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范文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教学设计范文三篇2020年已经开始了,各位教育工作者也要开始新的努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教学设计范文一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新人教版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
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1.明确新闻要素: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新闻赏析范文50[新闻点点评]xx年冬运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被指提前预定好金牌归属。
比赛后半程同为 __选手和吉林省选手的宋伟龙抢占领先位置,其余三名长春选手却紧跟宋伟龙未赶超直到比赛结束。
对此,现场观众斥责“太假了”。
点点评开、闭幕式之间直接发金牌就好了。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通过鹿城教育网就“石坦巷小学学生冒雨表演、领导伞下观看”一事公开致歉,称将努力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鹿城区政府责成 __门对活动组织者、当事校长予以停职检查。
点点评伞下看戏的没事。
中国湖南的新方舟大厦,仅用了15天(360小时)就建设完毕。
这座大楼高30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号称可以抵御9级地震。
点点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最高法近日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公正高效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__件的紧急通知》称,严惩对农民工的“恶意欠薪”行为。
点点评还没听说过“善意欠薪”。
国家 __披露审计报告显示,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xx 年和xx年人均工资达32.76万元和30.57万元。
被曝光至今,该中心未出现 __,仅把其主任从市财政领取的2万元收回。
点点评可能是要高薪养廉。
陕西汉中七名家长集资百万元开办“私塾”,主要教授孩子国学以及现行的语文数学和茶艺曲艺等内容。
学堂创办者称孩子一旦增多,就走“以学养学”的道路。
点点评戴红领巾吗?烟台市民王先生介绍,前两天他买到三个假鸡蛋。
假鸡蛋蛋黄煮熟后十分有弹性,摔在地上能弹起2 0厘米高。
据介绍,假鸡蛋蛋黄是用海藻酸钠水溶液和明胶等化学制剂,添加柠檬黄等黄色素后制成的。
点点评权当赠送的玩具了。
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近些年不少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出来的,问题食品的源头在农产品上,如果不抓好这个问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点点评地沟油是谁炮制的?浙江台州一名打工男子贾某用官员头像合成艳照,并先后邮寄给200多名官员和企业家进行敲诈勒索,但直到被抓只有一个人给他汇了200元钱。
消息的写作范文
《消息》
消息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信息、情感和思想,是人们传递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媒介。
无论是言语、文字还是肢体语言,消息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消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通讯工具迅速传递消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这种便捷的传递方式使得消息可以迅速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然而,消息的传递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虚假消息、不实传闻等不良信息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消息,不轻易相信并进行核实。
同时,消息的传递也需要注重方式和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传递积极的消息,如何倾听他人的消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总的来说,消息是人们相互交流互动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情感和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处理消息,善于传递积极的信息,倾听他人的声音,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评析文范文赏析文写一、赏析内容:一赏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要点:1、把握作品的主旨、思想情感,需要读者完整把握作品、深入理解内涵、注意含蓄或明确的提示,甚至联系相关的作者资料、创作背景。
2、既可根据显 ___把握主题,也可根据隐 ___把握主题。
3、思想主旨题的表达格式是:“文章通过(记述)(描写)(分析)某某对象,(揭示)(刻画)(论证)了某某(现象)(形象)(道理),(反应了)(形象揭示了)(阐述了)某某(本质)(特征)(道理)”。
二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要点:1、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包括: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风格的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长短句式的特点,各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音韵、构图和结构之美,含蓄与直白,赋、比、兴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
2、抓住作品最突出的语言特色进行赏析。
3、从散文语言的炼字、炼句、炼意的角度来赏析。
汉字本身的表意特征,决定汉语具有音韵美、结构美、内涵美、图画美。
三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特点要点:1、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大类。
景物形象在借景抒情的散文中经常看到,人物形象在散文里也经常看到(如xx年湖南卷的《贝多芬:一个巨人》),但更多的是在小说中。
2、赏析人物形象特点,主要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等。
3、在答题时,注意答案里必有三个要素:⑴作品的形象是什么,有何特征。
⑵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形象的,手法是什么。
⑶用这个形象表达什么主旨,有何好处。
四赏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要点:1、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描写技法、修辞方法、抒情方式、表现方法、行文构思、表达效果等。
2、要有针对性地训练一定数量的文章,重点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因为xx年考过写人的散文。
二、写作的基本步骤写作赏析文章大致有三个步骤:阅读—鉴赏—写作。
?? 1、阅读?? 阅读对于鉴赏来说,是占有材料、分析研究的过程。
事件通讯范文赏析篇一:事件通讯范文事件通讯范文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
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
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实例〉一次没有掌声打断的发言——李永海委员加快贫困老区发展发言侧记新华社记者孙承斌张景勇杜宇这是一次没有掌声打断的发言。
全场2000多名政协委员,被他的声音深深吸引——3月8日下午4时许,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在进行。
李永海委员走向讲台,就加快贫困老区发展作大会发言。
‰3年多来,我和我的同事先后深入13个省、自治区的革命老区的40多个县、40多个乡、50多个村和100多户贫困农民家庭调查研究。
这是我们含着泪水所见所闻的3 年,更是心灵深处受到极大震撼的3年……‰平实、深情的叙说,感染了每一个人。
现场一片静谧。
只有一个浑厚的声音,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原中央苏区所在地的江西瑞金等11个县(市),革命战争时期只有179.78万人,竟有42.64万人参军、66. 46万人支前,12.59万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长征的每一里路上都有他们的英魂……‰‰众多老区的县仍是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许多人没有摆脱困境,不少人甚至是极度贫困。
目前,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中,老区的县就有305个,占51.5%……‰‰井冈山革命老区遂川县的贫困发生率高达17%,在全部自然村中,至今尚有65%不通公路,16.2%不通电, 48%不通电话,66%不通邮。
再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的田东县,城乡贫困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44.5%。
老区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生产靠牛、治安靠狗的局面至今没有改变……‰强烈反差的数据,真实生动的民谣,折射出贫困老区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
消息是新闻写作中最常采用的体裁,它一般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是对事件的细节详细描述。
以最简短的文字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
下面提供一篇消息范文,并对其进行赏析。
咬伤蟒蛇遭逮捕【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9月2日电】在萨克拉门托北部社区发生的一桩人蛇撕咬案让受害者身受重伤,但受伤一方并非如你所想。
警方说,在一男子被控咬了一条蟒蛇两次后,该蛇接受了紧急手术。
安德鲁·佩蒂特警官说,警方在接到电话后于昨晚6点半赶到德尔帕索海茨社区。
之前曾有名过路人报告说,看到一男子躺在地上,也许遭到了袭击。
当警察到达现场时,他们发现54岁的戴维·申克仍躺在那儿。
但警方说,他不是遭到袭击的一方。
佩蒂特说,另一男子迎向警察,指控申克咬了其宠物蟒蛇两口。
申克涉嫌非法令蛇致残或外形受损而被捕,其保释金为1万美元。
赏析:这篇短消息的导语简洁交代了事情概况,同时留下了悬念,它仅仅告诉我们在某地发生了一件人蛇撕咬的事,有一方受了重伤。
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是蛇咬伤了人,还是人咬伤了蛇,是蛇受伤还是人受伤,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这样就让人饶有兴趣读下去了。
这种不把地点交代精确,也不提供时间的写法目的就是为了使导语更简洁更凝练,仅仅以“某地(大地点)发生了某事”的方式交代事件的手法,是美联社经常使用的。
第二段是消息的躯干的第一自然段,它用一句话补充了导语中留下的悬念,原来是人咬了蛇。
蛇受到了救治。
消息来源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是“警方”提供的。
第三自然段补充了导语和第二自然段中不够详尽或没有交代的新闻要素“精确的时间”、“精确的地点”、“警官的全名”、“警方如何知晓的”、“袭击者的姓名和年龄”。
这一段还提供了现场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一句话补充了前面没有提供的新的信息,即该蟒蛇的主人向警察指控“施暴者”,值得注意的是。
同时为了更简洁,这一句的人名都不是全称。
还有一点,它精确地补充了第二自然段的信息蟒蛇被咬“两次”为“两口”。
最后也以一句话结尾,简洁的介绍了事件的结果,交代事件的袭击者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新闻写作》指导含范文一、习作内容1.写作目标1)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
2)掌握写作消息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消息报道周围所发生的事情。
2.写作任务1)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
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收集的新闻素材,参考“技巧点拨”(见下页),写一则消息。
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2)自选任务:任选下面表格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3)拓展任务: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
二、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如何写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内容上是当天或前一天发生的事件,或者即将发生的事件。
新闻写作要把握住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
如果新闻不能坚持真实性,新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二是坚持时新性。
时新性是时间性与新鲜性的合称。
新闻写作不但要讲究时间性,还要给人以新鲜感。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文体,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在正文部分,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来安排,即导语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着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吸人眼球的消息呢?三、写作方法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作文范文及赏析及评论(3篇)作文范文及赏析及评论第1篇一线串珠,内容丰富。
文章的一大亮点是以“时针指向……”来串联起了1840年、1917年、21世纪三个时间节点,分别点出1840年后图强国却无法自强,最终“由强转弱”,1917年谋自强后让中国逐步发展,21世纪以来谋自强让国力全面提升,终于“由弱转强”,“自强”贯穿全文,串联了全文主线。
立意高远,视野开阔。
考生在写作时选择宏观落笔,先从中国曾经的衰败和救亡图存着手,引出“由弱转强的至理在于‘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接着笔锋一转,以材料中《体育之研究》引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才是救国之道,然后结合时代“增益其所不能”的自强的表现,最后再号召我们秉承这种精神。
立意高且行文深,十分出色。
作文范文及赏析及评论第2篇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
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
”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
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
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
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
”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
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豪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酸甜苦辣咸,五味全。
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
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消息范文300字左右
《消息》
亲爱的朋友,
我收到了你的消息,想对你说,我很感激你的关心。
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不管我身处何地,你总是会通过消息表达你的关心和祝福。
收到你的消息,我感到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虽然我们可能相隔千里,但通过消息的传递,我们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无论是快乐的事情,还是遇到困难时,你的消息总能给我力量和鼓励,让我感到不再孤单。
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及时回复消息,但请相信,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你,你的每一条消息都让我感到温暖和快乐。
希望我们可以继续通过消息的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无论将来我身在何处,你都会是我最信任的朋友。
最后,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关心。
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祝好,
(你的名字)。
新闻赏析范文新闻是指报道时事、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是人们获取社会动态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新闻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片、视频等,而新闻赏析则是对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则新闻进行赏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选取的新闻是关于一场重大事故的报道。
该新闻以简洁明了的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直接概括了事故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在新闻的开篇,作者迅速交代了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主要经过,为读者建立了一个清晰的背景。
接着,作者通过引用目击者和相关人员的话语,生动地描述了事故的现场情况,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事故的紧张和危险。
这种生动的描写方式,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在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对事故原因、影响和后续处理情况的报道,展现了新闻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通过引用专家的意见和数据统计,作者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思考角度。
同时,作者还报道了事故对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这些内容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在新闻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对事故后续影响和相关责任的追究进行了报道,展现了新闻的深度和关注度。
通过采访受害者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作者揭露了事故的不良影响和责任人的态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新闻画面。
同时,作者还对事故的教训和警示进行了总结,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通过对这则新闻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价值。
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全面、深入地呈现事实和信息,引导读者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
同时,新闻报道应当具有生动、简洁、有吸引力的语言和形式,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理解。
希望本文的赏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价值,提高新闻素养和阅读能力。
新闻导语范文篇一: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大学语文消息范文(优选30篇)摘要: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水平差已经影响到其专业学习。
基于此,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母语应用水平,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近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写不出通顺的文章、文秘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胜任基本的文秘写作工作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知名企业的招聘条件中都列出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
由此可见,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往往是他一生成功的基础。
而要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就要学好母语。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母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化,也是对思维方式的磨练。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母语能力的强弱,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
一、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王步高老师也总结出母语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说“母语是人们思维的载体”“母语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学子从母亲祖国沃土中汲取营养和水分的主根系”。
外语专业的学生不缺乏外国语言文化的功底,但母语文化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交流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只有对母语文化建立丰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他国文化。
二、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一个学期,少部分高校开设两个学期,课时不足、内容和知识量大。
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什么内容?又要达到怎样的培养目标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教学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母语欣赏水平和母语应用能力。
这中间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母语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个输入的过程,那就没有办法把它内化为深层次的东西,会影响到学生的输出,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就是对外语的理解、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受到影响。
新闻特写范文并赏析写一篇新闻特写不少于600字今天,我看了湖南卫视的《新闻大求真》感受很深,为我们身边处处存在危险的危害性震撼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实验:在《新闻大求真》里,同学们和一诺对抗赛,起初,5个小朋友一个个冲上去,只产生了127公斤的力;第二次,5个小朋友一起冲上去,产生了627公斤的力!!是第一次的5倍了!5倍啊!原来踩踏的力量有这么大,我原本就是擦破皮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看来不容小视啊!生命最重要啊,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还要照顾别人,保护别人。
往往最不引起重视的地方越重要,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件小事,已毫不马虎的态度去面对。
从中。
我学到了遇到踩踏时间时,要双手抱在胸前,手要里胸8厘米左右,用最坚固的肘部去抵挡冲击力,保证身体不受损伤。
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那惊心动魄的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吧!xx年12月31日23时35分左右,外滩陈毅广场和亲水平台的相向人流在斜坡上发生对冲,有人在对冲中摔倒。
有处于高处的民众意识到了危险,挥舞手臂让其他人后退。
楼梯上的人和赶到救援的警察开始呼喊让台阶上的人群后退,但声音太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于是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开始失控。
xx年12月31日23点40分,眼见下面的人处于危险,站在墙头的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呼喊,“后退!后退!”楼梯上端的人群察觉到了下面的危险,人流涌动的趋势开始减慢并停止。
十分钟后人群有了后退的趋势,然而压在下面的人已经渐渐不支,当人群终于散开时,楼梯上已经有几十人无力地瘫倒在那里,救援人员立即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
xx年12月31日23点50分,越来越多的警察赶到,试图从下端往外拉拽被压得动弹不得的人,但根本拉不动。
xx 年12月31日23点55分,所有倒地没有受伤的人们都站了起来。
现场的哭喊与尖叫声和呼叫救护车的声音混成一团,赶来的医务人员和附近的热心市民对每一个倒地的人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试图进行抢救。
消息范文600字《消息》最近,我收到了一条消息,内容是关于我一位老朋友的。
消息说他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了抑郁症。
这个消息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我总是认为他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而且我也没有想到抑郁症会对他这样的人产生影响。
这条消息让我深深地反思了很多事情。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们周围的人可能会面临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压力和困难。
就像我朋友一样,他总是笑嘻嘻的,但实际上他内心可能早已承受了很多压力。
这让我明白了在接待他人时,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内心,避免忽略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
其次,我也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它并不是只发生在孤独悲观的人身上,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它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着身边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他们有可能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这条消息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我发现我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总是觉得身心疲惫。
这也让我担心我自己是否也容易患上抑郁症。
所以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要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间,不要总是让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将自己紧紧地束缚着。
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我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和舒缓。
除了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所觉悟之外,我也意识到消息的传递也需要谨慎对待。
虽然消息传递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实情况,但是如果消息的内容不准确或者是伤害到别人,就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传递消息时,我学会了要慎重考虑消息的真实性和影响性,避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总的来说,这条消息对我的触动非常深刻。
我学会了关注身边的人,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也学会了在传递消息时要慎重考虑。
希望我朋友早日康复,也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更好地关爱身边的人。
时间:4月11日——5月14日
稿件推介: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这样一群人,她们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凄凉的晚年靠思念来支撑,过节对她们来说就是劫难,这就是一群内心伤痛的失独老人。
4月11日起,本报特征集10名失独老人(特指母亲)海南免费4日游。
活动推出后,立即引发失独老人的广泛关注,不少读者也打电话称,通过该报道,了解到失独家庭的哀伤,也希望类似这样的活动多一些,给失独老人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在此次征集过程中,熊宁的父母也参与其中,原本确定的寻找10位失独老人,最终确定为11人。
5月11日母亲节当天,获选本次活动的11位失独老人飞赴海南,开启4天的海南免费之旅。
活动结束后,失独老人们表示,三秦都市报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潮湿的心得到温暖,感谢三秦都市报关爱失独群体。
消息作文范文
《消息》
消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是文字、语言、图像、声音等形式,传递着各种信息,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消息可以是好消息,也可以是坏消息,它们承载着情感、真实、虚假等各种元素。
好消息让人振奋,将喜悦传递给他人,增添生活的色彩。
比如,当我们听到好友得到了心仪已久的工作,或者家人获得了重要的荣誉,这样的消息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同时也为对方的成就感到高兴。
好消息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向前,带来积极的能量。
而坏消息可能让人心情低落,带来焦虑和担忧。
比如,当我们听到家人生病或者朋友遇到困难时,这样的消息会让我们感到沮丧,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然而,坏消息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坚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信息时代,消息传递的速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消息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让消息的影响力变得更加深远。
然而,也正是因为信息的快速传递,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消息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面对各种消息,理性地思考,并对待消息
负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让消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有益元素。
徐志摩诗歌《消息》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徐志摩诗歌《消息》原文及赏析【导语】:《消息徐志摩》全文与读后感赏析雷雨暂时收敛了;双龙似的双虹,显现在雾霭中,夭矫,鲜艳,生动,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
消息是新闻写作中最常采用的体裁,它一般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是对事件的细节详细描述。
以最简短的文字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
下面提供一篇消息范文,并对其进行赏析。
咬伤蟒蛇遭逮捕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9月2日电】在萨克拉门托北部社区发生的一桩人蛇撕咬案让受害者身受重伤,但受伤一方并非如你所想。
警方说,在一男子被控咬了一条蟒蛇两次后,该蛇接受了紧急手术。
安德鲁·佩蒂特警官说,警方在接到电话后于昨晚6点半赶到德尔帕索海茨社区。
之前曾有名过路人报告说,看到一男子躺在地上,也许遭到了袭击。
当警察到达现场时,他们发现54岁的戴维·申克仍躺在那儿。
但警方说,他不是遭到袭击的一方。
佩蒂特说,另一男子迎向警察,指控申克咬了其宠物蟒蛇两口。
申克涉嫌非法令蛇致残或外形受损而被捕,其保释金为1万美元。
赏析:
这篇短消息的导语简洁交代了事情概况,同时留下了悬念,它仅仅告诉我们在某地发生了一件人蛇撕咬的事,有一方受了重伤。
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是蛇咬伤了人,还是人咬伤了蛇,是蛇受伤还是人受伤,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这样就让人饶有兴趣读下去了。
这种不把地点交代精确,也不提供时间的写法目的就是为了使导语更简洁更凝练,仅仅以“某地(大地点)发生了某事”的方式交代事件的手法,是美联社经常使用的。
第二段是消息的躯干的第一自然段,它用一句话补充了导语中留下的悬念,原来是人咬了蛇。
蛇受到了救治。
消息来源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是“警方”提供的。
第三自然段补充了导语和第二自然段中不够详尽或没有交代的新闻要素“精确的时间”、“精确的地点”、“警官的全名”、“警方如何知晓的”、“袭击者的姓名和年龄”。
这一段还提供了现场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一句话补充了前面没有提供的新的信息,即该蟒蛇的主人向警察指控“施暴者”,值得注意的是。
同时为了更简洁,这一句的
人名都不是全称。
还有一点,它精确地补充了第二自然段的信息蟒蛇被咬“两次”为“两口”。
最后也以一句话结尾,简洁的介绍了事件的结果,交代事件的袭击者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短短的一条消息看起来简单,其实包含了作者精心构思的匠心,张弛有度,悬念迭生,趣味盎然,写新闻的技艺高超,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