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7
《泉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价值。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泉水流淌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出示课文《泉水》,引导学生齐读。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泉水的美好。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泉水的认识和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泉水或水资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提问环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作业布置方面,是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作业难度?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泉水的美。
2.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泉水》教案及反思[5篇材料]第一篇:《泉水》教案及反思《泉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美观的写字。
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清》学生听完,请学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2、同学们见过泉水吗?幻灯片播放泉水图片,学生欣赏说说看到泉水什么特点?3、板书课题(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3、这些生字藏到课文中了,你还会读吗?三、初读感知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2、请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从山间石缝来要去大海里3、小组合作:泉水都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谁?他告诉别人自己有什么特点?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范写,重点指导:出示泉、股、鹃: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
《x x》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色,领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2、帮助学生累积“火红的杜鹃花”、“大口大口地吃着”等词语,指引学生感悟,并愿意在说话写话时应用。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抚琴?是呀,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冲出来,复现“股、缝”,它潺潺地流淌,一路上流过了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第5课:泉水(板题)二、朗诵感悟1、师指导感悟第二自然段:⑴ 生自由朗诵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泉水第一流进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⑵ 指读相关的句子。
⑶看 p20图。
图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姐姐提着瓦罐来取水呢!复现“罐”字,她看着满池的泉水,会想什么呢?⑷ 泉水看出了姐姐的心思,它是怎么对姐姐说的呢?(指读)“天然水塔” 指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
复现“塔”⑸ 此时的泉水心情如何?为何?是呀,让我们带着这份骄傲,这份快乐,读读泉水的话(自读、指读、齐读)⑹听了 xx 的话,山里的姐姐会说什么呢?2、生自主感悟三~五自然段:⑴ 听了姐姐的,泉水更了,它流淌,洒下一路心,它流了哪些地方,看了什么,它是怎么的呢?大家默文的三~五自然段,在文中找找,划划,。
⑵ 全班沟通:① 用“第一⋯⋯而后⋯⋯最后⋯⋯” 起来泉水流了哪些地方,看了什么?② 泉水的,从泉水的中理解了什么?指朗③ 散:杜、果、画眉会泉水什么,会怎感他呢?3、引第六自然段。
生互演候、定部分。
4、丁冬,丁冬,泉水将流好多好多地方,会奉献甘甜和快。
不,最,他将流向海洋。
p22“我知道”5、学了文,你想泉水些什么呢?你理解了什么道理呢?是呀,只需我也能在生活中帮助人,于奉献,必定也能像泉水一感觉到快。
板:(于助人,无私奉献)6、全文,再次分享泉水的快。
三、日月累1、本文有好多美的,你能把你喜的找出来,大家听听?并你什么喜它?2、生摘抄自己喜的。
【板书】5、 xx(于助人无私奉献)好多好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泉水》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水的作用和保护泉水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泉水的特点和保护泉水的措施。
(2)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句子仿写和情景对话。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泉水。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泉水》。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泉水的作用和保护泉水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应用。
(2)句子仿写和情景对话的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泉水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泉水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学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泉水》。
(2)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生字词。
(3)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词语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泉水的保护措施。
(2)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总结出保护泉水的重要性。
4. 句子仿写和情景对话:(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句子仿写。
(2)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运用课文中的句子。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泉水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泉水》。
(2)完成生字词练习。
(3)思考如何保护泉水,并结合实际情景进行创作。
2.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的观察。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3)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朱家军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教材分析】《泉水》是人教版二下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围绕本单元“无私奉献、帮助别人”这一主题,作者把泉水比作一个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泉水从山上奔流而下,一路上把饱满、清亮、甘甜、悦耳的泉水无私奉献给大家的故事。
本文拟人化的写法,整齐的排比段式,以及富于音韵感、节奏美的语言非常适合二年级孩子们感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也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课文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美文。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朱家军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02
【相关文献】
1.《泉水》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J], 徐丽琴
2.汨汨泉水注人心田细细品读读中感悟——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泉水》教学设计 [J], 李庆生
3.构建语文教科书与《同步阅读》——体化阅读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J], 李景宏;
4.浅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例谈 [J], 陈慧君
5.朗读中想象想象中感悟感悟中品读——《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J], 李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泉水》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泉水的美。
1.3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泉水、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以读代讲,以情促读。
1.5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音频。
1.6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跟随朗读,感受泉水的声音美。
Step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泉水的样子,体会作者对泉水的描绘。
Step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朗读课文时的感受,以及自己对泉水的理解。
Step 4: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泉水、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认知。
Step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泉水、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泉水的美好,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
但在情感升华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作者的热爱之情理解不够深入,下次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课堂作业请学生课后以“我眼中的泉水”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泉水、对大自然的感悟。
四、课后反思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我本想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泉水、对大自然的热爱,但作业题目设置不够具有启发性,可能导致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
下次教学中,我需要调整作业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并对泉水、大自然有一定的热爱之情。
但在理解作者的热爱之情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个有泉水的景点,让学生亲眼看看泉水的形态和流动,感受泉水的生命力和美丽。
2. 邀请当地的水利专家或者环境科学家来课堂,为学生讲解泉水形成的原因,保护泉水的重要性,以及泉水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篇一】2023年泉水及反思泉水课后反思《泉水》这篇课文很美。
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欢声,洒下一路爱心。
学生和老师一起感受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
新课伊始,伴随着叮咚的泉水声,孩子们一下子来到了大山里和泉水见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有兴趣去自读文章,去整体感知文章。
学生读课文,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板演画面,把学生带进课文中,图文结合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觉。
这篇课文那么美,如何将它美美地读出来,从读中去感受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点从老师通过范读,努力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体现;另一方面,对于难写难记的字,老师不仅对生字进行了分类还作了范写,如让学生通过图片,换一换的方法,来记住这“杜鹃“这个词,把认写结合起来。
《泉水》一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构段相同,表达的方式非常相似,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研读第二段,总结了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第二段的学习方法去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
在学习第二段时,教师以读文本,读中对话,移位体验,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股泉水。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泉水的几句话,特别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
如,山里姐姐那一部分,教师当作姐姐,和学生对话,学生很快进入泉水的角色,热情地招呼姐姐“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有了愉快的体验,孩子们的思维也活跃了。
教师适时出示泉眼的图片,直观的告诉了学生,什么是天然水塔。
本节课注重课题《说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训练,老师在课中能够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式来进行说话训练,为我们课下的写话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节课,虽然自我感觉很成功,但也有许多不足,例如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就落的不实,今后改进。
【篇二】2023年泉水教学设计及反思泉水课后反思《泉水》这篇课文的文字、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
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导情,以读悟情,以读练习,以读促学,以读贯穿整课,以读来帮助学生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5、《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千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找重点词语和反复地朗读泉水说的话,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学习用词说话、仿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积累并背诵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习用词说话、仿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流程:课前经典诵读教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谚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
PPT出示:“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教师:这些谚语大概说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帮助别人。
教师:对!帮助了别人,不但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泉水》。
学生齐读课题。
一、复习导入教师:学这课之前我们先热热身,检查一下你们上节课学习的情况(一)开火车读。
(哪列火车开得快?)“一股清泉瓦罐水塔杜鹃清脆(二)齐读多音字石缝缝补结出结束”二、自主初学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泉水流过哪些地方?先流到(生齐说水池),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直接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丁冬,丁冬,我们随着泉水的脚步去旅行吧!我们来到第一站——水池。
(一)、自由读第2自然段:1、遇见了谁,用__画出。
2·泉水说了什么,用﹏﹏画出。
(二)、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如果学生没有自由朗读,在默读。
教师:默读虽然也是阅读课文的一种方法,但老师希望用你们美美的声音读出来。
(三)、汇报:1、生:泉水遇见了山里的姐姐教师板书:姐姐2、师:泉水说了什么话?生(齐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什么是天然水塔?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看看什么是水塔。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苏教版《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泉水丁冬响》好听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泉水》。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复习1、复习生字词。
课文里的生字词,还记得吗?谁能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2、复习第一自然段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泉水流到哪些地方?(指名回答)三、“ 扶”学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读懂了泉水的什么特点?(生读课文后指名回答后板书“多”)2、你从哪里读懂泉水的“多”?请你给大家读一读句子。
生读“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3、(课件出示)来吧,我的水很多。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比较读体会泉水的“多”和热情,相机理解“天然水塔”4、师小结: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断,所以才会“很多很多”。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那么,在第二自然段中,热情的泉水把水送给了谁?现在你们都来当热情的泉水,我是山里的姐姐,你们喊我一声山里的姐姐。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作饭吃(回家沏茶喝、洗衣服……)。
生用“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来回答指导读出热情的语气。
6、小结,再读本段。
谢谢!真是热情的泉水!从你们的笑脸上,从你们的话里,老师感受到你们帮助了山里的姐姐,心里是多么快乐呀!再读一读吧。
四、“放”学三、四、五自然段1、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读一读,把它画出来。
生找“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课件出示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泉水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它照出了什么?想像说话:清清的泉水还照出了泉水多清啊,照出了这么美的景色,谁再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2、还有这样的.句子吗?(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师板书:甜)当你们读到“更大更甜”这个词,脑子里出现了什么?句式训练:我好象看见了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仿佛也看到了累累硕果。
《泉水》教案及教学反思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局部。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局部。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泉水》,动画《泉水:生字学习》2课时1.导入新课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
利用视频《泉水》进展听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1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自读、齐读、指名读注:“哦”的音是“”,不是“w”;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2、自读课文。
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3、指读课文,想想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随机板书:山腰、平果园、山谷)选你最喜欢的段读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学生汇报交流2、在学生的答复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1)泉水(快乐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亮堂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方式: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
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8、通读全文。
9、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1、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3、根据课文内容连线:流进山谷流过果园流到平地穿过小池4、照样子写一写:例:很多很多很多很清很甜很美5、指导书写生字6.延伸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材版本:人教版2. 学科:语文3. 年级:五年级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泉水特点及其所象征的品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想象、描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资源,懂得感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泉水特点及其所象征的品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泉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泉水特点。
(2)板书课题《泉水》,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并尝试翻译课文。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泉水特点及其所象征的品格。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描绘泉水的画面。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谈对泉水的认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泉水的喜爱,培养感恩之心。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是否能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泉水的喜爱,培养保护环境、感恩的意识。
2. 教学改进:(1)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2)合作讨论环节,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泉水教学设计及反思《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曲洲小学罗敏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朗读课文,能够背诵部分课文。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课文。
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準备:课件识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複习生词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泉水》这篇课文。
你们还记得文中的生字朋友吗?课件出示: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清脆、一股清泉二、分析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泉水》。
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泉水流经哪些地方?遇到了谁?2、学生回答。
(水池、平地、果园、山谷)师随机板书。
(二)指导学习2自然段1、泉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到一个朋友,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泉水说了什幺?用~~~画出来。
指名读泉水的话。
思考:读完泉水的话,你知道了什幺?预设:你们见过水塔吗?(课件出示水塔图)水塔是干什幺用的?有多少水?这里的天然水塔指的是什幺?为什幺称为天然水塔?(2)通过泉水的话,你知道泉水是什幺样子的?(很多很多)山里的姐姐来打水,泉水的心情会怎样?(高兴快乐)谁能带着这种高兴快乐的心情,读读泉水的话?出示:来吧,我的水很多。
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对比原文的话,有什幺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幺?指生读。
教师指导读。
(两个“来吧,来吧”突出了泉水的热情。
读第二个”来吧”时声音要提高一些。
)现在同学们就是这热情的泉水,我就是这大山里的姐姐我们一起来配合读一读泉水的话。
师:哎,泉水,你们好!我要打些水回家做饭吃!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沏茶喝!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谢谢,谢谢!真是热情的泉水!从你们的笑脸上,从你们的话语里,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帮助了山里姐姐,心里是多幺的开心。
《泉水》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泉水是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在山区较为常见。
今天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泉水》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1.了解泉水叮咚流动不息,赞扬泉水“献身美好生活”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泉水不停流淌一路上遇到朋友时说的话。
教学重点:泉水对朋友们说的四段话,现解泉水的特点学习它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泉水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突破方法:采用朗读探究的方式,体会其特点及品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千岛湖的泉水。
问:这是什么?(泉水。
)有谁知道什么是泉水?(从地下流出来的水。
泉水是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在山区较为常见,)2.启发学生自己见过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可以分别从颜*、形态、味道等方面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听听读读《泉水》,板书课题:听听读读《泉水》。
(齐读课题。
)在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两篇听听读读课文,谁来说说听听读读这一类型的课文有什么要求?(听:仔细听,听清读音,听懂内容,边听边思考。
)二、听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闭上眼睛,我们来静静地听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
仔细听,泉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师配乐范读。
)2.交流问题,板书:石缝大海三、分节理解,朗读。
(一)1——2小节。
1.泉水是怎样从石缝里出来的?他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打开书,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
(出示朗读要求1、2)2.交流(冲,表现了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出示朗读要求3)3.指导朗读,个别读个别句子,分组读,齐读。
(二)第3——7小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2.边交流边板书:水池山里的姐姐平地杜鹃花山坡果树山谷百灵鸟3.泉水和这些朋友分别说了什么呢?再听3——7小节,自己可以跟着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4段话)4.自由读泉水的话,然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