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人体健康》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环境与健康课后感悟心得
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
上周我参加了关于环境与健康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首先,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角度入手,对环境进行污染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大气污染会导致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噪音污染会产生噪声干扰,影响人们的睡眠等。
同时,人体的健康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环境,比如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用水的量会变多,会加快水循环,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也是同样的情况,当人们的活动增加时,排放会更多,导致空气污染等。
其次,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注意节约用水,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不要污染环境。
另外,我们要多多关注环境污染的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最后,我希望大家一起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健康,努力改善环境质量,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绿色的!
祝您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环境与健康学习心得体会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公选课就要结束了。
这是第一个学期开始上公选课,上完这公选课后感受还是蛮深的。
由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与健康这一块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它。
真正的去学习后发现收获巨大。
这门课程让我清楚的了解了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环境的状况,环境与我们的健康直接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去注意和重视的问题等等。
这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更加注重这方面问题,随时去关注环境。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还包括现代生活用品的科学配置与使用。
而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而人一出生,就要健康的活着。
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
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
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
经过一学期的《环境与健康》的学习,让我从广义的范围理解到人类的健康不仅与食品安全、居住环境、水体环境和大气环境有关,还与土壤环境、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微量元素和环境化学品有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见,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污染环境很简单,但是保护环境却很艰难。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出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今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才能让我们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拥有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48课程名称:环境与健康英文名称:En vir onment and Health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学时:18学分:1.0适用对象:全院各专业各年级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环境与健康是一门跨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应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影响。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从而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3.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4.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
5.熟悉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1•主要内容: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环境与健康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的构成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了解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熟悉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1 •主要内容: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敏感人群、环境因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健康影响的类型(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敏性、三致作用);流行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
《环境与人体健康》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0110239
课程名称:环境与人体健康/Environment and Health
学时学分:15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环境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开课部门:应用文理学院环境系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环境与人体健康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主要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大气、水、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掌握室内空气各种污染因素的健康效应和评价方法。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环境与人体健康涉及到的基本原理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工程等课程相互联系,通过对环境污染检测与人体健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理论基础课有更深的理解,并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检测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Ⅰ.教学内容
1、健康与影响健康的诸因素
2、环境污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3、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Ⅱ.教学要求
了解健康与影响健康的诸因素,环境要素对人体影响的程度,理解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Ⅲ.教学重点
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Ⅳ.教学难点
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标准
第二章环境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Ⅰ.教学内容
1、非金属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2、金属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3、有机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4、放射性污染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Ⅱ.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特点,理解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掌握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Ⅲ.教学重点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Ⅳ.教学难点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章室内污染与人体健康
Ⅰ.教学内容
1. 各种污染因素的健康效应。
2. 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3. 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
Ⅱ.教学要求
掌握室内各种污染因素的健康效应,掌握室内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Ⅲ.教学重点
室内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Ⅳ.教学难点
室内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
五、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一:《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作者:龚著革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教材二:《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检测手册》
作者:宋广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教材三:《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
作者:周中平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参考教材四:《健康与环境》
作者:(日)斋藤和雄编,刘仁平贾刚田译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面授为主,结合讨论与自查文献。
考核方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