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3 第8课古诗二首 课时练习B卷
- 格式:doc
- 大小:332.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3 第8课古诗二首课时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38分)1. (6分)读一读,写一写。
yánɡzhuānɡtāo sìbīn zǐ________ 柳________ 成丝________ ________ 水________ 河万________ 千红2. (4分)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灿——________ ________ 遥——________ ________3. (8分)选字填空。
蜂峰锋________利 ________王山________ ________顶辨瓣辩分________ ________别争________ 花________4. (4分)填空《云房子》这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________的手法,描绘了________(填时候)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________、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
另外,天空还有________的欢快飞动。
5. (10分)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6. (6分)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着、了、过”。
①搭石,构成________家乡的一道风景。
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________这样的情景。
③一排排搭石,联结________故乡的小路,也联结________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④他骑________自行车上学去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38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答案:5-2、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
瀑布(pò pù)香炉(lú nú)鹤雀楼(lóu lǒu)(遥摇)远山(川州)(尽层)叠(桂挂)念穷(尽层)(烟因)云2.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
(1)“欲”的意思是()。
A.想要B.需要“穷”的意思是()。
A.贫穷B.尽(2)古诗后两句想告诉我们什么?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想要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③想要走更多的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
()3.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日照生紫,遥看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三千尺”是()。
A.虚数,指瀑布很高B.指瀑布有三千尺(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诗人()。
A.看见的B.想象的(3)这首诗可以用来描绘()处的美景。
A. B.二、同步阅读。
登鹤雀楼①[唐]畅当迥临②飞鸟上,高出世尘③间。
天势围平野④,河流入断山⑤。
[注释]①鹤雀楼:唐代河中府名胜,因经常有鹤雀栖息,故得名,后被河水冲没。
②迥临:高高的在上面。
③世尘:尘世。
④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
⑤断山:峻峭的高山。
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是(),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
2.“()”的意思是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A.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B.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3.下面哪幅图更符合这首诗的内容?打“√”。
(1)()(2)()(3)()4.对比课文的《登鹤雀楼》,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王之涣的《登鹤雀楼》没有写到登楼后远望的景色。
()(2)两首诗都集中描写了鹤雀楼的气势和作者登上鹤雀楼后远望的胸襟。
()5.给爸妈读一读这首诗,并试着背一背。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pù lú lóu 遥川层挂尽烟2.白日依山尽黄河一层楼(1)A B(2)①√②√3.香炉烟挂前川(1)A(2)B(3)B二、同步阅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lóu céng huǒ lú shān chuān guà zài jìn tóu ()()()()()二、比一比,组词语。
依()尽()挂()烟()衣()层()桂()因()三、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
1.疑.是银河落九天()①不相信②难于解难于断定的③猜忌2.白日依.山尽()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3.欲.穷千里目()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作者看到()时写的,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3.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挂在山前。
4.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第二课时一、选字组词。
炉护保()()子烟因()花()为尺尽()子()力云层()朵()次二、填空。
1.“烟”字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2.“照”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除部首外还有()画。
3.“楼”共()笔,第十一笔是(),部首是()。
三、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是一千米高。
()2.《登鹳鹊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上最高处落下来。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我感到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
()四、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
课文8.《古诗二首》课时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óu yī jìn huánɡ cénɡ
高()()傍()头()河云()二、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三、说说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尽:
第二课时
一、解释词语。
生:遥:三千尺: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香炉()紫烟,()瀑布挂()。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课文8.《古诗二首》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楼依尽黄层
二、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
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三、白日:傍晚落山的太阳。
依:靠着。
尽:完,指太阳落下去了。
四、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
遥:远远地。
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
五、日照生遥看前川
六、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
落。
1 8 古诗二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l óu c éng hu ǒ l ú sh ān chu ān gu à z ài j ìn t óu二、填空。
1、“烟”字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
2、“照”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
除部首外 还有( )画。
3.“楼”共( )笔,第十一笔是( ),部首是( )。
三、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
1.疑.是银河落九天 ( ) ①不相信 ②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③猜忌2.白日依.山尽 ( ) ①依靠 ②同意 ③按照3.欲.穷千里目 ( )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四、课文整体梳理。
1.《望庐山瀑布》是( )朝诗人( )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 )时写的。
我还知道《 》也是他写的。
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著名诗人( )。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 ),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诗句:3.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六、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楼层火炉山川挂在尽头二、1.y 火 2.z 灬 9 3. 13 ㄑ木三、1.② 2.① 3.③四、1.唐李白庐山瀑布静夜思2.唐王之涣景物情感五、1.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lóu fáng jìn tóu xiāng lúhuáng héyān huǒshān shuān rìzhào céng cì2.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依(yīyí)靠欲(yùyú)求贫穷(qióng qóng)瀑(pùbù)布遥(yáo yào)远疑(yíyì)是3.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径孤遥啼经狐摇蹄4.选择带下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A.依靠B.同意C.按照(2)黄河入海流。
()A.参加到某种组织中B.进来或进去C.收入(3)欲穷千里目。
()A.需要B.将要C.想要(4)更上一层楼。
()A.更加B.再C.想要5.选一选。
(填序号)(1)“遥看瀑布________前川。
”横线上应填入的字是()A.飞B.挂(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李白B.王之涣(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只有再登上一层楼,才能看到千里之外B.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我会用学过的古诗词知识填空。
6.小明学习很努力,老师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欲穷千里目,。
”7.我站在草原上,看到天空蓝蓝的,草原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牛羊从草丛中露出身影,不由地想起诗句:“,,。
”8.看到瀑布从高处落下,分外壮观,我会说:“,。
”9.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2)《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精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时练同步试卷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óu yī jìn huánɡ cénɡ
高()()傍()头()河云()
二、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三、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
第二课时
一、解释词语。
生:遥:三千尺:。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香炉()紫烟,()瀑布挂()。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楼依尽黄层
二、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
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三、白日:傍晚落山的太阳。
依:靠着。
尽:完,指太阳落下去了。
第二课时
一、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
遥:远远地。
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
二、日照生遥看前川
三、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3 第8课古诗二首课时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42分)1. (4分)读拼音,写词语。
cǎi sèbǔchōng pì gu píng gu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2. (6分)我会填①“恶”的偏旁是________,共________画,第8画是________。
②“凶”的部首是________,共________画,是________结构。
【考点】3. (6分)选出正确的字组词。
焦(燥躁)________ (朦蒙)________胧齐心(胁协)________力锦(锈绣)________ 安(祥详)________ (健键)________康【考点】4. (5分)根据课文《雪顿节上看赛牛》填空。
比赛时间到了,一头头________的牦牛在主人的牵引下,________地走进赛场。
牦牛的角上都戴着红色绸带扎成的花朵,身上披着________的坐垫,长毛也被主人精心梳理过,浑身上下________。
牦牛的主人们身着________,个个像即将出征的勇士。
【考点】5. (13分)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自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3 第8课古诗二首课时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31分)1. (3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dàn chǎo fàn________、kǎo yā________、hóng shāo qié zi________都是我爱吃的食物。
2. (4分)读古诗《登鹳雀楼》,回答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著名诗人________。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________,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________。
3. (8分)比一比,再组词。
禁________ 衰________ 饵________ 搪________森________ 哀________ 耳________ 塘________4. (3分)阅读诗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回答问题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描绘了________的美丽雨景。
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________”字上。
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________”。
5. (10分)根据课文《母亲的恩情》内容填空。
游子吟慈母,游子。
临行,意恐。
,晖!(1)补充完整诗句。
(2)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
6. (3分)根据课文填空。
①草原上的羊儿________ 圈门。
②牧民们________骏马。
③白云在蓝天上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31分)答案:1-1、考点: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答案:5-2、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3 第8课古诗二首课时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30分)
1. (1分) (2018一上·高阳期末) 找出是水果的拼音
bō luóqīng cài xī guā zhà zhī jī nán guāchéng zi 水果:________
2. (6分)按拼音写词语。
zhà lán wèi jùqī liáng juàn yǎng hén jìyě m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塘________ 欣________ 赏________ 传________ 叹________
糖________ 硕________ 裳________ 转________ 汉________
4. (6分)填空。
晴空万里,天气十分________,人们纷纷将衣服拿出来________。
冬天到了,冰雪覆盖大地,河水________结冰。
________是我国的母亲河,________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解放军叔叔________靶心,练习射击。
5. (3分)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_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_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6. (4分)体会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填序号)
A.体凉、安慰 B.遗憾、内疚 C.诚恳、热情 D.向往、迫切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________
(2)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________
(4)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 (共6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
答案:6-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