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词(石油化学)
- 格式:pdf
- 大小:41.35 KB
- 文档页数:8
、相?具有同一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均一物质统称为相。
1、相平衡: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气液两相共存,此时气液两相的相对量及浓度分布不随时间的改变此时称为相平衡状态。
?3、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种物质达到蒸汽压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临界压力?4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
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
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物质的摩尔体积称为临界摩尔体积。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临界温度?5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6、泡点?指的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恒压下加热的过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也就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与蒸气达到汽液平衡时的温度。
7、露点?露点指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湿球温度的定义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不同的蒸汽压(即具有不同的挥发度)的特性,加热液体混合物,借助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在精馏塔内进行气液相的传质和传热,使挥发度打的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明显多于液相中的含量,从而达到将该组分从混合液中分离的目的。
17、回流比的定义,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答:精馏操作中,由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与塔顶产品流量的比值,称为回流比。
增加回流比,对于从塔顶得到产品的精馏塔来说,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但却要降低塔的生产能力,增加水、电、汽(热源物质)的消耗,将会造成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过大,甚至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但精馏段轻组分得到提纯,塔底带轻组份较多。
回流比过小,则塔板液相减少,气液传质不好,造成塔底重组份带到塔顶,严重时造成塔顶产品质量不合格、回流的作用?18从塔内取走热量保证温度分布均匀,维护塔内热量平衡,同时为塔内提供液相充分接触,保证塔内传质传热的进行,更好的进行多次汽化、冷凝。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油田——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
气田——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气藏的总和。
石油——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
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天然气——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汽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
生油层——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
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
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
测向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
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
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
圈闭——凡是能够阻止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
盖层——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遮挡——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
含油面积——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油水边界——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
储油面积——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
储油构造——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
单纯介质——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
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
多重介质——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
均质油藏——整个油藏具有相同的性质。
非均质油藏——具有不同性质的油藏,包括双重介质油藏;裂缝西个油藏;多层油藏弹性趋动——油井开井后压力下降,油层中液体会发生弹性膨账,体积增大,而把原油推向井底。
一、名词解释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流体饱和度:油、气、水在储集岩孔隙中的含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
油气圈闭:适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叫闭圈。
其中聚集了油气的叫油气藏闭圈。
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构造圈闭(油气藏):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 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1、石脑油:简称NAP ,又称粗汽油,是石油轻质馏分的泛称。
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而得。
主要成分为烷烃的C 4~C 6。
主要用途:可分离出汽油、苯、煤油、沥青等多种有机原料。
是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
2、苯:分子式 C 6H 6,结构式 。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甲苯: 分子式C 7H 8,结构式,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简称MB 。
甲苯是芳香烃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
同时它也是汽油的一个组成成分。
4、二甲苯:又称1,2-二甲苯,分子式C 6H 4(CH 3)2,简称DMB 。
为无色透明液体,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
由芳烃联合装置的重整液、加氢汽油分馏以及甲苯歧化得到混合二甲苯。
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
广泛用于涂料、树脂、染料、油墨等行业做溶剂;用于医药、炸药、农药等行业做合成单体或溶剂;也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
5、对二甲苯:又称1,4-二甲苯,分子式C 8H 10,结构式 ,是苯的衍生物,重要的化工原料,简称PX 。
混合二甲苯经吸附分离制取可得到对二甲苯。
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可用于化工及制药工业等。
也是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重要中间体。
PET 纤维又称聚酯纤维或涤纶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纤维。
—CH 3—CH 3CH 3—6、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 2H 4,结构式 。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
7、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简称,结构式 ,简称PE 。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
精彩文档 1、石脑油:简称NAP ,又称粗汽油,是石油轻质馏分的泛称。
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而得。
主要成分为烷烃的C 4~C 6。
主要用途:可分离出汽油、苯、煤油、沥青等多种有机原料。
是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
2、苯:分子式 C 6H 6,结构式 。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甲苯: 分子式C 7H 8,结构式 ,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简称MB 。
甲苯是芳香烃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
同时它也是汽油的一个组成成分。
4、二甲苯:又称1,2-二甲苯,分子式C 6H 4(CH 3)2,简称DMB 。
为无色透明液体,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
由芳烃联合装置的重整液、加氢汽油分馏以及甲苯歧化得到混合二甲苯。
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
广泛用于涂料、树脂、染料、油墨等行业做溶剂;用于医药、炸药、农药等行业做合成单体或溶剂;也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
5、对二甲苯:又称1,4-二甲苯,分子式C 8H 10,结构式 ,是苯的衍生物,重要的化工原料,简称PX 。
混合二甲苯经吸附分离制取可得到对二甲苯。
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可用于化工及制药工业等。
也是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重要中间体。
PET 纤维又称聚酯纤维或涤纶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纤维。
—CH 3—CH 3CH 3—精彩文档6、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 2H 4,结构式 。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
7、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简称,结构式 ,简称PE 。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
油田化学名词解释1晶格取代:粘土矿物中硅氧四面体中的硅和铝氧八面体中的铝分别被低一价的原子取代,而使粘土矿物表面带负电的现象。
2阳离子交换容量:1kg粘土矿物在Ph=7时能从粘土上交换出的阳离子总量(用一价阳离子物质的量表示)。
3碱度:指用浓度为0.01mol/L的标准硫酸中和1ml样品至酸碱中和指示剂变色时所需的体积(单位用ml表示)4钻井液滤失性:指钻井液是否易于滤失进地层的性质。
5钻井液流变性调整剂:调整钻井液的粘度(表观粘度)和切力(静切力和动切力)的化学剂。
6水灰比:水与干水泥重量之比.7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是指水与水泥混合后稠度达到100Bc所需要的时间.8流度: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能力的一种量度9波及系数: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容积与整个含油容积的比值。
10洗油效率: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所采出的油量与这部分油层储量的比值。
11协同效应:复合驱比单一驱动和三元复合驱比二元复合驱之所以有更好的驱油效果,主要由于复合驱中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之间有协同效应.12酸值:1g原油被中和到PH值产生突跃时所需KOH的质量,mg/g13混相注入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注入地层,能与地层原油混相的物质.14聚合物的盐敏效应:是指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产生特殊影响的效应,HPAM的盐敏效应是由于HPAM周围由羧酸与钠离子所形成的扩散双电层受到盐的压缩作用所引起。
盐加入前,HPAM的扩散双电层使链段带负电而互相排斥,HPAM 分子形成松散的无规线团,对水有好的稠化能力;盐加入后,盐对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使链段的负电性减小,HPAM分子形成紧密的无规线团,因而对水的稠化能力大大减小。
15泡沫特征值:泡沫中气体体积对泡沫总体积的比值。
16调剖: 在注水井注入化学剂,降低高渗透层段的吸水量,从而相应提高注水压力,达到提高中低渗透层段吸水量,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提高注入水体积波及系数,改善水驱状况的方法称为注水井调剖。
17单液法调剖:指向油层注入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所带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或大孔道。
《油田化学》-名词解释总结及详细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油田化学》-名词解释总结及详细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油田化学》-名词解释总结及详细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田化学》名词解释总结1。
相: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2。
界面:体系中相与相之间物理化学性质发生突变的交接面。
3.分散度:是某一相分散程度的量度,常用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的平均直径或长度的倒数来表示.4。
比表面:是物质分散程度的另一种量度,基数值等于全部分散相颗粒的总表面积与总质量或体积之比.S比=S/V,或S比=S/m(S代表总表面积,V代表总体积,m代表总质量)5。
表面张力:是引起液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收缩力,单位是牛顿/米,方向是平等于表面,垂直于液面的边缘。
6。
净吸力:液体表面分子受到液相分子的吸引力与气相分子吸引力之差,方向是指向液体内部。
7.接触角:是指通过气液固三相交点作液滴表面的切线与液固界面间的夹角θ。
8.沾湿: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将气-液界面与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
9.浸湿:指导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而液体表面没有变化。
10.铺展:当液-固界面取代了气-固界面的同时,气-液界面也扩大了同样面积的过程。
11。
附加压力: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而在弯曲液面上产生的附加的压力。
12.吸附作用:当气相或液相分子碰撞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使一些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这种作用称为吸附作用。
一、名词解释1、阳离子交换容量:指1Kg粘土矿物在PH为7的条件下能被交换下来的阳离子总量。
2、混相注入剂:指在一定条件下注入地层,能与地层原油混相的物质。
3、造浆率:一吨干粘土所能配制粘度为15mpa.s钻井液的体积数。
4、碱度:指用浓度为0.01mol.L-1的标准硫酸中1mL样品至酸碱中和指示剂变色时所需的体积。
5、剪切速率:指垂直于流速方向上单位距离上的流速变化。
6、剪切应力: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7、稠化时间:指水和水泥混合后稠度达到100Bc所需要的时间。
8、酸值:1克原油被中和到ph值产生突跃时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9、色谱分离效应:指组合的驱油成分以不同的速度流过地层现象。
10、调剖:调整注水油层的吸水剖面。
11、天然气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天然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
12、流度比:驱油时驱动液流度对被驱动液流度的比值。
13、泡沫特征值:指泡沫中气体体积对泡沫总体积的比值。
14、最小混相压力:气驱采收率超过90%的驱替压力。
15、堵水:从注水进行封堵高渗透层时,可减少油井产水。
16、混相:指相间界面消失。
17、波及系数:是指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容积与整个含油容积的比值。
18、洗油效率:指驱油剂波及到的油层所采出的油量与这部分油层储量的比值。
19、晶格取代:在粘土矿物晶体中,一部分阳离子被另一部分阳离子所置换而晶体的结构没有变。
20、聚合物盐敏效应:指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产生特殊影响的效应。
21、水露点:指在一定压力下,与天然气绝对湿度相等的天然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含量所对应的温度。
二、填空1、粘土的基本构造单元有: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
2、三种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3、粘土表面带电的主要原因是:晶格取代、表面羟基反应。
4、粘土颗粒的三种联接方式:边边连结、边面连结、面面连结。
5、滤液的甲基橙碱度为Mf,滤液的酚酞碱度为Pf,当Pf =0时,碱度的来源主要是 HCO3- ,当2Pf = Mf时,碱CO32- ,当Pf = Mf,碱度的来源是 OH- 。
石油地质名词及解释1.1 石油Petroleum一种存在于岩石孔隙和裂隙等介质中的、以烃类为主及数量不等的非烃类复杂含碳化合物混合组成的、呈液态、粘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矿物。
1.2 石油沥青类Petroleum asphalts,Petroleum bitumens天然石油气、石油及其衍生物固体沥青、地蜡等的统称。
也包括用氯仿等有机溶剂从现代沉积物或古代岩石中抽提出来的可溶性沥青。
1.3人造石油Artificial petroleum由油页岩或焦油砂或天然气或煤等作原料制成的类似天然石油的液态烃产品。
1.4 烃Hydrocarbon一切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和简称。
是仅由碳和氢两种化学元素以各种不同的原子数比例和不同的结合方式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依其碳键结合方式、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作如下概括分类:烃类开链烃(脂肪烃)闭链烃(环烃)饱和烃烷烃正构(直链)烷烃异构(支链)烷烃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饱和烷烃——环烷烃不饱和环烃环烯烃芳香烃脂环烃同义词: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1.5 饱和烃Saturated hydrocarbon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除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外,其余的碳价均由氢原子所饱和的碳氢化合物。
注:饱和烃可分为开链的和闭链的两类。
前者属烷烃,后者属环烷烃。
1.6 烷烃Paraffin alkane指化学通式为CnH2n-2(n为碳原子数)的一种开链饱和烃。
依其碳链上是否带有支(侧)链,可分为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两类。
1.7 正构烷烃N-alkane碳原子之间以单链相连,且呈直链式的烷烃。
简称正烷烃。
同义词:直链烷烃Straight chain alkane1.8 异构烷烃Isoalkane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其碳链上带有支(侧)链的烷烃。
简称异烷。
同义词:支链烷烃Branched alkane1.9 甲烷Methabe最简单一种烷烃,含有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其化学式为CH4。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产品知识点详细归纳
汇总
一、石油的性质与组成
1. 石油的定义:石油是一种混合物,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
2. 石油的外观:石油呈现为黑色或棕色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
3. 石油的主要成分:石油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二、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1. 石油开采方法:石油可以通过地面开采、海底开采和深层开采等方式获取。
2. 石油的初步加工:经过原油蒸馏分离后,可以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3. 石油的深度加工:石油还可以通过催化裂化、重整、聚合等过程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更多种类的石油产品。
三、石油产品的用途
1. 汽油:主要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的燃料,提供动力。
2. 柴油: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如货车和客车,也用于发电机组。
3. 润滑油:用于润滑机械设备的运转,减少磨损和摩擦。
4. 煤油:用于户外照明、煮食和取暖等。
5. 天然气:用于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
四、石油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2. 石油燃烧的环境问题: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对全球气候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3. 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石油行业转向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汇总。
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请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详情请参考可靠资料。
)。
一、总类油气地质勘探petroleum and gas geology and exploration石油地球物理petroleum geophysics地球物理测井geophysical well logging石油工程petroleum engineering钻井工程drilling engineering油气田开发与开采oil-gas field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石油炼制petroleum processing石油化工petrochemical processing海洋石油技术offshore oil technique油气集输与储运工程oil and gas gathering-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engineering石油钻采机械与设备petroleum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油田化学oilfield chemistry油气藏hydrocarbon reservior油藏oil reservior气藏gas reservior商业油气藏commercial hydrocarbon reservior油气田oil-gas field油田oil field气田gas field大油气田large oil-gas field特大油气田giant oil-gas field岩石物性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岩石物理学pertrophyics野外方法field method野外设备field equipment石油petroleum 天然石油natural oil人造石油artificial oil原油crude oil原油性质oil property石蜡基原油paraffin-base crude oil环烷基石油napthene-base crude oil中间基原油intermediate-base crude oil芳香基原油aromatic base crude oil含硫原油sulfur-bearing crude , sour crude 拔头原油topped crude重质原油heavy crude oil含蜡原油waxy crude oil合成原油synthetic crude凝析油condensate, condensed oil原油分析crude oil analysis , crude assay 原有评价crude oil evaluation石油颜色oil colour石油密度oil densityAPI度API degree沥青bitumen, asphalt沥青质asphaltene胶质gum熔点melting point倾点pour point凝点freezing point闪点flash point燃点fire point浊点cloud point湿气wet gas干气dry gas酸气sour gas净气sweet gas伴生气associated gas二、油气地质勘探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geology of oil and gas 石油地质学petroleum geology天然气地质学geology of natural gas石油地球化学petroleum geochemistry储层地质学reservior geology油气田地质学geology of oil and gas field油气田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 of oil and gas field应用地球物理学appied geophysics油气田勘探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地质勘探geological exploration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exploration地球化学勘探geochemical exploration海上油气勘探offshore petroleum exploration地热勘探geothermal exploration数学地质学mathematical geology遥感地质remote-sensing geology实验室分析laboratory analysis油气资源预测assement of petroleum resources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大地构造学geotectonics板块构造学plate tectonics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地质力学geomechanics构造structure构造作用tectonism地壳运动crustal movement水平运动horizonal movement 垂直运动vertical movement造山运动orogeny造陆运动epeirogeny构造模式structural model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构造类型tectonic type构造格架tectonic framework应力型式stress pattern压应力compressive stress张应力tensile stress剪应力shear stress挤压作用compression拉张作用extension压扭作用transpression张扭作用transtension左旋sinistral rotation, left lateral 右旋dextral rotation, right lateral 地幔隆起mantle bugle地幔柱mantle plume结晶基底crystalline basement 沉积盖层sedimentary cover构造旋回tectonic cycle构造单元tectonic unit地槽geosyncline地台platform克拉通craton准地槽parageosyncline准地台paraplatform地盾shield地块massif地向斜geosyncline地背斜geoanticline台向斜platform synclise台背斜platform anticlise 隆起uplift拗陷depression凸起swell, convex凹陷sag,concave长垣placanticline褶皱fold斜坡slope阶地terrace构造鼻structural nose背斜anticline向斜syncline单斜monocline穹窿dome滚动背斜rollover anticline牵引褶皱drag fold披覆褶皱drape fold底辟构造diapiric structure盐丘salt dome刺穿盐丘salt diapir盐构造作用halokinesis断层fault断层生长指数fault growth index同生断层contemporaneous fault, synsedimentary fault, growth fault正断层normal fault逆断层reverse fault冲断层thrust上冲断层overthrust下冲断层underthrust上冲席overthrust sheet走滑断层strike-slip fault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倾向滑动断层dip-slip fault犁式断层listric fault滑脱断层detachment fault地堑graben地垒horst半地堑half-garben推覆体nappe整合conformity不整合unconformity假整合disconformity断块作用block faulting重力滑动作用gravitational sliding地裂运动taphrogeny板块运动plate movement俯冲subduction仰冲obduction板块边界plate boundary离散边界divergent boundary会聚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转换边界transform boundary大陆边缘continental margin活动大陆边缘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大陆漂移continental accretion板块碰撞plate collision大陆增生continental accretion岛弧island arc海沟trench沟弧盆系trench-arc-basin system弧前盆地fore-arc basin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retroarc basin弧间盆地interarc basin边缘海盆地marginal sea basin拗拉槽盆地aulacogen basin斜坡盆地slope basin大陆边缘断陷continent-marginal faulted basin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continent-marginal delta basin裂谷盆地rift basin内克拉通盆地intracratonic basin周缘前陆盆地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弧后前陆盆地retroarc foreland basin破裂前陆盆地broken foreland basin山前拗陷盆地piedmont depression basin复合型盆地composite basin山间盆地intermontane basin残留大洋盆地remnant ocean basin原始大洋裂谷盆地protoceanic rift basin新生大洋盆地nascent ocean basin深海平原盆地deep-sea plain basin扭张盆地transtensional basin扭压盆地transpressional basin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洋壳型盆地ocean-crust type basin过渡壳型盆地transition-crust type basin 陆壳型盆地continent-crust type basin多旋回盆地polycyclic basin断块盆地block fault basin地堑盆地graben basin含油气大区petroliferous province含油气盆地petroliferous basin含油气区petroliferous region油气集聚带petroleum accumulation zone盆地分析basin analysis沉积学sedimentology沉积物sediment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deposition沉积分异作用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沉积旋回sedimentary cycle, depositional cycle同生作用syngenesis成岩作用diagenesis后生作用epigenesis, catagenesis变生作用metagenesis碎屑岩clastic rock ,detrial rock砂岩sandstone粉砂岩siltstone砾岩conglomerate角砾岩breccia火山碎屑岩pyroclastic rock, volcanoclastic rock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石灰岩limestone白云岩dolomite, dolostone泥灰岩marl粘土岩claystone泥质岩argillite泥岩mudstone页岩shale蒸发岩evaporite盐岩salt rock可燃有机岩caustobiolith沉积中心depocenter沉降中心subsiding center岩相古地理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沉积环境sedimentary enviorment沉积条件sedimentary condition沉积体系sedimentary/depositional system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岩相lithofacies生物相biofacies地球化学相geochemical facies相标志facies marker相模式facies model相分析facies analysis山麓洪积相piedmont pluvial facies碎屑流沉积debris flow deposit泥石流沉积mud-debris flow deposit冲积扇相alluvial fan facies河流相fluvial facies辫状河沉积braided stream deposit曲流河沉积meandering stream deposit 网状河沉积anastomosed stream deposit 河床滞留沉积channel-lag deposit凸岸坝沉积point bar deposit心滩沉积mid-channel bar deposit天然堤沉积natural levee deposit决口扇沉积crevasse-splay deposit废弃河道沉积abandoned channel deposit 牛轭湖沉积oxbow lake deposit河漫滩沉积flood-plain deposit侧向加积lateral accretion垂向加积vertical accretion湖泊相lacustrine facies盐湖相salt-lake facies沼泽相swamp facies冰川相glacial facies沙漠相desert facies风成沉积eolian deposit海相marine facies深海相abyssal facies半深海相bathyal facies浅海相neritic facies浅海陆架相neritic shelf facies滨海相littoral facies陆相nonmarine/continental facies海岸沙丘coastal dune内陆沙丘interior dune沙漠沙丘desert dune正常浪基面normal wave base风暴浪基面storm wave base过渡相transition facies 三角洲相delta facies扇三角洲相fan-delta facies三角洲平原delta plain三角洲前缘delta front前三角洲prodelta建设性三角洲constructive delta破坏性三角洲destructive delta河口沙坝river mouth bar远沙坝distal bar指状沙坝finger bar三角洲前缘席状砂delta front sheet sand分流间湾沉积interdistributary bay deposit 河口湾沉积estuary deposit瀉湖相lagoon facies蒸发岩相evaporite facies潮滩tidal flat潮汐通道tidal channel潮汐三角洲tidal delta潮上带supratidal zone潮间带intertidal zone潮下带subtidal zone浅滩shoal海滩beach湖滩beach岸堤bank障壁岛barrier island浊流turbidite facies浊积相turbidite facies局限海restricted sea广海open sea陆表海epicontinental/epeiric sea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边缘海margin sea盆地相basin facies深海平原abyssal plain广海陆架相open sea shelf facies台地前缘斜坡相platform foreslope facies生物丘相biohermal facies生物礁相organic reef facies台地边缘浅滩相shoal facies of platform margin沼气marsh gas游离气free gas溶解气dissolved gas油气储集层储集岩reservior rock储集层reservior bed含油层oil-bearing horizon含油层系oil-bearing sequence碎屑岩类储集层clastic reservior碳酸盐岩类储集层carbonate reservior 结晶岩类储集层crystalline reservior 泥质岩类储集层argillaceous reservior 孔隙型储集层porous-type reservior裂隙型储集层fractured reservior储层连续性reservior continuity储层非均质性reservior heterogeneity 胶结作用cementation胶结类型cementation type基底胶结basal cement孔隙胶结porous cement接触胶结contact cement杂乱胶结chaotic cement溶解作用dissolution压溶作用pressolution交代作用replacement白云石化作用dolomitization去白云石化作用dedolomitization储集空间reservior space原生孔隙primary pore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e粒间孔隙intergranular pore粒内孔隙intragranular pore生物骨架孔隙bioskeleton pore生物钻孔孔隙bioboring pore鸟眼孔隙bird’s-eye pore晶间孔隙intercrystalline pore溶孔dissolved pore印模孔隙moldic pore溶洞dissolved cavern溶缝dissolved fracture裂缝fracture构造裂缝structural fracture成岩裂缝diagenetic fracture压溶裂缝pressolutional fracture缝合线stylolite储层性质reservior property超毛细管空隙super-capillary interstice 毛细管空隙capillary interstice孔隙度porosity总孔隙度total porosity有效孔隙度effective porosity裂缝密度fracture density裂缝系数fracture coefficient裂缝强度指数fracture intensity index渗透率permeability孔隙pore喉道throat盖层caprock夹层intercalated bed隔层barrier/impervious bed排替压力displacement pressure突破压力breakthrough pressure突破时间breakthrough time生储盖组合source-reservior-caprock assemblage旋回式生储盖组合cyclic SRCA侧变式生储盖组合lateral changed SRCA同生式生储盖组合syngenetic SRCA油气运移初始运移initial migration层内运移internal migration排驱作用expulsion初次运移primary migration侧向运移lateral migration区域运移regional migration同期运移synchronous migration后期运移postchronous migration运移方向migration direction运移通道migration pathway水相water phase有效排烃厚度effective thickness of expulsion hydroncarbon压实compaction渗析作用osmosis粘土脱水作用clay dehydration结晶水crystalline water层间水interlayer water吸附水absorbed water结构水textural water等势面isopotential surface等压面isopressure surface油气聚集圈闭trap有效圈闭effective trap隐蔽圈闭subtle trap成岩圈闭diagenetic trap水动力圈闭hydrodynamic trap压力封闭pressure seal重力分异gravitational differentiation差异聚集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背斜理论anticlinal theory集油面积collecting area储油构造oil-bearing structure原生油气藏primary hydrocarbon reservior 次生油气藏secondary---构造油气藏structural----背斜油气藏anticlinal hydrocarbon reservior 挤压背斜油气藏squeezed anticline ----长垣背斜油气藏placanticline anticline----底辟背斜油气藏diapir -----滚动背斜油气藏rollover ----披盖背斜油气藏drape anticline---向斜油气藏syncline hydrocarbon ----断层遮挡油气藏fault-screened drocarbon reservior断块油气藏fault block hydroncarbon --裂缝油气藏fractured---盐丘遮挡油气藏salt diapir screened----泥火山遮挡油气藏mud volcano screened--- 岩浆柱遮挡油气藏magmatic plug screened- 地层油气藏stratigraphic hydrocarbon--地层超覆油气藏stratigraphic hydrocarnbon reservior地层不整合油气藏stratigraphic unconformity reservior潜山油气藏buried hill hydrocarbon reservior 基岩油气藏basement hydrocarbon reservior 生物礁块油气藏reef hydrocarbon reservior 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hydrocarbon reservior 岩性尖灭油气藏lithologic pinchout hydron- 岩性透镜体油气藏lithologic lenticular --古河道油气藏palaeochannel hydrocarbon-- 古海岸沙洲油气藏palaeoffshore bar hy---- 带状油气藏banded hydrocarbon---层状油气藏stratified hydrocarbon---块状油气藏massive hydrocarbon---不规则状油气藏irregular hydrocarbon--喀斯特油气藏karst hydrocarbon reservior沥青塞封闭油气藏asphalt-sealed oil ---饱和油气藏saturated hydrocarbon reservior 凝析气藏condensate gas reservior圈闭容积trap volume闭合面积closure area闭合度closure溢出点spill point油气藏高度height of hydrocarbon pool油柱高度oil column height气柱高度gas---气顶gas cap边水edge water底水bottom water有效厚度net-pay thickness含油面积oil-bearing area含气面积gas-bearing area纯油带面积area of inner-boundary of oil zone油水过渡带面积area of transitional zone from oil to water含油边界oil boundary含气边界gas boundary油水边界water-oil contact油气界面gas-oil contact油藏描述reservior description油藏评价reservior/pool evaluation油气地质勘探区域勘探regional exploration工业勘探industrial exploration预探preliminary prospecting详探detailed prospecting地质测量geological survey构造地质测量structural geological survey地质剖面geological section构造剖面structrural section区域综合大剖面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osite cross section区域地层对比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a岩性对比lithological correlation古生物对比palaeontological correlation沉积旋回对比sedimentary cycle correlation 重砂矿物对比placer mineral correlation元素对比element correlation古地磁对比paleomagnetic correlation露头outcrop油气显示indication of oil and gas直接油气显示direct hydrocarbon indication 间接油气显示indirect hydrocarbon indi-- 油气苗oil and gas seepage油苗oil seepage气苗gas seepage沥青苗asphalt seepage沥青湖pitch lake沥青丘asphalt mound沥青脉bituminous vein沥青砂tar sand油砂oil sand泥火山mud volcano地质模型geologic model地质模拟geologic modellng地下地质subsurface geology取心井coring hole参数井parameter well探井prospecting well预探井preliminary prospecting well详探井detailed prospecting well探边井delineation well评价井assesment well开发井development well生产井producing well注水井water injection well注气井gas injection well布井系统well pattern单井设计well design井身结构casing programme固井cementing试井well testing试油testing for oil试采production testing标准层marker bed目的层target stratum地质录井geological logging 岩心录井core logging岩屑录井cutting logging岩屑滞后时间lag time of cutting钻时录井drilling-time logging钻速录井drilling rate logging泥浆录井mud logging荧光录井fluorescent logging井斜平面图drill-hole inclination plan地层对比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含油级别oil-bearing grade完井方案completion program圈闭发现率trap discovery ratio油藏驱动机理reservior drive mechanism单井产量well production rate年产量annual output/yield圈闭勘探成功率trap exploration success ration储量增长率reserves increase ratio勘探效率exploration efficiency勘探成本exploration cost探井成本cost of prospecting well地震地层学区域地震地层学regional seismic stratigraphy储层地震底层学reservior seismic stratigraphy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成因层序地层学gene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年代地层学chronostratigraphy生物地层学biostratigraphy磁性地层学magnetostratigraphy地震岩性学seismic lithology横向预测lateral prediction确定性储层模拟deterministic reservior modeling随机性储层模拟stochastic reservior modeling地质统计储层模拟geostatistical reservior modeling人机联作解释interactive interpretation反射终端reflection termination整一concordance不整一unconcordance上超onlap退覆offlap顶超toplap浅水顶超shallow-water toplap深水顶超deep-water toplap湖岸上超coastal onlap深水上超deep-water onlap下超down lap底超base lap削截trun cation视削截apparent truncation沉积间断hiatus超层序supersequence层序sequence亚层序subsequence最大洪水界面maximum flooding surface缓慢沉积剖面condensed section高水位期highstand priod低水位期lowstand period体系域system tract海进体系域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陆架边缘体系域shelf margin system tract盆底扇basin floor fan斜坡扇slope fan滑塌扇slump fan楔状前积体wedge-prograding complex地震地层seismic sequence地震相seismic facies反射结构reflection configuration前积反射结构prograational reflection configurationS型前积结构sigmoid progradation con--斜交前积结构oblique progradation con--叠瓦状前积结构shingled progradation con-- 帚状前积结构brush progradation con---杂乱前积结构chaotic progradation con---前积-退积结构progradation-retrogradation-- 非前积反射结构nonprogradation ---平行结构parallel configuration亚平行结构subparallel configuration乱岗状结构hummocky configuration波状结构wave configuration扭曲型结构contorted configuration 断开结构disrupted---发散结构divergent ---杂乱结构chaotic ---无反射结构reflection-free---反射外形reflection external form席状相sheet facies席状披盖相sheet drape facies楔状相wedged facies丘状相mounded facies滩状相bank facies透镜状相lens facies滑塌相slump facies火山丘相volcanic mound facies充填相filled facies反射连续性reflection continuity振幅amplitude频率frequency极性polarity岩性指数lithologic index砂岩百分含量sandstone percent content偏砂岩sand-prone facies偏泥岩shale-prone facies地震相单元seismic facies unit地震相分析seismic facies analysis地震相图seismic facies map测井相log facies岩心相core facies钻井-地震相剖面图drill-seismic facies section沉积环境图depositonal environment map成因地层单元genetic stratigraphic unit年代地层单元chrono stratigraphic unit岩电地层单元litho-electric stratigraphic unit 等时性isochronism穿时性diachronism远景地区prospect分辨率resolution保持振幅处preserved amplitude processing 地震模拟seismic model反演模拟inverse modeling相位phase零相位zero phase薄层thin bed调谐厚度tuning thickness反射强度reflection strength相对速度relative velocity绝对速度absolute velocity油气检测hydrocarbon detection声阻抗差acoustic impedance difference油气资源评价油气资源petroleum resource非常规油气资源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储量reserves远景储量prospective reserves探明储量demonstrated reserves潜在储量potential reserves推测储量inferred reserves可采储量recoverable reserves控制储量probable reserves开发储量development reserves已开发探明储量developed proven reserves 未开发探明储量undeveloped proven reserves剩余油气地质储量remaining petroleum in-place原油地质储量original oil in-place天然气地质储量original gas in-place溶解气储量solution gas in-place凝析油储量condensate in-place动用储量producing reserves剩余可采储量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表内储量tabulated reserves表外储量untabulated reserves单储系数unit reserves factor储量丰度reserves abundance累积产量cumulative production容积法volumetric method物质平衡法material balance method有机碳法organic carbon method热解色谱法pyrolysis chromatography method聚集系数法accumulative coefficient method 地质类比法geologic analogy method统计法statistical method干酪根降解数学模拟法mathematic simulation method of kerogen degradation 油规模序列法field size order method风险系数risk coefficient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exploration geophyics开发地球物理production geophyics开发地震现场测定production seismic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普查reconnaissance详查detail survey观测现场observation site观测点observation point测线line测网survey grid照相录制paper recording照相记录paper record模拟录analogue recording数字录制digital recording监视记录monitor record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数据换算data reduction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Z变换Z transform时间域time domain频率域frequency domain褶积convolution反褶积deconvolution资料解释data interpretation均匀介质homogeneous medium非均匀介质inhomogeneous medium层状介质layered medium横向同性trasnsversely isotropic探测深度depth of investigation模型正演forward modeling反演inversion延拓continuation向上延拓upward continuation向下延拓downward continuation异常anomaly区域异常regional anomaly局部异常local anomaly正异常positive anomaly负异常ngative anomaly综合解释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位置测量surface location survey定位系统positioning system底图base map重力gravity重力勘探法gravity prospecting method 重力测量gravity survey航空重力测量airborne gravity survey 万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重力矢量gravitational vector重力势gravitational potential引力常量gravitational constant正常重力normal gravity国际重力international gravity地球扁率flattening of the earth大地水准面geoid标准重力值gravity standard艾里假说Airy hypothesis山根root固体潮Earth tide密度差density contrast重力单位gravity unit,G unit重力仪gravimeter零长弹簧zero-length spring助动重力仪astatic gravimeter海洋重力仪marine grvimeter船载重力仪shipboard gravimeter航空重力仪airborne gravimeter井下重力仪borehole gravimeter重力梯度gravity gradient航空梯度仪airborne gradiometer扭秤torsion balance重力测点gravity station重力基点gravity base point重力控制点gravity control point重力换算gravity reduction零点漂移drift, null offset掉格tare潮汐效应tidal effect零点漂移校正drift correction高程校正elevation correction自由空气校正free air correction 布格校正Bouguer correction地形校正terrain correction分带图板zone chart重力图gravity map布格异常Bouguer anomaly重力高gravity high重力低gravity low区域重力regional gravity区域校正regional correction剩余异常residual anomaly求剩余方法residualizing method图解法graphical method网格法gridding method多项式法ploynomial method平面图褶积map convolution二次导数法second derivatve map环晕效应halo effect深度法则depth rule中心点深度depth to center点质量point mass线质量line mass半幅值宽度half-width点子量板graticule ,dot chart三维计算3D calculation尾端校正end-correction拟重力场pseudo gravity磁法勘探magnetic prospecting磁法测量magnetic survey航空磁测aeromagnetic survey地磁学terrestrial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地磁极geomagnetic pole地磁极性倒转geomagnetic polarity reversal 磁赤道magnetic equator磁倾角inclination磁偏角declination地磁图geomagnetic chart磁北geomagnetic north磁方位magnetic bearing等磁偏线isogon等磁倾线isocline磁性magnetism磁势magnetic potential磁标势magnetic scalar potential磁偶极子magnetic dipole磁矩magnetic moment偶极距dipole moment磁化强度magnetization磁场强度magnetic field strength磁感应强度magnetic induction磁通量magnetic flux自由空间磁导率permeability of free space 相对磁导率relative permeability磁化率magnetic susceptibility永磁性permanent magnetism磁滞magnetic retardation/hysteresis磁化曲线magnetization curve磁饱和magnetic saturation顽磁性magnetic retentivity矫顽力coercive force消磁demagnetization铁磁性ferromagnetism亚铁磁性ferrimagnetism铁氧体ferrite顺磁性paramagnetism抗磁性diamagnetism软磁性soft magnetism剩磁residual magnetism古地磁学paleomagnetism古地磁地层学paleomagnetic stratigraphy磁测基点magnetic base station磁扰magnetic disturance地磁日变magnetic diurnal variation磁暴magnetic storm人为磁效应magnetic artifact磁力仪magnetometer磁秤magnetic balance垂直磁力仪vertical field balance水平磁力仪horizonal field balance磁通门磁力仪flux-gate magnetometer质子旋进磁力仪proton precession magnetometer核子旋进磁力仪nuclear precession magnetometer核子共振磁力仪nuclear resonance magnetometer光泵磁力仪optically pumped magnetometer 光吸收型磁力仪optical absorption magnetometer超导磁力仪superconductive magnetometer 感应式磁力仪coil magnetometer悬丝式磁力仪suspension wire magnetometer井下磁力仪borehole magnetometer磁梯度仪magnetic gradiometer航磁梯度仪aeromagnetic gradiometer卡帕仪magnetic susceptibility Kappameter 测线偏离效应herringhone effect总地磁强度total magnetic intensity化极reduction to the pole磁力高magnetic high磁性基底magnetic low基内岩体intrabasement body磁性薄层thin magnetic layer铁磁性岩墙mafic dike intrusion方向滤波trend-pass filtering磁性线性结构magnetic lineation斜率截距法则slope-distance rule电法勘探electrical prospecting人工场方法artifical sources method自然场方法natural sources method直流电法direct current method交流电法alternating current method垂向电测深vertical electric sounding电阻率测深resistivity sounding偶极测深dipole eletric sounding电极排列electrode array三电极测深tri-electrode sounding排列系数array factor电极电阻electrode resistance极化电位polarization potential扩散电场diffusing electric field不极化电极non-polarizing electrode视电阻率apparent resistivity纵向电阻率longitudinal resistivity横向电阻率transverse resistivity各向异性系数coefficient of anisotropy电场electric field电流密度current density换向电流commutated current替载电阻dummy load resistance电测深量板曲线VES master curve横向电阻transverse resistance等效原理principle of equivalance地电剖面geoelectric cross section三层模型three-layer modelH型剖面H-type sectionK型剖面K-type sectionA型剖面…Q型剖面….纵电导longitudinal conductance视电阻率剖面apparent resistivity section 激发极化induced polarization ,IP激发极化效应effect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面极化surface polarization体极化body polarization二次场电位差voltage of secondary field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ime domain IP极化率chargeability频率效应百分数相移激发极化法相位滞后值大地电流法大地电磁法游散电流工业干扰雷电干扰远方参考站太阳风磁敏感器电敏感器十字排列装置趋肤深度地响应函数标量阻抗张量阻抗椭圆极化线性极化同相位值正交值倾子扭曲度截断效应广义反演TE视电阻率曲线电导率结构静态移动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法激发偶极子强度偶极子强度远场近场近场校正瞬变场电磁法电磁法测深频率域测深场源距瞬变磁场前期电阻率后期电阻率长偏距瞬变电磁法扩散深度地震勘探法反射法折射法地震测深波传播波动方程费马原理射线理论最小时间路径惠更斯原理弹性介质粘性介质体波面波纵波横波横向偏振横波纵向偏振横波平面偏振转换波横波分裂瑞利波勒夫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油田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晶格取代:、晶格取代:2、稠化时间:、稠化时间:3、体积波及系数:、体积波及系数:4、注水调剖:、注水调剖:5、人工井壁:、人工井壁:6、双液法:、双液法:7、聚合物:、聚合物:8、表面活性剂HLB 值:值:9、渗透水化:、渗透水化:10、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1111、单体:、单体:、单体:1212、乳状液:、乳状液:、乳状液: 1313、缩聚反应:、缩聚反应:、缩聚反应: 1414、水泥浆减阻剂:、水泥浆减阻剂:、水泥浆减阻剂: 1515、铝氧八面体:、铝氧八面体:、铝氧八面体: 1616、晶层:、晶层:、晶层: 1717、聚合度:、聚合度:、聚合度: 1818、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1919、单液法:、单液法:、单液法: 2020、冻胶:、冻胶:、冻胶: 2121、油井结蜡:、油井结蜡:、油井结蜡: 2222、流度:、流度:、流度: 2323、吸附:、吸附:、吸附: 2424、界面:、界面:、界面: 2525、出砂:、出砂:、出砂: 2626、离子交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 2727、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表面张力: 2828、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 2929、近井地带:、近井地带:、近井地带: 3030、化学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吸附: 3131、链节:、链节:、链节: 3232、剪切变稀:、剪切变稀:、剪切变稀: 3333、物理吸附、物理吸附、物理吸附: : 3434、剪切增稠、剪切增稠、剪切增稠: : 3535、表面:、表面:、表面:二、判断正误题。
正确的用(T )表示,错误的用(F )表示。
)表示。
1、粘土表面存在永久负电荷、可变负电荷和正电荷,其代数和为零。
( )2、水泥浆转化为水泥石需经过水化、凝结和硬化三个过程。
( )3、阳离子交换容量与粘土矿物种类和粘土分散度有关。
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指水泥浆稠度达到100BC的时间压裂酸化是在足以压开地层的压力下的一种挤酸工艺化学堵水技术利用化学方法,采用化学堵剂,通过化学作用对水层或者油层造成一定堵塞,阻止或减少水流入井内的方法选择性堵剂乳状液一种非均质多相体系,至少一种液体均匀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互不相容的液体中水泥浆缓凝剂可以延缓水泥浆凝固的化学试剂压裂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性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将底层压开的技术。
潜在酸酸化指在地层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活性酸,进行酸岩反应,一高底层深部渗透率的方法化学调剖技术将化学试剂注入注水井的高渗透层段,用以降低高吸水层段的吸水量,提高注入压力,达到提高中低渗透层段吸水量,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提高波及系数,改善水驱状况的方法提高采收率(EOR) 除一次采油和保持地层能量开采石油方法外的其他任何能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方法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下列矿物中是粘土矿物的是()。
A、石英B、云母C、长石D、蒙脱石关于水泥水化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是()A、水泥熟料各种矿物中,C3S的水化速度最快B、C3A的快速水化,出现“闪凝”现象C、水泥水化速度与压力无关D、水泥颗粒越大,表面积越大,水化越快下列关于C3S结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酸三钙是在常温下存在的介稳的高温型矿物B、从热力学的观点看,C3S的吉布斯自由能处在最小状态C、C3S具有较低的内能,因此其化学活性较小D、C3S晶体中,钙离子的配位数低,不容易进行水化下列关于压裂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裂液是一个总称,根据所起的作用分为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B、压裂液的粘度高,悬砂能力好,因此,压裂液的粘度越高越好C、压裂液的滤失主要取决于其粘度D、滤失小是造长缝和宽缝的必要性能关于泡沫压裂液说法正确的是()A、气相为外相B、泡沫的质量越低,泡沫的稳定性越好C、液相为内相D、气相体积占泡沫总体积的分数称为泡沫的质量下列关于酸岩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岩反应速度越快,活性酸的有效作用距离越长B、温度升高,酸岩反应速度增加C、酸岩面容比越小,酸岩反应速度越快D、当盐酸浓度大于25%时,酸岩反应速度随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根据酸化施工的方式和目的其工艺过程可分为三类,下面哪一项不是..()A、酸洗B、基质酸化C、分层酸化D、压裂酸化下列堵水剂中属于选择性堵水剂的是()A、酚醛树脂B、水玻璃-CaCl2C、泡沫D、粘土颗粒下列关于HPAM的堵水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HPAM的堵水机理为粘度和残余阻力B、HPAM的堵水机理中粘度是其最主要的作用C、当HPAM溶液达到相当低的流速时,就会表现出粘弹效应D、残余阻力作用包括吸附、捕集和物理堵塞根据Stocks定律,提高乳状液破乳脱水沉降分离速度的有效方法有( )A、增大原油粘度B、降低原油的密度C、减小水相密度D、降低温度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的是()A、界面张力B、压力C、界面膜性质D、扩散双电层下列方法中能增加毛管数的是()A、增大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B、降低驱动相的粘度C、提高驱动相的流速D、增大驱动相的流度下列关于流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驱油的流度比是指油的流度与水的流度之比B、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是增加水相的流度C、流度是一种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能力的量度D、水驱油时,降低水相的粘度可减少水油流度比下列方法中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是()A、减小水相的流度B、增大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C、增加μoD、减小μw下列关于EOR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是降低界面张力,属于化学驱B、热力采油是通过增加原油的粘度来提高采收率C、碱驱属于化学驱D、表面活性剂驱主要是通过提高波及效率来提高采收率关于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交换容量定义为每10g克干粘土所含可交换阳离子的总量B、测定粘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常用的方法有亚甲基蓝法C、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与粘土矿物种类无关D、蒙脱石的CEC比伊利石的CEC低水泥石早期强度的主要贡献者是()A、C3AB、γ-C2SC、β-C2SD、C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级和H级油井水泥是两种“基本油井水泥”B、水泥熟料矿物中主要成分之一C2S,其主要有活性的晶型是γ-C2SC、水泥熟料矿物中活性最高的是C3SD、硅酸三钙是在常温下存在的稳定的高温型矿物压裂液是一个总称。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石油(Petroleum):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烃类(Hydrocarbon):指全部由氢和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旋光性(optical rotation)溶解性(Solubility)重质油(heavy oil)沥青砂(Asphaltic sands)天然气(Natural gas):与油气田有关的烃类气体。
油田水(oil field water):广义油田水:油气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矿化度:mineralization of water储集层(reservoir ):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含油气层(oil-bearing ):储集层中储集了一定数量的石油或天然气。
原生孔隙(primary pore):和碎屑物质同时形成或与岩石本身同时形成的孔隙。
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e):岩石形成后,经过淋滤、溶解或交代、重结晶等次生改造作用形成。
孔隙度(porosity) 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用孔隙度表示总孔隙度(绝对孔隙度)(total/absolute porosity)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总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有效孔隙度(effective porosity) 岩样中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空间总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岩石的流动孔隙度(flow porosity) 岩石中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孔隙体积Vff 与岩石的外表体积Vb之比渗透率(permeability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衡量流体在岩石中渗滤能力的大小的参数。
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 phase permeability) 岩石中有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相对渗透率(relative permeability)相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比值孔隙结构(pore geometry ) 指储集层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配置关系。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即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物探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钻井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井下作业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采油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集输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4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4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
一.钻井工程(一).钻井1.钻头钻头主要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特种钻头等。
衡量钻头的主要指标是: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
2.钻机八大件钻机八大件是指: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
3、钻井的种类钻探的矿种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冻结井、有色金属、水井、地热井、盐井、桥梁、桩基、通风井、道、可燃冰等几十种。
石油、天然气钻井的种类最多,达十一种。
1)、探井:为确定油气是否存在,并对油气进行工业评价,取得油气开发所需的地质资料而钻的井称为探井。
常用化工名词解释烃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烷烃:分子通式C n H2n+2(n=1、2、3、4…)根据数字的大小依次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甲烷:CH4,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气、碳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乙烷:C2H6,在天燃气中少量存在,含量仅次于甲烷,用于制乙烯、氯乙烯、氯乙烷、冷冻剂等。
烯烃:分子通式C n H2n (n=2、3、4…) 根据数字大小依次为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
乙烯:C2H4,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聚乙烯(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可加工制成薄膜、电线电缆护套、管材、纤维等。
广泛用于农业、电子电气、机械、日用杂品等方面。
有LDPE低密度聚乙烯、MDPE中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
丙烯:C3H6,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聚丙烯(PP):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为最轻的通用塑料,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管材和绝缘零件。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由聚丙烯(PP)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的。
常用于于蔬菜、水果、寿司、鲜花、肥皂、食品、香烟、化妆品、医药产品等的包装。
丁二烯:C4H6,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
聚丁二烯(PB):丁二烯的聚合物,主要用作合成橡胶,溶液聚合的聚丁二烯常与丁苯橡胶或天然橡胶并用,做轮胎的胎面和胎体。
此外,由于它耐磨,可用作输送带的包皮、鞋底、摩托车零部件等。
1,2-聚丁二烯主要用作胶粘剂和密封剂。
聚氯乙烯(PVC):俗称西皮,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常用于生产一般软制品、薄膜、涂层制品、泡沫制品、透明片材和各种板材。
1、石脑油:简称NAP ,又称粗汽油,是石油轻质馏分的泛称。
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而得。
主要成分为烷烃的C 4~C 6。
主要用途:可分离出汽油、苯、煤油、沥青等多种有机原料。
是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
2、苯:分子式C 6H 6,结构式。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甲苯:分子式C 7H 8,结构式,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简称MB 。
甲苯是芳香烃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
同时它也是汽油的一个组成成分。
4、二甲苯:又称1,2-二甲苯,分子式C 6H 4(CH 3)2,简称DMB 。
为无色透明液体,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
由芳烃联合装置的重整液、加氢汽油分馏以及甲苯歧化得到混合二甲苯。
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
广泛用于涂料、树脂、染料、油墨等行业做溶剂;用于医药、炸药、农药等行业做合成单体或溶剂;也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
5、对二甲苯:又称1,4-二甲苯,分子式C 8H 10,结构式,是苯的衍生物,重要的化工原料,简称PX 。
混合二甲苯经吸附分离制取可得到对二甲苯。
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可用于化工及制药工业等。
也是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重要中间体。
PET 纤维又称聚酯纤维或涤纶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纤维。
—CH 3—CH 3CH 3—6、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 2H 4,结构式。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
7、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简称,结构式,简称PE 。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
聚乙烯(PE )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 )、高密度聚乙烯(HDPE )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
8、苯乙烯:分子式C 8H 8,结构式,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简称SM 。
生产苯乙烯的原料是乙苯。
苯乙烯一般被用来制备常用的塑料制品——聚苯乙烯。
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9、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缩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结构式,简称PS 。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
具有优良的绝热、绝缘和透明性。
具有高于摄氏100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10、环氧乙烷:分子式C 2H 4O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简称EO 。
采用乙烯环氧化法制取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之一。
用于制造乙二醇、合成洗涤剂、乳化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抗冻剂、增塑剂、润滑剂、杀虫剂以及用作仓库熏蒸剂。
CH 2=CH 2CH 2-CH 2 n CH -CH 2 n CH=CH 211、乙二醇:分子式(HOCH2)2,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
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
采用环氧乙烷和水直接液相水合制得乙二醇。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
12、丙烯:英文名称propylene,分子式C3H6,是由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丙烯主要来自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副产品,部分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FCC)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丙烯。
13、聚丙烯:分子式(C3H6)n,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简称PP。
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
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14、碳四:是对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的统称。
包括:正丁烷和异丁烷 ( 2-甲基丙烷)。
碳四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
是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重要原料,除用作燃料和冷冻剂之外,大量用于制取多种有机合成原料。
15、丁二烯:1,3-丁二烯简称丁二烯,结构式CH2=CH-CH=CH2,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和合成橡胶单体,C4馏份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用于制造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多种橡胶产品,还可用于黏接剂、汽油添加剂等。
16、ABS树脂:ABS树脂是丙烯腈、1,3-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
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适用于家用电器制品,如电视机外壳、冰箱内衬、吸尘器等,以及仪表、电话、汽车工业用塑料制品。
17、碳黑:又名炭黑,是一种无定形碳。
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是有机物(天然气、重油、燃料油等)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
可作黑色染料,用于制造中国墨、油墨、油漆等,也用于做橡胶的补强剂。
18、K树脂: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又称K-Resin(K-树脂)。
丁苯透明抗冲树脂是以苯乙烯、丁二烯为单体,以烷基锂为引发剂,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技术合成的一种嵌段共聚物,其主要特性是兼有高透明性和良好的抗冲击性、密度小、着色力强,加工性能优异、无毒性,它广泛用于冰箱制造、电器仪表盘、玩具、医疗器械、环卫用品、化妆品和办公用品等。
19、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为多种轻质气体的混合物,易燃易爆。
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凝成液体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主要含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以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为主。
液化石油气在化工生产方面,经过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用来生产合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生产医药、炸药、染料等产品。
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由于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
20、正丁烷:油田气、湿天然气和裂化气中都含有正丁烷,经分离而得。
无色气体,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易溶于水、醇、氯仿,易燃易爆。
正丁烷除直接用作燃料外,还用作溶剂、致冷剂和有机合成原料。
可脱氢制造丁烯或丁二烯。
在硫酸或无水氢氟酸存在下异构成为异丁烷,异丁烷催化脱氢生成异丁烯。
正丁烷经催化氧化可制顺丁烯二酸酐、乙酸、乙醛等。
经卤化可制卤代丁烷;经硝化可得硝基丁烷;在高温下催化可制取二硫化碳等。
也可用做重油精制脱沥青剂和树脂发泡剂等。
21、异丁烷:与正丁烷分子式相同,含有相同书碳原子,但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
无色、可燃气体。
异丁烷催化脱氢生成异丁烯。
),异丁烯(CH3C(CH3)=CH2)。
)和2-丁烯(CH3CH=CHCH322、正丁烯:正丁烯含四个碳原子,包括1-丁烯(CH3CH2CH=CH2正丁烯各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易燃、易爆。
正丁烯有微弱芳香气味。
异丁烯有不愉快臭味。
易燃易爆。
正丁烯主要用于制造丁二烯,其次用于制造甲基酮、乙基酮、仲丁醇、环氧丁烷及丁烯聚合物和共聚物。
23、异丁烯:化学名也叫2-甲基丙烯,与正丁烯是异构体,与正丁烯含有相同数碳原子。
主要作用是窒息、弱麻醉和弱刺激。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异丁烯是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腈、抗氧剂、叔丁酚、叔丁基醚等。
生产异丁烯的方法有轻油C4馏分分离、叔丁醇脱水、醚化裂解等。
24、异戊二烯:本品为碳五馏分的重要组分,可由丙烯、甲醛、丙酮和乙炔来合成,也可由异戊烷、异戊烯脱氢制得,更多是直接来自碳五馏分分离。
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苯,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学名为2-甲基1,3-丁二烯,含五个碳原子。
分子式为C5H8,结构式为CH2=C(CH3)-CH=CH2,是一种共轭二烯烃,易发生均聚和共聚反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
25、丁基橡胶: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
制成品不易漏气,一般用来制造汽车、飞机轮子的内胎。
26、卤化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HIIR)可分为氯化丁基橡胶(CIIR)和溴化丁基橡胶(BIIR)两大类,是丁基橡胶在脂肪烃溶剂中与氯或溴进行反应的产物,卤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生产装置只有美国Exxon公司和德国Bayer公司所有。
27、聚合甲缩醛:甲缩醛为无色澄清易挥发可燃液体,有氯仿气味和刺激味。
甲醇和甲醛合成甲缩醛。
主要用途:生产杀虫剂、在皮革上光剂、汽车上光剂、空气清新剂、彩带、电子设备等。
28、顺式异戊橡胶:由异戊二烯制得的高顺式(顺-1,4含量为92%~97%)合成橡胶,因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橡胶近似,故又称合成天然橡胶。
它是一种综合性能很好的通用合成橡胶,主要用于轮胎生产,除航空和重型轮胎外,均可代替天然橡胶。
29、反式异戊橡胶:反式异戊橡胶(简称为TPI),与天然橡胶和顺式异戊橡胶是同分异构体。
因TPI室温下易结晶,结晶熔点仅600C左右,所以可作为低温熔点塑性的医用固定矫形材料;用于制作高尔夫球等产品。
30、乙丙橡胶:乙丙橡胶,以单烯烃乙烯、丙烯共聚成二元乙丙橡胶;以乙烯、丙烯及少量非共轭双烯为单体共聚而制得三元乙丙橡胶。
有机化合物制品,是橡胶制品工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材料,有多种良好的理化特性。
31、顺丁橡胶:顺丁橡胶是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的简称,其分子式为(C4H6)n,由丁二烯聚合制得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属混合物。
顺丁橡胶特别适于制汽车轮胎和耐寒制品,还可以制造缓冲材料以及各种胶鞋、胶布、胶带和海绵胶等。
32、氢化SBS:SBS(或SEBS)是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
SEBS不含不饱和双键,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老化性。
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既具有可塑性,又具有高弹性,无需硫化即可加工使用,边角料可重使用,广泛用于生产高档弹性体、塑料改性、胶粘剂、润滑油增粘剂、电线电缆的填充料和护套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