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课《文明之光》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联系原始人的生活了解原始彩陶的历史源流,了解原始彩陶的用途和制作工艺。
探讨原始彩陶的造型和纹样,概括原始彩陶的艺术特点。
合作设计一个具有原始彩陶艺术特点的彩陶平面图。
方法与过程:探讨原始彩陶的历史源流,培养想象力、知识整合能力和探究能力。
运用比较、想象、归纳的方法共同分析原始彩陶,培养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2学情分析一般特征:八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合作探究。
初始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能接触到一些现代彩陶,对彩陶的用途、造型和纹样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信息素养:这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未知的事物喜欢研究探讨,但因为年龄还偏小,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和创设良好的情境。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约3分钟)1、展示一件制陶工具,引起好奇心,吸引注意力。
你们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工具吗?看看老师还带了什么来?展示一个陶罐,这个罐子是什么材质的?像这样表面有纹样的陶器叫什么?2、彩陶出现在什么时期?中国是发明彩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彩陶的发明就像一把火,点亮了人类的文明之光,让我们得以了解远古时期的人类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引出课题——《文明之光——彩陶》学生观察、思考和回答问题。
实物展示:陶泥、陶罐通过教师现场制作彩陶这一情境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点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二、设置问题,分组探究。
(约5分钟)1、请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关于彩陶的资料,说说对彩陶的了解。
2、请大家结合同学们的叙述和上学期的《远古的呼唤》一课,想象原始人的生活状况,思考、讨论几个问题:①、说说原始人的生活是怎样的?②、原人为什么会发明彩陶?③、彩陶对原始人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3、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彩陶是原始人生活的产物,但语言的描述似乎不够直观,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了解陶器的发明。
杰出的艺术智慧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陶瓷器、青铜器的发展脉络,认识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和分析其代表作品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想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陶瓷器、青铜器各自的艺术特色体会代表作品的内涵教具:幻灯片、课外资料图片、课本一、组织教学:由于和学生是第一次见面,所以要互相认识一下,首先我以谈话的形式做自我介绍,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导入:在学新课之前,先提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谁知道美术包括哪些门类?(生答)我们中国是一个艺术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四大门类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应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也应该去认识它,了解它。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杰出的艺术智慧》三、新授:工艺美术作为美术的四大门类之一,可以说是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印染、织绣、家具、玉石雕刻、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等。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其中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出示幻灯片)(一)陶瓷器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在我们的日常口头语中,经常使用“陶瓷”这一名称,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作,它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生活用具,它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又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在美术史中,介绍较多的主要是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特别是后两者。
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本中的两幅代表作品:给同学们出两个问题;1、说出作品上描绘了些什么装饰图案?2、通过欣赏作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表现这些图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回答(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启发他们积极的回答,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同学们欣赏部分课外的作品半坡类型纹样主要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和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马家窑类型纹样以旋涡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最后总结陶器的艺术特色(出示幻灯片)(二)瓷器请同学们看课本文字,从课本中找出一种瓷器,并说出它的艺术特色大家一起总结瓷器的艺术特色瓷器的艺术特色:(出示幻灯片)①钧瓷以丰富的窑变色彩为代表②官窑瓷器不尚花饰,釉色温润,器形古朴含蓄,具有高雅的情致③五彩瓷器绘画感强,颜色华贵艳丽再结合代表作品进一步了解瓷器的艺术特色(三)青铜器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先秦时期不朽文化创造,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关于青铜器,我们以两幅代表作品为例分析《莲鹤方壶》(春秋)《曾侯乙墓编钟》(战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欣赏作品:(出示幻灯片)1、说出两幅作品中描绘的形象?2、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两幅作品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最后大家一起总结青铜器的艺术特色:(出示幻灯片)①造型庄重典雅②纹饰繁密雄奇③构思巧妙,制作精湛课堂反馈:给同学们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讲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如果有不明白的,举手提出,大家一起解决。
第1课《文明之光》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2学情分析早期文明历史的发展,自然也包括了艺术的发展,要了解彩陶,青铜器以及瓷器各自的特点,就离不开对各时期文明程度的了解,反之,也能从各时期的艺术品也能让我们了解到文明的发展情况,做为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同时也具备表述找我观点的能力。
3重点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趣味。
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3、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4、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活动2【练习】自由畅想思考练习 :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新湘教版八下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第1课时(有反思) - 安 - 有教无类]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苏扇,了解苏扇的种类及艺术特色,了解苏扇的制作工艺
情感目标:触摸苏扇,品味苏扇的艺术魅力,感受苏扇的历史文化
技能目标:尝试制作苏扇,局部体验的制作工艺
2学情分析
本课题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延伸的地方工艺美术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起到传播、传承地方艺术文化的效应。
扇子为常物,学生熟悉它的用途却不了解它的文化,苏扇的传统文化特色和蕴含的人文精神是苏扇的主要艺术特色,有效的利用苏博现有的宝贵资源给学生打开一扇认识这一工艺的大门,将艺术与生活联系起来。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苏扇,了解苏扇的种类和特色,了解苏扇的制作工艺
难点:感受苏扇蕴涵的历史文化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话扇——扇的历史和种类
二、话扇
引言: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产生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发展至后来,扇子在不同时期不同人手中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含义。
我们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出了许许多多才子佳人,苏州的扇子也精彩纷呈。
——PPT展示中国古代与扇子有关的绘画、文学作品和人物
1、苏扇的种类(PPT+馆藏实物)
折扇: 文人雅物檀香扇: 工艺扇。
杰出的艺术xx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陶瓷器、青铜器的发展脉络,认识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和分析其代表作品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想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陶瓷器、青铜器各自的艺术特色体会代表作品的内涵教具:幻灯片、课外资料图片、课本一、组织教学:由于和学生是第一次见面,所以要互相认识一下,首先我以谈话的形式做自我介绍,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导入:在学新课之前,先提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谁知道美术包括哪些门类?(生答)我们中国是一个艺术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四大门类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应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也应该去认识它,了解它。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杰出的艺术智慧》三、新授:工艺美术作为美术的四大门类之一,可以说是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印染、织绣、家具、玉石雕刻、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等。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其中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出示幻灯片)(一)陶瓷器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在我们的日常口头语中,经常使用“陶瓷”这一名称,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作,它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生活用具,它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又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在美术史中,介绍较多的主要是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特别是后两者。
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本中的两幅代表作品:给同学们出两个问题;1、说出作品上描绘了些什么装饰图案?2、通过欣赏作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表现这些图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回答(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启发他们积极的回答,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同学们欣赏部分课外的作品半坡类型纹样主要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和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马家窑类型纹样以旋涡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最后总结陶器的艺术特色(出示幻灯片)(二)瓷器请同学们看课本文字,从课本中找出一种瓷器,并说出它的艺术特色大家一起总结瓷器的艺术特色瓷器的艺术特色:(出示幻灯片)①钧瓷以丰富的窑变色彩为代表②官窑瓷器不尚花饰,釉色温润,器形古朴含蓄,具有高雅的情致③五彩瓷器绘画感强,颜色xx艳丽1再结合代表作品进一步了解瓷器的艺术特色(三)青铜器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先秦时期不朽文化创造,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关于青铜器,我们以两幅代表作品为例分析《莲鹤方壶》(春秋)《曾侯乙墓编钟》(战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欣赏作品:(出示幻灯片)1、说出两幅作品中描绘的形象?2、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两幅作品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最后大家一起总结青铜器的艺术特色:(出示幻灯片)①造型庄重典雅②纹饰繁密雄奇③构思巧妙,制作精湛课堂反馈:给同学们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讲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如果有不明白的,举手提出,大家一起解决。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八年级美术教案主备人:李朝英审核人:彭娴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教学路径欣赏——走进博物馆,从古代工艺美术的不同种类入手,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体会每件作品的工艺性、实用性、艺术性,感受民族工艺的辉煌成就。
学习——面对作品,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古代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生活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在培养欣赏能力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深入的探索,初步学会对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探寻——在分析和交流中探寻古代工艺美术代表作的特点,充分体会它的工艺和审美情趣。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为世界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
体会——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通过生活到艺术、物质到精神的人类发展过程去理解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课时:彩陶与青铜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有所了解,领会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美术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世界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高审美趣味。
1.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2.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课题: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思路:本节为这课的第二课时,是在上节课同学们分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别将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尝试用横向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工艺品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型特征和艺术特色。
教法: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利用网络资源以专家讲座的形式教学。
学法: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以及图片资料并深入思考共同讨论总结。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2. 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通过对陶器和瓷器以及青铜器和漆器的比较,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了解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与瓷器、青铜与漆器分别从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的比较讨论,领会生活与艺术的相辅相成。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并制作课件以及课后的课堂知识检测表。
设计意图:通过《唐宮夜宴》这个精彩的舞蹈视频和老师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学习兴趣并能深入思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对我们今天文化生活的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工美术的出现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通性和独特性,直到今天它们都没有退出人类日常生活的舞台,还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中。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有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学生和老师始终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着课堂教学。
课件的制作尽量做到直观明了,很多很难理解的知识在课件中省时省力地解决了,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