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试卷分析(1)
- 格式:doc
- 大小:32.63 KB
- 文档页数:2
bfb科学七年级下册周周清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2.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灯泡发光B. 铁生锈C. 木头燃烧D. 食物腐败3. 下列哪个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氧B. 碳C. 氢D. 氮4. 下列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天然气5. 下列哪个是光的传播现象?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干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 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影响。
()4.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5.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的水资源中,淡水占的比例约为______%。
2.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3.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水的沸腾现象。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5. 简述声音的传播原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热水器功率是2000W,如果每天使用2小时,一个月(30天)的电费是多少?(电费0.6元/度)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的重力是多少?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4cm,求长方体的体积。
5. 一个水池的直径是10m,求水池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凉爽?2. 分析为什么在冬天,人们呼出的气体会变成白雾?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9、10课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5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6分)(1)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rán)________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ɡǎn kǎi)________万分。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3)我小心(yìyì)________地揭.()开油布,仿佛(jiàn shǎng)________一枚巨大的纪念邮票。
2. 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周密的计谋)B. 整个世界变得美不胜收....。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C. 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D.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鉴定和欣赏)3. 【2020·哈尔滨】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删掉“长时间”或者“一直”)B. 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制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将“制造”改为“建造”)C.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将“热爱”和“了解”调换位置)D. 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端正了线上学习的态度。
(删掉“通过”或者“使”)4.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3分)A. 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 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 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 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二、素养清(15分)5. 填空。
(8分)(1)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数学第二次月清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但是学生做的并不是很好,我班共有22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为17人,及格率为77%,优秀人数为9人,优秀率为40%。
平均分为71.5。
第一题,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主要是基础性知识,得分率较高,掌握程度较好。
虽然在课堂中反复讲练,但仍旧有学生由于不认真,没有掌握好而出现了丢分。
第二题,小法官巧判断。
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错误的只是极个别的。
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但是有的学生计算马虎,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习惯以及要及时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第三题,我会选。
错误率低,但仍有许多同学由于做题马虎而失分,要多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四题,我是计算小能手。
大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但仍旧有学生由于不认真,没有掌握好而出现了丢分。
第五题,在()里填上><或=按要求做题。
大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有极个别学生对于竖式计算掌握的还不是很好,还需要多加练习。
学生看题不认真也是错误的一个原因。
第六题,列式计算。
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有极个别学生对于竖式计算掌握的还不是很好,还需要多加练习。
第七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这一题上出现了较多的小错误。
基础性题目审题不清,没有真正的理解题意,这与学生拿到题直接就做,读题不认真息息相关。
试卷中存在的问题:1、概念的知识和理解差。
2、学生计算能力差,在直接写出得数仍有少数学生得0分。
3、学生书写格式差,写字不认真,有些卷面不清洁。
4、分析综合能力差,多数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审题、答题而出现错。
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教师要以课标为导向,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多关注后进生并多方位辅导,多抓基础,缩短差距,达到共同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周清卷面分析六四班周清分析我们班40人,有一人李朝阳请假,平均分84.2分排名第三,尖子率34.2%,排名第一,后十名61.5排名第五,从数据看,两级分化比较严重,95分以上的学生有12人,85分以上的学生有24人,85--80分以上的学生有4人,70到80分的有4人,60分到70分的有3人,不及格的有3人,朱鑫涛58分刘诗轩36分楚浩瀚24分横比进步:依据学生进班成绩和本次周清成绩对比发现常建范81分进步到95成为尖子生郭靖冉87分进步到优秀93 王正杰由进班的67 李帅兵,王浩杰由进班的46.5,44.5分进步到76,69进步较大这些学生分析发现最大进步是课堂纪律退步:张雯雅由90分退步到79,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好,沛昶源由86分退步到72,原因是因为原来就是基础不好的常补课对象。
纵比:在五个班中平均分比最高分低了0.8,原因是后进生关注不到位,及格率比最高的低了8个百分点,原因还是后进生关注不到位,优秀率比最高低了9.5原因是对中上等学生忽略关注,尖子率目前为止最高,要加强优秀生的成绩保持这个水平卷面上听力部分,笔试部分的五.同类词的1、2、3、5,六.单选,八.写句子,二大题1扣分组内最少,但第九题情景交际扣分较多45分,说明对于此类题根本在于学生对于对话内容,只会顺时针思考,不会逆向思考问题,老师平时疏于引导,第十题,阅读理解B篇,学生扣分也比较多,扣62分,依据以上分析,找到的问题有五点教师问题1、平时对后进生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有放任自流。
2、中下等生关注不够,上课提问有时有点忽视。
3、对于拔高题型为了赶时间讲的太快学生大部分不会。
4、针对性专项练习和分层练习新学期不够重视。
5、有五六个学生的学情掌握的不准确。
措施;1 、正课关注优等生把培养优秀放在课堂2、自习课上关注最后4个后进生,不能因为太差而放弃他们4个。
2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表扬,鼓励,谈心等方式。
五周清1、作用:(1)及时复习巩固作用对于知识巩固来说,作业显得懒散了些,约束力不够,月考又显得滞后了些,及时性不够。
周清正好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选择。
(2) 查漏补缺反馈作用检查出漏洞,老师得到一个准确反馈,没有教到位,老师补,没有学扎实,学生补,好在时间不长,及时补上就不会出现知识链断裂。
(3)学情班情调查作用。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现有发展区在哪里,周清能起到二次诊断的作用。
同层次的哪个班学得好哪个学科学得好哪个老师教得好,周清也能清晰地反映出来。
(4)课堂效率倒逼作用学生周清成绩不理想,会倒逼他反思,到底是早读背记不牢固还是听讲不专注还是自习欠思考。
老师也会反思,是讲得不透还是练得不够还是落实得不紧。
师生双方都会把目光盯住课堂,效率自然就会越来越高。
(5) 师生交流平台作用周清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抓手。
老师可借助这个平台与承包生交流,这样话题可以更具体些。
(6)学生士气激励作用周清命题要求难度不高,内容就近,学生容易考出高分,同时也能考出收获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激励士气。
(7)竞争氛围营造作用一周一次的成绩公布,周期短,见效快,学生的好胜心最容易被激发。
合理利用班级间小组间个人之间挑战,能很好营造竞争氛围。
2、命题:(1)命题是周清的核心,以本周内容为主,可以少量涉及上周的内容。
(2)分层次命题,名校班单独一套卷子一套题,重点班和普通班一套卷子两套题。
各科均是百分制。
考后第二天下午下班前卷子改完。
3、卷面设置卷头:2020届高三上学期××学科第×次周清考试副标题:出题人:×××审核人:×××考试时间:××分钟预估分数:名校班:不低于70分 80分以上20人 90分以上10人重点班:不低于60分 70分以上40人普通班:60分以上40人4、补考与落实(1)补考对象:考试不达标的学生(重点是目标生)。
部编版河南省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周清试卷学生版(一)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4.万钟于我何加..也..焉何加: 5.故不为苟得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7.蹴尔而与之8.死亦我所恶 9.妻妾之奉10.是亦不可以已乎 11.此之谓失其本心12.乞人不屑也(二)重点句子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是亦不可以已乎?11.此之谓失其本心。
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课内要点精准练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选文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儒家的人生观。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作者认为,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D.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作者认为,当“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2.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3.第二段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何作用?4.孟子认为怎样做会失掉本心?5.分析第二段中三个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一年级语文下册周周试卷分析(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师:何东伟一、试卷及学生答题分析:本次试卷共有十题,本次试卷立足教材、题量适当、主要测试学生的拼音、识字与写字、理解等能力。
但是有几道题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来说难度太大,所以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成绩不够理想。
第一题,默写23个声母,分值12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声母的认识背诵情况,学生对于23个声母平时都能很熟练的背下来。
但是这次默写,如d-b,p-q,f-t等相像的字母还是容易写错失分,这可能是由于平时没有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不经常动手听写的原因。
第二题,拼一拼,写一写,分值10分。
其他基本能做对,少数同学还是忘了写ju时,两点要去掉。
第三题,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括号里打钩。
很多学生还是不能正确区分平翘舌和前后鼻音。
这个以后再教学中还需加强训练。
第四题,读一读,连一连。
失分值为30%,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还没有理解题目意思和没有掌握这些生字。
第五题,照样子写笔顺和笔画数,12分。
这题失分率为80%。
一年级学生大多没有学过鞋子,因此这题我认为是超出了一年级的能力范围,因此失分情有可原。
第六题,拼一拼,画一画,8分。
这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拼音的拼读能力,失分率为40%,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是不够扎实的,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拼音教学。
第七、八、九这几题,我认为难度也是偏高的,让学生把反义词连线,可能许多同学都会,但是把反义词写出来,那大多数学生就不能了。
第八题,写量词,道理同上,说可能会,但是不会写,这是一年级的特点,可能等到认识更多的字,这种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第九题,大概有一半学生是看不懂题目,不理解题意的,因此失分较多。
第十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这题的内容都出自课本,平时学生都都能把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但还是同样的原因,不会写字,失分率为70%。
本试卷总分为110分除附加题5分。
二,今后措施一、抓拼音。
以后的教学中抓拼音,争取每个学生都能认读拼音宝宝,能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bfb科学九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A. 氧气B. 水C. 硫磺D. 铜粉2.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是?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小时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5.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由酸和碱反应的?A. 硫酸B. 碳酸钙C. 氯化钠D. 硫酸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生命的行星。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4. 食物链中,生产者位于最高层。
()5.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比在水中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通过______、蒸发、降水和流入海洋等过程完成的。
2. 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______。
3.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4. 声音的高低称为______,而声音的强弱称为______。
5.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2. 解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3. 描述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方向。
4.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5. 解释电路中电阻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将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已知物体落地的时间为2秒,求物体落地的速度。
2.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若反应物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1,求水的摩尔数。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cm、5cm和2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4.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求该三角形的面积。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力F1 = 10N向东,力F2 = 15N向北,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二年级数学周清试卷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现在就学习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几个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以下分析:一、试卷评析 1、试题结构本次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是50分钟,共设了九个大题。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占分20%,第二大题是计算题,占分20%,第三大题是判断题,占分5%,第四大题是选择题,占分10%,第五大题填上+ 、、、题,占分6%,第六大题是画图形,占3%,第七大题是列式计算,占分6%,第八大题是解决问题,占分18%,第九大题是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占分6%。
2、试题特点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浅显,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
二、答卷分析现将本次检测的情况就学习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几方面简单分析如下: 1、三种能力类型题分布(1)属于记忆力的题目有第一题第1、6小题,第二题1小题。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口诀及直角、锐角、钝角概念的相关知识的记忆情况。
(2)属于想象力的题目有第一题2、3、4、5小题,第二题第2小题,第四大题的3、5小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大题的1小题,第八大题的2、3。
这些题目都类似课本题目,只换了一些数据,主要考查平均分、用乘法口诀求商、图形的变换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3)属于学习力的题目有第三大题,第四大题1、2、4,第七题2小题,第八大题的1小题,第九大题。
主要考查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文字叙述判断以及对将知识转化和实际应用。
2、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记忆力的题目学生考得比较好,对于口诀以及直角、锐角、钝角,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耳熟能详,理解并掌握了,所以考这类题目,难不倒他们。
但是仍有极少数学生对角的概念记不牢,把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混淆,因此填空时出现钝角比锐角(小)这样的错误;当然也存在少数学生对口诀还记不住,导致计算出错,比如639=4。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周清考试(二)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一、试题总情况概述
1.看拼音写词语
2.按要求写一写
3.写出部首的字
4.照样子写词语
5.填上合适的量词
6.补充句子
7.选择题
8.小作家,写作题看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主要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有些同学对生字掌握
不够好,写错字的太多了。
二、知识点归纳
学生周清清成绩来看,考的一塌糊涂,及格人数达到23个,低分的人占到了62%,有些学生什么都没写,空提问题严重导致平均分上不去,导致这次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且不会理解题目,多部分基础学的不扎实,一个单元的内容没有记牢,我也没有严抓,三天休息时间没有学习,处于没学状态。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看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主要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有些同学对生字掌握不够好,写错字的太多了。
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
四、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答题技巧,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
2.让学生多说多读,提高他们的国语水平。
3.进一步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
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4.认真分析学情,合理定位目标,扎实落实课前提问,课
堂检测,努力打造高校课堂。
5.在上课的时候增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6.在上课前好好备课,抓住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7.对每一个学生情况摸底,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改进。
尤其是学困生。
8.培养学生答题技巧,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