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及相关产品中毒素检测标准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真菌毒素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以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二、真菌毒素简介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谷物、坚果、干果等食品中。
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醇等,它们对人体肝脏、免疫系统等器官具有潜在的危害。
三、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同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谷物及其制品
–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赤霉酮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2.坚果及其制品
–赤霉酮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玉米赤霉烯醇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3.干果
–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玉米赤霉烯醇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四、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为了有效监控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吸附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并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五、结语
食品安全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管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
食品及相关产品中毒素检测标准汇总(2010年9月整理)发布日期:2010-09-08 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356国家标准: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T 17480-2008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GB/T 18979-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 19539-2004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 21693-2008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GB/T 23212-2008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GB/T 23215-2008 贝类中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GB/T 23217-2008 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GB/T 23501-2009 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502-2009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 2761-2005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T 4789.1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T 5009.118-2008 谷物中T-2毒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206-2007 鲜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测定GB/T 5009.212-2008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GB/T 5009.213-2008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 5009.2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 5413.3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GB/T 8381-2008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半定量薄层色谱法GB/T 8381.4-2005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薄层色谱法农业行业标准:NY/T 1286-2007 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1664-2008 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双流向酶联免疫法水产行业标准:SC/T 3023-2004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SC/T 3024-2004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进出口行业标准:SN 0277-1993 出口粮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SN 0339-1995 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检验方法SN 0347-1995 出口饲料中棕曲霉毒素A的检验方法SN 0352-1995 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SN 0637-1997 出口油籽、坚果及坚果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SN/T 1040-2002 出口动物毒素(东亚钳蝎毒)检验方法SN/T 1101-2002 进出口油籽及粮谷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SN/T 1569-2005 进出口河豚中河豚毒素检验方法 ELISA法SN/T 1571-2005 进出口粮谷中呕吐毒素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SN/T 1572-2005 进出口粮谷、饲料中伏马毒素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SN/T 1573-2005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小鼠生物法SN/T 1664-2005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含量的测定SN/T 1735-2006 进出口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1736-2006 进出口蜂蜜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1763.1-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1部分:肉毒毒素SN/T 1763.2-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2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SN/T 1763.3-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3部分:蓖麻毒素SN/T 1771-2006 进出口粮谷中T-2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柱-液相色谱法SN/T 1773-2006 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N/T 1827-2006 进出口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检验方法SN/T 1940-2007 进出口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方法SN/T 1958-2007 进出口食品中伏马毒素B1残留量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SN/T 1996-2007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SN/T 2008-2007 进出口果汁中棒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2131.1-2008 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第1部分:荧光磷酸酶抑制法SN/T 2131.2-2010 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第2部分:小鼠生物法SN/T 2357-2009 可疑样品中烟曲霉毒素现场排查检测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测标准
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标准通常由相关监管机构或行业组织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标准:
1. 中国标准:GB/T 18979-2003《食品中内毒素的测定鲎试剂法》是中国关于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使用鲎试剂法测定食品中内毒素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2. 美国标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关于细菌内毒素检测的联邦法规,如21 CFR 11
3.320(f),规定了食品中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和限量。
3. 欧洲标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详细的指南,如针对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
4. ISO标准:ISO 11298-1《医学器械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关于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检测方法、试验条件、结果分析等方面,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时,应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谷物,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中T-2毒素含量的测定,第二法、第三法适用于谷物中T-2毒素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第一法的对谷物的检出限为10μg/kg,对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的检出限为5μg/kg。
第二法的检出限为1μg/kg。
第三法中直接法一的检出限为1μg/kg,直接法二的检出限为3.5μg/kg。
第一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2 原理用提取液提取试样中的T-2毒素,经免疫亲和柱净化,浓缩、衍生、定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去离子水。
3.1 甲醇(CH3OH):HPLC级。
3.2 乙腈(CH3CN):HPLC级。
3.3 甲苯(C6H5CH3):HPLC级。
3.4 甲醇-水(8+2):取80mL甲醇,加20mL水。
3.5 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溶液:准确称取0.0325g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至刻度。
3.6 1-氰酸蒽(1-anthroylnitrile,1-AN)溶液:准确称取0.0300g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至刻度。
3.7 T-2毒素(T-2 toxin)标准品:纯度≥98%。
免疫亲和柱。
3.8 T-2毒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T-2毒素标准品,用乙腈配成浓度为0.5mg/mL的标准储备液,-20℃避光保存。
使用前用乙腈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3.9 T-2毒素免疫亲和柱。
3.10 玻璃纤维滤纸。
4 仪器和设备4.1 液相色谱仪配有荧光检测器。
4.2 粉碎机:转速10000r/min。
4.3 高速均质器:转速大于10000r/min。
4.4 氮吹仪。
4.5 离心机。
4.6 涡旋混合仪。
4.7 空气压力泵。
4.8 试验筛:1mm孔径。
4.9 天平:感量0.001 g。
丝状真菌毒素检测标准
丝状真菌是一类能够产生毒素的真菌,其中最常见的毒素是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毒素等。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中丝状真菌毒素的检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丝状真菌毒素检测标准:
1.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限量标准。
2. GB/T 5009.168-200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提取、净化、定量等步骤。
3. GB/T 5009.170-2003《食品中赭曲霉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赭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提取、净化、定量等步骤。
4. GB/T 5009.171-2003《食品中玉米赤霉毒素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玉米赤霉毒素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提取、净化、定量等步骤。
5. AOAC Official Method 993.17《Milk and Milk Products-Liquid-Liquid Extraction of Aflatoxins》:该方法规定了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提取方法。
以上标准是目前较为常见和权威的丝状真菌毒素检测标准,可以为食品生产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标准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和致癌性的真菌毒素,主要污染粮食、食用油等食品。
为确保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和相关限量标准。
本文将简要介绍食用油黄曲霉毒素的标准,包括限量标准、检测方法及我国的相关政策。
一、国际限量标准1.欧盟:欧盟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20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限量为4μg/kg。
涉及食品包括玉米、花生、花生油、坚果和干果(如核桃、杏仁等)。
2.美国:美国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20μg/kg,其他种类食品的限量标准与中国类似。
3.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这两个国际组织建议各国采用黄曲霉毒素B1限量标准为10μg/kg,并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相应的限量规定。
二、我国限量标准我国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以下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1.玉米、花生、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0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限量为4μg/kg。
2. 大米、其他食用油(如香油、菜籽油、大豆油等):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10μg/kg。
3.麦类、面粉、薯干等粮食制品: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5μg/kg。
4.发酵食品(如酱油、食用醋、豆豉、腐乳制品等):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
5.乳及乳制品、新鲜猪组织(如肝、肾、血、瘦肉等):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0.5μg/kg。
三、检测方法为保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采用了多种检测方法,包括: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食用油、粮食等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2.酶联免疫法(ELISA):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3.荧光定量PCR法:适用于黄曲霉毒素基因的定量检测。
4.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检测仪:采用进口荧光微球,稳定性高,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各类企业、检测机构和政府部门。
四、总结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标准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严格的限量标准和高效的检测方法,有助于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
食品及相关产品中毒素检测标准汇总(2010年9月整理)
发布日期:2010-09-08 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356
国家标准:
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
GB/T 17480-2008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
GB/T 18979-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
法
GB/T 19539-2004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GB 21693-2008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
GB/T 23212-2008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测定液相色谱-荧
光检测法
GB/T 23215-2008 贝类中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23217-2008 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23501-2009 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502-2009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2761-2005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T 4789.1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GB/T 5009.118-2008 谷物中T-2毒素的测定
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
GB/T 5009.206-2007 鲜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测定
GB/T 5009.212-2008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T 5009.213-2008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GB 5009.2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
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GB 5413.3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
GB/T 8381-2008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半定量薄层色谱法
GB/T 8381.4-2005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测定薄层色谱法
农业行业标准:
NY/T 1286-2007 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NY/T 1664-2008 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双流向酶联免疫法
水产行业标准:
SC/T 3023-2004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
SC/T 3024-2004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
进出口行业标准:
SN 0277-1993 出口粮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SN 0339-1995 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检验方法
SN 0347-1995 出口饲料中棕曲霉毒素A的检验方法
SN 0352-1995 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SN 0637-1997 出口油籽、坚果及坚果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SN/T 1040-2002 出口动物毒素(东亚钳蝎毒)检验方法
SN/T 1101-2002 进出口油籽及粮谷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
SN/T 1569-2005 进出口河豚中河豚毒素检验方法 ELISA法
SN/T 1571-2005 进出口粮谷中呕吐毒素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SN/T 1572-2005 进出口粮谷、饲料中伏马毒素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SN/T 1573-2005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小鼠生物法
SN/T 1664-2005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含量的测定
SN/T 1735-2006 进出口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1736-2006 进出口蜂蜜中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1763.1-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1部分:肉毒毒素
SN/T 1763.2-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2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SN/T 1763.3-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3部分:蓖麻毒素
SN/T 1771-2006 进出口粮谷中T-2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柱-液相色谱法
SN/T 1773-2006 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SN/T 1827-2006 进出口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SN/T 1940-2007 进出口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方法
SN/T 1958-2007 进出口食品中伏马毒素B1残留量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SN/T 1996-2007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SN/T 2008-2007 进出口果汁中棒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2131.1-2008 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第1部分:荧光磷酸酶抑制法SN/T 2131.2-2010 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第2部分:小鼠生物法
SN/T 2357-2009 可疑样品中烟曲霉毒素现场排查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