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作物种植结构及底肥时间表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
云南油菜种植时间和方法
云南油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 月至10 月之间,具体时间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云南油菜种植方法: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深翻和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
2. 播种:将油菜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土地上,注意控制播种密度。
3.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以保证油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4. 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浇水等田间管理工作,以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
5.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油菜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6. 收获:一般在油菜开花后20-30 天左右,当油菜角果变黄时,即可进行收获。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此外,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油菜品种也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如果你有更详细的种植需求,可以咨询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业的农业机构,以获取更准确和具体的指导。
云南主要种植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因此在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南的主要种植作物包括稻谷、烟草、蔬菜、水果、花卉等。
首先,稻谷是云南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云南地理条件适宜,气候温暖,降雨充沛,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为稻米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云南是中国稻谷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晚籼稻、中籼稻和早粳稻。
其中,中国特色的云南小粳米由于其外观独特、口感醇香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烟草也是云南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云南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适宜烟草生长,加上土壤肥沃,烟草种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云南的烟草种植主要以红塔山、云烟等名牌烟叶为主,其中的滇中烟区和滇南烟区是云南的主要烟草种植区域。
云南的烟草不仅为整个国家的烟草消费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供应,也向国外出口了大量的烟叶。
此外,云南也以其丰富的蔬菜产业而闻名。
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的种植,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种植了许多有机蔬菜。
此外,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昆明等地成为全国蔬菜的重要供应基地之一。
云南的蔬菜品种繁多,包括西兰花、胡萝卜、豆角、辣椒等,口感鲜美,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云南还以水果种植业著称,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云南的气候条件和地势特点,使得种植的水果品种多样化,其中包括香蕉、芒果、柚子、荔枝、甘蔗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柚子种植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例如“红心柚”和“延寿柚”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云南还以其独特的花卉产业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昆明市。
云南的气候条件和地势特点使得花卉种植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云南种植的花卉种类繁多,包括月季、牡丹、兰花等。
云南的花卉产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以上所述,稻谷、烟草、蔬菜、水果和花卉是云南主要种植的作物。
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些作物在产量和质量上具有竞争力。
云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地之一,对全国农产品供应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栽培学期中作业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农学学号:20090014姓名:柴燕芬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一)稻谷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云南优质稻划分为3个区。
1.滇南热带籼稻软米集中发展区。
从南部边缘的低海拔河谷热区呈树枝状伸入内地,有元江、景洪、勐腊、孟连、金平、屏边、红河、元阳、绿春、江城、陇川、勐海等县,活动积温7000-7500℃。
年平均气温21℃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5℃,包括东部海拔低于400米,西部海拔低于700米的籼稻区。
2.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
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沧源、开远、弥勒、文山、砚山、广南、潞西、景东、双江、新平、西盟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活动积温在6000~7500℃,年平均气温17~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
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3.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
包括文山州东部,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红河州北部,临沧北部,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活动积温5000~6500℃,年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
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粳稻区。
(二)玉米云南省各地均有玉米种植,但由于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和玉米本身的生育特性、耕作制度以及群众的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各不相同。
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临沧、思茅6个州(市)是云南省玉米主产区,每个地州玉米面积都在百万公顷以上,但中低产地面积比例较大。
具体可分为四个种植区。
1.滇东北温凉玉米区。
包括东川、昭通地区及宣威、会泽等市县,是云南省旱粮主产区,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23.5%。
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实行玉米与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也可一年两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早期或中熟种。
栽培学期中作业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农学学号:姓名:柴燕芬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一)稻谷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云南优质稻划分为3个区。
1.滇南热带籼稻软米集中发展区。
从南部边缘的低海拔河谷热区呈树枝状伸入内地,有元江、景洪、勐腊、孟连、金平、屏边、红河、元阳、绿春、江城、陇川、勐海等县,活动积温7000-7500℃。
年平均气温21℃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5℃,包括东部海拔低于400米,西部海拔低于700米的籼稻区。
2.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
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沧源、开远、弥勒、文山、砚山、广南、潞西、景东、双江、新平、西盟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活动积温在6000~7500℃,年平均气温17~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
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3.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
包括文山州东部,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红河州北部,临沧北部,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活动积温5000~6500℃,年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
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粳稻区。
(二)玉米云南省各地均有玉米种植,但由于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和玉米本身的生育特性、耕作制度以及群众的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各不相同。
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临沧、思茅6个州(市)是云南省玉米主产区,每个地州玉米面积都在百万公顷以上,但中低产地面积比例较大。
具体可分为四个种植区。
1.滇东北温凉玉米区。
包括东川、昭通地区及宣威、会泽等市县,是云南省旱粮主产区,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
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实行玉米与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也可一年两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早期或中熟种。
各种作物施肥技术(一)小麦的营养与施肥需肥特性——小麦生育期较长,需肥较多。
氮的吸收高峰在出苗至拔节和拔节至孕穗两个阶段;对磷的吸收在孕穗至成熟期最多;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扬花阶段最多。
基肥——整地时每667m2施洋丰复合肥25-40kg,同时配施5-10kg尿素,随有机肥一起施入土壤。
基肥占总量的70-80%。
追肥——冬小麦春季施肥以返青、拔节期为主,追施洋丰高氮复合肥或尿素15-25kg。
灌浆期可亩用尿素0.5-1kg、磷酸二氢钾200g加水50kg进行叶面追肥,预防干热风和提高蛋白质含量。
(二)玉米的营养与施肥需肥特性——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对氮素的需求最多,其次是钾、磷。
玉米对养分需要量最大的时期是在大嗽叭口期,玉米对微量元素锌的需求较敏感,特别是夏玉米和盐碱地容易缺锌。
施肥原则:春玉米生育期长,需施足基肥,重施攻苞肥。
夏玉米生育期较短,生长前期养分需求大,适合一次施足基肥。
施肥数量、方法: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春玉米每667m2施20-30kg;喇叭口期追施15-20kg 洋丰高氮肥。
夏玉米每667m2一次施用30-45kg,一般不用再追肥。
可以采用沟施或穴施,避免肥料直接撒在地表,夏玉米用通用肥(3×15)需配合10-15kg尿素。
每667m2施用1-2kg 硫酸锌作基肥能增产10%-15%。
(三)水稻的营养与施肥需肥特性——水稻因品种、地区、常年施肥水平、土壤肥力水平不同,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从移栽到分蘖终期,氮、磷、钾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40-50%,从分蘖到孕穗期是水稻吸收氮、磷、钾最多的时期,约占总吸收量的60-70%。
基肥——整田时将肥料均匀撒于田里,然后翻犁耙平即可插秧。
每667m2用洋丰尿基复合肥25-50kg。
追肥——应早施、重施分蘖肥,插秧后5-7天每667m2追施洋丰高氮肥或尿素15-20 kg,根据秧苗长势情况,拔节孕穗期追施洋丰高氮肥10-15 kg/667m2。
云南省种植结构
云南省的种植结构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和果树种植。
云南地处于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导致农作物种植占据了云南省种植结构的主导地位。
农作物种植方面,主要包括稻谷、玉米、小麦、豆类、油料等。
稻谷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云南省的西部和东南部地区是稻谷的主要种植区,稻米产量也较高。
玉米是云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小麦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北部地区,豆类和油料的种植相对较为分散。
经济作物种植方面,主要包括烟草、蔗糖、咖啡、茶叶等。
云南省的烟草种植位居全国前列,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和西北部地区。
蔗糖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宜,云南省的蔗糖产量占据全国的重要地位。
咖啡和茶叶的种植多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其中咖啡的种植在云南省的滇西地区较为集中,而茶叶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滇东地区。
果树种植方面,云南省的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的生长,因此果树种植在云南省的种植结构中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主要的果树有柑橘、葡萄、苹果、榴莲等。
柑橘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和东部地区,葡萄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地区,苹果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地区,而榴莲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地区。
总体来说,云南省的种植结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和果树种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由于云南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促进了云南省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的产地之一。
同时,云南省还注重发展优势农产品,以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2024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一、主要农作物(16个)稻5个:云粳37号、云两优502、滇禾优918、滇屯506、楚粳49号;小麦2个,云麦112、滇麦7号;玉米5个:云瑞408、正大811.云瑞668、隆瑞888、亲瑞189;大豆4个:云环资大豆7号、云黄17、滇大豆2号、齐黄34。
二、非主要农作物(29个)薯类2个:云薯108、丽薯18号;杂粮5个:罗慧1号、云饲麦10号、保啤麦28号、云大麦14号、保绿豆1号;油菜2个:云油33号、玉油9号;糖类1个:云蔗0551;蔬菜5个:迷您黄2号、云干椒7号、芸白豆3号、云油麦1号、昭芥1号;果树4个:云砧3号、云砧4号、贵妃芒果、天使红软籽石榴;茶树1个:紫娟;橡胶树1个:云研73-46;澳洲坚果1个:A16;中药材6个:云归2号当归、云红七号、苗乡抗七1号、煜欣红、滇灵4号、翡翠麻1号;牧草1个:滇东北黑麦。
三、畜牧水产类(2个)家蚕1个:云夏3号;鸡1个:新广铁脚麻鸡。
2024年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农学类1.甘蔗宽膜双沟覆盖栽培技术2.低效咖啡园嫁接改造技术3.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4.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5.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栽培技术6.云当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7.甘薯种苗周年繁育技术8.橡胶树气刺微割高效采胶技术9.中低海拔玉米起垄防涝栽培技术10.桑园套种鲜食蚕豆技术11.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2.澳洲坚果抗旱保墙技术13.洱海流域双低甘蓝型油菜生态种植技术14.油菜绿色高稳产栽培技术园艺类15.切花月季高效生产营养枝和花枝培养关键技术16.芒果林下套种魔芋技术17.大棚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18.短日照草莓夏秋季鲜果生产技术19.黄白设施高效栽培技术20.嫌猴桃现代高效栽培集成技术21.番茄嫁接优质种苗培育技术22.露地蓝莓高垄种植技术23.仿古茶园改造技术24.大樱桃避雨栽培关键技术25枝猴桃〃伞"形棚架技术26.鲜食葡萄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植物保护类27.稻菜种子保健处理及轻简化轮作技术28.蔬菜病毒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29.水稻主要种传病害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30.茄科作物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31.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防控技术32.玉米全生育期草地贪夜蛾防治减量化技术33.果树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34.巫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35.苹果黑星病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畜牧兽医类36.肉用山羊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37.翅果菊牧草丰产栽培利用技术38.家庭式标准化牛舍设计建造技术39.巨菌草青贮技术40.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防控技术41.养殖场病媒昆虫综合防治技术农业姿源环境类42.果园土壤酸化综合调控技术43.重金属中轻度污染旱地安全利用技术44."云上乡村鸡"微农场绿色低碳养殖技术45.玉米秸秆还田种植山药栽培技术46.鲜食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47.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类48.甘蔗分步式机械化收获技术49.山地茶园机修机采技术50.澳洲坚果一体化智能加工技术51.玉米秸秆青贮高效机械化技术52.山地果园单轨道运输技术53.丘陵山区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选地整地1. 选择适宜地块:云南紫皮蒜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
要求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2. 整地:在蒜种播种前,应提前进行深翻、晒垡,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翻耕深度一般在20-25厘米。
二、选种及种瓣处理1. 选种:选择蒜头大、蒜瓣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蒜种。
收获后,将蒜头晾晒、晾干,剥去蒜皮和干燥茎盘。
2. 种瓣处理:将选好的蒜瓣置于2-5℃的低温冷库中处理50-60天,以解除休眠并促进发芽。
三、播种1. 播种时间:云南紫皮蒜适宜在秋季播种,一般在9月-10月进行。
2. 播种方法:采用点播或条播方式。
点播时,按45厘米的株行距,在畦面上用木桩点孔,放入一瓣大蒜,根部向下。
条播时,用板锄铲出深4-6厘米、宽15厘米的播种沟,按47厘米株行距排播种子于沟内。
四、肥水管理1. 底肥:播种前,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普通过磷酸钙40公斤混合后盖种。
2. 追肥:苗出齐后,追施一次清粪水(按人粪尿和水1:10的比例),每亩1000公斤。
当苗有3-4片叶时,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结合浇水泼施墒面。
开始抽苔时,重施一次抽苔肥,每亩施用尿素25-30公斤、普通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
3. 浇水:播种后如土壤湿润,一般不需浇水即可出苗。
幼苗期应少浇水,多浅耕;抽苔期需水量大,应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湿润。
整个生育期一般浇水3-4次,每次浇水都要浇透。
五、病虫害防治1. 病毒病、紫斑病:发病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2. 大蒜根蛆:播种时可用2.5%拌撒宁颗粒剂15.0-22.5 kg/hm²同化肥混合后,均匀撒施在播种沟内。
在鳞茎膨大期,用50%辛硫磷乳油3 kg/hm²拌成毒土在灌水前撒施地表。
六、收获与贮藏1. 收获:云南紫皮蒜一般在播种后8-10个月收获。
用农肥时间表一、春季春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农肥施用的重要时节。
在春季,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农肥,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1. 早春施肥早春是作物生长的起始阶段,此时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小,而且土壤温度较低,养分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因此,早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
这些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中春施肥中春是作物生长的迅速阶段,此时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增加,而且土壤温度逐渐升高,养分的吸收速度也加快。
因此,中春施肥应以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为主,如复合肥、尿素等。
这些肥料含有高浓度的养分,可以快速满足作物的需求,促进作物生长。
二、夏季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也是农肥施用的关键时期。
在夏季,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农肥,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1. 生长期施肥夏季是作物的生长期,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土壤温度较高,养分的吸收速度也较快。
因此,夏季施肥应以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为主,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这些肥料含有高浓度的养分,可以满足作物的需求,促进作物生长。
2. 补充施肥夏季是降雨较多的季节,降雨会冲刷土壤中的养分,导致养分的流失。
因此,夏季施肥时,应加强补充施肥,以补充被冲刷掉的养分,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三、秋季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农肥施用的重要时期。
在秋季,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农肥,以保证作物的丰收。
1. 收获前施肥秋季是作物收获的前期,此时作物已经进入成熟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小。
因此,收获前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稻草、秸秆等。
这些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收获后施肥秋季是作物收获的后期,此时土壤中的养分已经被作物吸收完毕,土壤肥力较低。
因此,收获后施肥应以有机肥和矿质肥为主,如农家肥、复合肥等。
这些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为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保障。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不完全相同,因此针对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不尽相同。
以下将对一些主要作物的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介绍。
1.谷物作物谷物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需肥规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
在苗期,主要需肥氮、磷和钾;在拔节期,氮素和磷素的需求量较大,钾素需求也逐渐增加;在灌浆期,需要充足的氮素和磷素,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谷类作物的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作物种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以满足幼苗期的需要;追肥主要是在苗期和拔节期及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果树作物果树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与谷物作物略有不同。
果树的需肥规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发育期。
在生长期,果树需要充足的氮肥,以促进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在花芽分化期,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有利于芽并形成和分化;在果实发育期,需要充足的钾肥,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果树作物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果树栽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以满足树体生长的需要;追肥主要是在果树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3.蔬菜作物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与谷物作物和果树作物也有所不同。
蔬菜作物生长期较短,一般分为苗期、生长期和结果期。
在苗期,主要需要磷、钾等养分促进根系的发育;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氮肥和磷肥,促进叶片和茎的生长;在结果期,适量补充钾肥有助于促进果实的发育。
蔬菜作物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施肥三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蔬菜作物栽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追肥主要是在蔬菜生长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叶面施肥是通过喷洒肥料溶液的方式将养分直接供给叶面,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施基肥最佳时间表
施基肥的最佳时间表因作物以及环境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作物施肥的最佳时间表:
1.玉米:在春季早期播种后的3-4周内施肥,之后按生长需要再适当施肥。
2.大豆:在春季早期种植后2-3周内施肥,之后在花期前后再适当施肥。
3.小麦:在生长初期和拔节期施肥,之后按生长需要适当追肥。
4.水稻:在苗期和分蘖期施肥,之后在灌浆期适当追肥。
5.蔬菜:在育苗期和移栽后的1-2周内施肥,之后每隔3-4周施一次肥。
总体来说,施肥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注意避免施肥过量。
云南水稻种植分区云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具有广阔的适宜水稻种植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
根据云南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可以将云南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水稻种植分区。
云南的水稻种植适宜温度较高,一般在18以上,这是因为栽培米的种类是属于早熟的,尽管这样,不同的地区水稻种植的时间和工艺仍会有所差异。
云南省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红河州、文山州、玉溪、楚雄州、普洱、保山等地,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适宜水稻生长。
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一般在4月份左右开始,8月份左右收割,种植时间相对较长。
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早稻和中稻。
由于降水多,容易引起秧苗溃透,所以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排水和田面管理,同时加大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中部地区主要包括昆明、曲靖、普洱等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水稻生长。
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一般在5月份开始,9月份左右收割,种植期较其他地区相对较短。
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中稻和晚稻。
由于气候较稳定,病虫害较少,水稻的生产管理相对较容易。
但是,由于降水不足,需要加强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管理。
西部地区包括大理、楚雄、德宏等地,气候多样,高山、丘陵和平原地区都有。
该地区的水稻种植时间和工艺因地区的高低差异较大。
高山地区的水稻种植一般从5月份开始,10月份左右收割,而低地区可以提前一至两个月种植和收割。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水稻品种的选择和管理也有所不同。
高山地区适宜种植耐寒的早稻和中稻,而低地区适宜种植晚稻。
总的来说,云南的水稻种植分区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的不同划分,每个分区的水稻种植时间、品种选择和管理方法都有所差异。
通过对不同分区的水稻种植特点的了解,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水稻生产管理和技术改进,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为云南的水稻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云南土豆种植技术蔬菜,栽培技术
每年4月初将土豆种块栽入棚内,等土豆苗已长到2寸高时,再移栽到大田里。
1、切块催芽。
播种前大约20天开始催芽。
切好后用小灰干拌或多菌灵粉剂1:200倍对水浸种进行杀菌消毒。
当芽长到长0.5-1.0厘米时,开始播种。
2、整地开沟。
下种前看土地墒情,土豆种植大多数为双沟定植,开沟时可采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
3、播种盖膜。
春分到清明为最佳期,株距控制在20厘米。
播种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顺沟喷洒,防止地下害虫。
有机肥可直接撒如沟内或整地时撒入;化学肥可划入沟内或撒在种块之间(注意不能与种块直接接触)。
4、出苗放风及苗期管理。
清明后即在播种后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时可冲苗处将微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
待苗长到10厘米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做到保水压草。
土豆生长的前期不宜浇水,待见花后再浇。
苗期做好防蚜虫或蓟马等虫害。
5、合理施肥。
土豆喜施用农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为宜,同时适当施用化肥时要氮、磷、钾配合使用。
土豆对钾需要量大,科学合理的氮、磷、钾投肥比例是 1.85:1:2.1。
土豆喜欢吸收铵态氮,对硫的吸收比较多。
据实验,每增施1公斤硫酸钾肥,可增产土豆100-150公斤。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