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胭脂红检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99.66 KB
- 文档页数:6
目的:建立胭脂红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胭脂红的检验。
责任:检测中心负责人、化验员对本规程负责实施。
内容:1.外观:本品为红色至深红色粉末。
2.鉴别2.1仪器及用具:分光光度计、层析滤纸、层析缸、微量进样器等。
2.2试剂及试液:无水乙醇、正丁醇、乙酸铵、氨水2.3测定法2.3.1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01g,溶于100mL水中,呈红色澄清溶液,试样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具有酸性染料的特性,能使动物纤维染色。
2.3.2称取0.001g试样,溶于100mL乙酸铵溶液中,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8±2nm。
2.3.3取试样水溶液做纸上层析,其主色点的Rf值,应与标准样品相同。
2.3.3.1纸上层析的条件: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溶液=6+2+3。
温度:20~25℃。
试验溶液浓度:0.1g/100mL。
试验溶液用量:2μL。
展开剂前沿上升限度:150mm。
3.含量测定3.1三氯化钛滴定法3.1.1试液及试剂:盐酸、硫酸亚铁铵、三氯化钛、柠檬酸三钠、硫氰酸铵200g/L 溶液、硫酸(1:1)溶液、重铬酸钾0.1mol/L标准溶液、新配制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0.1mol/L、钢瓶装二氧化碳等。
3.1.2测定法: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溶于100mL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吸取50mL,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柠檬酸三钠15g,水150mL,按图1装好仪器,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无色为终点。
3.1.3计算:胭脂红的质量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V×c×0.1511 x1=───────×100 ……………………………(1) 50 m×─── 500式中:V——滴定试样耗用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0.1511——1.00mL三氯化钛标准溶液〔c(TiCl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胭脂红质量;m——试料的质量,g。
MM_FS_CNG_0435食品添加剂胭脂红MM_FS_CNG_0435食品添加剂胭脂红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作着色剂用。
2. 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式:分子式:C20H11N2Na3O10S3·1.5H2O相对分子质量:631.51(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要求3.1.外观本品为红色~深红色粉末或颗粒。
3.2.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项目指标含量≥85.0干燥减量≤10.0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2SO4计)总量≤8.0水不溶物≤0.20副染料≤ 3.0砷(以As计)≤0.0001 重金属(以Pb计)≤0.0014.1.外观在自然光线条件下用目视测定,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的规定。
4.2.鉴别4.2.1.试剂硫酸溶液:1+100。
乙酸铵溶液:1.5g/L。
4.2.2.仪器分光光度计。
4.2.3.试验方法称取试样约0.1g,溶于100mL水中,呈红色澄清溶液。
取上中红色澄清溶液40mL,加入硫酸溶液10mL后,该溶液呈紫红色,取此液2~3滴,加入5mL水中,呈现带黄光的红色溶液。
称取试样0.1g,溶于乙酸铵溶液100mL中,取此溶液1mL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该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8±2)nm。
4.3.含量的测定4.3.1.三氯化钛滴定法(仲裁法)4.3.1.1.方法提要在碱性介质中,试样中偶氮基被三氯化钛还原分解,按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染料的百分含量。
4.3.1.2.试剂柠檬酸三钠;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c(TiCl3)=0.1mol/L(新配制,现配现用,配制方法见附录A);钢瓶装二氧化碳。
4.3.1.3.分析步骤称取试样5g,精确至0.0002g。
溶于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100mL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吸取50mL,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5g柠檬酸三钠,150mL水,按图(1)装好仪器,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无色为终点。
×××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0日发布2014年11月10日实施×××生产操作规程一、目的为对×××生产工程实施有效控制,确保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使各工序按规定的工序程序进行正确操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的全过程。
三、职责1、生产部负责×××的生产计划,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的实际操作及现场管理;2、质检部负责对工艺及参数进行确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作业内容1 原辅料规格及要求1.1 所采购的原辅料必须符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优先采购已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作为本公司的生产原辅材料;1.2 采购进厂的原辅材料必须按各种产品生产工艺规程要求验收;1。
3 采购原辅料时必须向对方索取有关有效的合格证书,并抽检合格后才可进厂,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拒绝入厂。
2 工艺流程图注:打﹡为关键控制点3生产操作规程3.1投料前准备操作规程3.1。
1.准备工作(1)、工序操作人员按照《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氧化还原工序。
(2)、检查生产现场是否有清场合格证。
(3)、检查设备、工具、容器是否有清洁状态卡,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检查计量器具的完好且校验在有效期内。
3.1。
2、生产操作(1)、车间领料员根据工艺要求,按品名、数量、及时到库房领料。
(2)、领料员必须与仓库保管员如实核对品名、数量、检验报告单,转下一工序。
(3)、生产过程中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
3.1.3、清场(1)、清除上批生产遗留物和与下批生产无关的文件。
(2)、工器具须按《非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添加剂》实验实习指导手册编写人:叶红玲实训一几种甜味剂、酸味剂性能比较及食品调味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比较几种甜味剂的性能。
2.了解并比较几种酸味剂的性能。
3.了解食盐对几种甜味剂、酸味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实验报告只需写第一点:味的对比)基本的调味方式有味的对比、味的相乘、味的消杀、味的转化等四种。
1、味的对比(本实验只做味的对比):味的对比又称味的突出,是将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呈味物质,按悬殊比例混合作用,导致量大的那种呈味物质味道突出的调味方式。
味的对比主要是靠食盐来突出其它呈味物质的味道,因此才有"咸有百味之王"的说法。
注意:对比方式虽然是靠悬殊的比例将量大的呈味物质的味对比出来,但这个悬殊的比例是有限度的。
究竟什么比例最合适,这要在实践中自己体会。
2、味的相乘:味的相乘又称味的相加,是将两种以上同一味道的呈味物质混合作用,导致这种味道进一步加强的调味方式。
3、味的掩盖:味的掩盖又称味的消杀,是将两种以上味道明显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味均减弱的调味方式。
如料酒中的乙醇,食醋中的乙酸等,当这些调味品与原料共热时,其挥发性物质的挥发性得到加强,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原料中的异味。
4、味的转化:味的转化又称味的变调,是将多种味道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使用,导致各种呈味物质的本味均发生转变的调味方式。
三、实验材料天平、一次性杯5个/组、塑料勺、100ml量筒、玻棒、恒温水浴锅(或酒精灯、石棉网、)吸管若干支蔗糖、甜蜜素、糖精、食盐、柠檬酸、白醋(均为食品级)四、实验步骤(一)比较甜味剂的甜度大小1.在天平上称取3g蔗糖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倒入,用勺搅拌至溶解。
2.同上法称取0.2g甜蜜素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溶解。
3.同上法称取0.2g糖精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溶解。
4.比较1、2、3甜度5.1、2、3加热(恒温水浴锅或采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温度感觉刚烫嘴合适)再试,比较加热前后甜度。
引用标准:1994年版《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汇编》食品卷P396(GB 4480-88)。
规程:1 [性状] 本品为红色至深红色粉末。
2 鉴别2.1 0.1g溶于100ml水中,呈红色澄清溶液;样品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具有酸性染料的特性,能使动物纤维染色。
2.2 在100ml0.02M乙酸铵溶液中,含有0.001g样品的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8±2nm.2.3 取样品水溶液做纸上层析,其主色点的Rf值,应与标准样品相同。
纸上层析条件:展开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氨水(1%)=6:2:3温度20~25℃试液浓度 0.1g/100ml试液用量2μl展开剂前沿上升限度150mm3 胭脂红含量的测定3.1 三氯化钛0.1N标准溶液的配制:取三氯化钛溶液100ml和浓盐酸75ml,置于10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新煮沸过并已冷却到室温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倒入避光的下口瓶中,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下贮藏。
3.2 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硫酸亚铁铵3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在二氧化碳气流保护作用下,加入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50ml使其溶解,再加入10N硫酸25ml,继续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作保护,迅速准确加入0.1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40ml,然后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接近计算量终点,立即加入20%硫氰酸铵溶液25ml,并继续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液滴定到红色转变为绿色,即为终点,整个滴定过程,均应在二氧化碳气流保护下操作,同时以40ml水代替重铬酸钾溶液以相同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计算三氯化钛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V1×N1N=V2-V3式中:V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V2——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用去三氯化钛溶液的体积,V3——滴定空白用去三氯化钛溶液的体积,N1——重铬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3.3 测定方法:称取样品约4g(准确至0.0002g)溶于新煮沸并已冷却到室温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50ml,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柠檬酸三钠15g,水150ml,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无色为终点。
胭脂红质量标准1. 引言胭脂红作为一种化妆品,在妆容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此,保证胭脂红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胭脂红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2. 胭脂红的说明胭脂红是一种用于涂抹在面部、颧骨等部位的粉末或膏体。
胭脂红既可以用于日常妆容,也可以用于特殊场合的化妆。
合格的胭脂红应具备以下特点:•质地柔滑,易于涂抹•颜色鲜艳、持久•不引起过敏或刺激肌肤•不沉淀或结块•不含有禁用成分3. 胭脂红的质量标准3.1. 视觉外观•胭脂红的外观应均匀、光滑,不存在结块、沉淀或异物。
•胭脂红的颜色应与样品一致,不应出现色差。
3.2. 质地•胭脂红的质地应柔滑,易于涂抹。
•非粉末状的胭脂红应具备适合的粘稠度,不应过于稀薄或过于黏稠。
3.3. 成分•胭脂红不应含有任何禁用成分,如重金属、违禁药物或有害化学物质。
3.4. 色彩•胭脂红的颜色应鲜艳、持久。
•色彩应与样品一致,不应出现色差。
3.5. 安全性•胭脂红应通过安全性测试,不引起过敏或刺激肌肤。
•不应含有任何致敏物质或有害的化学成分。
4. 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为了确保胭脂红的质量,应进行以下质检措施及检测方法:4.1. 质检措施•每批胭脂红产品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一致性、质地以及外观缺陷等。
•每批产品应进行成分分析,以确保不含有禁用成分。
•胭脂红应进行安全性测试,包括皮肤刺激性测试、皮肤敏感性测试等。
4.2. 检测方法•外观检查应通过目视检查完成。
•成分分析可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质谱分析等。
•安全性测试应采用相应的皮肤刺激性和敏感性测试方法,如局部皮肤刺激试验、斑贴试验等。
5. 质量控制记录为了确保胭脂红的质量控制,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品批次号•产品外观检查记录•成分分析记录•安全性测试记录•技术规格书•样品信息及颜色差异记录6. 结论胭脂红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妆品,其质量标准的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MMFSCNG0032 肉制品 胭脂红 分光光度法MM_FS_CNG_0032肉制品中胭脂红着色剂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仅含胭脂红着色剂的肉制品中胭脂红的测定。
2.原理概要试样脱脂后用碱性溶液提取胭脂红色素,提取液沉淀蛋白质,用聚酰胺粉使胭脂红吸附和解吸而纯化,用比色法测定。
3.主要仪器和试剂3.1 试剂3.1.1 聚酰胺粉 (尼龙 6):200目。
3.1.2 硫酸:1:10溶液。
3.1.3 柠檬酸 :20%溶液。
3.1.4 钨酸钠 :10%溶液。
3.1.5 石油醚 :沸程60~90℃。
3.1.6海砂:化学纯,先用1:10盐酸溶液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性,再用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性,于105℃干燥,贮存,备用。
3.1.7 乙醇-氨溶液:取氨水1mL,加70%乙醇至100mL。
3.1.8 氢氧化胺: 1:99溶液。
3.1.9 胭脂红标准溶液:3.1.9.1 胭脂红标准贮备液:称取胭脂红食用色素0.100g,用20%柠檬酸酸化至pH6的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胭脂红含量为1mg/mL。
3.1.9.2 胭脂红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标准贮备液5.0mL,用20%柠檬酸酸化至pH6的水定容至50ml此溶液胭脂红含量为0.1mg/mL。
3.2 仪器3.2.1 实验室常规仪器和设备。
3.2.2 绞肉机:孔径不超过 4 mm。
砂芯漏斗。
3.2.3 G33.2.4 分光光度计。
4.过程简述4.1 提取称取试样5.0~10.0g置研钵中,加海砂少许,磨至粉状,吹冷风使试样略为干燥,加入石油醚50mL,搅拌,放置片刻,倾出石油醚,如此重复处理三次,除去脂肪,吹干。
加入乙醇-氨溶液提取胭脂红,通过砂芯漏斗抽滤提取液,反复多次,直至胭脂红全部提完,收集全部提取液于250mL锥形瓶中。
4.2 沉淀蛋白质提取液浓在水浴上缩至10mL以下,依次加入1:10硫酸溶液1.OmL和10%钨酸钠溶液1mL 混匀,继续加热5min,沉淀蛋白质。
1. 目的:规范胭脂红检验操作,保证胭脂红的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购进的药用辅料胭脂红。
3. 责任者:质检人员。
4. 正文:【取样依据】取样操作规程(SOP-QA-00-005)。
【标准依据】GB4480.1-2001。
【性状】本品应为红色~深红色粉末或颗粒。
【鉴别】1.1.1 原理:本品易溶于水,性状为红色,溶解后,溶液显红色。
1.2 仪器与设备:分析天平、烧杯。
1.3 试剂与溶液:水。
1.4 方法:称取0.1g试样,溶于100ml水中,呈红色澄清溶液。
2.2.1 原理:本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硫酸溶液,颜色加深,呈紫红色,再加水还原为带黄光的红色。
2.1 仪器与设备:量筒、试管、滴管。
2.2 试剂与溶液:硫酸(1+100)、水。
2.3 方法:取鉴别(1)项下红色澄清溶液40ml,加入硫酸溶液10ml后,该溶液呈紫红色,取此液2~3滴,加入5ml水中,呈现带黄光的红色溶液。
3.3.1 原理:本品具有共轭双键,在乙酸铵溶液中,在508nm±2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
3.2 仪器与设备:分光光度计3.3 试剂与溶液:乙酸铵(1.5g/L)。
3.4 方法:称取0.1g试样,溶于乙酸铵溶液100ml中,取此溶液1ml加乙酸铵溶液至100ml,按ChP2010版(二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该溶液最大吸收波长应为508nm±2nm。
【检查】干燥减量1.原理:规定的条件下,将供试品干燥至恒重后,从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指水份,结晶水,亦包括其它挥发性物质)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的百分率2.仪器与设备:称量瓶、恒温箱、分析天平、干燥器。
3.方法:取2g样品,在135±2℃恒温箱中烘至恒重。
按ChP2010版(二部)《干燥失重测定法》(附录Ⅷ L)操作。
4.计算公式:干燥失重%=132 1W WWW-+×100%式中 W1为供试品的重量(g)W2为称量瓶恒重的重量(g)W3为(称量瓶+供试品)恒重的重量(g)。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肉制品中胭脂红着色剂的检验方法,编制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肉制品中胭脂红着色剂的测定。
三、编制依据GB/T 9695.6-2008《肉制品中胭脂红着色剂测定》四、实验原理试样中的胭脂红经试样脱脂、碱性溶液提取、沉淀蛋白质、聚酰胺粉吸附、无水乙醇+氨水+水解吸后,制成水溶液,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五、试剂和材料如无特别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5.1 试剂5.1.1 水:符合 GB/T 6682-1992规定的二级水。
5.1.2 甲醇:色谱纯。
5.1.3 甲酸。
5.1.4 石油醚: 沸程30℃~60℃。
5.1.5 无水乙醇。
5.1.6 钨酸钠。
5.1.7 柠檬酸。
5.1.8 乙酸铵。
5.1.9 海砂:化学纯。
先用盐酸溶液(1:10)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性,再用50g/L氢氧化钠溶液煮15min,用水洗至中性,于105℃干燥,贮于具塞瓶中。
5.1.10 硫酸溶液[1+9(体积比)]:量取10mL浓硫酸,在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到90ml水中。
5.1.11 钨酸钠溶液(c=100g/L):称取10g钨酸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
5.1.12 乙酸铵溶液(c=0.02mo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经0.45um滤膜过滤。
5.1.13 柠檬酸溶液(c=200g/L):称取20g柠檬酸(C6H8O7〃H2O),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
5.1.14 甲醇+甲酸[3+2(体积比)]:量取60ml甲醇、40ml甲酸,混匀。
5.1.15 无水乙醇+氨水+水[7+2+1(体积比)]:量取70ml无水乙醇、20ml氨水、10ml水,混匀。
5.1.16 pH=5的水:取100ml水,用柠檬酸溶液调pH到5。
5.1.17 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5.1.18 胭脂红标品:含量≥95%。
5.1.19 胭脂红标准储备液(c=1mg/mL):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胭脂红标准品0.1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pH=5的水溶解,并稀释至所需刻度。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 S D S商品名称食品添加剂胭脂红C I F o o d R e d N o.7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种类偶氮染料用途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用着色剂2. 危险性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不属于危险品3. 急救措施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感不适或接触时间过长应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0 分钟4. 消防措施灭火剂喷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火灾/ 爆炸危险无限制主要燃烧气体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个人防护自给式呼吸器5. 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护目镜手套环保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泄漏物处理方法洒水使场地潮湿防止产生粉尘铲入有标记的容器中作为化学废物进行处理6. 操作处置和储存处理职业卫生避免吞食吸入皮肤和眼睛接触操作时要遵守良好的工业卫生习惯和当地的法规贮存防火措施靠近火源时喷水使容器冷却防止粉尘积聚储存要求储存于阴凉干燥有良好通风的区域隔离措施不需采取特别的措施储存条件不需特殊条件7. 理化性质常规资料外观形态粉末颜色红色气味无重要的健康安全及环境资料pH 6.0 8.5 10 g/L沸点闪点氧化性无蒸气压密度0.8 g/m3水中溶解度180-200g/L 25 °C其它数据熔点8. 稳定性和反应性避免接触的条件无有害分解产物在正常储存条件下不会释放出任何物质9.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咽下19300mg/kg 小鼠原发刺激性皮肤非刺激物家兔眼睛非刺激物家兔补充信息毒理学数据是基于类似组成的产品得到的10. 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对水生生物无毒无害生物去除率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效果差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按建议的方法使用不会对废水处理装置产生影响其他生态学资料磷含量有机卤素含量重金属含量0.001%补充信息生态学数据是基于类似组成的产品得到的11. 弃置处置产品焚烧, 遵守当地法规的要求被污染包装物与生产厂联系以便循环再利用。
食品添加剂胭脂虫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胭脂虫红(Carmine,C22H20O13) ,是从胭脂虫的雌性干虫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番茄调味酱、洋酒、糖果、饮料、冷饮中作为着色剂。
GB 2760 中对其在各种食品中的使用量已作出了规定。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胭脂虫红产品多是进口产品,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为确保进口产品的质量,鉴别胭脂虫红的真伪,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本文对胭脂虫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科标生物检测中心紧跟行业需求,依据国家及国际标准,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广大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检测流程]1、主要仪器与试剂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
砷、铅标准贮备液(1000μg /mL),使用时均用 5% HNO3溶液逐级稀释成 0.1μg /mL 的标准使用液;氢氧化钠、氨水、盐酸、硝酸、过氧化氢、硫脲均为优级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所用器皿均经硝酸(1+5)浸泡过夜,并用去离子水洗净。
2、定性分析图1 胭脂虫红的紫外扫描图称取样品333 mg(精确至0.0001g)于100mL烧杯中,加50 mL水、0.15mL10%氢氧化钠溶液、0.2mL氨水加热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移取10 mL溶液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以水为空白,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在523和562nm处有最大吸收( 见图1)3、定量分析称取100 mg( 精确至0. 000 1 g) 胭脂虫红样品于100 mL 烧杯中,加 30 mL( 2 mol /L) 盐酸溶液,加热煮沸 30 s 冷却后,转移至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以 1∶ 3 的 2 mol /L 盐酸水溶液为空白,用分光光度计于494 nm 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
4、灰分的测定称取1. 0 g( 精确至0. 000 1 g) 样品于已烘至恒重的坩埚中,置电炉上缓缓加热灼烧至完全炭化,冷却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于550 ± 25 ℃灼烧1 h 取出坩埚冷却至约 200 ℃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