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到货验收程序及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是指在设备到达现场之后,进行检查、测试、确认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程序和规定。
以下是设备进场验收制度的一般流程和内容:
1. 制定进场验收计划:确定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地点等信息,并编制详细的验收计划。
2. 验收准备工作:准备必要的验收工具和设备,确保验收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到货验收:对设备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未受损,同时对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进行核对。
4. 外观检查: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颜色是否一致等。
5. 技术要求检查: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对设备的性能参数、功能配置、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检查。
6. 功能测试: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7. 质量验收: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材料的质量、加工精度、焊接质量等方面。
8. 安全验收: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验证,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防爆安全等。
9. 缺陷整改:如果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功能缺陷,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进行整改。
10. 验收报告:根据验收结果,编写验收报告,并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验收过程、测试结果等。
11. 归档存档:将验收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存档,以备后续管理和使用。
恒力石化设备到货验收制度
一、设备检查项目
1、核对装箱单和实物规格数量是否一致。
2、根据实际情况检查特殊项目,如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易脱落物件
或污染物,检查积水,检查运输与安装临时零部件并确认处理时
机。
3、检查设备包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以及包装是否完好,确认包装是
否为原包装
4、检查设备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有无碰撞变形,管口是否受外力作
用。
5、检查管口法兰密封面是否保护、有无损坏
6、开车备件清单核对
7、检查设备或者部件的原产地证明文件。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备件管理,确保备件质量,提高备件使用效率,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备件的到货验收工作。
第三条备件到货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按合同规定验收;2.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验收;3. 确保验收过程公开、公正、公平;4. 验收记录完整、准确。
第二章验收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备件到货验收小组,负责备件到货验收工作。
第五条验收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 采购部门代表:负责采购合同的审核和验收工作的监督;2. 仓库保管员:负责备件的实际接收和保管;3. 技术部门代表:负责备件的技术验收;4. 质量管理部门代表:负责备件的质量验收。
第六条各成员职责:1. 采购部门代表:审核采购合同,监督验收过程,确保合同条款得到执行;2. 仓库保管员:负责备件的接收、清点、记录,确保备件数量和质量;3. 技术部门代表:负责备件的技术性能检验,确保备件符合技术要求;4. 质量管理部门代表:负责备件的质量检验,确保备件符合质量标准。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七条备件到货验收程序:1. 审核合同:验收小组首先审核采购合同,确认合同内容与实际到货情况相符;2. 审核随货文件:验收小组审核随货文件,包括装箱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等,确保文件齐全、有效;3. 外观检查:验收小组对备件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备件无损坏、锈蚀、变形等异常情况;4. 数量核对:验收小组核对备件数量,确保与合同规定一致;5. 技术检验:技术部门代表对备件进行技术性能检验,确保备件符合技术要求;6. 质量检验:质量管理部门代表对备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备件符合质量标准;7. 验收记录:验收小组填写验收记录,记录验收结果和存在问题;8. 验收报告:验收小组编写验收报告,提交给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第四章验收标准第八条备件验收标准:1. 合同规定:以采购合同中的规定为准;2. 国家标准: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准;3. 行业标准:以行业标准为准;4. 产品说明书: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设备、材料到货验收管理细则1目的为加强*****发展有限公司设备、材料到货验收管理工作,规范验收程序,保证设备材料质量,保证设备材料验收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提高验收工作效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有关设备物资合同条款,特制定本细则。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期设备及材料的到货验收。
3.释义设备、材料检验验收管理是指通过明确设备材料检验验收相关各方的职责,规范设备材料检验验收流程,采取必要的检验验收手段,保证工程使用的设备材料符合工程设计和规划的技术质量要求的管理过程。
4参与验收各部门职责4.1物资部岗位职责:4.1.1验收3.1验收依据:合同、技术协议、图纸及技术标准。
3.2验收程序3.2.1设备及材料验收工作由生产运行部(生产部长、生产副部长、相关专业专工)、物资部、经营部、档案管理员参加。
3.2.2验收完毕各参加人员在《设备及材料到货验收单》(附件一)签字确认后留存。
3.2.3随机(箱)资料由档案管理员及时登记并留存档案室。
附件一:设备及材料到货验收单工程名称: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出厂年月出厂编号制造厂外形尺寸重量进厂日期验收情况(依据合同和协议)受检部分检查结果备注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按装箱单清单材料、附机、附件备件、工具齐全情况检查主机、附机、附件备件、工具有无损坏和锈蚀技术资料名称及份数(供货清单可后附):结论:验收部门会签部门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姓名/日期建设单位原件由建设单位保存,其他单位须保留复印件,工程结束一并移交建设单位。
附件二:设备及材料交接表工程名称:编号:开箱日期:年月日机组名称包装箱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供货商合同号备品备件或专用工具登记清单序号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属性备注属性栏内注:A—安装用备品;Y—运行用备品;Z—专用工具有关事项说明及处理意见:开箱检查确认签证: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此表签字方各存一份共页第页附件三:到货验收合格证书项目名称:编号:货物名称规格型号合同编号到货日期供应商所属系统货物清点意见数量是否□是□否规格型号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与合同一特别说明:结论:初步验收意见外包装情况□是□否类别标识是否正确清晰□是□否是否良好货物外观是□是□否合格证、技术文件有无□有□无否有破损特别说明:无结论: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注:1、本验收证书由建设方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单位(或监理单位)项目经理签字盖章后生效,作为供货款或进度款支付的依据。
电气设备到货验收制度1、新设备到矿时,凭设备分配单和调拨单,由设备组开箱检查清点。
开箱后,首先取出装箱单,核对随机带的各种文件、说明、图纸、工具附件等是否齐全相符。
2、检查有无磕碰损伤、缺少部件、明显变形、受潮、锈蚀等情况。
3、库房的设备按分区摆放整齐,不能进入库房的大型设备,验收后应摆放整齐,上有盖、下有垫,不准露天存放。
4、设备工具、附件及备件必须登记建账。
严禁擅自开箱,乱拿零件、工具等。
5、设备的图纸、技术资料由验收员验收后交机运科档案管理员存档。
6、根据检查情况,设备验收员如实填写“设备开箱检查入库验收单”,做好详细记录,有关人员应在入库验收单签名,设备管理员应登记建账、编号、造卡、登记煤安证,并收集合格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7、设备开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领导反映,并向设备供应单位和调拨单位提出咨询,通知供应单位派人进行处理。
电气设备到货验收制度(2)是指对电气设备的到货进行验收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电气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并能够正常使用。
以下是电气设备到货验收制度的一般流程:1. 验收前准备:制定验收计划,确定验收标准和要求,明确验收人员和责任。
2. 到货检查:检查电气设备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漏水等情况,是否有配套文件和附件。
3. 外观检查:检查电气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变形或腐蚀等情况。
4. 规格参数确认:核对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参数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5. 功能测试: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电气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
6. 安全性检查: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7. 文件审核:审核电气设备的质量检验证书、出厂合格证等相关文档,确保完整和准确。
8. 验收报告:根据验收结果编写验收报告,记录电气设备的验收情况和意见。
9. 验收结论:根据验收结果,判定电气设备是否合格,决定是否接受或退换。
10. 后续处理:如发现电气设备有质量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质量异议,并进行相应的协商和处理。
设备及非标钢构验收程序、内容、规定和质量监制、试验与检验要求一、质量监制:1、所有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的制造《检验大纲》的编制:制造《检验大纲》由投标方编制,主要内容是将货物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关键零部件以及货物的关键尺寸转化为检验项目、使用标准、判定基准等内容。
2、《检验大纲》的审查:《检验大纲》应得到招标方的确认,主要审查检验内容是否反映所有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基本参数、性能和相关技术尺寸。
3、审查《检验大纲》的时间:《检验大纲》应以不影响合同所有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周期为前提,在合同签订一个月内提供。
4、投标方根据交货时间表提供所有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进度计划表,并由招标方确认,招标方将根据该计划表派人员赴厂监制。
5、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即R点、W点。
每次监造内容完成后,投标方和监造代表均须在见证表上履行签字手续。
二、验收程序、内容和规定:1、外购材料验收:投标方购进的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线缆、钢轨(含轨道附件)、钢板、型钢、钢管、油漆等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且必须自检和抽样检测,外形尺寸和理论重量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和本规范书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投标方须做好相关记录,交货时交招标方指定人员。
2、出厂验收:所有供货范围内的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出厂验收在投标方工厂进行,投标方发货前通知招标方;根据招标方需要,派有关验收人员到投标方制造厂/车间进行货物验收工作,并按约定的有关标准、规范及规定对货物的外观、焊接和防腐质量、外形尺寸进行检验。
验收内容包括制作加工焊缝质量、外形尺寸、漆膜厚度等的检验。
外购材料的合格证书和产品质量证明书齐全有效,所供货物均为全新、合格产品。
3、到货验收:3.1设备和配套件、非标钢构件等到招标方现场后,通知招标方进行现场检测,质量合格后由招标方承担费用;若有质量问题的,则投标方承担费用;并作好相关影像资料和记录,作为质量验收依据;如有不合格,招标方拒绝收货;如有损坏和缺失投标方负全责。
设备到货验收1. 引言设备到货验收是指在设备交付到客户处后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且符合预期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设备到货验收的流程和步骤,以便客户可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并保证设备交付后的质量和性能。
2. 验收流程设备到货验收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设备到货验收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验收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性能要求;•确定验收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人员参加验收;•准备验收所需的相关文档,包括设备的合同、保修条款等;•准备验收所需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2.2 验收过程验收过程是对设备的各项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和测试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1.确认设备的数量和型号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2.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受潮;3.打开设备包装,逐项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和配件是否齐全,并与清单进行对比;4.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划痕或其他表面损伤;5.检查设备的连接口和接口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松动或损坏的情况;6.进行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根据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性能要求进行各项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电气性能、通信性能、操作性能等;7.检查设备的附件和文档是否齐全,并与清单进行对比;8.记录设备验收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供应商或销售方反馈。
2.3 验收结果处理根据设备的验收结果,可以将验收结果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全部合格:设备在各项测试中均符合技术规范和性能要求;•部分合格:设备在某些测试中未能达到要求;•全部不合格:设备在各项测试中均未能达到要求。
对于不同的验收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全部合格:确认设备符合要求,可以正常投入使用;2•部分合格:与供应商或销售方协商解决问题,并决定是否接受设备;•全部不合格:拒收设备,并与供应商或销售方进行退货和赔偿协商。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设备到货验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机器验收必须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对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有较高的要求;2.设备到货验收的时间应与供应商或销售方协商,以确保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3.在验收过程中,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修改验收标准或操纵数据;4.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或销售方反馈,并要求解决或替换设备;5.在验收结束后,应保存好所有相关的验收记录和文档,以备后续审计和维权使用。
实验室设备验收流程制度范本一、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设备的验收流程,确保设备的质量、性能符合采购要求,并为后续的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验收依据1.仪器设备采购合同和招投标材料;2.供货清单、产品说明书、样品等。
三、验收流程(一)到货与接收1.仪器设备到货后,实验室应安排或培训专职技术人员,熟悉厂商提供的技术资料。
2.对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应派专人按照所购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做好试机条件的准备工作。
3.在搬运至实验室指定位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防止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二)内外包装检查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碰撞创伤、雨水浸湿等损失情况。
2.包装箱上标志、名称、型号是否与采购的品牌相同。
(三)开箱检查1.查看设备的标识,包括:o制造厂商;o产品名称;o产品型号或标记;o主要技术参数;o额定电压(V)、额外频率(HZ)、输入电流(A);o商品出厂日期与编号;o商标标注。
2.检查包装箱内应随带的资料是否齐全,包括:o产品合格证;o产品使用说明书;o装箱单;o保修卡;o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3.检查仪器设备和附件外表有无破损,必须做好现场工作,发现问题时应拍照保留证据。
(四)验收与初检1.数量验收:o以供货合同与装箱单为依据,检查主机、附件的规格、型号、配置及数量,并逐渐清查核对。
o认真检查随机资料是否齐全,如仪器说明书、操作规程、检修手册、产品检验合格证书等。
o做好数量验收记录,写明到货日期、验收地点、时间、参加人员、箱号、品名、应到和实到数量。
2.质量验收:o严格按照合同条款、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的规定和程序进行安装、调试和试机。
o对照仪器说明书,认真进行各项技术参数测试,检查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o质量验收时要认真做好记录。
四、验收结果处理1.若验收合格,则由验收人员签署验收合格报告,并将设备正式移交使用部门。
2.若验收不合格,则应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更换,并重新组织验收。
设备验收管理规定关于设备/材料进厂验收管理规定为加强设备、材料进厂验收管理,确保进厂设备、材料的使用性能、技术参数、产品质量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和国家标准规范,确保新丰科技转型升级示范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一、入厂流程:设备/材料到货→物流门登记→磅房(称重)→库房登记、通知到货(提供质量证明等)→验收(车间组织)→卸车(责任车间协助)→磅房(空车)→物流门(检查)→出厂(空车)。
二、验收单位:经营科、财务科、监审科、责任车间、生产技术科、供货单位及安装单位。
三、验收分工:1、进厂设备、材料的到货通知、过磅、入库、出库票证办理等工作,由经营科负责。
2、进厂设备、材料的数量、重量的清点、核对工作,由经营科负责,财务科、责任车间、供货单位、安装单位协助。
3、进厂设备、材料的外观质量、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技术协议及设计图纸要求,由生产技术科各专工具体负责,其他单位协助。
4、进厂设备、材料的验收问题汇总、验收记录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填写《进厂设备/材料开箱验收记录表》。
各单位参与验收人员签字后,一式四份。
(库房、责任车间、财务科、生产技术科各一份)5、进厂设备、材料到货或开箱验收的整个过程,由生产技术科牵头,监审科全程参与并监督。
四、验收内容:2、材料验收内容包括:材料规格、型号数量、重量及质量证明书等。
3、合同或技术协议所注明的验收内容或要求。
五、验收要求:1、原则上所有进厂设备、材料到货后,均应进行开箱验收(包括EPC工程)。
2、自购设备、材料到货后,由经营科负责通知各单位验收,验收时间安排不能超过到货后48小时,对于不能及时进行开箱验收的,由经营科与各验收单位协商,最长不应超过到货后七天。
3、EPC设备、材料的开箱验收,由责任车间负责通知验收小组,安排验收时间、协调人员等,验收时间安排不能超过到货后48小时,对于不能及时进行开箱验收的,由责任车间与各验收单位协商,最长不应超过到货后七天。
4、对于同一批次、数量较多的材料、配件等,其到货验收由监审指定类别、项目,按比例进行抽检。
设备到货验收制度1. 引言为了规范企业设备到货验收流程,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企业部门的设备效率和运行安全性,订立本规章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设备到货验收工作,包含各职能部门进货的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设备维护和修理后的返还及购置的新设备。
3. 责任与权限•设备采购部门负责设备到货验收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相关部门负责设备的接收、安装和验收工作;•职能部门负责设备使用、维护和修理和保养。
4. 设备到货验收流程4.1 采购部门的职责:•与供应商协商设备交付日期,并提前通知接收部门;•定期了解供应商的设备生产进度,确保定时到货;•确保设备到货前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准备工作。
4.2 接收部门的职责:•提前准备好设备到货验收所需的工具、设备和验收记录表;•负责设备的清点、查验和记录到货数量、质量等信息;•将设备进行登记和调配,并布置专人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对设备进行初步验收,确保设备符合规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对发现的设备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向采购部门报告。
4.3 使用部门的职责:•接收部门将设备移交给使用部门后,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定时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部门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向维护和修理部门报修并维护设备运行记录。
5. 管理标准5.1 设备采购管理•采购部门负责设备采购计划的订立和执行;•采购部门应依据设备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采购部门应依照合同商定的交付日期和质量标准监督供应商的生产和交货进度;•采购部门应建立设备供应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
5.2 设备到货验收管理•接收部门应依照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表,对设备进行全面的验收;•设备到货后,接收部门应及时布置人员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结果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并协商解决发现的问题;•采购部门应及时处理交付的设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供应商协商处理方式。
设备验收工作管理程序一、总体要求(一)成立验收小组:设备到货前成立验收小组。
验收小组应由使用单位分管设备(或供应)副总任组长,由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总工办部长、设备部部长、审计部、财务部部长有关人员参加.以上人员分别签署验收意见后汇总到副总,由副总确定签署最终验收意见。
(二)到货前的验收准备:验收小组事先做好验收安装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严密的验收方案,阅读消化技术资料,准备场地、环境、辅助设备、检验设备,专用工具及维修人员的培训等.(三)到货的验收:到货后及时安装调试,正常运行后由验收小组按验收方案和有关要求进行验收。
(四)验收完毕后要及时提出书面报告,并附有检验记录和有关图表。
同时将箱内所带的保修单及说明书、装箱单整理归档,(五)验收中发现问题,必须在保修期内提出,以便索赔和检修.对于厂家派员来安装的设备,在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签署验收文件。
二、验收前准备:1、设备签定合同后,合同经办人员、设备使用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技术资料,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指标。
2、大型精密、贵重设备定购合同签定后,要配备专职管理操作技术人员,并在厂家的技术培训下,按照仪器设备环境的要求,做好装机条件的准备工作。
3、在大型精密设备到货前,必须组织有公司设备部、设备使用车间的专家,使用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预先制定验收方案。
必要时可及早聘请有关单位专家协助验收及安装调试。
4、做好涉及大型精密设备在安装调试工作中所需校验的仪表,检测特殊起运设备及专用工具,试样和材料等准备工作。
三、验收要求:1、外观检查:(1)首先要检查设备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有无撞伤,有无浸湿受潮变形等。
内包装防震装置是否完好,弹簧是否脱落以及防潮措施是否可靠等。
(2)检查设备、附件外表有无残损、锈蚀、碰伤等。
(3)发现上述问题应做详细记录,必要时要拍照留据。
2、数量验收:(1)数量验收要以合同单和装箱单为依据,检查主机、附件的分类和数量,并逐件清查核对。
工程设备验收制度及流程为加强工程设备到货验收管理,规范验收程序,特作如下规定:一、到货验收程序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采购部门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进入现场进行设备接收或验收准备。
相关单位包括:仓储处、设备处、机修车间、设备使用单位、设备安装单位、设备供货单位等。
2、验收前,设备采购部门和设备供货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及发货清单或装箱清单等相关资料。
3、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设备交接验收单,设备交给设备安装单位,仓储处办理入库手续。
随机备件、专用工具等由维修单位回收入库;交接验收单和所有技术资料交设备工程师统一保管。
其它单位需用时可进行复印。
工程施工完毕后转交档案室存档。
4、货到现场不具备验收条件的设备,由供货厂家保管或委托甲方代管。
5、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应作详细记录,由采购部门及时与供应商协调,办理维修、退货及索赔等有关事宜,相关部门给予配合。
6、最终验收合格后,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到货明细及时登记建账。
二、设备验收的内容设备验收应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和技术协议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进行,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的名称、箱号、数量等是否与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
检查设备内外包装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碰伤、浸湿、受潮、变形等情况;标识是否清晰。
必要时要拍照留存。
2、重量检验: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
3、开箱检查:开箱验收的主要内容有:设备在装箱和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根据设备的装箱单,清点技术资料,核对设备、随机附件和备件、专用工具等是否与清单相符。
并核对与合同技术协议要求是否一致。
随机附件和备件、专用工具、易损件型号、图纸和资料错发或不全的由甲方提要求,责成供货单位限期补齐。
4、填写验收记录:验收完成后,由参加各方共同签署设备开箱验收单(见附表)5、设备性能验收: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联动、投料试车时进行。
三、各部门职责:仓储部:接收设备、办理入出库手续、协助卸货、协调卸货地点采购部:设备到货通知、提供有关合同和技术协议、对验收异议与厂家沟通设备处:负责设备到货的质量验收、随机技术资料的回收,负责协调填写设备验收单、对质量异议与厂家协调使用单位:参加设备验收,有权提出合理的质量要求和意见安装单位:接收设备、提出验收意见、配合甲方安排卸货地点、安排拆箱力工等机修车间:配合验收,提供必要的人员和工具支持,提出验收意见设备开箱验收单合同编号:设备名称所属系统规格型号设备制造厂家设备台数出厂日期安装单位使用单位验收内容1外2观检查345 16技27术资料3849510 1开2 箱检查3 4 5验收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安装单位验收意见后面附到货清单明细。
设备到货验收程序及规定-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限公司设备到场验收管理规定为了保证****工程设备到货验收及时,设备资料完整齐全,管理规范,施工方便等,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到货验收的程序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采购单位供应科有关人员通知****部准备验收;2、****部接到通知后组织仓库保管员、各专业主要负责人、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由供应科、项目部、安装单位和供货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收;3、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设备(材料)验收单,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产品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后进行。
4、验收不合格的,由供应科有关人员负责联系维修或退换货等有关事宜。
二、设备验收的有关规定设备(材料)验收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以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准备:验收前供应科和设备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以及发货清单或装箱单等有关资料;2、外观验收: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
察看有无因装卸和运输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如有残损应做好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必要时要拍照留存;3、重量验收: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4、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验收: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设备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产品合格证、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监测和诊断仪器、特殊材料、润滑油料和通讯器材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内容相符。
对于有特殊材质要求的设备或材料,生产或供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材质分析报告书》,否则不予验收;5、开箱验收:对于装箱运输的设备要现场开箱验收并做好开箱记录。
如开箱后不易保管和存放的,可以和厂家协商由需方代管,在安装之前再行开箱检验。
6、设备性能验收:本次验收属于设备(材料)的到货验收,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之后进行。
设备到货验收制度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设备到货验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设备符合预期要求,并能够正常运行,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生产。
1.2 范围设备到货验收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采购和验收过程。
二、验收程序设备到货验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设备到货前的准备工作在设备到货之前,验收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认设备的技术规格和参数;•准备验收依据和验收标准;•制定验收计划,并将计划通知相关人员;•验收人员之间进行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2.2 设备到货的验收流程设备到货后,验收人员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验收:1.在设备到货时,验收人员应先检查包装的完好性和外观,确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
如发现有损坏情况,应及时联系供应商协商解决。
2.验收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技术规格和参数进行一一核对,确认设备与采购合同中的要求一致。
3.验收人员应检查设备的附件和配件是否齐全,并核对数量是否准确。
4.对于设备的外观和工艺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制造质量满足要求。
5.验收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若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解决。
6.验收人员应填写《设备到货验收报告》,并将报告交与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批。
2.3 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若在设备验收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1.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供应商进行赔偿或更换设备。
2.设备与采购合同中的要求不一致:与供应商协商解决,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要求的设备。
3.设备功能异常:记录并通知供应商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验收标准设备的验收标准应根据设备的技术规格和参数进行制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外观要求:设备的外观应无明显划痕、凹陷、破损等。
2.尺寸精度:设备的尺寸应符合技术规格要求。
3.功能要求:设备应能正常运行,并能满足工作要求。
4.使用寿命:设备的设计寿命应符合需要。
5.质量保证: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设备到货及安装检验标准设备到货及安装检验标准⼀、⽴式或卧式容器类设备的整体就位安装质量检验(⼀)设备到货的验收1、检查设备技术⽂件1.1检查设备是否有竣⼯图、压⼒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及产品质量证书。
1.2产品质量证书应包括:产品合格证、容器特性、主要零部件材料的化学成份和⼒学性能、容器热处理状态与禁焊等特殊说明、⽆损探伤检查结果、焊接质量检查结果、压⼒试验与⽓密试验结果、与设计图样不符项⽬。
1.3对照竣⼯图与产品质量证书,检查设备本体及主要零部件是否与设计⼀致。
1.4检查各管⼝是否配齐配对法兰、螺栓、垫⽚。
1.5检查设备本体上是否安装设备铭牌。
铭牌上应包括:制造单位名称和制造许可证号码、压⼒容器名称和产品编号、设计压⼒、温度及介质、最⾼⼯作压⼒和最⼤允许⼯作压⼒、压⼒容器类别和监检标记、压⼒容器净重和制造⽇期、试验压⼒。
1.6检查是否有装箱清单,根据竣⼯图和装箱清单清点验收以下各项: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情况;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检查接管的规格、⽅位及数量;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型号及数量。
注意:必须将所有技术⽂件收集、保管好,这是设备档案的⼀部分,压⼒容器取证也需要这些资料2、检查设备本体2.1检查设备本体的表⾯质量:设备表⾯⽆明显损伤和凹凸不平,接管、法兰及其它焊接件⽆明显歪斜,法兰密封⾯⽆损伤,⼯夹具的焊疤应清除⼲净。
2.2设备本体按规定进⾏刷漆防腐,质量合格。
2.3设备焊缝检查:⽆⼗字焊缝、拼接缝应按规定布置和错⼝,管⼝应避开焊缝。
焊缝表⾯不得咬边(深度≤0.5mm,长度≤10%焊缝长度且≤100mm)、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孔、弧坑、未填满和⾁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焊缝或搭接焊缝焊⾓⾼度应等于较薄件厚度。
焊缝余⾼<4mm。
2.4设备本体平直,⽆弯曲、扭曲。
2.5设备开盖检查:内构件齐全如:进料分配管、出⼝防涡旋器、破沫⽹安装符合要求;焊缝错边量<3mm;内构件⽀承圈⽔平度:直径⼩于等于φ1600≤3mm,直径⼩于等于φ3200≤4mm;内构件安装⽔平度:直径⼩于等于φ1600≤3mm,直径⼩于等于φ3200≤5mm;不锈钢内构件表⾯进⾏酸洗钝化;器内⽆杂物,各开⼝通畅。
**焦化有限公司设备到场验收管理规定为了保证**焦化工程设备到货验收及时,设备资料完整齐全,管理规范,施工方便等,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到货验收的程序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采购单位供应科有关人员通知**焦化项目部设备主管工程师准备验收;2、设备主管工程师接到供应科通知后组织仓库保管员、各专业主要负责人、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由供应科、项目部、安装单位和供货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收;3、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设备(材料)验收单,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产品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后进行。
4、验收不合格的,由供应科有关人员负责联系维修或退换货等有关事宜。
二、设备验收的有关规定设备(材料)验收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以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准备:验收前供应科和设备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以及发货清单或装箱单等有关资料;2、外观验收: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
察看有无因装卸和运输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如有残损应做好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必要时要拍照留存;3、重量验收: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4、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验收: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设备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产品合格证、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监测和诊断仪器、特殊材料、润滑油料和通讯器材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内容相符。
对于有特殊材质要求的设备或材料,生产或供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材质分析报告书》,否则不予验收;5、开箱验收:对于装箱运输的设备要现场开箱验收并做好开箱记录。
如开箱后不易保管和存放的,可以和厂家协商由需方代管,在安装之前再行开箱检验。
6、设备性能验收:本次验收属于设备(材料)的到货验收,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之后进行。
7、验收合格后,应填写设备(材料)交接验收单(见附表),供需双方各执一份。
设备到货验收制度及程序背景在购买设备时,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且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设备进行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验收是指对将要运往用户现场的设备进行检验和试运行,以便于确认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确定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的条件和要求。
因此,制定设备到货验收制度及程序对于保障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设备到货验收制度及程序制定验收标准在确定设备到货验收制度及程序前,需要制定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完备性:应包括设备功能、质量、性能指标、外观等方面的验收标准;•精确性:应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实用性:验收标准应实用,提高验收的效率;•可比性:验收标准应是可比较的。
验收标准可以参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也可以针对具体项目情况制定。
制定验收程序验收程序应包含以下内容:•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对验收人员的要求、验收地点和设备开箱检查等;•验收过程:对设备功能、质量、性能指标、外观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结果的记录: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制定验收报告。
验收程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以确保验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制定验收责任制定设备到货验收制度及程序后,需要明确验收责任。
验收责任人应具有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并应按照制定的验收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
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设备到货验收制度及程序操作设备到货验收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在验收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聘请验收人员;•确认验收地点;•撤开设备的包装箱并检查设备是否完整;•确认验收标准和程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验收过程验收过程应按照先决条件检查、基本验证和细节确认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决条件检查先决条件检查是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启动、连接和运行的前提条件。
先决条件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认设备电源:验证设备和电源的输入类型及电压范围是否符合要求;•确认设备网络连接:验证设备的网络连接是否正确;•确认设备环境:验证设备环境是否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有限公司
设备到场验收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工程设备到货验收及时,设备资料完整齐全,管理规范,施工方便等,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到货验收的程序
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采购单位供应科有关人员通知****部准备验收;
2、****部接到通知后组织仓库保管员、各专业主要负责人、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由供应科、项目部、安装单位和供货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收;
3、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设备(材料)验收单,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产品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后进行。
4、验收不合格的,由供应科有关人员负责联系维修或退换货等有关事宜。
二、设备验收的有关规定
设备(材料)验收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以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验收准备:验收前供应科和设备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以及发货清单或装箱单等有关资料;
外观验收: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
察看有无因装卸和运输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如有残损应做好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必要时要
拍照留存;
重量验收: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
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验收: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设备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产品合格证、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监测和诊断仪器、特殊材料、润滑油料和通讯器材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内容相符。
对于有特殊材质要求的设备或材料,生产或供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材质分析报告书》,否则不予验收;
开箱验收:对于装箱运输的设备要现场开箱验收并做好开箱记录。
如开箱后不易保管和存放的,可以和厂家协商由需方代管,在安装之前再行开箱检验。
设备性能验收:本次验收属于设备(材料)的到货验收,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之后进行。
验收合格后,应填写设备(材料)交接验收单(见附表),供需双方各执一份。
交接验收单和所有技术资料交设备主管工程师统一保管,工程施工完毕后转交档案室或设备部存档。
仓库管理员同时办理入库手续。
货到现场不具备验收条件的设备由供货厂家保管。
验收不合格的,由供应科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处理。
三、卸车保管:
1、对于现场具备安装条件的设备,由各专业主要负责人联系施工单位直接卸到设备安装现场或就近位置,由安装单位负责保管,尽量避
免二次搬运;同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出库手续;
2、现场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卸到仓库保管员指定场地保管,仓库保管员要严格按照设备存放的要求保管和存放。
****公司**部
2011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