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4.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8.85 MB
- 文档页数:11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想一想1.我们的教室中,你能找出哪些东西属于工业的产品?2.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来自于工业?教师引言:通过大家的寻找,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业品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业生产?下面我们通过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来总结一下工业生产的概念。
学生可以从教室里找出属于工业的产品,例如:课桌、书本、文具、讲桌等;日常生活中工业品就更多了,学生可从家里客厅摆设找出工业品,初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结合日常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职探索的欲望合作探究探究一:工业与我们(一)工业生产【播放视频】汽车生产过程问题: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生产过程主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呢,该视频也直观说明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你能否试着总结工业的概念?教师引导:“开采矿产”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冶炼钢铁”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汽车制造”是对原材料加工后再加工:以下哪些属重工业产品,哪些属轻工业产品?①机床②棉布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⑥面包⑦电视⑧汽车学生观察视频,试着总结工业生产的概念学生回答:经历了“开采矿产-冶炼钢铁-汽车制造”等程序,然后试着总结工业生产的概念。
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工业生产指的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学生课根据日常所闻猜一猜,重工业:①机床③汽油④煤炭运用视频,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
1.通过实例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3. 能够运用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的定义,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
3.运用工业基地、工业城市、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4. 会分析四大工业基地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四大工业基地优缺点【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法【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读图说概念举例加深印象:1.将苹果摘下来后,做成苹果罐头是否叫工业?2.将苹果摘下来后,运到市场销售是否叫工业?教师分析:主要从定义来判断,(农产品、有加工过程)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如开采铁矿),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冶炼钢铁)、再加工(制造汽车)的过程。
1.叫工业2.不叫工业概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工业的定义(逐字分析)承转先想一下以前学过的“影响农业的因素”来对比分析工业因素。
下面我们就以大型食品加工厂为例,来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读图感知二.工业的分布(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提出问题:结合课本P83活动提思考影响大型食品加工厂选址的因素有哪些?活动:角色扮演假如你们小组是一来华投资的团队,准备在华投资开办柑橘外销加工厂,你们团队认为把工厂放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最能赚钱?并说出理由。
教师在小组发言后及时总结:表扬优点更正错误适时提示学生分角色讨论,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如下:A小组:我们小组认为选择在某某,因为某某临海,又靠近,无论交通、科技这些条件都很好,所以我们认为最好在某某。
B小组:我们小组认为选择在某某,首先某某交通也很便利,利于产品外销,另外当地劳动力资源也很丰富,最主要的是某某比某某更靠近原料产地,因为柑橘产自南方,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最好选择在某某建厂。
C小组:我们认为选在乌鲁木齐,因为那里葡萄长得和通过读图和聆听教师讲解,知道影响工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通过观察图片知道科技水平开采铁矿冶炼钢铁制造汽车角色扮演首先带着学生回顾“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再将这些条件一一带入工业,看是否适合于工业的发展。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3. 能够运用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以下哪些属重工业产品,哪些属轻工业产品?①机床②棉布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⑥面包⑦电视⑧汽车⑨纸X ⑩饮料教师补充:工业部门的分类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
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分。
(二)工业与我们的生活请你扮演农民、建筑工程师、科学家和军人,分别评述工业在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
教师展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
【归纳】工业的影响及其地位工业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对、、等都有影响。
工业是_________的主导,是衡量__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学生课根据日常所闻猜一猜,重工业:①机床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⑧汽车轻工业:②棉布⑥面包⑦电视⑨纸X ⑩饮料学生自选角色并简述,例如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科学: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种仪器设备军事国防:为国防事业提供各种高端装备交通:为交通发展提供各种交通工具和筑路机械学生归纳工业的影响及其地位:工业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对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等都有影响。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角色扮演增强趣味性,调动课堂气氛,深刻并全面理解工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过渡】假设你是一位准备来华投资的世界知名钢铁公司总裁,你准备把你的资金投入到哪些地区呢,那么通过下面的学习,你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探究二: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1)假如你是一位钢铁厂老板,你为钢铁厂选址时,你会考虑哪些自然因素?开拓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例了解什么是工业生产。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
(难点)3.运用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重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神九飞天和蛟龙入海图看图感受神舟升太空,可上九天揽月;蛟龙入大海,可下五洋捉鳖”。
学生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目标展示学生看目标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解读目标,让学生真正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全体学生默读目标,有目的去学习;聆听解读,明确目标任务。
向着目标学,有的放矢。
承上启下虽然对于工业生产过程我们不甚了解,但对于工业产品,同学们应该非常的熟悉,下面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们了解的工业产品。
(从教室与家中谈起)畅谈产品认知地位一.工业与我们师:展示任务,结合课本完成1.说说身边的工业产品,感知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是衡量一个国家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工业与我们结合任务,学生交流展示:1.说出身边家用电器及农业、交通、国防等方面的工业产品。
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交流感知工业的重要性,知道工业的地位。
承上启下既然工业这么重要,那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工业生产,请同学们结合着这三幅工业生产图,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什么是工业生产。
图说概念展示工业生产流程,说出什么是工业生产?结合右图,说出工业生产的概念工业生产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如开采铁矿),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冶炼钢铁)、再加工(制造汽车)的过程。
通过读图来描述工业生产的概念,以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
承上启下我们继续以钢铁工业为例,通过钢铁厂的变迁,来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读图分析二.工业的分布(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提出问题:结合我的解读思考影响钢铁厂选址的因素有哪些?钢铁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和铁矿石。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了一些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意义和途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意义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
2.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意义和途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
2.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用于分析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意义和途径。
3.准备一些讨论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我国工业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如何实现该案例的持续协调发展。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学生竞答(抢答)教师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一)工业与我们出示课件图,你能说出工业的定义学生回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教师板书:1.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小组活动:汽车轮胎“追根寻源”:合成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与轮胎制造业相互按比例发展的关系。
归纳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教师承转: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二节》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对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特点和布局规律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和分析工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认识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引发学生对工业发展的思考,导入新课《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2.讲授新课:讲解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材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本节教材设计利用前两个目“工业与我们”和“工业的分布”来体现,教材第一目先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知道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第二目以食品加工厂的布局或钢铁厂的变迁介绍了工业发展的条件,通过“中国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分析其分布的特点;通过“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工业总产值”图,分析东西部工业产值的差异,知道工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体现了“运用资料说出”这一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课程标准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要求学生具有从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结合我校初二学生的基础较差,读图分析能力不是很强的学情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来概括说出分布特征,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看出来,但是学生描述不是很准确,我让学生分别找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沿京广铁路线的主要工业城市,指导学生分析说出工业城市分布特点,沿海重点落实工业基地和主要工业城市。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什么是工业生产,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及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
3.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工业产值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重点)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
【教学方法】读图思考、讨论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开采铁矿制造轮船
下面我们以食品加工厂为例来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二.工业的分布
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结合我的解读思考影响钢铁厂选址
《钢铁厂的变迁》
钢铁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
我国的钢铁企业大多分
北京中关村设计神州飞船
资源不同导致发展方向不同
山
[承转]所以对于工业的发展、
局我们要综合考虑,下面我们进行角色扮演:
4活动:角色扮演
乌鲁木齐
天津
拉萨
广州
[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总结,统一观点,寻找获取利润最高的厂址。
)两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说出
、从整体上看,我国工业分
东部地区工业
西部地区工业分
海、沿江
分布的特点。
[承转]刚才通过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分布,我们对我国工业分布有了宏观的认识。
下面我们通过定量的方式来体会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5、读图4-2-2,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工业总产值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它们都位于主要的工业基地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好。
山东虽然不在四大工业基地内,工业很发达,而且它与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都位于渤海沿岸,们也常常把这一发达地区称为环渤海地沈阳
大连北京
天津
唐山
广州深圳香港
上海
南京
杭州
甲乙
(1)甲图中工业基地名称①,②,③
(2)甲图中既沿海分布又沿长江分布的工业基地是:序号
(2)澳大利亚一艘驶往中国的满载铁矿石的轮船,最有可能去图中哪个城市:字母名称
(4)甲图中①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基础是
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什么是工业生产,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及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
3.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工业产值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重点)
一.工业与我们
1.说说身边的工业产品,感知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是衡量一个国家程度的重要指标。
3.读图说定义
二.工业的分布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活动:某地计划建设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厂,说一说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3.动一:角色扮演
假如你们小组准备投资开办蔗糖外销加工厂,你们团队认为把工厂放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最能赚钱?并说出理由。
我们选择的城市是,
开采铁矿
冶炼钢铁
制造轮船
理由是Array。
(二)工业的分布特点
1、读课本P84“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我国沿海、沿长江、黄河、京广线的主要工业城市。
(2)指出哪些地区工业城市分布比较密集。
(3)说说我国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
2、总结我国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从整体上看,地区工业分布密集,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沿、沿、沿
分布的特点。
3、读图读图4-2-1,说出东部沿海的四个工业基地及主要城市,分析四个工业基地分布特点
和发展工业共同的条件。
4、说出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发展条件。
5、读图4-2-2,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工业总产值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工业产值 ,工业城市分布 ,西部地区工业产值 ,工业城市分布 。
(3)比较云贵高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差异,说说它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和不利条件。
当 堂 达 标
1.(目标1)下列关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我国工业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D.工业与农业关系不大
2.(目标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
沈阳北京
天津
唐山
上海
南京
杭州广州
深圳香港
A.开采煤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3、(目标3)下列工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基地的是()
A、广州
B、武汉
C、成都
D、兰州
4、(目标3)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天津
D、上海
5.(目标2)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是( )
A.煤炭丰富 B.铁矿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6.(目标3)读“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工业基地名称①,②,③ ,④。
(2)甲图中既沿海分布又沿长江分布的工业基地是:序号,名称。
(3)澳大利亚一艘驶往中国的满载铁矿石的轮船,最有可能去图中哪个城市:字母名称。
(4)甲图中①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基础是。
④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课外探究】
枣庄市是全国有名的煤炭工业城市,随着煤炭的开挖和勘探,采煤区从最初的市中区、峄城区转到现在的滕州市西部地区,可是煤炭终究有挖完的时候,现在我们枣庄已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角度上考虑,我们枣庄应怎样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