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284.00 KB
- 文档页数:1
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本文档旨在介绍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的相关信息。
ICD-11简介
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份用于诊断和统计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该分类册提供了一套
标准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
理精神障碍。
ICD-11的重要性
ICD-11对于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
一种统一的语言和框架,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专业人员能够
在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ICD-11
还有助于统计和研究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趋势,为制定公共卫生政
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ICD-11的内容
ICD-11将精神障碍分为不同的类别和亚类别,每个亚类别都
有详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其中包括了常见的精神障碍,如抑郁症、
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一些特定的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儿童青少年期发育障碍。
ICD-11的应用
ICD-11的应用范围广泛。
医生可以根据其中的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某种精神障碍的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支持。
此外,研究人员可以使用ICD-11对精神障碍进行统计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障碍的特点和趋势。
总结
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用于诊断和统计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它具有统一的语言和框架,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精神障碍。
ICD-11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诊断、治疗和研究精神障碍都具有重要意义。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
ICD-11(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套用于诊断和统计疾病的标准分类系统。
在ICD-11中,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地对精神和行为障碍进行分类和诊断。
以下是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的一些主要类别:
1. 精神和行为障碍由物质引起的障碍(F10-F19):包括与物质滥用和依赖相关的障碍,如酒精和药物滥用。
2. 精神和行为障碍由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障碍(F20-F29):包括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的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
3. 精神和行为障碍由躯体疾病引起的障碍(F30-F39):包括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障碍。
4. 神经发育障碍(F80-F89):包括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研究障碍。
5. 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行为上瘾(6C5Y):包括对某种行为的过度依赖和上瘾,如赌博障碍和游戏障碍。
6. 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认知功能障碍(6A1Y):包括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的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
总之,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型目录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标准的分类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精神和行为障碍。
这有助于提供针对特定障碍的有效治疗和支持。
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一份用于分类和统计疾病的标准。
其中包括了精神及行为障碍的分类册,用于诊断和研究这些障碍。
ICD-11的重要性ICD-11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对于精神健康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相同的术语和定义来诊断和研究精神障碍。
这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比较和交流,提高了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治疗效果。
ICD-11的改进之处与之前的版本相比,ICD-11在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首先,它引入了一些新的障碍类型,如互联网游戏障碍和游戏障碍。
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新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标准。
其次,ICD-11对一些现有障碍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修改。
通过更新和精确化诊断标准,ICD-11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ICD-11的应用ICD-11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研究和统计工作中。
医生可以根据其中的诊断标准来确定患者的精神障碍类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ICD-11的分类体系来统一研究数据,使得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更加准确和可靠。
此外,ICD-11还被用于统计和监测全球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和分布情况,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总结ICD-11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对于精神健康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得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更加准确和可靠。
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都可以从ICD-11的应用中受益,为改善精神健康状况做出更有效的努力。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由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年公布。
本电子书由包括了ICD-10第5卷:“精神与行为障碍”之:“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的全部内空,是精神医学与心理学一般研究、临床、教学和服务工作的备必工具。
本分类对每一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任何重要的、但持异性较差的有关特征均进行了描述。
随后,为大多数障碍提供了"诊断要点",指明确立诊断所需症状的数量和比重。
诊断要点的措词使临床工作中做出诊断决定时有一定程度的变通,尤其在临床表现不充分或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医生不得不做出临时性诊断时。
为避免重复,除那些仅与单一障碍有关的临床描述和诊断要点外,本文还为若干组障碍提供了临床描述和一般性诊断要点。
如疾病完全符合诊断要点的各项要求,诊断即可"确立"。
如仅为部分符合,那么在多数情况下记录一种诊断也是有益的。
诊断者和其他使用者应决定在这些情况下是否做出某种不甚确定的诊断(例如,当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料时,诊断是"临时性"的;或当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料时,则是"试验性"的)。
同样,关于症状持续时间的说明也应视为一般性要点,而非严格的标准;当某些特殊症状的持续时间较指定时间略长或略短时,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适当的诊断。
这些描述和要点不具有理论意义,也不充当有关这些障碍目前的认识水平的综合说明。
它们仅仅是一系列症状和评论,许多不同国家的众多顾问和专家业已同意将其作为精神障碍分类中划分各个类别界限的合理基础。
引言本节所包括的各种精神障碍是基于共同的、可被证实的病因而被归入同一组的。
其病因是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其它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伤害。
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原发性的,如直接或主要影响脑的疾病、损伤和伤害;或继发性的,如某些全身性疾病和障碍,脑只是众多受侵害的器官或系统之一。
因为将所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障碍归为单独的一节有利于临床应用,所以酒和药物所致的脑功能障碍虽然按逻辑应属于本组,却被分类在F10-F19之下。
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份用于分类和编码各种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标准。
其中包含了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分类,以下是一些重要信息: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的目的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统一的标准,以便全球范围内的医疗专业人士可以对精神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
该分类系统的目标是简化和统一诊断过程,减少法律上的复杂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的特点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具有以下特点:- 简单明了:分类系统尽可能简化,以便医疗专业人士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
- 独立决策:医疗专业人士在进行诊断时应独立决策,不依赖于其他人的帮助。
- 依据可确认内容:分类系统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确认的,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 简化策略:分类系统采用简化的策略,避免法律上的复杂性和纠纷。
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的重要性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对于精神和行为健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准确的诊断标准,有助于确诊和治疗精神和行为障碍。
- 为研究人员提供统一的分类系统,方便进行跨地区、跨文化的研究。
-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和规章制度。
-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促进精神和行为健康的全球发展。
结论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是一份重要的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医疗专业人士、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患者提供了统一的参考。
其简洁明了的特点使其在诊断、治疗、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全球精神和行为健康的发展。
精神行为障碍类型(ICD-11)
1. 简介
精神行为障碍是一类常见的心理疾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
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类型。
2.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精力减退的心理疾病。
患
者常常感到无望、自责,并且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
抑郁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持续感到紧张、害怕和不安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
常出现过度担心、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
焦虑症会干扰患者的正
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4.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会引起患者与现实世界的脱离,影响
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日常功能。
5.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较大的心理疾病,患者在不同的
时间会出现情绪低落或情绪高涨的状态。
患者可能会经历抑郁期和
躁狂期的交替,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
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学习和社
交产生负面影响。
7. 结论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类型,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了解这些
障碍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精神健康问题,并为患者提
供合适的支持和治疗。
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ICD-11〕神经发育障碍(7A00-7A43)7A00智力发育障碍,轻度7A01智力发育障碍,中度7A02智力发育障碍,重度7A03智力发育障碍,极重度7A04智力发育障碍,一过性7A0Z智力发育障碍,未特定7A10语音发育障碍7A11言语流畅发育障碍7A12语言发育障碍7A13选择性缄默症7AlY其他特定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7A1Z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未特定7A20孤独症谱系障碍7A20.Y其他特定的孤独症谱系障碍7A20.Z孤独症谱系障碍,未特定7A30学习发育障碍伴阅读受损7A31学习发育障碍伴书面表达受损7A32学习发育障碍伴数学受损7A33学习发育障碍伴其他特定的学习受损7A3Z学习发育障碍,未特定7A40协调性发育障碍7A41慢性发育性抽动障碍7A4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7A43刻板运动障碍7A43.1刻板运动障碍无自我伤害行为7A43.2刻板运动障碍伴自我伤害行为7A43.Z刻板运动障碍,未特定7A4Y其他特定的神经发育障碍7A4Z神经发育障碍,未特定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7A50-7A53) 7A50精神分裂症7,首发7,首发,目前为发作期7A50.12精神分裂症,首发,目前为部分缓解7A50.13精神分裂症,首发,目前为完全缓解7,首发,非特异型7,多次发作7,多次发作,目前为发作期7A50.22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7A50.23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目前为完全缓解7A50.2Z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非特异型7A50.3精神分裂症,持续发作7A50.31精神分裂症,持续发作,目前为发作期7A50.32精神分裂症,持续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7,持续发作,目前为完全缓解7,持续发作,非特异型77,未特定7A51分裂情感性障碍7A51.1分裂情感性障碍,初次发作7A51.2分裂情感性障碍,多次发作7A51.3分裂情感性障碍,持续发作7A51.Y其他特定的分裂情感性障碍7A51.Z分裂情感性障碍,未特定7A52分裂型障碍7A5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7A53.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单次发作7A53.1l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单次发作,目前为发作期7A53.1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单次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期7A53.1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单次发作,目前为完全缓解期7A53.1Z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单次发作,未特定7A53.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7A53.2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目前为发作期7A53.2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期7A53.2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目前为完全缓解期7A53.2Z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未特定7A53.Y其他特定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7A53.Z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未特定7A54妄想性障碍7A54.1妄想性障碍,目前为发作期7A54.2妄想性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期7A54.3妄想性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期7A54.Z妄想性障碍,未特定7A5Y其他特定的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7A5Z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未特定心境障碍(7A60-7A73)7A60双相I型障碍7,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症状的躁狂发作7,目前为伴有精神病症状的躁狂发作7,日前为轻躁狂发作7A60.4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轻度抑郁发作7A60.5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7A60.6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7A60.7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7A60.8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7A60.9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混合状态7A60.A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混合状态7A60.B双相I型障碍(最近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状态7A60.C双相I型障碍(最近为抑郁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状态7A60.D双相I型障碍(最近为混合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状态7A60.E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状态7A60.Y其他特定的双相I型障碍7A60.Z双相I型障碍,未特定7A61双相Ⅱ型障碍7A61.1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发作7A61.2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轻度抑郁发作7A61.3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7A61.4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7A61.5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7A61.6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7A6双相Ⅱ型障碍(最近为轻躁狂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状态7A61.8双相Ⅱ型障碍(最近为抑郁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状态7A61.9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状态7A61.Y其他特定的双相Ⅱ型障碍7A61.Z双相Ⅱ型障碍,未特定7A62环性心境障碍7A6Y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7A6Z双相及相关障碍,未特定7A70单次发作抑郁障碍7A7,轻度7A7,中度,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7A7,中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7A7,重度,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7A70.5单次发作抑郁障碍,重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7A7,目前为部分缓解状态7A70.7单次发作抑郁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状态7A70.Y其他特定的单次发作抑郁障碍7A70.Z单次发作抑郁障碍,未特定7A71复发性抑郁障碍7A71.1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轻度发作7A71.2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的中度发作7A71.3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的中度发作7A71.4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的重度发作7A71.5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的重度发作7A71.6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部分缓解状态7A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完全缓解状态7A71.Y其他特定的复发抑郁性障碍7A71.Z复发性抑郁障碍,未特定7A72恶劣心境7A73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7A7Y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7A7Z抑郁障碍,未特定7A9Y其他特定的心境障碍7A9Z心境障碍,未特定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7B00-7B05)7B00广泛性焦虑障碍7B01惊恐障碍7B02场所恐惧障碍7B03特殊恐惧障碍7B04社交焦虑障碍7B05别离性焦虑障碍7B0Y其他特定的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7B0Z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未特定强迫及相关障碍(7B10-7B15)7B10强迫症7B11躯体变形障碍7B12嗅觉援引障碍7B13疑病障碍7B14囤积障碍7B15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7B15.1拔毛障碍7B15.2皮肤搔抓障碍7B15.Y其他特定的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7B15.Z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未特定7B1Y其他特定的强迫及相关障碍7B1Z未特定的强迫及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7B20-7B25)7B20创伤后应激障碍7B21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7B22长期抑郁性反应7B23适应障碍7B24反应性依恋障碍7B25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7B2Y其他特定的应激相关障碍7B2Z应激相关障碍,未特定别离障碍(7B30-7B36)7B30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癫痫样发作或惊厥7B30.2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无力或麻痹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感觉改变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运动障碍症状7B30.5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步态障碍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认知症状7B30.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意识改变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视觉症状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吞咽症状7B30.A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听觉症状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头晕症状7B30.C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言语症状7B3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以及其他特定症状7别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症状未明确7B31别离性遗忘7B31.1别离性遗忘,伴慢游7B31.2别离性遗忘,无慢游7B31Y其他特定的别离性遗忘7B31Z别离性遗忘,未特定7B32人格-现实解体障碍7B33出神障碍7B34出神和附体障碍7B35复杂解离入侵障碍7B36别离性身份障碍7B3Y其他特定的别离障碍7B3Z别离障碍,未特定躯体忧虑障碍(7B40-7B42)7B40轻度躯体忧虑障碍7B41中度躯体忧虑障碍7B42严重躯体忧虑障碍7B4Y其他指定的躯体忧虑障碍7B4Z躯体忧虑障碍,未说明喂食及进食障碍(7B50-7B55)7B50神经性厌食7B51神经性贪食7B52暴食障碍7B53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7B54异食癖7B55反刍障碍7B5Y其他特定的喂食或进食障碍7B5Z喂食或进食障碍,未特定排泄障碍(7B60-7B61)7B60遗尿症7B61遗粪症7B6Z排泄障碍,未特定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7B70-7D61) 7B70酒精中毒7B71酒精有害形式使用障碍7B72酒精依赖7B73酒精戒断7B74酒精性澹妄7B75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B76酒精所致的心境障碍7B77酒精所致的焦虑障碍7B78酒精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B79酒精所致的睡眠障碍7B7A酒精所致的单次损害7B7Y其他酒精所致障碍7B7Z酒精所致障碍,未特定7B80大麻中毒7B81大麻所致的单次损害7B82大麻使用障碍7B83大麻依赖7B84大麻戒断7B85大麻所致的谵妄7B86大麻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B87大麻所致的焦虑障碍7B88大麻所致的睡眠障碍7B8Y其他大麻所致障碍7B8Z未特定大麻所致障碍7B90合成大麻素中毒7B91合成大麻素所致的单次损害7B92合成大麻素使用障碍7B93合成大麻素依赖7B94合成大麻素戒断7B95合成大麻素所致的谵妄7B96合成大麻素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B97合成大麻素所致的焦虑障碍7B98合成大麻素所致的睡眠障碍7BBY其他合成大麻素所致障碍7B8Z未特定合成大麻素所致障碍7C00阿片类物质中毒7C01阿片类物质所致的单次损害7C02阿片类物质使用障碍7C03阿片类物质依赖7C04阿片类物质戒断7C05阿片类物质所致的谵妄7C06阿片类物质所致的心境障碍7C07阿片类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7C08阿片类物质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C09阿片类物质所致的睡眠障碍7C0A阿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C0Y其他阿片类物质所致障碍7C0Z未特定阿片类物质所致障碍7C10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中毒7C11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单次损害7C12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使用障碍7C13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依赖7C14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戒断7C15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谵妄7C16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C17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心境障碍7C18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焦虑障碍7C19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C1A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的睡眠障碍7C1Y其他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障碍7C1Z未特定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障碍7C20可卡因中毒7C21可卡因所致的单次损害7C22可卡因使用障碍7C23可卡因依赖7C24可卡因戒断7C25可卡因所致的谵妄7C26可卡因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C27可卡因所致的心境障碍7C28可卡因所致的焦虑障碍7C29可卡因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7C2A可卡因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C2B可卡因所致的睡眠障碍7C2Y其他可卡因所致障碍7C2Z可卡因所致障碍,未特定7C30兴奋剂中毒(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1兴奋剂使用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2兴奋剂所致的单次损害(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3兴奋剂依赖(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4兴奋剂戒断(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5兴奋剂所致的谵妄(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6兴奋剂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 7C37兴奋剂所致的心境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8兴奋剂所致的焦虑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9兴奋剂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 7C3A兴奋剂所致的性功能失调(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B兴奋剂所致的睡眠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Y其他兴奋剂所致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3Z未特定兴奋剂所致障碍(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甲卡西酮)7C40人工合成兴奋剂中毒7C41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单次损害7C42人工合成兴奋剂使用障碍7C43人工合成兴奋剂依赖7C44人工合成兴奋剂戒断7C45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谵妄7C46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C47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心境障碍7C48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焦虑障碍7C49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7C4A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C4B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的睡眠障碍7C4Y其他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障碍7C4Z未特定人工合成兴奋剂所致障碍7C50咖啡因中毒7C51咖啡因所致的单次损害7C52咖啡因使用障碍7C53咖啡因依赖7C54咖啡因戒断7C55咖啡因所致的焦虑障碍7C56咖啡因所致的睡眠障碍7C5Y其他咖啡因所致障碍7C5Z未特定咖啡因所致障碍7C60致幻剂中毒7C61致幻剂所致的单次损害7C62致幻剂使用障碍7C63致幻剂依赖7C64致幻剂所致的谵妄7C65致幻剂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C66致幻剂所致的心境障碍7C67致幻剂所致的焦虑障碍7C6Y其他致幻剂所致障碍7C6Z未特定致幻剂所致障碍7C70尼古丁中毒7C71尼古丁所致的单次损害7C72尼古丁使用障碍7C73尼古丁依赖7C74尼古丁戒断7C75尼古丁所致的睡眠障碍7C7Y其他尼古丁所致障碍7C7Z未特定尼古丁所致障碍7C80吸入剂中毒7C81吸入剂所致的单次损害7C82吸入剂使用障碍7C83吸入剂依赖7C84吸入剂戒断7C85吸入剂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C86吸入剂所致的心境障碍7C87吸入剂所致的焦虑障碍7C88吸入剂所致的谵妄7C8Y其他吸入剂所致障碍7C8Z未特定吸入剂所致障碍7C90摇头丸或相关药物中毒(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1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的单次损害(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2摇头丸或相关药物使用障碍(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3摇头丸或相关药物依赖(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4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的谵妄(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5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 7C96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的心境障碍(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7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的焦虑障碍(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8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的性功能失调(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Y其他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障碍(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C9Z未特定摇头丸或相关药物所致障碍(包括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7D00解离性药物中毒(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7D01解离性药物所致的单次损害(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7D02解离性药物使用障碍(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7D03解离性药物依赖(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7D04解离性药物所致的谵妄(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7D05解离性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7D06解离性药物所致的心境障碍(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 7D0Y其他解离性药物所致障碍(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 7D0Z未特定解离性药物所致障碍(包括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 7D10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7D11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7D12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依赖7D13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戒断7D14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谵妄7D15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D16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心境障碍7D17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7D18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7D19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D1A其他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睡眠障碍7D1Y其他特定的其他类的精神活性物质障碍7D0Z未特定其他类的精神活性物质障碍7D20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7D21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单次损害7D22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7D23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依赖7D24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戒断7D25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谵妄7D26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7D27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心境障碍7D28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7D29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7D2A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性功能失调7D2B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睡眠障碍7D2Y其他特定的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障碍7D2Z未特定的未知或未明示的精神活性物质障碍7D20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单次损害7D31非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7D3Y其他特定的非精神活性物质障碍7D3Z未特定的非精神活性物质障碍7D3Y其他特定的物质使用障碍7D3Z未特定的物质使用障碍7D60赌博障碍7D61游戏障碍7D6Y其他特定的成瘾行为障碍7D6Z未特定的成瘾行为障碍冲动控制障碍(7D70-7D73)7D70纵火狂7D71偷窃狂7D72强迫性行为障碍7D73间歇性暴怒障碍7D7Y其他特定的冲动控制障碍7D7Z冲动控制障碍,未特定破坏性行为及品行障碍(7D80-7D81)7D20对立违抗障碍7D81品行障碍7D8Y其他特定的破坏性行为及品行障碍7D8Z破坏性行为及品行障碍,未特定人格障碍(7D90-7D92)7D90轻度人格障碍7D91中度人格障碍7D92重度人格障碍7D9Y其他特定的人格障碍7D9Z人格障碍,未特定性欲倒错障碍(7E00-7E06)7E00露阴障碍7E01窥阴障碍7E02恋童障碍7E03性受虐障碍7E04摩擦障碍7E05其他被动个体的性欲倒错障碍7E06孤僻行为或主动个体的性欲倒错障碍做作性障碍(7E10-7E11)7E10强加自我的做作性障碍7Ell强加他人的做作性障碍7E1Z做作性障碍,未特定神经认知障碍(7E20-7E2l)7E20谵妄7E21轻度神经认知障碍7E2Y其他特定的神经认知障碍7E2Z神经认知障碍,未特定与其他疾病相关的精神和行为障碍(7E30) 7E30心理和行为因素影响障碍7E3Y其他特定的精神和行为障碍7E3Z精神和行为障碍,未特定。
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册(ICD-11)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是全球卫生统计和疾病监测的共同语言。
ICD-11是最新版本,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ICD-11中精神及行为障碍的分类有了显著的更新和改进,以更好地反映现代精神健康护理的需求和进展。
ICD-11的主要变化1. 结构化分类系统:ICD-11采用了一种结构化的分类方法,使用核心类别和亚类别,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可比性。
2. 多轴诊断系统:ICD-11保留了多轴诊断系统,允许记录个体在多个维度上的健康问题,例如身体疾病、精神障碍、社会功能障碍等。
3. 症状和行为障碍的分类:ICD-11对症状和行为障碍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包括新的类别如“其他特定的焦虑障碍”和“特定的恐惧障碍”。
4. 药物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分类:ICD-11将药物和物质使用障碍视为一种独立的障碍分类,强调了物质使用障碍的严重性和治疗需求。
5. 性别和年龄特定的分类:ICD-11提供了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的特定分类,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群体的精神健康需求。
使用ICD-11进行诊断在使用ICD-11进行诊断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 详细评估:首先,对个体的症状和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理健康史、家庭史和社会环境因素。
2. 确定核心类别: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符合个体症状的核心类别。
3. 选择亚类别:如果适用,选择更具体的亚类别,以提供更精确的诊断。
4. 考虑其他维度:在必要时,考虑个体的其他健康问题,如身体疾病和社会功能障碍,并在诊断中加以记录。
5. 记录和报告:使用ICD-11的编码系统,准确记录和报告诊断结果,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总结ICD-11为精神及行为障碍的分类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框架,有助于提高全球精神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使用ICD-11进行诊断时,应遵循其结构和步骤,以确保准确记录和报告个体的精神健康问题。
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一、概述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统一的疾病分类体系,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ICD-11在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方面,相较以往版本有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旨在更好地反映当今社会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疾病谱,为临床诊断、治疗、科研及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二、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体系在ICD-11中,精神和行为障碍被划分为以下十大类别:1. 广泛性焦虑障碍2. 社交焦虑障碍3. 恐慌障碍4. 恐惧症5. 强迫症6. 创伤后应激障碍7. 严重抑郁障碍8. 双相情感障碍9.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妄想性障碍10. 睡眠障碍、觉醒障碍和行为睡眠障碍三、分类特点ICD-11在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方面有以下特点:1. 更加精细化的分类:ICD-11对各类精神和行为障碍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为精确地诊断和治疗。
2. 强调症状和功能损害:ICD-11在分类中强调了症状和功能损害的重要性,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3. 增加新的诊断类别:ICD-11新增了某些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游戏成瘾、在线信息病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合并某些相关疾病:ICD-11对某些原本分开的疾病进行了合并,例如将原本分开的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合并为情感障碍。
四、应用建议在使用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了解各类障碍的诊断标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 在诊断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功能损害以及病史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3. 关注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4. 及时更新临床知识和技能,紧跟国际精神和行为障碍研究的最新进展。
五、总结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细化、科学化的诊断和治疗体系,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精神和行为障碍带来的挑战。
精神与行为困扰分类(ICD-11)
ICD-11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
布的精神与行为困扰的分类系统。
该系统旨在提供对各种与心理健
康和行为相关的困扰进行分类和诊断的标准。
ICD-11将精神与行为困扰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医生和研究
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这些困扰。
以下是一些ICD-11中的主
要分类:
1. 精神障碍:这一类别包括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根据这些
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某种精神障碍的诊断。
2. 行为障碍:此类别包括各种行为问题,如嗜睡、进食障碍、
药物滥用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个人的行为模式或惯有关,而且可能
对个人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发育障碍:这一类别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问题,如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困难等。
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研究能力和情绪稳定性。
4. 心理身体障碍:此类别包括与心理和身体之间相互作用相关的问题,如躯体形式障碍、焦虑性障碍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身体症状的出现,但没有明确的身体疾病作为原因。
ICD-11的目标是为医生提供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精神与行为困扰。
通过使用这个分类系统,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具体的ICD-11分类及诊断标准请参考ICD-11官方发布的相关文档。
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一、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为全球提供了统一的疾病分类体系。
在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中,涵盖了一系列影响个体心理、情感、行为以及社交功能的疾病。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ICD-11中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的构成及其相关内容。
二、类别构成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障碍:涵盖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等。
精神障碍:涵盖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等。
2. 行为障碍:包括物质使用障碍、赌博障碍、拔毛障碍、暴食障碍等。
行为障碍:包括物质使用障碍、赌博障碍、拔毛障碍、暴食障碍等。
3. 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智力障碍等。
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智力障碍等。
4. 认知障碍:包括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其他特定认知障碍等。
认知障碍:包括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其他特定认知障碍等。
5. 人格障碍:涵盖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回避性人格障碍等。
人格障碍:涵盖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回避性人格障碍等。
6.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包括酒精使用障碍、药物使用障碍等。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包括酒精使用障碍、药物使用障碍等。
7. 应激相关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
应激相关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
8.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其他睡眠障碍等。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其他睡眠障碍等。
9. 性功能障碍:如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10. 其他精神与行为问题:包括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儿童与青少年精神障碍等。
其他精神与行为问题:包括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儿童与青少年精神障碍等。
三、诊断代码与临床特征ICD-11为每个精神与行为问题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诊断代码,便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及统计人员使用。
精神与行为扰乱目录(ICD-11)引言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简称ICD)是全球通用的标准疾病分类系统。
ICD-11是最新版本,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ICD-11中精神与行为扰乱分类的详细信息,以便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
ICD-11精神与行为扰乱分类概述ICD-11将精神与行为扰乱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 情绪障碍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焦虑障碍4. 抑郁障碍5. 酒精及药物使用障碍6. 睡眠障碍7. 性功能障碍8. 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9. 童年和青少年期行为障碍10. 以及其他精神与行为扰乱具体分类和编码以下为各类精神与行为扰乱的具体编码范围:情绪障碍- F30-F39:双相情感障碍- F40-F49:抑郁障碍- F50-F59: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酒精及药物使用障碍- F10-F19:酒精使用障碍- F20-F29:药物使用障碍睡眠障碍- G47: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 F52-F54:性功能障碍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 F60-F69:人格障碍- F70-F79:行为障碍童年和青少年期行为障碍- F80-F89:童年和青少年期行为障碍其他精神与行为扰乱- F90-F98:其他精神与行为扰乱使用说明1.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诊断患者的精神与行为扰乱时,应根据具体症状和表现选择合适的编码。
2. 编码时,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即先选择最广泛的分类,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分。
3. 在使用ICD-11编码时,应注意查阅最新的版本和相关信息,以确保准确无误。
结语本文档提供了关于ICD-11精神与行为扰乱分类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对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在使用ICD-11时,请务必遵循相关规定和指南,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精神及行为问题分类(ICD-11)
精神及行为问题分类(ICD-11)
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版本的疾病分类系统。
它对精神及行为问题进行了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编码和定义,以便医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研究这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问题分类:
1. 精神障碍:
-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心境障碍,如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 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恐慌障碍
-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
2. 成瘾和物质使用障碍:
- 酒精使用障碍
- 药物使用障碍,如吸毒成瘾
- 赌博障碍
3. 神经发育障碍:
- 研究障碍,如阅读障碍和计算能力障碍
- 发育性协调障碍
4. 性健康问题:
- 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和障碍
- 性偏好异常,如恋物癖和变态癖
5. 睡眠-觉醒障碍:
- 失眠障碍
- 睡眠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6. 神经疾病:
- 癫痫和相关发作障碍
- 帕金森病和其他运动障碍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精神及行为问题的分类,ICD-11还包括了更多的分类和细分。
通过使用ICD-11,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精神及行为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1. 分类结构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主要根据症状和临床特征对不同的障碍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构,精神和行为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精神疾病- 行为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睡眠-觉醒障碍- 性健康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康复相关的精神和行为障碍2. 主要变化相较于ICD-10,ICD-11在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方面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其中一些主要变化包括:- 合并了一些类似的障碍,以减少分类的复杂性和重复性。
- 强调了症状和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并引入了一种新的全球功能指数(Global Clinical Impairment Scale)。
- 引入了更多以症状为基础的综合障碍分类,以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常见情况。
- 引入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某些障碍分为临床常见的“症状性”和“功能性”两个子类。
3. 实际应用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诊断和治疗各种精神和行为障碍。
通过提供统一的分类标准,ICD-11有助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疾病数据的比较和统计分析。
此外,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还对精神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具有指导作用。
它为制定健康政策、规划服务和评估精神卫生需求提供了依据。
总之,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是一份重要的国际标准,为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统计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卫生水平,并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对ICD-11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的简要介绍,并非详尽全面。
具体内容请参考ICD-11官方发布的相关文档。
*。
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ICD-11中的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
ICD-11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
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类,用于诊断和统计各种与精神和行为相关的问题。
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概述ICD-11的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包括多个子类别,用于分类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精神和行为问题。
这些子类别有助于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诊断和研究这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的示例:1. F00-F09 痴呆综合征和相关综合征2. F10-F19 与精神活性物质有关的障碍3. F20-F29 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和其他非器质性精神障碍4. F30-F39 心境(情感)障碍5. F40-F48 焦虑障碍6. F50-F59 行为综合征相关的生理障碍和身体因素7. F60-F69 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8. F70-F79 智力障碍9. F80-F89 发育障碍10. F90-F98 行为和情绪障碍起源于儿童和少年期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的重要性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的正确使用和理解对于精神健康领域的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
这些类别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分类系统,使各国和地区可以进行统一的诊断和数据收集。
通过准确诊断和分类精神与行为问题,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和提供支持。
此外,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这些类别来比较不同地区和群体的精神健康数据,从而改善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总结ICD-11精神与行为问题类别是一个重要的分类系统,用于诊断和统计与精神和行为相关的问题。
这些类别的正确使用对于精神健康领域的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诊断和分类,我们可以改善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并提供更好的支持。
精神障碍患者级别划分标准
精神障碍患者的级别划分标准是根据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适应行为的能力来划分的。
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级别:
1. 精神障碍特级:患者处于深昏迷、植物状态,没有自主意识。
2. 精神障碍1级:患者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通常会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
3. 精神障碍2级:患者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也具有简单的学习能力。
4. 精神障碍3级:患者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精神障碍4级:患者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会忽略个人卫生。
对于特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通用的标准,每个患者的具体状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具体的分级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