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杭州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317.50 KB
- 文档页数:8
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0-3岁婴幼儿“成长俱乐部”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徐红英完成时间2006.2—2007.2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单位及职务、职称杭州市紫荆幼儿园园长中高通讯地址及电话上塘路紫荆家园内课题名称: 0-3岁婴幼儿“成长互助团”的建构与实践研究0-3岁婴幼儿“成长互助团”的建构与实践研究引子许多研究者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出发,指出了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学前教育要下延到0岁。
部分城市陆续出台了有关幼儿园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均提出了三岁以下婴幼儿教养问题,学前教育从零岁开始成为现实。
我国大部分0-3岁婴幼儿靠祖辈、父母或保姆抚养,婴幼儿的教育场所基于家庭中,接受来自带养人员的单独养育,缺乏相互间的联系和沟通。
祖辈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仅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去带孩子;家庭中保姆的文化层次偏低,以照顾儿童生活为主的保护者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更多关注孩子的体魄健康与发育;年轻的母亲在产假期中照看子女,她们不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养育子女的经验,常常感到育儿的困惑,没有来自外界的教育援助。
从家庭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行为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误区看,寻求一种拓展式的合作互助教育模式,对家庭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让低龄幼儿接受科学的养育,已迫在眉睫。
我园过去三年的家园合作研究,吸引了一部分家长参与我们的教育工作,因为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活动慢慢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小群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试图通过“成长互助团”,以低龄教育开发为宗旨,邀请支持教育事业的家长及热心人士,与教师共同确立教育目标,根据婴幼儿成长需要,运用各类资源,为家长、孩子提供游戏学习、交流合作等活动平台,拓展早期教养内容和方法,改变婴幼儿教育现状,做好托幼衔接,提升低龄幼儿带养人员的家教能力,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一)构建“成长互助团”是最终促进婴幼儿发展的一种选择。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4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结果的通报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4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结果的通报杭政办函〔2015〕2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2014年,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和市有关部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好项目落实,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经考核,并报市政府同意,现对2014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希望考核先进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为榜样,切实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4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先进单位名单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3月23日附件:2014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先进单位名单一等奖项目名称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委,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持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委、市城投集团、市地铁集团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人防办、市物价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公安消防局、市气象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市交投集团、市公交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建立便民E邮站杭州邮政公司市经信委、市邮政管理局二等奖项目名称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提升饮用水质量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爱卫办市经信委、市林水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城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优化小区居住环境市城管委、市爱卫办、市城投集团市卫生计生委、市燃气集团,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推进养老助残服务市民政局、市残联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三等奖项目名称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提升城市河道水质市建委、市城管委市林水局、市环保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丰富城乡文体生活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杭州图书馆,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加强雾霾治理市建委、市园文局、市城投集团市国土资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人防办、市钱江新城管委会、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地铁集团、市公交集团,各区政府(管委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林水局、市商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杭州检验检疫局,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结束——。
浙江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研究成果申报书SC(2014)067寻找“学”的证据——基于“学习活动”观察的普高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课题组成员组长王贤明鄞州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执笔王红元鄞州中学教科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成员王仕杰鄞州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隆升台州学院教授鄞州中学原教师王高波鄞州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廖旭杲鄞州中学教务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沈惠君鄞州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内容提要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对照实验法等,旨在通过观察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活动证据,以审议教师“教”的合宜性、有效性内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1.“学”的证据项目的内容选择与分类建构研究。
(1)确立了自主学习、互动学习与学习习惯的三个学习方式。
(2)确立了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估三个观察阶段,求得对应的学习起点、过程与结果的证据。
(3)确立了“学习需要”“基础性经验”“过程性经验”等观察维度。
2.“学”的证据寻找和记录及相关分析研究。
(1)以“学习起点”和“学习需要”间的差距,介入“基础性经验”分析,为教学设计的坐标。
(2)以“学习过程”和“关键事件”,有效关注和保持“兴趣”,把握潜在趋势、动机和结构。
(3)以“学习结果”的评估与分析,推断学生的上课态度、作业态度、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检查学生的领悟程度。
3.基于“学”的证据的教学改正策略实施研究。
(1)构建学习组织,设计学习流程,提供学习方法,设计编制学习方案等以“学习”为主体的前置教学模式。
(2)开展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估、修正的循环研究。
(3)开展基于“学习结果”诊断的行为改进或补救。
一系列的研究行动,使本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找到了促进“学”的发生的证据。
本研究深化了“学习活动”的分类观察,获取了促进“学”的发生的证据,为教师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了学理和实践支持。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4年度研究课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4.01.23
•【字号】浙教办教科〔2014〕6号
•【施行日期】2014.0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
研究课题的通知
浙教办教科〔2014〕6号
各设区市及义乌市教育局、教科规划办,各有关高校:
根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939项课题被列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研究课题,其中:高校年度规划课题436项、各市年度规划课题359项、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82项、体卫艺专项课题62项,现予公布。
年度规划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和体卫艺专项课题的管理办法与年度规划课题相同。
立项时间从文件公布之日起计算。
原定研究周期多于1年的课题立项后应按规定,对原研究计划作出必要调整,并按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希各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认真组织实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不断提高课题研
究水平。
附件:1.浙江省教科规划2014年度(高校)研究课题目录
2.浙江省教科规划2014年度(各市)研究课题目录
3.浙江省教科规划2014年度农村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目录
4.浙江省教科规划2014年度体卫艺专项研究课题目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年1月23日。
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分层教学方法和培养整体思维的有机结合————化学教学研究报告【报告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呼唤高素质学生的培养。
本课题就分层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阐述了立题依据、课题的理论意义以及课题组成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具体工作:①认知序、知识序和教学序的辨证统一;②重视非智力因素,提升化学学习的潜能;③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再现学习的过程和系统;④积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让分层有效、整合成功;⑤新教材中分层教学和思维整合的有效体现等。
伴随以上教学研究过程,课题组成员在全方位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学力——化学意识、化学思维、化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分层教学整体思维有机结合过程系统一、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1、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家长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然对老师的教学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虽然老师越做越累,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施教者没有一个放眼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体系,导致学生接受训练不够全面,体验科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不够充分,知识整合没有到位,更不要说形成可持续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智慧的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形成智慧,而不是单纯的储备知识,是在于造就智力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者,而培养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固然离不开知识,但知识的增长并不必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教育和训练来实现。
而化学思维方法教育和训练就要重视再现化学学习的过程和形成、重视再现化学学习的系统和结构。
3、分层教学和思维整合的哲学关系分层教学和思维整合的关系即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整体是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强化对局部特征的研究,目的在于强化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因此整体方法离不开对局部的深入剖析——要采用分层教学。
关于公示2014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普教)评比结果的通知2014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普教)评比,经专家初评、复评及第三方“查重”,现将结果予以公示(见附件)。
本次活动收到教学论文2049篇,评出获奖论文925篇,其中一等奖186篇,二等奖327篇,三等奖412篇,获奖面占送评论文总数的45.1%;收到教研课题157篇,评出获奖课题72篇,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35篇,获奖面占送评课题总数的45.9%公示时间为2014年10月28日至2014年11月3日,联系电话:,联系人:吕全胜附件: 2014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普教)评比公示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二○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附件:2014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普教)评比公示教学论文(共925篇)中学语文一等奖(共 14 篇)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精研文本,上一堂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盛旭峰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开发合宜的写作练习——高中写作教学新思考谢昆杭州建兰中学(上城区) 从“素材”入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劳新华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江干区)关注学生“学习起点”重构小班化语文课堂杜凯媚杭州文澜中学(拱墅区) 紧紧抓住语言的缰绳——基于语言矛盾分析实施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沈华杭州文晖中学(拱墅区) 把准古诗词曲教学的有效入口江建红萧山戴村镇中(萧山区) 有效感悟:为阅读教学撑起一方晴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丁维萧山二中(萧山区) 超市style——新课程背景下高一语文作业设计探究钱玲玲萧山二中(萧山区) 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初探朱莹余杭区临平一中(余杭区) 在文化建构中实现文言文深度解读的策略研究李秀蓉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临安市) 厘清要素、聚合变量、贯通流程、优化策略——关于个性化阅读教学功能效应的探究与实践周日山临安中学(临安市) 生活语文沟通心灵王燕琴富阳市第二中学(富阳市) 七次教案修改中浅谈《论语》教学法祝毅娟富阳市鹿山中学(富阳市) “学案导学”下的课堂“导与学”的融合与归一周晓群二等奖(共 24 篇)杭州四中(市属) 谁是文本品质的呈现者刘群杰杭州师大附中(市属) 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升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尝试与思考徐英萍杭州第十四中学(市属) 选修课程活动模式设计举隅朱燕杭州学军中学(市属) 一堂高中语文翻转课的教育叙事研究杨凯锋杭十中(上城区) 基于网络平台的假期作文的有效训练董萍杭州建兰中学(上城区) 电影校园课程操作体系设计、实施策略及关键点王旭东杭州江城中学(上城区) 初中语文“自主式学习”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钱江杭州清泰实验学校(上城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思考黄晶杭州市朝晖中学(下城区) 此中有真意欲辨自有道——借“作者意”丰富科普说明文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张岚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下城区)打破文学作品阅读“隔”局,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李洁斐杭州四季青中学(江干区) 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有效策略研究唐俏瑛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西湖区) 本色心为上质朴意为先——倡导本色作文,提升写作水平方园芳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开发区)文学类作品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情感体验策略研究宋慧君萧山八中(萧山区) 高三作文精准升格的实践研究陶聃萧山八中(萧山区) 紧贴文本肌理,巧搭阅读阶梯徐萍萍萧山十一中(萧山区) 序列化:高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抓手姚红萍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余杭区)文本解读:在细密上下功夫赵荣美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余杭区)要说爱你不容易-高中文言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孔德珺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余杭区) 众里寻她千百度-选修课程教材中外短篇小说欣赏开发的行动研究应健余杭区临平第三中学(余杭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六步导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陈香莲临安中学(临安市) 善教应使继其志,金针还虚度与人俞志文富阳市第二中学(富阳市)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微调对作文训练的启示张幼萍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富阳市)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作为——由一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俞萍蓉桐庐县凤川初中(桐庐县) 以写作为指向的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初探申屠国忠三等奖(共 29 篇)杭州四中吴山校区(市属) 教师阅读,引领语文学习方式的突围——基于本人若干教学案例的研究江建宏杭州七中(市属) 探究高中诗歌教学的"梯度" 斯剑鸣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管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功能占晓娟浙大附中(市属) 从经典课文中寻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模糊的策略樊一君杭州源清中学(市属) 激发兴趣增强实效喻霄骐杭州源清中学(市属) 一节高考作文立意指导课的反思蒙佩强杭州拱墅区教研室(拱墅区)微亦足道——浅谈微电影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胡培兴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西湖区) 《导学课堂模式下有效提升初三语文后1/3学生学业水平的实践研究》骆欣苗杭州十五中教育集团(西湖区)引导提升语文活动品质,探究尊重学生生命价值许棣杭州浦沿中学(滨江区) “节外生枝”也精彩——由“猫吃芙蓉鸟是一个常识”引发对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的思考沈青青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开发区)亲近语言,回归文本,造就精彩课堂汪力宏萧山河上镇中(萧山区) 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徐飞波萧山所前镇中(萧山区) 起始于“学”,精彩于“教”——基于学情之阅读教学中“学与教”有效衔接整合的实践研究秦明义萧山所前镇中(萧山区) 向思维的“深水区”蔓溯秦明义萧山十中(萧山区) 公开课的那些事儿——由“同课异构”《老王》一课引起的反思陈栋萧山十中(萧山区) 嫩蕊商量细细开明年春色倍还人——新课程背景下积极作文的构想与初步实践周金敏萧山新围初级中学(萧山区) 初中情境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韩玉蓉李晓辉杭州天目外国语学校(临安市) 挖掘文本深度,提升思维品质——文学类文本主题深读策略的实践与思考张杰临安市实验初中(临安市) 让文言课堂“活”起来——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毛爱华临安市天目高中(临安市) “先写后读,以读促写”写作教学的初步探索陈冬玲临安中学(临安市) 高三语文总复习的美味设计郑忠红王秀丽富阳市场口镇中学(富阳市)基于小说教学自主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陈晓松富阳市第二中学(富阳市) 向“鱼与熊掌兼得”努力王春平富阳市第二中学(富阳市)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实践反思孙林芳富阳市贤明中学(富阳市) 趣味盎然余音绕梁——语文“有效导趣教学”实践研究黄俊王仲波桐庐县三合初中(桐庐县) 运用学习目标导航点亮自主学习明灯方近奂桐庐县实验初中(桐庐县) 利用创意评改提升初中生写作水平的实践研究蓝春莲淳安二中(淳安县) 材料开掘,成就写作教学的高效与精彩赖成钢淳安二中(淳安县)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片段作业设计的探索和实践赵丹丹中学数学一等奖(共 12 篇)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机会带来的教学成长感悟詹爽姿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整边倍角三角形及其探究曹武庆杭州第十四中学(市属) 手持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严兴光杭州第十四中学(市属) 探求课本中的规定朱微杭州源清中学(市属) 数学解题认知模式下的数学解题教学王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杭州中学(上城区)“反例构造”的本体性知识与教学策略研究谭凤斌杭州启正中学(下城区) 立足基本图形凸现数学本质俞柳英杭州市翠苑中学(西湖区) 初中数学解题变题编题的研究与实践郑永杰陆建成萧山虎山路初级中学(萧山区) 面对“无图”题,不能“束手无策”——有效提升学生几何作图能力的策略研究和实践汪成立萧山三中(萧山区) 高中数学教学中微探究的实践与思考杨林军萧山中学(萧山区) 基于PCK理论优化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五环节的实践研究李金兴萧山新湾初中(萧山区) 构建“4-6-5”模式,打造高效复习课堂洪凯孙丽二等奖(共 19 篇)杭高(市属) 关于开设选修课《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的可行性研究刘宏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基于 APOS理论的“任意角”概念教学实践与反思章怡杭州七中(市属) 理解+引领=飞跃--基于美术特色学校针对美术生思维模式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章煜杭州第十四中学(市属)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在教学中的作用王业奇杭州市风帆中学(下城区) 近几年杭州市数学中考卷对教学的启示郑松茹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江干区) “学生先行”,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蔡利红杭州市景华中学(江干区) 神奇三角板魅力数学园——三角板在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和“中考试题”中的应用宋晓阳杭十五中教育集团西溪中学(西湖区)中考分析之“交互式对话模式”的实证研究俞澜杭州民办东方中学(西湖区)数学课堂中,PPT使用的误区分析和改进策略王义海杭州市上泗中学(西湖区) 助力愈大涨力愈大——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推进初中数学作业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林宣良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西湖区)基于“HPM思想”的数学史校本课程设计何军萧山戴村镇中(萧山区) “深度”引领,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领策略体系的构建与探索席金柯萧山所前镇中(萧山区) 基于“三层级”推进的初中数学回家作业个性优化设计研究娄建军萧山五中(萧山区) 结构观下的数学解题与教学研究沈良余杭区临平五中(余杭区) “题组——反思”教学模式在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陆峻华建德航头初中(建德市) 说题训练:提升初中学生数学说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黄建平傅三君桐庐中学(桐庐县) 用问题滋润课堂,促思维提升能力王燕萍淳安中学(淳安县) 三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程恒元淳安汾口中学(淳安县) “五步导学”模式下的数学生本课堂——小组合作生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徐新生三等奖(共 26 篇)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精心预设,精彩生成金洁杭州四中(市属) 主体性教学视角下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步一隽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创造性数学活动案例探讨任旭英杭州第十四中学(市属) 数学选修活动课堂精彩纷呈——例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项目活动学习”选修课程开发顾予恒杭州江城中学(上城区) 实施多元互动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赵皎如杭州文晖中学(拱墅区) 解析课堂问题结构,提升教学有效性——基于两堂研修课的反思肖玉聪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西湖区) 和而不同,乐而不松——从“问题设计”出发,紧扣“思维开放”,以“有效”为归旨的思考课堂设计研究徐斌华杭州西兴中学(滨江区) 五步法——有效利用初中数学学习中错误资源肖冬宝萧山靖江初中(萧山区) 明确导向正视问题注重能力有效选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的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选题策略研究董巨江萧山浦阳镇中(萧山区) 五个策略,架构导学案——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的课例研究与实践俞百灵萧山九中(萧山区) 和谐互动发展——高三数学“生态型”复习课堂的实践与研究陈勇萧山三中(萧山区) ABCD,有的放矢——浅谈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在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安月华陆东明萧山三中(萧山区) 新疆内高班预科与高中数学有效衔接的策略金力飞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余杭区)影响解题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与对策分析万婷婷余杭高级中学(余杭区) 推陈出新注重思维凸显能力——2013、2014浙江高考数学客观题的解答与教学启示盛立忠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余杭区) “趣”味无穷,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实验”的实践研究胡奇临安市昌化中学(临安市) 高中数学“学生说题”实施初探方丽娟临安市昌化中学(临安市) 有“舍”才有“得”——新课改中高中数学老教师的教学调查研究汪明临安市锦城二中(临安市) 初中生在几何信息提取与加工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汪秀丽临安市天目初中(临安市) 运用“四则运算”激活初中数学课堂乐丰平临安中学(临安市) 一道向量题的研究性学习殷华富阳市永兴学校初中部(富阳市)课堂有效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冯剑富阳中学(富阳市)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文科数学中函数与导数的考查方式研究陈晖建德寿昌中学(建德市) 高效课堂中的“追问”策略探究吴穷思桐庐县城关中学(桐庐县) 优化缺失反思引领徐德川淳安南山学校(淳安县) 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精彩——“同课异构”观下三堂数学课的赏与析王黎强中小学英语一等奖(共 16 篇)杭高(市属) Why、Illocutionary force和文章主旨徐慧杭高(市属) 优化词块教学法在高三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及思考汪藿杭州四中(市属) 从"双元结构"理论角度探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金琼瑶杭州学军中学(市属) 高中英语戏剧选修课程ACP教学模式的建构应机巧杭州源清中学(市属)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赏析教学徐兰燕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市属) 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孙纯红范丽芳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江干区) 植入语篇教学,激发phonics教学活力——《字母“Uu”》为例的 phonics课堂教学微探林子琪朱佳萧山八中(萧山区)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英语文本解读及活动设计研究叶德芝萧山六中(萧山区) 深层解读文本,提高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以NSEFC1—7模块的阅读课为例卢华萧山五中(萧山区) 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循环提升词汇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章爱奉余杭第二高级中学(余杭区)依托选修教材文本,拓展阅读理解训练魏小平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余杭区)让“支架”理论走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康晓雯临安市晨曦小学(临安市) 巧取舍设语境重语用——小学英语Recycle板块教学策略研究陈益娇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桐庐县)农村小学英语书写教学的实践研究陈海燕桐庐县实验小学(桐庐县) “画”语“话”语——例谈“图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妙用王霖桐庐中学(桐庐县) 基于初高中衔接教学的“bottom-up”阅读模式有效性探究叶新二等奖(共 27 篇)杭高(市属) 高中英语坐标式分类阅读教学模式在选修课中的应用阳云兰杭州四中(市属) 整合运用输入假设理论和图式理论于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朱艾杭州四中吴山校区(市属)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表演”的实践与思考李沭劼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高中英语记叙文文本阅读CAUSE教学模式的探索唐云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例谈英语诗歌赏析在高中英语选修教学中的实践徐丽杭州师大附中(市属) 基于本土文化推介的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和实践童小兰北师大附属杭州中学(上城区)九年级英语话题复习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陈倩杭六中(上城区) 谈初中英语课堂“结尾环节”的有效处理策略汤平杭六中(上城区) 问题驱动式教研组活动的实践探索吕益群杭州江城中学(上城区) 初中英语听力微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朱晔菲杭州胜利小学(上城区) 小学英语高段语篇教学中生词处理的策略研究初探——以PEP高段教材为例周燕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下城区) 精雕细琢,再构精彩——例谈基于PEP新版英语三年级教材的文本再构策略冯健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江干区)学程导进理论在技术支撑下英语学习模式中的应用徐磊杭州翠苑一小(西湖区) 开口说英语——小学口语教学校本实践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吴幼春杭州公益中学(西湖区)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课堂实践研究霍春香杭州市翠苑中学(西湖区) 拨开乌云见彩虹——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行为的诊断与对策刘瑞平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西湖区) 亦评亦教惊喜不断——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有效评价途径的实践研究邬晓菲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西湖区)有效提问——课堂教学的”助推器”吕枫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西湖小学(西湖区)突出玩演思想,渗透建模教学余德慧杭州市长河小学(滨江区) 谈小学三年级低段字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新教材改版后“J、K、L”三字母教学为例褚燕萍萧山二中(萧山区) 英语的多样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高中开设英语多样化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徐华娣余杭区仁和中学(余杭区)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沈燕飞临安市於潜一中(临安市)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探微胡卫琴建德新安江中学(建德市) 基于拓展的“高中英语美文阅读与赏析”选修课程的开发初探马慧敏建德严州中学新校区(建德市)高中生英语初步修辞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刘晓燕建德严州中学新校区(建德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处理的实践研究蔡笑微淳安中学(淳安县) 创建个性化语料库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方文霄三等奖(共 34 篇)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高中英语教材的自主改编与课例反思汪云帆杭州四中(市属)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模拟试题的命题研究金俊学杭州四中(市属)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唐琳菲杭州四中(市属) 微课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卢青青杭州第九中学(市属) 普通高中提高学生英语的人文素养的尝试姚宝丽杭州师大附中(市属) “四两拨千斤”,听力高考“天堑”变通途孙丽芬杭州师大附中(市属) 高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使用现状及问题研究陈涤英杭州师大附中(市属) 高中英语形成性评价设计之课堂运用毕小亮杭十中(上城区)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例谈李苓杭州江城中学(上城区) 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朱其英杭州开元中学(上城区) 以课标话题为主线的九年级英语单元整合自主式复习研究朱瀛之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江干区) 单元文本再构整体优化语用——以“what would you like?”为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杨蔚沈平杭州四季青中学(江干区) 基于“TFU”教学理念持续性评价模式,提高英语作文“二批”有效性的实践与初探李玉红杭州市和睦小学(拱墅区) 听辩替:谈低段学生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策略韩维杭州文澜中学(拱墅区) “引”、“融”、“练”三结合——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进行词汇和语言表达形式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陈梦妮浙江省教科院附小(拱墅区) 英语词汇教学巧变身——基于故事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探微吴莲凡杭州文一街小学(西湖区) 心随文动妙笔生花——依托PEP高段主题文本进行随文练笔的实践研究姚一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滨江区) “音”先“名”后得天独厚——“发音先行”在小学低段英语字母教学中的尝试朱海燕萧山所前镇中(萧山区) “教学生学”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魏筠萧山中学(萧山区) 多元体验英语单元主题,全面提升学生读写素养唐菲菲萧山渔浦小学(萧山区) 小学英语毕业班话题式复习的实践研究华芳余杭高级中学(余杭区) 2013年9月PETS二级英语听力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徐一珠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余杭区)初中英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尝试吕勇民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富阳永兴学校初中部(富阳市) 例析“具体、清晰、可实现”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现鲍闽芳凌旭群富阳市实验中学(富阳市) 基于过程导向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黄晓辉富阳市永兴学校初中部(富阳市)初中英语流畅教学初探凌旭群富阳中学(富阳市) 千锤百炼,转身遇到她——以一次磨课经历谈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策略黄斐建德更楼初中(建德市) 多元视域下拓展英语“单元主题”阅读材料的实践研究吴世娟建德下涯中心小学(建德市)友情日记:提高小学高段英语课堂练笔能力的尝试王益萍建德新世纪实验学校(建德市)初中英语朗读活动在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沈雅芬建德严中梅城校区(建德市)高三英语阅读理解讲评策略探究黄芳建德洋尾初中(建德市) 语段训练在英语中考前复习课中的运用策略周璐淳安中学(淳安县) 合作听写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杜建超淳安汾口中学(淳安县) “1+2+3”合作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郑建意中学物理一等奖(共 3 篇)杭州四中(市属) 用实验探究根治电学顽症刘小训桐庐中学(桐庐县) 提升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效率的实践研究张华淳安中学(淳安县) 采取“矫正卷”模式,提高试卷讲评的实效余文生二等奖(共 9 篇)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 指针式多用电表欧姆挡的设计原理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讨论陈赛杭州四中吴山校区(市属) 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功的复习》的一点思考与推进王志军杭州第十一中学(市属) 巧妙设置问题链激活学生物理思维谢海艳萧山八中(萧山区) 高三物理习题改编测试的研究与实践寿世海萧山八中(萧山区) 以学定教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过程的实践研究方燕燕萧山二中(萧山区) 错误分析对物理教学效果的探索及思考孔海燕萧山六中(萧山区) 挖掘高中物理阅读材料教育功能的研究与实践何必井萧山十一中(萧山区) 搭建沟通之桥——完善物理学习与学生之间的便利交通滕建锋余杭高级中学(余杭区)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景转化与创设王爱强三等奖(共 10 篇)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市属)体验探究过程,感受科学方法,提升探究能力陈赛杭州四中(市属) 提升高三实验二轮复习有效性的教学实践和思考齐国元。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4.06.23•【字号】浙人社发[2014]92号•【施行日期】2014.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92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现将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课题负责人要按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一般课题,请各单位务必于2015年5月30日前报送结题。
结题材料包括:申报材料的基本情况表、立项通知中的立项号和标题页复印件、课题成果(成果名称必须与立项标题一致,以发表论文结题的须提交刊物原件供验审),一式3份装订成册并同时报送电子稿,L2014开头的报送省劳科院,R2014开头的报送省人科所,逾期不予受理。
未能按时完成课题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通讯地址:杭州市古翠路50号省人力社保大楼(邮编:310012)。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联系人:徐红梅联系电话:85211016邮箱:*************.cn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童素娟联系电话:88399638邮箱:******************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6月23日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一般项目L2014A001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陈谷纲,浙江大学L2014A002数据标准化对医保服务提升作用研究,梁俊,浙江大学L2014A003浙江省大病保险与长寿风险相关性研究,刘晓婷,浙江大学L2014A004大学生职业未决影响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陈国宏,浙大城市学院L2014A005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调研分析,胡哲,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6在杭高校大学生创业企业存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叶城均,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7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效应研究,吴莉云,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8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周炳,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9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何星舟,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10双重产业转移中长三角地区代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对策研究,王晓萍,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1大学生就业创业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周翔,浙江工商大学L2014B012基于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吕阳,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立体模式构建,周钰,嘉兴学院L2014A014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及其治理研究,潘敏,绍兴文理学院L2014A01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研究,胡芳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6浙江省大学生小微型创业风险评价模型及管理方式研究,陈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7区域性创业文化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融入机制研究--以浙商文化为例,邱雷鸣,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8基于“两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谢云锋,丽水学院L2014A019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郑秀梅,丽水学院L2014A020基于法律风险视角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研究,林朽,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1基于“虚拟学院”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实践研究,方义桂,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2文化产业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研究,吕朝亚,浙江科技学院L2014A023高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准入匹配的比较研究,王媛,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4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基于融入度测评视角,黄小灵,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5文化学视角下体育行为对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余新苗,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6浙江省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叶丽娜,杭州万向职业技术院L2014A027应用大数据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路径研究,陈红敏,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8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9基于校企互惠式合作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途径研究,范黎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0高校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陈林,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1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王一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2和谐视阈下民企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的研究,王立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3企业年金的法律支持制度研究,王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4“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吕侃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5电子商务环境下促进高职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的实证研究,吴红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6浙江省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王益尔,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7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包卫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8浙江省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体育硕士为例,张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9浙江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体系研究,姚向珍,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0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姜明伦,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1浙江地方政府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的职能定位研究,赵洪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2我省90后农民工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饶君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3收入来源对浙江居民收入增长贡献度研究,王生云,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A044医疗保障对重大传染病诊疗补助状况及对策研究,陈松华,省疾控中心L2014A045“用工荒”背景下的柔性化管理研究,张建华,广厦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6浙江省高校微信就业平台建设研究,李佳佳,浙江传媒学院L2014A047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王凌,宁波市委党校L2014A048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构建,于施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9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研究,张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0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朱伯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1浙江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研究,王瑞荣,绍兴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2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研究,王海红,浙江越秀外语学院L2014A053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创业模式与平台研究,袁江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4“售后服务”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张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5教育生态理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何雪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6完善创业制度环境促进青年群体创业,董叶英,省就业局L2014A057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问题研究,黄佳莺,省劳科院L2014A058浙江省技工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王丽慧,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L2014A059创新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研究,曹永平,杭州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0完善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研究,曹挺,临安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1初创业者创业导师选择“双向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王海波,长兴县人力社保局(二)资助项目L2014B001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张林,杭州市就业局L2014B002浙江大学生创业激励政策研究,胡晓东,江干区人力社保局L2014B003浙江省创业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评价--以绍兴市为例,邵泓,绍兴市就业局L2014B004创业生态链、创业聚集与创业发展研究:机理分析与案例比较,黄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B005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浙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于海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B006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学院二、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类(一)一般项目1.公共行政管理与服务R2014G001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府市场边界界定与公立医院发展,程小平,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R2014G00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适度规模探索--以杭州市12333为例,郑晓哲,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咨询服务中心R2014G003基于逻辑框架法的政府投入人才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翁曦勉,浙江工业大学R2014G004政府化解网络舆情能力研究,方海涛,嘉兴学院R2014G005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和措施研究--以宁波为例,张陶然,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06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比较及优化研究--以浙江省地方政府购买社区服务为例,马隽,浙江工商大学R2014G00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胡榕,浙江农林大学R2014G008基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视角的基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韦余东,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2014G009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研究,洪赞,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G0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典型案例,崔起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4G011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失位研究,韦晓蓓,浙江财经大学R2014G012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研究,邵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2014G01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以宁波为例,葛红军,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14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机制及协同发展研究,蔡伟,宁波工程学院R2014G015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新探讨,杨宁,浙江海洋学院R2014G016城市品牌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企业人才引进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陈翔,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G017大学生“村官”成长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严勇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人才与人才队伍建设R2014R001校企联盟互动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为例,胡蝶,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2基于战略缺口理论的“职业适应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梁辰浩,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3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孙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04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李东华,浙江工业大学R2014R005基于CBE模式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吴晓涵,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6浙江省旅游企业人才安全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田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7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基于产学合作视角,周鸣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8温州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及其创新人才支撑体系研究,董黎晖,温州大学城市学院R2014R009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育及国际经验借鉴,王扬眉,浙江万里学院R2014R010浙江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贺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2014R011职业教育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祝蕾,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2基于外贸风险防范的高层次外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邵作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3基于“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胡俊,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4“五位一体”促进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研究,杜金玲,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5基于转型升级的浙江高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刘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6基于胜任力体系的浙江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研究,魏晋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7高端领军人才项目产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嘉兴市为例,刘莉,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8校政企研协同参与的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王妙娟,浙江公路技师学院R2014R019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宁波市为例,许锁迪,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0浙江外贸型人才结构变化趋势研究,耿浩,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1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陈秀,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2电子商务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成路径研究,龚松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3浙江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协同成长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陈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4杭州IT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和校企深度合作实证研究,李清平,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5高职院校工业设计类人才培养研究,钱慧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6小微企业软件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对策研究,朱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7浙江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傅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28基于“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体系研究,温雷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9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赵晶,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4R030区域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朱淑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1人才集聚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张鹏,浙江传媒学院R2014R032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措施的测量、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廖中举,浙江大学R2014R033浙江省中小企业人才开发投入激励机制研究,陈汉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4人才增长因素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中的定量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朱丽萍,宁波大学R2014R035浙江动漫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供给机制与人才成长环境优化研究,张月月,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6义乌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崔轩玮,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7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建设研究,李茂松,绍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8高校跨文化人才素质提升策略研究,谢怡,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39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一,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40 “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罗水秀,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41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评估研究,陈水良,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2 “人才特区”建设与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潘源源,温州龙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3舟山群岛新区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研究,钟淼,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4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龚琦,安吉县社保局R2014R045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管瑜珍,浙江警察学院R2014R046企业高技能人才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鲍国荣,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7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与效能研究,丛国栋,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8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研究,夏江峰,杭州师范大学R2014R049企业人才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章迪平,浙江科技学院3.人事工作与制度改革R2014S001推进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研究,陈荣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2014S002 EAP在浙江民办高校的应用研究,原伟霞,浙江树人大学R2014S003浙江省属高校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童珊珊,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4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背景下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罗斌,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5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成效与对策研究--以湖州市为例,任强,湖州师范学院R2014S006基于能力和业绩评价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陈慧,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2014S007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崔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08博士后研究人员绩效评估方法研究,齐嘉阳,浙江中医药大学R2014S009高校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研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林慧,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0岗位设置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张道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1人力资源视角下的高校职工激励研究,张妮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2高校人事代理制度优化管理探析,范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3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过程化”培养与鉴定模式研究,王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4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驱动研究,黄莉,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发展中心R2014S015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大学英语教师为例,黄乐丹,中国计量学院R2014S016岗位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准入及退出机制研究,姜艳,浙江理工大学R2014S017基于产业升级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郑文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8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信用评级方法研究,陈树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S019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马晓芸,浙江农林大学R2014S020宁波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林雅莲,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资助项目R2014Z001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保障理论研究,米红,浙江大学R2014Z002政府推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杨晓刚,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03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研究,瞿孝志,杭州城市学研究会R2014Z004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童嘉,浙江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R2014Z005高层次人才向创新驱动一线集聚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颜青,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6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研究,张湖东,浙江财经大学R2014Z007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流动、竞争、激励机制研究,张清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8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黄菊火,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R2014Z009浙江产业集群对高层次人才驱动聚集效应研究,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4Z010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研究, XXX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2014Z011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研究,梅胜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12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标准研究,殷宝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杭州市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3•【字号】杭政办函[2014]19号•【施行日期】2014.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杭州市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4〕1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杭州市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年度目标衔接工作,认真编制实施项目的年度形象进度计划、预备项目的年度前期工作计划及新开工项目的节点计划;要督促各项目建设单位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2月13日附件:杭州市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一、实施项目(共406项)(一)发展平台(11项)。
1.未来科技城(海创园)配套设施项目2.青山湖科技城建设项目3.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建设项目4.临江新城配套设施工程5.钱江世纪城配套设施项目6.上城区都市型工业基地项目7.北部软件园项目8.浙大科技园老和山区块建设项目9.远大住工现代建筑产业园项目10.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及配套设施项目11.浙江传化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二)基础设施(46项)。
1.交通治堵工程(1)杭长客运专线工程(浙江段)(2)杭黄铁路项目(浙江段)(3)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工程(4)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5)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6)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7)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8)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9)临金高速公路建德至金华段工程(10)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工程(11)杭州绕城公路下沙互通至江东大桥高速公路工程(12)杭长高速公路延伸线工程(吉鸿路)(13)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至白沙关建德段工程(14)杭州绕城公路东线新建下沙南互通工程(15)机场高速公路改建工程(16)东湖快速路工程(德胜路立交南-外翁线)(17)秋石快速路工程三期(石德立交南-清江路立交)(18)紫之隧道工程(紫金港路-之江路)(19)德胜东路提升改造工程(沪杭高速-文汇路)(20)秋涛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复兴立交-清江路)(21)环城北路地下通道工程(22)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紫金港路-保俶北路)(23)余杭塘路工程(莫干山路-紫金港路西侧)(24)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25)风情大道南伸工程(26)凤起东路工程(三新路-车站南路)(27)钱江路延伸工程(28)金昌路工程(29)沿江大道跨运河二通道桥梁及接线工程(30)港城大道一期工程(31)金昌路工程(余杭段)(32)余杭区储运路工程(33)仁良路工程(原獐山路、奉口港至骆驼桥港)(34)杭州绕城公路转塘停车场项目2.其他项目(1)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设施项目(2)浙赣线临浦货场搬迁白鹿塘站建设项目(3)萧山境内有关铁路专用线整合搬迁白鹿塘站工程(4)改建铁路建德市境内铁路货场迁建工程(5)余杭汽车西站项目(余杭组团公交停保基地)(6)奥体博览城配套基础设施项目(7)公交场站建设项目(8)220千伏输变电工程(9)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0)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项目(11)城东新城0901工程(12)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工程“诸暨-桐庐”支线及配套油库项目(三)转型升级(197项)。
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杭教规划办[2012]2号━━━━━━━━━━━━━━━━━━━━━━━━━━━━关于组织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各区、县(市)教科室(所),各直属学校(单位):现将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1.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课题均属申报范围;2.一般性的工作研究不在申报范围之内;3.凡新课程方面的研究课题可直接申报专项课题,不得兼报。
二、研究周期杭州市教育科研年度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三、申报额度规划课题实行限额申报,直属学校(单位)1—2项;区、县(市)分配数量为:萧山25项,余杭20项,富阳18项,江干18项(含下沙3项),滨江10项,其他区、县(市)各15项。
希望各教科室(所)、学校(单位)做好课题申报的组织工作和指导工作。
四、申报办法1.课题申报人需交《申报表》一式一份,按栏目要求填写完整清楚;2.每项申报课题均需附详细的研究方案5份及研究方案电子稿;3.《申报表》须经申报人所在单位及区、县(市)教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为有效;4.《申报表》与研究方案由区、县(市)教科室(所)统一编号,直属学校由市规划办编号。
区、县(市)教科室(所)编号如下:上城:12G0101——12G0115;下城:12G0201——12G0215;江干:12G0301——12G0318;拱墅:12G0401——12G0415;西湖:12G0501——12G0515;滨江:12G0601——12G0610;萧山:12G0701——12G0725;余杭:12G0801——12G0820;富阳:12G0901——12G0918;桐庐:12G1001——12G1015;临安:12G1101——12G1115;建德:12G1201——12G1215;淳安:12G1301——12G1315。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
展业绩考核优秀单位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1.23
•【字号】浙教办〔2015〕6号
•【施行日期】2015.0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
考核优秀单位的通知
浙教办〔2015〕6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浙教办〔2014〕24号)要求,在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自评和各设区市对所推荐的县(市、区)教育局考评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材料审核和实地核查,厅长办公会议讨论研究,确定湖州市、宁波市、杭州市、嘉兴市、绍兴市等5个设区市教育局,杭州市西湖区、宁波市江东区、温州市瓯海区、洞头县、德清县、安吉县、海宁市、桐乡市、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上虞区、磐安县、衢州市柯城区、岱山县、台州市路桥区、景宁县等15个县(市、区)教育局为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单位。
希望各地以优秀单位为榜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引
领,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协调、增强活力、强化服务”为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动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浙江省教育厅
2015年1月23日。
关于公布杭州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杭教规划办[2014]7号
各区、县(市)教科室(所),直属学校(单位):
根据《杭州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经专家评审、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吴玉兰主持的《基于差异的小学数学个性化导学问题的设计与使用》等150项课题被批准为杭州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现予以公布。
年度规划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为一年,请各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按规定认真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各区、县(市)和直属学校(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及时做好课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为推进我市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杭州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请至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下载。
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5月4日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