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微课
- 格式:docx
- 大小:30.94 KB
- 文档页数:4
鸟的天堂微课设计《鸟的天堂》是语文人教版版四年级上册第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都与动物有关。
这几篇课文虽然都写动物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鸟的天堂》重点以写景为主写适合鸟儿生存的“家园”------大榕树。
因为大榕树蓬勃茂盛所以才能见到群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
在这里鸟儿离不开树树也离不开鸟儿大自然的生灵互相依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动物的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重视语言积累[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确立以下目标1、细读课文认识大榕树奇特、美丽的特点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认识静态与动态描写。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理解、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学情分析]“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有着“百年巨榕、百鸟出巢、百年归巢”三大自然景观壮观无比。
即使是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这难得的奇观更何况我们山里的孩子呢,因此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所以在本节课中把多媒体课件恰当的整合在教学之中,用它的直观性、具象性和音效性将学生欣赏到的各部分文字信息和多元化从而培养孩子们更加有效的阅读更加有个性的阅读更加有创造性的阅读。
语文《鸟的天堂》
一、课题名称:《鸟的天堂》
二、教学目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准备:ppt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
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出示课件)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六、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
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
(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班级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树大)
A、当学生讲到树大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引导学生找到“不可计数”和“卧”,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
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
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体会“卧”字。
(树占地面积大)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和学生对答案:一万多平方米。
)
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
操场?几个教室?(和学生对答案:普通的教室有70 80平方米左右,
一个操场的面积大约为1000平方米)
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如没感受到树的大则说“简直太大了”让学生感受一下。
)。
23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巴金先生再次走进鸟的天堂,感受他笔下的那份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趣。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相关段落。
(一)学习提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简单批注感受,(二)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想法吧!1.(1)这位同学认为作者之所以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是因为这里有一株巨大的而且很茂盛的大榕树,他给鸟儿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这位同学在第九自然段中发现这里的农民爱护鸟儿,不许人们捉鸟,他们对鸟儿的保护,为鸟儿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环境,所以这里才被称为鸟的天堂。
(2)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朗读大榕树这部分内容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建议。
这位同学觉得第5到7自然段是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板书:静态描写)写出了大榕树的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河面上的样子,读的时候节奏不能太快。
第八自然段,写出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读得要突出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来读一读。
第九自然段写道。
作者在鸟的天堂没有看看见鸟,只听到几声鸟儿振翅的声音,当时作者没有看见鸟,心里肯定是遗憾的,所以要读出遗憾的心情,你来给大家读一读。
是呀,在鸟的天堂里,没有看见一只鸟作者的心里不仅有些遗憾,还有些疑惑呢,这位同学读得真好。
2.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1)这位同学觉得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是被这里的鸟儿感动了,这里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组课
文中的首篇精读课文。
著名作家巴金以生花的妙笔记叙了他和朋友们
50页1下两次游历“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
3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里群鸟欢闹名不虚传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质朴,动静结合,美不胜收,观察有序,笔法细腻,易
读易记,情感真挚,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训练重点是要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并领悟作者的表
达方法。
选编本文的目的在于: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
4页免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2、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学好此文是日后学7页免
习其他同类型课文的凭借与基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页免
为此,该文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要练兵场”。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特
点及编排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教
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确定如下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目评标价文档:
1 /9
分享到:
1、知识教学目标。
①学会巢、梢、暇3个生字。
②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等词语。
1
1/4 2
③理解重点句:
如: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
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能力训练目标。
①熟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会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
段意。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德育渗透目标。
感受美景,培养保护环境,护我绿色家园的环保意识,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真正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四)教时安排
鉴于本文是本组课文的重要“练兵场”,考虑到学生基础不到扎实、领悟缓慢等情况,为了切实做到学练结合,我给学生以充裕的学
习时间,确定用3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①先读“导读”,明确目标。
②紧扣“鸟的天堂”
做有序展开。
第二课时: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精读细品“大榕树”和“众
鸟纷飞”,领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
第三课时:加深理解,探究意义;综合实践,炼就能力。
一、说学情本班学生课外资料较为缺乏,听、读的能
力稍好,说与写能力方
面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
其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较为低下。
对
课文的领悟过程较为缓慢,课堂教学不能操之过急。
但作为四
年级的学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
学习过《海上日出》等多篇描写大自
然景色的文章。
二、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质量”的目标。
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
确处理好师
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
于探索。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课标强调了
要以学生学习为
主,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以“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谈话法和讨论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的简单应用,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