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孔常用导游词-推荐word版 (4页)
- 格式:docx
- 大小:23.80 KB
- 文档页数:5
曲阜三孔导游词篇一:曲阜三孔导游词曲阜三孔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
我是大家的地接导游员,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能够更好的了解三孔文化。
也希望大家在此玩的高兴游得尽兴。
在进入景区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三孔景区以及曲阜的概况。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口62万总面积890平方公里。
“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会的导游服务,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12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出生,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又改名叫做曲阜,自此沿用至今。
万仞宫墙: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这里被叫做万仞宫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
“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约等于8尺,相当于现在的1.6米。
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的”。
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命人把自己题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挂在墙上。
一.孔庙孔庙概况:孔庙是祭祀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在世界众多祭祀的庙宇当中,孔庙是规模最大,最为古老的它与故宫,避暑山庄并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
孔庙长达1130米,东西最宽处月168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分为共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
共有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3做门房,共466间。
建筑面积约1万6千平方米。
孔庙在世界建筑史上被称为“孤例”。
它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书法、石刻、古墓等为一体。
是我国古代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曲阜三孔的导游词曲阜三孔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南部。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富有文化价值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三孔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学府”。
曲阜三孔由孔子庙、孔府和孔林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曲阜三孔的导游词。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到孔子庙。
孔子庙,是祭祀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场所。
建于周恭王二十二年(公元478年),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重建,已成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代孔庙之一。
大门是“泰山石”凿成的石拱门,门洞高达14米,门额上雕刻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庙”十个大字,千年如一日地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进入孔子庙,首先看到的是“大成殿”,这是孔子庙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场所。
大成殿全长33.6米,宽22.6米,高达14.7米,是专门供奉孔子神像的场所。
殿内悬挂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居”的横匾,出自明朝文人王夫之手。
其次,让我们一起来到孔府。
孔府,又称“学宫”,是孔氏家族历代儒林世家的居所。
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是现代保存完好的封建家庭建筑群之一。
孔府的建筑和布局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的组成、规模、生活方式等,是了解封建中国家庭生活的重要窗口。
进入孔府,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的“显庆殿”,这是孔府中的主要建筑之一。
殿内陈设着孔氏家族历代的文物、图画等,极具文化价值。
在显庆殿前的庭院中,还有一个井口,是《论语》中孔子爱徒子路家的井。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到孔林。
孔林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以学术教育为主题的文化遗址群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占地面积逾200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孔庙和孔林群落。
孔林的景观包括墓葬建筑、文物、古树、水电等,并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海洋。
进入孔林,首先看到的是“大成门”,“大成门”是孔林的正门,门洞高14米,宽9米,内外有两层,门额上刻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庙”、“洙泗豫章闻道见仁”等字样,大门朝南,象征着天门、地门、人门三门而立。
三孔导游词讲解5篇三孔导游词有声1欢迎来到曲阜。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
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
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
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
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
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
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三孔导游词曲阜三孔,宏伟壮丽,是歌颂古人的崇高思想文化;曲阜三孔,中外闻名,是我家乡山东的一颗耀眼明珠!下面是收集推荐的曲阜三孔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曲阜三孔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
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
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
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
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
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
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
你们可以拍拍照。
好,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孔府了,先点下人数。
一、二、三、四……,好,到齐了,出发。
我刚才好像听到某个游客问孔府是干什么的,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
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
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
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府内存有着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
游闻名中外的三孔导游词5篇“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以下是关于游闻名中外的三孔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游闻名中外的三孔导游词(1)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曲阜。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
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
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 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
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
公元前 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
三孔详细导游词(3篇)三孔详细导游词(通用3篇)三孔详细导游词篇1尊敬的各位旅客: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有幸成为大家导游,我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
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
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
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
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
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
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
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
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
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
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
三孔导游词_曲阜三孔导游词5篇三孔导游词篇一不知道您读没读过《论语》,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
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
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庙导游词讲解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作为一名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1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xx。
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
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古树1700余株。
孔庙每一个门的名字都含有孔子“仁”的思想。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300亩。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
“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
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主人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孔林,是孔氏家族的专用墓地,占地3000多亩,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
四周围墙高3米、厚1.5米,长14.5里。
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
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
参观“三孔”到此结束了,希望“三孔”之游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2嗨,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的文化遗产——孔庙。
我叫王梓懿,叫我王导就好了。
大家往这边看,这就是孔庙。
三孔景区导游词简洁5篇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以下是整理的三孔景区导游词简洁5篇,欢迎阅读参考!三孔景区导游词简洁(1)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圣地曲阜!我是你们的导游陈柯润,大家叫我小陈就可以了。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中外闻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好务,如有不足之处,请指出来,我一定尽量改正!进入孔府的大门,由此向后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思堂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 中路大部分都是孔府的主要建筑,前半部分是官衙,后半部分是内宅。
孔庙本是孔氏家庭的家庙,庙内有孔子亲手栽种的桧树,主要建筑是大成殿,殿前有著名的九龙柱和杏坛,后因为孔子受到尊崇,许多封建帝王都到这里来祭祀孔子,现在,我们济宁市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也都是在这里揭开序幕。
孔林是孔子家里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3000多亩。
林中有数百种树木10万多株,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好啦,现在开始自由活动三个小时,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也可以做游戏、购物等,但必须保证卫生,不能乱扔垃圾。
参观三孔的活动至此结束,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期待大家的再次光临!三孔景区导游词简洁(2)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某某某。
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
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
三孔导游词3篇三孔导游词3篇三孔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
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
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
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
孔庙的导游词(精选3篇)孔庙的导游词1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
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__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宋朝吕蒙正有文赞道:"缭垣云矗,飞檐翼张重门呀其洞开,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它凝聚着历代万千劳动者的血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孔庙的导游词2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任一诺。
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
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
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一个个直冲云天,听说当时谁敢砍倒一棵,就会以杀头处理。
山东曲阜三孔导游词3篇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下面是带来的山东曲阜三孔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山东曲阜三孔导游词天贶殿后面是后寝三宫,中为正寝宫,面阔五间,两边为配寝宫,各三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20xx年)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后,考虑到还缺个皇后,便于同年封了一个“淑明后”,并为“她”修建了后宫,从“嫔妃”则居住配寝宫。
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借神安民”的目的,真可谓“用心良苦,处心积虑了”。
天贶殿两侧为东西碑廊,各种碑碣汉画像石琳琅满目,泰山历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这里。
这些碑刻几乎集中国书法之大成,上追晋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隶篆,体例俱全;颜柳欧赵,风格各异,其中有七大汉碑的《衡方碑》、《张迁碑》;晋代三大丰碑之一的《孙夫人碑》;造形新颖,书法相异的《双束碑》;泰山佛教记事名碑《大唐齐州神宝寺碑》等共19块,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西侧廊内陈列的48块汉画像石是自1960年以来,几次清理大汶口和旧县东的汉画像石墓而集。
这些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1 / 12有的反映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有的描述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历史人物的,画面图案工整,造型生动,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国传统的画技同线刻、浮雕揉合一体,体现出古拙质朴、雄健壮美的特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东汉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出碑廊,过炳灵门,是“汉柏院”。
院内原有“炳灵殿”,毁于民国年间。
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桠交错,若虬龙蟠旋,相传为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封禅泰山时所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汉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汉碑亭”是1959年在炳灵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层石砌的高大台基上,十分壮观。
台基壁上镶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县何人鳞所书杜甫的《望?gt;>和《秋兴》等名人诗刻。
关于曲阜三孔导游词5篇“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以下是关于曲阜三孔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曲阜三孔导游词(1)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为护卫孔庙而建。
明故城内分布着孔庙、孔府、颜庙以及历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宫等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鲁国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韵。
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嫡氏孙居住的府第。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承袭了32代,历时880年。
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
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
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
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
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
进入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凯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
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并派专官守卫。
山东三孔导游词精选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三孔,我将为大家介绍三孔的风光和历史文化。
三孔是指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它们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是曲阜孔庙,它是供奉孔子的庙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学府之一。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史悠久,规模庞大。
庙内有二十一间殿堂和一百一十八座亭台,整体建筑格局庄重庄重,气势雄伟。
庙内还有孔子肖像和铜像,是展示孔子形象的重要地方。
此外,孔庙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碑刻,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接下来是孔府,它是孔子的后裔居住的地方。
孔府是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三万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南北对称。
府内有正殿、前殿、后殿等,布局严谨有序。
府内还有许多孔氏后代人物的肖像画和青铜器等文物,展示了孔子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府内的园林景观也很美丽,有许多古树和花草,被称为“东方园林之冠”。
最后是孔林,它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园。
孔林位于孔庙的东边,面积达到两百多亩,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贵族墓葬群之一。
孔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孔氏后代的墓地,后半部分是孔子的墓地。
孔林建有多座碑亭和石阶,其中最有名的是“千人石”,是石雕中最大的一座,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在孔林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古代建筑和园林景观,如松柏林、槐树林等,给人一种宁静和庄重之感。
山东三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孔不仅是学问繁荣的地方,也是思想传承的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家族历史,感受到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伟力。
最后,祝愿每一位游客在山东三孔的旅行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山东三孔导游词精选(二)山东三孔: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集中地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省,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地——山东三孔。
三孔指的是曲阜的孔庙、孔林和孔府,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结晶。
三孔景区导游词精简版
欢迎来到三孔景区!这里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名的三个孔庙,也是孔子的故乡。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主张“仁爱”、“礼制”和“中庸”,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让我们来游览孔庙。
这是孔子的祭祀场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孔庙建于公元478年,规模庞大,分为前后两个大殿,中间是一条长长的礼仪坊街。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古建筑的精美和庄严,感受到古代礼仪的氛围。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孔子家庙。
这里是孔子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也是孔子研究经典、教育学生的场所。
孔子家庙由大殿、书院和学宫组成,是中国古代私家宅院和教育机构的典型代表。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他对教育的贡献。
最后,我们来参观孔子墓。
这是孔子的安息之地,也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代表。
孔子墓坐落在一片青山绿水之间,环境优美,墓前有大型青铜鼎和石马等文物陈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庄重和历史的厚重。
除了以上三个景点,三孔景区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
比如,我们还可以参观孔庙附近的孔府、孔庙文化街和孔子后裔居住的宅院,了解更多与孔子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你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孔庙小吃和传统的孔庙茶文化,感受到浓郁的地方风情。
在游览三孔景区时,请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尊重古迹和文化传统。
同时,我们也提醒您注意安全,遵守景区的规定和指示。
最后,感谢您选择来三孔景区游览!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了解到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和孔子的知识。
祝您旅途愉快!。
三孔导游词怎么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读与借鉴!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大家的导游小白,接下来的时间呢就由我带着大家领略庐山的风光,希望我的导游词能让大家满意。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的避暑胜地。
游庐山一个必须具备的工具就是雨具,因为庐山的天气变化无常,伟大的诗人苏东坡在游览庐山的时候,就恰好赶上了雨雾天气,于是在朦胧中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庐山的天气就是小孩的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雨瓢泼,所以大家一定要准备好哦。
下面是导游词的第一个景点,庐山秀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这个瀑布最好的形容了,看完了瀑布,我们会来到含鄱口,这里有非常壮观的云海,真可以说是气吞江湖呢,过了含鄱口,会经过风光秀丽的锦绣谷,它的得名源于一年四季的花开灿烂,就好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因此大家就叫它锦绣谷了,在这里呢,大家可以尽情的和大自然的美景合影留念哦,离开锦绣谷,我们就来到了仙人洞,仙人洞里面有个专供游人拍照的悬空大石板,可以说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不过大家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就曾有过女孩不小心从石板上掉下悬崖的惨剧发生,同时提醒大家,我们沿路都有设计精美的垃圾箱,大家一定注意把手中的垃圾放到那里面去的哦!好了,我的导游词就说到这了,剩下的时间交给大家自由活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的,景色宜人的。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三孔常用导游词
引导语: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
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
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孔导游词,欢迎参考!
三孔导游词(一)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
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
唐开
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
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
岱
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
划分为东、中西三轴。
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
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
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
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
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
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
完整一体。
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
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
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
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
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
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
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
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
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
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
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
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
种风情的媚态。
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
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
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
漫步在这艺术
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
游人感慨。
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
古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叫“遥参亭”。
它位于泰安市区的中部,通天街
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
古代帝王
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
虔诚。
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
遥参亭门外的遥参
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至今完好无损。
另有旗杆高竖,左右铁狮蹲列。
坊南的“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建,方石垒砌,引王母池之水,环绕岱庙注入池中。
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
头而得名。
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进入泰城南门就置身于神秘、庄严的“登天”气氛之中。
池北侧的华板上刻有“龙跃天池”四字。
1992年又在池外围以汉白
玉雕花石栏,周长63米,以保护文物。
石栏内东侧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侧立有“济南五卅惨案纪念碑”,西北侧有古槐一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至今枝叶
繁茂,青翠欲滴。
双龙池周围为一小广场,四周古建筑林立,形成一幅优美的
图画。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
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
清代曾祀碧霞元君。
两侧
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
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
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
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
当您游览岱庙时,
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
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
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