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3
盆腔脏器切除治疗局部复发直肠癌41例临床分析作者:和西涛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评价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0-2010年行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的41例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后盆腔脏器切除术(PPE)7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PE)24例,其中保肛TPE 5例。
R0切除率43.9%。
合并症发生率87.8%,围手术期死亡率0。
全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4%和29.6%,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
淋巴结转移与手术根治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关键词】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切除术;根治切除;预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可达4%~33%[1]。
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病灶广泛浸润盆腔脏器,其治疗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
盆腔脏器切除术为LRRC提供了治愈的可能,笔者所在医院自2000-2010年对LRRC行手术治疗41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2.4±10.0)岁。
Dixon术后27例,Miles术后14例。
复发时间3~117个月,中位复发时间22个月。
39.0%(16/41)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不同剂量放疗,其中复发前放疗者19.5%(8/41),复发后放疗者19.5%(8/41)。
1.2 复发症状与体征会阴骶尾部或肛周疼痛12例(29.3%),血便6例(14.6%),排便困难7例(17.1%),排尿症状(排尿困难、血尿以及尿频等)7例(17.1%),肠梗阻8例(19.5%),会阴部包块2例(4.9%),术后复查发现6例(14.6%)。
1.3 治疗方法全组病例行后盆腔脏器切除术(PPE)7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PE)24例,其中保肛TPE 5例。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19年第17卷第20期•临床医学•37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及对其进行二次手术和放疗的研究进展郑士明(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310022)【摘要]直肠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
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放化疗的推广,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本丈主要是探计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及对其进行二次手术和放疗的研宪进展。
[关键词]直肠癌;肿瘤局部复发;二次手术;放疗[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B宜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绝大多数直肠癌患者的病灶均位于近肛门处。
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阐明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有研究表明,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良、患有直肠息肉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⑴。
此病患者可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等临床表现,当肿瘤浸润肠壁后,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变形、肠梗阻、腰紙部酸痛等临床表现。
直肠癌的转移途径有局部扩散(先在肠壁内扩散,之后可侵袭整个肠壁及周围的器官)、经淋巴道转移、经血道转移和种植转移(指癌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腔或盆腔内)等。
目前,临床上对直肠癌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包括直肠癌前侧切除术、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及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等。
临床研究表明,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远处转移率。
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0%~30%的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2~3年内会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⑴。
此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若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可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增加其死亡率。
2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分析摘要】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有多种因素,合理的手术操作是防治复发至关重要的因素,合理术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我科发现综合合理治疗也很关键,有效控制手术后复发的问题是提高直肠癌治愈水平及远期生存率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结直肠肛管癌诊疗直肠癌局部复发指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在原发肿瘤所在部位手术术野肿瘤再次生长。
局部复发易侵犯盆腔内脏器和组织,应积极根治性手术切除,能否再次手术是患者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复发类型主要表现为两种:肠外复发和肠腔内复发。
1 一般资料近5年中共收治直肠癌103例,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共22人,男性14例,10例为中分化腺癌,1例为粘液腺癌,其余3例为低分化腺癌;女性8例,7例为低分化腺癌,1例为粘液腺癌。
肠外复发17例,女性8例,3例阴道内复发,1例伴卵巢转移,3例术野局部软组织复发结节,另2例为盆腔脏器广泛复发。
男性9例,均为保肛术后术野复发。
肠腔内复发5例,女性1例为吻合口复发,男性2例为吻合口复发,2例为吻合口周围肠腔内复发。
2 结果本组病例中有1例30岁女性术后半年肠外复发,盆腔多发结节,大量腹水,未手术4月死亡。
1例52岁术后18月盆腔广泛复发,未手术保守治疗9月死亡。
3例女性患者阴道内复发,1例46岁粘液腺癌,术后3月复查同时发现左卵巢增大,考虑为卵巢转移,阴道内溃疡病理为复发,行盆腔联合脏器切除,行腹壁造瘘,术后2月再次肠腔内复发无手术机会,存活7月死亡。
另2例术后一年半阴道内复发,1例Mile’s术后,局部切除阴道内复发灶配合化放疗效果良好。
男性患者肠外复发者中,1例32岁,粘液腺癌,术野复发合并肝转移,化放疗联合治疗14月死亡。
其余8例二次手术效果好。
肠腔内复发者中,1例男性患者吻合口复发,术前术后均给予化疗效果差,未二次手术生存一年半死亡。
其余4例行二次手术效果良好,生存期均为3年以上。
本组病例中7例为手术因素引起的复发,其中2例强行保肛引起,1例为肿瘤破壁种植,4例和局部切除范围不够和无瘤观念不强有关。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3-0135-03局部复发直肠癌治疗的新进展徐磊*摘要: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难点。
手术完整切除复发灶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有时甚至可能加速病人的死亡,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
因此,针对不同治疗史的病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局部复发直肠癌治疗的重要原则,而综合治疗时机及合理选择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多学科综合治疗*天津市第四医院(300222)2012年4月13日收稿New Progress of Treatment about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XuLei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Fourth Hospital of Tianjin,Tianjin 300222,China)Abstract :Local recurrenc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nd become a clinical research plete surgical resection of recurrent les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Due to trauma,complications,and sometimes may even speed up the patient's death,it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ts indications.Therefore,differen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to tak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odel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 -cer,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ime and a reasonable choice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Keywords :rectal cancer ;local recurrence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 )一般是指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在原发肿瘤手术野范围内发现的与原发瘤病理性质相同的癌灶。
直肠癌局部复发外科治疗策略直肠癌局部复发是影响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局部复发机理是由于肿瘤侵透浆膜面、术中癌细胞脱落、脉管及淋巴结内癌细胞残留、吻合口残留等手术切除不彻底因素造成。
此类的病人会出现盆腔疼痛、出血、下腹部绞痛、便秘、尿道功能异常等症状,同时由于前次手术导致的解剖关系改变及肿瘤局部侵润,使再次手术切除难度明显增加。
复发癌切除范围较原发癌范围广、手术并发症多,治疗效果远不及原发癌的切除。
对于复发癌切除不彻底或者切除范围过大,都可能导致术后创伤增加以及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于局部复发的直肠癌的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应给予综合考虑。
标签:直肠癌;局部复发;外科治疗1.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概念复发通常是指手术后局部再出现的肿瘤,而转移则是指在远处器官出现的肿瘤。
但广义地说,远处转移也是肿瘤复发的一种表现,而且往往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常同时存在。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依据肿瘤生长和浸润的范围分为:(1)中央型。
肿瘤局限浸润盆腔器官组织,但并未到达或浸润盆骨;(2)骶骨型。
肿瘤生长在骶前并浸润骶骨;(3)侧壁型。
肿瘤生长在盆侧壁,并浸润闭孔或坐骨神经等;(4)复合型。
兼有骶骨型和侧壁型。
其中,肿瘤侵犯骶骨及侧壁者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
2.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手术适应证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治疗应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全身化学疗法、区域性动静脉灌注化疗、射频疗法以及放射疗法。
对于每一种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并发症、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病人对于治疗的意愿。
虽然通过放疗和(或)化疗等一些列措施能使病人的疼痛等症状得以改善,但再手术切除复发肿瘤仍是病人获得根治的最好手段。
研究证实,20%~50%的局部复发病人不伴有远处转移,使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未行治疗的直肠癌复发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7个月;而根据受累的脏器行前盆腔脏器切除术、后盆腔脏器切除术或进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后,有文献报道其5年存活率接近50%。
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通过
对100例局部复发患者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手术治疗后生存时间和切除手术的关系以及围术期各种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100例患者R0级切除47例(47%),R1级切除32(32%),R2级切除21例(21%)。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年,其中26例失去联系,随访患者74例。
32例患者死亡。
结论:手术治疗局部复发患者的总体疗效还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研究扩大R0级手术的可行范围,并注重多学科结合提高预后生存时间。
标签:局部复发;直肠癌;手术疗效;预后影响
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做法普遍使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实施根治手术后,复发情况明显减少,但是复发率维持在5%~15%,依然是个不小的概率。
所谓的局部复发是指术后局部发生复发现象,并且没有向远处转移[1]。
如果是局部复发(LRRC)患者,在没有经过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仅能生存半年左右,采用放化疗等方式治疗,也只能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而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而且生存时间达到5年的不足5%。
采用再次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的报道差异很大,本文分析了普通外科接受LRRC手术患者100例病例资料,对手术的效果和预后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LRRC患者在手术前经过CT和肠镜等检查证实复发,男68例,女32例。
年龄26~77岁,平均53岁。
肿瘤采取切除手术之后,有76例采用化疗方式辅助,24例采用放疗辅助恢复。
复发前手术类型:低位前切除术59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41例。
术后5个月~8年复发,平均1年。
其中10例高分化腺癌,49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21例,伴淋巴结转移5例。
1.2 手术治疗方法
针对100例LRRC患者实行手术治疗。
其中局部切除26例,39例腹会阴联合切除,9例实行后盆腔脏器切除,21例实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PE),骶尾骨切除配合TPE手术3例,半骨盆切除配合TPE 2例。
以根治的程度划分,分为镜下无癌残留(R0级)、肉眼无残留(R1级)、肉眼有残留(R2级)切除。
2 结果
2.1 手术根治效果
本组100例患者R0级切除47例(47%),R1级切除32(32%),R2级切除21例(21%)。
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38例,占38%,其中术中大出血(出血量大于2000 ml)9例,术后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障碍11例,8例肠梗阻,5例切口感染,3例为应激性溃疡,2例尿瘘。
无死亡病例,一般死亡病例的原因与肺栓塞等有关。
2.3 随访情况
手术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6例失去联系,随访患者74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6年,32例患者死亡,原因是肿瘤发展。
生存3~5年的患者有3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年;术后再次局部复发45例;单纯远处转移的23例,其中6例单纯转移至肝,8例单纯肺转移,1例单纯脑转移,3例转移全身皮肤,2例骨、肺同时转移,2例肝、肺同时转移,1例脑、肺同时转移;同时合并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者15例。
3 讨论
由于患者的病期已经是晚期,对局部造成很大的损伤,需要多脏器联合切除。
有报道证实LRRC的手术病死率约为 4.5%[2],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5%~68%[3-4]。
死亡原因多为肺栓塞等并发症;由于近几年报道LRRC骶骨联合切除增多,手术的范围和难度都有增大,但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并不明显。
LRRC手术治疗报道中,术后复发率为30%~70%[5],和本组结果相近,疗效还不能完全让人满意。
对LRRC的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0级切除目前值得信赖[3]。
所以,手术前要对患者能否进行R0级切除进行评估,这对判断LRRC患者预后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本文资料分析显示初次手术的方式也和和R0级切除率密切相关。
近几年的LRRC手术疗效还不能尽如人意,也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
不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目的就是提高R0切除率,或补充非R0切除患者治疗减少LRRC术后的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
有临床研究中对LRRC患者行手术联合术前放化疗,结果3年生存率高达81%[6]。
总之,以手术为主配合多学科治疗一定会给LRRC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参考文献
[1] 李桂超,章真,马学军,等.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临床靶体积和正常器官勾画差异性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2] 李昉,颜高姝,徐珂,等.Ⅲ期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放疗的效果分析
[C].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3] 孙文洁,朱骥,章真.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疗3DCRT与IMRT的剂量学比较[C].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4] Park J K,Kim Y W,Hur H.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oncologic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reconnect rectal cancer:impact of patterns of pelvic recurrence on curative resection[J].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2009,394(1):71-77.
[5] 李世正,单吉贤,马振海,等.直肠癌根治术前辅助放射治疗随机研究的Meta分析[C].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6] Polglase A L,McMurrick P J,Tremayne A B. Local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anterior resection with principally blunt dissection for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and rectosigmoid[J].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2001,44(7):94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