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术后康复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91.99 KB
- 文档页数:6
胸腰椎术后康复方案(围手术期)()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术后康复(手术后进行的康复治疗)就是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必要的手法治疗、功能练习、物理治疗等),促进术后病人身心健康,尽快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以使患者重返社会。
恢复功能(活动度、肌力、走、跑、跳等)是康复的直接目标!重返社会(日常生活、上班、运动等)是康复的最终目标!良好的术后效果来自于:(1)手术本身(2)及时正确的康复(3)患者良好的自身条件和积极主动的配合。
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认真完成练习,才能使尽可能恢复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一般原则:必须保护手术局部的安全,否则造成新的损伤,因此术后体位的摆放以及生活中的动作应按照以下正确姿势完成。
正确的翻身动作:术后正确的翻身动作,是避免再次受伤至关重要的,必须严格保证!应采用“整体翻身”的动作,即翻身前(以向左翻身为例)先伸直左腿,尽量屈起右腿,右脚蹬住床面,右手伸到身体左侧抓住床边等。
右手和右腿同时向左边发力,翻身时脊柱必须保持呈一条直线,不得弯曲和旋转,完成整体翻身动作。
早期可由家属帮助,在病人身后托住腰背部协助完成翻身动作,熟练后自行完成。
正确的坐起动作(及站立):根据不同手术情况决定坐起时间,绝对不能自行尝试!在正确翻身后,从侧卧位开始,用一侧手臂的力量将身体撑起至坐稳,整个过程中脊柱必须保持呈一条直线,不得弯曲和旋转。
早期可由家属帮助,在病人身后托住腰背部协助完成翻身动作,熟练后自行完成。
卧床数天后初次下地时,可能由于体位性低血压产生恶心,晕眩,甚至极个别人眼前发黑的感觉。
属正常现象,注意保护不要发生摔倒等意外。
逐渐增加站立及行走的时间,数天后即可缓解。
腹式呼吸:为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气。
每小时应做1-2分钟腹式呼吸。
即缓慢用力深呼吸,呼气时收缩腹肌“瘪肚子”,吸气时用力“挺肚子”。
或可增加难度,吸气时收缩腹肌“瘪肚子”,呼气时用力“挺肚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指导临床资料选取2011 年09 月至2013 年09 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等术后患者120 例,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20 年,平均7 年。
120 例患者均有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
全组病例均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结果通过术后康复治疗及健康宣教,120 例患者中100 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正常,16 列偶有腰痛但不影响工作。
仅有 4 例患者行走呈跛行状态,但腰腿疼痛明显减轻。
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2 )充分休息术后虽可早期离床活动,但在一定时间内仍需限制活动,在日常生活方面,告诉患者应卧床休息,严格控制弯腰及侧腰动作,尽量采用护腰皮带并要求不弯腰抬、提、拾物,不坐低矮椅子与沙发,避免腰部动作过猛或过度用力,告知患者坚持体育锻炼及腰背肌肉锻炼的重要性,功能锻炼动作应根据康复师的安排由简及繁、由轻渐重。
( 3 )适当锻炼嘱患者坚持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应积极向病人宣教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指导病人掌握要领,循序渐进进行,加强背肌及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锻炼从术后2〜3 d疼痛减轻后开始。
由康复师指导锻炼。
佩带腰围患者在术后能离床活动时用腰围固定腰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少用腰围的时间。
( 4 )补充营养注意保持营养平衡。
卧床期间尽量少食易产气食物,防止发生腹胀与便秘而加重腰部疼痛。
还可以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 5 )药物治疗术后疼痛患者可用给予止痛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消除水肿及促进骨质愈合等中西药物,加快患者的术后愈合。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进行合理康复治疗及健康宣教,对术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复发非常关键。
只有正确合理的治疗,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积极配合的康复锻炼,才能使患者身体得以全面、快速的康复。
康复理疗学PPT课件目录•康复理疗学概述•康复理疗技术与方法•康复理疗设备与应用•康复理疗评估与效果评价•康复理疗师职业素养与沟通技巧•政策法规与行业发展趋势01康复理疗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康复理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物理因子、手法操作、运动疗法等非药物、非侵入性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
发展历程康复理疗学起源于古代医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现代医学中,康复理疗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自信心康复理疗学的重要性运用物理因子和手法操作等手段,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痛苦。
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受损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治疗,让患者感受到身体功能的改善和恢复,从而提高自信心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早期的康复介入,预防或减少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
内脏器官疾病0102030405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导致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
如骨折、关节炎、颈椎病等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
如脑瘫、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疾病的康复治疗。
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导致的呼吸困难、胸闷等。
如运动损伤康复、产后康复等。
康复理疗学的应用领域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他领域儿童康复02康复理疗技术与方法01020304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拔罐疗法刮痧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疾病。
利用燃烧、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产生刺激作用。
应用光、电、声、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改善或恢复身体功能。
通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
腰椎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由于腰椎的重要性,其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手术是治疗腰椎骨折的常见方法之一,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腰椎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康复计划。
1. 术后初期康复训练术后初期是指手术后1-2周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并遵循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进行以下康复训练:1.1 呼吸锻炼腰椎骨折手术可能会导致呼吸功能受限,因此呼吸锻炼对于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咳嗽和清洁气道来促进肺部通气和预防肺炎等并发症。
1.2 下肢功能锻炼术后初期,患者需要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液循环。
这些锻炼可以包括踝关节的主动活动、腿部抬高和腿部伸展等。
1.3 姿势调整在卧床休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调整体位,以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导致的不适和压疮。
物理治疗师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姿势调整,如侧卧、仰卧和俯卧等。
2. 中期康复训练中期康复训练是指手术后2-6周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并进行以下康复训练:2.1 转身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转身训练来增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改善躯干稳定性。
转身训练可以包括仰卧位到侧卧位的转换、侧卧位到坐位的转换等。
2.2 走廊行走训练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走廊行走训练,以提高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起初可以借助助行器进行,随着康复进展,可以逐渐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
2.3 腹肌锻炼腹肌的稳定性对于腰椎骨折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以进行腹部收缩和腹肌拉伸等锻炼,以增强腹肌力量和灵活性。
3. 后期康复训练后期康复训练是指手术后6周以上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并进行以下康复训练:3.1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恢复正常行走能力的重要环节。
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师的指导进行步态训练,包括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
腰椎术后康复训练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腰椎手术已成为治疗腰椎疾病的有效方法。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腰椎手术的常见种类、手术后的恢复期、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腰椎手术的常见种类腰椎手术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椎间盘突出手术、腰椎滑脱手术、腰椎融合手术等。
椎间盘突出手术是指将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切除,以减轻压迫神经的症状;腰椎滑脱手术是指将滑脱的椎体固定起来,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腰椎融合手术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椎体融合在一起,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和减轻疼痛。
二、手术后的恢复期腰椎手术后的恢复期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手术后的第一周至第三周为早期恢复期。
此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包括肢体活动、呼吸训练、功能训练等。
中期:手术后的第四周至第十二周为中期恢复期。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逐步加强的功能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晚期:手术后的第十二周至第二十四周为晚期恢复期。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维持训练,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以防止复发和加重。
三、康复训练的内容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恢复期和身体状况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肌力训练:肌力训练是腰椎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体力训练、电刺激等方式进行。
肌力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2.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重要手段。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等方式进行。
3.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步态和步态协调的重要手段。
步态训练可以通过行走、踏步等方式进行。
4.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保持关节灵活性和预防肌肉僵硬的重要手段。
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瑜伽、拉伸等方式进行。
四、注意事项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康复训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进行。
2.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和恢复期而定,不可盲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