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哈尼克孜.莫明阿吉
- 格式:docx
- 大小:27.37 KB
- 文档页数:3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一科844000【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以供参考。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3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康复护理过程进行总结。
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曲度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膝关节活动疼痛、关节肿胀等,给患者的正常行走及活动均造成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临床上常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结合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院特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了38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3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3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为(61.32±10.10)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16例、22例;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38例患者的分值范围在35~66分,平均分值为(46.23±6.56)分;膝关节屈曲度的跨度为92~137°,平均曲度为(114.32±5.11)°,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摘要】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先进技术,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的原理入手,阐述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包括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
指出了康复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等。
对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原理、重要性、具体措施、注意事项、效果评估、未来发展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功能受限等症状。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关节软骨的损坏和退变引起的,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年龄因素、过度使用关节、关节外伤等。
膝骨性关节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关节功能的持续恶化,最终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2. 正文2.1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的原理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通过关节镜在患者膝关节进行微创手术,将膝关节内部的微小骨折部位修复、重建,进而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和疼痛。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精密的关节镜手术,将创口尽可能缩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伤害,同时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和微型器械,在患者的膝关节内精确修复受损的骨折区域。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的原理基于精准治疗和局部修复,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并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通过对膝关节内部微小骨折的治疗和修复,可以减少膝关节炎症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严重的关节损伤,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创手术和精密器械,在膝关节内部修复微小骨折,从而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和功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2.2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有效性受到广泛认可。
该技术采用微创方法,通过关节镜下操作,从而达到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备受医学界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将围绕该技术的康复护理展开讨论。
一、术后护理1. 疼痛控制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但仍然会造成一定的疼痛。
术后要及时给予患者镇痛,常用的镇痛剂有扑热息痛、阿片类药物等。
但要注意,对于某些易上瘾的患者,阿片类药物应注意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
2. 神经肌肉康复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术后患者可进行适当的神经肌肉康复训练。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例如,可通过踝跖高度、肌力等测量手段来评估康复进展情况。
3. 创面护理术后的创面需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为了避免患者感染,医护人员要注意对手术器械、创面等进行恰当消毒。
二、康复训练1. 运动训练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后的康复期要逐渐恢复肌肉力量。
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在保证安全情况下逐渐加强负重和运动量。
运动目的是逐渐恢复患者关节的灵活性、肌肉力量和均衡性,从而促进康复。
2.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能够有效预防肌肉韧带受损,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恢复运动。
可以采用伸展练习、瑜伽等方法进行。
3. 歩态训练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歩态训练,从而促进步态的恢复。
这种训练可有效提高行动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减轻关节负担等。
三、饮食护理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大多数需要局部麻醉和镇痛药。
因此,应避免饮酒、吃辛辣食物,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饮食过量、长时间卧床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尽量避免。
总之,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符合现代医学对于患者的追求,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应注意镇痛、神经肌肉康复、创面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等方面。
在康复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合理安排康复训练计划,早日恢复,回归健康。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摘要】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后早期和中期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包括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演练。
定期的康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饮食调理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关节镜下手术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精准的康复方案。
关节镜下手术康复护理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关节镜下手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术后、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康复演练、定期检查、饮食调理、重要性、未来发展、结论、关节保健1. 引言1.1 背景介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变,主要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性和关节囊的变性而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也是最容易受伤和磨损的关节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关节损伤的累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缓解效果有限,手术治疗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效果,更需要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护理工作。
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2 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必要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导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关节保守治疗,但对于晚期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这些方法效果有限。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该技术通
过关节镜操作,在关节内部制造一些微小的骨折,刺激骨生长,从而使膝关节再生。
由于
该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持久等特点,备受患者欢迎。
但是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同样
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1. 术后第一天应采取卧床休息的方式,避免弯曲或过度伸展膝关节,同时注意药物
使用禁忌和饮食。
2. 术后第二天可以尝试进行被动屈伸运动,待患肢真正感觉到可以进行正常运动时,即可进入积极运动阶段。
3. 术后1个星期后,通过物理治疗或自我锻炼进行关节练习,逐渐增加运动量。
4. 术后3个月左右,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行走、爬楼梯等。
5. 术后半年左右,可以进行减轻体重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7. 术后长期应该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膝关节,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足球等高风险
运动。
同时,也要避免站立过久或久坐不动,引起关节僵硬。
8. 患者应该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随访,以确保膝关节的健康状况。
总之,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虽然技术先进,但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
同样不可忽视。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该注意手术后的康复锻炼,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在长期的康复过程中,患者也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协助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最佳的康复
效果。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
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康复护理。
观察两组在经过各自康复治疗后的V AS、肌力测试(MMT)评分、HSS、Barthel评分等级。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护理后,研究组HSS 评分的优良率、MMT恢复级数、V AS评分、Barthel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配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恢复患肢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膝骨性關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病症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患者患肢膝关节反复发作,痛感持续时间长,随着病情的发展伴有关节僵硬,甚至引发功能衰退的症状。
OA是国内外关节疾病中频发率最高的疾病。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的相关疾病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但是在初期,关节镜只能切除破裂半月板或是进行探查工作,操作有限。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关节镜下能够手术解决膝关节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其中就包括治疗OA。
康复护理是基于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一种护理,使患者在围手术期获得高质量的护理体验,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为后期的治疗夯实基础。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前30 d均发生持续性膝关节疼痛、年龄>40岁、晨僵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龙源期刊网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分析作者:巫小琴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目前,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创伤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患者术后康复期间配合恰当的护理方法,患者的恢复效果与恢复速度会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对其护理效果做出以下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關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本研究申请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示。
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差异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实验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2~78岁,平均(47.79±9.92)岁;病程为2~11年,平均(5.33±1.89)年。
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5~81岁,平均(48.41±8.69)岁;病程为3~9年,平均(5.28±1.75)年。
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比性较好。
1.2方法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接受了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且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有,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并叮嘱患者注意规律的饮食,为身体的转归提供充分的营养;创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患者能够拥有充足的睡眠;告知家属以及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并鼓励患者积极与病房内的其他患者或患者亲属交流,创造和谐的病房氛围[1]。
康复护理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老年人群较多,所以患者经常出现反应迟缓、思维下降的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以锻炼患者的思维与反应能力;同时,需要重视患者情绪的疏通,促进患者放松情绪,从而尽快康复;患者恢复清醒状态后,告诉患者手术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并按时为患者进行头部按摩以及肢体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以及睡眠;此外,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床下活动,促进手术肢的恢复[2]。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逐渐成为了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医生的治疗下,康复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还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一、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原则是个性化、系统化、科学化,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来说,康复护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身体诊断、症状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多维度干预: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如运动康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症状。
3. 贯穿全程:从治疗开始到康复结束,康复护理需要贯穿全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1. 运动康复:通过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关节的活动范围。
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运动、步行训练、坐姿抬腿等,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康复。
2. 物理治疗:如热敷、冰敷、电疗等,可以减轻疼痛、消除关节肿胀等症状。
3. 功能训练:如上下楼梯、蹲起等练习,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功能。
4. 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5.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少吃高脂、高盐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以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三、康复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 术后要遵守医生的嘱托,如减轻运动强度、注意饮食调理等。
2. 康复护理需要贯穿治疗全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异样及时告知医生。
3. 康复护理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 康复护理中要注意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过度活动等。
总之,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需要配合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康复护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总结,术后康复护理的经验。
结果:42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1.39±3.45)d,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HSS平均(87.12±7.23)分,膝关节屈曲度平均(134.1±3.53)°,膝关节疼痛平均(1.12±0.63)分,37例优、3例良、1例中、1例差,优良率为95.2%,Tegner运动评级:38例3级,4例4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分阶段的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关键词:关节镜;微骨折;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膝骨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疾病,使患者出现了关节疼痛与功能性障碍,它是造成老年人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逐渐增长[1]。
目前,微骨折技术是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主要手段,其疗效确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术后康复护理的依赖性较强。
合理与科学的康复护理,利于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为了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本院对42例患者的病例进行了回顾研究,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14)岁,患者HSS平均(47.08±8.33)分,膝关节屈曲度为(114.2±6.73)°,术前膝关节疼痛平均(8.12±0.63)分,Tegner运动评级:24例1级,18例2级,伴有疼痛、关节肿胀、滞重感与功能障碍等。
1.2方法患者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摘除关节内的游离体与颗粒状物,修复半月板。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摘要】目的: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90例,参照组90例。
研究组进行康复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护理同样时间之后,比较护理结果。
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效果不如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膝骨性关节炎;生活质量评分;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膝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关节部位出现软骨病,进而引发自身关节处出现骨质增生。
膝骨性关节炎有很强的发病率,患者需要经历很长的病程[1]。
现列举1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90例,参照组90例。
参照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为45.12~66.39岁,平均年龄(49.36±5.63)岁。
研究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44.96~67.36岁,平均年龄(50.12±6.04)岁。
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系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 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交流。
护理过程中紧密观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形象,立即向医生禀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 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
1. 研究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优秀的治疗护理服务,在满足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及时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保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健康。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探析摘要: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康复护理。
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实施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73.8%,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采用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操作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微骨折技术;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病变,膝关节内的软骨退变、滑膜增生、半月板继发性改变等病症均对导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功能受损,出现红肿、疼痛的情况[1],严重时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在临床治疗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关节镜被广泛的应用,在关节镜下实施微骨折技术治疗成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2]。
但在治疗的同时,术后的康复也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效果。
本研究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现将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55-72岁,平均年龄在(68.7±2.3)岁,研究组42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54-74岁,平均年龄在(69.7±2.1)岁。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基本均衡可比。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能够很好地修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同时也需要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将就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后休息及生活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特别是手术部位的膝关节需要避免过度弯曲和伸直。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康复锻炼,如踏步、慢跑等,以促进术后康复。
二、定期康复锻炼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康复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锻炼的方式可以选择有氧运动或康复理疗,比如骑自行车、游泳、简单的伸展运动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患者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锻炼,不能擅自增减负重或频次。
三、饮食调理术后饮食需要注意平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豆类、鸡蛋、鱼肉等,有助于促进骨骼的修复和身体的康复。
要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高盐等食物,以防引起肥胖或导致其他慢性疾病。
四、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抗生素、消炎药、止痛药等。
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
五、注意伤口护理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需要避免伤口潮湿和受到外界污染,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在洗澡、洗碗、做饭等活动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外伤。
六、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需要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医生和护理人员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照顾,帮助其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
七、定期复诊在术后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恢复健康。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患者本人的配合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哈尼克孜.
莫明阿吉
【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以供参考。
方法本
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3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康复护理过程进行总结。
结果膝骨
性关节炎患者护理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曲度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康
复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护理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膝关节活动疼痛、关节
肿胀等,给患者的正常行走及活动均造成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临床上常采用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结合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治
疗效果。
因此,我院特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
了38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现报
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3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3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
为(61.32±10.10)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16例、22例;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
节评分标准,38例患者的分值范围在35~66分,平均分值为(46.23±6.56)分;膝关节屈曲度的跨度为92~137°,平均曲度为(114.32±5.11)°,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手术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常规镜检,将患者关节
内的游离体及颗粒状物进行清除,修整半月板,搔刮骨软骨裸露区的硬化骨及其边缘不平整
区域,随后用克氏针在裸露区钻孔。
康复护理:在实施手术前,医护人员应针对功能锻炼知识和技巧对患者进行指导,可借助图谱、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
术后康复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为术后第一周。
在该阶段应帮助患者维持膝关节的活动度,缓解患者的膝关
节肿胀及疼痛,防止患者小腿肌肉萎缩等。
第二阶段:时间为术后第二周。
在该阶段应帮助患者扩大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锻炼患者的不
负重行走能力。
第三阶段:时间为手术后第三到六周。
该阶段应帮助患者进行负重、平衡训练,促进患者的
尽快康复。
1.3 评价指标
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评分标准(HSS)[2]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膝关节恢复状况进行
评分并对比,且将患者护理前后的膝关节曲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SS评分及膝关节曲度均使用t检
验进行比较。
2.结果
将3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前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曲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3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前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曲度对比结果(±s)
3.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而形成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增生性、肥大性或退行性骨
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且多为女性,其具有病程缓慢的特点,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
成极大的影响[3]。
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在实
施手术治疗的同时,后期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骨折的治愈[4],因此,为
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我院特选取了38例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术后第一周,应对患者进行局部冰敷,
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指导患者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肿胀;进行适当的肌力
训练及直腿抬高训练,防止发生关节粘连的现象[5],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训练强度。
第二阶段即术后第二周,指导患者进行蹬腿训练、压腿训练、主动屈膝训练、不负重行走训
练等,患者可以借助拐杖进行活动,活动强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而定。
第三阶段即术
后第三至六周,该阶段主要帮助患者恢复负重及平衡能力,可借助骑自行车等方式锻炼耐力,可以进行扶物蹲起训练等。
在本次研究中,对3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
康复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将护理前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曲度进行对比,
护理后的结果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
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真启云,费文勇,肖黎等.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现代临床
护理,2011,10(12):47-49.
[2]费文勇,谢军,章洪喜等.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的临床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1):55-56.
[3]严林,彭昊.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2):2911-2913.
[4]潘红.关节镜下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1,09(15):1325-1326.
[5]张雪梅,马君霞,杜蕾等.微创关节镜监测下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康复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