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21讲
- 格式:pptx
- 大小:974.83 KB
- 文档页数:44
1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里对硬件的层次扩充2操作系统的目标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3操作系统的作用1)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借口2)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3)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有效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和系统的吞吐量5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6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人工阶段,批处理阶段,分时阶段7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人工操作方式,脱机输入输出方式8人工操作方式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9脱机输入输出方式优点减少cpu的空闲时间,提高i/o速度10批处理单道,多道11在os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带来的好处1)提高cpu的利用率2)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3)增加系统的吞吐量1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1)资源利用率高2)系统吞吐量达3)平均周转时间长4)无交互能力13多道批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1)批处理机管理问题2)内存管理问题3)i/o设备管理问题4)文件管理问题5)企业管理问题14分时系统的需求人机交互,共享主机,便于用户上机15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及时接受,及时处理16分时系统的特点多路性,独立性。
及时性,交互性17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18实时系统的应用需求实时控制,实时信息处理19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20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21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22共享性;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作用23 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24虚拟技术分为时分复用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25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26处理机的设备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27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
目录一、新代SK4/SK6操作面板按键功能说明 (1)1.1SK4/SK6操作面板外观图 (1)1.2操作面板按键说明 (2)二、M码说明 (10)三、FTP联网方法 (11)3.1控制器端IP地址设置方法 (11)3.2电脑端IP地址设置方法 (11)四、外扩参数档说明 (14)五、系统PLC警报 (16)5.1PLC报警内容 (16)5.2PLC提示内容 (16)六、安川7伺服驱动器警报说明及处理对策 (19)一、新代SK4/SK6操作面板按键功能说明1.1SK4/SK6操作面板外观图SK4M面板SK6M面板1.2操作面板按键说明二、M码说明三、FTP联网方法3.1控制器端IP地址设置方法(1)控制器退回到主画面——(2)F5维护——(3)F2网络设置——(4)输入IP地址和子网路掩码,并直接指定IP设置完成后——(6)F1存储变更。
控制器端IP地址设置完成。
3.2电脑端IP地址设置方法(1)找到网上邻居后点击右键,找到属性后点击打开。
(2)打开属性后找到本地连接,点击右键,找到属性打开。
(3)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后,你会看到Internet协议,双击打开。
(4)如图设定相应的IP地址(IP地址的最后一位一定不同于系统的最后一位)在电脑上的网页地址栏中或“我的电脑”地址栏输入“ftp://192.168.1.21”(与控制器设置的IP地址一样)然后按回车,这时会跳出一对话框(由于设定时无法匿名登录),不必理会,只要按确定即可,然后在左上角点击“文件---登录”,如下所示:跳出对话框“登录身份”,你只要输入用户名“admin”和密码即可,最后在点登录时把“保存登录”打上勾,下次再登录时就直接可以登录了。
具体如下图所示:至此,使用FTP连网已经说明完毕。
可以进行传输程式。
四、外扩参数档说明五、系统PLC警报5.1PLC报警内容<!--=========================R44Alarm=========================--> <Message ID="AlarmMsg::MLC::ID=65"Content="(R44.0)对刀仪过行程警报"/> <Message ID="AlarmMsg::MLC::ID=66"Content="(R44.1)主轴变频器警报"/> <Message ID="AlarmMsg::MLC::ID=67"Content="(R44.2)润滑油不足"/><Message ID="AlarmMsg::MLC::ID=68"Content="(R44.3)润滑油打油压力不足" /><Message ID="AlarmMsg::MLC::ID=69"Content="(R44.4)风压不足"/><Message ID="AlarmMsg::MLC::ID=70"Content="(R44.5)主轴油冷机警报"/> <Message ID="AlarmMsg::MLC::ID=71"Content="(R44.6)紧急停止"/><Message ID="AlarmMsg::MLC::ID=72"Content="(R44.7)切削液马达超载"/> <Message ID="AlarmMsg::MLC::ID=73"Content="(R44.8)刀库马达过载警报"/> <!--=======================R45Alarm=======================--> <Message ID="AlarmMsg::MLC::ID=81"Content="(R45.0)主轴松刀失败"/><Message ID="AlarmMsg::MLC::ID=82"Content="(R45.1)主轴夹刀失败"/><Message ID="AlarmMsg::MLC::ID=83"Content="(R45.2)刀库门打开失败"/> <Message ID="AlarmMsg::MLC::ID=84"Content="(R45.3)刀库门关闭失败"/> <Message ID="AlarmMsg::MLC::ID=85"Content="(R45.4)刀库推出失败"/><Message ID="AlarmMsg::MLC::ID=86"Content="(R45.5)刀库退回失败"/><Message ID="AlarmMsg::MLC::ID=87"Content="(R45.6)主轴零号刀,请压下急停并按下T键3秒解除警报"/><Message ID="AlarmMsg::MLC::ID=88"Content="(R45.7)数刀信号异常"/><Message ID="AlarmMsg::MLC::ID=89"Content="(R45.8)还刀时刀位有刀,暂停换刀"<!--=======================R46Alarm=======================--> <Message ID="AlarmMsg::MLC::ID=97"Content="(R46.0)X轴原点信号异常"/> <Message ID="AlarmMsg::MLC::ID=98"Content="(R46.1)Y轴原点信号异常"/> <Message ID="AlarmMsg::MLC::ID=99"Content="(R46.2)Z轴原点信号异常"/> <Message ID="AlarmMsg::MLC::ID=100"Content="(R46.3)四轴原点信号异常"/> <Message ID="AlarmMsg::MLC::ID=101"Content="(R46.4)X轴栅格量异常"/> <Message ID="AlarmMsg::MLC::ID=102"Content="(R46.5)Y轴栅格量异常"/> <Message ID="AlarmMsg::MLC::ID=103"Content="(R46.6)Z轴栅格量异常"/>5.2PLC提示内容<!--=======================R590Hint=======================--><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Content="(R590.1)加工完成!"/><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2"Content="(R590.2)加工中勿手动操作主轴!!"/><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Content="(R590.3)非MDI或自动模式不能启动加工!!"/><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4"Content="(R590.4)加工中或主轴运行中勿松刀操作!!"/><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5"Content="(R590.5)回原点报警未解除禁止快速移动!!"/><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6"Content="(R590.6)系统报警请勿启动加工!"/><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7"Content="(R590.7)轴向超程请按解除键(AUX5)解除"/><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8"Content="(R590.8)轴向超程系统自动切换至手轮模式"/><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9"Content="(R590.9)请取下主轴刀具后解除警报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0"Content="(R590.10)执行零号刀功能,请确认主轴无刀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1"Content="(R590.11)主轴运行时禁止主轴松刀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2"Content="(R590.12)主轴松刀时禁止启动加工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3"Content="(R590.13)主轴松刀时禁止运行主轴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4"Content="(R590.14)加工中禁止手动松刀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15"Content="(R590.15)Z轴低于安全高度,禁止刀库动作提示"/><!--=======================R591Hint=======================--><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2"Content="(R591.0)刀库门未打开刀库不可动作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3"Content="(R591.1)刀库推出时禁止刀库门关闭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4"Content="(R591.2)刀库门打开或刀库推出时禁止启动加工"/><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5"Content="(R591.3)刀库推出时禁止启动加工提示"/><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6"Content="(R591.4)PLC提示"/> <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7"Content="(R591.5)刀号复位中,请保持3秒"/><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8"Content="(R591.6)刀库复位成功" /><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39"Content="(R591.7)刀库推出禁止启动主轴"/><Message ID="AlarmMsg::MLCHint::ID=40"Content="(R591.8)刀库门开禁止启动主轴"/>六、安川7伺服驱动器警报说明及处理对策。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点名目第1章 (4)1.操作系统的概念* (4)2.操作系统的历史* (4)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5)4.操作系统的功能* (5)5.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 (5)第2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6)6.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有哪些* (6)7.操作系统命令接口的要紧操纵方式 (6)8.作业的的概念、作业状态及作业控制 (6)9.作业建立的方法(SPOOLING系统*) (7)10. UNIX系统的三层结构是哪些?各层包含些什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进程治理 .. (7)11.在单道程序系统中和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执行的特点各有哪些?* (7)12.进程的概念* (7)13.进程的特征* (7)14.进程、程序和作业的联系与区别* (8)14.进程的描述* (8)15.进程状态及其转换* (8)16.进程互斥与同步* (9)17.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缘由?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进程互斥与同步* (12)18.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 (13)19.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有哪些? (13)20.引入线程的好处有哪些?* (13)第4章处理机调度 (14)21. 什么是作业调度?什么是进程调度?进程调度的时机有哪些?* (14)22. 常用的调度算法有哪些?它们适用范围如何?* (14)23.完成下列各题: (14)第5章存储治理 (16)24. 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6)25. 要求能做本章所有作业。
* (17)26. 页式治理的优缺点。
(17)27. 段式治理的优缺点。
(18)第7章文件系统 (18)28. 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8)29. 如下图示,是某操作系统在某一时该文件系统治理情况,请回答如下问题: (18)第8章设备治理 (20)30. 设备治理的功能和任务。
* (20)31. 数据传送操纵方式。
* (20)32. 中断的处理过程。
操作系统概念(第九版)答案简介《操作系统概念(第九版)答案》是一本针对《操作系统概念(第九版)》教材的答案集合。
本文档旨在提供读者对操作系统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基础。
目录1.引论2.进程管理3.处理机调度4.进程同步5.死锁6.内存管理7.虚拟内存8.文件系统9.输入与输出10.磁盘存储管理11.安全性和保护12.分布式系统13.多媒体操作系统14.实时系统第一章引论本章的目标是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包括定义了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操作系统的分类以及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问题1:操作系统是什么?答案:操作系统是一个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系统。
它为用户提供一个在硬件和软件之间进行交互的接口,同时协调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组件,以实现有效和可靠的计算机操作。
问题2: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答案:操作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0世纪5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操作系统也比较简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逐渐变得复杂而且功能强大。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多道程序设计的发展,操作系统开始支持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进程调度的需求。
同时,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功能也得到了改进和扩展。
在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操作系统变得更加普及。
同时,分时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也开始出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引入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操作系统更加用户友好和功能丰富。
现在,操作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问题3:操作系统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操作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国际上常用的操作系统分类方法:1.目标计算机系统:大型机操作系统、小型机操作系统、微型机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
2.处理方式: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3.用户数量: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IAIX系统操作手册系统操作手册版本:5L目录第一章 AIX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介质与方式..........................................BOS(Base Operating System)安装.................... 第二章 AIX操作系统基本命..............................................系统的进入和退出......................................password............................................mkdir、rm、mv和cd..................................ls..................................................date................................................wc..................................................who.................................................finger..............................................ps..................................................kill................................................find................................................grep................................................ 第三章 vi编辑器.......................................................3.1vi 简介 .............................................3.2vi的进入与离开......................................3.3vi 的文本输入模式....................................3.4vi 基本编辑命令......................................3.5文件处理子命令....................................... 第四章存储管理.......................................................4.1相关术语 ............................................PV (Physical Volume)................................VG (Volume Group)...................................PP (Physical Partition).............................LP (Logical Partition)..............................LV(Logical Volume)..................................Mirror(镜像)........................................VGDA(Volume Group Description Area,卷组描述区) ......VGSA(Volume Group Status Area,卷组状态区) ...........4.2PV的管理............................................硬盘安装............................................配置一个PV..........................................修改PV的属性.......................................删除一个PV..........................................4.3VG的管理............................................创建一个VG..........................................删除一个VG..........................................对VG的管理.........................................4.4LV的管理............................................增加一个LV..........................................修改LV的属性.......................................删除一个LV.......................................... 第五章 RS6000 更换硬盘的过程..........................................HDISK0和HDISK1做成MIRROR,是ROOTVG................先做系统备份........................................查看HDISK0的S/N,P/N号等,在换盘的时候做对照 ......查看所有硬盘(包括逻辑盘)的状态? # lsdev -Cc disk .停HACMP ............................................把HDISK0从ROOTVG中不做MIRROW......................关机................................................开机................................................把HDISK0加到ROOTVG中并做镜像......................重启动2号机........................................关闭1号机的HACMP...................................重启动1号机........................................启动1号机的HACMP...................................启动2号机的HACMP................................... 第六章 HACMP安装配置..................................................准备工作............................................检测连8port卡的TTY.................................使用AIX安装CD安装文件.............................修改电源管理........................................Netscape安装和配置..................................安装HACMP/ES软件...................................安装最新的AIX和HACMP补丁..........................SSA微码升级.........................................设置主机名..........................................为所有网卡绑定boot或standby的IP地址 ..............创建VG、LV和FS.....................................修改系统参数........................................重启两台机器........................................配置HACMP...........................................HA测试(一):启动和关闭.............................HA测试(二):本机IP接管.............................HA测试(三):资源接管................................ 第七章模拟硬盘更换 .................................................预做方案................................................查看硬盘信息........................................把要更换硬盘从VG中拿掉.............................关机................................................准备工作............................................拆机箱..............................................更换硬盘............................................开机................................................查看硬盘............................................改PV ...............................................做镜像..............................................把另一块盘18G拿掉..................................关机................................................更换硬盘............................................开机................................................查看硬盘信息........................................改PV ...............................................做镜像..............................................起服务..............................................英迈强人................................................第二方案................................................把把机器的前面板拆下................................查看硬盘信息,看哪个盘是干什么用的 ..................把要更换硬盘从VG中拿掉.............................把硬盘做成PV........................................ lspv查看硬盘情况.................................... 把硬盘加到VG中..................................... 把18G硬盘数据复制到36G上,......................... 取下另一18G硬盘.................................... 把硬盘做成PV........................................ 做镜像.............................................. 检查,OK............................................第一章AIX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介质与方式AIX操作系统的安装可以:1)通过Tape安装。
特别惠团购网(高品质、超低价) 第21章使用LINQ查询了解了基本的LINQ基本概念,以及Lambda表达式基础后,就能够使用LINQ进行应用程序开发。
LINQ使用了Lambda表达式,以及底层接口实现了对集合的访问和查询,开发人员能够使用LINQ对不同的对象,包括数据库、数据集和XML文档进行查询。
21.1 LINQ查询概述LINQ可以对多种数据源和对象进行查询,如数据库、数据集、XML文档甚至是数组,这在传统的查询语句中是很难实现的。
如果有一个集合类型的值需要进行查询,则必须使用Where等方法进行遍历,而使用LINQ可以仿真SQL语句的形式进行查询,极大的降低了难度。
21.1.1 准备数据源既然LINQ可以查询多种数据源和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数组,可能是数据集,也可能是数据库,那么在使用LINQ进行数据查询时首先需要准备数据源。
1.数组特别惠团购网(高品质、超低价) 数组中的数据可以被LINQ查询语句查询,这样就省去了复杂的数组遍历。
数组数据源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str = { "学习", "学习LINQ", "好好学习", "生活很美好" };int[] inter = { 1, 2, 3, 4, 5, 6, 7, 8, 9 };数组可以看成是一个集合,虽然数组没有集合的一些特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可以看成是一个集合。
在传统的开发过程中,如果要筛选其中包含“学习”字段的某个字符串,则需要遍历整个数组。
2.SQL Server在数据库操作中,同样可以使用LINQ进行数据库查询。
LINQ以其优雅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的思想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库操作,为了使用LINQ进行SQL Server数据库查询,可以创建两个表,这两个表的结构如下所示。
Student(学生表):S_ID:学生ID。
S_NAME:学生姓名。
课后练习(第1、2章)一、选择1.操作系统是一种()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2.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A.主存储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处理机3.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4.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及文件管理A.进程B.存储器C.硬件D.软件6.操作系统利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7.()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链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使用计算机A.网络B.分布式C.分时D.实时8.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9.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为用户服务A.可靠性和灵活性B.时间片轮转C.时间片加权分配D.短作业优先10.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A.实时B.分时C.分布式D.单用户11.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A.可靠性和灵活性B.实时性和可靠性C.灵活性和可靠性D.优良性和分配性12.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程序 B.内存C。
cpu D.中断13.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不需要硬件的支持。
A.进程调度 B.时钟管理C。
地址映射D。
中断系统14.在进程管理中,当()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15.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A.就绪状态B.执行状态C,阻塞状态 D.撤销状态16.P、V操作是()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D.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17.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A.指令B.原语C.信号量D.信箱通信18.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A.同时执行B.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C.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D.共享系统资源19.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等待进程A.0 B.1 C.2 D.320.下列的进程状态变化中,()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A.运行-就绪B.运行-等待C.等待-运行D.等待-就绪21.一个运行的进程用完了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后,它的状态变为()A.就绪B.等待C.运行D.由用户自己确定22.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A.-1B.0C.1D.任意值23.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的进程状态变为()A.等待B.就绪C.运行D.完成24.进程间的同步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A.联结B.制约C.继续D.调用25.()是一种只能进行P操作和V操作的特殊变量A.调度B.进程C.同步D.信号量26.()是解决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一对低级通信原语A.lock和unlock B.P和V C.W和S D.Send和Receive27.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28.进程控制就是对系统中的进程实施有效的管理,通过使用()、进程撤销、进程阻塞、进程唤醒等进程控制原语实现A.进程运行B.进程管理C.进程创建D.进程同步29.信箱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A.直接B.间接C.低级D.信号量30.操作系统通过()对进程进行管理A.进程B.进程控制块C.进程启动程序D.进程控制区31.通常,用户进程被建立后,()A.便一直存在于系统中,直到被操作人员撤销B.随着作业运行正常或不正常结束而撤销C.随着时间片轮转而撤销与建立D.随着进程的阻塞或唤醒而撤销与建立3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上的一次()A.等待活动B。
气道过敏反应测试系统ASTOGRAPHJupiter-21操作使用说明书使用前请通读本说明书保存好本说明书,以备未来查阅CHEST M.I. INCORPORATION, Tokyo1.3 版 (2、11、2004)目录1使用须知2零部件名称2.1外观2.2后视图2.3喷雾头内部3零部件的安装/连接3.1电源线和信号线的连接3.2浓度管的安装3.3溶液制备3.4喷雾器设定3.5干燥管的安装4一般操作过程4.1操作过程4.2启动系统4.3测量菜单4.4结束系统5方案的设定5.1选择方案5.2方案登录5.3删除方案6校准6.1流量传感器的校准6.1.1流量传感器的校准6.1.2流量传感器校准的确认6.2呼吸阻力的校准6.2.1呼吸阻力的校准6.2.2呼吸阻力校准的确认7输入ID资料7.1输入病人ID资料7.2搜索7.3医院信息登录7.3.1增加一个名称7.3.2删除名称8测量8.1测量准备8.2测量9数据分析10数据库11数据解释12日常维护13规格和标准附件14有限质量保证书15报请修理前的检查制造商名称和地址1. 使用须知z仔细打开包装,不要损伤设备和附件。
z检查确认附件数量与附件表内容相符。
z安装和搬动设备时不要激烈摇动和晃动。
z避开直射阳光和发热系统。
z防水防潮。
z使用设备自带的三插脚电源线。
z直接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中间不加延长线。
z建议在使用前预运行60分钟。
z关断电源后要过10秒钟再接通电源。
z不要拆开和改动设备z不要对本设备的各个部件使用溶剂等化学品。
z不要将物体放置在,或倚靠在喷雾头上。
z轻轻打开或关闭喷雾头的盖子。
特别是在关闭时,不要把手放在喷雾器和盖子之间。
z不要用强力或漫不经心地打开或关闭喷雾器头,这样会造成损伤。
z必须由医生进行测量。
z使用前,所有电线都已正确和牢固地连接好。
z测量期间,MDI中的支气管扩张剂必须准备好,以保障安全。
z测量期间,随时监测病人情况和呼吸阻力的变化,如果发现呼吸阻力有任何变化,就喷支气管扩张剂让病人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