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1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9 祁黄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全文的内容。
2.学会生字:霸、伐、晋、悼、荐、召、慎、避,会认:祁、尉、解、讶,辨析多音字:解,理解:举荐、慎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等词。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祁黄羊的一心为国,出以公心,不避亲仇,光明磊落。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读好对话,反复诵读品味,体会祁黄羊的高尚品德。
难点:理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
教学评价设计:1.预习检查中,通过指生认读、分析、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认准字音,掌握字形、结构、笔顺,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感知环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能知道课文讲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故事的起因、经过时怎样的,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精读感悟时,从人物的对话入手,感悟祁黄羊的一身正气,一心为国的精神。
首先能把四次对话读得正确流利,结合人物的语言,说话时的神态,抓住关键词语,能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并查资料,了解祁黄羊。
2.教师准备教案及有关教学资料,并指导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在我国春秋时期,有一段荐贤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主人翁以他的正直无私,一心为国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你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吗?他就是春秋时晋国的重臣——祁黄羊。
2.板书课题,读题,明确目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掌握生字的结构、笔顺,标出文中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词语的意思。
(1)学生自学,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生词。
(2)指生认读生字,小组读、齐读。
祁尉解讶霸伐晋悼荐召慎避强调“解”在文中读“xiè”,作姓使用,另外有“jiě、jiè”的读音,并分别组词。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①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
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
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
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
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碗馄饨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加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n chàng cè miàn yuán gùlàng fèiqín sègāo fēng rì mùyùn shū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划“√”。
宿.舍(sùshù)剥.落(bōbāo)复杂.(zházá)倘.若(tǎng shǎng)瞥.见(piēpiě)绮.丽(yǐqǐ)三、比一比,再组词。
隐(_______)需(_______)胞(_______)健(_______)防(_______)稳(_______)耍(_______)抱(_______)键(_______)仿(_______)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志存(___)(___)精忠(___)(___)大义(___)(___)英勇(___)(___)(___)(___)如归铁面(___)(___)(___)(___)执法刚正(___)(___)1.这些词语形容的都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少年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从上面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3.上面的词语中,形容爱国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
五、选词填空。
延伸延长1.连绵起伏的青山一座挨着一座,一直(______)到远方。
2.因为遇到特殊情况,原本三天的会议又(_____)了一天。
茂盛茂密3.打开窗子,可以看到院子里那两株枝叶(_____)的百年梧桐。
4.他们穿越了(_____)的丛林,来到目的地。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篇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从中体会叶欣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通过联系上下文、争论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1、2023年春季,人们曾经受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了最大的奉献?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珍贵的生命。
2、播放护士抗击“非典”的录像。
3、是的,他们就是永久的白衣战士,板书课题。
4、出示:叶欣的照片,本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位白衣战士。
你们对她了解吗?5、在学生说的根底上,教师作补充介绍,那为什么知名人士她为白衣战士呢?二、初读指导1、自己读课文,要求:(1)先把课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
(2)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后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索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新词:这些生字中你已经熟悉了哪些?是怎么熟悉的?(2)指名读、齐读生字新词。
(3)在课文中,你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相互沟通。
(4)师生共同订正补充。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叶欣的什么事?2、全班沟通。
四、指导写字1、齐读生字。
2、指导:哪些笔画是关键?该怎么摆位置?3、师示范。
4、学生描红、仿写。
五、作业1、抄写词语。
2、组词呈()予()器()咳()成()预()嚣()刻()其次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品读、感悟重点词句,来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集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集合1、《走,我们去植树》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我们一起去植树!荒滩,沟渠,山坡,公路……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对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对健康、幸福。
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我们一起去植树!2.《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XXX悄悄地吹拂着,XXX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千万条XXX睁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XXX的草,绿的芽,各色美丽的花,都像赶集似的集合过来,构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季。
XXX从北方赶来,为春景添加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地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在蓝天的映衬下,电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3.《古诗两首》XXX.XXX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几何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北宋XXX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读读背背XXX似海世外桃源飞瀑流泉诗情画意读读背背XXX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天道酬勤寻根问底风月无边山外有山古木参天蔚为壮观XXX囫囵吞枣不甚了了熟能生巧无所不晓4.《真知》真知不像哗啦啦的小溪,俯身就可以将溪水捧起;真知不像红艳艳的桃李,举手就可以摘下它的果实。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课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我们一起去植树!荒滩,沟渠,山坡,公路……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对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对健康、幸福。
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我们一起去植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教案一、文本研读:《走,我们去植树》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诗歌,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大力倡导学生去植树造林,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是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共安排了四课,分别是《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现代诗歌,描写了少年儿童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展示了植树造林的好处,号召人们踊跃投入到植树活动中去。
《第一朵杏花》真正写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他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尤其是对台风与物候的关系有着深刻研究。
本文不以“竺爷爷的故事”为题,而选用“第一朵杏花”,突出了这“第一朵杏花”是故事的中心事物,集中体现了竺爷爷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苟的研究精神,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
《燕子》是春天常见的飞鸟,本文将燕子和春天交织起来描写,写燕子外形可爱,写燕子赶来添趣,写燕子飞行轻快,写燕子休息美态,都置于春天这一大背景之中。
正因为万木滋荣、百卉争妍的春天降临大地,才招来燕子,而燕子轻掠、戏水,乃至停歇时组成正待演奏的乐谱,都使春色更添生趣,二者相映生辉,让读者获得优美感受。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篇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领会句子含义。
2.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从大海的变化中去体会金鱼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1.有一个老渔夫的妻子,在一条金鱼的帮助下,从一个老太太变成了贵妇人,变成了女皇,但她还不满足。
她到底想当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这就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叙事诗给我们叙述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适时板书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渔夫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把课文浏览一遍,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2.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先让会理解的同学解释,不能解释的查字典词典解决。
三、快速默读,把握内容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引导学生讨论:(1)诗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除了写人之外还主要写了什么?(主要人物是老渔夫——老头儿,老渔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主要写了金鱼。
)(2)诗歌叙述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诗歌叙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顺序1.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出描写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学生讨论老太婆的具体要求,教师根据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书。
3.让学生找出老太婆是什么时候开始提第一个要求的?诗歌在写老太婆提第一个要求之前描写了什么内容?4.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叙述顺序:课文开头简要介绍了人物及他们的身份,事情发生的地点,老渔夫打到一条金鱼的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bǐkàng yán huāng máng fā lèngchóu zi guì bǎn jiè zhǐguǐ liǎn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系.铃铛(jìxì)囚.犯(qiúquí)相框.(kuànɡkuānɡ)霎.时(shàchà)放假.(jiǎjià)蝙.蝠(piān biān)三、比一比,再组词。
铺(_________)静(_________)历(_________)斥(________)捕(_________)净(_________)厉(_________)拆(________)四、补充四字词语,再选择填空。
①(______)壁断崖②盘(______)而上③神清(______)爽④五(______)缤纷⑤变化多(______)⑥金(______)辉煌我们沿着山路(_________)。
路途中不仅看到了(_________)的野花。
还看到了从(_________)上倾泻下来的瀑布。
来到山顶一座(_________)的宫殿立在我们眼前。
眺望远方顿时让人感觉到(_________)。
五、选字填空。
允福乖私1.要做一个(_______)小孩,听爸爸妈妈的话。
2.上课不(_______)许讲话。
3.过年的时候(________)字要倒着挂。
4.我们不能(_________)自放走困在笼子的小鸟。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水逼近森林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永远的白衣战士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记叙了护士长叶欣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拯救患者的动人事迹。
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永远的白衣战士》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
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永远地走了。
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
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叶欣迅速赶来,娴(xián)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
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
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
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一、教材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共有五页插图,分为两在部分。
其中第1、2、3页为第一部分,第4、5页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共有四幅插图,第二部分共有五幅插图。
第一部分教育学生要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第二部分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
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五彩池课文】四年级五彩池课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五彩池课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五彩池课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五彩池》课文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信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奶奶是哄着我玩儿,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
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藏山,只见漫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角到池底。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
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的却成了橄榄绿。
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
阳光透过池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五彩池》课文简析课文主要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和形状,以及池水的颜色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先讲五彩池的数量很多。
“满山遍野”是指满山都是,既说明了池多,又指明了五彩池的地理位置是在藏龙山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
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
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
他同时谈及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
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
(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理解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读课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确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
2、自读完成后小组内组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具体话题,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小组内进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围绕哪个话题展开讨论。
交流内容:①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②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③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沙漠中的绿洲光明路街道沙河子小学张利一、教学目标:1.学会规范书写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重点词语,“星罗棋布”“不毛之地”“纵横交错”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从课题入手抓重点的分段方法。
3.抓住文章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的学习,在反复朗读中体会阿联酋人们为了美化生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知道绿洲来之不易。
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4.适当用上课文中的“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源源不断干干净净等词语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形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的进行观察与描写,可以写一两处也可以写整幅图景点着重写。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
2.通过认读生词、长句、自由读、同位互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评价课前自主预习情况。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自由读、圈画、展示资料、汇报交流、感情朗读等检验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感悟的阅读能力。
4.通过以迪拜风光为题写一段话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对阿联酋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的进行观察与描写也可以选择一两处可以写整幅图景点着重写。
四、教与学准备:1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搜集阿联酋的有关资料图片。
2.教学课件。
3.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或电视上见过沙漠吗?他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一个词来形容它吗?(黄沙满天,无边无际,没有人烟……)2.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沙漠的课文《沙漠中的绿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沙漠是无边无际、没有人烟的,那绿洲呢?它又给你一个什么映像?(有水、有草、有鲜花……)我们的课文中有三副插图,现在看一看,哪几幅是沙漠中的绿洲?那另外两副呢?画的又是什么?(沙漠)要在那么荒凉贫瘠的沙漠上建成那么美丽的绿洲你觉得难吗?对肯定是很难的,可勤劳的阿联酋人民确实做到了。
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把贫瘠的沙漠变成绿洲的吗?下面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词的发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初读,落实学习基础1.认写字词,体会汉字的美丽(1)出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自由读,然后同位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生字。
(2)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认读“霎侍”是翘舌音;“碱”是三拼音节。
(3)教师范写“劣”字,上下比例相等,上部“少”的一撇要长些。
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
(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4)说说课前从本课中积累的四字词语。
(5)课件展示老师摘抄的四字词语,学生认读,说说意思。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6)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姿势,告诉学生: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
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2.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读得怎么样,抢答几个简单的问题:(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文中沙漠中的绿洲在哪里?(3)沙漠中的绿洲是谁建造的?(4)课题是《沙漠中绿洲》那在文中重点写的是沙漠还是绿洲?(三)分析结构,感知分段方法:(1)下面一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看看能不能难倒大家,你们要仔细的在文中找。
课文重点写了绿洲,那围绕绿洲着重写了些关于绿洲的什么?分别是那些自然段写的?(①作者看到地的绿洲。
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
③建成绿洲后人民是怎么爱护它的。
)(2)你们说的很好,这些就是作者围绕绿洲重点写的。
那如果要分段,这些文章的重点应该怎么呢?(合为一段)(3)那剩下的部分应该怎么办呢?现在动手给文章分分段,分好的思考各段讲了什么?一会我们一起交流。
(4)以前我们就给许多课文分过段,也接触到一些分段的方法,谁能来说几种?那今天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分的?你能总结一下这种方法吗?(师生交流,总结)出示方法:①从课题入手,抓住文章重点,尝试作为一段。
3②看剩下的部分讲了什么,再分为相应的段落。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请打开书,你能从第二段中,找出描写沙漠的句子吗?(出示: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沙漠是——不毛之地!什么叫“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这里毛的意思是: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这里为什么会被称为“不毛之地”?仔细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
(土硬且咸,水也咸,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植物无法生长)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突出沙漠的特点。
2.仿佛经受了阿拉伯神话中的魔法,不毛之地中奇迹般地出现了星罗棋布的绿洲,这绿洲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
这绿洲是怎样的呢?引读: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引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出示PPT中的迪拜美景图。
3.学到这里,你们脑中有没有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质疑: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怎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绿洲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指导重点字,再悟汉字的魅力提示易错及易混的字,全班交流:“劣”字上面是“少”字。
“填”字里边有三横。
区分“侍”和“待”。
区分漂流的“漂”和飘扬的“飘”。
2.布置作业:书写课后第三题生词。
第二课时(五)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默写课后第三题生词代价眨眼恶劣霎时星罗棋布不毛之地纵横交错源源不断(六)耳闻目睹,体会建设绿洲的美丽与艰辛1.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怎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绿洲的?是的,跟老师想的一样!请再仔细读一读第二大段。
相机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概括分析:是阿联酋的人民花费了巨大的物力财力与精力才把沙漠改变成绿洲的。
)2.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这一句与原句比,意思不变,而且更加简洁了。
那么能不能用这句替换掉原句呢?为什么?(原句更加突出这是种植树木的一切都要买,更能反映改造成绿洲的艰难与代价高昂。
)作者用了三个“买来”,你觉得他们仅仅是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吗?他们还买来了什么?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买来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希望、买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买来良好的人类生存的环境)3.他们到底付出了怎样高昂的代价呢?用书上的话来告诉我。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来算一笔帐,在我们城市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至少需要十万元。
照这样算,如果一个中心公园有5000棵树,平均每棵10万元,那一共就是:10万×5000=(学生回答:5亿!)可是,除了树,还有花、草,要花的钱还远远不止这5亿!还要更多更多。
所以,老师认为这里的句号可以改一下。
(感叹号)能讲讲原因吗?4.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你一定会为阿联酋人民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培植树木花草,建造绿洲的精神所感动。
但如果这一段少了这样几句话,你觉得会怎么样呢: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衬托)很明显,少了这几句话,感觉大不一样。
反过来说,正因为这几句对阿联酋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介绍,才让我们对“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样的描写有了很深的体会,从而更为阿联酋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的精神所感动。
(衬托)5.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阿联酋人民为把沙漠建成绿洲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吗?56.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4-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园林工人每天都要给花草树木浇水)你又有什么疑问了?(阿联酋人民不是在土中埋下了自来水管吗?难道还需要浇水吗?)(需要)(2)园林工人为什么要浇水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句子:“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从这里你看出什么?注意“雨雾”能出突出对植物的呵护,动作轻柔。
从三个“更”字看出园林工人的劳动是富有成效的。
排比句的使用突出了绿洲的美丽!(4)难道只是园林工人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努力吗?不是,还有很多阿联酋的人民也在默默地保护着这样一片得来不易的绿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交流句子: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5)正因为美好的环境来之不易,所以阿联酋人民分外爱护一草一木啊!在阿联酋人民的共同精心侍弄下,迪拜才变得如此美丽、繁华、动人,成为沙漠王国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
1.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所以,后来,2000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完全文,你对阿联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用一句话赞美阿联酋人们,你会怎么说?3.课堂小练笔:能通过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1)指导:让我们漫步迪拜街头,欣赏一下迪拜美丽的风光吧!多媒体展示街头风光的图片。
(2)定格在题头的图片上。
A :请用一句话说说迪拜街头的风光给你怎样的印象?B :我们要把景色写具体,就要仔细观察呢!请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你觉得按什么顺序观察最好?(方位顺序)C 、提示学生:回忆写春天景色等有关文章,可以将迪拜的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写具体。
(3)学生写作,交流,点评。
4.回家作业:1、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2、通过为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或制作展板等实践活动,促使大家形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板书:板书设计:18.沙漠中的绿洲精心侍弄毛之地 绿树成阴附:《沙漠中的绿洲》预习单班级: 姓名: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