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压轴题_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
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辛毗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
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
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
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
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
”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
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①可以继之。
”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文/《资治通鉴·魏纪》,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注释)①文伟:即费祎,字文伟。
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字公琰)、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遗:遗失)B.亮遣.使者至懿军(遣:派遣)C.所啖.食不至数升(啖:吃)D.亮病笃.(笃:重)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A.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B.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C.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D.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恼羞成怒,决定主动出战。
B.司马懿对诸葛亮夙兴夜寐、食少事烦的状态很是敬佩,担心他活不长了。
C.当诸葛亮猜出李福的来意后,李福心中很是感激,赶紧陈述了自己返回的原因。
D.诸葛亮鞠躬尽瘁,他自知来日无多,建议在他死后,可由蒋琬和费祎先后继任。
黄山市~2025年中考压轴卷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濒危物种的不断繁衍..得力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生态的平衡。
D.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的卓越?没有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融会贯通内容超今冠古物我两忘B.炉火纯青内涵超今冠古物我两忘C.融会贯通内涵物我两忘超今冠古D.炉火纯青内容物我两忘超今冠古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咫.尺(zhǐ)譬.如(pì)硕腹巨贾.(gǔ)B.肖.像(xiāo)拮据.(jū)谆.谆教导(zhūn)C.褴褛.(lǚ)窗棂.(lín)奄.奄一息(yǎn)D.虹霓.(ní)文绉.绉(zōu)越俎代庖.(páo)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是和记叙文、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偏重于抒情言志。
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
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一、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甲】太阳出来照山岗,忽见鹰抓着一只兔。
兔要喊叫,鹰把嘴一张,兔子吓得把尾巴一夹,把脚一蹬,翻了个身,变成了一个小孩儿。
小孩儿说:“鹰,你放了我吧,你抓了我,你的名字叫什么?”鹰说:“我叫黑鹰,你叫什么?”“我叫阿凡提,你是鹰,我是人,你怎么能吃我呢?”黑鹰说:“你既会说话,又聪明伶俐,怎么不去做官呢?”阿凡提说:“我在城里,有官的人不让我去做官,我做官,他们吃什么?”黑鹰说:“你真是个怪人!”阿凡提说:“我为什么要去当官?当官的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他们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谁去当官谁倒霉。
”黑鹰说:“你错了,当官能享清福,又能做善事。
”阿凡提说:“做善事可以,享清福却不行。
你看,你们鹰吃鸡,鸡吃虫,虫吃草,吃来吃去,还是草。
当官的人呢?吃的是百姓的饭,穿的是百姓的衣,住的百姓的房,出门百姓的轿,百姓累死累活,当官的坐享其成。
我们这些穷百姓,连吃带穿,全靠种地,种地的人不得温饱,哪有福享?”黑鹰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当官能做善事,不贪赃枉法,不欺压百姓,不也就享了清福吗?”阿凡提说:“做善事,不贪赃枉法,不欺压百姓,这是当官应该做的,这和享福有什么关系?”黑鹰说:“那好吧,我把你带回我的洞里去,让我看看你怎样生活,你愿意吗?”阿凡提说:“愿意,你把我带回洞里去。
”黑鹰把阿凡提带回洞里去,对阿凡提说:“你就住在这里,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给任何人说。
”阿凡提说:“好。
”黑鹰走后,阿凡提住在洞里,一天,黑鹰飞回来,对阿凡提说:“你在这里住得惯吗?”阿凡提说:“住得惯,谢谢你。
”黑鹰说:“你在这里做了些什么?”阿凡提说:“我种了些菜,养了些鸡,挖了些井,做了些烧饼,烧饼做好后,拿到集市上去卖。
”黑鹰说:“你在这里吃些什么?”阿凡提说:“我种了些菜,就吃些菜;养了些鸡,就吃些鸡;挖了些井,就喝些水;做了些烧饼,就吃些烧饼。
”黑鹰说:“你真是个怪人!”阿凡提说:“有什么怪?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种的菜自己吃,养的鸡自己吃,挖的井自己喝,做的烧饼自己吃,这种生活,我过得惯。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夏日午后,知了在树梢上不知疲倦地鸣叫。
村子里没有多少人家,只有零星几户,零星几户人家也都在午睡。
村子里的小路弯弯曲曲,小路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
我独自走在小路上,享受着这份宁静。
小路尽头是一大片竹林,竹林深处有一间草屋。
草屋的门口挂着一个破旧的木牌,上面写着“清风茶馆”。
我走进茶馆,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
茶馆里只有一个老人,他正在泡茶。
我坐下,老人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品尝着茶香,看着窗外绿意盎然的竹林,心情格外舒畅。
【材料二】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他为了追求梦想,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利用家乡的竹林资源,创办了一个茶叶品牌。
他不仅把家乡的茶叶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这个新闻让我想起了那个在草屋中泡茶的老人。
我想,他可能就是那个年轻创业者的启蒙老师。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让家乡的茶叶走向了全国,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茶叶的品质和生态环境。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才能让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夏日午后独自走在小路上的感受。
2.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清风茶馆”的老板与年轻创业者之间的关系。
3. 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4. 请以“茶香四溢,梦想飞扬”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感悟。
【答案】1. 作者在夏日午后独自走在小路上的感受有:宁静、舒适、愉悦。
作者感受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小路的弯弯曲曲,树木的遮天蔽日,使作者的心情格外舒畅。
2. “清风茶馆”的老板与年轻创业者之间的关系是:启蒙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老板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了创业的启示,帮助他实现了梦想。
3. 对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看法:茶叶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品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文言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解释下列词语:(1)择(2)温故(3)罔(4)殆答案:(1)择:选择(2)温故:温习已学过的知识(3)罔:迷惑(4)殆:疑惑2. 翻译下列句子:(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1)选择那些优点的人向他学习,看到那些缺点的人就加以改正。
(2)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疑惑。
3. 根据文意判断下列句子正确与否:(1)孔子认为,学习应该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
(2)孔子认为,只有喜欢学习的人才能成为老师。
答案:(1)正确(2)错误二、现代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翱翔瞬息万变欣喜若狂B. 轻歌曼舞倾盆大雨气壮山河C. 花团锦簇蹉跎岁月腥风血雨D. 惊涛骇浪欣欣向荣水滴石穿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成功的。
”B.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
C. 他每天早晨都坚持锻炼身体,风雨无阻。
D. 他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优异,老师非常喜欢他。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A. 春风拂面,犹如慈母的双手抚摸着我。
B. 那如银似雪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一片波光粼粼。
C. 他工作起来像一台永不疲惫的机器。
D. 她的笑声像清泉般悦耳动听。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与“曲径通幽”意思相近的是()A. 山穷水尽B. 柳暗花明C. 转危为安D. 顺水推舟答案:B5. 下列句子中,病句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 老师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D. 他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刻苦的好学生。
答案:A二、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夏天来了,正是赏荷的好时节。
荷塘里,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荷花的样子美不胜收,但更美的是荷花的品格。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是花中君子啊!1. 请写出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出处。
答案:《爱莲说》2.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本文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赞美了荷花高洁的品格。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荷塘里,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大圆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B.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韩愈)C.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
(《醉翁亭记》欧阳修)D.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陨石迁徙无精打彩B.旋涡秘诀垂珠联珑C.辐射题跋自出新裁D.胡髭腌臜为富不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倾.情(qūn) 茁.壮(zhuō) 瞬.息万变(shùn)B.双眸.(mú) 凝.望(níng) 万籁.俱寂(lài)C.慰藉.(jiè) 亲吻.(wěn) 连缀.绵延(zhuì)D.肃.穆(sù) 震颤.(zhàn) 雷霆.万钧(tíng)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初中语文中考压轴题及答案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0分)1.选出加点宇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 )A、装载 (zài) 粗犷(guǎng) 蛮横 (héng) 粗糙(cāo)B、伺候(cì) 发酵(xiào) 吆喝 (hè) 揣磨(chuǎi)C、省悟(shěng)刹那(chà) 着落(zhuó) 思宠 (chǒng)D、赎罪(shú) 炽烈(chì) 埋怨(mán) 停滞 (zhì)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 ( )A、别出心材愤不顾身中流砥柱墨守成规B、相辅相成相提并论暂露头角嗟来之食C、锲而不舍伸张正义不言而喻协力同心D、呕心沥血格物致知根深蒂固混然一体3.选出合适的一组词语填空(2分) ( )(1)微生物的_________,是引起急性胃肠病最多见的因素,也是急性胃肠病一个不可___ ______的因素。
(2)在日本,极力_________历史,_________侵略战争的人毕竟是少数A、感染忽略歪曲美化B、感染忽视捏造赞美C、传染忽略歪曲赞美D、传染忽视捏造美化4.下列各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无论校长或者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独立选择的权利。
B、他不但不答应赔偿,反而斥骂消费者无理取闹。
C、虽然一个人再能干,也不可能包打天下的。
D、如果多读勤写,就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语言简明是衡量一篇说明文优劣的重要条件。
B、虽然住进了医院,但程老师无时不刻不惦记着班上的同学。
C、难道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不能算是好学生吗?D、《新华字典》所收的字大约有8千5百个左右。
6.一天,住在楼上的徐阿姨见到小华的姐姐时说:“你家小华真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我们都睡了,她还在拉琴。
”假想你是小华的姐姐,既要委婉地替妹妹解释,又要表示对影响别人休息的歉意,你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语文试题 第1页(共20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20页)人教版2024年语文中考押题预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以“陪伴”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下面语句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朗读要读准字音,小雨这样读加点的字:当你沐浴.(yù)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yīn),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B.小雨想展示“我”无比悔恨的心情,他这样处理重音: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C.小雨想表现“我”矛盾的心理,他这样处理语调(“↗”“↘”“→”分别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小雨希望读出诗人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这种幸福生活必将到来的坚信不疑,他这样处理节奏: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2.(2分)陪伴让人不再孤单。
小雯写了个“单”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金□脱壳B.鸡毛□子C. □精竭虑D.□食壶浆 3.(2分)人们常用“鱼水之交”来形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
小雨看到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有一副楹联,觉得联中两个词“启”和“佐”值得反复吟咏。
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上联:纵论三分天下,审势画策□先主 下联: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后人4.(3分)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陪伴,如春风拂面,轻柔而温暖; , ;, ;如冬雪纷飞,纯净而静谧。
它用不离不弃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情深意长;它用始终如一的相随,演绎了什么是风雨同舟。
陪伴,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是心灵深处最真的情愫。
5.(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②它无情地检验爱情,凶狠地喜新厌旧 ③陪伴是最好的爱④时间是世界上最温柔的洪水猛兽⑤爱一个人不是谁说了算,而是能不能一世相伴 ⑥可以抵世间所有的坚硬,温暖生命所有的岁月 ⑦的确,世上最好的爱,是陪伴A.①②④⑤⑥⑦③B.②①⑦⑥④⑤③C.③⑥①⑦④②⑤D.⑦②⑥③①④⑤6.(8分)小雯以“陪伴”为主题辑录了一组古诗词。
九年级语文中招压轴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 创.新/创.伤模.范/有模.有样便.宜行事/大腹便.便B. 徇.私/殉.职荒谬./未雨绸缪.爱憎.分明/赠.人玫瑰C. 供.应/提供.戏曲./曲.径通幽亲密无间./间.不容发D. 阔绰./悼.念迂.回/长吁.短叹奄奄..一息/偃.旗息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点拨震撼敞蓬车如履薄冰委曲求全B.要诀字帖绊脚石再接再厉一置千金C.提纲狼藉荧火虫原形毕露出类拔粹D.颠倒提炼度假村瞠目结舌一筹莫展3.古诗文默写。
(8分)(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墨客常借“云”之景来抒情。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借“云”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浓厚的离愁: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云”之景鼓舞我们“,”。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自己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名句是“,”。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水浒传》中,有许多身陷险境却因得到兄弟相助化险为夷的故事。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
①鲁智深大闹野猪林②宋公明私放晁天王(2)漫漫人生路,磨折常相随,是低眉妥协还是迎面而上?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事例,简述他的做法。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贝多芬《名人传》5.请你根据上下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植物也有睡眠现象。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蒲公英、胡萝卜花、合欢花等白天开放,夜晚闭合;而有些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赋、说、铭、表等都是古代文体,表是古代臣下向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书,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古代乐器中的“丝”指管乐器,“竹”指弦乐器,如《醉翁亭记》中的“非丝非竹”中“丝”、“竹”就是这样的乐器。
C.道家文化在金华地区源远流长,金华山在东汉道教文化鼎盛时期被誉为“江东名山”,东阳的东白山自东晋时期以来便是道家文化的象征。
D.中华礼仪讲究长幼有序,古人的“名”、“字”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仲是老大,伯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如孔子字仲尼,说明他在家中排行老大。
2.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小明一家为爷爷庆祝七十大寿,儿孙团聚,多日不喝酒的爷爷来了兴致,想要畅饮一番。
小明知道爷爷有高血压不能多喝酒,他想劝爷爷少喝一点酒,于是他说:A.爷爷,您要是觉得酒好,就自己慢慢喝,喝不了的留着以后喝。
B.爷爷,您忘了自己患有高血压吗?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C.爷爷,您健康长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为了健康,还是少喝一点。
D.爷爷,嗜酒可不是好事情,您作为长辈要给我们做一个好的示范。
3.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②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③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
④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
⑤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⑥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中考语文押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王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刘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C.向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争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D.小惠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自己心仪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ǐ)濒.临(bīn)浑身解.数(jiě)B.恸.哭(dóng)憔.悴(qiáo)谆.谆教诲(zhūn)C.静谧.(mì)滞.笨(zhì)粼次栉.比(zhì)D.溺.爱(nì) 谀.词(yú)诲.人不倦(huì)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某个遥远的小山村,有一座古老的石桥。
这座石桥见证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承载了无数人的欢声笑语。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桥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变得破旧不堪。
一天,村长提议将石桥拆除,重新修建一座现代化的桥梁。
这个提议在村民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甲说:“拆除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是必然的趋势。
这样,交通会变得更加便利,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乙说:“拆除石桥,我不同意。
石桥是村里的历史见证,拆除了,就等于割断了我们的历史。
”丙说:“我觉得可以保留石桥,同时修建现代化桥梁。
这样既保留了历史,又满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
”丁说:“我觉得还是拆除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吧。
石桥已经破旧不堪,修复的成本太高,而且不利于村庄的发展。
”经过一番讨论,村民们最终决定保留石桥,同时修建现代化桥梁。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分析甲、乙、丙、丁四位村民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些观点。
2. 请从文章中找出支持丙观点的论据,并简要分析这些论据的作用。
3. 请谈谈你对保留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这一决策的看法。
答案:1. 甲的观点代表了发展观点,认为拆除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是必然的趋势,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乙的观点代表了历史观点,认为石桥是村里的历史见证,拆除了就等于割断了历史。
丙的观点代表了平衡观点,认为可以保留石桥,同时修建现代化桥梁,既保留了历史,又满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
丁的观点代表了经济观点,认为拆除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更有利于村庄的发展。
2. 文章中支持丙观点的论据有:石桥是村里的历史见证,承载了无数人的欢声笑语;保留石桥可以满足村民对历史的情感需求;修建现代化桥梁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论据的作用是:从历史、情感、经济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保留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的合理性。
3. 对于保留石桥、修建现代化桥梁这一决策,我认为是明智的。
首先,保留石桥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让后人了解村庄的历史;其次,修建现代化桥梁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村庄的发展;最后,这一决策兼顾了历史与实际需求,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生。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西塞山①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
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
③爨(cuàn):烧火做饭。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C.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D.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词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
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
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
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无所适从鄙夷不屑毫厘不爽B.削足适履鄙夷不屑屡试不爽C.削足适履匪夷所思毫厘不爽D.无所适从匪夷所思屡试不爽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到夏天,趵突泉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B.我是个外行,我说的话可能贻笑大方....,可我还是要说几句。
C.这部小说想象奇特,情节曲折,读者对其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面对众弟子,孔子侃侃而谈....地讲述如何遵守礼仪。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总决赛现场,面对歌手的突然退场,主持人看风使舵....,冷静救场。
C.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冠.冕(guān)恣.睢(zì)怯懦.(ruò)脍.炙人口(kuài)B.谦逊.(xùn)解剖.(pāo)木讷.(nè)断壁残垣.(yuán)C.瞥.见(piē)炽.热(chì)苍劲.(jìng)法家拂.士(bì)D.濒.临(bīn)报帖.(tiě)拾.级(shè)怏怏..不乐(yāng)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空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从长辈们的高谈阔论....中,他了解到爷爷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战斗英雄。
C.中考在即,九年级的同学们全力备考,甚至到了目不窥园....、废寝忘食的地步D.远足前夕,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水、食物和游戏器材,真是“兵马未动....”啊。
初中语文中考压轴题及答案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0分)1.选出加点宇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 )A、装载 (zài) 粗犷 (guǎng) 蛮横 (héng) 粗糙(cāo)B、伺候(cì) 发酵 (xiào) 吆喝 (hè) 揣磨(chuǎi)C、省悟(shěng)刹那(chà) 着落(zhuó) 思宠 (chǒng)D、赎罪(shú) 炽烈(chì) 埋怨(mán) 停滞 (zhì)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 ( )A、别出心材愤不顾身中流砥柱墨守成规B、相辅相成相提并论暂露头角嗟来之食C、锲而不舍伸张正义不言而喻协力同心D、呕心沥血格物致知根深蒂固混然一体3.选出合适的一组词语填空(2分) ( )(1)微生物的_________,是引起急性胃肠病最多见的因素,也是急性胃肠病一个不可___ ______的因素。
(2)在日本,极力_________历史,_________侵略战争的人毕竟是少数A、感染忽略歪曲美化B、感染忽视捏造赞美C、传染忽略歪曲赞美D、传染忽视捏造美化4.下列各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无论校长或者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独立选择的权利。
B、他不但不答应赔偿,反而斥骂消费者无理取闹。
C、虽然一个人再能干,也不可能包打天下的。
D、如果多读勤写,就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语言简明是衡量一篇说明文优劣的重要条件。
B、虽然住进了医院,但程老师无时不刻不惦记着班上的同学。
C、难道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不能算是好学生吗?D、《新华字典》所收的字大约有8千5百个左右。
6.一天,住在楼上的徐阿姨见到小华的姐姐时说:“你家小华真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我们都睡了,她还在拉琴。
”假想你是小华的姐姐,既要委婉地替妹妹解释,又要表示对影响别人休息的歉意,你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不越过40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要求或上下文提示默写古诗文句(6分)(1)《醉翁亭记》中,揭示太守饮酒本意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反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文,回答8—10题。
(10分)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8.我们家把于勒的来信当作“福音书”说明了什么?(2分) 答:______ __9。
选文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这两处描写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试从选文的描写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1)菲利普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瑟夫(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8分)种瓜小唱①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人。
春天,孩子找来了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
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
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②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
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熏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
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
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③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④我播种希望,收获了失望;我渴望甜香,得到了苦涩。
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
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
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
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
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辛,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也许是的。
⑤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罢?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
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
失败使后人变聪明。
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
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香四溢的花园。
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⑥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
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
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
但人总不会习惯天天吃苦瓜。
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⑦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
⑧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
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
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
是不是?11.文章首段写到不知道种子“到底能结什么瓜”,为什么还是种下了它?(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2.文章第②段的叙写突出了什么?这一,段的叙写和下面两段有什么关系?(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3.第⑤段中,作者由苦瓜中联想到了几点生活的哲理?试概括,每点不超过15个字。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4.最后一段中“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让土地荒芜,要抓紧时间播种。
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5.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①段中说“到底能结什么样的瓜,是一个迷离的梦”,这一句已对后来收获的是令人“失望”的苦瓜有所暗示。
B、文章第②段写到想象中“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突出了自己对收获的满怀希望。
C、文章第⑥段提到“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这表达了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什么是甜,才有成功的希望这一哲理。
”D、文章在写作上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奋斗和收获关系的认识(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0分)①“享受生活”,有一位青年朋友问及此话恰当与否,我认为是可以的。
春华秋实,夏种冬藏,人生是极其美好的,有幸成为一个人,对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姹紫嫣红的荚好生活,不好好“享受”一下,不是枉为一世人了吗?当然,要好好享受人生,享受生活,还必须创造社会、个人的必要条件。
②如今,能热热闹闹地议论“享受生活”问题,说明作为“人”在社会条件上大大优于从前了。
③不过,对“享受生活”要全面地理解。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不但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有多彩的精神生活。
“享受生活”,就不仅表现为对人间物质财富的享用,更表现为对精神力量的发扬。
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的一生,不要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要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就由于他特别珍视人的创造力,珍视人对社会的贡献,把这个视为人的最大“赏心乐事”,视为对生命与生活的最好享用。
因此,不宜把“享受生活”简单地等同于“生活享受”,更不可异化为对声色犬马的追逐。
④“享受生活”,自然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享受,但就人的本质而言,是享受劳动,享受工作。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是人的特有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所在。
大科学家洪堡说:“工作就是我的生命。
”爱因斯坦则声称:“没有研究工作,我就不想活下去了。
”劳动、工作,创造了人间的欢乐与美好,同时也使人的天赋火花得以燃烧成熊熊大火,发出耀眼的光与热,离开了劳动与工作,物质享受再好,人生的味道也是空缺的。
爱迪生不无幽默地说过,他最喜欢的休养是在实验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