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元的间架结构92法满项先生白话解释对照.pdf
- 格式:pdf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42
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注释及解析------董自强第2法: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释义:下面最后一笔为横画托载的字,其余笔画应托在横画的上面。
解析:本条“地载者”,一是独体字、上下关系的字中下半部分最后一笔为横画的字,上半部分的宽度一定不要超过下半部分横的宽度。
如:直、且、至、里、孟。
二是上下关系的字,下半部为“扁方形”与上半部分的“小方形”、“窄长形”、“大方形”组合时,一般写成“上小下大”如:至、孟、热。
特例:当上半部为“扁方形”和“大方形”组合时,并且上半部分中含有撇和捺组合,撇和捺组合的宽度可以超过下半部分最后一笔“横画”的宽度,如:室、圣。
第3法:让左者,左昂右低。
释义: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解析: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半部为“大方形”,右半部为“窄长形”的组合,要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
第4法:让右者,右伸左缩。
释义: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解析:左右结构的字中,右半部为“大方形”,左半部为“小方形”、“窄长形”的组合,右边占2/3,要长,左边占1/3,要短。
如:绩、议、读。
第5法:横担者,中画宜长。
释义: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解析:横在中间的写法,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第6法:直卓者,中竖宜正。
释义:有竖画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解析:竖在中间的写法,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
第7法: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释义:勾拿笔画,竖钩回抱不应弯曲、短小。
解析:讲解“横折钩”的写法,竖钩回抱的笔画多,应写的正直而略长。
如:葡、萄、蜀、葛。
第8法: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
释义:勾衄笔画,竖钩回抱不应该长而正直。
解析:讲解“横折钩”的写法,竖钩回抱的笔画少,应写的稍斜而略短。
如:句、匀、勿。
第9法:画短撇长。
释义:横短撇长。
解析:“横、撇”组合时,下面是“扁方形”“竖弯钩”时,应横画写短,撇画写长。
如:左、在、尤、龙。
第10法:画长撇短。
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天覆者凡画皆帽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画短直长,撇捺宜伸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清)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附解释)清黄自元著,讲解浅显通俗的书法间架结构技法、揭示汉字笔划部首之间的内在规律。
该帖虽以欧体为本,但其法与诸家书体本质是相通的,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初学入门的一条捷径。
下面将间架结构92法的法要,提供给大家。
译文:(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
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
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
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
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
黄被调北上,随军参战,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__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黄自元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字帖之先河。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黄自元《临九成官》、《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两种,为学书者所珍爱。
于民国七年(1918)在长沙病逝。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一、天覆者凡画皆帽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二、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三、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四、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五、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六、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七、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八、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九、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十、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十一、画短直长,撇捺宜伸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十二、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十三、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十四、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十五、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十六、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十七、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十八、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图解(全本)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
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
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
黄被调北上,随军参战,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__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黄自元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字帖之先河。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黄自元《临九成官》、《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两种,为学书者所珍爱。
于民国七年(1918)在长沙病逝。
解释:(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寜。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聖、蓋。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勑。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蝀、績、議、讀。
解释:(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如:喜、吾、婁、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勺、匀、勿。
解释:(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尨。
(10)横长撇短;如:右、有、厷、灰。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是中国书法大师之一,其楷书著名于世,尤其是其间架结构更是独具匠心。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可谓是独树一帜,这里总结了其九十二法:1、用笔坚硬有力,下笔直率有力2、笔画连绵不断,结构严谨3、用笔得法,笔画有力4、笔画有韵律感,有生动感5、结构严谨,笔画清晰6、用笔细腻,有质感7、笔画相互衬托,有层次感8、笔画有立体感,有深浅感9、用笔得法,笔画有变化10、结构稳定,笔画有力11、用笔灵活,笔画有趣味12、笔画有对比,有变化13、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14、笔画有魅力,有吸引力15、结构细致,笔画有层次感16、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17、笔画有节奏,有韵律感18、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20、结构稳定,笔画有力21、用笔灵敏,笔画有动感22、笔画有对比,有变化23、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24、结构细致,笔画有质感25、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26、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27、笔画有魅力,有吸引力28、结构严谨,笔画清晰29、用笔得法,笔画有力30、笔画有对比,有层次感31、笔画有变化,有动感32、用笔细腻,笔画有质感33、结构稳定,笔画有力34、用笔灵活,笔画有趣味35、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36、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37、笔画有层次感,有质感38、结构严谨,笔画清晰39、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40、笔画有魅力,有吸引力42、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43、笔画有动感,有厚薄感44、结构稳定,笔画有力45、用笔细腻,笔画有质感46、笔画有层次感,有魅力47、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48、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49、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50、结构严谨,笔画清晰51、笔画有力,有对比52、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53、笔画有动感,有厚薄感54、结构稳定,笔画有力55、用笔细腻,笔画有质感56、笔画有层次感,有魅力57、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58、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59、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60、结构严谨,笔画清晰61、笔画有力,有对比62、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64、结构稳定,笔画有力65、用笔细腻,笔画有质感66、笔画有层次感,有魅力67、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68、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69、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70、结构严谨,笔画清晰71、笔画有力,有对比72、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73、笔画有动感,有厚薄感74、结构稳定,笔画有力75、用笔细腻,笔画有质感76、笔画有层次感,有魅力77、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78、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79、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80、结构严谨,笔画清晰81、笔画有力,有对比82、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83、笔画有动感,有厚薄感84、结构稳定,笔画有力85、用笔细腻,笔画有质感86、笔画有层次感,有魅力87、用笔得法,笔画有规律88、笔画有节奏感,有韵律感89、用笔灵活,笔画有变化90、结构严谨,笔画清晰91、笔画有力,有对比92、用笔灵敏,笔画有节奏感。
黄自元汉字间架结构92法(1-10)第一法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以“定”字为例书写要点:1点竖直对第二法地载者有画皆讬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以“孟”字为例书写要点:1最后一笔横最长第三法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以“即”字为例书写要点:1左右两部分的横要对齐第四法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仪、读以“绩”字为例书写要点:1左边窄点,右边宽点第五法横担者中画亦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如:喜、吾、安以“喜”字为例书写要点:1士口口上中下对正第六法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以“甲”字为例书写要点:1曰写扁些第七法勾弩法其身不宜曲短勾弩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以“蜀”字为例书写要点:1虫上的竖横折钩的竖都要写直第八法勾衄法其势不可直长钩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以“句”字为例书写要点:1口的第一笔竖与横折钩的竖相对应,都微向内收第九法画短撇长横短撇长。
如:左、在、尤、龙以“左”字为例书写要点:1三条横距离均匀第十法画长撇短横长撇短。
如:右、有、灰以“有”字为例书写要点:1注意出撇的方向。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
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
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
黄被调北上,随军参战,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黄自元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字帖之先河。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黄自元《临九成官》、《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两种,为学书者所珍爱。
于民国七年(1918)在长沙病逝。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昔人论间架结构以有中画之字为式,论结构以无中画之字为式,兹此而合之不复区别。
1、天覆者,凡画比冒于其下。
例:宇、宙、定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例:至、圣、孟3、让左者,左昂右低。
例:部、幼、即4、让右者,右伸左缩。
例:读、议、续5、横中者,中画宜长。
例:喜、吾、安6、直卓者,中竖宜正。
例:甲、平、干7、勾弩法,其身正不宜曲短。
例:葡、萄、蜀、葛8、勾轫法,其势不可直长。
例:句、勺、匀、勿9、画短撇长。
例:左、在、龙、10、画长撇短。
例:本、木、朱、东11、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例:杀12、横长直短。
十、上、下、士13、横短直长。
才、井、斗14、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例:丕、正、亚15、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
例:目、自、因、固16、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例:川、升、邦17、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
例:伊、修、侈18、画重者宜,鳞羽恭差而化板。
例:三、冉19、两平者,左右宜均。
例:朋、林20、三合者,中间务正。
例:御、谢、树21、二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例:銮、需、留22、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例:章、意、素、累23、左旁小者,齐其上。
例:吧、吸、呼、峰、峻24、右边少者,齐其下。
例:和、知、细25、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
例:器、嚣26、内四叠者,布置宜匀密。
例:爽27、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例:此、七、也28、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例:云、去、且、旦29、纵捺之字,必要掇头收尾。
例:丈、尺、史、又30、纵弋之法,最忌力弱身湾。
例:武、成、或31、横弋不厌曲。
例:恩、息、必、志32、伸勾贵抱持。
例:勉、旭、魅、抛33、承上之X,正中为贵。
例:父、文、外34、屈勾之势,退缩斯宜。
例:鸠、辉35、马齿法,其弩勾之锋,宜注射四点之半。
例(繁):鸟、马、为、烈、热36、上平之字,宜齐首。
例:师、明、既,野37、下平之字,宜齐足。
例:朝、故、辰、38、重捺者,有缩有伸。
黄自元汉字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付解释: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画短直长撇捺宜伸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13,横长直短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两平者左右宜均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三合者中间务正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
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
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
黄被调北上,随军参战,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黄自元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字帖之先河。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黄自元《临九成官》、《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两种,为学书者所珍爱。
于民国七年(1918)在长沙病逝。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高清附释文《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黄自元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间架结构《三十六法》和邵瑛著作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楷书结构的描述经典实用,对书法爱好者而言,不失为临帖佳本。
黄自元的楷书尽管有个人风格和面目不鲜明,得整肃而失灵动,多法度而少情趣的种种问题,但其能自成一派,受皇家垂爱,得大众欢迎,同化一朝一代的审美趣味,引领一代书风,那也绝对是功德千秋的事。
哪怕有人贬其为“馆阁体”,然而“馆阁体”也是独立一体,在书法史上自当有其重要的位置。
他的楷书集欧、颜、柳三家之长,不仅得欧体之笔法结构,且备颜体之丰润遒劲,又见柳体之骨法劲健,不愧为一代楷书巨匠。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清代 / 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昔人论间架,以有中画之字为式。
论结构,以无中画之字为式。
兹比而合之不复区别。
天覆者凡书皆冒于其下:宇、宙、定、甯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至、圣、孟、蓋让左者,左昂右低:敕、部、幼、即让右者,右伸左缩:读、蝀、议、绩横担者中画宜长:喜、吾、娄、安直卓者中竖宜正:甲、平、干、午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葡、萄、蜀、葛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句、勺、匀、勿画短撇长:左、在、尤、龙画长撇短:右、有、厷、灰画短直长:木、本、朱、东画长直短,撇捺宜缩:乐、棐、筑、横长直短:十、上、下、士横短直长:才、斗、丰、井上下有画,需上短而下长:丕、正、亚、并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目、自、因、固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川、升、邗、邦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依、侈、僇、修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亦、赤、然、无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板:三、册、冉、聿。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
宇、宙、定。
宇、宙、定。
宇、宙、定。
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
至、孟、圣。
至、孟、圣。
至、孟、圣。
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
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3、让左者左昂右低。
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
部、幼、即。
部、幼、即。
部、幼、即。
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4、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
绩、议、读。
绩、议、读。
绩、议、读。
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5、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喜、吾、安。
喜、吾、安。
喜、吾、安。
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的哦~!~短了挑着吃力的6、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
甲、平、干、午。
甲、平、干、午。
甲、平、干、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
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
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
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葡、萄、蜀、葛 葡、萄、蜀、葛 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
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
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不是吗?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
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句、匀、勿。
句、匀、勿。
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
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
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9、画短撇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左、在、尤、龙。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
宇、宙、定。
宇、宙、定。
宇、宙、定。
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
至、孟、圣。
至、孟、圣。
至、孟、圣。
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
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
3、让左者左昂右低。
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
部、幼、即。
部、幼、即。
部、幼、即。
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
4、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
绩、议、读。
绩、议、读。
绩、议、读。
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
5、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喜、吾、安。
喜、吾、安。
喜、吾、安。
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的哦~!~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
甲、平、干、午。
甲、平、干、午。
甲、平、干、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
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
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
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葡、萄、蜀、葛 葡、萄、蜀、葛 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
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
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不是吗?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
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句、匀、勿。
句、匀、勿。
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
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
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