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1一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32 MB
- 文档页数:8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封面1. 标题- 可以是“欢迎来到一年级数学奇妙世界”,用一些很可爱的卡通字体,比如像那种胖胖的、五颜六色的字体,小朋友们一看就觉得很有趣。
- 在标题旁边画一个小卡通人物,比如聪明的小猴子拿着数学书,眼睛亮晶晶的,好像在说:“快来和我一起学数学呀!”2. 作者信息- 简单写一下自己的名字或者班级,不过这个部分不要太突出,小小的放在角落就好。
二、目录页1. 板块划分- 可以分成几个有趣的板块,像“数字小伙伴”“加减法的小秘密”“形状大冒险”之类的。
- 每个板块的名字旁边配上一个小图标,比如说“数字小伙伴”旁边画一个数字小精灵,“加减法的小秘密”旁边画一个小天平,“形状大冒险”旁边画一个小房子(里面有各种形状的积木)。
三、数字小伙伴(认识1 - 10)1. 数字呈现- 先在一页上大大的写出数字1,然后用很多个小物件来表示1,比如1个小苹果、1个小气球。
旁边写一句话:“看,这就是1,像小棒直直站。
”- 对于数字2呢,可以画2只小鸭子,一摇一摆的,说:“2像小鸭水中游。
”并且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数字2,比如红色的,这样很醒目。
- 按照这样的方式把1 - 10都介绍一遍,每个数字一页,让小朋友们能清楚地看到数字的样子和它可以表示的东西。
2. 数字儿歌- 在介绍完1 - 10之后,插入一页数字儿歌。
比如“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吹得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能盛饭,10像油条加鸡蛋。
”把儿歌里提到的东西都画出来,小朋友们一边看画一边念儿歌,就很容易记住数字的形状啦。
四、加减法的小秘密1. 加法概念- 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入加法,比如说:“小猴子有3个香蕉,小兔子又送给他2个香蕉,小猴子现在有几个香蕉呀?”然后在旁边画出小猴子拿着3个香蕉,小兔子拿着2个香蕉的画面。
- 下面写出算式3+2 = 5,用大一点的数字,并且用不同颜色区分加数和和数,比如3和2用蓝色,5用绿色。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课件一、数与代数。
1. 数字的认识。
- 0 - 10的认识。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里有5个小朋友、黑板上有3支粉笔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的意义。
- 数字的书写:介绍每个数字的正确书写笔顺,例如“1”是从上到下一笔写成,“2”是从上到下再向右弯一笔写成等。
-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 加法:利用实物演示,如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2个苹果,合起来一共有3 + 2 = 5个苹果。
- 减法:同样用实物,有5个气球,飞走了2个,还剩下5 - 2 = 3个气球。
- 20以内数的认识。
- 数的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等。
- 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3+2 = 15,16 - 3 = 13,通过小棒等教具辅助教学。
2. 比较大小。
-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直观比较物体的数量,如5只兔子比3只兔子多,所以5>3,3<5。
- 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字,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字,如12和15,十位都是1,个位2<5,所以12<15。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实物,感受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可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球是一个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 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如长方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三棱柱的一个面是三角形,圆柱的底面是圆。
2. 位置与顺序。
- 前后、上下、左右的认识。
- 在教室里,通过学生的座位关系来认识前后、上下、左右。
例如,小明在小红的前面,书在桌子的上面,铅笔在本子的左边等。
三、统计与概率。
1. 分类。
-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如将一堆玩具按照颜色分类,可以分成红色的玩具、蓝色的玩具等;按照形状分类,可以分成圆形的玩具、方形的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