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讲课讲稿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讲课讲稿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讲课讲稿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讲课讲稿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

试题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

返砂:即糖制品经糖制、冷却后,成品表面或内部出现晶体颗粒的现象,使其口感变粗,外观质量下降。

呼吸商: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园艺产品呼出的CO2和吸入O2的容积比叫呼吸商,用RQ表示。即

QR=Q CO2/Q O2

加工成熟度:是指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又可分为适当成熟与充分成熟。根据加工类别不同而要求成熟度也不同。

预冷:是将新鲜采收的园艺产品迅速除去田间热和呼吸热,尽快冷却到适于贮运低温的过程。

Q10:在5-35℃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园艺产品呼吸强度所增加的倍数。

气调贮藏:是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来实现长期贮藏新鲜果蔬的一种方式。

固酸比:这里“固”是指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通常用手持糖量计测定。“酸”指可滴定酸,即总酸。固酸比也称糖酸比,是园艺学上评价果实品质或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呼吸商: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园艺产品呼出的CO2和吸入O2的容积比叫呼吸商,用RQ表示。即

QR=Q CO2/Q O2

碱性食品:一般把经过消化、分解后剩下的矿质元素是K、Na、Ca 等金属元素的食品,称碱食品。果品、蔬菜属碱性食品。

人工气调:是在机械制冷结耕基础上,严格控制气密性,使库内与库外的气体隔离,利用气调机调节库内果蔬适宜而稳定的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

可采成熟度:是指果实充分膨大长成,但风味还未达到顶点。这时采收的果实,适合于贮运,经后熟方可达到加工的要求。

水分活性:用热力学表示水的自由度。即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的比值。或水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

二、填空题

1. 果蔬的褐变包括酶褐变,非酶褐变。前者与单宁关系最大,后者与糖、蛋白质最大。

2. 填写下列水果和蔬菜的最适贮藏温度:葡萄-1~1℃、黄瓜10~13℃、蘑菇0~3℃、菜豆8~10℃。

3. 自然降温贮藏方式有堆藏;沟藏;窖藏;冻藏;假植贮藏。

4. 苹果贮藏中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有:虎皮病和苦痘病,红玉斑点病;柑桔贮藏中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有:褐斑病枯水病和水肿病。

5. 一个模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调节阀和蒸发器组成。

6.与园艺产品的品质及耐贮性有密切关系的酶有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磷酸化酶、果胶酶。

7. 果蔬采后处理常用的防腐消毒剂是仲丁胺;苯胼咪唑类;氯气和漂白粉;SO2及其盐类

8.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有种类与品种、发育年龄和成熟度、贮藏环境温度、贮藏环境湿度、贮藏环境气体成分

9.脱涩的方法有温水脱涩、石灰水脱涩、混果脱涩、酒精脱涩1.幼嫩蔬菜不耐贮的原因是呼吸旺盛、表皮保护结构发育不

全、组织内细胞间隙比较大,便于气体交换和干物资的积累比较少。

2.苹果、葡萄、冬瓜等产品成熟后,表皮上着生了一层蜡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使外观色泽鲜艳、抑制呼吸代谢、抑制水分蒸发、防止病菌侵入。

3.丘陵山地生产的同种果品比平原的着色好、品质佳,耐贮藏,是因为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适宜和土壤排水性好。

4.维生素C分之结构有2种,其中只有L型分之结构才具有生物活性,园艺产品内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因而在贮运过程中会

因D型结构的维生素C增加而损失,一般将园艺产品放入低温低氧环境中,损失速度最慢。

5.低温能控制园艺产品后熟的原因是降低了呼吸强度;减少了水分蒸发;抑制园艺产品内乙烯的产生和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防止园艺产品失水的措施是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控制产品周围空气流动和包装、打蜡或涂膜。

7.采用密闭法催熟常用的催熟剂是乙烯,常温下使用浓度是02-

1g/L;采用浸泡或喷淋法催熟常用的催熟剂是乙烯利,常温下使用浓度是1-2g/L。

8.冷库房的结构应包括三大部分支撑系统,保温系统和防潮系统。库房的保温性能取决于保护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三、选择题

1.大多数果蔬气调贮藏比较适合的气体组合是 O2 2.0%-5.0%,CO2 3.0%-5.0%;

2.通过少量失水可延长贮藏期的园艺产品是③①胡萝卜;②辣椒;③大白菜;④大蒜

3.下列果蔬中,在高温下不能正常显色的是④。①香蕉;②

柑橘;③草莓;④番茄

4.下列不适宜于作气调贮藏的果蔬是②。①白甘蓝;②柑橘;③茄子;④番茄

5.下面适宜于假植贮藏的园艺产品是②。①大白菜;②芹菜;③苹果;④菠菜

6.关于包装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④。

①减少在运输装卸中损伤;②防止产品蒸腾失水;③减少病害交叉感染;④使产品温度下降。

7.最适合真空预冷的园产品是②。① 萝卜;② 生菜;③ 苹果;④ 茄子

8.番茄变软原因是(②)的变化。① 色素;② 果胶物

质③ 纤维素;④ 水分

9关于分等分级的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③)。

① 分等分级可以减少采后损失② 分等分级可以使产品优质优价

③ 分等分级可使产品加快成熟④ 分等分级可以提供贸易语言

10.园产品的冷害是(③0℃以上的低温造成的生理伤

害)。

1下列果实中属于高峰型果实的是①;④。①香蕉;②柑橘;③草莓;④番茄

2下列能刺激乙烯产生的外界因素是①;②;④。①机械伤;②

高温;③缺氧;④冷害

3下列适于低湿度贮藏的园艺产品是③;④。①胡萝卜;②辣椒;③大白菜④洋葱

4下列不适宜于作气调贮藏的果蔬是②;③。①白甘蓝;②柑橘;③菠萝;④番茄

5大多数果蔬气调贮藏比较适合的气体组合是③O2 2.0%-5.0%,CO2 3.0%-5.0%;

6下面适于机械采收的果实③;④。①柑橘;②香蕉;③苹果;④梨

7下面果品中,在上市前常需要进行催熟或脱绿处理的果实

是①,③。

①柑橘;②香瓜;③香蕉;④草莓

8关于园艺产品采后分等分级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③④。

①分等分级可以减少采后损失;

②分等分级可以使产品优质优价;

③分等分级可使产品加快成熟;

④分等分级可以减少水分损失。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 园艺产品在田间阶段要特别注意氮肥的施用,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贮性。ⅹ

2. 大多数园艺产品贮运期间发生的病害都是由于在贮运过程中感染形成的。ⅹ

3. 对跃变型果蔬而言,外源乙烯无论是在呼吸上升前还是在上升后处理都有作用。ⅹ

4. 块根块茎类产品在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在不断上升,糖含量在不断下降。√

5. 呼吸系数(RQ)值增大,反映产品的呼吸方式在由无氧呼吸向有氧呼吸转变。ⅹ

6. 在0~10℃范围的温度系数往往比其它范围的温度系数的数值大。√

7. 一般来说,糖、酸比约为8:0.2或8:0.5的范围,适宜于一般人的口味。√

8. 田间热是指果蔬从田间带到贮藏库的潜热,随体温的下降而散发出来的热量。√

9.机械伤、高温和冷害等外界因素能抑制乙烯的产生。ⅹ

10.成熟一般发生在树上,完熟一般发生在树下。√

1.田间果实疏花疏果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树冠内膛的通风透光性,让果实着色鲜艳。ⅹ

2.果蔬在田间阶段大量施用氮肥,能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耐贮性。ⅹ

3.大多数园艺产品贮运期间发生的病害都是由于在贮运过程中感染形成的。ⅹ

4.水果中有机酸含量较多,有呈现出一定酸味,所以水果都是酸性食品。ⅹ

5.乙烯能促进叶绿素的降解,故柑橘用乙烯处理可提前腿绿。√

6.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大得多,因此当果蔬由无氧呼吸转变为有氧呼吸时可减少呼吸底物的消耗。√

7.无论是冷藏还是气调贮藏,都最大限度抑制其有氧呼吸,使其产生无氧呼吸。ⅹ

8.园艺产品在成熟期间中,糖和淀粉的含量都在不断上升,酸的含量在不断下降。ⅹ

9.果实采收后其内部仍在不断发育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有害的。ⅹ

10.园艺产品在呼吸代谢中产生的热量全部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ⅹ

11.乙烯的浓度过低(<0.1PPM),便不具备生理活性。ⅹ

12.新鲜蔬菜通过凉晒,使之轻度失水,有利于降低冰点,提高抗寒能力。ⅹ

13.蜜饯可分为湿态和干态两类,而且都是高糖高酸食品。ⅹ

14.跃变型果实的呼吸强度低,并且在成熟期间呼吸强度不断下

降ⅹ

简答题

1mol己糖呼吸释放出6 molCO2时,放出2.82*106j的热能)[答] 如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则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C6H12O6+6O2→6CO2+6H2O+2.82*106j(674kcl)

由反应式可知,产生6mol(6*44=264*1000mg)的CO2,并释放出2.82*106J的热能。则每放出1mg CO2,会释放10.676J(2.553cal)的热能。

假设葡萄糖呼吸产生的热能全部转换成呼吸热,则:

呼吸热(kJ/t.d)=24.8 CO2mg/kg.h*10.676J / mg. CO2*24*1000 / 1000 = 6354.35 kJ/t.d

[答] ⑴降低温度:温度是影响果蔬水分蒸腾的主要因素。它影响空气中水蒸气压力差。果蔬和贮藏库的温差越大,果蔬越容易失水。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⑵提高湿度: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可缩小产品与空气之间的水蒸气压差,因而可减少产品水分蒸腾。90%--95%的相对湿度通常是多种果实贮藏的最佳湿度条件。

⑶控制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对果蔬失水有很大的影响。空气在果蔬表面流动得越快,果蔬的失水速率就越大。因此,在贮藏库内适当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⑷包装、打蜡或涂膜:包装降低失水的程度取决于包装材料对水蒸气的透性。打蜡或涂膜不但可减少果蔬水分的蒸腾,还可增加产品的光泽和改善商品的外观。

打蜡或涂膜+包装,防止产品失水效果会更好。

[答]根据对运输温度的要求,一般把果蔬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适于低温运输的温带果蔬,如苹果、桃、樱桃、梨,最适条件为0℃,RH90%-95%。

第二类为对冷害不太敏感的热带、亚热带果蔬,如荔枝、柑橘、石榴,最适温度为2-5℃。

第三类为对冷害敏感的热带、亚热带果蔬,如香蕉、芒果、黄瓜、青番茄,最适温度常在10-18℃之间。

第四类为对高温相对不敏感的果蔬,适于常温运输,如洋葱、大蒜等。

答]:果蔬汁是从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通过压榨或浸提等方法取得的汁液。天然果蔬汁风味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而且食用方便,贮藏期长。是最有前途的保健食品。原料选择和洗涤→榨汁和浸提→澄清和过滤→均质和脱气→糖酸调整与混合→果汁的浓缩→杀菌与包装

[答]:食糖本身对微生物无毒,低浓度糖液更能促进微生物生长。食糖的保藏作用在于使用高浓度糖液:(1)高浓度糖液具有强大渗透压,能使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脱水收缩,发生生理干燥而无法活动。食糖仅仅是一种食品保藏剂,而不是杀菌剂。(2)高浓度糖液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利于制品色泽、风味和维生素等的保存。食糖的抗氧化作用主要由于氧在糖液中的溶解度小于水中的溶解度,并且糖浓度的增加与氧溶解度呈反相关。

期间,湿度较高,温度较低。一般湿度90%以上,温度是0—10℃。在此环境下,若温度发生波动,则会对产品的贮藏带来不利影响。(1)温度下降,会使产品发生结露现象,露水滴到产品上,引起产品腐烂;温度上升,则会导致产品失水,减小产品的贮藏寿

命。(2)在0—10℃内,温度稍微向上波动,会使产品呼吸强度迅速增大,这样会加快底物的消耗。

变,常常发生在果蔬在糖制过程中。其褐变机理有两种:非酶褐变,包括羰氨反应褐变和焦糖化反应褐变。另外,还有少量维生素C的热褐变。这些反应主要发生在糖制品的煮制和烘烤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煮制和烘烤最易发生,致使产品色泽加深。在糖制和干燥过程中,适当降低温度,缩短煮制时间,可有效阻止非酶褐变。酶褐变,主要是果蔬组织中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氧化褐变,一般发生在加热糖制前。使用热烫和互色等处理方法,抑制引起酶变的酶活性,可有效抑制由酶引起的褐变反应。

[答]:答案要点:⑴简易贮藏:一般是在构造相对简单的贮藏场所,利用环境条件中温度随季节和昼夜变化的特点,通过人为措施,引入自然低温资源(气温或土温),使贮藏场所的贮藏条件达到或接近产品贮藏要求的一种贮藏方式。(2)通风贮藏:通风库贮藏,是利用库房内外温度差异和昼夜温度变化,以通风换气方式来维持库内较稳定的适宜贮藏温度的一种贮藏方法。(3)机械贮藏:在温暖地区和季节,缺乏自然降温条件时,必须人工降温,以获得安全贮藏所需低温,这就是人工冷藏。利用人工办法降低温度有两种: 一种是加冰贮藏(北方地区多采用) ;另一种是机械制冷方法贮藏。(4)气调贮藏:通过改变空气组分保存农产品的商业性贮藏

技术,并将这种方法称为~,是目前国际上园艺产品表现的最先进技术。从建筑形式上,机械冷藏分两种:单层和多层。

⑵叙述区

简易贮藏通风贮藏机械冷藏气调贮藏(1)成本:低较低较高高(2)保温:深厚土层普通较好很好(3)降温:自然自然人工人工(4)气密

性:××√√(5)贮藏期:短较短较长最长(6)果蔬质量:一般较好好最好(7)适用性:产地分散贮藏产地集中贮藏中等城市贮藏大城市高档贮藏

答]:①完熟期:跃变型有明显的完熟期,这期间果实色、香、味、化学物质迅速变化。非跃变型没有明显的完熟期,变化也有,但较缓慢。②后熟期:跃变型果实有后熟的可能性,如苹果;非跃变型果实采收后无后熟阶段,不再向前推进,即保持采收时的状态,如葡萄。③内源乙烯的释放:(果实本身释放的乙烯)跃变型果实在完熟期内源乙烯释放量有一个高峰出现,注意排除贮藏库内的乙烯,以免催熟。非跃变型没有高峰期的出现,乙烯产生的量少。④外源乙烯:跃变型加入外源乙烯,可使呼吸高峰提前出现,而且高峰只出现一

次,果实提前完熟,利用这点对果实进行催熟⑤适宜采收期:(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品、蔬菜)跃变型果实:采收在呼吸高峰来临之前一段很短时间内收获。非跃变型果实:达到充分成熟才能采收。采收期不严格(挂树贮藏:挂在树上才能成熟,在树上有一贮藏过程)。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农产品贮藏加 工》期末考试卷A (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教师: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 1.以下不属于农产品品质基本特性中内在品质的是() A.质构B.性状C.成分D.营养性 2.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A.蔗糖B.固醇C.淀粉D.纤维 3.蔬菜中耐藏性最强的是() A.果菜类B.叶菜类C.根菜类、茎菜类D.花菜类 4.农产品休眠期的特点中,不包括的以下的()A.休眠诱导期B.深休眠C.强迫休眠D.浅休眠 5.以下不属于果蔬运输的要求的是() A.涂蜡脱涩B.快装快运C.轻装轻卸D.防热防冻 6.窖藏和沟藏属于() A.低温贮藏B.常温贮藏C.气调贮藏D.新技术贮藏 7.下列属于浆果类水果的是() A.苹果B.李子C.弥猴桃D.核桃 8.MP指的是() A.单体速冻技术B.良好操作规范C.质量安全D.最少加工处理 9.花椰菜是哪个菜类() A.花菜类B.果菜类C.叶菜类D.菌菜类 10.下列不属于常用辐射源的是() A.60Co B.120Cr C.137Cs D.电子加速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农产品的卫生品质主要包括和化学物质指标。 2. 蒸腾作用对农产品影响有、、降低耐藏性和抗病性。 3. 生长素(IAA)、(GA)、细胞分裂素(CK)促进果蔬生长发育,抑制成熟衰老;(ABA)、乙烯促进成熟衰老。 4.我国果蔬标准分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5. 国内外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有保鲜剂保鲜、减压保鲜、辐射保鲜、电子保 鲜、、。

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半成品保藏果蔬产品大多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由于同类果蔬的成熟期短,供应集中加工压力大,为了延长加工周期,有必要进行贮备。除采用果蔬贮藏方法对原料进行短期贮藏外,常需对原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以半成品的形式保藏起来,以待后续加工。一般利用食盐、二氧化硫、防腐剂及无菌大罐保藏等处理新鲜果蔬原料,进行保藏。 2、果蔬干制加工是指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后,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脱除一定水分,使产品达到可以长期保藏程度的工艺过程。 3、果蔬糖制加工就是让食糖渗入组织内部,从而降低了水分活度,提高了渗透压,可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腐败变质,达到了长期保藏不坏的目的。 5、内部扩散控制在降速干燥阶段,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减少,水分的内部扩散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小于表面汽化速度,这时内部扩散速度就制约着干燥过程。这种现象称为内部扩散控制 6、表面汽化控制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内部还存在大量水分,物料表面为水分所饱和,水分的内部扩散速度大于表面汽化速度,这时表面汽化速度制约着干燥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表面汽化控制 7、食品败坏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性质和状态,使原有质量降低,不适或不堪食的现象。 8、水分活度指溶液中水的逸度与同温度下纯水逸度之比,可近似的表示为食品中水分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9、杀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工艺操作,包括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和部分芽孢。 10、果蔬罐藏灌藏是将预处理后的食物装入包装容器中,经密封杀菌,使食品与外界隔绝以防微生物的污染,同杀死罐内的有害微生物并使酶失活,从而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保藏方法。 13、脱气就是罐头密封前,用加热或机械抽空的方法排除罐头顶隙和食品组织中残留的空气。 14、商业无菌是指罐头杀菌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和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微生物。 15、蒸馏果酒是指果实经酒精发酵后再蒸馏而制成的水果白酒,具有原料果实的芳香味,酒度在30-70不等,独特的称白兰地。 16、褐变是果蔬中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17 非酶褐变指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18、美拉德反应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亦称羰氨反应,生成褐色至黑色物质。 19、大罐无菌保藏是指将经巴士杀菌的浆状果蔬半成品在无菌条件下灌入预先杀菌的密闭大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气体分压,以防止产品内的微生物发酵变质,从而保藏产品的一种方法。 20、罐头指凡是用灌藏方法加工和保藏的食品 21、真空度排是指罐外大气压与罐内残留气体压力的差值。 22、顶隙指装罐后罐内食品表面和罐盖之间所留空隙的距离。 23、软罐头是一种能耐高温杀菌的复合塑料薄膜制成的袋装灌藏保藏容器,俗称软罐头。 24、胖听合格罐头其底部中心部位略平或成凹陷状态。出现底部往外凸的现象称为胀罐。或称胖听。 25、杀菌公式T1-T2-T3/t (T1——升温时间【min】;T2——恒温杀菌时间【保持杀菌温度时间,min】; T3——降温时间【min】,t——杀菌温度。) 26、平行水分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当果蔬排出的水分与吸收的水分相等时,果蔬的含水量称为该干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也称平衡湿度或平衡含水量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题库教学提纲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题库 一、填空题 1、果蔬加工,是以新鲜的,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各种各样食品的过程。 2、大小分级可以分为和两种。 3、对于仁早类的原料加工时要,核果类的原料加工时要。 4、原料干制前要进行处理也叫。 5、果蔬干制方法有,。 6、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有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7、果酒酿造分为酒精和两个阶段。 8、按酒精含量划分。可分果酒和果酒。 9、是马铃薯加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 10、根据加工淀粉的要求,对原料马铃薯进行,包括测定化学成分和感官检验各种外观指标。 11、淀粉制品品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和等。 12、用马铃薯淀粉生产粉丝,目前大致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一种是养浆流漏法。 13、马铃薯全粉就是将鲜薯熟化加工制成。 14、马铃薯粉和淀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品,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加工没有破坏。 15、加工的马铃薯食品有:、快餐食品、方便半成品。 16、蛋白质是大豆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我国的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 17、根据大豆加工工艺不同特点可分为和。 18、非发酵豆制品:等。 19、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就是,豆腐就是受水质影响最明显的品种。 20、豆腐制品是在非发酵性豆腐制食品中占有主要地位,大豆经加工制成。豆腐加工主要分为和。 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但对原料的预处理却基本相同,主要有原料的选择,分级,清洗,去皮,去心,切分和破碎等处理。() 2、原料在进行分级之前,先要进行一下清洗,以剔除不符合加工要求的果蔬原料。() 3、原料清洗用水全部用自来水。() 4、去皮是因为有的原料外皮粗糙,坚硬,口感不良,进而影响加工产品的风味。() 5、原料在一定浓度和温度的强碱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后,果皮即被腐蚀,然后取出,果皮脱落,就可进行加工。() 6、果蔬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 7、果蔬灭酶的方法主要有热烫、硫处理或两者兼用。() 8、酒精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将果汁中的蛋白质转变为酒精等产物的过程() 9、马铃薯发酵能生产成酒精。() 10、马铃薯粉和淀粉是两种相近的制品,只不过制作方法不同。()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综合性实验报告 1.香蕉催熟生理 2.果汁果酱加工 3.面包蛋糕制作 学院:农学院 班级: 2012级青年农场主班 学号: 12101705 姓名:永吉 组别:第五组 指导教师:董明

2015年 5 月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香蕉催熟生理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实验目的 1.1.1理解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原理; 1.1.2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掌握商业化催熟香蕉的方法与技巧; 1.1.3观察香蕉催熟过程中的变化,学习香蕉催熟过程中含糖量、果肉硬度、果皮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的检测方法,并认知其变化规律; 1.1.4掌握基本根据甜度、硬度、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评价香蕉等果蔬品质的能力。 1.2 实验要求 1.2.1分组独立完成香蕉催熟全过程; 1.2.2检测香蕉的呼吸强度、果皮颜色、果肉硬度和含糖量; 1.2.3每两天检测一次数据,预约开放实验室。 二、实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是与呼吸高峰出现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果实组织代释放的乙烯,对果实成熟具有刺激和反馈调节自身合成的作用。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2-氯乙基磷酸,微酸性。乙烯利与水或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释放出乙烯,植物体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糖蛋白,乙烯与其受体结合后进一步通过代然后起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呼吸,促进有机酸和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促进香蕉的成熟。[1]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从树上采下的香蕉是绿色的,质地坚硬,含有单宁,味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与后熟作用,使果体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胡萝卜素,果皮由绿转黄;香蕉中含淀粉转化为糖,生涩转变为香甜,才能销售和食用。同时为了使果实后熟程度一致,在短时间供应黄熟可食香蕉上市,必须进行人工催熟。因此催熟处理是香蕉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直接影响香蕉上市品质。[2] 三、实验设计 3.1 供试原料 10kg香蕉,产,未成熟,青色 催熟剂-香蕉专用催熟剂 3.2 实验仪器 GT-2000型多功能CO2气体分析仪 3051H红外果蔬呼吸测定仪 多可必(TOKEBI) 2000手持料理棒(搅拌机) GY-4型数显台式式水果硬度计 FA1004N民桥分析天平 BSA2201-CW赛多利斯天平 日本Atago爱宕PAL-1数显糖度计 CR-400色差计日本柯尼卡 玻璃棒,切菜板、刀等工具 3.3 催熟处理方法步骤 取下香蕉包装盒盖,打开包装袋,将一小包香蕉专用催熟剂放入一盒香蕉的中心位置。在透明包装袋两侧用手指抠两个稍大的洞,取出一根香蕉供第一次检测,然后将包装袋口系好,盖上包装盒。 3.5 检测容与方法 3.5.1香蕉的呼吸强度的测定将之前取出备用的香蕉不任何处理放入GT-2000型多功能CO2气体分析仪的玻璃瓶中,盖上瓶盖轻轻旋转使其密封,开始测定香蕉呼吸强度,记录稳定两分钟不变的数据。 3.5.2 取出香蕉用CR-400色差计日本柯尼卡测定香蕉果皮不同位置的色泽,记录L、a、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试题答案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试题考试说明:本课程为开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呼吸速率与呼吸热 采后园艺产品进行呼吸的过程中,消耗呼吸底物,一部分用于合成能量供组织生命活动所用,另一部分则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一部分热量称为~。呼吸热会提高贮藏环境的温度,不利于贮藏保鲜。 2、果实预冷 是将刚采收的新鲜的园艺产品在运输、贮藏或加工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将其品温降低到适宜温度的过程。 3、致病性与抗病性 致病性是指病原菌对寄主组织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也称为致病力或病菌毒性(1分)。植物对病菌进攻的抵抗的能力叫抗病性或忍耐力(1分)。 4、果实冷害与冻害 当果实受到0度以下的低温伤害时,细胞间隙形成冰晶体,原生质脱水。这种现象叫果实冻害。(1分)当果实受到冰点以上的低温伤害时,出现组织内部变黑和干缩,外表凹陷、出现斑点等,这种现象叫果实冷害。(1分) 5、CA贮藏 CA指的是根据产品的需要和人的意愿调节贮藏环境中各气体成分的浓度并保持稳定的一种气调贮藏。常指降低氧气和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6、Respiration climacteric 指园艺产品在采后初期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而后迅速上升,并出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的现象。 7、结露现象 是指在果蔬贮藏过程中,特别是用塑料薄膜袋或帐贮藏产品时,过多的水汽从空气中析出而在产品上凝结成水株的现象。 养的损失,除去颗粒表面的气体,防止装灌时固体物上浮,减少杀菌和装罐时起泡,减少金属罐内壁的腐蚀(1分)。 8、均质与脱气

均质:将果蔬汁通过均质小孔(孔径0.02~0.03mm),使果肉、果胶在高压下(10~20兆帕)进一步破碎为大小均匀的粒子,减少颗粒和汁液间的密度差,保持制品均一浑浊的状态(1分)。脱气:脱除果汁中的氧气,防止变色和营养的损失,除去颗粒表面的气体,防止装灌时固体物上浮,减少杀菌和 1分)。 二、问答题(共84分) 1、为什么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中需把低温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10分)答:因为低温可以降低呼吸强度(2分)、减少乙烯的产生(2分)、减少水分的蒸发(2分)、减少病原物的感染(2分)、降低酶的活性(2分),从而大大延长贮藏期,并保持果蔬的风味和品质。 2、试举一例说明泡菜、果酱的加工过程(20分) 答:泡菜(10分) (1) 准备发酵容器:可用泡菜坛、发酵罐,清洗干净并晾干。(1分) (2) 原料选择与处理:包括清洗和切分,大小以可以放进坛口为宜(2分) (3)配制泡菜盐水:食盐以精制盐为佳,浓度为6-8%。为了增进色、香、味,可加入黄酒2.5%,白酒0.5%,白砂糖1-2%,红辣椒1%,以及茴香、橙皮、胡椒、姜、蒜等浅色香料少许,并用纱布包扎成香料袋,盛入泡菜坛中。(3分) (4)泡制与管理:将菜料装入坛内,边装边压紧实,致一半时,放入香料包,再装菜料至离坛口6-8CM处,加入盐水淹没菜料。切忌菜料露出水面,接触空气而发生氧化变质。盐水注入至离坛口3-5CM。盖上坛盖,注满坛沿水,任其发酵。(2分) (5)取食:致发酵中期(4-5D)时,泡菜品质最佳,应及时取出包装,阻止其继续变酸。坛盐水以10%的盐水为好,要注意经常更换,以防水干。发酵期中每天轻揭盖一次,防止坛盐水倒罐。在泡菜完熟、取食阶段,若出现长霉生花,可先将菌膜捞出,再缓缓加入酒精或白酒,或加入洋葱、生姜片等,密封几天后花膜会自然消失。取放泡菜要用清洁消毒的工具。(1分) (6)商品包装:切分整形、、配制汤汁、装袋(罐)、杀菌冷却。(1分)果酱的加工过程(以菠萝为例):(10分)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产品:农产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所获得的产品。 ●农产品贮藏及农产品加工 以农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精加工的成品与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农产品加工。 以采收以后的农产品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采后生理学为基础,以农产品在产后贮、运、销过程中的保鲜技术为重点,进行农产品采后保鲜处理的过程称为农产品贮藏。 各类粮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含有13%-14%左右的水分,油料一般只含7%-8%的水分,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的水分含量都在80%以上。此外,水分与农产品的嫩度(tenderness)和新鲜度(freshness)以及与农产品的贮藏加工性能均有密切的关系。 加工成熟度-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 粮食的加工特性 1. 后熟 由完熟道生理成熟所进行的生理变化 标志:发芽率达80%以上 ? 2. 化:粮食的理化性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使品质逐渐裂变而趋于衰老 ? ?面筋的形成 ?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遇水相互黏聚 ? ?⒈粮食中重要的酶类 ?⑴淀粉酶 ?⑵蛋白酶 ?⑶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种对脂质其水解作用的水解酶。 ?⑷植酸酶 ?⑸脂肪氧化酶 ?⑹过氧化氢酶 ?⑺抗坏血酸氧化酶 ?⒉大豆中的主要酶类 ?⑴脂肪氧化酶 ?⑵脲素酶 ?⑶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 ⒊果蔬中的主要酶类

(8)呼吸跃变现象(p36) 呼吸跃变:随着成熟进程,呼吸速率逐步下降;当进入完 熟(衰老)前,呼吸速率有一个骤然上升并很快回落的过程。 呼吸跃变标志果实生长发育的结束和成熟衰老的开始。对果实贮藏期的长短有重要的影响。 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蔬的特性比较 特性项目跃变型果蔬非跃变型果蔬 后熟变化明显不明显 体淀粉含量富含淀粉淀粉含量极少 源乙烯产生量多极少 采收成熟度要求一定成熟度时采收成熟时采收 常温贮藏 ●堆藏●沟藏 ●窖藏●窑洞 ●通风贮藏●假植贮藏 机械制冷原理:借助于制冷剂在循环不已的气态—液态互变过程中,把贮藏库的热量传递到库外而使库降温,并维持恒定。 设备结构: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贮液罐、调节阀、蒸发器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简称CA 贮藏——改变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一般指在特定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法。 CA贮藏为国际上最有效最先进的果蔬保鲜方法。 CA贮藏原理 通常采用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所贮藏果蔬的呼吸强度,减少果蔬体物质消耗,从而达到延缓果蔬衰老,延长贮藏期,使其更持久的保持新鲜和可食状态。 自发气调(modifed atmosphere storage ) ——利用园艺产品自身呼吸作用降低贮藏环境中O2浓度,提高CO2浓度的气调

农产品加工试题

农产品加工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糙米的籽粒结构包括皮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2.粉丝生产中常用的辅料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油料剥壳的主要方法有摩擦搓碾法,剪切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酱油的酿造方法,根据酱醪含水量的多少可分为稀醪发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主要有胺类、亚硝酸盐和____________。 6.小麦制粉的粉路系统由皮磨系统,心磨系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系统组成。 7.果蔬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脱气方法有真空脱气,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挂面加工所用的品质改良剂为食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 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设备中属于间歇式制油的浸出器有()。 A.平转浸出器 B.环形浸出器 C.弓形浸出器 D.罐组式浸出器 2.小麦加工所得的副产品主要有()。 A.面粉 B.麸皮 C.米糠 D.维生素E 3.稻谷中所含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4.下列油脂精炼方法中,米糠油精炼要用的特有方法为()。 A.脱色 B.脱臭 C.脱蜡 D.脱胶 5.五粮液酒属()白酒。 A.酱香型 B.浓香型 C.清香型 D.米香型 6.进入碾米机的物料是()。 A.稻谷 B.谷糙混合物 C.糙米 D.大米 7.大曲白酒的生产工艺方法属于()。 A.固态发酵法 B.液态发酵法 C.半固态发酵法 D.稀醪发酵法 8.果蔬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发酵类型是()。 A.酒精发酵 B.醋酸发酵 C.乳酸发酵 D.丁酸发酵 9.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是过氧化苯甲酰,其添加量为()ppm -100 -200

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试题

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 1.粮油按照加工对象来分,加工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2.粮油按照加工层次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引起粮油品质劣变的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是影响粮食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粮食贮藏过程中,温度主要影响粮食本身的_______。 5.温度对粮食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分为三个基本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影响储粮温度的因素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粮食在贮藏过程中进行着_______和_______呼吸作用。 8.粮食中的脂类物质发生酸败的条件需要有催化剂(如酶)和_______。 9.谷物食品中的酸败通常是_______或_______酸败所引起的。 10.油脂的氧化反应发生在脂肪酸的双键或不饱和键处,通常有三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自动氧化自动氧化是自由基反应,其中包括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储粮中害虫的防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13.粮食的有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 14.油脂的氧化反应发生在脂肪酸的_________或_________处。 15.粮食干燥时所需要的热量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传热方式提供。 16.粮食的干制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_____的传递过程。 17.粮食干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18.粮食干燥方法有许多种,按照干燥时所需热量的来源和脱除水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大类。 19.实现低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0.粮仓的隔热层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1.粮食冷冻方法按照冻结过程中制冷剂与冻结粮食接触的方式不同,一般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 种类型。 22.影响气调储藏的四个关键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3.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热量的集聚,使储粮温度出现不正常的上升或粮温该的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称 为_________。 24.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变,降低温度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能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出现凝结 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25.粮食在保藏中,主要抓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一系列措施。 26.低温贮藏是指在低于_________以下的环境中贮藏粮食的方法。 27.低温贮藏中冷藏的冷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8._________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沸点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能溶解水,有漏气现象 时易被发现,价格低廉。 29._________是在0 ℃以下的低温中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呼吸代谢作用,粮食内酶的活性较小,营养 物质消耗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抑制。 30.冻藏在_________以下的低温中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呼吸代谢作用,粮食内酶的活性较小,营养物质 消耗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抑制。 31.在气调贮藏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的活动,达到出贮藏 的目的。 32.小麦按播种季节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3.小麦制粉工艺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麦路包括小麦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4.小麦制粉中研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系统。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考点总结

第一章园艺产品品质与采后生理 考点总结 1.园艺产品的品质构成因素根据化学成分功能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类:风味物质、营养物质、色素物质、质构物质。 2.园艺产品风味物质有香、甜、酸、苦、辣、涩、鲜等几种,营养物质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淀粉,色素类物质有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花青素、黄酮类色素,质构物质主要包括水分和果胶物质。 3.蔗糖、果糖、葡萄糖是果蔬中主要的糖类物质。 4.果蔬甜味的强弱受糖酸比的影响,糖酸比越高,甜味越浓,反之酸味增强。 5.果蔬的酸味主要来自一些有机酸,其中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在水果中含量较高,故又称为果酸。 6.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又分为VC、维生素B1、维生素B2,脂溶性维生素又分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P。 7.酸性食品:谷物、肉类和鱼、蛋等食品中,磷、硫、氯等非金属成分含量很高;同时富含淀粉、蛋白质与脂肪,它们经消化吸收后,其最终氧化产物为CO2,CO2进入血液会使血液pH降低,故称之为“酸性食品”。【备注:如果食品中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品】 8.淀粉含量常常用作衡量某些果蔬品质与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淀粉含量越高,耐贮性越强。 9.果蔬质地的好坏取决于组织的结构,而组织结构又与其化学组成密切有关,与果蔬质地有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水分和果胶物质。10.果胶物质有三种形态,即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与果胶酸,果胶物质形态的变化是导致果蔬硬度的下降的主要原因,硬度是影响果蔬贮运性能的重要因素。 1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的阶段。 12.完熟:是指果实达到成熟以后,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宜食用的阶段。 13.衰老:果实在充分完熟以后,进一步发生外观和品质上的劣变,达到死亡的过程。14.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呼吸作用、乙烯释放、失水与出汗、休眠与发芽。 15.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经过某些代谢途径,把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试卷答案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考试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大多数腐败菌适宜在水分活度( D )以上生长 A、0.6 ; B、0.7 ; C、0.8 ; D、0.9 2、酚酶在pH为多少时活性最大.( C ) A、4-5 ; B、5-6 ; C、6-7 ; D、7 3、植物主要是通过(D)来进行水分调节的 A、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4、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类水果罐头,要求产品开罐后糖液浓度为(D)(以折光计) A、15-16% ; B、16-17% ; C、17-18% ; D、14-18% 5、导致罐头食品败坏的微生物最重要是(A)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病毒 6、要有效抑制酶的活性及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要低于(C) A、-10 ℃; B、-12 ℃; C、-18 ℃; D、-30 ℃ 7、干燥中容易被排除的是(A) A、游离水; B、胶体结合水; C、化合水; D、水 8、重金属促进褐变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B) A、铜铁铅锡; B、锡铁铅铜; C、铁锡铜铅; D、锡铁铜铅 9、果酱类熬制终点的测定若用折光仪测定,当可溶性固型物达(B)可出锅 A、70% ; B、66-69% ; C、50% ; D、80% 10、乳酸发酵的适宜温度在(B)范围内,不宜过高 A、70-73°C ; B、30-35°C ; C、43°C ; D、80°C 11、腌制用食盐应纯净,所用水应呈(D)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微碱性 12、果酒发酵的理想温度是(A) A、25°C ;C B、37°C ; C、30°C ; D、43°C 13、在淀粉贮藏中那一种化学组成越低越好(A) A、脂肪; B、水溶性戊聚糖; C、淀粉; D、蛋白质 14、面粉发酵后可制成松软的面包是因为含有(B) A、淀粉; B、面筋质; C、脂肪; D、粗纤维 15、影响薯类淀粉沉淀的因子有:(A) A、淀粉乳的浓度; B、粒的大小; C、pH值; D、以上皆是 16、淀粉制取的过程是(C) A、生物过程; B、化学过程; C、物理过程; D、生化过程 17、现在应用最为普遍的脱色方法是(A) A、吸附脱色法; B、萃取脱色; C、氧化加热; D、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18、水化法脱胶时,一般低温水化,加水量为油中含磷量的(B)倍 ,,,'A、3-4 ;B、0.5---1.0 ;C、2-3 ;D、5-6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讲课讲稿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 试题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试题 返砂:即糖制品经糖制、冷却后,成品表面或内部出现晶体颗粒的现象,使其口感变粗,外观质量下降。 呼吸商: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园艺产品呼出的CO2和吸入O2的容积比叫呼吸商,用RQ表示。即 QR=Q CO2/Q O2 加工成熟度:是指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又可分为适当成熟与充分成熟。根据加工类别不同而要求成熟度也不同。 预冷:是将新鲜采收的园艺产品迅速除去田间热和呼吸热,尽快冷却到适于贮运低温的过程。 Q10:在5-35℃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园艺产品呼吸强度所增加的倍数。 气调贮藏:是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来实现长期贮藏新鲜果蔬的一种方式。 固酸比:这里“固”是指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通常用手持糖量计测定。“酸”指可滴定酸,即总酸。固酸比也称糖酸比,是园艺学上评价果实品质或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呼吸商: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园艺产品呼出的CO2和吸入O2的容积比叫呼吸商,用RQ表示。即 QR=Q CO2/Q O2

碱性食品:一般把经过消化、分解后剩下的矿质元素是K、Na、Ca 等金属元素的食品,称碱食品。果品、蔬菜属碱性食品。 人工气调:是在机械制冷结耕基础上,严格控制气密性,使库内与库外的气体隔离,利用气调机调节库内果蔬适宜而稳定的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 可采成熟度:是指果实充分膨大长成,但风味还未达到顶点。这时采收的果实,适合于贮运,经后熟方可达到加工的要求。 水分活性:用热力学表示水的自由度。即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的比值。或水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 二、填空题 1. 果蔬的褐变包括酶褐变,非酶褐变。前者与单宁关系最大,后者与糖、蛋白质最大。 2. 填写下列水果和蔬菜的最适贮藏温度:葡萄-1~1℃、黄瓜10~13℃、蘑菇0~3℃、菜豆8~10℃。 3. 自然降温贮藏方式有堆藏;沟藏;窖藏;冻藏;假植贮藏。 4. 苹果贮藏中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有:虎皮病和苦痘病,红玉斑点病;柑桔贮藏中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有:褐斑病枯水病和水肿病。 5. 一个模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调节阀和蒸发器组成。 6.与园艺产品的品质及耐贮性有密切关系的酶有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磷酸化酶、果胶酶。 7. 果蔬采后处理常用的防腐消毒剂是仲丁胺;苯胼咪唑类;氯气和漂白粉;SO2及其盐类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试卷答案.doc

大多数腐败菌适宜在水分活度( )以上生长 2、 3、 4、 A 、0. 6 ; B 、0. 7 ; C 、0. 8 酚酶在pH 为多少时活性最大.( A 、 4-5 ; B 、 5-6 ; C 、 6-7 D 、0.9 D 、7 植物主要是通过 (D )来进行水分调节的 A 、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B 、 D 、 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类水果罐头, 呼吸作用和光含作用 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要求产品开罐后糖液浓度为(D )(以折光 5、 导致罐头食品败坏的微生物最重要是(A ) 6、 7、 干燥中容易被排除的是(A )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 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计) A 、 15-16% ; B 、 16-17% ; C 、 17-18% ; D 、 14-18% A 、细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病毒 要有效抑制酶的活性及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要低于(C ) A 、-10 °C ; B 、-12 ° C ; C 、-18 °C ; D 、-30 °C A 、游离水; B 、胶体结合水; C 、化合水; D 、水 1、

8、重金属促进褐变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B) A、铜铁铅锡; B、锡铁铅铜; C、铁锡铜铅 D、锡铁铜铅 9、果酱类熬制终点的测定若用折光仪测定,当可溶性固型物达(B)可出锅 A、70% ; B、66-69% ; C、50% ; D、80% 10、乳酸发酵的适宜温度在(B)范围内,不宜过高 A、 70-73° C ; B、30-35° C ; C、43。C ; D、80° C 11、腌制用食盐应纯净,所用水应呈(D) A、酸性; B、碱性; C、中性;I)、微碱性 12、果酒发酵的理想温度是(A) A、25° C ; C B、37° C ; C、30° C ; D、43° C 13、在淀粉贮藏中那一种化学组成越低越好(A) A、脂肪; B、水溶性戊聚糖; C、淀粉; D、蛋白质 14、面粉发酵后可制成松软的面包是因为含有(B) A、淀粉; B、而筋质; C、脂肪; D、粗纤维 15、影响薯类淀粉沉淀的因子有:(A) A、淀粉乳的浓度; B、粒的大小; C、pH值; D、以上皆是 16、淀粉制取的过程是(C) A、生物过程; B、化学过程; C、物理过程; D、生化过程 17、现在应用最为普遍的脱色方法是(A)

园艺产品储藏与加工期末复习

园艺产品储藏与加工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加工:动物或植物在被食用前的处理。 2、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将本身复杂的有机物(糖、淀粉、有机酸等物质)逐步分解为简单物质(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参与的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 4、呼吸强度:又称呼吸速率,是指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鲜重)的产品进行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或释放二氧化碳的毫克数或毫升数,单位为:O2或CO2mg(ml)/kg·h,是表示呼吸作用进行快慢的指标,呼吸强度高则呼吸强盛。 5、呼吸墒:又称呼吸系数,指产品呼吸作用中,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比,用RQ表示,RQ=Vco2/Vo2 6、呼吸温度系数:是指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度时,呼吸速率与原温度下呼吸速率的比值,即是温度系数。反应了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用Q10表示,Q10升高,产品呼吸受温度变化大。 7、完熟:指成熟的果实在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表现出自生固有的色、香、味和质地等特征,达到食用品质明显改善时的生理状态。 8、预冷:是将新鲜采收的产品在运输贮藏或加工之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将其品温降到适宜温度的过程 9、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生长时,产品器官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了剧烈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发减少,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是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逆境生存条件的特征,以度过严寒、酷暑、干旱等不良条件而保存其他生命力和繁殖力,对果蔬贮藏来说,休眠是一种有利的生理现象 10、冷害:是由于贮藏的温度低于产品最适贮藏温度的下限而导致的园艺产品受到伤害不能正常后熟,发生在0度以上的伤害(0—15度) 11、冻害:园艺产品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引起作物细胞受冰冻的伤害。 12、速冻制品:指运用现代制冷技术,在短时间内使平均温度达到—18度而迅速冻结,尽快通过其最大冰晶生成区,从而形成优良品质得以保证的园艺产品。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整理

第一章概论 农产品:农产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所获得的产品,广义的农产品包括粮、油、糖、果、 蔬、茶、棉、麻、烟草、食用菌、药材、花卉等。狭义农产品为粮油作物,一般是指农作物 的籽粒和植物根茎组织。 农产品加工:以农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 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精加工的成品与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农产品加工。 强化食品:是加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添加剂,使营养得到增强的食品。 方便食品:包装完好、卫生安全、便于携带、可直接(或经简单加工)食用的食品。 绿色食品: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淮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功能食品: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对原料的直接加工称之为一次加工。 若将一次加工后的物料作为原料再进行加工称为二次加工; 再进一步为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业常用分类: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现状: 1、中小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不高。 2、总量大,加工量比例不高。 3、加工技术装备差距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意义: (1)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2)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导向。 (3)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4)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存在问题: 1 采后损失严重,贮藏保鲜产业落后:产后产值/自然产值低;产后损失巨大;整体技术水 平低; 2农业的种养结构不合理:规模化小,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 3工业布局不合理,区域优势没有发挥:东、中、西部存在巨大差异;生产、加工和销售 环节脱节。 解决措施: 1调整农业的种养结构:提高深加工水平;

川农《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标准答案】

《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论述题 (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试述果蔬罐藏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并简要说明各环节的注意事项。 答案:工艺流程:原料→原料预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注意事项:罐藏用果蔬原料应选择新鲜、完好、均匀整齐、成熟度适宜的优质原料进行加工并护色、硬化保脆处理;罐装容器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消毒;料液比适中,填充罐内除果蔬以外要留下一部分顶隙;杀菌处理后要及时冷却,避免预热持续作用。
二、简答题 (共 5 道试题,共 50 分) 2.试述蜜饯的加工工艺流程,并简要说明其主要操作要点。 答案:工艺流程:略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肉质紧密、耐热性强,成熟度适宜,色泽一致,形态美观; (2)前处理:果皮较厚且有蜡质层,需划缝或刺孔,加速渗糖; (3)硬化的效果取决于选用的硬化剂种类、浓度和作用时间; (4)蜜制可采用分次加糖法,一次加糖多次浓缩法,蜜制干燥法,减压蜜制法。
3.简述果蔬半成品保藏有主要方法和各自的保藏原理? 答案:亚硫酸保藏,亚硫酸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减少氧的含量,从而抑制需氧微生物,抑制氧化酶的活性,防止Vc损失。 大罐无菌保藏,将经过巴氏杀菌的浆状果蔬半成品在无菌条件下灌入预先杀菌的密闭大金属罐中,保持一定的气体内压,以防止产品内的微生物发酵变质,从而保藏产品。 盐腌处理,食盐溶液能提供较强的渗透压使微生物细胞处于假死状态,不能活动;降低水分活度,减少溶液溶氧量。 防腐剂保藏,利用化学或者生物防腐剂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甚至杀死有害微生物。
4.简述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及主要技术要点。 答案:原料葡萄→破碎去梗(加SO2)→压榨取汁→澄清→成分调整→发酵→新酒分离→陈酿→调配→灌装→成品 技术要点:选择白/红皮白肉品种:糖高、酸高、香气浓郁、丹宁高等,白葡萄酒常用品种:贵人香、雷司令、灰雷司令、泉白白羽等。
5.果蔬汁的灌装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果蔬汁的灌装方式一般有热灌装、冷灌装和无菌灌装等3种方式。 热灌装:优点是利用果蔬汁的热量对容器内表面进行杀菌;缺点是杀菌之后到灌装密封需要3分钟,热引起品质下降。 冷灌装:优点是对果蔬汁品质的影响很小,可得优质产品;缺点是易污染。 无菌灌装:优点是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降低成本;适用自动化连续生产;缺点是机械设备故障率高;包装容器强度低,易受损害
6.维持罐头食品的真空度有何作用?影响罐头食品的真空度的因素有哪些?

农产品贮藏加工期中考试试题

2013第一学期农产品贮藏加工期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我国以春小麦为主) B、按皮色分,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白皮小麦呈黄白色或乳白色,皮薄,出粉率较高。 C、按胚乳结构中角质或粉质的多少分,可分为硬质小麦、较质小麦和薄皮小麦。 D、以上都不正确。 2、具有制油价值的种子和果肉称为() A、种肉 B、油粒 C、油料 D、油脂 3、下列粮油产品中,含油量最高的是() A、稻谷 B、小麦 C、高粱 D、大豆 4、()是采用低量二氧化碳与低药量两者互补增效的作用,而取得杀虫和抑菌效果的一种贮粮方法。 A、“双低”贮藏法 B、低温贮藏法 C、气调贮藏法 D、通风库贮藏法5、粮食堆放中具有堆放量大,可用机械作业和节省包装费用等优点,对粮食的质量要求较高,特别是粮食水分,必须掌握在安全水分以下的堆放方式是() A、散装堆放 B、袋装堆放 C、通风桩堆放 D、叠袋堆放。6、下列说法不是小麦贮藏特点的是()A、小麦的后熟作用明显,后熟期也较长,一般是30-80天。B、小麦有一定的面耐高温能力。 C、小麦收获季节正处于高温阶段,容易遭受虫害,小麦入库以后要注意防治麦蛾。 1/6

D、按皮色分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白皮小麦呈黄白色或乳白色。 7、下列说法不是大豆的贮藏特点的是()A、吸湿能力强B、发芽率易降高C、容易霉变D、容易走油赤变8、稻谷加工的全过程包括清理与分级、砻谷、精碾以及()等工序A、成品的整理B、稻谷的去壳C\、稻谷的采收D\、稻谷的磨制。 9、挂面的生产中,要求整齐美观、紧实,要标明品名、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是对挂面的()A、切断B、加工制作C、称重处理D、包装销售。 10、面包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原辅料的预处理―――()―――发酵――――整形―――烘烤――冷却―――包装A、原料分级B、原料称重C、面团调制D、面团醒发。 11、蛋糕生产中,其中糖的用量一般为鸡蛋用量的()A、60-70%B、50-60%C、40-50%D、50-80%12、在豆腐的生产中,其中内酯豆腐用的凝固剂是()A、盐卤B、葡萄糖C、石膏D、明胶13、下列豆腐类型中,出品率高,耐贮藏的是() A、北豆腐 B、南豆腐C\、内酯豆腐D、不能确定 14、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如香蕉等,质地很硬,须经过一段时间追熟或催熟才变软,是因为未成熟的果实中含有() A、单宁物质 B、果胶质 C、果糖 D、醛类物质 15、刚采摘下的果实表面上附有的尘土、污物及残留的废叶等应清洗去除,那么用到的清洗剂是() A、偏硅酸钠 B、高锰酸钾 C、洗衣粉 D、石灰水 16、对出口的水果,植物检疫部门通常会要求对水果进行()处理后,才准予放行。 A、打蜡 B、灭虫 C、分级 D、催熟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教学大纲 专科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教学大纲 (园艺技术专业) 吉利 审定人:石洪礼李宗义 2009.9.20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专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课 教学层次:园艺技术专业专科 课程英文:The horticultural product storage and process 学时数:68学时 主讲老师:吉利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实习、实验教学。 一、课程内容简介及目的 (一)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分为贮藏部分和加工部分。贮藏部分主要包括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基础知识,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运输,园艺产品贮藏方式及主要果品及蔬菜花卉的贮藏等。加工部分包括园艺产品加工保藏基础,加工前预处理,园艺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其他加工保藏的新方法。 (二)课程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园艺产品采后贮藏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方面的实践技能。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及实用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园艺学通论,掌握园艺学(果树、花卉和蔬菜等)共性的、基础的内容,学习者还应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果蔬贮藏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果蔬的理化性质与贮藏保鲜的密切关系;掌握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理解呼吸强度与果蔬贮藏的关系,乙烯代谢在果蔬贮藏中的作用;牢记果蔬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教学重点】 果蔬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及其营养;果蔬的呼吸强度的概念,影响呼吸强度的遗传因素、采前因素、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因素。 【授课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节采前因素与园艺产品质量的关系 第二节园艺产品的化学特性 第三节采后因素对园艺产品贮运的影响 第二章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果蔬的采收、采后处理是其贮藏、运输、销售、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果蔬采收及采后处理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和前景。 【教学重点】 果蔬采收的时间、方法、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关键技术,运输技术 【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节园艺产品采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