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79
传染病知识培训课件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也就是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2、传染病分哪些类型?按病原体不同: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衣原性传染病等;按传播途径不同: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皮肤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等。
3、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哪3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4、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哪两个因素?(1)自然因素。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气候因素与地理因素。
(2)社会因素。
包括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口密度、人口移动,职业、社会动荡和社会制度等。
5、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有几类几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的39种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手足口病。
二、流行性感冒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得了流感有哪些表现?突然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9~40℃,咽喉痛、咳嗽、发冷、鼻塞、流涕等。
严重时可出现头痛、全身无力、全身酸痛等。
如无并发症可自然恢复健康,多在发病3~4天后体温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正常需1~2周地时间。
传染病知识培训课件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有特异的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一定潜伏期;有特殊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肝脾肿大、毒血症、皮疹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和救治(一)传染病防治总则有效地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为此,要做到: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春季:春季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等。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熏醋消毒素;被子勤晾晒;疫苗按时注;春季好郊游;莫去人密处。
夏季: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餐具消毒双保险;个人卫生要注意;生蔬凉拌莫多餐;瓜果食前先去皮;大型家宴要消减;室内清洁灭蚊蝇;保证营养足睡眠。
推荐食品:杀菌食品: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醋。
凉性排毒食品: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
秋季:秋季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
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脊髓灰质炎预防方法:出生足2个月、3个月、4个月儿童各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积极参预各次强化免疫,服食糖丸。
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
2023《培训课件》传染病培训•传染病概述•常见传染病及防控措施•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与标准•学校传染病防控目•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录01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空气传播如流感、麻疹、肺结核等,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传播。
如细菌性痢疾、出血热等,可通过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品表面而传播。
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因摄入被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如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可通过水源传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传染病可导致个人身体不适、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传染病的大规模传播可导致社会恐慌、社会秩序紊乱,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如2019年年底至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
对社会的影响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02常见传染病及防控措施1流行性感冒2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高发病率。
总结词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传播途径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防控措施总结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高传染性和危害性。
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定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高免疫力;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做好居家和办公场所的通风、清洁和消毒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总结词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