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5
第 7章 信号 的运算和处理1、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2(08分)1.某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A u u I 2u Iu o 与输入电压 u I 间 的关系式为( 1)当时,证明输出电压I1R R 4 2 u o1u 。
I R R 31uI 12V 时, u 1.8V ,问 R 应取多大 ? (2)当o 1u I 1 0.5 mV ,A 、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已知 (10分)2.左下图示放大电路中,1 2u I 2 0.5 mV 。
( 1)分别写出输出电压 u 01、 u o2、 u的表达式,并求其数值。
ou=?o( 2)若不慎将 R 短路,问输出电压1A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06分)3.右上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1)写出输出电压 u 1 2u I 1、 u I 2间 的关系式。
与输入电压o (2)已知当 u =1V 时,I1uo u I 2=?= 3V ,问(10分)4.电流 -电流变换电路如图所示,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I L (1)写出电流放大倍数 A i , =?I S 10mA IL的表达式。
若I SR FI=?L(2)若电阻短路,(10分)5.电流放大电路如左下图所示,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I L(1)试写出输电流的表达式。
(2)输入电流源I L两端电压等于多少?(10分)6.大电流的电流-电压变换电路如右上图所示,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1A~(1)导出输出电压U O的表达式U O f (I )。
若要求电路的变换量程为IR5V,问=?3(2)当I I=1A时,集成运放 A 的输出电流I O=?(08分)7.基准电压-电压变换器电路如下图所示,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 1)若要求输出电压 U 的变化范围为 4.2~10.2V,应选电位器 R=?o W ( 2)欲使输出电压 U 的极性与前者相反,电路将作何改动?o(10分)8.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所示,已知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它参数如图。
7.2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填表。
解:当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f O 1I I10R u u u R=-=-,f O 2I I(1)11R u u u R=+=7.4电路如图所示,试求其输入电阻和比例系数。
解:由图可知R i =50k Ω。
因为u M =-2u I ,243R R R i i i =+,即M OM M 243u u u u R R R --=+代入数据,得输出电压O M I 52104u u u ==7.5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最大幅值为±14V ,u I 为2V 的电压信号。
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1)R 2短路;(2)R 3短路;(3)R 4短路;(4)R 4断路。
解:(1)R 2短路时3O I I 124VR u u u R =-=-=-(2)R 3短路时2O I I 124VR u u u R =-=-=-(3)R 4短路时,电路无反馈,u O =-14V 。
(4)R 4断路时23O I I 148VR R u u u R +=-=-=-7.6试求下图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
解:(c )f P I2N1fR u u u R R =-=+I1NN O1fu u u u R R --=联立求得:f O I1I2I1I21()8()R u u u u u R =-=-7.7如图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共模信号分别为多少?要求写出表达式。
解: 因为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净输入电压为零,所以它们的电位就是集成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
(c )图f IC I2I21f89R u u u R R ==+7.8如图所示为恒流源电路,已知稳压管工作在稳定状态,试求负载电阻中的电流。
解:N Z L 220.6m Au U I R R ===7.10求解下图电路的运算关系。
解:图(b )所示的A 1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A 2组成加减运算电路。
第7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习题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7.1填空:(1) ( 同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 >1 的放大器。
(2) ( 反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 <0 的放大器。
(3) ( 微分 )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 同相求和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123Y aX bX cX =++,a 、b 和c 均大于零。
(5) ( 反相求和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123Y aX bX cX =++,a 、b 和c 均小于零。
(6)( 乘方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2Y aX =。
7.2电路如图P7.2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填表。
(a) (b)图P7.2解:1(/)10O f I I u R R u u =-=-; 2(1/)11O f I I u R R u u =+=。
当集成运放工作到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14V , 就是-14V 。
7.3 设计一个比例运算电路,要求输入电阻20i R k =Ω,比例系数为-100。
解:可采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形式如图P7.2(a)所示。
20R k =Ω; 2f R M =Ω。
7.4电路如图P7.4所示,试求其输入电阻和比例系数。
解:由图可知150iR R k ==Ω,121221,2I MR R M I Iu u i i R R Ru u u R -==∴=-=-即而243M OM M u u u u R R R --=+解得:52104O M Iu u u ==-图P7.47.5电路如图P7.4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I u 为2V 的直流信号。
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1)R 2短路; (2) R 3短路; (3) R 4短路; (4) R 4断路。
解:(1) R 2短路时,210MI R u u R =-=,R 4相当于开路(R 4上无电流流过)。
∴3124OI I R u u u V R =-=-=-;(2) R 3短路时,O M u u =,R 4对反馈网络无影响。
∴2124OI I R u u u V R =-=-=-; (3) R 4短路时,电路无反馈。
∴14Ou V=-;(4) R 4断路时,23148OI I R R u u u V R +=-=-=-。
7.6试求图P7.6所示各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
(a)(b)(c) (d) 图P7.6解:在图示各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所接总电阻均相等。
各电路的运算关系式分析如下:(a)123123123225f f f OI I I I I I R R R u u u u u u u R R R =-⋅-⋅+⋅=--+(b)1231231231010f f f OI I I I I I R R R u u u u u u u R R R =-⋅+⋅+⋅=-++(c)21211()8()f O I I I I R u u u u u R =-=-(d) 123412341234202040ff ffO I I I I I I I I R R R R u u u u u u u u u R R R R =-⋅-⋅+⋅+⋅=--++7.7在图P7.6所示各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共模信号分别为多少?写出表达式。
解:因为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净输入电压为零,所以它们的电位就是集成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
图示各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共模信号分别为:(a)3IC I u u =(b)32232323231011111ICI I I I R R u u u u u R R R R =+=+++(c)22189fIC I I f R u u u R R ==+(d)34343434344014141IC I I I I R R u u u u u R R R R =+=+++7.8图P7.8所示为恒流源电路, 已知稳压管工作在稳压状态, 试求负载电阻中的电流。
解:220.6P ZLu U I mA R R ===。
图P7.87.9电路如图P7.9所示。
(1)写出O u 与1I u 、2I u 的运算关系式; (2)当R W 的滑动端在最上端时,若mVu I 101=,mVu I 202=,则O u =?(3)若O u 的最大幅值为±14V ,输入电压最大值mVu I 10max1=,mVu I 20max2=,为了保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R 2的最大值为多少?图P7.9解:(1) A 2同相输入端电位222121()10()f P N I I I I R u u u u u u R==-=-输出电压2222111(1)10(1)()O P I I R Ru u u u R R =+⋅=+-或21110()WO I I R u u u R =- (2) 将mV u I 101=,mVu I 202= 代入上式,得100Ou mV=。
(3) 根据题目所给参数,21()I I u u -的最大值为20mV 。
若R 1为最小值,则为保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21()I I u u -=20mV 时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应为+14V ,写成表达式为211min 1min 1010()102014W O I I R u u u R R =⋅⋅-=⋅⋅= 故1min143R ≈Ω2max 1min (100.143)9.86W R R R k k =-=-Ω≈Ω7.10分别求解图P7.10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a)(b)(c) 图P7.10解:图(a)所示为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图(b)所示的A 1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A 2组成加减运算电路;图(c)所示的A 1、A 2、A 3均组成为电压跟随器电路,A 4组成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a)设R 3、R 4、R 5的节点为M ,则12312()I I M u u u R R R =-+43512125I I MR R R u u u i i i R R R =-=+-43412434512()()I I O M R R R u u u u i R R R R R R =-=-+++ (b)先求解1O u ,再求解O u 。
3111(1)O I R u u R =+555355121221444144(1)(1)(1)(1)()O O I I I I I R R R R R Ru u u u u u u R R R R R R =-++=-+++=+- (c)A 1、A 2、A 3的输出电压分别为u I1、u I2、u I3,由于在A 4组成的反相求和运算电路中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外接电阻阻值相等,所以41231231()10()O I I I I I I R u u u u u u u R =++=++7.11在图P7.11(a)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u I 的波形如图(b)所示,当t =0时u C =0。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
(a) (b)图P7.11解: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2111()t O I O t u u dt u t RC=-+⎰ 当u I 为常量时:2112112115711()()()()100()()1010O I O I O I O u u t t u t u t t u t u t t u t RC -=--+=--+=--+⨯ 若t =0时u O =0;则当t =5mS 时,31005510 2.5Ou V V-=-⨯⨯⨯=-。
当t =15mS 时,3[100(5)1010( 2.5)] 2.5Ou V V-=-⨯-⨯⨯+-=。
因此输出波形如解图P7.11所示。
解图P7.117.12已知图P7.12所示电路输入电压u I 的波形如图P7.11 (b)所示,且当t =0时u C =0。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
图P7.12 解图P7.12解:图中可见,NP I u u u ==,()C I O Idu d u u u C C R dt dt-∴-== 即:O I Idu du u dt dt RC=+;∴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为: 1()(0)O I I C u t u u t u RC=++或:100(0)O I I C u u t u u =++(t )设当t =0时,u C =0。
分段画出波形如解图P7.12所示。
7.13试分别求解图P7.13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a)(b)(c) (d) 图P7.13解:利用节点电流法,可解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分别为:( a )2111100O I I I I R u u u dt u u dt R R C=--=--⎰⎰ ( b ) 设两电容的充电电流为:111C I du duiC C dt dt=⋅=⋅(方向向右),则311221()102I IO I I du C du u iR idt RC u u C dt C dt-=-+=--=--⎰ ( c )反相端:1ON C P P u u u u u dt RC =+=+⎰ 同相端:111I P P C I P u u u u dt u dt u dt C R RC RC-===-⎰⎰⎰ 代入上式,得3110O I I u u dt u dt RC==⋅⎰⎰ ( d )1212121()100(0.5)I I O I I u u u dt u u dt C R R =-+=-+⎰⎰7.14在图P7.14所示电路中,已知'12100f R R R R R k =====Ω,1C F μ=。
图P7.14(1)试求出u O 与u I 的运算关系。
(2)设t=0时u O =0,且u I 由零跃变为-1V ,试求输出电压由零上升到+6V 所需要的时间。
解:(1)因为A 2构成电压跟随器,电容上的电压C O u u =。
A 1为求差运算电路,利用叠加原理,求出其输出电压:1112(1)f f O I O O I R R R u u u u u R R R R '=-++⋅=-'+电容的电流:1O O I Cu u ui R R -==-(利用了上式) 因此,输出电压:1110O C CI I u u i dt u dt u dt C RC ===-=-⎰⎰⎰ (2)11110[10(1)]106OI u u t t V t V V=-=-⨯-⨯==,故t l = 0.6S 。
即经0.6 秒输出电压达到6V 。
7.15试求出图P7.15 所示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P7.15解:设A 2的输出为u O2。
因为R 1的电流等于C 的电流,所以:2112O I I u u dt u dt R C=-=-⎰⎰ 又因为A 2组成以u O 为输入的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所以:223(1)2O O O R u u u R =+=比较以上两式,得:O I u u dt =-⎰7.16在图P7.16所示电路中,已知u I1= 4V ,u I2=1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