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 格式:docx
- 大小:314.09 KB
- 文档页数:9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现浇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平⾯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跨⽐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3、次梁的截⾯⾼度应满⾜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度应该满⾜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 宽板带计算:⽔磨⽯⾯层 m kN /65.0165.0=? 80mm 钢筋混凝⼟板 m kN /0.22508.0=?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m kN /255.017015.0=? 恒载:m kN g k /905.2=活载: m kN q k /919=?=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业建筑楼盖且楼⾯活荷载标准值⼤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186.15=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为mm m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mm l h l l n n 2030025.1202028012010022002101=≤=+--=+=,取mm l 202001= (mm a 120=)中跨: mm l l n 20002002200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1目录1 基本设计资料(1)(1)材料(1)(2)荷载标准值(1)2 板的设计(1)(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1)①板厚(1)②次梁截面(1)(2)板荷载计(2)①计算简图(2)②弯矩及配筋计(3)3 次梁设计(4)(1)计算简图的确定(4)①荷载(4)②主梁截面尺寸选择(4)③计算简图(4)(2)内力及配筋计算(6)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7)4 主梁设计(8)(1)计算简图的确定(8)①荷载(9)②计算简图(9)(2)内力计算(9)(3)截面配筋计算(10)(4)附加横向钢筋计算(12)参考文献(14)设计计算书1.基本设计资料⑴材料C30混凝土:f=14.3N/mm2,t f=1.43N/mm2,tk f=2.01N/mm2;c钢筋:HRB400级(f=360N/mm2,bξ=0.517)。
y⑵荷载标准值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1.4⨯16=5.6N/mm2;k水泥砂浆:20kN/m3;钢筋混凝土:25kN/mm2;混合砂浆:17kN/mm2。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方法)⑴确定板厚级次梁截面①板厚:h≥l/40=1800/40=45mm,并应不小于工业建筑楼面最小厚度60mm,取h =80mm。
②次梁截面:次梁截面高h按(1/20—1/12)l初步估算,选h=300mm,截面宽b=(1/3—1/2)h,选b=150mm。
⑵板荷载计算楼面面层 0.02×20=0.4kN/m 2 板自重 0.08×25=2.0kN/m 2 板底抹灰 0.015×17=0.255kN/m 2 恒荷载g 1.2×(0.4+2.0+0.255)=3.186kN/m 2 活荷载q 1.3×5.6=7.28kN/m 2g+q=10.466kN/m 2 (3)计算简图取板宽b =1000mm 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可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6跨,可按5跨计算),如图2所示。
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姓名:凌伟学号:10124338指导老师:杨锋日期:2013/1/7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10mm厚水磨石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0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335,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9m,次梁的跨度为6.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9/3=2.3m,l02/l01=6.9/2.3=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300/30=77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12=6400/18~6400/12=356~534mm,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10=6900/15~6900/10=460~69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3.扳的设计(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10mm水磨石面层 0.01×25=0.25KN/m220mm水泥找平层 0.02×20=0.4KN/m280mm混凝土板 0.08×25=2.0KN/m220mm混合砂浆 0.02×17=0.34KN/m2小计 2.99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4.5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9×1.2=3.59KN/m2可变荷载设计值 q=4.5×1.3=5.85KN/m2荷载总设计值 g+g=3.59+5.85=9.44KN/m2(2)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计算书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计算书第⼀章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采⽤砖混结构,内框架⽀撑体系,外墙厚度370㎜,混凝⼟柱的截⾯尺⼨为300mm×300mm.2.建筑平⾯尺⼨长宽尺⼨采⽤27000㎜×18000㎜。
3.楼⾯构造4.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重。
钢筋混凝⼟容重为25KN/m3,⽔泥砂浆容重为20KN/m3,⽯灰砂浆容重为17KN/m3。
可变荷载: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7K/㎡,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钢材:主梁、次梁、受⼒主筋采⽤HRB335级,板及梁内其他钢筋采⽤HPB235级。
第⼆章设计计算书⼀.柱⽹的设计及主、次梁的截⾯尺⼨设计1. 27m×18m,柱⽹布置为矩形,柱截⾯尺⼨300mm×300mm,主梁跨度6m,次梁跨度4.5m,板跨2.0m。
2. 板的厚度:h=2000/40=50mm,取h=100mm。
3. 次梁的截⾯尺⼨:h=()×5400=(300—450)mm,取h=400mm,b=()×400=(200—267)mm,取b=200mm.4. 主梁尺⼨:h=()×6000=(428—750)mm,取h=600mm,b=()×600=(300—400)mm,取b=300mm.⼆、板的设计1. 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a. 恒荷载: 20mm ⽔泥砂浆垫层 20 X 0.02=0.4 KN/m100mm 钢筋混凝⼟楼板 25 X0.1=2.5 KN/m板底粉刷 0.25KN/m⼩计:3.2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则:b. 活荷载:活荷载分项系数则:板上总荷载:g+q=3.84+7.41=11.25KN/㎡2. 设计简图板跨简图取1m宽的板为单元体=1650mm =1800mm边跨:中跨:跨差==5.8%<10% 故可按照等跨为⽆跨处理。
3. 板的计算计算简图和荷载分布4.内⼒计算M1== ×11.25× =2.96KN/mMB=—= -×11.25 ×=-2.96KN/mM2== ×11.25 ×=2.28 KN/mMC=—= -× 11.25×=-2.60KN/m5. 配筋计算板厚=100mm 保护层厚度=20mm =-20=100-20=80mm取混凝⼟标号为C30 =14.3N/mm 取HPB235级钢筋 =210 N/mm 轴线②—⑤,—之间的板带,其四周均和梁整体浇注,故这些板中间跨度及中间的弯矩可以折减20%,但边跨及第⼀跨内⼒⽀座处的弯矩不可折减。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建筑尺寸:纵向跨度 L1=2160mm , 横向跨度 L2=2400mm 。
柱截面尺寸: 400m m×400mm。
2、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0mm石灰沙浆抹底。
3、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梁、板受力钢筋采纳 HRB400 级钢筋,梁箍筋、板构造筋采纳 HRB335 级钢筋。
4、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度 25KN/m3 ,舞厅标准值,恒荷载分项系数为,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部署主梁沿横向部署,次梁沿纵向部署。
主梁的跨度为,次梁的跨度为 6m,主梁每跨内部署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l02/l01=6/1.8=3.3> 3,故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 h≥1800/40=45mm ,对跨度大于等于 1500mm,民用建筑楼板,h≥60mm,故取板厚 h=6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知足 h=l 0/18~l0/12=6000/18~6000/12=333~500mm 。
故截面高度取为h=450mm,截面宽度 b=(1/3~1/2)h=150~225mm ,故取 b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知足 h=l 0/15~l0/10=5400/15~5400/10=360~540mm ,取h=500mm。
截面宽度b=(1/3~1/2)h=167~250mm ,故取 b为=250mm。
楼盖建筑平面及楼盖结构部署平面图见附图1、附图 2。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散布计算)如楼盖结构部署平面图轴线①~②、④~⑤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④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元板。
1、荷载计算板的永远荷载标准值:2水磨石面层260mm钢筋混凝土板×220mm 石灰沙浆×17=0.34 kN/ m2小计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2 永远荷载设计值× 1.2=2.988 kN/ m2可变荷载设计值×2 2荷载总设计值 g+近似取为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 200mm× 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2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120mm。
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题目名称:单向板整浇肋形楼盖设计教学班号:1班目录一、设计资料 (2)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3)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3。
1 荷载计算 (4)3.2 板的计算简图 (4)3。
3 内力计算及配筋 (5)四、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6)4.1 荷载计算 (6)4.2 次梁的计算简图 (7)4.3 内力计算及配筋 (7)五、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0)5.1 荷载计算 (10)5.2 主梁的计算简图 (10)5。
3 内力计算及配筋 (1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2)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荷载组合。
(3)结构环境类别一类。
(4)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为20KN/m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重度为25KN/m³),12mm厚纸筋石灰(重度为17KN/m³)粉底。
(5)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4KN/㎡.(6)材料:混凝土采用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7)外墙厚度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
(8)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1、主梁和次梁布置①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②主梁跨度为6。
9m,次梁跨度为6。
0m,板的跨度为2.3m,L02/L01=6。
9/2.3=3,按单向板设计.③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300×1/40=57。
5mm,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为80mm。
④次梁的高度要求h=L02(1/18~1/12)=333mm~500mm,考虑到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mm,宽度b=h(1/3~1/2)=150mm~225mm,取b=200mm。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姓名:学号:班级: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2013年12 月12日目录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1)设计要求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1/2~1/3)h ,取b=300mm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引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楼盖形式。
本文将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对该楼盖的课程设计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设计计算书的编写,旨在展示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并详细说明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二、工程参数1. 楼盖平面尺寸:长L = 10m,宽B = 8m;2. 楼盖厚度:h = 0.2m;3.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4. 钢筋等级:HRB400;5. 楼盖荷载:活荷载为3.0kN/m²,自重荷载为7.0kN/m²;6. 楼盖跨度:L = 10m,取较小值;7. 楼盖支座条件:四周边界固定,支承条件良好。
三、荷载计算1. 活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规范,活荷载按照规定的荷载系数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2. 自重荷载计算:楼盖自重荷载按照混凝土和钢筋的单位体积质量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四、截面设计1. 验算截面高度:根据楼盖跨度和设计荷载,采用梁的截面验算方法,计算出截面高度h';2. 钢筋设计:根据截面高度h',计算出截面内钢筋面积As和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ρ;3. 截面构造: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截面的具体构造形式,如矩形截面、T形截面等。
五、受力计算1. 弯矩计算:根据楼盖的受力分析,计算出各个截面的弯矩和剪力;2. 剪力设计:根据截面的承载能力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验算。
六、截面验算1. 弯矩验算: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并进行验算;2. 剪力验算: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验算;3. 钢筋验算: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计算出钢筋的抗拉承载力,并进行验算。
七、构造设计1. 确定楼盖板的厚度和钢筋的布置形式;2. 设计楼盖板的梁和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保证楼盖的整体稳定性;3. 设计楼盖板的边缘构造,如挡水条、防水层等。
八、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参数、荷载计算、截面设计、受力计算、截面验算和构造设计等相关内容。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一、设计资料1、楼面的可变荷载标准值为24.5/kN m 。
2、楼面做法::(1)、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65.0m kN(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3)、平顶粉刷:2/25.0m kN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0或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RB335级。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为5.4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 2.2m =,0201/ 6.6/2.23l l ==因此按单项板设计。
2、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2200/3073h 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mm h 7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54005400~~(300~450)12181812h L mm mm ⎛⎫⎛⎫=== ⎪ ⎪⎝⎭⎝⎭,取450h mm =。
截面宽度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1166006600~~(440~660)8141510h L mm mm ⎛⎫⎛⎫=== ⎪ ⎪⎝⎭⎝⎭,600h mm =。
截面宽度取mm b 300=。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1 荷载计算水磨石地面 20.65/kN 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825 2.0/kN m ⨯= 平顶粉刷 20.25/kN m小计 永久荷载:22.9/k g kN m =可变荷载:24.51 4.5/k q kN 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板的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2/0.4m kN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设计值:22.9 1.2 3.48/g kN m =⨯= 可变荷载设计值:24.5 1.2 5.4/q kN m =⨯=荷载总设计值:28.88/g q kN m +=,近似取为29.0/g q kN m +=3.2 板的计算简图’图 1 板的支承布置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班级:建工1001学号: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用15mm 厚的石灰砂浆抹底。
2、材料: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 ,采用HRB335,直径<12mm 时,采用HPB235。
3、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q k =6kN/m 2,其分项系数1.3。
二、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6.72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3m 。
板厚取80mm h =。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取。
主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取为300mm b =,柱的截面尺寸b ×h=400×400 mm2。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图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三、 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20mm 水泥砂浆: 20KN/M 3⨯0.02M=0.4KN/m 280mm 钢筋混凝土:25KN/m 3⨯0.08m=2KN/m 2450mm h = mm b 200 = 800mm h =15mm 石灰砂浆: 15KN/m 3⨯0.15=2.25KN/m 2合计 :g k =4.65KN/m 2 (荷载分项系数取1.2)活荷载标准值:q k =6KN/m 2 (荷载分项系数取1.3) 恒荷载设计值:g=4.65KN/m 2 ⨯1.2=5.58KN/m 2 活荷载设计值:q=6KN/m 2 ⨯ 1.3= 7.8KN/m 2 荷载设计总值:g+q=13.38KN/m 2 每米板宽 p=13.38KN/m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2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120mm ,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2300mm板的计算简图2、3所示。
图2 板的实际结构图q+g=11.26kN/m图板的计算简图3、 弯矩设计值表 1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4 、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2表2 板的配筋计算.f t =1.27N/mm 2 210N/mm HPB235 ; N/mm 9 . 11 , 0 . 1 25 , 1000 60 20 80 80 2 2 10 = = = = = - = y cf f a C mm b mm h mm 钢筋, 混凝土, , , 板厚①~②轴线 ④~⑤轴线实际配筋(mm 2)8/10@120 8@120 6/8@110 6/8@110 As=537As=419 As=357 As=357 ②~④轴线计算配筋(mm 2) A S =ξbh 0α1f c /f y554 435 360 360 实际配筋(mm 2)8/10@120 8@120 8@140 8@140 As=537As=419As=359As=359配筋率验算其中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p=0.45%>p min =0.27%,满足要求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见图纸)。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1 结构平面布置根据工程设计经验,单向板板跨为2-4m ,次梁跨度为4-6m ,主梁跨度为6-8m 较为合理。
故此设计楼面梁格布置如图所示(参见图纸)多跨连续板厚度按不进行挠度验算条件应小于5.57402300400==l mm 及工业房屋模板最小厚度70mm 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70mm 。
次梁的截面高度550~3676600121~181121~1810=⨯⎪⎭⎫ ⎝⎛=⨯⎪⎭⎫⎝⎛=l h mm考虑本侧楼面荷载较大,故h=450mm 。
次梁的截面宽度225~15045021~3121~31=⨯⎪⎭⎫ ⎝⎛=⎪⎭⎫⎝⎛=h b mm 取b=200mm主梁的截面宽度h=5.862~493690081~14181~1410=⨯⎪⎭⎫⎝⎛=⎪⎭⎫ ⎝⎛=l b mm 取b=650mm主梁的截面宽度325~21721~31=⎪⎭⎫⎝⎛=h b mm ,取b=250mm2 板的设计楼面上无抗动荷载,对裂缝开展宽度也无较高要求。
故可按塑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设计值计算如何: 恒载: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2×0.02×20=0.48KN/㎡ 7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1.2×0.07×25=2.10KN/㎡ 15mm 厚混合砂浆板低粉刷:1.2×0.015×17=0.31KN/㎡活载(标准值不小于4KN/㎡时。
活载系数为1.3) q=1.3×9.0=11.7KN/㎡ gtq=14.59KN/㎡ 总荷载: (2)计算简图取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
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18.2220.0220.012.030.220=+⎪⎭⎫ ⎝⎛--=+=al l n m 15.2207.0220.012.030.220=+⎪⎭⎫ ⎝⎛--=+=hl l n m取较小值0l =2.15m中跨:0l =ln =2.30-0.2=2.10m 边跨与中跨间计算跨度相差%10%5.2210.215.2〈=-故可似按等跨连续板计算板的内力,板的实际跨数为9跨简化为5跨。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墙、柱、梁位置要求按建筑物使用要求来决定,结构布置如下: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2.1板、次梁、主梁截面的假定:板厚: t ≥60mm,一般取 70- 80mm取h=80mm次梁截面尺寸: h=(1/ 12-1/ 18)L h=5040×( 1/ 12-1/ 18)=280-420mm ,取 h=400mm 次梁, b=( 1/ 2- 1/ 3) h b=400 ×( 1/ 2- 1/ 3) =200-133mm ,取 h=200mm 主梁截面尺寸: h=( 1/ 15- 1/ 10)L h=6000×( 1/15- 1/10)=600-400mm ,取 h=550mm 主梁, b=( 1/ 2- 1/ 3) h b=550 ×( 1/ 2-1/ 3) =275-183mm ,取 b=250mm 主、次梁的截面高度和宽度以50mm 为模数。
2.2板的计算简图:板为多跨连续板,凡大于五跨的连续板,可按五跨连续板考虑,除边跨及第二支座处,其余按中间跨及中间支座考虑。
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时:中跨: L 计=L0=L 计= 2000-200=1800mm边跨: L 计= L 0+ h/2 且<( L0+ a/2)2.3 荷载计算:取 1m 宽板带计算。
恒载:板自重:板厚×钢筋混凝土容重×1m 板带10.0825=2kN/m面层:面层厚×水泥砂浆容重×1m 板带0.02120=0.40kN/m板底粉刷:粉刷厚×混合砂浆容重×1m 板带0.02171=0.34kN/m恒载标准值: g k=Σ2+0.40+0.34=2.74kN/m恒载设计值: g=分项系数×g k 2.741.2=3.288 kN/m可变荷载:标准值: q k=可变荷载×1m 板带 6.81=6.8 kN/m设计值: q=分项系数×q k 6.81.3=8.84 kN/mg+q=3.288+8.84=12.128 kN/m, 近似取为 g+q=12.2 kN/m2.4 内力计算:考虑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弯矩系数如下:据式 M=β(q+g)L 2,求各跨中及支座处弯矩。
目录
一、荷载情况及材料选用 (1)
二、计算跨径及主梁截面设计 (1)
三、荷载计算 (2)
四、计算简图 (2)
五、内力计算 (3)
六、内力包络图 (5)
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八、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
九、附加箍筋计算 (8)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荷载情况及材料选用
1.荷载选用
排名32,查表1、表2、表3得:恒载标准值8.2/k g kN m = 活载标准值16.6/k q kN m = 粉刷层厚20mm ,重度取17kN/m 3,混凝土重度取25 kN/m 3 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 2.材料选用
混凝土C30(2
2
14.3; 1.43c t N N
f f mm
mm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2
360c t N
f f mm
==),其他钢筋均采用HRB335(2
300c t N
f f mm ==)
二、计算跨径及主梁截面设计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线大很多,故中间支座可安脚趾考虑。
主梁计算跨径按取为7.2m 。
截面高1
1(
)4807201510h L mm ==,取700h mm =;
截面宽11()2303503
2
b h mm ==,取300b mm =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恒载 8.27.259.04kN ⨯= 主梁自重 250.3(0.70.08) 2.411.16kN ⨯⨯-⨯= 主梁粉刷 170.02(0.70.08) 2.42 1.01kN ⨯⨯-⨯⨯= 恒载标准值 71.15kN 活载标准值 16.67.2119.52kN ⨯= 恒载设计值 71.15 1.285.38G kN =⨯= 活载设计值 119.52 1.4167.33Q kN =⨯=
四、计算简图
弯矩:QL k GL k M 21+= 剪力:Q k G k V 43+=
614.74GL kN m = 1204.78QL kN m =
其中, 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剪力计算中没有考虑① +③作用,因为该组合不起控制作用。
六、内力包络图
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跨中截面
主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按
'011
72002400720033
f b l mm b s mm ≤
=⨯=<+=,故取'2400f b mm =。
梁高: 0700,70070630h h mm ==-=(边跨、中间跨) 翼缘厚:
mm
h f 80'=
判定T 形截面类型:
1080
() 1.014.3240080(630)2
2
f c f f h f b h h α'
''-
=⨯⨯⨯⨯-
6498.18()
1619.90410282.15()kN m N mm kN m ⎧⋅=⨯⋅>⎨⋅⎩边跨中中间跨中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支座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070070630h mm =-=。
325+222425+220420220
八、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210
210
210
九、附加箍筋计算
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59.04 1.2119.52 1.4238.176l F kN
=⨯+⨯=,
设共有x 个附加箍筋,则满足y sv l xf A F ≥,解得 2.5x = 根据构造要求取6x =,即每边布置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