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离辐射场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28
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2008年)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2008年)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D.天然源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a粒子、(质子、重离子)。
3. a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X)4. B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 X射线和Y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a邛<丫<中子B.a<丫<0<中子”<。
<丫<中子D.中子邛<Y<a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x)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 :(D)A.X射线B.B射线C.Y射线口.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X)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D.天然源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放射治疗剂量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409Z7课程名称:《放射治疗剂量学》课程性质:考试课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20学时实验学时:12学时先修课程:放射物理与防护、肿瘤放射物理学、核医学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参考教材:孙亮、李士骏主编电离辐射剂量学(第三版),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四)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放射治疗剂量学是研究放射剂量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并为物理师合理设计计划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掌握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计算的基本概念,熟悉影响辐射剂量分布的因素,了解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及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方法。
开展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确定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精度,根据临床需要设计合理的治疗计划,并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和改进放射治疗技术。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常用手段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70%的肿瘤病人需要放射治疗。
剂量计算的精确度是保证放射治疗质量的基础。
为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通常剂量计算精确度必须控制在5%以内。
欲达到此目的,开展放射治疗剂量学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快速准确的剂量计算是放疗的前提,掌握放疗治疗剂量的计算是放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课教学要求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起来,讲授放射治疗剂量学的理论知识;实验课教学要求教师提前进行预实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成绩100%五、课程基本内容【理论课部分】第一章引言(一)目的要求:1.了解什么是“电离”;2.了解电离辐射是什么;3.了解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电离辐射的定义和分类、电离辐射的来源2.电离辐射剂量学的意义和用途3.电离辐射剂量学的意义和用途(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电离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教材电离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压力源,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提高人们对电离辐射的认识,并有效降低与电离辐射接触所带来的风险,进行电离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材将介绍电离辐射的基本知识、防护原则和相应措施,以便帮助员工和公众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知识1. 电离辐射的定义与分类1.1 电离辐射概念1.2 电离辐射的种类2. 电离辐射的来源2.1 自然辐射源2.2 人工辐射源3. 电离辐射的单位和测量3.1 辐射剂量的单位3.2 辐射剂量的测量方法第二章电离辐射的健康影响1.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 急性短期影响1.2 长期慢性影响2. 电离辐射引发的疾病2.1 放射性癌症2.2 遗传效应3. 电离辐射对环境的影响3.1 生态系统影响3.2 生物多样性损失第三章电离辐射安全防护原则1. 电离辐射防护原则1.1 界定时间1.2 增加距离1.3 使用屏蔽材料2. 辐射剂量限值和曝露标准2.1 国际辐射安全标准2.2 电离辐射安全限值第四章电离辐射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1 个人剂量监测1.2 个人防护装备2. 工作场所防护措施2.1 辐射区域标识和控制2.2 工作场所监测与排放控制3. 应急预案与事故管理3.1 事故应急预案3.2 事故后果评估与处理第五章电离辐射安全培训与教育1. 电离辐射安全培训的目的与意义 1.1 培训的目标1.2 培训的内容2. 教育和培训计划2.1 教育和培训的内容2.2 教育和培训的形式3. 培训效果评估与监控3.1 效果评估指标3.2 培训效果的监控与调整结语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我们对电离辐射的基本知识、健康影响、防护原则和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电离辐射安全防护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与电离辐射相关的风险。
希望读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医用 X 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主讲人:吉俊时间:2020第一章医用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用电离辐射源第二章施行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第三章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四章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管理第五章放射诊断与介入事故防范及案例医用 X 射线诊断 医用X射线诊断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质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主要包括 X 射线摄影、X 射线透视和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1)X 射线摄影是直接或在转换之后摄取、记录和选择处理影像接收面上的 X 射线影像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技术。
根据影像接收器的类型不同分为屏片摄影、DR 摄影(采用数字化 X 射线影像探测器技术实现 X 射线摄影的一种医学成像)和 CR 摄影(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成像板代替增感屏-胶片作为载体经 X 射线曝光,用激光扫描成像板曝光后所得潜像信息,通过光学系统收集和放大,计算机采集,得到数字化影像);根据用途可分为普通 X 射线摄影、床旁 X 射线摄影)、牙科 X 射线摄影(专用于牙科成像的 X 射线设备,包括具有口内 X 射线影像接收器,用以拍摄牙齿 X 射线影像的口内机;具有口外 X射线影像接收器,用以拍摄牙齿和颌骨 X 射线影像的牙科口外机,口外机一般包括全景 X射线摄影功能和头颅摄影功能;采用锥形 X 射线束和面积探测器,围绕受检者旋转 180°~360°,获取容积重建数据的口腔颌面部专用 CT,包括站立位扫描、坐位扫描和卧位扫描三种类型的口腔 CT 机)、乳腺 X 射线摄影。
(2)X 射线透视是获得连续或断续的一系列 X 射线图像并将其连续地显示为可见影像的技术,透视设备根据影像接收器的不同分为荧光屏透视、影像增强器透视、平板探测器透视等。
一些透视设备还设置有在 X 射线透视中,对受检部位选择后瞬间拍摄一张或多张 X射线影像的装置,即点片装置。
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2008年)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2020年)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样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关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以下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依照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以下哪一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进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以下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D.天然源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能够是全身受照,也能够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能够比较均匀地散布于全身,引发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那么选择性散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通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D.天然源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