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非金属元素小结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3
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一、非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非金属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非金属元素的价电子较多,通常与其他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而共价键不利于电子的流动。
例如氧气、氮气、氢气等都是不导电的非金属,它们在纯净的状态下无法导电。
2. 延展性和韧性非金属一般不具有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是脆性的,即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
例如碳的最稳定的形式-石墨是层状结构、导电性能好、韧性好,而另一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却是透明的、脆性的。
3. 熔点和沸点非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低,通常为固体。
例如氧气的熔点为-218.79°C,沸点为-182.96°C;氮气的熔点为-210°C,沸点为-196°C,而卤素的熔点和沸点均在常温下。
非金属的这一特性与其分子间的势能相对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有关。
4. 光泽非金属的表面易于变得粗糙,表现出磨砂的外表,不光滑,无光泽。
这与金属的光泽性相对应,是金属与非金属的一个显著区别。
5. 氧化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还原性。
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被氧化剂氧化,或者它们是还原剂,可以还原其他物质。
6. 酸碱性非金属元素大多数是酸性的。
例如氧气形成酸性氧化物,氮气形成氮化物,硫形成硫化物等。
这与金属形成碱性氧化物的性质相反。
二、非金属的分类非金属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存在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气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1. 气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为气态的非金属元素。
常见的气态非金属有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Cl2)等。
这些气态非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于生物的生长、大气的成分、化学反应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是指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元素。
常见的固态非金属有碳(C)、硫(S)、磷(P)、硒(Se)等。
这些固态非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于生物的组成、材料的制备、化学反应等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属总结:Na Al Fe Mg Cu一.Na(单质------氧化物-------盐-------Na+的检验)11号元素(一)单质Na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密度很小,熔点低,硬度小,质软,电和热的良导体,储存在煤油里。
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的反应:4Na+O2=2Na2O(白色);2Na+O2 ==== Na2O2(淡黄色)②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浮,熔,游,响,红③与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④与盐的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总方程式:2Na+2H2O+CuSO4= H2↑+Cu(OH)2↓+Na2SO4(二)氧化物1.Na2O2:淡黄色粉末,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在过氧化钠与水或CO2反应生成O2的两个反应中,为生成1mol O2,需要的Na2O2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同时需要的H2O或CO2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
2.Na2O:白色粉末,是碱性氧化物。
2Na2O+2H2O=4NaOH Na2O+CO2=Na2CO3(三)盐:碳酸钠,碳酸氢钠1.俗称: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2.溶解性:Na2CO3的溶解性强3.稳定性:Na2CO3的稳定性强2NaHCO3=Na2CO3+H2O+CO2↑在这个分解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1)高锰酸钾分解:2KMnO4==== K2MnO4+MnO2+O2↑(2)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分解:(NH4)2CO3==== 2NH3↑+H2O+CO2↑4.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HCO3-+H+=H2O+CO2↑以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速度更快;如果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同,当它们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以碳酸钠为多。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教学考试要求:<一〉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考纲要求:1.硅元素及其化合物:2.氯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氧、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4。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二、考点梳理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点一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2.化学性质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考点二碳、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燃烧:2CO+O2错误!2CO2. ②还原CuO:CO+CuO错误!Cu+CO2。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深化拓展](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盛放氢氟酸不能使用玻璃瓶只能使用塑料瓶,因为玻璃中含有的SiO2可以与NaOH溶液、氢氟酸反应。
(2)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3)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沸点却很高。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却能与氢氟酸作用。
考点三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1)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非金属元素小结1.12.23.3其固体为分子型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绝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显酸性能与强碱作用,关于卤化物氧化物硫化物在元素各论中都有所叙述,下面特讨论这些氢化物的一些重要性质,除了以外其它分子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且变化规律如下。
非金属元素小结2017-11-01 13:32:36 | #1楼15-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不同。
多数金属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1 、 2 个 s 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比较复杂。
H 、 He 有 1 、 2 个电子, He 以外的希有气体的价电子层结构为 ns 2 np 6 ,共有 8 个电子,第 IIIA 族到 VIIA 族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为 ns 2 sp 1-5 ,即有 3 — 7 个价电子。
金属元素的价电子少,它们倾向于失去这些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价电子多,它们倾向于得到电子。
在单质结构上,金属的特点是以金属键形成球状紧密堆积,既没有饱和性又没有方向性,所以金属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电和导热等通性。
非金属单质大都是由 2 或 2 个以上的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分子中的键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
如以N 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该元素在单质分子中的共价数等于 8-N 。
对于 H 则为 2-N 。
希有气体的共价数等于 8-7 = 0 ,其结构单元为单原了分子。
这些单原子分子借范德华引力结合成分子型晶体。
策 VIIA 族,卤素原子的共价等于 8-7 = 1 。
每两个原子以一个共价键形成双原子分子,然后获范德华力形成分子型属体。
H 的共价为2-1 = 1 ,也属于同一类型。
第 VIA 族的氧、硫、硒等元素的共价数为 8-6 = 2 。
第 VA 族的氮、磷、砷等元素的共价为 8-5 = 3 。
在这两族元素中处于第 2 周期的氧和氮,由于内层只有 1 电子,每两个原子之间除了形成σ 键外,还可以形成p-p π 键,所以它们的单质为多重键组成的双原于分子。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括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等,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电子,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ⅦA 元素。
1、氯(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常温下能溶于水(1︰2),比空气重,易液化,有剧毒。
(2)化学性质:氯气(Cl 2)是双原子分子,原子的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是强氧化剂。
①与金属反应2Na + Cl 2 === 2NaCl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2Fe + 3Cl 2======2FeCl 3(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棕褐色烟,溶于水成黄色溶液) Cu + Cl 2 ====CuCl 2(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棕色的烟,溶于水成蓝色或绿色溶液)氯气能与绝大数金属都能发生反应,表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H 2 +Cl 2 ===== 2HCl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芒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产生) H 2 + Cl 2 =====2HCl (发生爆炸) 2P + 3Cl 2=====2PCl 3(液态) PCl 3 + Cl 2 ===PCl 5(固态)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雾是PCl 3,烟是PCl 5。
氯气能有很多非金属单质反应,如S 、C 、Si 等。
③与碱反应Cl 2 + 2NaOH === NaCl +NaClO + H 2O2Cl 2 + 2Ca(OH)2 === CaCl 2 + Ca(ClO)2 +2H 2O将氯气通入Ca(OH)2溶液中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CaCl 2、 Ca(ClO)2,其有效成份是Ca(ClO)2。
工作原理:Ca(ClO)2 + H 2O +CO 2 ===CaCO 3 ↓+ 2HClO 与碱溶液反应体现了氯气什么性质? ④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Cl 2 + 2FeCl 2===2FeCl 3 Cl 2 +SO 2 + 2H 2O==2HCl +H 2SO 4 ⑤有机反应CH 4 + Cl 2 →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CH 2Cl 2+ Cl 2 →CHCl 3 + HCl CHCl 3 + Cl 2 →CCl 4 + HCl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如有1mol Cl 2与4mol CH 4反应,产物有哪些物质?何种物质含量最多? Cl 2 + CH 2=CH 2 → 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而加成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无机非金属实习总结9篇第1篇示例:无机非金属实习总结无机非金属是无机化学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不属于金属的化合物和元素。
在我进行的这次无机非金属实习中,我收获颇丰,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了解了更多有关无机非金属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
在这段实习中,我对一些无机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氧气和氮气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气是维持生物生命正常活动所必需的气体,而氮气则在许多工业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无机非金属的性质和结构,这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
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仪器来进行化学反应或分析。
通过这次实习,我熟练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操作技巧,比如如何使用称量瓶、分液漏斗、热水浴等设备。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加深了我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还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认识。
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和同事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复杂的实验项目。
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共同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想法和启发。
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收获了一些思考和启示。
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实验者,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敢于探索和创新的心。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这次无机非金属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希望通过这次实习,我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
我会珍惜这次实习经历,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非金属元素小结在所有的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占22中,它们被包括在单质、氧化物、酸、盐及配合物中。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有B、Si、As、Se、Te五种准金属,也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一、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1.结构和成键除H、He的价电子层上有1、2个s电子,He以外的希有气体的价电子层结构(除He外)为ns2np6外,III A~VII A族的价电子层结构为ns2np1~ns2np5。
得电子达到8e- 结构的倾向逐渐增强(除B的成键不满8e--)。
并且形成共价键;若以N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这类元素在单质中的共价键数为8-N(B除外)、H为2-N.希有气体的共价数等于0(8-8),其结构单元为单原子分子,这些单原子分子借范德华引力结合成分子型晶体。
VII A原子的共价数等于1(8-7),每两个原子以一个共价键形成双原子分子,然后分子间借范德华力形成分子晶体。
H的共价数等于1(2-1),也属同一类。
VI A的O、S、Se等共价数为2(8-6)。
V A的N、P、As等的共价数为3(8-5)。
这两族中的N、O处于第二周期,内层只有1s电子,每两个原子之间除了形成σ键以外,还可以形成p-pπ键,所以,它们的单质为重键组成的双原子分子;第三、四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S、Se、P、As等,则因内层电子较多,最外层的p电子云重叠形成p-p π键比较困难,而倾向于形成尽可能多的σ键,所以它们的单质往往是一些原子以共价键形成的多原子分子。
如S8、Se8、P4、及As4等,然后这些分子形成分子型晶体。
上述非金属元素是形成具有多重键的双原子分子还是形成只有σ单键的多原子分子?这主要取决于形成多重键或形成σ单键的键焓的大小。
如果△b H0(重键)〉2△b H0(单键),则形成具有重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N2);否则,形成只有σ单键的多原子分子(如S8、Se8、P4、As4等)IV A的共价数等于4(8-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关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知识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 == SiF4 ↑+2H2OSiO2+CaO ===(高温) CaSiO3SiO2+2NaOH == 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 == AgCl ↓+HNO3NaCl+AgNO3 == AgCl ↓+NaNO3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Cl-+Ag+ == AgCl ↓四、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 ===(点燃) 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非金属元素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性质:1. 不良导电性: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常温下呈现绝缘性质。
这是由于非金属元素中的电子结构不具备金属性的共价结构,故而不能形成自由电子。
非金属元素通常以共价键的形式存在,其中电子是通过共用的方式与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的。
2. 不良热导性:与导电性类似,非金属元素通常也不良的热导性。
3. 通常呈现为气体、固体或卤素状态: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现为气体、固体或卤素的状态,如氧气、氮气、碳、硫等。
4. 容易形成阴离子:非金属元素通常容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如氧气会形成O2-离子或者氧化物离子。
5. 一些非金属元素具有高的电负性,如氟、氧、氯等。
以上是非金属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下面将来详细介绍一些非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 氢(H):氢是一种最简单的非金属元素,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
氢是非金属元素中唯一的一种没有氧化物的单质,它通常以双原子氢分子(H2)的形式存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易燃易爆。
氢气与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剧烈的爆炸,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有火焰或者电火花的情况下能够爆炸。
氢气广泛应用于氢气球、化学工业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
2. 氧(O):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的化合物构成了大气中的大部分物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大气中占比约为21%。
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持了地球上生命的继续。
氧气在自然界中除了形成气态外,还形成液态和固态。
氧气也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在化学工业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3. 氮(N):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氮分子(N2)的形式存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在大气中占比约为78%。
氮气对于维持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起着重要作用。
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结构是2s22p3,氮原子通常以共价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氮化物、氮气化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