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3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16
目录一、教学进度计划二、教材分析三、教学设计课题内容设计教师第一课…………………………信息的传递第二课…………………………信息的存储第三课…………………………信息的加工第四课…………………………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第五课…………………………申请邮箱第六课…………………………发送电子邮件第七课…………………………接收邮件第八课…………………………邮箱使用技巧第九课…………………………保护信息安全第十课…………………………网上交友要谨慎第十一课………………………做文明小网民(一)第十二课………………………做文明小网民(二)第十三课………………………上网安全测试第十四课………………………病毒杀手第十五课………………………木马克星第十六课………………………计算机的小卫士教学进度计划教材分析随着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在快速增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渐趋成熟。
为了适应我省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和变革需求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参与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编写了本套教材。
教材按照“任务驱动”的原则进行编写,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亲身体验中建构知识、能力体系。
教材内容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材的活动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本套教材在知识和技能的呈现方式上,通俗流畅,图文并茂。
本套教材小学阶段共有8册,分为三年级(第1册)、三年级(第2册)、四年级(第3册)、五年级(第4册)、六年级(第7册)、六年级(第8册)。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提供给教师教学使用的配套光盘,光盘内容包含有:教学活动素材、辅助教学的小游戏、优秀示例作品等必备的教学软件。
云南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三年级,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自学积极性还是比较低,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是语文、数学那么乏味、单调。
相对来说学生真的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自学,而是打游戏。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重新认识除了等待提升。
必须进一步对他们展开恰当的鼓励。
二、教材分析本期教材就是采用新编版:三年级下卷,内容就是全新的。
内容就是计算机画图和网络科学知识,其中计算机画图占到了70%,可知计算机画图就是这学期自学的重点,又就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画图和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操作的技巧重难点:基本操作三、指导思想:根据上级印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明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介绍或掌控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置信息和应用领域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构成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环境信息社会的自学、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画图和掌控网络操作方式科学知识。
能够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自学,并使学生介绍并掌控一些自学方法和技巧,培育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开某些技术创新设计。
6、做一个作品。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指导意见(1) 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 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 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它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内容1.信息(含多媒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报章杂志、书籍、图画、照片、电话、电影、电视、雷达等)给学生形成(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信息与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电信号等)的直观概念,以及单一媒体和多媒体的直观概念。
2.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使用的具体例子(比如学生成绩汇总统计)给学生信息系统的直观概念(信息源(学生考卷)、信息采集(认课教师记入/录入记分册))、传输(送交教务处)、处理(成绩汇总、统计)、应用(输出结果交校长和任课教师)。
3.信息工具通过常见信息工具给学生以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工具的直观概念,以及单一媒体处理工具和多媒体处理工具的概念。
重点为计算机。
4.计算机的应用以应用领域(如工业,农业、教育等)为主,兼顾处理类型(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等),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应用,以及(当代社会)信息化的概念。
5.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主要部分组成。
(就具体设备让学生)认识硬件子系统中的主机(含CPU、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主要组成。
(就具体应用例子让学生)认识软件子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6.计算机的使用开机和关机。
通过文件夹和文件的打开(和不完整的简单)使用(比如打开Windows中的游戏并试用)初步掌握鼠标的使用(单击、双击、拖拽)。
(借用记事本或写字板,通过输入)认识键盘、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含指法)。
用“拼音”方法输入汉字。
了解使用计算机应注意的基本安全事项(文雅、清洁、电源安全、软盘和光盘的正确取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