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19
判断题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1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19)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质量的好坏,则产品等级是()。
A.数量属性B.数值变量C.质量属性D.连续变量3.假设某地区有80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个体是()oA.800家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工业产品D.每一件工业产品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oA.人体的身高体重B.合格品数量C.铸件的砂眼数D. -批电脑的开机不正常台数5.发起或从事个体数据采集的人或由人构成的组织是指()。
A.调查主体B.调查客体C.调查内容D.调查工具6.研究如何确定调查客体,即如何选择n个个体的过程叫做()。
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变量设计7.根据既有信息或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个体进行信息采集的统计调查是()。
A.全而调查B.非概率调查,C.重点调查D.概率调查8.典型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灵活程度不同9.下列属于概率调查的是()oA.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分层抽样10.统计描述的形式中,下列由繁到筒的顺序正确的是()oA.统计数据表统计数据阵分布分布特征B.分布特征统计数据表统计数据阵分布C.统计数据阵统计数据表分布分布特征D.分布统计数据表统计数据阵分布特征11.某项飞碟射击比赛规定一个碟靶有两次命中机会(即允许在第一次脱靶后进行第二次射击)。
某射击选手第一发命中的可能性是80%,第二发命中的可能性为so%。
则该选手两发都脱靶的概率是()oA. 0.9B. 0.8C. 0. 1D. 0.512.()既可以反映较少类数也可以反映较多类数的分类变量分布,甚至也能反映分组化的数值变量分布,居于优先选择地位。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原理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A9.5%B109.5%C1.85%D1.25%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三、填空题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专科《统计学原理》一、(共72题,共156分)1. 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2分)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标准答案:B2. 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2分)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标准答案:C3. 作为一个调查单位()(2分)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标准答案:B4.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2分)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标准答案:D5. 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2分)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标准答案:A6. 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2分)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标准答案:A7. 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2分)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标准答案:B8. 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2分)A.过录法B.划记法C.折叠法D.卡片法.标准答案:B 9. 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2分)A.统计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标准答案:D10.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2分)A.零B.最大值C.最小值D.平均值.标准答案:C11.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2分)A.众数为0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标准答案:B12. 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2分)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标准答案:D13. 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2分)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标准答案:A14. 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2分)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标准答案:B15. 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2分)A.只是原来的0.09元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D.只是原来的0.91元.标准答案:D16. 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2分)A.10%B.30%C.100%D.9.09%.标准答案:A17. 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2分)A.提高了1.76%B.提高了1.9%C.下降了4%D.下降了6.8%.标准答案:D18. 相关图又称()(2分)A.散布表B.折线图C.散点图D.曲线图.标准答案:A19. 工人的出勤率与产品合格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等于0.85,可以断定两者是()(2分)A.显著相关B.高度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标准答案:C20.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区别是()(2分)A.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用方程式表示B.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密切程度C.两者都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D.两者都不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标准答案:A21.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3分)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标准答案:A,B,C22.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3分)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标准答案:A,B,E23. 统计调查项目()(3分)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是调查的具体内容C.是指标名称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标准答案:A,B,C,D,E 24. 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3分)A.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B.单位数的多少成反比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标准答案:C,E25. 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2分)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标准答案:D26. 变量是可变的()(2分)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标准答案:C27. 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2分)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标准答案:B28. 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分)A.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标准答案:B29. 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2分)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标准答案:B30.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2分)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标准答案:C31.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2分)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标准答案:B32. 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2分)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标准答案:C33.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2分)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标准答案:D34. 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2分)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标准答案:A35. 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2分)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离散系数.标准答案:D36. 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2分)A.甲大于乙B.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难以判断.标准答案:A37. 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2分)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标准答案:A38. 平均增长速度是()(2分)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标准答案:D39. 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2分)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标准答案:D 40. 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2分)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标准答案:A41. 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2分)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标准答案:A42. 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2分)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标准答案:C43. 价格愈低,商品需求量愈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2分)A.复相关B.不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标准答案:C44. 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2分)A.作定性分析B.制作相关图C.计算相关系数D.计算回归系数.标准答案:C45. 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件/人)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50-0.5X,则()(3分)A.0.5为回归系数B.50为回归直线的起点值C.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0.5元D.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5元E.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50元.标准答案:A,B,D46. 相关关系的特点是()(3分)A.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标准答案:A,C47.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3分)A.综合指数B.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标准答案:A,B48. 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3分)A.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B.具有平均数的性质C.是一种综合性的代表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变动的原因E.可用来反映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标准答案:A,D,E49. 变异是统计研究的前提,它是指()。
大专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志可分为()和()两种。
2、指标体系是具有()的一系列指标所构成的()3、在统计工作中,()是构成总体的条件,(是统计研究的基础。
4、非概率调查的方法有统计报表、()、典型调查和()。
5、统计分组的最关键问题是选择()和划分()。
6、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有()和()两部分组成。
7、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其表现形式为()。
8、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复合计量单位()和()。
9、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差、()和变异系数。
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和()。
11、统计指数按所反映指标的对象不同分为()和()12、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有两种方法,即()和()。
13、对总体参数的估计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和()。
14按照相关关系涉及的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和()。
15直观而形象地显示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的方法有()和()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国政府于()在北京召开了第50届国际统计会议。
A、1982年B、1995年C、年1990D、1998年2、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学生的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下列指标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工厂数B、设备台数C、净产值D、人口数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总产值B、总成本、C、合格率D、人口数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750元、820元、950元,这几个数字是()A、变量值B、变量C、指标D、标志6、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A、重点调查B、普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7、对主词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是()A、简单表B、复合分组表C、整理表D、简单分组表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间断B、重叠C、可间断也可重叠D、相近9、某市对小学生情况进行普查,每所小学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10、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工业企业现状调查C、农村耕地调查D、人口普查12、企业职工先按性别分组,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结构分组13、在分配数列中,频率是指()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次数之比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14、某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2020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2019课程代码02285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A)。
A.总体 B.个体C.总量 D.变量2.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B)。
A.人体的身高、体重B.合格品数量C.企业总产值 D.灯泡的寿命3.研究如何确定受查客体即如何选择n个体的过程叫做(C)。
A.问卷设计 B.调查C.抽样设计 D.变量设计4.以图形方式表达复杂变量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C)。
A.语示法 B.表示法C.图示法 D.函数法5.离散基准分布特征最主要的测度值是(B)。
A.几何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众数 D.中位数6.在所有总体分布特征中,最重要的分布特征是(D)。
A.中位数 B.众数C.标准差D.均值7.估计量的含义是指(A)。
A.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B.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C.总体参数的名称D.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8.指出下面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A.置信水平越大,估计的可靠性就越大B.置信水平越大,估计的可靠性就越小C.置信水平越小,估计的可靠性就越大D.置信水平的大小与估计的可靠性无关9.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通常称为(B)。
A.原假设B.备择假设C.合理假设 D.正常假设10.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A)。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当原假设错误对拒绝原假设,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二、多项选择题11.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AB)。
A.数量属性 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 D.特征属性12.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BC)。
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 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 D.大兴安岭的树13.以下信息中属于数据的是(ABCD)。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作的产⽣和发展说明统计⼯作的性质和作⽤。
2.试说明统计⼯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法。
4.在现实⽣活中,“统计”⼀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主要体现在它的三⼤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业企业B、该市每⼀个⼯业企业C、该市全部⼯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学习成绩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B、交院每⼀位学⽣C、交院所有的学⽣成绩D、交院每⼀位学⽣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家庭⽣活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活C、每⼀户城市职⼯家庭D、每⼀户城市职⼯家庭⽣活4. 对全国机械⼯业企业的设备进⾏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E、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的设备5. 对⾷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中央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五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60、74、79、85、91,则“数学成绩”是(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2.要调查某市国营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 )。
A.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每个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报告单位是每个企业3.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A.80-89% B.80%以下C.90%以下 D.85%以下90-99% 80.1-90% 90-100% 85-95%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110%以上 100.1-110% 110%以上 ios-iis%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5.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6.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B.销售量、产量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二、多项选择题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数和频率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9.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是( )。
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一作业一 (第1-3章)章)一、判断题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 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 、每个工业企业;、每个工业企业; B 、670家工业企业;C 、每一件产品;D 、全部工业产品、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 、一日、一日B 、一个月、一个月C 、一年、一年D 、一年零一个月、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男性是品质标志 B 、人的年龄是变量、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 、二者均为离散变量、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 、二者均为连续变量、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 、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 、作用不同、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程度不同、灵活程度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 、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 、每旬统计产品产量、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 、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 、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 、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 、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 、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 、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产品按品种分组 C 、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 、人口按年龄分组龄分组三、多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因此( ABD ) A 、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 、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C 、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D 、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E 、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 、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 、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 、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 、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正确的方法应是( A )A 、300人以下,300-500人B 、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C 、300人以下,301-500人D 、300人以下,310-500人E 、299人以下,300-499人4、 在工业普查中(在工业普查中( BCE ). A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 、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 、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 、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BE ). A 、进口的粮食数量、进口的粮食数量 B 、洗衣机台数、洗衣机台数 C 、每千人医院床位数、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 、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 E 、城乡集市个数、城乡集市个数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CD ). A 、基本建设投资额、基本建设投资额 B 、岛屿个数、岛屿个数 C 、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 、就业人口数、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1、 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2、 如何认识总体和样本的关系?如何认识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大量性,同质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大量性,同质 变异性.总体单位是指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3、 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和统计报表同属于全面调查,但两者不能互相替代.统计报表不可能象普查那样充满热情如此详尽的全面资料,与定期报表相比较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以及指标内容要广泛详细、规模宏大.解决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不可能经常进行.4、 调查对象、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调查对象、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具体单位.5、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租用单项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型变量,采用组距式分组.6、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 ②确定全距②确定全距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如果是变量幅度较大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③确定组距和组数③确定组距和组数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 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 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组距 ④ 确定组限确定组限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用"XX 以下"表示),最大组只有下限(用"XX 以上表示).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 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 ⑤ 编制变量数列编制变量数列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六、计算题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 (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解:解:11)等距分配数列)等距分配数列工人数工人数 企业数(频数)企业数(频数)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200200——————300 300 3 10 300300——————400 400 5 1616..7 400400——————500 500 9 30 500500——————600 60072323..3600600——————700 700 3 10 700700——————800 8003 10 合计合计30100工人数工人数 企业数(频数)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200200——————400 400 8 2626..7 400400——————500 500 9 30 500500——————600 600 7 2323..3 600600——————800 8006 20 合计合计 30100向下累计向下累计向上累计向上累计工人数工人数 频繁数频繁数 累计频数累计频数% % 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 工人数工人数 频繁数频繁数 累计频数累计频数% % 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 300 3 3 10 200 3 30 100 400 5 8 2626..7 300 5 2790 500 9 17 5656..7 400 9 22 7373..3 600 7 24 80 500 7 13 4343..3 700 3 27 90 600 3 6 20 800 3 30 100 700 3 3 10 合计合计30——合计合计30——成绩(分)成绩(分) 学生人数(个)学生人数(个)频率(比重)% 60分以下分以下 4 10 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 90以上以上3 7.5 合计 40 100 合计2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2023-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
答案(试卷号:2019)
2023-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19)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
1. 对一个变量而言,其()指的是全面调查获得的所有变量值(或组)与其对应频率的一揽子表示。
A.分布
B.总体分布
C.样本分布
D.频数
2.()指的是抽样调查获得的所有变量值(或组)与其对应频率的一揽子表示。
A.分布
B.总体分布
C.样本分布
D.联合总体分布
3. 以文字叙述方式表达简单变量的分布,一般用于变量值极少的场合(如性别)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
A.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4. 以表格陈列的方式表达较复杂变量的分布,用于变量值较少的场合(如年龄段)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
A.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5. 以图形方式表达复杂变量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
A.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6.()既可以反映较少类数也可以反映较多类数的分类变量分布,甚至也能反映分组化的数值变量分布,居于优先选择地位。
A. 饼形图
B. 柱形图。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社会经济变量)与(模型参数)两项要素。
6.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而且具有(可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6.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7.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21.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2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2.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3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两种。
3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36.统计分布主要包括(统计分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要素。
41.统计表中宾词配置可有(平行配置)和(层叠配置)两种。
83.统计指数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类。
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4.统计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4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一、单选题1、2007年12月31日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3、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间断B、必须重叠C、可间断也可重叠D、相近4、某市工业企业201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的呈报时间规定在201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5、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以上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6、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7、某市总人口为50万人,零售商业机构1000个,则商业网点密度为()。
A、500人/个B、500个/人C、5个/人D、0.5个/千人8、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A、13%-11%B、113%/111%C、(113%/111%)-100%D、(111%/113%)-100%9、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产值资金占用率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10、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
A、都具有平均意义B、都只可用复名数表示C、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体对比D、都有正逆指标1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总产值B、合格率C、总成本D、人口数12、若要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调查,则报告单位是()。
A、每一个工业企业B、每一台设备C、每一台生产设备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1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5、若将 2000-2005 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1p1表示(C)。
q1 p0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 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 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q1p0中 ,q1 p0 q0 p0表示(B)。
q0 p0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D)。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22)(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22)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总体单位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3.企业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查,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C.抽样调查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则这名学生应归人()。
B.70-80分这一组5.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6.反映所研究现象内部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的指标是()。
B.比例相对指标7.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权数相等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定基发展速度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商品销售量随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10.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负相关11.要了解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该地区全部国有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1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总量指标15.2022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编号】ZSWD2023B0071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1.对某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A )。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3.某市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1日 B.1个月 C.1年 D.1年零1个月4.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应属于(C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7.对某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8.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B )。
A.中间环节 B.基础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补充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道题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1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1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1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中的“总体”指的是()。
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某个特定的数据集合C. 单个观测值D. 统计分析的方法答案:B2.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数值。
A. 位于最中间B. 出现次数最多C. 计算平均值的结果D. 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的第二个数答案:A3.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指标。
A. 大小B. 分布范围C. 相关性D. 比例关系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展示方法?()。
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流程图答案:D5. 抽样调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
A. 获得总体的准确数据B. 了解总体的大致情况C. 检验数据的相关性D. 预测未来的趋势答案:B二、填空题1. 在统计学中,当我们想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我们可以计算这组数据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平均数、方差2.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为0,则说明这个数据集中的所有数值都________。
答案:完全相同3.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我们通常会设定一个显著性水平,常用的显著性水平有0.01、0.05和________。
答案:0.10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随机变量及其类型。
答:随机变量是指其取值依赖于随机现象的变量。
根据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两种类型。
离散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可数的,而连续随机变量的取值是不可数的,可以在一个区间内取任意值。
2. 描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那么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进行抽样和推断统计时,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简化计算和分析。
3. 说明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相关系数,并解释其意义。
答:相关系数是通过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然后除以这两个变量的标准差的乘积来得到的。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原理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A9.5%B109.5%C1.85%D1.25%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三、填空题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四、简答题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优越性?2、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4、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比较有何特点?五、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1、某商场三种商品的饿销售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相应的绝对变动额(2)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说明三个总指数之间的关系,并做简要分析说明。
作业题(二)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2、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4、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列相对数()5、总指数的数值大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数值。
()6、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A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B同质性、社会性、数量性C同质性、综合性、数量性 D同质性、大量性、数量性2、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点是为了()A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B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时限 D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3、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间断的 B 必须是重叠的 C即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相对指标 D变异指标5、如果价格降低后,用同样多的钱可多购买商品15%,那么物价指数为()A85% B 87% C 115% D 得不出结论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的产量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三、填空题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和()。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3、统计整理是把反映()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的基本统计指标。
四、名词解释1、强度相对指标2、总指数五、简答题1、试述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2、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是什么?六、计算分析题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作业(三)一、填空题1.标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________。
2.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________。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________。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标志总量和________。
5.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_______。
6.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 )A.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B.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C.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D.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2.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职工的工龄B.职工的性别C.职工的政治面貌D.职工的籍贯3.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统计总体D.总体单位4.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 )A.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5.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B.调查项目C.调查单位D.填报单位6.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D.另立一组7.某校2001年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毕业生人数1400人,上述两个指标是( )A.均为时期指标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B.7.55年C.32.5年D.7.8年9.某企业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90%,85,全厂平均合格率要采用的算式是( )A. B. C. D.10.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 )A.年年增长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D.无法确定11.某企业2001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年产品成本( )A.减少了0.62%B.增加了0.62%C.减少了0.7%D.增加了0.7%三、多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统计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涵义B.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C.指标结构必须完整D.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E.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3.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4.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A.区分事物的本质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化C.研究现象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5.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6.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有( )A.比较作用B.平衡作用C.同度量作用D.权数作用E.因素分析作用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连续变量2.典型调查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统计活动的过程。
2.简述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
3.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其作用是什么?4.简述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不同点。
六、计算题(第45小题5分,46、47、48小题各10分,共35分)1.根据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计算下表中所缺指标数值,并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年份棉布产量(百万米)与上年比较增长量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1991 95.2 -- -- --1992 4.81993 1041994 5.82.某商场基期销售额为2000万元,报告期增长了12%,又知价格指数为105%。
试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由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作业题(四)一、填空题1、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每一家庭的收入是。
2、普查的对象主要是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3、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和两大因素的影响。
5、结构相对指标是与之比。
二、判断题1、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2、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3、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4、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5、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三、单选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
A 、13%-11%B 、C 、D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1000q p q p ∑∑ 中, 1000q p q p -∑∑ 表示 (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