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严禁学生滑冰、防溺水安全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冬季防溺水防滑安全教案冬季防溺水防滑安全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季防溺水防滑安全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安全应注意些什么,从而在思想上认识冬季安全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在冬季为了身体、和生命安全要增强防滑和防溜冰的意识。
3、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课前准备: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及如何抢救治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有学生溜冰,你准备怎么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寒冬来临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防溺水、防溜冰、防煤烟中毒等)(生自由谈话)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
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
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
冬季严禁学生滑冰、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
冬季是学生们在校园玩耍和锻炼的时候,但是滑冰和溺水等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滑冰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1.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冬季滑冰和防溺水的相关知识,提醒学生在冰上和水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私自前往冰面溪洞或未经监护人允许下进入水域等。
2. 加强学校监管:在校园内设置明显的禁止滑冰和禁止进入水域的标志,并定期组织巡查,及时发现滑冰和溺水行为,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
3. 设置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对于学校周围的冰面和水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学生禁止滑冰和进入水域,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学生无法接触冰面或进入危险的水域。
4. 家长监护责任:学校与家长共同肩负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
学校应与家长加强沟通,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在冬季玩耍的安全问题,并教育家长不鼓励孩子滑冰或进入危险水域。
5. 举办安全宣传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如安全知识演讲比赛、安全意识培训等,提高学生对冬季滑冰和防
溺水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增强学生对冬季滑冰和防溺水的安
全意识,减少学生因滑冰和溺水而发生的事故。
希望学校和家长共
同努力,确保学生在冬季玩耍时的安全。
冬季防溺水防滑冰教案冬季防溺水防滑冰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季防溺水防滑冰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季防溺水防滑冰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安全应注意些什么,从而在思想上认识冬季安全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在冬季为了身体和生命安全要增强防滑和防坠冰的意识。
3、教给学生一些自救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寒冬来临了,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自由谈话)二、观看图片,,认识危险性师: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小河里的水都怎么样了啊?师:有的小朋友就会跑到冰面上去玩,这样安全吗?(幼儿自由讨论)虽然我们看到的河面结冰了,但是结的冰还不是很厚,如果我们上去玩的话很容易掉到水里,这样就会有生命危险。
欣赏图片(溺水图片)师: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掉到水里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溺水?三、自我保护方法师:小朋友要做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能独自一个人到河边玩耍。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四、小结:生命安全很重要,寒假马上就要来了,千万要保护好自己,不做危险的事,不到河边、没有人的地方玩耍。
如果要去的话,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
冬季防溺水防滑冰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随着冬季的到来,冰面逐渐形成,不少市民和青少年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在冰面上尽情嬉戏。
然而,冰面并非绝对安全,滑冰和溺水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预防滑冰和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禁滑冰、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滑冰安全知识1. 选择安全的冰面在自然水域结冰的冰面上滑冰,一定要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冰面。
一般来说,冰面厚度达到15厘米以上,且结实均匀,才能保证安全。
同时,要避开有冰裂缝、冰洞、冰凌、冰凌尖角、树木、岩石等障碍物的冰面。
2. 检查冰鞋在滑冰前,要检查冰鞋的绑带是否牢固,以防滑冰过程中冰鞋脱落。
此外,还要检查冰鞋的冰刀是否锋利,以免滑冰时划伤脚部。
3. 注意冰面温度冰面温度对冰的硬度有很大影响。
当气温较低时,冰面较硬,不易破裂;当气温较高时,冰面较软,容易破裂。
因此,在气温较高的时段滑冰时,要特别小心。
4. 控制滑冰速度滑冰时,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控制速度,避免高速滑行。
同时,要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碰撞。
5. 遵守交通规则在冰面上滑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禁止滑冰的区域滑行。
在通过桥面、涵洞等狭窄地段时,要减速慢行,注意安全。
二、溺水安全知识1. 避免在危险水域游泳在自然水域游泳时,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区域。
避免在深水区、暗流、漩涡、水草丛生、水下有暗礁等危险水域游泳。
2. 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在游泳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要下水游泳。
同时,要避免空腹、饱腹、酒后游泳。
3. 配备救生设备在游泳时,要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此外,要选择结伴同行,以便在遇到危险时互相救助。
4. 注意游泳技巧游泳时,要掌握正确的游泳技巧,如呼吸、换气、漂浮等。
同时,要学会自救和救人的方法。
5. 遵守游泳规则在游泳时,要遵守游泳规则,如不在禁止游泳的区域游泳、不在水下嬉戏、不在危险时段游泳等。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禁滑冰、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
第1篇尊敬的家长、亲爱的老师们、小朋友们: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河面、湖面等水域开始结冰。
虽然冰面看起来光滑美丽,但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冬季滑冰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举办冬季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讲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冬季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冬季是滑冰溺水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安全意识薄弱,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发生意外。
2. 通过开展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冰面的危险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家长和老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动向,加强对幼儿的监管,确保他们的安全。
二、冬季防滑冰溺水安全知识1. 冰面安全知识(1)冰面厚度:一般而言,冰面厚度在5厘米以下时,存在安全隐患,不建议在上面行走或玩耍。
(2)冰面硬度:冰面硬度不均匀,存在破裂风险,行走时要保持警惕。
(3)冰面温度:冰面温度较低,容易导致身体失温,要注意保暖。
2. 溺水自救与急救(1)遇到溺水情况,要保持冷静,尽量抓住漂浮物。
(2)学会游泳: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3)学会急救:了解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
三、冬季防滑冰溺水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幼儿私自到河面、湖面等水域滑冰、玩耍。
2. 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监管,不让他们单独到冰面附近活动。
3. 教师要教育幼儿认识冰面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4. 举办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讲座,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
6. 定期检查水域周边的安全设施,确保设施完好。
四、冬季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活动1. 开展防滑冰溺水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组织幼儿观看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
3. 举办防滑冰溺水安全演练,让幼儿掌握自救与急救技能。
4. 家长参与,共同学习防滑冰溺水安全知识。
五、结语冬季防滑冰溺水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完整)冬季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冬季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在冬季我们会经常遭遇低温和雨雪的袭击,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交通运输和出行.今天,我们就冬季雨雪天气方面问题,提示一些安全防范知识:
1、防滑:由于降雨、降雪,地面光滑,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如确需外出,要穿防滑鞋,手中不宜拿伞、棍等细长物品。
2、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耳、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3、防病:活动出汗后立刻到室内用干毛巾擦干汗水,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
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半小时,防止感冒病毒滋生。
4、防溺水做到“四不”:不私自下水或滑冰;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滑冰或打捞水中物品;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到水边游玩;不到危险地域、沟河塘坝水库滑冰游玩。
5、其它安全事项:
(1)注意取暖,生好炉火,穿好棉衣,戴好手套,防止冻伤。
(2)家庭和学校要严防煤气中毒.
(3)不玩火,尤其是在教室内,要提高安全意识,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不在校园内或坡上滑雪,不在校园内追跑打闹。
最后,希望同学们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并且相互提醒,积极向我们的同学、家长宣传安全知识.自己健康成长、家人幸福快乐,安全是前提。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1。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水面开始结冰。
虽然冰面看似坚硬,但实际上冰层脆弱,容易发生冰滑溺水事故。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冰滑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防冰滑溺水安全教育。
一、冰滑溺水事故的原因1. 冰面不均匀:冰面在自然状态下,受气温、风力、水流等因素影响,表面不均匀,存在薄冰和厚冰的交界处,容易导致冰层破裂。
2. 体重过大:体重过大的行人或车辆在冰面上行走或行驶,容易破坏冰面结构,引发溺水事故。
3. 酒精作用: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降低,判断力减弱,容易在冰面上发生意外。
4. 未知冰层厚度:许多人认为冰层足够厚,可以在上面行走或玩耍,但实际上冰层厚度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5. 冰面破裂声:当冰面出现裂缝时,人们会听到破裂声,但往往这时已经来不及逃离。
二、预防冰滑溺水事故的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广大师生、家长要充分认识冰滑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冰面安全规定。
2.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要广泛开展防冰滑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冰面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体质:冬季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4. 注意冰面安全:在冰面上行走或玩耍时,要选择安全区域,避免在冰层较薄、裂缝较多的地方活动。
5. 佩戴救生设备:在冰面上活动时,要佩戴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确保自身安全。
6. 遵守交通规则:在冰面上行驶的车辆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7. 严禁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容易导致判断力降低,反应迟钝,增加冰滑溺水事故的风险。
8. 严禁私自下水:在冰面上玩耍时,严禁私自下水,以免发生意外。
9. 加强监护: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防止他们在冰面上玩耍,确保安全。
10. 学习救援技能:掌握基本的救援技能,如心肺复苏、绳索救援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三、发生冰滑溺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 自救:一旦发生冰滑溺水事故,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利用周围物体进行自救。
第1篇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水面结冰,溺水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预防冬季坠冰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教育。
一、冬季坠冰溺水事故的特点1. 发生地点集中在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
2. 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傍晚等气温较低时段。
3. 事故发生原因多为游玩、垂钓、捕鱼、过河等。
4. 事故受害者多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
二、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知识1. 提高安全意识冬季气温较低,水面结冰,冰面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坠冰溺水事故。
因此,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时刻注意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2. 了解冰面情况在冰面上行走或活动时,要观察冰面情况,避免在冰面较薄、较松、有裂缝、有凸起物等危险区域活动。
3. 遵守安全规定在冰面上活动时,要遵守相关规定,如禁止在冰面较薄、较松、有裂缝、有凸起物等危险区域活动,禁止在无安全保障的冰面上滑冰、垂钓、捕鱼等。
4. 采取安全措施在冰面上活动时,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穿着保暖防滑的衣物,避免湿滑。
(2)携带救生设备,如救生圈、绳索等。
(3)结伴同行,相互照应。
(4)了解救援电话,如遇险情及时求助。
5. 遇险自救与互救(1)遇险自救:当发现自己陷入冰窟时,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身体平衡,用脚掌在冰面上用力拍打,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2)互救:当发现他人陷入冰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
②利用救生设备进行救援。
③利用绳索、树枝等物品进行救援。
④将陷入冰窟的人拉出冰面后,立即进行急救。
三、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宣传教育1. 加强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渠道,开展冬季防坠冰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2. 强化安全警示在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3. 开展应急演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冬季防坠冰溺水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冬季严禁学生滑冰、防溺水意识教育冬季是学生们喜欢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滑冰和溺水方面。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本文提出了一些冬季严禁学生滑冰以及防溺水意识教育的建议。
严禁学生滑冰的原因滑冰是一项受欢迎的冬季运动,但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以下是严禁学生滑冰的主要原因:1.安全风险:滑冰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平衡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摔倒、撞击其他人或固定物体的风险。
2.冰面不可控:冰面的状况在冬季经常变化,存在裂缝、融化或不规则结冰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滑冰时的安全风险。
3.深水域隐患:冬季湖泊或河流的冰面上存在潜在的深水域,如果冰面不稳固,学生滑冰时可能掉入冰下的深水中,带来溺水风险。
防溺水意识教育除了严禁学生滑冰,加强防溺水意识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溺水的风险和防溺水知识。
可以通过讲座、展板、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溺水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游泳安全规则:学校应该向学生传授游泳安全规则,包括不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单独游泳,不靠近未知水域,以及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等。
3.监督与救援: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救援能力培养。
学校应该派遣专门的救生人员,在学生进行水上活动时提供必要的监督和救援措施。
4.与社区合作:学校可以与当地社区合作,组织防溺水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
5.溺水应急预案:每个学校都应该制定溺水应急预案,包括紧急联系方式、急救知识培训等,以便在发生溺水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和救助。
总结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冬季应严禁学生滑冰,并加强防溺水意识教育。
通过举办教育活动,传授游泳安全规则,加强学校监督与救援能力,与社区合作,以及制定溺水应急预案,可以提高学生对滑冰和溺水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冬季活动中的安全风险。
冬季严禁学生滑冰、防溺水安全培训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学校决定在冬季严禁学生滑冰,并加强防溺水安全培训。
以下是具体安排及措施:
1. 冬季滑冰禁止规定:
- 从即日起,学校严禁学生在校园内或周围区域进行任何形式的滑冰活动。
- 在冬季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应在教室内或其他指定的安全区域内活动。
- 学生不得私自组织滑冰活动,如发现将严肃处理。
2. 防溺水安全培训:
- 学校将加强防溺水安全培训,确保学生了解水域意外事故的危害和防范知识。
- 教师将在课堂教育中重点强调水域安全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相关讨论和互动。
- 学校将组织针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实际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家庭配合:
- 学校希望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学生在冬季的安全。
- 家长应告知孩子冬季滑冰的危险性,并积极监督孩子在校园
内的活动。
- 家长如发现有学生违反滑冰禁令,应及时向学校报告。
通过严禁学生滑冰和加强防溺水安全培训,我们相信能够减少
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安全。
希望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确保一个安全、健康的冬季。
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学校行政部
日期:[填入日期]。
冬季严禁学生滑冰、防溺水预防教育冬季是一个滑冰的季节,然而滑冰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学校决定严禁学生在冬季进行滑冰活动,并提供防溺水预防教育。
为何禁止学生滑冰滑冰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更加危险。
以下是一些滑冰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1. 摔倒受伤:滑冰时,学生可能因失去平衡而摔倒,造成骨折、擦伤等伤害。
2. 溺水危险:如果学生在湖泊或冰面上滑冰,一旦冰面破裂,学生可能掉入冰冷的水中,面临溺水的危险。
3. 无法控制的滑行速度:学生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滑行速度,导致发生意外碰撞或伤害他人。
4. 冰面的不稳定性:冰面的稳定性常受到气候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
鉴于以上风险考虑,学校决定在冬季严禁学生滑冰,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防溺水预防教育除了禁止学生滑冰,学校还将开展防溺水预防教育,以提高学生对溺水危险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溺水危险知识:教授学生什么是溺水,溺水的危害以及溺水的常见原因等知识;2. 溺水预防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避免溺水事故,包括不靠近深水区、不盲目跳水、不擅自进入冰面等;3. 游泳技能培训:提供对学生进行基础游泳技能培训的机会,增强学生自救能力。
通过防溺水预防教育,学校希望能够增强学生对溺水危险的认知,并提供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从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家长配合学校在防溺水预防教育中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家长可以:1. 强调禁止学生滑冰的重要性,并与学校共同制定监管措施;2. 教育孩子有关溺水的知识,并与孩子一起制定防溺水的合理行为准则;3. 监测孩子的活动,确保他们不进行滑冰等危险活动;4. 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防溺水教育活动,提高自身和孩子的安全意识。
只有学校和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有效防范学生在冬季滑冰活动中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关于冬季严禁学生滑冰和防溺水预防教育的文档内容。
冬季严禁学生溜冰、防溺水安全教育冬季是一年中容易出现溜冰和溺水事故的季节。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将严禁学生在冬季进行溜冰活动,并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本文档将介绍学校对此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相关安全教育举措。
严禁学生溜冰的原因1. 冰面不稳定:冬季的湖面和河面容易结冰,但冰的厚度不易掌握,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学生在不了解冰的情况下,溜冰可能导致他们掉入冰窟窿或破碎的冰面上。
2. 水体流动:许多湖泊和河流在冬季仍有水流存在。
水流会破坏冰面的稳定性,孩子们不容易察觉到这些流动,因此溜冰风险更大。
3. 缺乏救援措施:冬季湖面冰厚,一旦学生掉入冰窟窿或破碎的冰面上,救援变得更加困难。
缺乏救援设备和专业人员可能导致救援延误。
防溺水安全教育举措为了提高学生防溺水的意识和水上安全的技能,学校将采取以下教育举措:1. 家长、教师和学生会议学校将组织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会议,向家长和教师宣传防溺水知识,并提醒他们在冬季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
通过学生会议,向学生普及溺水危险,教导他们正确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2. 教育宣传活动学校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包括播放宣传视频、举办讲座和展示防溺水相关的图片和海报。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对防溺水的认识和理解。
3. 游泳课程安排学校将为学生安排游泳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游泳能力,增加他们在水上发生意外时的自主保护能力。
4. 安全演练学校将定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演练,模拟学生在水上遇到紧急情况的情景。
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结束语冬季严禁学生溜冰,同时学校将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防溺水意识,才能有效预防悲剧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次安全教育,学生能够牢记防溺水知识,远离冰面和水域,确保他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冬季。
第1篇一、引言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水面逐渐结冰,滑冰成为许多市民喜爱的休闲活动。
然而,由于冰面厚度不一,承重能力有限,加之天气变化无常,滑冰溺水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预防滑冰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禁止滑冰溺水安全教育。
二、冰面安全知识1. 判断冰面厚度:一般情况下,冰面厚度在15厘米以上时,可以承载成人的体重。
在冰面上行走时,应观察冰面是否有裂缝、冰块脱落等现象,避免踩到不安全的冰面。
2. 选择安全区域:选择正规的滑冰场所,避免在自然水域、河道、湖泊等冰面滑冰。
自然水域的冰面受水流、温度等因素影响,厚度不均匀,容易发生事故。
3. 重视冰面变化:天气寒冷时,冰面容易结冰;气温回升时,冰面容易融化。
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应避免在冰面上活动。
4. 严禁酒后滑冰:酒精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酒后滑冰极易发生意外。
三、滑冰溺水自救与急救1. 自救方法:(1)冷静应对:发现冰面破裂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迅速寻找支撑物。
(2)呼救: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3)利用工具:如手电筒、手机等,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方便他人发现。
(4)保持平衡:在冰面上移动时,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5)寻找救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寻找冰面边缘或冰洞边缘,等待救援。
2. 急救方法:(1)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心肺复苏:对于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其呼吸和血液循环。
(3)清理呼吸道:将溺水者头部后仰,解开衣物,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异物。
(4)保持体温:将溺水者移至温暖的环境中,用衣物或毯子覆盖,保持体温。
四、加强宣传教育1.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禁止滑冰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
2. 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
3. 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冬季严禁学生滑冰、防溺水安全教育
背景:2014年12月30日12时,老边区育才小学三年级3名小学生,在中午放学离校回家就餐后,到公园人工湖面滑冰,因冰面坍塌导致3人落入水中,其中2人死亡。
为此我校特对全体学生作如下要求:
冬季天气变冷,水面结冰,同学们不要到河边、水塘边玩耍,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1、禁止全体学生去河边、池塘、水库、沟渠、养鱼池等处滑冰、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发生溺水。
2、严禁全体学生去河边、池塘、水库、沟渠、养鱼池等处垂钓、玩耍,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3、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
要大声呼救,或拨打110或119报警求救。
4、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长树枝、木棍等,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5、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6、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一、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二、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木棍、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三、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拨打120电话求救。
钢都管理区新民小学
2015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