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思想内容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7.75 MB
- 文档页数:39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高考诗歌的分类以及表达的情感1.送别抒怀诗。
送别抒怀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
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动辄一别多年,甚至再会无期,因而古人看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因此,赠别类的诗词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2.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通常表现为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3.闺情宫怨诗。
所谓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有的是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心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
有的是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的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
所谓宫怨诗,是闺怨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专写古代宫女以及宫女失宠后所起怨情的诗歌。
在宫怨诗中,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是最常见的内容。
4.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5.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所涉及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分类古代诗歌是古人的心灵和思想的结晶,通过诗歌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对境遇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古诗的思想感情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常见的古诗思想感情分类。
1. 豪放峻拔豪放峻拔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思想感情。
这种诗歌表达了作者豪情万丈,追求自由不拘束的精神。
这类诗歌常以歌颂自然、宣扬个性、矢志不屈为主题,表现出作者对于世界和生命热情洋溢的态度。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 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是古代诗歌中另一常见的思想感情。
这种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社会风气或者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这类诗歌常以慷慨悲愤的语言,表现出作者痛心疾首的态度。
例如杜甫的《悲房玄龄歌》一诗:“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蠹政犹存邢千户,鬼神将见汉元天。
……故交罢官不相见,戎服精装朝谒贤。
”3. 爱情爱情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思想感情。
这种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情感的追求和表达。
这类诗歌常以甜蜜、温馨的语言描述两情相悦、相思之情,表现出作者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渴望。
例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月皎霜满弓刀冷,秋砧声碎夜阑珊。
”4. 自然自然是古代诗歌中另一常见的思想感情。
这种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景色、现象以及对于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这类诗歌常以描绘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于宇宙的思索。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5. 忧思闲愁忧思闲愁是古代诗歌中又一常见的思想感情。
这种诗歌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对于生活琐事、个人遭遇以及对内心的反思和愁绪。
这类诗歌常以抒发伤感、愁苦的情感为主题,表现出作者对于命运的抱怨与无奈。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例如: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例如: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四)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
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南浦别》等。
3、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
如王维《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古——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等。
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6、生活杂感——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
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一)思乡怀人诗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示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二)边塞征战诗①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②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③风格——雄壮豪迈。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八大类。
1、叙事诗叙事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
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2、抒情诗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3、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4、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5、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6、怀古诗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7、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8、悼亡诗悼亡诗,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诗歌的思想内容分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分类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分类二、羁旅乡思诗1、感情主旨。
这类诗,多抒发漂泊无定的辛苦、行役的艰难,对家乡亲人、国都皇帝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2、常见意象。
①月。
②鸿雁传书。
③杜鹃啼血。
3、常见关键字。
情感类: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
节日类: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
4、常用手法。
①借景抒情、直抒胸臆②乐景衬哀情③侧面落笔、虚实结合。
三、思妇闺情诗1、感情主旨。
①抒发别离苦情。
思念他乡爱人,关切其状况。
②描写美人迟暮。
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很精美,借以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
③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④宫怨诗则抒写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
2、语言特点。
华美绚丽、精美细腻、绮丽香艳、委婉含蓄四、山水田园诗1、思想内容。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感情主旨。
①描写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大自然和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宁静、平和、自由、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③表现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3、常用手法。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新淡远,简朴纯净、平淡口语化五、怀古咏史诗1、概念。
诗歌分类按内容分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它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歌可以按照内容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诗歌通过表现不同的主题和情感,传达出不同的意境和感受。
本文将对诗歌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并且探讨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和表达手法。
一、自然诗自然诗是以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为主题的诗歌。
它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自然诗可以描绘美丽的风景,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黄叶和冬天的雪景。
它也可以展示自然界的力量和威严,如大海的浩瀚、山川的壮丽和瀑布的奔腾。
自然诗的语言通常优美而富有节奏感,运用大量的形象化手法,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神秘。
二、爱情诗爱情诗是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
它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表达。
爱情诗可以描绘爱人之间的情感和美好的时刻,如相互倾心的眼神、温柔的拥抱和甜蜜的亲吻。
它也可以表达爱人之间的思念和忧伤,如离别的痛苦、失恋的伤感和爱的无法言表。
爱情诗的语言常常充满激情和浪漫,通过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打动读者的心弦。
三、人生诗人生诗是以人生为主题的诗歌。
它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诗歌的形式反映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诗可以探讨人生的起伏和曲折,如人生的荣辱、欢笑与悲伤。
它也可以表达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如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人生诗的语言通常简洁而深刻,通过富有哲理的句子和形象化的描写,激励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四、友情诗友情诗是以友情为主题的诗歌。
它表达了人们对友谊的珍视和推崇,以及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关心。
友情诗可以描绘朋友之间的情谊和默契,如朋友之间的相互倾诉和默契的眼神。
它也可以表达友谊的深厚和持久,如岁月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友情诗的语言通常真挚而温暖,通过真实的感受和动人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心灵。
五、社会诗社会诗是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主题的诗歌。
它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关注,希望通过诗歌的形式传递出对社会的反思和呼唤。
社会诗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黑暗面,如贫困的生活、社会的不公和战争的残酷。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古代诗歌多种多样,如果要按内容分类要怎么分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一)1. 怀古诗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对现实不满或批判,借古讽今。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乌衣巷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咏——)内容: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内容范围:一般是山水和其他写景诗。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山水田园诗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
(二)边塞征战诗:
(三)咏史怀古诗:
(四)别离贬谪诗:
(五)思乡怀远诗:
(六)咏物诗:
(七)闺怨诗: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这看法吗?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
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试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篇: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二篇: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鉴赏专题二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咏物诗。
诗歌的分类及体裁诗歌是一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
在世界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中。
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意象,还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吸引着读者和写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诗歌的分类和不同的体裁。
首先,诗歌可以根据主题和内容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诗歌的主题或所表达的情感将其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三大类。
抒情诗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诗歌形式之一,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抒情诗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著名的抒情诗人包括杜甫、李白、鲁迅等。
叙事诗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诗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形式。
它以其生动的叙事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又体现了诗歌的艺术性和美感。
典型的叙事诗包括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哲理诗则侧重于思想和哲学观念的表达。
它通过抒发对生活和人类存在的思考,传达出深刻的智慧和哲学意义。
例如,王维的《登鹳雀楼》就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的哲理诗。
除了按主题分类,诗歌也可以按照诗歌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分类。
不同的体裁赋予了诗歌不同的形式和规则,表现了不同的美感和艺术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体裁。
1. 押韵诗:这是最常见的诗歌形式。
押韵诗要求诗句中的音韵相对应并呈现一定的节奏。
例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押韵体裁。
2. 自由诗:与押韵诗相反,自由诗不追求严格的音韵规则和节奏,更注重表达自由和个性。
它通常以自由的形式和风格展示,没有固定的结构和格式。
3. 幻想诗:幻想诗通常包含了奇幻和想象力,以创造性的方式展示文学形象和思维的外延。
这种体裁的最著名代表是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4. 短歌:短歌是一种体裁简短而小巧的诗歌形式,它通常由一至三个句子组成,传达出深刻而有力的意义。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体裁,还有许多其他的诗歌体裁,如颂歌、讽刺诗、寓言诗等。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夂 雄浑、恢弘、雄伟、浩瀚、雄伟、辽阔、壮美雄奇、苍劲、高远、 吊见风格悲壮、豪迈。
(三)咏史怀古诗:① 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 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 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常见意象及 手法思想感情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常用的鉴赏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 凭古吊今、 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 常见手法:借古讽今 借用典故 怀古伤今/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赏析注意事项1、 弄清史实,作者怀”的什么古” 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什么感情。
(四)惜别送别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标志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 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雨霖铃》感情色彩安慰与祝愿一一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别董大》读懂咏物诗方法 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五)思乡怀远诗:咏物言志抒怀诗: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节操;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分两类:直写物象绘声绘色,以求逼真传神。
要么托物寓意,借题发挥,抒情言志如《硕鼠》《咏柳》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常见手法思乡缘由 基本主题战乱频仍; 羁旅愁思: 思念亲友: 征人思乡: 闺中怀人: 有家难回,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张继《枫桥夜泊》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王昌龄《闺怨》 漂泊天涯,孤独寂寞, 常见的表达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 托物传情: 因梦寄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月、雁、笛、柳、角声,亭、乌鸦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抒情角度从已入笔、 从对方入笔。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导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情分析+必备知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考情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二是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评价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
【必备知识】一、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要分析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了解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按题材可分为:1.咏物言志诗这种诗往往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诗人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其具有美感,并以此来寄寓诗人的情怀和志向。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即孤高不群和矢志不渝的品质。
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对梦游仙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羁旅思乡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探亲访友,或被贬赴任之地,或游历名山大川。
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而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