模具,避免了化学清洗法对模具的腐蚀和损害、机械清洗法对模具的机械损伤及划伤,以及反复装卸导致模具精度下降等缺点。
关键的是,可以免除拆卸模具及等待模具降温这两项最耗时间的步骤,这样均可以减少停工时间约80%-95%。
干冰清洗益处:干冰清洗可以降低停工工时;减少设备损坏;极有效的清洗高温的设备;减少或降低溶剂的使用;改善工作人员的安全;增进保养效率;减少生产停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编制日期:2014-4-8 第1页共6页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5年1月8日 产品名称:液体二氧化碳SDS 编号:CSDS-SY001版本:QB0408-14-00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化学品英文名: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咨询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碳酸钠,及生产充碳酸气的饮料。
用干冰冷 冻水果或肉类,不但温度低,而且无污染。
二氧化碳又是有效的灭火剂,用于不 能用水来扑灭的火灾,如油、电、金属钠引起的火灾。
液态二氧化碳已成为高效 无污染的萃取剂,所用的工艺称为超临界萃取,多用于食品等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 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 起冻伤。
GHS 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可能 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远离热源/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液体二氧化碳 Carb on 传真: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时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
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灭火器,对火场中钢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将 其转移至安全的空旷处。
如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
如皮肤、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摘要:一、二氧化碳与水的密度概述二、二氧化碳与水的密度比较三、实际应用: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与应用四、总结与建议正文:在我们的生活中,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无处不在,它们的密度特性也颇具特点。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概述。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约为1.98 kg/m。
水(H2O)则是一种透明、无味的液体,密度约为1000 kg/m。
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密度远小于水。
其次,我们来比较一下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
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半左右。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质量较小,间隔较大,而水分子质量较大,间隔较小。
因此,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质量要小于水。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与应用非常广泛。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如碳酸饮料、啤酒等的主要成分。
此外,二氧化碳还在工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制冷、灭火、制造化学品等。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差异较大,这使得二氧化碳在水中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发现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最后,给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通过低碳生活,我们可以为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氧化碳(CO2)相关物理性质
[概要]:
二氧化碳(CO2)相关物理性质
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
又名碳酸气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而略带刺鼻气味和微酸味的气体。
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J.B.Van. Helmont(1577~1644)在检测木炭燃烧和发酵过程的副产气时,发现CO2是一种与其他气体不同的气体。
1757年,J.Black第一个应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这种气体,由于它是固定在石灰石中的,所以定名他为“固定空气”。
此后,H.Cavendish和J.Priestley分别研究了“固定空气”的性质。
1773年,voisier把碳放在氧气中加热,得到被它称为“碳酸”的CO2气体,测出质量组成为23.5~28.9%,杨71.1~76。
5%。
1823年,M.Faraday发现。
加压可以使CO2气体液化。
1835年,M.Thilorier制得固态CO2(干冰)。
1884年,在德国建成第一家生产液态CO2的工厂。
在自然界,CO2时最丰富的化学物质之一,为大气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某些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中何以碳酸盐形成的矿石中。
大气里含CO2位0.03~0.04%(体积),总量约2.75×1012t,主要由含碳物质燃烧和动物的新陈代谢产生。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CO2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工业CO2主要是从合成氨、氢气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气、发酵气、石灰窑气、酸中和气、乙烯氧化副反应气和烟道气等气体中提取和回收,其纯度不低于99.5%(体积)。
一、分子特性[1-3]见表1
表1。
不同温度co2密度对照表温度(°C)|CO2密度(kg/m³):--: | :--:-50 | 1.687-40 | 1.751-30 | 1.817-20 | 1.885-10 | 1.9560 | 2.0305 | 2.08510 | 2.14020 | 2.25930 | 2.37140 | 2.47850 | 2.57760 | 2.66870 | 2.75080 | 2.82490 | 2.890100 | 2.949CO2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分布以及储存容量与温度的变化是对大气环境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根据统计数据,CO2在-50°C气温条件下的密度大约为1.687 kg/m³,随着温度的上升, CO2的密度也会随之变化。
在温度为-40°C时CO2的密度大约为1.751 kg/m³;在温度为-30°C时CO2的密度大约为1.817kg/m³。
当温度降至-20°C时,CO2密度又略有上升,达到1.885 kg/m³。
接着,温度继续提高至十度时,CO2密度已经上升到1.956 kg/m³。
随后,即使温度进一步上升至20°C,CO2的密度也仅为2.259 kg/m³,比上一步的1.956 kg/m³还要少。
在此之后,随着温度进一步提高,CO2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加,最终在温度为100°C时达到2.949 kg/m³,在此温度条件下CO2的密度已经增加了两倍多。
以上就是CO2密度随着温度变化情况的表示,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温度在-50°C及-40°C之间时,CO2的密度变化较为剧烈,而当温度进入20°C以上时,CO2的密度则大大增加。
总之,CO2在不同温度气温条件下的密度大小变化有规律可循,该变化趋势也告诉我们大气环境的状态是如何而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5年1月8日 SDS编号:CSDS-SY001产品名称:液体二氧化碳版本:QB0408-14-00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体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碳酸钠,及生产充碳酸气的饮料。
用干冰冷冻水果或肉类,不但温度低,而且无污染。
二氧化碳又是有效的灭火剂,用于不能用水来扑灭的火灾,如油、电、金属钠引起的火灾。
液态二氧化碳已成为高效无污染的萃取剂,所用的工艺称为超临界萃取,多用于食品等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防范说明:远离热源/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时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
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灭火器,对火场中钢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将其转移至安全的空旷处。
如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
如皮肤、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是我们在学习化学和环境科学时常常接触到的一个话题。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而水(H2O)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
它们的密度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有所体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概述。
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1.98 kg/m,而水的密度为1000 kg/m。
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密度远远小于水。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被水所容纳,例如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二氧化碳被注入到饮料中,使其具有泡沫状态。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
在标准条件下(0℃,1 atm),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 kg/m,而水的密度为1000 kg/m。
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苏打水、啤酒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会在瓶子中产生压力,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使瓶内压力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差异也有很多例子。
例如,在制冷系统中,液态二氧化碳(LCO2)被用作制冷剂。
这是因为液态二氧化碳的密度较大,易于储存和运输。
此外,在实验室中,二氧化碳常被用于气体实验,如测定气体的压力、流量等。
而水则因其较高的密度,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如供水、排水、灌溉等。
最后,我们来探讨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差异进行实验和应用。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测量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变化。
在工业领域,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的低密度特性进行运输和储存。
例如,在油气输送中,二氧化碳被用作替代气体,以降低油气的密度,便于输送。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差异来制作泡沫饮料、制冷饮料等。
此外,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来调节水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之,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课题。
GB/T 6052-93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Commerial liquid carbon dioxid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石灰窑气、发酵气、烃类转化气制取的瓶装液体二氧化碳。
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铸型、致冷、化纤、农业和科研等部门和领域。
分子式:CO2相对分子质量:44.01(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5099钢质无缝气瓶GB7144气瓶颜色标记GBl0621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碳3 技术要求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表1 技术要求4 检验方法4.1 游离水含量测定4.1.1 游离水含量测定必须先于二氧化碳含量和油分测定。
4.1.2 将被测样品钢瓶倒置10min后缓慢开启瓶阀,让钢瓶中水流入清洁干燥的容器中,直到有少量二氧化碳喷出时为止。
关闭瓶阀。
用量筒测量从钢瓶中流出的水的体积。
量筒的标称量值为100mL,最小刻度1%,标称量值允许差士0.8%。
4.1.3 游离水含量(硼)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式中:V—从钢瓶流出的游离水的体积,mL;ρ—水的密度,g/mL(取ρ=1);m—钢瓶中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kg。
4.2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按GB10621-第3.2条规定进行。
4.3 油分测定按GB10621第3.3条规定进行。
.4.4 气味测定气味由人的嗅觉器官确定。
小心开启被测气瓶的阀门,使瓶内气体不断缓缓流出,30s后用手掮嗅其味,不应有其他气味的感觉。
5 检验规则5.1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
5.2 用户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验收。
5.3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按批量抽样检验。
每批数量为生产厂同一生产班充装的钢瓶数量。
5.4 验收整批二氧化碳时,按表2规定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GB/T 6052-93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Commerial liquid carbon dioxid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石灰窑气、发酵气、烃类转化气制取的瓶装液体二氧化碳。
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铸型、致冷、化纤、农业和科研等部门和领域。
分子式:CO2相对分子质量:44.01(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5099钢质无缝气瓶GB7144气瓶颜色标记GBl0621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碳3 技术要求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表1 技术要求4 检验方法4.1 游离水含量测定4.1.1 游离水含量测定必须先于二氧化碳含量和油分测定。
4.1.2 将被测样品钢瓶倒置10min后缓慢开启瓶阀,让钢瓶中水流入清洁干燥的容器中,直到有少量二氧化碳喷出时为止。
关闭瓶阀。
用量筒测量从钢瓶中流出的水的体积。
量筒的标称量值为100mL,最小刻度1%,标称量值允许差士0.8%。
4.1.3 游离水含量(硼)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式中:V—从钢瓶流出的游离水的体积,mL;ρ—水的密度,g/mL(取ρ=1);m—钢瓶中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kg。
4.2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按GB10621-第3.2条规定进行。
4.3 油分测定按GB10621第3.3条规定进行。
.4.4 气味测定气味由人的嗅觉器官确定。
小心开启被测气瓶的阀门,使瓶内气体不断缓缓流出,30s后用手掮嗅其味,不应有其他气味的感觉。
5 检验规则5.1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
5.2 用户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验收。
5.3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按批量抽样检验。
每批数量为生产厂同一生产班充装的钢瓶数量。
5.4 验收整批二氧化碳时,按表2规定随机抽样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