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74 KB
- 文档页数:6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受到较少关注的传染病。
寄生虫通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获取所需的营养,同时对宿主造成危害。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寄生虫感染病例,探讨其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疟疾感染病例病因:疟疾主要由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传播。
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寄生虫会在红细胞内繁殖,导致病毒繁衍,从而引起寄生虫感染。
症状: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热、寒颤、头疼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疟疾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疟药物,如奎宁、氯喹等。
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此外,疫苗的研发也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方向。
案例二:包虫病感染病例病因:包虫病是由绦虫包囊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食入被寄生绦虫的犬或牛肉导致。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包虫病可以侵犯多个器官,症状也有所不同。
治疗:包虫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包虫囊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绦虫感染。
预防:预防包虫病的关键是避免食用未熟食物,特别是犬或牛肉。
另外,对于牧民等高感染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兽医检查也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寄生虫感染病例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各有差异,但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寄生虫感染的认识,我们可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疾病的发生。
另外,科学研究和创新治疗方法的开发也是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方向,希望未来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减少寄生虫感染带来的危害。
寄生虫引发的阑尾炎、肠梗阻病案分析(一例)【摘要】临床针对寄生虫病的检查主要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寄生虫抗体检查、粪便检测等方式,可在检查后针对性的进行治疗[1-2]。
寄生虫病一般是可以治愈的,不过受到治疗不及时,寄生虫感染严重等影响会造成病情加重,引发肝硬化等严重疾病,以至于难以治愈,故针对性的尽早展开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寄生虫;阑尾炎;肠梗阻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内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引起寄生虫一般与饮食不卫生、吃生食物有关,临床以腹痛、腹泻等肠道不适为主要症状[3-4]。
受寄生虫影响,常见的病症有脑膜炎、阑尾炎、肠梗阻、头痛、腹泻等病症,病症不同与寄生虫所在位置的不同有关[5]。
如果确诊体内存有寄生虫,需要立刻配合医生进行驱虫治疗,如果耽误最佳治疗时期,会给身体造成严重伤害[6]。
本文主要对寄生虫引发的阑尾炎、肠梗阻病案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1例中年男性,于2020年4月11日在我院(安顺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门诊接受检查。
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部位:彩超常规,仪器型号:EPIQ-5(86)。
临床诊断:腹痛原因。
2020年4月12日急诊科病区办理入院接受治疗。
2临床检查及分析2.1 4月11日检查所见:肝脏:表面光滑,轮廓规则,上界第六肋间,肋下未及,右叶斜径137mm.门静脉10mm,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肝内光点分布欠均匀,远场区回声不衰减,CDFI:肝内血流通畅。
胆囊:71×21mm,透声好,囊壁厚2mm,胆囊壁光滑,囊内未见强光团反射。
肝外胆管内径4mm。
胰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牌脏:厚38mm,肋下未及,脾静脉6mm,脾包膜完整,实质回声光点分布均匀。
双肾形态、大小正常,界限清楚,轮廓规则,实质回声光点分布均匀,左、右肾集合区见数个强光团,较大的均约2.5×2mm,CDFI:双肾血流通畅。
双输尿管无扩张改变。
膀胱充盈好,壁规则。
病例分析病例一沈××,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烧腹痛及脓血便7天而于60年11月19日入院,发病前8天有跌入粪坑病史。
体检:T 38℃,BP110/70mmHg(14.7/9.33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高倍镜。
2.根据上述资料,可确诊为急性期丝虫病。
由于班氏丝虫成虫可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因此可引起附睾炎,而下水游泳可能是其诱因。
睾丸鞘膜积液一般属丝虫病的慢性阻塞病变,但少数病人在急性睾丸或驸睾炎时,由于炎症反应压迫,堵塞了局部淋巴回流,也可引起轻、中度的鞘膜积液,在炎症消退后,鞘膜积液也就很快消失;由于本病是由丝虫感染引起,因此如不进一步检查微丝蚴及杀虫治疗;则今后会复发,因此在临床症状治疗后仍需进一步查明病因及杀虫,才能彻底治疗。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
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在粘膜下找到阿米巴原虫。
1.这小孩是怎样感染到阿米巴痢疾的?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分析]1.根据病史,病孩沈某于8天前曾跌入粪坑,口腔和消化道可能被痢疾阿米巴包囊污染,从而获得感染。
2.该患者粪检未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有如下几种可能:①阿米巴病变已向纵深发展;有的已形成炎性肿块,尸解虽见溃疡,但因病程较短,大多为散在小脓肿,可见溃疡面不大,因而跌入肠腔的大滋样体数量不多,很有可能漏检;②标本送检时的不当处理如尿液污染,未予保温等所造成的后果;③技术上的漏检。
3.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症状应有腹痛、腹泻或拉痢,便次增加,常伴以带粘液的脓血便,具恶臭,呈果酱色,有里急后重症状,全身可伴有中度发热。
4.阿米巴痢疾的原发部位以回盲部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部位。
寄生虫病例分析一:史××,女,52岁,河南藉,现居贵州安顺。
1978年12月22日入院。
右乳房包块已3个月,无红肿热痛,有时稍痒,检查: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包块,大小约3cm3,硬、界限不清,压痛不明显,腋窝淋巴结未肿大,疑诊为“乳腺癌”。
1978年12月28日于硬膜外麻醉下拟先经快速石腊切片证实再行乳腺癌根治术,当活检时见一白色虫体长约10cm,宽0.4cm自包块附近蜿蜒而出。
鉴定为裂头蚴,病理诊断为“寄生虫性肉芽肿”。
追问病史中发现,患者7年前按民间方法吞食生青蛙治疗关节炎,曾数次吞食活蛙,每次7只。
近五年来背、腰、腹、颈等处常有转移不定的硬结,有时拌搔痒。
[分析]1.入院时仅发现了乳房包块,忽略了裂头蚴病典型的游走性皮下包块,以致误诊为乳腺癌。
2.在手术发现虫体后,追问病史时才发现。
患者是于7年前按民间方法吞食生青蛙治疗关节炎而获得感染。
3.预防本病主要是不喝生水和不吃生蛙,也不用蛙、蛇肉等敷贴疮痔。
二:王××,男,28岁,江苏微山县人,三个月前患者乘船到湖北、湖南农村,由于天气炎热多次在河湖边洗澡洗脚,当时足、手臂等处皮肤有小米粒状的红色丘疹,发痒,有时出现风疹块,以为是蚊叮咬所致,几天后发烧,咳嗽,吐痰,吃了些感冒片经几天就好了。
大约一个多月后开始发烧“拉痢”有脓有血,每天2~4次,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消瘦,曾到乡卫生院,认为是痢疾,多次服药无效,后到镇人民医院就诊。
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
体验: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楚,心、肺(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cm,有压痛,脾可触及,四肢(一),体重60kg。
化验:血常规WBC 19200,N 48%,L 35%,E 17%,尿常规正常。
胸部拍片:正常。
[分析]1.患者发病前3个月曾到过湖北,湖南血吸虫病流行区,并且有下水历史;当时足,手臂等处皮肤有小米粒状的红色豆疹,发痒,可能是尾蚴性皮炎;1~2个月开始发烧,“拉痢”,大便有脓血;入院检查:体温39℃,肝剑突下3cm,有压痛,血常规WBC增高,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